世界著名设计建筑作品建筑有哪些 探索世界建筑艺术的杰作?

2020-07-18 15:41
来源:
钢构宝集团
1、索非亚大教堂
索非亚大教堂位于现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宗教建筑,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长历史,因其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是一幢“改变了建筑史”的拜占庭式建筑典范。
2、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又叫蓝色清真寺,始建于1609 年,1616年建成,是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圆顶建筑,三十多座圆顶层层升高,向直径达四十一米的中央圆顶聚拢,庞大而优雅。蓝色清真寺四周建有六座“宣礼塔”,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六座高塔的清真寺。
3、天坛
天坛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天坛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儒教祭坛建筑群。
4、泰姬陵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内,亚穆纳河右侧。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之一,被誉为“完美建筑”,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誉。
5、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
位于巴西巴拉那州库里蒂巴市,是目前拉丁美洲最大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设计大胆,别出心裁,门口有海螺纹的设计,博物馆里举办的展览也很前卫大胆。
6、圣家族大教堂
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由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设计,整体以大自然诸如洞穴、山脉、花草动物为灵感,入选世界遗产,是一座罗马天主教大型教堂,被教皇本笃十六世封为宗座圣殿。
7、冬宫
冬宫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标志性建筑,坐落于圣彼得堡宫殿广场,始建于1721年,属俄罗斯巴洛克建筑。冬宫原为俄罗斯帝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罗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典范,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8、伊玛目清真寺
又称“马斯吉迪·贾米伊·阿巴希”或“国王清真寺”,位于伊朗伊斯法汗。清真寺里外均由精美的瓷砖镶嵌而成,其外形为壁竞式的正门面向正北。清真寺的大门是镀银的,正门高达30米,门上写有许多诗文,由当时著名书法家用美丽的波斯文纳斯塔利克体书写。
9、米兰大教堂
位于意大利米兰市,意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是米兰的主教座堂,也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规模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于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最高的哥特式塔尖上的La Madonnina(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由Giuseppe Perego建造,是米兰市的象征。整个教堂1965年完工,历时五个世纪。
10、米纳克希安曼神庙
雄伟的米纳克希安曼神庙位于印度马杜赖市毗湿奴河岸边,占地105亩,是马杜赖城市的象征,也是德拉威建筑的杰出典范。这座南印最大最豪华最美丽的神庙,总共有14座宏伟庙塔,其中最高的达51公尺,东西南北有四座高大的彩色哥普蓝塔门,上面雕有色彩鲜艳的印度教神祗,栩栩如生的动物、神佛、妖魔雕像,非常震撼。神庙共有约33000幅雕塑,被称世界新七大奇观之一。
图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北京世界之旅(ID:archiworld)
剖面图在展示当代建筑设计结构方面具备极佳的优势。不仅仅作为讲述一个故事的脉络,剖面更能将建筑内部的空间体验以及内部动线清晰地告诉我们。
优秀的公共建筑能够塑造公众的审美意象。能够让人流不断聚散的文化建筑才可以真正反映出一座城市或乡村的机理。作为地标建筑,这些项目从传统建筑模式中脱身,并且通常兼具多重功能。他们大多汇集一座城市中的众多资源,并未周边带来深远的经济以及社会影响。在规模上,他们也具备空前的尺度。
路易斯安那国家博物馆和体育名人堂
Louisiana State Museum and Sports Hall of Fame

Trahan Architects
路易斯安那州立博物馆和体育名人堂位于历史城市纳契托什,路易斯安那州将两座对比鲜明的建筑,大学体育馆和十九世纪的法院合并在了一起,以此提升了游客在其中的体验。设计力求在体育与历史、过去与未来、承载者与被承载者之间建立对话。
建筑“简单”的外表,覆盖着打了褶的铜面板,暗示着百叶窗和护墙板附近的种植园,与内部曲线美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外墙上的百叶窗可以控制光、视野和通风,这样的外观看起来更有活力,并通过以前的建筑装饰实现了表面的清晰度,流动的内部空间始于入口处,它引导着游客开始进行令人回味参观游览。
项目的剖面展示了田径运动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在室内空间构成上产生的流动感以及对内部空间的延伸。当你置身于该空间时,会感觉到空间在视觉中流动。
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Gehry Partners
在巴黎 ,盖里希望设计 “一艘能够成为法国文化象征的飞船”。为了向根植于自身19世纪法国文化表示尊重,盖里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建筑创新打开了大门。
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外形呈半透明的云朵状,采用玻璃、金属、石块和木头的混合结构,顶部的玻璃棚罩达13500平方米,内设永久收藏、临时展览和艺术作品展厅、11个画廊以及300多人的礼堂。
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建筑由一组白色装配式模块(又称作“冰块”)及纤维混凝土加固而成,被密集的玻璃“船帆”包围并且又木条支撑。这些船帆让整座建筑看起来更加轻盈并充满动感,并且随着一日之间光影的变化,建筑外表皮折射出的环境也不断流转。
墨尔本大学设计学院
Melbourne School of Desig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John Wardle Architects and NADAAA
作为一家设计公司,NADAA在国际领域享有盛誉。他们最新设计之一,墨尔本设计学院将多种不同的交流空间巧妙融合。
学院包含会议室,教师讨论室,以及大学社团中心。这座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木制的顶棚,它将自然光引入室内的同时确保良好的空气循环。
这座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木制的顶棚,它将自然光引入室内的同时确保良好的空气循环。设计的中心是演播室,一个巨大的多功能空间,全天候为演出提供舞台。
剖面图详细的展示了建筑创新性的外表皮结构与内部服务系统的完美结合。
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
Elbphilharmonie

Herzog & de Meuron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辉煌壮丽的的音乐厅项目经过长达10年的建设,终于在 汉堡港口仓库A盛大开幕。整个项目建筑面积达130万平方英尺,其中包含三个音乐厅,一个酒店。公寓,餐饮,停车场以及公共观景平台。
港口仓库A和音乐厅在功能上虽格格不入但是建筑师却做到了有机结合。剖图展示出层次分明的入口,以及观景平台,内部停车场,以及建筑核心的大厅。
古香古色的港口仓库基座保持了整个建筑和港口的关联,优雅剔透的音乐厅建筑又表现了另一个一个奢华梦幻的世界。两者之间,充斥的着振奋人心的公共和私密空间,变换着空间个性和尺度。
汉堡港口仓库A虽然众所皆知,但之前却鲜有人关注。如今,因为新的音乐厅落地,它俨然成为了德国城市汉堡人民们社会,文化,日常生活,以及游客们的另一个热门聚集地。
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Richard Gilder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Studio Gang
理查德·吉尔德科学、教育和创新中心是纽约历史悠久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最新成员,在教育以及创新领域的建设使博物馆在科学教育以及展示领域的功能更加趋于完善。
中央展示大厅将成为博物馆在哥伦比亚大道上新的入口,形成一个蜿蜒的,沿东西轴线延伸的通道。参观者被引导穿过连接建筑的桥梁,沿承载博物馆历史的墙壁向前参观。
馆内还将容纳实验室、成像设备、可视化剧院和教室,同时还将展示更多的科学收藏品。公众将能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世界以及当今科学是如何进行的。
佩雷斯艺术博物馆
Perez Art Museum Miami

Herzog & de Meuron
通过对周边景物的重新演绎,在佩雷斯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中,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公共空间以及气候体现出特别的关注。
项目坐落于比斯坎湾,建筑表面由景观环绕覆盖,在这样一个热带景观环境中,让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联系,互相作用和融合,这是近10年内一个与众不同的经典项目。
多样的花园景观也成为建筑内部设计的一种独特手段。布满植被的走廊被抬高围绕整体建筑,悬臂的屋顶起到了良好的遮蔽作用,为画廊和周围的城市环境建立了中介空间。  
场地内的照明、遮荫、通风、水景、植被种植区和建筑结构,彼此协力作用,在场地内共同发挥着作用,提前向我们展示了未来的景观设计。
户外艺术元素展馆
Museum of Outdoor Arts Element House

MOS Architects
户外艺术元素展馆是一座结构绝缘板模数化建筑,功能上主要用来招待前来参观户外艺术的访客与参观者。
作为独立运行的公共设施,博物馆拥有独立的无源系统,能源生成设备以及分散的太阳能收集设备。
剖面向我们展示了建筑是怎样依据几何系统扩张与延伸的,以一种模数化不断向外辐射。设计通过丰富的基本的元素,增强可持续建筑的环境表现力。
萝实学院Carnal大厅
Carnal Hall at Le Rosey

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s
Carnal Hall作为爱乐乐团表演大厅,同时在能源利用方面高度可持续。项目位于日内瓦湖畔,大厅的建设同时改变了人们对于勒罗西校区当代建筑的印象。
整体设计严格遵循可持续建筑设计规则,作为世界上最著名乐团的演出场所。项目包含900个座位,歌剧包厢,会议室,乐团练习室,图书馆及学习中心,以及餐厅,咖啡厅,学生休息室以及多种公共设施。
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整体的比例构成以及影子均衡的倾斜程度都表明,这个“鞋盒”一样的音乐厅能够将舞台上演奏的乐曲准确的传达到大厅内的每一个位置。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OMA
台北新表演艺术中心以工业美学为特色,项目看起来像是为歌剧打造的机器工厂。
主剧场的形态类似一个悬浮的星球,嵌入到中心立方体中。观众可通过内外壳之间的通道进入剧场。三个体量不一的剧院部分嵌入到由波浪形玻璃包裹的正方体中,既可相互独立又可打通连接。
这种布局方式让剧院能够独立自主的发挥功能。同时,舞台部分还可以自由调节并与出乎意料的戏剧场景融合使用,为观众提供独特的体验和自由。
OMA的概念来自于对打破传统歌剧院固定设计模式的渴望,他们希望为此注入更多活力。剖面图展示了台北表演艺术中心首层设计以及剧院内空间是如何连接的。并且透过剖面,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建筑内部结构。
墨西哥电影院
Cineteca Nacional Siglo XXI

Rojkind Arquitectos
Rojkind’s Cineteca Nacional位于城市密度居高的区域Xoco。作为一次扩张与更新,设计包含四个附加的玻璃窗房间,包含穹顶以及公共空间。
项目模糊了通道与建筑的界限,从而促进了社会与文化的相互交融。
剖面向我们展示出建筑的内部结构以及一座大型公共广场如何通过覆盖整个广场的顶棚连接空间。遮蔽项目仍可以容纳新增的项目,一个露天剧场,延伸景观以及全新的零售商店在后期被加入到原始项目中。

文化建筑不仅仅是用来举办音乐会或展览的场所,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对于设计师来说,文化建筑也是能够提供更高创作自由度的作品。建筑自身的魅力与城市原本的内涵相得益彰,透过图纸传达到你我内心。
撰文
z
编译
石岩
- END -
【专业设计类课程提供者】
===================================
责任编辑:尚谷设计编辑部
内容策划:尚谷教研室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编辑部
官网:www.isunglow.com
地址:同济大学本部科技园1号楼901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965年,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逝世,法国文化部长代表法国政府为柯布西耶主持国葬。2016年7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正式公布,为了纪念柯布西耶“对现代主义运动的杰出贡献”,将其17个著名建筑作品列为世界遗产,这是建筑界的首例。黑框眼镜,以及优雅的领结除了建筑师的身份,柯布西耶在家具设计师、雕塑家、画家以及作家等身份上切换自如,然而除了这些,他也是位衣冠楚楚的时髦绅士。光洁不染的发型、鼻梁上那款经典的黑框圆形眼镜,以及花样百变的蝴蝶领结,和一套套优雅得体的西装,就是柯布西耶一生的时尚Icon。另一个毕加索柯布西耶出生于以钟表制造业闻名的瑞士小城拉绍德封,13岁进入当地艺术学校学习钟表雕刻,从小他就对绘画极其热爱,成为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后也并没有放弃这一爱好。在他的作息表里,早上的时间用来画画,下午则专注于建筑设计的工作。在几十年的生命里,他创作了超过400多件艺术品,涵盖油画、雕塑、版画、壁画、挂毯等。作家柯布西耶柯布西耶的作家身份,始于他20岁时那场著名建筑之旅,他游历了欧洲各个历史名城,记录了欧洲各个流派不同时期的建筑,他在欧洲地中海地带旅行的时候通过草图本记录下了他的所见所闻:经典建筑的废墟、各种室内的细节、生动的景观以及周围的事物和人们。1920年10月,他与朋友合办的杂志《新精神》,将自己的建筑观点与文学诗歌艺术结合,在当时的影响相当大。他从不将自己的语言限定仅限定在建筑或者城市规划的专业领域中,而是广泛地延伸至文学范围。L'Esprit Nouveau《新精神》第一期封面,1920 《THE RADIANT CITY》(《光辉城市》)1933年出版,是柯布西耶一生建筑思想之结晶,闪耀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光辉。今天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城市规划都受到了他理论的影响。城市规划师30岁那年,柯布西耶移民到巴黎,接触了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建筑及艺术运动,从此开启了不平凡的创作之路。1922年,在巴黎举行的沙龙展上,展出了柯布西耶关于城市规划的模型和设计,完整地呈现了他对现代城市与建筑的一系列构想,他提出构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的种种建议,比如绿化带、公园、娱乐区、工业区及高层住宅建筑等。他的这个设计构思,也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雏形。建筑五要素▽独立支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萨伏伊别墅屋顶花园在他的建筑设计中,一直以这建筑五要素为核心。在他的概念里,建筑设计是五维而非三维的空间,在传统的三维空间里,赋予人的运动作为第四维,并以心灵感受为第五维度而展开。比如在萨伏伊别墅的设计中,会让人有种建筑散步的闲逸。入选世界遗产的17个建筑作品(按时间倒序排列)朗香教堂Chapelle Notre-Dame-du-Haut法国 1950-1955国立西洋美术馆Musée National des Beaux-Arts de l’Occident日本
1955圣玛丽-图雷特隐修院Couvent Sainte-Marie de la Tourette法国
1953费尔米尼文化中心Maison de la Culture de Firminy法国
1953昌迪加尔建筑群Complexe du Capitole印度
1952勒·柯布西耶度假屋Cabanon de Le Corbusier法国 1951库鲁切特之家Maison Curutchet阿根廷
1949杜瓦尔厂房Usine Claude et Duval Factory法国
1946马赛公寓Unite d'Habitation, Marseille法国
1945莫利特公寓Immeuble locatif à la porte Molitor法国
1931 - 1934克拉特公寓Immeuble Clarté瑞士
1930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e et loge du jardinier法国
1928维森霍夫小区Weissenhof Estate德国
1927吉耶特之家Maison Guiette比利时
1926拉·罗切之家Maison La Roche法国
1923 - 1925弗鲁格斯社区Cité Frugès法国
1924母亲之家Petite maison au bord du lac Léman瑞士 1923 - 1924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经典名言空间、光线和秩序,人们需要这些正如同对面包和落脚而眠之处的需求。创作建筑就是在把事物变得井井有条,把什么变得有条理?功能和形式。家应该是生活的百宝箱。更加迅速,给谎言更小的余地。建筑是已知的游戏,正确而又高尚,关于在光线中相似的形式。房子是一个供人居住的机器。我曾成百次想过纽约是个大灾难,而其中一半,是一个美丽的大灾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著名设计建筑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