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国内存在哪些有潜力的中国做半导体最好的上市公司公司啊?

一、上游芯片设计环节韦尔股份:泛模拟芯片龙头厂商,光学传感器CIS龙头,电源管理IC以及分立器龙头;公司是国内鲜有的同时具备强大半导体设计和IC分销实力的公司。汇顶科技:指纹识别芯片龙头,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指纹识别技术与卓越的研发能力。澜起科技:内存接口芯片龙头;具备核心技术,公司产品应用市场广阔。兆易创新:国内存储器及MCU芯片产业的龙头,其中SPINorFlash和32位MCU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卓胜微:射频芯片龙头;国内稀缺标的,也行业是唯一标的。紫光国微:FPGA与智能安全芯片双龙头;公司安全芯片THD89是全球安全等级最高的安全芯片之一,刷新了我国芯片安全认证最高等级记录。圣邦股份:国产模拟芯片龙头,市场稀缺标的;从“信号链+电源”持续拓展高性能运放、ADC、DAC市场。北京君正:国内比较稀少的CPU设计公司,存储芯片龙头;深耕MIPS指令集处理器芯片领域多年,积淀了丰厚的技术储备。乐鑫科技:物联网Wi-Fi MCU SoC通信芯片及模组龙头;深耕WiFi M CU芯片,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博通集成:无线射频芯片设计领域佼佼者,全球首颗ETC芯片缔造者,市场稀缺标的。全志科技:公司是A股唯一一家拥有独立自主IP核的芯片设计公司;公司是智能终端处理器芯片核心供应商。上海贝岭:公司计量芯片是国网和南网统招市场计量芯片主要供应商之一;华大半导体取得控制权。国科微:公司在广播电视芯片市场长期保持直播卫星的龙头地位,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富瀚微:公司是A股稀缺的视频监控芯片设计龙头;与全球安防龙头海康威视有着紧密的关系。中颖电子:家电主控单芯片MCU领域龙头;公司在AMOLED驱动IC领域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景嘉微:A股极其稀缺的GPU标的,在军用领域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富满电子:电源管理IC龙头,公司目前拥有IC产品200多种,特别是在消费性产品电源管理类、PD快充芯片类、LED 控制类、功放类的产品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已与华为达成合作。晶丰明源:是国内领先的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晶丰明源在通用LED照明、高性能灯具和智能照明驱动芯片技术和市场均处于领先水平。华胜天成:公司持有泰凌微电子82%股权,泰凌微电子是一家提供业界领先的物联网无线连接芯片的芯片设计公司,曾是英特尔投资的唯一一家芯片设计公司。纳思达:国产打印机芯片龙头;公司通过并购整合完成打印行业全产业链布局,全球龙头雏形渐显。首先来看这三月有目共睹,带着大家收获满满,9月份逆势上涨94.73%的彩虹集团,8月份翻倍的大港股份,7月逆势上涨92.73%的佛燃能源。10月依旧大有可为,想要在行情启动时,迅速抓住第1梯队股,快速翻倍,就必须要在此时(行情震荡,下跌时),精挑细选标的,强中选强,优中选优,10月底潜伏池已就位,目前已经成功上冲年线、季度线、多均线,近期已经放量突破水平限制,将打开主升走势!如何抓住下个“10倍标的”?每一次大跌,市场都会存在错杀的机会。那么当前如何寻找错杀的10倍潜力标的,大家可以从3个方向出发:1、行业,属于优质领域,当前处于高增长阶段;2、公司,属于优质龙头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不存在利空压制;3、技术面,股价处于相对低位,近期走势强于市场,暂时回调并未破坏趋势。以上述领域为基础,从3个方面出发:1、行业高增长,增速超过20%;2、公司新产品放量,成长确定性高;3、近期走势强于市场,回调并未破坏趋势,我们整理出了一份《十一月内参》,公纵号:白 也 论 市“ 回一个 机会 就知道了,所以我们接着往下看二、上游半导体设备产业链中微公司:等离子刻蚀国产龙头,主要为集成电路、LED芯片、MEMS 等半导体产品的制造企业提供刻蚀设备、MOCVD 设备及其他设备。北方华创: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公司已建成IC设备产品矩阵,覆盖单条设备线39%的设备,产品丰富。芯源微:国内唯一的涂胶显影设备厂商;中科院背景。长川科技:国产半导体测试设备龙头,市场稀缺标的。至纯科技:国内高纯工艺系统领域的龙头,先后与京东方、中芯国际等知名企业共同编制了多项电子行业国家标准。晶盛机电:国内单晶硅设备龙头,在晶体生长设备及工艺领域积淀深厚,国内高端市场份额第一。万业企业:离子注入机龙头,稀缺标的;未来有望为全球先进制程逻辑、存储、5G射频、摄像头CIS、功率半导体等不同应用领域芯片客户提供离子注入工艺验证服务。三、上游半导体材料产业链江化微:公司是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领军企业。中环股份:硅片龙头,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直拉法和区熔法半导体硅片制备技术的硅片制造商;公司专注于硅单晶技术五十年。阿石创:国内镀膜材料稀缺标的,有望松动国外垄断格局。上海新阳:国内晶圆级化学品龙头企业,电镀液等产品率先打破国外垄断,下游客户均为国内龙头封测厂和Foundry,行业壁垒极高,均是国内空白。江丰电子:公司是国内高纯溅射靶材行业龙头,是国内少有打破海外技术封锁的龙头企业。鼎龙股份:国内CMP抛光垫龙头,稀缺标的。晶瑞股份:目前公司的电子级双氧水、氨水已满足SEMIG5的标准,可满足国内微电子产业 14nm 制程的需求,成功填补国内空白、正在推进进口替代。飞凯材料:公司电子化学品与液晶领域持续布局,有望成为电子化学品及液晶材料领域双龙头。南大光电:光刻胶龙头之一;公司在LED上游MO源领域拥有深厚技术积累;在特种气体、光刻胶这两个半导体材料细分赛道均有布局。沪硅产业:大陆硅片龙头,率先实现300mm硅片从0到1的突破。华特气体:电子特种气体龙头,已通过全球最大光刻机供应商ASML公司的认证。四、中游晶圆制造产业链士兰微:功率半导体龙头,国内为数不多的IDM(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有能力为华为、小米等主要手机厂商提供所有传感器产品(除摄像头和指纹传感器外)的企业。中芯国际: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市占率全球第四;A股半导体领域最稀缺核心资产。三安光电:作为国内LED芯片绝对龙头企业,MOCVD产能规模国内首位;深度布局化合物半导体,氮化镓、碳化硅、砷化镓同步发力迈入收获期。扬杰科技:公司立足国内功率二极管行业龙头地位,持续进口替代,是功率分立器件国产化的排头兵。闻泰科技:并购安世半导体后成为行业龙头,安世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排名第一,逻辑器件排名第二(仅次于TI),ESD保护器件排名第二,小信号MOSFET排名第二,汽车功率MOSFET排名第二(仅次于Infineon);近日公司12英寸晶圆制造厂在上海开建。华润微:国内功率半导体IDM龙头以及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另外公司积极研发并推进中高端MOSFET等功率半导体的国产替代。捷捷微电:公司属于国内晶闸管龙头企业,晶闸管领域海外厂商逐渐退出市场,国内厂商替代海外厂商产品的趋势清晰。露笑科技: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行业投资规模龙头。五、下游封装测试产业链长电科技:世界前十大封测企业,国内龙头老大,长电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封测厂商,无论在技术还是规模上均与海外龙头处于同一梯队。华天科技:世界前十大封测企业,国内龙头老二;年封装能力居于内资专业封装企业第三位,封装成品率稳定在99.7%以上。通富微电:国内龙头第三;公司是我国封测行业龙头,高端客户占比较高,在处理器封测、存储器封测、功率器件封测和化合物半导体封测等多个领域积极布局。晶方科技:细分封测龙头,国内最大的摄像头芯片封测企业,晶方科技是CMOS领域领先的封装供应商。深科技:细分封测龙头,是国内最大的内存芯片封测企业;全球排名前列的电子产品研发及制造服务商;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在补充一份半导体最细龙头名单!1、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清洗机、刻蚀机、PVD等设备。2、精测电子(半导体设备):面板检测龙头,半导体检测设备国产替代加速。3、中芯国际(半导体设备):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公司。4、中微公司(半导体设备):国产高端半导体设备领军者,技术国际领先。5、晶盛机电(半导体设备):半导体硅晶熔炉点头,M12硅片更新迭代带来增长空间。6、至纯科技(半导体设备):国内高纯工艺系统龙头。7、上海新阳(半导体材料):晶圆化学品快速起量,光刻胶有望实现突破。8、江化微(半导体材料):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龙头,超高纯试剂与光刻胶配套试剂。9、江丰电子(半导体材料):国内溅射靶材龙头。10、有研新材(半导体材料):国内高端靶材龙头,产品导入台积电,稀土材料营收稳定。11、南大光电(半导体材料):高端ArF光刻胶有望实现国产突破。12、华特气体(半导体材料):国内特种气体龙头,产品导入ASML、台积电、中芯国际。13、安集科技(半导体材料):抛光液14nm节点,存储钨规模化销售。14、沪硅产业(半导体材料):大陆硅片龙头,率先实现300mm硅片突破。15、华润微(半导体):国内领先的拥有半导体全产业链的公司。16、士兰微(第三代半导体):建成6英寸的硅基氮化镓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17、台基股份(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半导体细分市场的重要企业。18、三安光电(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等化合物第三代半导体。19、海特高新(第三代半导体):半导体晶圆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行业先进水平。20、乾照光电(第三代半导体):致力于Micro LED等半导体前沿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21、露笑科技(第三代半导体):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碳化硅)产业园。22、赛微电子(第三代半导体):涉及第三代半导体业务。23、紫光股份(半导体设计):高端路由器仅次于华为,拥有自主产权网络处理芯片。24、纳思达(半导体设计):打印机出货量全球第四,通用MCU技术领先。25、和而泰(半导体设计):智能控制器龙头,毫米波芯片国内领先。26、兆易创新(半导体设计):国内NOR Flash及MCU芯片龙头。27、澜起科技(半导体设计):内存接口芯片技术世界领先。28、瑞芯微(半导体设计):ARM架构SOC广泛用于智能物联、电源芯片。29、景嘉微(半导体设计):国内GPU唯一标的。30、北京君正(半导体设计):DRAM芯片国内领先。31、盛邦股份(半导体设计):模拟芯片龙头,拟并购钰泰,协同效应提升业绩。32、韦尔股份(半导体设计):全球第三CIS厂商,并表豪威、思比科增厚业绩。33、扬杰科技(半导体分立器件):国内少数集半导体器件、半导体芯片、半导体硅片为一体的企业。34、斯达半岛(半导体分立器件):国内IGBT龙头,掌握核心芯片技术。35、捷捷微电(半导体分立器件):汽车分离器龙头作者:股友rzj201链接:芯片半导体全产业链核心个股名单汇总!(建议收藏)_财富号评论(cfhpl)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来源:东方财富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际电子商情 ,作者Momo Zhong国际电子商情网站,致力于为电子制造业高级管理人士提供全球电子产业资讯。ICZOOM拍明芯城是快速撮合的元器件交易平台,是一站式元器件供采和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专注于为中小微客户提供电子产业互联网服务,包括撮合服务、配单服务、寄售代购、报关报检、软件定制、智能仓储、智慧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深度垂直服务。在新冠疫情的长期压抑下,线下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但线上数字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其中,数字技术的创新活跃性、竞争激烈程度和市场规模前景是历史级别的。而在众多数字技术当中,“元宇宙”的吸金能力位于前列。根据麦肯锡最新发布《虚拟世界中的价值创造》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对元宇宙垂直领域的兴趣激增,几乎每周都有Web3投资新闻和新的NFT产品线推出,截至7月初已有超过1200亿美元投资于元宇宙,是2021年570亿美元投资额的两倍多。本文将围绕元宇宙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应用拓展等方面,探讨半导体产业如何使用好“元宇宙”这把双刃剑。一、AI的尽头是AIoT,互联网的尽头是元宇宙?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作家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Snow Crash》(《雪崩》)。小说描写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Metaverse”,现实世界的人使用VR设备在虚拟世界建立自己的虚拟分身(Avatar),通过这个分身在虚拟世界生活。类似的概念在之后的小说及电影流行起来。直到现在,元宇宙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清晰的定义,只有一些共同的元素方便理解这个热门概念。最广为认可的是Roblox提出的“元宇宙8个必备元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时、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Roblox是全球最大的多人在线创作游戏平台,2021年3月11日在美国上市,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Facebook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将元宇宙比喻为一个人类可以“置身其中”(沉浸式)而不只是“观看使用”的互联网(UGC生态),不单只是下一代互联网,甚至是终极的互联网。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更名为Meta,全力押注元宇宙,掀起了各大科技巨头“元宇宙热”,成为元宇宙经济爆发的导火索。在《中国元宇宙白皮书2022版》里,定义元宇宙是人们使用计算机制作出来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数字世界。并且精炼了“元宇宙的四个核心特征”(图1):沉浸式体验、虚拟身份、虚拟经济、虚拟社会治理。该报告于2022年5月发布,是目前国内较权威、完整的元宇宙报告。尽管在这场席卷全球的争辩中,还有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总结下来,元宇宙未来应该涵盖“虚实结合、沉浸体验、生态闭环、自然交互、平行执行、万物互联”等关键词。还有另一个热议话题是:“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未来吗”。激进派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如VR/AR/XR设备)创造出的整个互联网生态系统,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到2030年元宇宙的用户总数将达到50亿人。渐进派认为,元宇宙并不是下一代互联网,它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会出现的新一代网络应用;同时也是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中,规模最大的应用场景。而值得玩味的是,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元宇宙的态度也可以分为激进和观望。其中,激进派的代表有:韩国、日本、印度;偏向观望或保守的有:美国、欧洲、中国。二、各国对元宇宙前景趋势的态度首先,韩国政府对元宇宙反应最快,率先成立了元宇宙协会。在产业政策上,韩国政府希望在元宇宙产业中发挥主导作用。根据为期五年的“元宇宙首尔基本计划”,元宇宙平台暂定名为“元宇宙首尔(Metaverse Seoul)”,将于2022年年底建成。日本寻求扶持元宇宙相关产业,建立新型国家优势。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21年7月发布《关于虚拟空间行业未来可能性与课题的调查报告》,将元宇宙定义为“在一个特定的虚拟空间内,各领域的生产者向消费者提供各种服务和内容”。印度是世界上元宇宙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度主要科技公司已大举进军元宇宙,例如 Reliance Industries,这是印度市值最高的公司,该公司曾推出名为“Jio Glass”的智能眼镜,这款眼镜专为教师和学生设计,以访问3D虚拟教室。据分析,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比发达国家人民普遍更看好元宇宙,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元宇宙将在未来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反观发达国家:美国政府对于元宇宙仍处于观望状态,尚未提出明确的元宇宙建设纲要性文件和官方表态,其对数据安全的担忧及产业巨头垄断风险的警惕暂时占据上风。欧洲对元宇宙持高度谨慎态度。欧盟更关注元宇宙的监管和规则问题,试图在治理和规则上占据先发优势,进而保护欧洲内部市场。至于中国,由于国家对待新事物,尤其是科技新事物向来较为宽容,愿意提供一定的便利和空间,让新事物先自由生长。所以中国政府目前暂无对元宇宙进行官方的明确政策。2021年12月中纪委网站发表文章《深度关注: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提到如下观点:世界上没有称为“元宇宙”的单一技术,元宇宙是现有各种技术的组合和升级,可以理解为“3D版的互联网”。三、不同科技大厂的布局策略在各个国家不同的态度下,全球科技企业在元宇宙的布局也有相同和不同点。相同点在于:科技大厂暂时围绕VR/AR硬件设施、3D游戏引擎、内容制作平台等与元宇宙相关的多重领域拓展能力版图。虽然具体选择或组合拳有所区别,但细分赛道比较接近,暂时没有更创新的应用方向。不同点在于:这些科技大厂对元宇宙的布局态度同样可以延伸出“激进派”、“渐进派”两个流派。“激进派”的典型有Roblox、Meta、微软、谷歌、英伟达、百度、网易等等,一个特点是美国大规模企业居多,另一个特点是大手笔投资,甚至有的已经发布过元宇宙相关产品。例如网易,在2021年12月初首次公布其面向“元宇宙”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架构,并推出其虚拟人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有灵”、沉浸式活动系统“瑶台”,秀出“元宇宙”肌肉。同月27日,百度亮出首个元宇宙产品“希壤”,是一个平行于物理世界的沉浸式虚拟空间,是百度于2020年12月正式启动的元宇宙项目,项目的灵感来源于疫情期间无法面对面会议的窘境。“渐进派”的代表有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他们暂时没有正式挑明大力布局元宇宙,但实际上都在“悄悄”发力,在元宇宙细分赛道上持续布局。目前,腾讯在底层架构、后端基建及内容与场景这三大组件方向上均着力布局。其中,底层架构是通过投资Epic Games、Snap占据VR/AR生态的有利地位——Unreal Engine帮助渲染虚拟世界、Snap协助打造镜像世界;后端基建分为:To C端打造全周期云游戏行业解决方案,To B端是腾讯云布局全场景IDC能力。阿里巴巴重金投资沙盒(Sandbox),阿里巴巴达摩院(Alibaba DAMO)成立元宇宙开发专项实验室,宣布将探索元宇宙“四层”:全息构建、3D模拟、虚实融合、链接虚拟到现实。热门社交应用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通过“买买买”向元宇宙进军,去年斥资90亿元收购耳机制造商VR Pico,这是近年来中国发生的大型收购案之一。四、解析元宇宙产业链从技术演进的角度看,元宇宙技术需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图2-3):数字孪生、数字原生、虚实共生。现阶段还处于萌芽阶段——VR和AR设备是早期媒介形态。如何加快元宇宙的技术发展速度?全产业链的力量尤为关键。目前,元宇宙产业链已经集合了广泛的上游企业、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图4)。4.1、上游:底层技术底层技术大致分为硬件元器件、基础软件、网络技术三个部分,是指通用性强、影响面广的关键技术、元器件、基础软件、网络传输技术等。硬件元器件产业水平,将直接影响终端产业的国产自主程度。主要涉及的有核心芯片、光学器件、显示屏、传感器等。硬件层面,元宇宙背后需要底层数字设施的支撑,但现有的计算、存储和网络基础设施还较难实现完全的沉浸式体验。因此,MCU、GPU等需要更强的计算能力,以满足算法的工作需求。另一层面,传感器需要进一步提高精度,来获得更精确的数据;存储器需要更优化的存储空间、更快的读取速度。网络传输速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样助于优化用户体验。因此计算效率的提升是未来的一大重要课题,这对各家芯片公司来说是挑战,同时也是巨大的机遇,尤其是GPU芯片、MCU芯片、LED芯片、Wi-Fi芯片、传感器芯片等领域的龙头公司。基础软件也是我国的卡脖子技术环节。元宇宙产品和应用需要许多基础软件,这里主要指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类等。我国基础软件从跟随到赶超,在AI及元宇宙时代有机会逐步扭转落后被动的局面。4.2、中游:平台技术元宇宙产业需要大量平台技术企业,为应用生态提供丰富的技术能力服务。平台技术企业主要分为三大类:数字孪生类、创作工具类、IT支撑平台类。数字孪生体系是元宇宙技术平台重要的部分。元宇宙虚拟时空需要的地形地貌、建筑空间、数字人、数字物品、特色应用场景,都需要数字孪生类平台服务。元宇宙应用的创作工具,目前还是沿袭了已有的图形图像、游戏开发、影视CG、渲染引擎等相关工具。Roblox等开放世界游戏也有将工具集成到平台中的趋势。而主流工具则通过建立开发者社区等有发展为元宇宙平台的趋势。创作工具主要包括应用开发工具、图形图像工具、渲染引擎等。同时,元宇宙的数据处理要靠云计算,认证机制要靠区块链,内容生产要靠人工智能,设备之间要靠IoT来连接,因此数据类公司也一定拥有着巨大的潜力。4.3、下游:产品和生态元宇宙的下游产业就更丰富了。终端产品作为用户接入访问元宇宙的工具,其用户使用量、普及率是影响元宇宙产业的重要指标参数。这里的终端产业,包括了XR终端整机、自然交互及动感模拟技术、以及代理机器等部分。从赋能产业的角度,各行各业都将是元宇宙的下游产业。包括游戏、社交、广告、媒体、政务,还有航天、航空、汽车、军事等各个行业,都有可能成为元宇宙的下游应用。元宇宙产业生态中,配套服务提供者的规模也非常庞大,产业规模不容小觑。其中主要包括咨询、智库、媒体服务、代运营、集成交付、外包众包、代加工等。五、中国半导体厂商的试水与布局具体到元宇宙里的半导体厂商,也不乏亮点。通过梳理胡润研究院2022年6月发布的《2022胡润中国元宇宙潜力企业榜》,我们发现半导体厂商对于元宇宙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总共220家的榜单里(表1),有36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半导体”,占总数的16%,仅次于并列首位的“软件与数据服务”“传媒和娱乐”(均17%)。而主营是“电子元件”的企业数量(占12%)排位第四,其中涉及的光学技术、显示技术、交互技术等细分类型,都是元宇宙设备的必要支持。在半导体的细分类别里(表2),从事AR/VR专用芯片的潜力企业最多,包括联发科技、艾为电子、北京君正、瑞芯微、全志科技、芯原股份,说明现阶段AR/VR设备是元宇宙的主要载体,而国产芯片厂商在AR/VR应用中已初露锋芒;其次是LED芯片企业,代表有三安光电、士兰微、水晶光电、中微公司;MCU方面是熟悉的老面孔,有兆易创新、华润微、中颖电子。在电子元件的细分类别里(表3),光学技术、显示技术、交互技术三个领域里可谓“群雄汇聚”。擅长光学技术的潜力企业有:利亚德、欧菲光、舜宇光学、联创电子、诚瑞光学、光宝科技、和辉光电、洲明科技、长信科技;提供专业显示技术的企业有:京东方、视源股份、龙腾光电、大华股份、友达光电、兆驰股份、安洁科技、东山精密、深天马;交互作为元宇宙的必要构成,同样吸引了诸如立讯精密、蓝思科技、京东方、长信科技、视源股份、龙腾光电等大批头部厂商布局竞赛。值得一提的是,半导体/芯片领域,各个厂商的擅长领域相对固定,对某个关键的芯片技术进行深耕细作,从技术精度、产品可靠性、应用拓展等方向垂直发展。而在电子元件领域,大型企业往往会通过横向布局,拓展多个产品线,以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助力元宇宙产品的创新应用和快速落地。最后简单了解与半导体/电子元件同为底层技术的“软件供应”和“网络技术”。软件层面,一部分是专业的软件开发商,提供单个的软件程序;一部分在软件系统的基础上,同时提供平台级的软件程序。而网络技术可以分为传统的网络供应商,和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前者代表有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后者重在运营和服务。半导体芯片供需,欢迎常来http://www.iczoom.com看看。ICZOOM拍明芯城是快速撮合的元器件交易平台,是一站式元器件供采和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专注于为中小微客户提供电子产业互联网服务,包括撮合服务、配单服务、寄售代购、报关报检、软件定制、智能仓储、智慧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深度垂直服务。免责声明:1、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本公众号图文、数据、视频等内容有援引网络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公众号的引用持有异议,敬请文末留言或私信我们,我们保证及时予以处理。2、本公众号提供的内容仅供读者交流学习和参考,不涉及商业目的。3、本公众号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承担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读后做出的任何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做半导体最好的上市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