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的观念是真理还是谬论?

在《天道》之中,丁元英说过这样一句话“妈,如果您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着呢,碰到了我这么个不孝顺的,您就算赔了。”

在父亲死后,他又耐心跟妹妹解释说“养儿防老,那父母就是你天然的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山高比海深,你永远想的就是还债报恩。所以这种文化就让每个人都直不起腰来,而老人越是觉得养儿防老,就越容易觉得吃亏,心里就越苦。”

细细思量丁元英说的话不无道理,这个对传统文化的成见,已渗到骨子里去的人,正在跳出传统观念的框架,而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去审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因为他在和整个民族的文化属性做对抗,所以自然会做出让常人看来离经叛道的事。他的理性不被亲情绑架,他的态度其实是在批判传统文化的阴暗面。

“文化属性”是丁元英在剧中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可以说这个词是贯穿全剧的线索,暗示了剧中所有人物最终的结局,那么什么是“文化属性”呢?

通俗来讲,“文化属性”就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业与整个民族范围内的因果,更具体来讲,它是一个民族范围内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潜移默化的思维习惯。

举例来说,西方国家的人们要求自己的下一代一定要在18岁之前,能够实现自立,这是西方国家的文化属性;犹太民族的人们会选择把家族财产交给家族中最有能力的后代来继承,这是犹太民族的文化属性。同样,中华民族的“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与“养儿防老”的行为习惯与民族观念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属性。

为什么丁元英会有这样的思考?因为他明白:如果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属性是足够优秀与正确的话,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不会沦落到近代以来饱受西方列强屈辱的境地了。

可是,这个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相信不少人都会异口同声的指向孔子。因为是他树立起了“伦理道德”的旗帜,让后世子孙背着沉重的枷锁匍匐前进,再也抬不起头来。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或者说,仅仅就是这么简单吗?难道伦理道德错了吗?实际上,我们对孔子有一个误区,孔子开创儒家,宣扬仁义是在挽救那个时代的世道人心,更重要的是,他宣扬的是“真道德”,是“纯粹的道德”。但是,他的理论在那个已经人心凋敝、世风日下的时代,是注定不能大行于世的。反而,在他去世几百年后,当大一统局面建立起来,社会初步稳定的时候,他的学说作为一种统治工具被后世统治者利用了。

真正的“三纲五常”学说是汉代董仲舒建立起来的,并在后世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但是,这种所谓的“伦理道德”已经是变了味儿的,被强制执行的“伪道德”了,已经变得不纯粹了。所以我们常说的“伪君子”也基本上都是汉代以后的人物。

在剧中丁元英说“讲责任本来就已经错了,说孝顺再加个美德就更错了,那应该是血缘关系的本来,本该如此。孝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美德,是非得把所有的干净地儿都弄脏了才踏实的东西。”

可见,丁元英并不是在反对孔子的“真孝道”,而是在反对夹杂着私心杂货的变了味儿的“伪孝道”。父母爱孩子,这是真心;孩子养父母,这也是本来。可是,一旦强调什么“养儿防老”,这就变成“交易”了,因为发心不纯粹了。

丁元英的意思是:亲情的本来,不需要被冠以任何帽子,孝敬父母这是本来的责任,而并不需要传统文化用感恩和回报等词汇来约束和绑架这种本来。

其实许多我们过去觉得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不合天道的,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更可怕的是很多事情和事理完全都被颠倒了。所以在剧中丁元英曾对芮小丹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觉悟天道是名开天眼,你缺的就是这双眼睛,你需要的也是这双天眼,是一双剥离了政治、文化、传统,道德、宗教之分别的眼睛,然后再如实观照政治、文化、传统、把文化、道德颠倒的真理真相再颠倒回来。”

诚然,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有太多东西需要被重新审视了。传统文化在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清扫以及“那十年”的洗礼之后,我们是时候该捡起来,掸去其文明的尘埃,洗尽其历史的铅华,而使它焕然一新了。

如果我们能把传统文化中,牢固的枷锁与沉重的包袱卸下了,那么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站起来,扬眉吐气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究竟是什么意思  

每当逢年过节之际,对于大龄未婚男青年来说,总是那么的难熬,父母最在乎的不是儿子挣多少钱,也不是工作是否顺利,而是有没有找到女朋友。尤其是家中独生子,如果年近三十仍然单身的话,父母就会开启催婚模式,求邻居找亲戚给儿子介绍对象,安排一次又一次相亲,不为别的,只为了让儿子早日娶到媳妇,他们尽早抱孙子。

父母催婚的情况经常发生,其做法或许有点操之过急,但也可以理解,完全出于对儿子的关心。有些催婚的方式比较委婉,有意无意说:儿子,你看人家铁柱,年龄跟你一样大,孩子都上小学了,最近老婆又怀了二胎,人比人气死人啊!有些父母非常直接,会语重心长地说:“儿子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千万不能让咱家绝后啊!”

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传宗接代,甚至认为娶妻生子就是为了延续香火,妻子若没有生儿子,哪怕夫妻关系再好,也有可能被丈夫以“无子”的理由休掉。比如南宋诗人陆游,跟妻子唐婉情深意切,而且唐婉还是陆游的表妹,可谓亲上加亲。然而,就是因为唐婉几年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陆游在母亲的逼迫下,含泪把唐婉休了。

生而为人,务必孝顺,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个连父母长辈都不孝顺的人,无论其他方面多么优秀,都不会被人尊重,跟人渣没啥区别。从什么时候起,古人把孝顺和传宗接代挂钩,且认为不延续香火是最大的不孝呢?笔者翻阅资料,发现了这种说法的源头以及后世人的解读。

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处的“无后”究竟是什么意思?真的是常人所认为的没有后代的含义吗?原来,这句话最早出自亚圣孟子之口,用来评价“三皇五帝”中舜没有把娶妻告诉父母这件事情,孟子的原话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仔细品味孟子的这句话,舜娶老婆没有告诉父母,被定义为“无后”,如果理解为没有后代,逻辑上显然说不通。舜的父亲名叫瞽叟,生母去世很早,瞽叟又娶了一个小老婆,即舜的后妈。世人都说“虎毒不食子”,瞽叟却心肠狠毒,在小老婆的蛊惑下,多次想把亲儿子舜置于死地,幸好舜吉人自有天相,躲过父亲和后妈的一次又一次陷害。

尽管如此,舜仍然对父亲和后妈非常孝顺,对同父异母的弟弟也照顾有加,街坊邻居无不称赞他践行孝道的品行。当时尧正在寻找接班人,许多人都推荐舜,尧决定对舜进行考验,还把两个女人都嫁给舜。不知为何,舜竟然没将娶妻之事告诉父母,所以孟子觉得舜在这件事情上,不符合君子之作风。

回过头再分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不难发现,“无后”并非没有后代的意思,“无”可理解为“没有”,“后”可理解为“而后”、“之后”,古人说话言简意赅,有时会省略一些字,通篇分析可大胆猜测,“无后”中间应该省略了“告”字,原本意思是:没有告诉父母之后再去做。

孟子去世几百年后,东汉经学家赵岐,读完孟子的著作后脑洞大开,发挥巨大想象力,以自己的理解,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进行详细阐述,从而有了“三不孝”的解释:“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孟子的确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除了“无后”之外,对另外两种不孝从未提及,而且笔者在前文已经解释,孟子所说的“无后”,并不只是指没有后代。赵岐的观点看似很完美,其实是没有确凿根据的,甚至是对孟子原话的曲解,赵岐把“无后”直接定义为没有后代,逐渐成为封建社会中“三不孝”的权威观点,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读完此文,你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的“无后”,是如何理解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儿防老的观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