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行星怎么形成的有固态内核么

本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用化石做证据》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10.用化石做证据.教学内容化石不仅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研窕地球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历史提供 了证据,还为思考地球及人类的未来提供了历史的借鉴。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局部。第一局部,呈现了三那么用化石作证据的科学研究资料一一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用 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引导学生发现化石除了在古生物领域的研究中 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外,还有着广泛的科学价值。第二局部,生命演化史不仅是生物进化史,实际上它也是整个自然界的历史,是地球演化 史。它是一个真实、漫长、仍未终止的历史过程。基于化石的研究,人类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对 生命演化史的研究。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漫长的

2、生命演化史上,从宏观的角度思考与生命有 关的话题。第三局部,撰写一篇有关化石是如何为“人猿同祖论”提供证据的短文是一个较为开放的 活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化石证据运用到对 科学假说的研究中,体会到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的。.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用化石作证据的各种科学假说的资料,更加全面地认识化石的科学价值。通过分析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运用化石证据,证明“人猿同祖论”。.重点与难点重点:更加全面地认识化石的科学价值。难点:通过分析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用化石作证据的各种科学

3、假说的资料。学生分组材料: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化石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 以下问题。(1)什么是化石?八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水星:0.4m 木星:5. 2m 土星:10.0m 金星:0. 7m天王星:19. 6m 地球:1. 0m 海王星:38. 8m 火星:1. 6m.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到操场上按照活动方法进行活动,摆出太阳系的模型。.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什么?预设: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出示太阳系的整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

4、片,进一步了解太阳系中八颗行星距离太阳 由近到远的顺序。活动四:八颗行星的概况.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活动了解了 8颗行星的大小,以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除此 之外,八颗行星还有哪些知识呢?下面我们继续去学习。.出示课本38页八颗行星概况的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读一读图片下方的文字,初步 了解八大行星的概况。.全班交流,预设:八大行星根据组成物质可以分为哪几类?预设:八大行星根据组成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态星球,一类是气态星球。固态星球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气态星球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固态行星的外表是岩石;气态行星的外表是气体,大气之下可能是液体、冰层或

5、固态的内核。.八大行星各自又有哪些独特之处?预设:水星的运行速度最快。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火星的环境与地球最接近。地球适合生命的生存。木星的卫星最多。土星有美丽的光环。天王星“躺”在公转轨道上自转。海王星外表的蓝色是甲烷气体。.教师分别出示八大行星的图片,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八大行星,了解八大行星的样子,体会八 大行星的独特之处。活动五:八颗行星的发现过程.教师引导:我们现在很容易就能了解8颗行星的大致概况,了解它们的大小、距离太阳的远 近等,其实人类发现八颗行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八颗行星的发现过程。.出示课本38页“八颗行星的发现”文字资料,学生认真读一读这一段文字,初步了解

6、八颗 行星的发现历史。.全班交流,八颗行星是如何被发现的?预设:第1阶段: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观察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第2阶段:1781年,英国人威廉赫歇尔通过巨型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第3阶段:1846年,法国人勒维耶和英国人亚当斯在研究天王星轨道运行的反常现象时各自 通过独立计算,推算出海王星的位置。.出示课本38页下面的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并结合相应的文字,了解八颗 行星发现的方法。预设: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5颗行星是古人利用普通观测的方法发现的。天王星是通过巨型望远镜发现的。海王星是通过计算推算出来的。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了太

7、阳系大家族的成员,知道太阳系有包括地球在内的 八颗行星、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八颗 行星的大小和距离太阳的远近,以及其他的一些概况。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 的太阳系的有关知识。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2)化石是如何形成并被发现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泥沙掩埋起来,在泥沙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遗物的坚 硬局部和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随着地壳的运动作用,己经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 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坍塌,这些化石便暴露出来。(3)我们可以从化石的研究中得到哪

8、些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古生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繁衍后代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找到现代生物中与 古生物相似的生物,可以了解现代生物是怎样由古生物进化而来的。.研究化石还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10.用化石做证据二、教学新课活动一:化石的科学价值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出示课本33页中华龙鸟化石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片,了解中华龙鸟的外形特点。预设:中华龙鸟身体体型较小,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嘴里有牙齿,尾椎很长。前肢粗短,爪钩锐利, 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同时,它从头部到尾部都覆盖着像羽毛一样的东西。.中华龙鸟这样的外形与我们现代的什么生物比较相似呢?与现在的鸟

9、儿比较相似。正因为这些相似之处,因此一些科学家就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33页“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的一段文字资料,初步了解这段 文字的内容。全班交流.英国的博物学家赫胥黎提出了怎样的假说?化石乂为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假说的成立提供 了哪些证据?预设:赫胥黎提出的假说: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化石提供的证据:恐龙化石的骨骼与火鸡骨架非常相似。古生物学家们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像鸟一样的恐龙化石。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宁等地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2.教师小结:这些化石都为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假说的成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教师引导:化石不仅证明了鸟

10、类起源于恐龙,还证明了 “大陆漂移说”。学生认真阅读课本33页“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这段文字资料,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全班交流.大陆漂移说的观点是什么?大陆漂移说提出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连在一起,是一块联合大陆的假说。.化石又为大陆漂移说的假说的成立提供了什么证据?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收集到一块2. 5亿年前横贯南部各大陆的相同的岩石和化石,证明了这一 假说。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了另一个证据一一地壳之下缓慢移动的岩浆导致大陆板块的移动。.出示课本33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想一想图片上几块化石的发现地分别 在哪里?预设:全齿兽化石在南美洲和非洲都有发现。舌羊齿化石在南美洲、非洲、

11、印度、南极洲、澳大利亚州都有发现。水龙兽化石在非洲、印度、南极洲都有发现。中龙化石在南美洲、非洲都有发现。.这些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什么?科学家分别在印度、澳大利亚、南美洲、非洲南部、南极洲发现了舌羊齿植物群,这些在陆地 上生长的植物不太可能跨越大洋进行迁徙。如果我们将这几个大陆拼接起来,可以发现这一植物群呈现出连续的带状分布。一些陆生脊椎 动物化石也提供了相似的证据。说明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一块联合的大陆。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出示课本34页英国达尔文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达尔文的有关知识。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34页“用化石证明生

12、物进化论”这段文字资料,想一想达尔文的进化 论的观点是什么?化石为生物进化论的成立提供了什么证据?预设: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开展而来的,现存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自 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那么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化石提供的证据:1831年12月英国达尔文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一次环球科学考察,在航行中,他采集了 大量的生物标本和化石。后来的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地层生物化石的研究证实了进化论。.教师小结:通过以上三段文字资料的阅读与分析交流,我们发现化石在这些科学假说的成立 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进一步说明了化石的科学作用,说明了研究化

13、石的重要意义。活动二:地球生命演化史.教师引导:地球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地球生命的演化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生物 在地球上生存,又从地球上消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球的生命演化史。.出示课本34页生命演化史示意图,学生仔细阅读观察这幅生命演化史示意图,想一想从这 幅生命演化史示意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预设: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38亿年之久。地球上的生命不停地开展和变化。地球生命的演化包括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以及新生代4个阶段。生命演化史上有过生命大爆发,也有过生物大灭绝。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着。在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上,人类只占据一个非常微小的位置。前寒武纪是自地球诞

14、生到6亿年前的这段时间。尽管早在30多亿年前生物就己经出现,但其 进化却长期停滞在很低级的阶段,主要是些低等的菌藻类植物,它们留下的化石说明的情况不 多,而且保存这些化石的岩层乂太多经过不同程度的变质,更使得地球的早期历史不易被了解 古生代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持续约3亿年。对动物界来说,这是一个重要时期。它以一场至 今不能完全解释清楚的进化拉开了寒武纪的序幕。寒武纪动物的活动范围只限于海洋,但在古 生代的延续下,有些动物的活动转向干燥的陆地。古生代后期,爬行动物和类似哺乳动物的动 物出现,古生代以迄今所知最大的一次生物绝灭宣告完结。中生代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15、三个纪。中生代的年代 为2. 52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始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结束于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 件,前后横跨1.8亿年。中生代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纪:三叠纪:2. 5亿年前到2亿年前侏罗纪:2亿年前到1.45亿年前白垩纪:1.45亿年前到6600 万年前。中生代的下界限是二叠纪一一三叠纪大灭绝事件,灭绝了当时的90%到96%的海大洋生物,与 70%的陆生生物,也是生物演化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中生代的上界限是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可能是由犹加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造 成,此次灭绝事件造成当时50%物种消失,包含所有的非鸟类恐龙。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是地球历史上

16、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 新生代开始。新生代被分为三个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和第四纪。总共包括七个世:古新世、始 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新生代以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 现代生物的时代。.教师小结:关于地球生命演化史内容非常丰富,资料众多。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更多的有关地球生命演化史的知识。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化石的科学价值,体会到了科学家研究化石的重大 意义,懂得了化石为鸟类起源于恐龙、大陆漂移说、生物进化论等科学假

17、说的成立提供了有力 的证据,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史。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 化石的科学价值,了解更多的有关生命演化史的知识。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L太阳系大家族.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局部。第一局部是概念解读活动,主要介绍什么是太阳系,强调太阳 系不仅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卫星,还包括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 大小各异的天体组合在一幅全景图中,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太阳系大家族的构成,通过图文 资料的阅读,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第二局部是建模活动,主要认识八大行星的大小特征和 距离太阳的远近特征,学生通过数据解读和

18、分析,学习搭建太阳系模型。第三局部是阅读活动, 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八大行星的概况及局部行星的发现历程。.教学目标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阅读文本资料,体悟人类探索行星奥秘的意义。.重点与难点重点:收集八大行星的大小和距离太阳远近的数据信息。难点:通过建模探究八大行星的排列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大小的球体各1个(弹子球、网球、棒球、高尔夫球、沙滩球、瑜伽球、 篮球、足球,也可用差不多大小的其他球体代替)、卷尺。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剪刀、直尺、圆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本35页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

19、步了解这是一张宇宙的图片。.出示课本35页的一首小诗:在地球面前, 月球很渺小。 在太阳面前, 地球很渺小。在宇宙面前,太阳很渺小。浩瀚深邃的宇宙, 究竟有多少奥秘? 它等待着 探索者的足迹!.学生认真朗读这首小诗,了解这首小诗的内容,想一想在这首小诗中作者提到了宇宙中的哪 些物体?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预设:在这首小诗中作者提到了月球、地球、太阳、宇宙等物体。展现了作者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和 憧憬。.教师引导: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地球以外的空间,我们会发现宇宙的奥秘是无穷的,千百年来, 人类在这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有着怎样的发现?又有怎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从今天开 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去探索

20、宇宙的奥秘。.这一课,我们先来了解太阳系的概况。.板书课题:11.太阳系大家族二、学习新课活动一:了解太阳系大家族的成员.出示课本36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太阳系的样子以及太阳系大 家族的成员。全班交流太阳系的概况,预设: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系有太阳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行星、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 组成。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剩余,太阳系内已经被发现的小行星有70余万颗,主要分布在火 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主带以及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上。.出示小行星带以及小行星的图片

2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了解小行星以及小行星带的知 识。.出示木星以及他的卫星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木星的有关知识。预设:木星的卫星众多,到目前为止一共发现有79颗卫星。.出示彗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彗星,初步了解彗星的一些知识。预设:彗星俗称“扫把星”。彗星分为彗核、彗发、彗尾三局部,主要成分是冰、尘埃和较小的岩石颗 粒。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中的冰升华,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或几条稀薄物质流 构成的彗尾。太阳系中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因170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成功预言其周期 是76年而得名。.教师出示各种有关彗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进一步了解彗星的外形特点。 出示整个太

22、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系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太阳系的特点以及概况。 活动二:比较八颗行星的大小.教师引导:我们已经知道在太阳系中,有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行星,那么这八颗行星大小如 何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出示课本37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了解这些图片中的球体分别是哪一颗 行星?他们的大小又是怎样的?预设:最大的那颗行星是木星。周围有光环的是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接下来是淡蓝色的天王星和深蓝色的海王星,再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地球,最后三个分别是金星、 火星,最小的是水星。.如果我们把地球的直径换算成一厘米,按照这个比例,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的直径分别是多 少呢?.出示课本37页八颗行星的直径资料,学生读一读,了解按照比例标准换算好的八颗行星的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由内而外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前面四颗属于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呈固态,而后面四颗属于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呈气态。按照最远的海王星轨道半径来算,这八大行星以及太阳都分布在一个半径大约为30个天文单位的近圆形范围内。

我们今天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这八大行星各自的主要特征吧。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它的平均轨道半径约为0.4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的长度为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其体型也比地球要小,半径为2440千米,质量只有地球的5.5%(你没有看错),因此水星表面的引力只有地球的40%。

水星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只比为3:2,也就是自转三圈时,就会围绕太阳公转两圈。

金星与我们的地球在质量、体积、密度上非常相似,首先金星的半径为6000千米左右(地球半径为6371公里),金星的质量约为5亿亿亿千克(相当于地球质量的85%),因此金星的平均密度红豆博客为5200千克每立方米(地球平均密度为5500)。

然而金星的自转方向却是八大行星中最为特殊的(第二特殊的是天王星),其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并且其自转周期为243天,而公转周期为224.7天,也就是自转比公转还要慢。

除此之外,金星的表面环境也非常严酷,浓厚且富含温室气体的大气使得金星的温室效应异常强烈,表面温度将近500摄氏度。

这是人类生存的星球,各项属性在其它行星的介绍中会出现,因此就不多做介绍了。

火星的半径为3400千米,质量是地球的11%,虽然在体积和质量上比不上地球,但火星在数十亿年,也曾拥有过地球现在的气候环境,也许在那个时候火星上就已经存在生命了吧。

但是由红豆博客于火星内核温度不断下降,导致磁场逐渐消失,使得太阳风可以肆无忌惮的侵扰,再加上本身引力不够强,导致火星表面的液态水以及大气都逐步的消失殆尽,最后才有了今天的荒凉模样,但假如未来有一天人类要到外星球建立殖民地,八大行星中,火星仍旧是第一选择。

木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按照体积来算,一颗木星需要1400颗地球才能填满,而木星的质量则是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但仍远小于太阳,仅为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

木星的自转也非常特别,因为木星没有固态表面,因此我们判断木星自转的方式之内通过其表面大气的运转来确定,而木星不同纬度的大气运转并不一致,呈现出一种被称为“较差自转”的方式(太阳自转也是如此),赤道上的自转为9小时50分,而高纬度自转为9小时55分红豆博客。

土星的质量是地球的95倍,半径是地球的9倍多,它的自转方式与木星一样,也属于较差自转。不过对于大众来讲,认识土星往往是从它的环开始,土星环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呢?

很多人会认为构成土星环的物质应该是类似于小行星的固态物质,比方说大块大块的“石头”,但实际上构成土星环的却是“冰块”,并且这些冰块的体积并不大,基本上都是毫米级到米级之间的,而且土星环的厚度也就几十米而已,不过其分布范围相当之广,直径足足有20万公里。

这是处于八大行星最外边的两颗类木行星,它们的质量与体积都非常接近,天王星的半径是地球的四倍,而海王星的半径是地球的3.9倍,天王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4倍,海王星质量为地球的17倍。


它没有实体表面,它们的气态物质密度只是由深度的变大而不断加大(我们从它们表面相当于1个大气压处开始算它们的半径和直径)。我们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气中云层的顶端,压强比1个大气压略高。

木星可能有一个石质的内核,相当于10-15个地球的质量。

内核上则是大部分的行星物质集结地,以液态氢的形式存在。

简单的说外面是气态,里面是液态,中心可能有个金属矿石组成的内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气态行星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全都是气?人不能站在上面?

气态行星说的只是行星的表面是气态的

在行星内部,因为巨大的压力,还是有固态的星球内核存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星是恒星还是行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