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合成是不是因为它没有加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运动学公式中正、负号的规定

(1)除时间t外,xv0va均为矢量,所以需要确定正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v00时,一般以加速度a的方向为正方向。

(2)五个物理量tv0vax必须针对同一过程。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

(1)1T末、2T末、3T……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v3∶…∶vn1∶2∶3∶…∶n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位移的比为:

xxx∶…∶xN1∶3∶5∶…∶(2N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方法技巧: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的六法

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类运动和双向可逆类运动

指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

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解答刹车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1)先确定刹车时间。若车辆从刹车到速度减小为零所用时间为t0,则刹车时间为(a表示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v0表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

(2)将题中所给的已知时间tt0比较。若t0较大,则在直接利用运动学公式计算时,公式中的运动时间应为t;若t较大,则在利用运动学公式计算时,公式中的运动时间应为t0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的处理方法

自由落体运动是v00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所有公式和推论方法全部适用。

2.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处理方法

(1)分段法: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

(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3.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

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则

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同理tABtBA

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物体从AB和从BA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均等于mghAB

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最高点除外)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双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点。

图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

图线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

图线表示质点做加速度增大的运动

图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表示质点做匀变速运动

图线表示质点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表示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图线表示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运动

交点表示此时三个质点相遇

交点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的速度

交点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的加速度

表示t1时刻质点位移为x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没有意义)

表示t1时刻质点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表示t1时刻质点加速度为a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

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根据物理情景中遵循的规律,由图象提取信息和有关数据,根据对应的规律公式对问题做出正确的解答。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讨论追及、相遇问题的实质,就是分析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

1.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1)一个条件:二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能否追上或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可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也是解题的突破口。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常见情形:物体A追物体B,开始二者相距x0,则

(2)要使两物体恰不相撞,必有xAxBx0,且vAvB

1.牢记一个思维流程

2.掌握三种分析方法

应用运动学公式,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列出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及其关系方程,再求解。

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出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数学求极值的方法求解。在这里,常用到配方法、判别式法、重要不等式法等。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物体的运动图线。位移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速度图线抓住速度相等时的面积关系找位移关系。

1.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n=。

2.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

(1)逐差法:根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

(2)图象法: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利用求出打各点时的瞬时速度,描点得图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计时点和计数点的比较

计时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实际点,两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计数点是人们根据需要按一定的个数选择的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由选择的个数而定,如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和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时间间隔都是0.1s

2.纸带上相邻的两点的时间间隔均相同,速度越大,纸带上的计数点越稀疏。

1.平行:纸带和细绳要和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高中物理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式教学设计 7 - 高中物理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式教学设计 单 位: 授 课 人: 联系方式: 日 期: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通过对比人教、教科、鲁科、粤教、江苏、沪科六种版本教材,只有人教版将本节课单独设为一节内容,可见本节课知识的重要性。本节知识既是对前一节所学的运动学基本概念加强和深化学习,另一方面本节课提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为本章后部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他规律及实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所以本姐课内容是整个必修一运动学中承前启后的一节课。 同时,本节课承接上节课实验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用图像来研究物理问题,通过对图像的研究,经历一系列的探讨后,匀变速直线运动“千呼万唤始出来”,非常注重物理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不仅得到结论,更体会了知识的探究历程。同时,加深了同学们对于图像这种数学方法的理解,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考查内容上看,在历年的高考(卷)中,本节知识点在08-15年这几年的考查中连续出现,尤其是对v-t图象的考查。以及对运动过程分析和理解。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而且要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使学生体会在物理学研究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图像、公式等的综合运用。 【学情分析】 1.学生知识层面分析: 高一新生刚开始学习不足一个月,对新的环境还没有完全适应,还不能利索的消化所学知识。而且,今年由于校舍合并,大部分乡镇偏远考生升入高中。长期的传统教学使学生差不多丧失了自主学习能力,生学习兴趣很低。甚至有一些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了什么学习?从而导致学生知识基础比较差,在教学中需要将课程难度降低,而且要增加一些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科学知识,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2.学生技能基础分析:这一级学生比较活跃,动手动脑的能力还算不错,可以组织较简单的分组讨论。而且学生对新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比较感兴趣,这点可以吸引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到对本节课的学习。 3.学生思维障碍分析:由于学生汉语语言功底比较差,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甚至听不懂!物理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熟练地分析思考能力,思维能力差给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是要求老师降低教学起点,多引导、指引,多次强调。 【学习目标】 (1)通过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速度和加速度特点,能够通过直线的倾斜程度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情况。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汽车启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推导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能够应用该公式解决相关运动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行为 设计意图 学生学习行为 教学媒体 一.导入新课 课前检测 本节课将通过图像开始新的学习,在课前应将以前所学过知识进行复习,为本节课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同时,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有效展示可以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及完成这些学习任务都要准备哪些技能。 认真回忆、完成课前检测。 实物投影仪。 多媒体 投放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速度和加速度特点,能够通过直线的倾斜程度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情况。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汽车启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推导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能够应用该公式解决相关运动问题。 了解、知道本节课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行为 设计意图 学生学习行为 教学媒体 【学习目标一】 自主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阅读课本34页,自己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右边的v-t图象是一条什么样的直线? 2、表示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3、表示的加速度又有什么特点? 通过学生自主研习课本,可以自行解决的内容由学生自习解决,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研习课本,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 生: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生:表示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加速度a=0m/S2 多媒体 小组合作探究一 在上一节实验中,同学们探究了小车在钩码牵引下的运动,并且用v-t图象直观的描述了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同学们都做出了小车运动的图像:这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1、任取Δt,和对应的Δv 你能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吗? 2、所选取的时间段不同,对计算结果有没有影响? 3、猜测图像表示怎么样的运动? 通过课前检测内容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合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