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取决于,最后一位有效数字与绝对误差所在那一位取齐,如果写成1761±2对吗?

1、赵威后问齐使阅读答案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日:“岁②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日:“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顾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释:①发,启封。②岁:年成,收成。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使____

②使者不说 说____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

14、赵威后说的`“本”和“末”在文中是指 和 。(2分)

1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

A.从“书未发”赵威后即询问齐使看,她是一个热情、不懂礼仪的人。

B.从“使者不说”并发问赵威后看,他是一个虽鲁莽怛能据理力争的人。

C、从赵威后与使者对话中,可看出她是一个有民贵君轻思想的人。

D.文章紧扣题目中“问”字,把一个咄咄逼人的赵威后形象跃然纸上。

12.①派②高兴(2分,每格1分)

13.假如没有老百姓的(存在),凭什么有君王的(存在)呢?

(苟何以句子通顺)(3分)

2、赵威后问齐使阅读答案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日:岁②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日: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顾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释:①发,启封。②岁:年成,收成。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使____

②使者不说 说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

3、赵威后说的本和末在文中是指 和 。(2分)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

A.从书未发赵威后即询问齐使看,她是一个热情、不懂礼仪的人。

B.从使者不说并发问赵威后看,他是一个虽鲁莽怛能据理力争的人。

C、从赵威后与使者对话中,可看出她是一个有民贵君轻思想的人。

D.文章紧扣题目中问字,把一个咄咄逼人的赵威后形象跃然纸上。

1.①派②高兴(2分,每格1分)

2假如没有老百姓的(存在),凭什么有君王的(存在)呢?

(苟何以句子通顺)(3分)

3.民君(2分,每格1分)

3、赵威后问齐使阅读答案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

导读:本篇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言简意赅。

注释 :①发:启封。②恙:灾害,忧患。③说:通“悦”,高兴。④本:根本的,重要的。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2.不然 ( )

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三、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____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形容_________________。

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你铭家今年收成怎么样?百姓怎么样?国君怎么样?”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威后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一、l.问候 2.这样 3.如果

二、排比: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

三、民本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

四、舍本逐末 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轻重倒置

4、赵威后问齐使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日:“岁②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日:“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顾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释:①发,启封。②岁:年成,收成。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4分)

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使____

②使者不说 说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

小题3:、赵威后说的“本”和“末”在文中是指 和 。(2分)

小题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 A.从“书未发”赵威后即询问齐使看,她是一个热情、不懂礼仪的人。

B.从“使者不说”并发问赵威后看,他是一个虽鲁莽怛能据理力争的人。

C.从赵威后与使者对话中,可看出她是一个有民贵君轻思想的人。

D.文章紧扣题目中“问”字,把一个咄咄逼人的赵威后形象跃然纸上。

小题1:①派②高兴(2分,每格1分)

小题1:假如没有老百姓的(存在),凭什么有君王的(存在)呢?

(苟何以句子通顺)(3分)

小题1:民君(2分,每格1分)

小题1:(1)使,古今词义差别较大,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派。(2) 说:通假字通“悦”。

小题1:联系句子“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顾有舍本而问末者耶?”可知本指:民。末指君。

A.从“书未发”赵威后即询问齐使看,她守心百姓的人。

B.从“使者不说”并发问赵威后看,他是一个有君贵思想人。

D.文章紧扣题目中“问”字,把一个的关心百姓的赵威后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小题1:翻译文言文以直译为主。注意省略成分和关键词解释。苟:假如

5、赵威后问齐使阅读答案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①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②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③,恤孤,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饰,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注]①岁:收成。②处士:隐居不为官的人。③鳏寡: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彻其环饰,至老不嫁,以养父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令辱之,以激怒其众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以啮人,无御之者【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1分)

②是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2分)

【小题4】从文章的第一段来看,赵威后具有怎样的思想?(2分)

【小题1】(1)打开 (2)如果 (3)救济 (4)统治

【小题1】①怎么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②这是用孝心给人民做了表率的人。

【小题1】以民为贵,以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意思对即可)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例句与“B”中的“以”都是“用来”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赵威后”的言语来理解其思想即可。

齐王筑城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跌倒。③应候:顺应时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句子: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3、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1、(1)每年;(2)对……感到奇怪

2、(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

3、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喳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小题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2处,停顿处用“/”隔开。(每处1分,共2分)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A、百姓筑城,虽有少劳() B、臣怪之(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小题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小题1:(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2分。“参加”改用“响应”也可。采分噗:补出主语1分,“欣跃而来”1分)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小题1: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喳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节奏划分。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2分。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齐王筑城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

使 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岁苦支备( ) (2)虽有少劳(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4)臣怪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1、使 秦 不得窥吾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耶?

2、每年 劳累(劳苦) 隐患(祸患) 对感到奇怪

3 、 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

4、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喳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②,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③,经大行,辍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④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露僵踣⑤,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⑥,且喜明年人食贱麦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 ②丁壮:壮年的男子。③即墨:战国时的地名。下文的“大行”、“辍辕”、“武关”都逝地名。④侵虞:侵犯。 ⑤踣:跌倒。⑥应侯:顺应时令。

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祸患

9、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下面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齐王认为筑城可以与强国隔绝巩固齐国的国防。

B、齐王认为筑城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件一劳永逸的好事。

C、齐王既看到了筑城的好处又看到了筑城的危害。

D、艾子给齐王讲雪中饿民的故事,意在劝谏齐王不要筑城。

11.将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11. 这件事正像今天所说的筑城,(等到城筑完,)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当是什么人呢!(共4分。“享”、“逸”各1分。其它词语及句子表达2分 。)

齐王一天上早朝,他看着侍臣们说:“我铭家处于几个强国之间,年年苦于要支付大量备费用。现在我想抽调一批壮丁,修筑一座规模很大的长城,从东海筑起,连通即墨,途经太行山,连接辗辕山,直下武关,曲折蜿蜒四千里,即可与各强国隔绝,使秦国不能窥觎我国的西方,楚国不得偷犯我国的南方,韩国和魏国不得牵制我国的左右,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吗?现在让老百姓去修筑大城,虽会有些劳累,但日后就不会再有远征和遭受侵犯的祸患,可以一劳永逸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欢欣踊跃地参加呢?”

艾子回答说:“今天早晨下雪,我来赶早朝,看见路旁有一个百姓,袒露着身子,冻倒在地上,望着老天唱哀歌。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他对我说:‘这场大雪顺应了时令,正高兴明年人们能吃到贱价的麦子,可是我在今年就要被冻死了。’这件事正像今天所说的筑大城,等到大城筑完,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是些什么人呢!”

10、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6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3分)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

17、解释下殒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岁苦支备( ) (2)虽有少劳(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 侵虞之患( )(4)臣怪之(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19、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16、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每处1分,共3分)

17、每年 劳累(劳苦) 隐患(祸患) 对……感到奇怪(每词1分,共4分)

18、(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2分。“参加”改用“响应”也可。采分噗:补出主语1分,“欣跃而来”1分)

19、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喳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 来。(3分。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11、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④《艾子讽齐王毋筑城》的题目是后人加的。

小题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隔开,限用两处。(4分)

见路侧有民露僵踣望天而歌。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岁苦支备( ) (2)问其故(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4)臣怪之(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小题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小题5:《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艾子讽齐王毋筑城》都是写规劝齐王的故事,邹忌规劝齐王要善于纳谏,艾子规劝齐王不要劳民伤财筑城。尽管规劝的原因不同,但舒劝的方法相同,请你概括说说他们采用了怎样委婉的办法?(3分)

小题1:(共4分,每处2分)见路侧有民/露僵踣/望天而歌。

小题2:(共4分,每词1分)(1)每年(2)缘故(原因)(3)隐患(祸患、担心、担忧均可)(4)对感到奇怪

小题3:(4分,参加改用响应也可。补出主语1分,欣跃而来1分,疑问句式1分,语言通顺1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不高高兴兴地踊跃前来参加呢?

小题4:(4分)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喳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2分)

小题5:(3分)他们都用了暗示、比喻(类比)的办法,达到了委婉地说服齐王的目的。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如本题中岁是名词作状语,患动词用作名词,怪是形容词动用。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本题中的欣跃。本句的疑问语气要译出来。

试题分析: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根据艾子所说的话联系生活常情常理来理解作者所说的道理。

试题分析:比较两文内容,从人物所用的比喻类比说理上概括即可。

12、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中.考.资.源.网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6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3分)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不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大利耶? 使 秦 不 得 窥 吾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每处1分,共3分)

17、解释下殒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岁苦支备( 每年 ) (2)虽有少劳( 劳累(劳苦)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隐患(祸患) )(4)臣怪之(对……感到奇怪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2分。"参加"改用"响应"也可。采分噗:补出主语1分,"欣跃而来"1分)

19、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喳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3分。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13、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2分)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岁苦支备( ) (2)臣怪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1.(2分)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2.(2分)(1)每年 (2)对……感到奇怪

3.(3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参加”改用“响应”也可,补出主语1分,翻译出“欣跃而来”1分)

4.(3分)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喳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14、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令欲调丁壮,筑大城,自大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搏):跌倒。③应候:顺应时令。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1.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3.(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

4.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喳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或既要看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

15、《战国策齐策》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朝服衣冠: ②孰视之:

③皆以美于徐公: ④期年之后: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小题3】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小题4】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

【小题1】①朝服衣冠:穿戴 ②孰视之: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③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④期年之后:一年

【小题2】①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②译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小题3】(4分)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小题4】(4分)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噪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宫中像集市一样。一年之后想提也提不出了。威王的虚心纳谏,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关键。

16、《战国策齐策》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4题。(4分)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公孙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今齐地方千里 (2)能面刺寡人之过

(3)不相说 (4)田忌遂走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4分)

1. (1)土地方圆、疆土方圆 (2)当面指责、当面挑刺(3)同“悦”,喜欢、和睦 (4)逃跑、离开 (每题1分,计4分)

2. (1)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2)邹忌认为(公孙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每题2分,计4分)

4. 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所骗而逼走了大将田忌,露出偏听偏信的糊涂一面。(每点2分,计4分)

17、《战国策齐策》阅读答案

后孟尝君①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②于薛乎?”冯谖③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有毁孟尝君于闵王,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节。)

【注释】①孟尝君: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齐闵王时为相。其父田婴在齐宣王时为相,并受封于薛,故本篇中有“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之说。田婴死后,田文袭封地,封号为孟尝君。孟尝君好养士,据说有门客三千,成为以养士而著称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中还有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②责:同“债”,债的本字。下同。③冯谖:冯谖(xuān),齐国游说之士,孟尝君的门客。

小题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何市而反反:返回

B.驱而之薛之:到……去

D.齐王谓孟尝君曰谓:对……说

小题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于”与“孟尝君就国于薛”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B.苟全性命于乱世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D.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小题3: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谖自告奋勇为孟尝君去薛地收债。

B.冯谖假托孟尝君之命免掉了薛地老百姓的债。

C.孟尝君听完冯谖的汇报后不高兴地辞退了冯谖。

D.孟尝君被齐王遣回薛地才明白了冯谖的一片苦心。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能力。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的情况,C“因”是“于是,就”,表承接的连词。

试题分析:例句中的“于”是“到”,A项“于”是“从”,B、C项“于”是“在”,D项“于”是“到”。

试题分析:孟尝君听完冯谖的汇报后只是不高兴,而并没有辞退他。所以C项不对。

18、《战国策齐策》阅读答案

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左右嘿然莫对。管燕连然流涕曰:“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田需对曰:“士三食不得餍①,而君鹅鹜有余食;下宫糅罗纨,曳绮②,而士不得以为缘③。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餍(yàn):本义指吃饱。②绮(qǐ hú):绫绸绉纱之类。丝织品的总称。③缘:边缘。

19.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1)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 (2)连然流涕

20.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士不得以为缘”的“以”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责士以所重事君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将以攻宋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

22.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为什么管燕的左右没有人愿意与他“赴诸侯”?(2分)

19. (1)谁,哪一个(2)眼泪 (3)告诉(对……说)

20.而且(何况)财货是您所看轻的,死是士人所看重的。

22.因为管燕未能善待别人,只注重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他人的利益。(不肯把他所看轻的财货送给士人,却要求士人以他们所看重的死为他效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取决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