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和设想没有运动物质的是不可分割吗?

世界的物质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这个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概括地说,就是认为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按照其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个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前提,是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基石。
  学习这个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它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批判唯心主义,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方针、政策和路线的理论依据。
  要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回答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就必须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物质,要对物质概念的涵义作出科学的规定。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世界的物质现象所作出的哲学概括。这个概括所能达到的水平,直接地取决于人类理论思维的水平,但归根到底取决于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水平。由于实践、科学和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力是历史地发展的,因此,哲学的物质概念的发展,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所以,我们下面先讲:
  一、哲学物质观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两个基本的历史阶段。
  1.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它肯定世界的物质性,但是它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比如,在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中国的“五行说”,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古代朴素唯物论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元气说认为,一切有形的物体都是由客观的元气所生成,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奠定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本原,在根本点上是正确的。但是,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第一,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在当时并不能被科学证实;第二,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可以感知的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总而言之是,它对物质的解释是肤浅的,反映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处在初级的阶段。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它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而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无限多样的不同性质的现象、事物,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这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这种物质观,和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相比,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的进步。这是因为,它不仅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方向,肯定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东西,并且有自然科学材料作根据,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自发的、直观的、猜测的性质。当时的自然科学揭示出,自然界的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所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因此得出结论:物质就是原子,就是世界的本原。
  但是,这种物质观本身又有严重的缺陷,第一,在对待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上,它把特定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所以就得出物质是原子的结论。第二,在对待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上,它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学说同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未能根据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里概括出物质的最基本的共性,以丰富哲学的物质观。第三,它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因为它把原子作为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就割裂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不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因为用原子论无法解释社会现象。
  总而言之,按照这样的物质概念来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解释不了千变万化的物质现象,说明不了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也无法驳倒唯心主义的不断进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上有两大发现:第一,发现某些元素具有放射性现象,在放射过程中,一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例如镭,经过放射之后,就生成了另外两种新的物质:惰性气体氮和氡;第二,是电子的发展,就是说,发现原子当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的质量可以随着自身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上述这两大发现,对物理学来说,确实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因为它推翻了原子的不变性、不可分性以及质量不变等观念。可是,当时一些受形而上学思想支配的物理学家却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于是就做出了“原子非物质化”了的错误结论,唯心主义此时也乘机向唯物主义发动了新的进攻,叫嚷“物质消灭了”,“唯物论被驳倒了”等等。
  究竟物质被消灭了没有呢?唯物论究竟被驳倒了没有呢?根本没有。正确的答案应当是: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所消灭了的只是旧的物质结构学说所规定的界限,所驳倒的只是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唯物主义。而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它不但没有被驳倒,反而更加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所以,这就要彻底弄清一个问题,即什么是物质?如果说,在世界究竟是不是统一于物质这个问题上,需要划清唯心论和唯物论的界限的话,那么,在究竟什么是物质这个问题上,就要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间的界限。所以,我们下面就来讲一讲。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是哲学物质观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
  早在19世纪八十年代,恩格斯就澄清了物质概念和它所概括的种种具体物质形态之间的关系,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56页),恩格斯的这个论述,指明了制定和把握哲学物质概念的方向,指明了哲学的物质概念是物质一般,是对物质的共性的概括。共性不能离开个性,又不能归结为个性。
  列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打退唯心主义的猖狂进攻,彻底批判他们的唯心主义谬论,捍卫辩证唯物主义。所以,总结了哲学上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以及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积极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给物质下了一个完备的科学定义。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他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28页)这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物质是哲学范畴;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科学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为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是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唯心主义阵营里有不少流派为了避免同人类的朴素信念和自然科学的结论发生明显的矛盾,往往并不拒绝使用“物质”这个名词,甚至还可以大谈“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特性,例如黑格尔。但是,它们的要害就在于不承认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东西,要么认为物质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要么认为物质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总之是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二元论也并不否认物质的存在,但是它却把物质和意识说成是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两个本原,这实际上就是承认了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这就在实质上已经是一种唯心论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说明,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而意识只能依赖于物质,这就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它像一块试金石,暴露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荒谬性。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存在主义也大讲“存在”,但它讲的“存在”和唯物主义所讲的存在大相径庭。它认为存在就是人的“自我”存在和人的内在的“自我”是等同的,而“自我”又是一切事物、一切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核心,没有人的“自我”,“世界”就是杂乱无章的堆集物。在他们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存在,只不过是人的“自我”的表现,它们是依赖于人的“自我”而存在的,是为了人的“自我”而存在的,是“自我”的“补助物”。所以很清楚,存在主义和其他主观唯心主义一样,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其基本原则就是唯我论的主观唯心论。
  第二,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即世界究竟是不是可知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凡是承认世界是可知的,称可知论;凡是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称不可知论。不可知论有两种类型:一是休谟的不可知论,他认为只有我的感觉经验是实在的,至于在我的感觉经验之外有没有客观实在,这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另一是康德的不可知论,他宣称,在我的感觉之外存在着“自在之物”,但“自在之物”是永远不可能被认识的。总之,这两种类型的不可知论都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把意识说成是先天的,主观自生的、不依赖于物质的东西,这实际上是转弯抹角地肯定了唯心主义的基本出发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指出:物质不仅存在于意识之外,而且能够被意识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不是先天自生的东西,而是对物质的反映,被物质所决定的东西。总而言之,还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就打中了不可知论的要害,堵塞了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偷运唯心主义的渠道。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旧唯物主义在回答什么是物质时,混淆了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一个是有没有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是个哲学问题。另一个是物质的结构是怎样的?这是一个自然科学的问题,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正在于混淆了这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把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认识到的关于物质的特殊结构和属性说成是物质的共同本质。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关系呢?
  首先,二者是有严格区别的,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概括,它是一个最普遍最广泛的概念。哲学的物质范围所标志的客观实在性以及可知性,是对无限多样的物质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共同本质的概括,它是绝对的、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则是对自然界具体事物的具体形态、结构、属性的认识,并将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日趋深化。所以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可变的。
  其次,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第一,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为哲学的物质范畴提供了可靠的自然科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就是在包括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在内的具体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它随着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新发展,将不断地得到证实、丰富和发展。可以说,没有科学的基础,也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例如,近些年来,通过对原子核内部和宇宙射线的研究,发现了愈来愈小的“基本粒子”,到目前为止,已有300多种,而且这只能是一个“里程碑”,而不是“终点”。现代科学揭明:基本粒子并不基本,它们是由物质的更深层次(在中国叫“粒子”,在外国则叫夸克)所组成。物理学家还发现了与已知的粒子相同而特性相反的粒子,叫作“反粒子”,并设想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叫“反物质”,“反物质”和物质这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形态,它们都是客观实在,都是物质。
  现代科学还发现,物质除了实物粒子形态以外,还有场的形态,如电磁场、核力场、引力场等等。
  所有这些,都表明,无论将来对物质的结构和形态的认识淡化到什么程度,都不会推翻物质存在意识之外这个客观事实,就是说,列宁物质观是正确的。所以,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家鼓吹的“物质消灭了”的观点是站不脚的。
  第二,哲学的物质范畴为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自然科学家在进行物质结构研究时,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为指导,坚持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才能有所前进。
  以上就是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关系,弄清了这个关系,也就弄清了列宁的物质定义,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如何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的。
  世界上的物质形态千差万别、无限多样。这是为什么?其根本原因,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因为世界是不断运动的,物质世界之所以是丰富、多样和生动的,正是它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所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一、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所有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哲学上运动这一范畴,指的不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等等,而是包括了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指的是各种运动形式中的最普遍的共同本质,所以恩格斯说:“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491页》,运动、发展、变化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可以用一个去规定另一个。
  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世界在本质上不仅是物质的,而且物质又是永恒运动着的,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为什么呢?因为物质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表现自己的存在。某种物质之所以具有特定的物质形态,正是因为它具有着某种特定的运动形式。比如,生命就是因为有蛋白体的不断地新陈代谢运动才存在,如果新陈代谢停止了,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说人死了,送八宝山去了,就是说他的生命运动——新陈代谢终结了。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41页)因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运动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如物质不可分割。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具体来说,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质存在。
  人类的全部实践和科学发展都证明物质世界的一切,从微观粒子到日月星辰,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无一不在运动着、变化着和发展着。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83页)
  第二,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物质、脱离物质的运动。
  这是因为,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的主体,是世界上一切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例如,自然科学证明,客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主体,分子是热运动的主体,电子是电运动的主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主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主体,脱离人脑生理过程的纯粹的心理活动、纯粹的精神运动是没有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证明,社会运动的主体是处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的人,等等。总之,只要说到运动,就是物质在运动。
  把上述两点结合起来,就是说,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像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99页)。如果能坚持世界是物质的,又坚持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如果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其结果不是陷入唯心主义,就是陷入形而上学。
  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这就是唯心主义。
  这是因为,说到运动,就必须要问是什么在运动,就必须要有运动的主体。如果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就必然要把精神看做是运动的主体。例如,马赫主义者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概念运动不过是客观世界的运动反映在人脑中,在人脑生理活动的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活动而已。如果脑离了物质一一客观外界和人脑,根本不存在什么独立的概念运动。
  歪曲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宣传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反对唯物主义的一种方式。19世纪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所创立的“唯能论”就起了这样的作用。他在1887年在莱比锡的第一次讲演中,公开提出要用“唯能论”代替原子论。他利用放射性的发现,说物质消失了,转化成了某种非物质的“纯粹能量”了。因而能就代替了物质,成为唯一的“世界实体”、万物的基础。这种观点是非常荒谬的。因为能属于运动的范畴,只不过是运动的量度,它是由于物质的内部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做功的本领、能力,“能”离开了物质是不会单独存在的。例如,离开了电子就不可能有电能;离开了原子就不可能有化学能,离开了分子就不可能有热能,等等。
  现代的唯能论又有新的变化。他们利用正负电子对碰撞可以转化为一种对光子的事实(这种现象,物理学上称为“湮灭”),又鼓吹物质消灭了,只剩下能了。这种看法同样是不堪一击的,因为光具有微粒性和波动性,这种二重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它一方面是30万公里/秒的粒子流,同时又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光子就既具有能量,又具有运动质量(不具有静止质量),光子和正负电子一样,也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决不是脱离物质的纯粹的能。还有一些例子,这里就不多说了。
  唯能论者把能和能的承担者分开,也就是把运动和物质分开,干着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勾当。他们的企图,就是要否认世界的物质性,挖掉唯物论的基石,这就暴露了他们的唯心主义真面目。正如列宁所说:“想像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这种意图偷运着和物质分离的思想,而这就是哲学唯心主义。”(《列宁选集》第二卷第274页)
  把物质和运动分割开来,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这是机械的形而上学唯物论的特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之一,就是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当然,它们也不否认物质的任何运动,问题在于它们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而又把机械运动归结为外力推动的结果。否认事物内部具有能动性,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结果陷入唯心论。
  例如,曾经对自然科学有过卓越贡献的学者牛顿,他曾经用万物引力定律解释宇宙间各种星球运动的情况。他认为,由于各种星球的相互吸引,而使它们能沿着一定的轨道运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认为这种解释是完美无缺的。后来,英国的一个牧师本特雷为了宣扬宗教神学,就写信给牛顿,问他太阳系最初是怎么动起来的,行星是怎么由静止到运动的?这样一问,牛顿就发现单靠万有引力定律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于是他回答说:使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运动力除了万有引力外,还必须有一个切线力,即和引力垂直的力。切线作用于行星,它才能围绕着太阳转动起来。那么这个切线力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从物质本身找不到。他说这是精通物理学和几何学的上帝给的,从而得出“上帝是第一推动力”的荒谬结论。由此可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形式不同,殊途同归,最后都走进了唯心主义死胡同。
  二、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但是并不否认在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中存在着静止的状态。不过,这只是运动过程中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相对的静止,而不是绝对的静止。具体来说,它是指如下三种情形。
  第一,对特定的运动形式而言,某种事物在此时此地,在一定条件或范围内,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特定的运动,如机械运动,而呈现出静止状态。例如一台机器没有运转,即没有进行机械运动,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第二,对于整体运动而言,在整体运动中,如果某一物体虽然参与总的机械运动,但是对另一个物体在位置方面没有变动,空间关系没有发生变化,这也叫相对静止。例如,旅客坐在前进运动中的火车上,虽然旅客随火车的运动前进,但他坐在车厢内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就是静止。再如,通讯卫星,我们用的是印度洋上空的那一颗,因为它总是呆在印度洋上36000公里的高空,和地球的位置关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叫它静止卫星;又因为它和地球一起,按照同一速度绕地球轴心旋转,所以又叫同步卫星。就是说,和地球同步前进。通讯卫星的这两个名字,就很好地说明了静止只是相对静止,而不是绝对不运动。
  上述两种情形,都说明静止是事物的局部状态。
  第三,对事物的质变而言,当事物的运动处在量变过程中,还没有达到质变的时候,事物还是它自己,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它是静止的。例如,当原子的核电荷还没有改变时,它还是特定元素的原子;当事物没有死亡时,它还是活的生物;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机器还没有被推翻时,它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然而,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和中子,原子核外面的电子在不停地运动,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在不停地进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交换,以及剥削和反剥削、压迫和反压迫的阶级斗争等在不停地进行,也没有绝对的静止。所谓“风雨不动安如山”、“稳如泰山”,只不过是文学语言,具有比喻的意义罢了。
  上述这种情形,说明静止是事物的暂时状态。
  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一方,就不了解运动一方。正因为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方,运动才成为可以衡量和计算的东西。恩格斯说:“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又说:“运动应当从它的反而,即静止找到它的量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01页)例如,在物理学上,为了要计算物体的空间位置移动,就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而选择参照物之所以可能,正是因为物体本身具有相对静止的一面。一辆汽车,如果没有一个相对静止的参照物作为起点,怎么能知道跑了多远呢?
  第二,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固然是由物质的永恒的运动而产生的,却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示出来,物质之所以表现为千千万万的不同形态,正是由于相对静止为它们的生成和分化提供了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说:“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63页)没有相对静止的状态,就没有物质的分化,世界只是混沌一团。
  第三,承认事物有某种相对稳定状态,是把事物彼此区别开来,把握它确定的质,进而进行科学分析的基本前提,否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例如,有的基本粒子的“寿命”只有几万亿分之一秒,确实变化得快极了,但它毕竟在这几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里还有相对的静上,如果连这种相对静止也没有,就没有理由说它存在,就无从认识它,连给它命名也不可能了。
  第四,正因为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才能够在内部积累必要的条件,实现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化。没有表现为相对静止的量变作准备,质变也不可能实现。例如,如果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没有相对的稳定,不在一定时期内巩固它,利用它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是不停地“变革”,生产力就要被破坏,就不可能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必要的物质前提。
  总而言之,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如果连相对静止也不承认,那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这一点,我们下面就要谈到。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在绝对的运动中有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包含有绝对的运动,绝对静止不动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静止只不过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313页)例如,电影胶片,分开来是一个个画面,是静;但往影机上一放,就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场面,这就是动。总而言之,没有绝对的运动,就无所谓相对的静止;没有相对的静止,也就无所谓绝对的运动。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相结合,二者的辩证统一,就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完整的运动观。
  在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辩证关系上,有两种错误倾向必须反对。
  一种是,把相对静止夸大为绝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
  这种观点否认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把相对的静止绝对化,把暂时的状态永恒化,把特殊的东西一般化,这样就必然要到物质之外去找物质运动的源泉,这种形而上学的不动论,最终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另一种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这种观点,否认相对静止,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同它们的运动形态都看成是一堆变幻不定的不可捉摸的东西,不承认事物有质的相对稳定性,最终必然要导致不可知论。例如,战国时期庄子鼓吹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此亦彼也,彼亦此也。”这就把不同事物、现象之间的转化,看成是没有条件的,完全抹煞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它们之间的质的差异性,认为天下万物没有区别。古希腊的老拉底鲁认为,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只是一阵旋风,瞬息万变,无法捉摸。因此,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按照他的意思是,“什么也不能说”。类似上述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也常有所见。例如,模棱两可,不分是非,不讲原则,不区分事物的性质等等,都与相对主义相似。因此,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法,反对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
  前面,我们讲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是运动只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所以,要全面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就必须进一步弄清楚什么是时间和空间,以及它们与物质运动之间的关系。
  一、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什么是时间和空间
  所谓时间,就是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性、间隔性和持续性。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在发展的长河中所表现出来的先后更替的相继关系(即事物之间的你先我后的相互交替和相互转换);间隔性是两个事物或过程之间间隔的长短;持续性是指事物发展的连续过程,即一事物的存在和一过程进行中的持续的久暂。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就是说,它只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不能颠倒,也不能倒退,是一去不复返的。我们平常所说的“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太阳东升又西落,天气冷了又暖和,小伙子变成了老公公,大姑娘变成老婆婆”,都是讲的时间的这种不可逆性。我们有时说“老人越活越年轻”,只不过是形容精神很好,身体健康,其实,也只不过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所谓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诞性。伸张性就是物体占有的位置,广延性是物体的体积和形状。空间就是表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表示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等特性的。立体几何学是研究物体空间特性的科学,广延性在几何学上就是三条互相垂直的线所显示出来的立体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就是说,任何一个现实存在着的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任何一个物体同其他物体的位置关系,都只能是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用几何学的术语表示,就是:通过空间中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而且也只能得出三条互相垂直的线,或者反过来说,确定空间中某点的位置的坐标系总是由三条互相垂直的线(X轴、Y轴、Z轴)组成的。空间不能多于三维,也不能少于三维,现实的空间只能是三维空间。
  在几何学里,有所谓“一维空间”、“二维空间”的说法。所谓“一维空间,指的是只有长短而没有宽窄的线”;“二维空间”是指只有长宽而没有高低的面。这些都是靠抽象思维假设的。在现代物理学中常常使用“四维空间”的概念。四维空间并不是现实的空间,在现实当中并不存在四维空间,如硬说有,那就是给神灵找住所,物理学中之所以使用这个概念,是为了把时间和空间综合起来考察。把空间当三维,把时间当一维,加起来就是四维了,这在科研中、实际工作中是很必要的。例如对于航空交通管理来说,单单知道飞机的空间位置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知道飞机什么时间处在某一位置上,才能获得这架飞机的飞行情况的观念。至于其他科学中的“多维空间”的概念,例如色度学中的所谓“颜色空间”,是把每种基本的颜色当作这种“空间”中的“一维”,所以有多少种基本的颜色,就可以有多少维,并用这种“多维空间”来表示被考察的客体的色调。所以这里所说的“维”、“空间”和空间的三维性的概念完全是两码事。
  2.时间空间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和没有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具体说来,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①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第一,时间空间只是形式,它总是以物质运动为内容的,形式如果离开了内容,就成了神秘莫测的东西。如果说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那就是没有经历时间,就是没有现实的时间。例如,根本没有张三这个人,就谈不上张三有多大年纪了,如果说某个地方什么东西都没有,那就是根本没有这个地方,就是没有这种现实的空间。正如恩格斯所说:“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56页)
  第二,从时间空间的量度也可以说明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时间就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量度的。例如,地球供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供地轴自转一周是一天;空间是以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来量变的。例如,天体之间的距离用光年来计量,微观世界内的极小的长度用电磁波等物质波的运动来测定。可见,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同时也说明时间空间也是不可分的。如果离开了物质的运动,时间空间就成了不可思议的了。
  ②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物质的运动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形式,不存在于任何空间和时间中的东西,当然也就是不存在的东西。例如,当我们谈到一座楼房的时候,就一定要谈到它座落在什么地方,有多高,占地面积有多大,这就是它存在的空间;当我们又进一步了解到它是什么时候盖起来的,有多少年了,大概还能维持多久,这就是指它存在的时间。常识告诉我们,既没有空间又没有时间的楼房是根本不存在的。对于宏观物体是这样,对于微观客体也是这样。例如电子,直径虽然只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也还是有它的广延性,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虽然很短,例如中性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毕竟还是有一段持续性,如此等等。
  总而言之,物质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物质总是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没有离开空间和时间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空间和时间,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物质不可分。把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割裂开来,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特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时间空间是客观的,这是对的。但是,它又认为时间空间是脱离物质而存在的,是跟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这种时空观的萌芽,早在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那里就已经有了。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就是无物的“虚空”,而原子就在虚空中运动。这种观点,在牛顿那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牛顿看来,空间是贮藏物质的空虚的“容器”,时间是绝对均匀流逝的持续性,二者都是与物质过程无关的,其特点是一成不变、到处一样的,物质的运动绝不会使时间空间的特点发生任何变化。牛顿就把这样理解的空间和时间叫做“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简称绝对时空观。这种观点一直到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非欧几何产生以后,才根本动摇。这一点,我们后面将会讲到,不过,我们前面所阐明的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的原理,都是对形而上学时空观的批判。这里就不重述了。
  二、时间空间的客观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这是因为,物质是客观的,既然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所以,承认物质的客观性,就必然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正如列宁所说:“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说是这样,从事实上说,也是这样。时间空间都不会因为你的主观好恶为转移,比如说时间,并不会因为你喜欢快一些或慢一些,它就快一些或慢一些。我们平常说“度日如年”,总嫌时间过得太慢了;说“光阴似箭”,是说时间过得太快了。但这只是你的主观感觉,一种错觉,是由你的心情所决定的,而事实却是时间本身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地球自转一周,只能是24小时,不能多,也不能少。至于空间,也是这样。
  唯心主义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这是因为,它否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也就必然要逻辑地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而把空间和时间看作是意识、观念的产物。如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就把空间时间看作是“绝对观念”的产物,认为“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时,才出现空间的形式,自然界的事物只能在空间中展示出自己的多样性,而却没有时间上的历史;时间则是在“绝对观念”发展到人类社会时才出现的。主观唯心主义者把时空看作是存在于人的主观领域的观念形式,例如康德认为,客观事物本身不具有时间和空间,空间和时间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先天形式,人们通过这种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才给事物以空间性和时间性。所以,通常都把康德的时空观念比作一副有色眼镜,通过这副眼镜去看事物,就给事物打上了颜色的烙印。总之,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尽管形式不同,但本质却是一个,都否认时空的客观性。
  三、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就是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受物质运动特性限制的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是相对的。
  现代科学,特别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的联系,说明物质运动的特性制约着时间空间的特性,证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观点是正确的。
  1.非欧几何的建立动摇了绝对时空观念
  长期以来,人们把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公理和定理看作是反映绝对空间特性的绝对真理。其实,它只在地球有限的平直空间才是正确的,超出平直空间就暴露出它的矛盾。例如,在球体上可以画一条首尾相接的直线,实际上是一个圆。欧氏几何把直线定义为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但在球体的两点之间作直线不是最短的线。按欧氏几何的定理和公理,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等于180º,但在球面空间三内角之和就大于180º。在曲面空间三内角之和就小于180º,这说明欧氏几何原理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是正确的。由俄国数学家洛巴切夫斯基和德国数学家黎曼所创立的几何学不承认有绝对不变的空间特性,提出了不同于欧氏几何学的公理和定理,提示了空间特性的可变性。例如,前者证明三角形三内角之和小于180º,后者证明大于180º。科学证明,欧氏几何学和非欧几何学在它们适用的范围内都是正确的,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空间特性的反映。欧氏几何学近似地反映了普通的、地面空间和微观粒子活动的特性,而非欧几何学则反映了天体运行的大尺度宇宙空间和和微观粒子活动的小尺度的微观空间的特性,从而动摇了那种绝对空间的观点。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空间和运动着的物质的内在联系,即时间和空间是随着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的,具有相对的特性。我们这里只能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从理论上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已经证明,当宇宙中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近于光速时,人们在地球上可以测出:它沿着物体运动方向的长度(即空间的延伸性)就会缩短,在它上面进行的运动过程(即时间流逝)就会减慢。比如说,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的90%即27万公里/秒时,时间的流逝就要延缓50%,沿运动方向的物体的长度就要缩短50%。这说明,空间时间是同物质的运动相联系的,是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的,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不能分离的。只不过这种相对论效果,在物体处于低速运动时(第一宇速7.9公里/秒,第二宇速11.2公里/秒,第三宇速16.7公里/秒)变化极其微小,根本看不出来,所以这个结论一般人接受不了。
  但是,这种现象,现在在实验室里却很容易看得出来,一个基本粒子的寿命是很短的,有的短到几亿亿分之一秒,怎么能测出它的寿命长短呢?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放到高能加速器里进行加速,加速到接近光速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时通过仪器就很容易观察到时间变慢的情况。也就是说,基本粒子的“寿命”明显延长了,例如π介子可以衰变为μ介子,中微子,当把π介子加速到27万公里/秒的速度时,它的时间进程就减慢了三倍,即寿命延长了。
  由此可见,时间空间不是脱离物质运动而一成不变的东西,它随着物质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具有相对的特性,如果把它们割裂开来,最终必然会导致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因为在事物之外的空间和时间是谁设置的呢?只能是上帝。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在时间性事物之外的时间=神。”(《列宁全集》第38卷第62页)
  四、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有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同时间空间的客观性相联系,是它们的无限性。为什么说空间时间具有无限性?这是因为物质世界是无限的,运动是永恒的,物质世界及其历史发展的无限多样性,必然要通过它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来。所以,承认了物质的无限性,运动的永恒性,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是无限的,任何具体事物的持续性都是有限的。“人活百岁也是死”、“万寿有疆”。但是由无数具体事物所构成的宇宙的持续性则是无始无终的。不论往前伸延多少年,也不会找到起点。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是无限的。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有限的,但无数具体事物所构成的宇宙,它的长宽高就是无限的,从任何一点出发,前后、左右、上下延伸开去,无论在哪一个方向上,都不会找到终点。
  所以,恩格斯说:“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无限性,本来就是,而且按照简单的字义也是: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不论是向前或向后,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9页》
  那么,怎样论证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呢?一般的教科书上都是说,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视野越来越广阔,能够观察到多少亿光年,如200亿光年以外的遥远天体,以此来说明人们对宇宙界限的认识不断被打破。这些科学成就确实证实了时空的无限性,但是这样做还不够扎实,它仅仅还是一种直观,有着难以避免的局限性。例如,它只能说明过去,但是将来怎么回事呢?说不清楚。到底怎样论证才算严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在思维当中能够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暂时中找到永久。”这就是说,我们要把握无限,只凭感觉是不行的,必须借助于抽象思维的能力,从正确的前提出发,经过合乎逻辑的推论,来透过有限把握无限。进行逻辑推论的前提有两个:第一是一切具体事物都是要转化的,都是跟其他事物相联系的;第二是具体事物在转化中,物质是不灭的,也就是说,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从有变无。这两个前提都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物质不灭定律。从这两个前提出发,进行推论,就可以透过有限把握无限。
  例如,我们来推论一下时间的无限性,前提是:既然一切事物都是要转化的,而转化又是物质不灭。所以,从这个前提出发,一个事物必然要转化为另一个事物,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终点就是另一个事物的起点,要一个换一个地转化下去。所以,有限的事物这种持续不断的转化,就没有一个终点,是明日复明日,上月31号的24点,就是这月1号的零点。然后,再反过来看,既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其他的事物转化而来,那么从现在追溯到过去,不管追溯到多么遥远,一个事物的产生都要以其他事物的转化为前提,依此类推,这样追溯的结果,也是找不到时间持续性的起点的,是昨日复昨日。
  我们再以上述两个前提,推论一下空间的无限性。既然一切具体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那么整个世界就好比一个普遍联系之网(列宁语),具体事物就好比若干纽结。在普遍联系之中,整个宇宙的空间就是由所有事物的广延性和并列关系构成的。由于具体事物在普遍联系中沿着不同的方向转化,而这种转化又是物质不灭。因此就可以说,物质世界作为整个普遍联系之网,它就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沿着各个方向无限伸展着的、无边无际的空间。
  总而言之,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是无限的,而这种无限又都是由有限构成的,无限和有限是对立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内容是:第一,无限包含着有限,无限由有限构成,但不是机械相比;第二,有限中包含着无限,体现着无限。就是说①任何有限的事物都有无限的性质和层次,如1/3是个有限数,但它又是0.333……这样一个不可穷尽的小数;②由于事物运动、转化的本性,任何确定的具体事物的有限的界限又不断地被打破、被否定,而趋向于无限。总之,有限是局部,是无限的必要环节;无限是全体,是有限的必然趋势,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我们只能从它们本身的矛盾中去把握,而不能割裂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时空的无限性。
  神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者宣扬时空有限论,硬说现实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边界,以此为上帝创造的“奇迹”作论证,为神灵居住的“天国”争地盘,是很荒谬的。
  五、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意义
  既然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广延性和持续性,都是以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因而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有正确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对我们的革命、建设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革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认识革命的性质上,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在时间上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才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阶段,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在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上,因为它发生在幅员辽阔又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大国,所以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不能搞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如果不正确认识革命发展的时间阶段和空间范围,就难免犯左的和右的错误。毛泽东同志说:“过去我们讲过,事物在空间时间中运动。这里主要讲时间,人们对事物的运动观察得不合实际情况,时间还未到,他看过头了,就叫‘左倾’,不及,就叫右倾”(《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14),这是一个真理。
  其次,对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建设的空间性,就是指各种建设的布局和规模,时间性就是指它的发展速度。比如说,当前,要集中资金抓好重点建设,要收缩基本建设的战线,这就是一个空间问题;要争取在本世纪末达到一个小康社会,这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不注意这个问题,就没有四个现代化。
  第三,对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来说,意义也很重大。比如说,上课吧,光通知你要上课,但不告诉你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课还是上不成。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每个人一生中的青春年华就那么多,如果虚度光阴,无所事事,以后就会悔之莫及,作爸爸妈妈的,给孩子买衣服鞋袜,都要有时空观念。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也即世界的本质、本原问题。应当从哪里谈起呢?按照从个别到一般、由浅入深的原则,看来还是应当从我们所面临的形形色色的物质现象谈起,从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谈起。
  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纷繁复杂、形形色色和变化多端的,数不尽而又说不清。例如,拿有机界的生物来说,据统计,动物一百多万种,植物三十多万种,微生物十几万种,包括各种病毒和细菌。再拿无机界来说,诸多天体,我们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用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10亿颗以上的星,200万光年远的地方,各种星球的寿命长达几亿,上百亿年,这是宏观世界;而微观世界呢?基本粒子微乎其微,要用多少万倍的显微镜才能捕捉到,其寿命短至几亿亿分之一秒,等等。
  由此可见,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是千差万别、无奇不有。那么,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世界上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和本原呢?也就是说,有没有统一性呢?如果有,又统一于什么呢?是物质还是精神?对于这个问题,科学的宗教、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但是,只有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才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就是说,世界统一于物质,而这种物质性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万物不是由某一种特定形态的物质组成的,而都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含义。
  但是,这种物质统一性,绝不是象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那样,可以毫不费力、瞎说一气,而不受客观实际检验的,而是需要科学和哲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反杜林论》第41页)下面,我们就分别加以证明。
  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证明
  这个问题,严格说来,应当用全部科学发展史来说明。但是,能力所限,我们这里只能举出科学的某些成果来说明。
  ①从宇宙天体(其中也包括地球)的起源和发展来看,(自然科学,天体演化学)从这个方面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我们极目长空,可以看到日月经天,星斗回转,河汉纵横。在遥望无底的苍穷之上,这些一个个发光的宇宙天体,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它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这些问题,在遥远的古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在我国,远在二千多年以前,有一种元气说,就认为日月星辰都是由于气体的弥散和凝聚而生成的。它的论点是:“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这里的“气”,指的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这就是一种朴素的天体演化的思想。这种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的整体。例如,认为“天国地方”,所谓“苍天为圆盘,陆地为棋局”,就是给宇宙塑了一个模型,我们民歌“天似穹庐,陆置四野”,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科学的天体演化学,建立在近代天文学对于太阳系、恒星系和诸多星系的大量观测和研究的基础上。1755年,年青的31岁的德国自然科学家兼哲学家康德,发表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被恩格斯称之为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从此,树立了天体也有自己“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的观点。康德“星云说”的基本思想是:“太阳系的各个天体都是由宇宙间的原始分散状态的物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的。具体说来,就是,星际空间并不是空的,而是充满着原始分散状态的物质微粒的。这些微粒,由于引力作用而不断凝聚,由于斥力作用而发生旋转运动,并逐渐向一个平面集中,最后形成为行星绕太阳运转的有规则的天体系统。这就是太阳系,从而给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一个科学的说明。
  从今天的科学水平来看,康德的星云说虽然不能解释太阳系的许多重大问题,但是它的基本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它的正确性,证明了诸多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例如,地球上的元素共有一百零几种,但其中已经在天体上发现的,就有69种,“氮”的原义就是“太阳元素”,就是因为它是经过光倍分析,首先在太阳上发现的,后来才在地球上找到这种元素;人们从地球上的氢弹的热核反应中,发现了太阳巨大能量的秘密,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根据化学分析,来自宇宙的客人陨石中所包含的铁质,具有同地球的铁完全相同的化学特性;从月球上采集来的矿物,也具有同地球上一样的结晶体;美国发射到火星上去的飞船拍回的照片,可以看出火星上具有同样的土壤、山脉和冰川。至于有没有生命没有得出结果。
  1968年,用射电望远镜发现天上某些方向,不断发来有规律的无线电脉冲信号。最初,人们还以为是天上有文明的生物向我们发电报呢!所以曾一度把这种信号叫做“小绿人”,后来才弄清楚,并不是什么“小绿人”,而是一种星,称为“脉冲星”,又叫“中子星”,是演化到后期的恒星,直径大约20公里长,几乎全部由核子组成,物质密度极多,直径虽然只有20公里,但质量却和太阳不相上下,如果把整个地球压缩到一个篮球那么大,它的密度才能和中子星相比,每立方厘米1亿吨,需要一万艘万吨巨轮才能拖得动。
  然而,据说这还不是天下密度最高的星,可能还有一种更致密的天体,西方学者称为“黑洞”,为什么叫黑洞?因为它内部的吸引力特别大,一切物质和辐射都被吸引向内,无法向外传播,连光都发不出来,看上去黑洞洞的,所以称做“黑洞”。钱学森同志说:这不大科学,因为它虽然黑,但不是“洞”,而是异常致密的物质实体,所以叫“陷光星”更恰当些。至于黑洞的进一步情况如何?黑洞在哪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能够证明它是物质的,并且能说明它的密度为什么这样大的原因。这是因为,恒星发展到后期,当它将要熄灭时,常常会发生一些非常猛烈的爆炸,天文学上叫“超新星爆发”,爆发的结果,使其内部产生极大的挤压力,把原子外层的电子挤进了原子核内部,电子所带的阴电荷同质子所带的阳电荷中和而成中子。
  总而言之,科学的天体演化学及其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第一,宇宙间各种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是物质的实体;第二,它们又都有自己生成和演化的历史。这就从根本上打击了“神创世界”的宗教迷信思想,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②从生命的本质和起源来看,自然科学从这个方面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生命是什么?有些唯心主义者说,生命是一种神秘的、非物质的、超自然的活力,即“生命力”,这完全是瞎说,因为它不科学,恩格斯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的自我更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79页)这就是说,生命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物质形态,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是蛋白体在一定自然条件下,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过程,这就是生命的本质。现代自然科学已经完全证明了恩格斯论断的正确性。
  蛋白体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酶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所谓生物大分子,是指这些物质不但有生物功能,而且分子量较大,结构比较复杂。一般的无机物,比如说水,H2O,是由三个原子组成,分子量是18。食盐NaCl,只有两个原子,分子量是58。而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则通常由几千甚至几十万个原子组成,分子量可以从几万一直到几百万以上,所以叫生物大分子。正是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结构决定了它们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们在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构成蛋白体的蛋白质、酶和核酸的结构虽然很复杂,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却并不复杂。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这就是说,构成生命现象的各种活动,主要是通过蛋白质实现的。蛋白质一方面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它所需要的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变无机物为有机物,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这就叫做生物的“同化”作用;另一方面,蛋白质又不断地使自身的一部分进行分解,变有机物为无机物排泄出去,比如人出汗,味道是咸的,就是一种盐,这就叫做“异化”作用。这种同化和异化的过程,就是蛋白体的化学成分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结果,就表现为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进化、死亡,这就是生命现象,而不是什么神秘的非物质的超自然的“活力”的作用的结果。
  酶,也是一种蛋白质,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现已发现有一千多种不同的酶,它是蛋白质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过程的催化剂。比如,一瓶葡萄糖水,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可以存放很多年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但如果我们把它喝下去,葡萄糖就会很快地被氧化成CO2和H2O,同时释放出一定的能量被我们所利用。这个过程,看起来很容易,其中却包括了几十步化学反应,全部都是在酶的催化之下进行的,这种生物体的酶的催化能力,要比非物体化学试剂的催化剂的催化能力高达一千万倍,甚至10万亿倍。这就是说,在相同的条件下,用非生物体的催化剂催化要一年甚至100万年才能完成的化学反应,用酶催化只要一秒钟或更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如果我们能深入了解酶的催化原理,并模仿这些原理来制造化学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催化剂,那就将会引起化学工业上的一场革命。
  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特征的主要决定者,它由四种核苷酸组成,生物体的遗传特征,主要是由核酸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所决定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和形式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核酸分子,因而也就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基因、密码)、特性。近年来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遗传工程学,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把不同的生物的核酸分子提取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彼此搭配,重新“缝合”,再放到生物体中,把不同生物的遗传特性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生物的新类型,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比如,童第周先生所培养出的既具有鲫鱼又具有金鱼特征的新型鱼类,就是这样造成的。再比如,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就是对探索生命奥秘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最近,国外已经成功地把大白鼠的胰岛细胞中的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的细胞内,这样就为用发酵法工业生产胰岛素开辟了道路。这种方法还正在试验,如果能完全成功,得到胰岛素就太容易了,因为大肠杆菌到处都是,每增殖(细胞分裂)一次,在合适条件下只要25分钟,最长也不过两小时,这样,糖尿病人就高兴了。
  上面,我们对构成蛋白体的蛋白质、酶和核酸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分别作了介绍,现在人们已经弄清楚,构成这些物质分子的化学成分,都是组成普通无机物的那些C、H、O、S、P、K、Ca、Mg、Fe等化学元素组成的。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生物体不过是组成成分以及组织结构十分复杂的一种物质形态,生命现象也不过是一种物质过程。
  这种物质过程,最初发生在距今35亿年以前的海洋里,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在海洋中,这些C、H、O、S、P等元素组成的无机物的小分子开始化合为有机物的小分子,由有机物的小分子逐步化合成为生物大分子即蛋白质、核酸等,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即蛋白体。这就出现了最初的原始生命,这种原始生命进一步发展成为没有明显细胞核的原核生物。据化石分析,大约32亿年前就有这种生物了,如兰藻;由原核生物又逐步发展成为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如绿藻、红藻等,叶绿素制造出氧气,需要生命大量产生。从此,生命的星星之火逐步燃成燎原之势,这就是生命的起源。从这方面,现代自然科学有力地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③从物种和人类的起源来看,自然科学从这方面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唯心主义的宗教神学目的论认为,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上帝有目的地创造和安排的,生物从创造出来的那一天起,是多少种,今天就还是多少种,一种生物完全是为了另一种生物而出现的。比如,世界上之所以有猫,是为了要吃老鼠;之所以有老鼠,是为了被猫吃,世界上万物的和谐的存在,证明了造物主的智慧。
  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科学地解决了物种的起源问题,有力地粉碎了宗教神学目的论。达尔文依据大量的事实材料,得出结论说,现在世界上所发现的一切动植物种,都是由单细胞生物经过长期发展的结果,动植物所以具有现在的特性和机能,能够基本适应周围的环境而得以维持其生存,是由于遗传和变异的交互作用,由于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他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这两种相反的特性。所谓遗传性,就是指生物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使其母体的特性能够保持和积累;所谓变异性,就是物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出一些新的特性。遗传性和变异性都离不开外部条件,都体现着有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变异的基本原因,一是生物生活环境的改变,比如,达尔文收集了大量的材料,从美洲运到欧洲的玉米种,种了六代之后,就和欧洲的品种基本上相同了。二是“用进废退”,即生物的器官用则进,废则退。比如,家鸭和野鸭,达尔文通过解剖发现,家鸭翅骨小而轻,腿骨则重而粗;而野鸭则恰恰相反,二者相比,差异如此之大,是由于家鸭少飞多走的缘故。我国古代《相鹤经》有云:“鹤,阳鸟也,而游于阴,……食于水,故其嘴长;栖于陆,故其足高;翔于云,故毛丰而肉疎;大喉以吐,修颈以纳新,故寿不可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这种用进废退,归根到底,也是由于外界条件改变的结果。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自然选择就积累了微小的差异,就会产生性状的不同,这些新的性状连续遗传给后代,在旧的物种基础上,量的积累就会引起质的变化,产生出新的物种。现在地球上上百万种生物就是这样进化而来的,比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人,等等,绝不是上帝创造的。这就从物种起源方面,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另外,达尔文还进一步指出,人也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后来,达尔文的拥护者、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根据达尔文的理论,用比较解剖学、左生物学等,详细地论证了动物和人的关系,确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论,这又是对宗教神学的致命一击。这是他们的一大功绩,但是必须指出,人类的起源单纯用生物的进化规律是不能解释的,人类的起源还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达尔文和赫胥黎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找到和解释猿是怎么转化成人的。恩格斯指出,“甚至达尔文学派的最富有唯物主义精神的自然科学家们,还弄不清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因为他们在唯心主义的影响下,没有认识到劳动在这中间所起的作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恩格斯,他指出:是劳动促使类人猿转化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就从人类起源方面,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上述几个方面,从宇宙天体(包括地球)的起源,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从物种和人类的起源,自然科学都证明了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物质的,都是从一种物质形态向另一种物质形态转化的结果,世界从来就是物质的世界,而不是神灵的派生物。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出现了人类,随着人类的产生,也就出现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也是物质世界的一个方面。社会科学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发展史。为了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就结成了一定的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关系是一种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所谓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其一是说,人不能随便选择某一种生产关系;其二是说,人不能随便改变某一种生产关系,否则的话,就要受惩罚。人们的精神生活、社会意识,不过是物质关系的反映,它不能脱离物质关系而独立存在。这就说明,认为社会生活是由精神支配的,或者是由人的精神任意创造的唯心主义观点,都是极端错误的。这就又从社会科学方面,进一步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总之,上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正确性,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必须看到,科学的成果必定是一类一类的具体事物,一个一个的具体领域和部门,而不是世界的整体和全貌。因此,要从整体上真正直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必须靠哲学。因为,第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哲学问题;第二,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以世界的普遍本质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它对有限的材料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就能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有限中发现无限,揭示出世界的真正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论证,坚持如下三个原则:
  第一,坚持世界统一性的原则
  这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首先认为,世界是统一的,它只有一个本原和基础,而不是两个或多个,从而反对了二元论和多元论。二元论认为,世界在根本上是不统一的,它有两个本原,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二者彼此独立,互相平行,这是办不到的,因为它既然承认精神也是一个本原,这实际上就是否定了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否定了精神对物质的依赖关系。这样,它就抬高了精神,贬低了物质,最终必定要倒向唯心主义。
  第二,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则
  这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又认为,世界的本原、基础是物质,而不是任何其他精神性的东西,这就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这是因为,唯心主义也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但是是统一于精神,而不是统一于物质,例如,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世界就统一于我的感觉、我的经验。贝克莱就说过,“存在就是被感知”,其意思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东西,我感觉到它,它就存在;我感觉不到它,它就不存在。石头的存在是因为我碰到了它。这是典型的唯我论。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客观精神,这种精神先于自然界而存在,自然界是它活动的产物和表现,世界就统一于这种客观精神。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黑格尔,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他那个“绝对精神”的产物,这实际上是宗教创世说的翻版。总之,不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是本末倒置的。
  第三,坚持物质多样化的统一性原则
  这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性。就是说,世界统一于物质,并不是说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某一种特定形态的物质组成的,而是说世界上的万物都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克服了它们的局限性。例如,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统一于某些可感觉的物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统一于原子,这些都是用单一性代替统一性,结果都经不住科学发展的考验,也不能把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到底。
  总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和哲学证明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科学的证明为哲学的论证提供了科学材料、科学事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哲学的论证又把分散、特殊的材料系统化、普遍化了,使原来只是反映物质世界一个局部、一个侧面、一个过程的认识,提高到对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从而大大地推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证明,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必将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日益得到深化、丰富和发展。
  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也是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论依据。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按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而意识是不过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存在的反映。总而言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也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邓小平进一步丰富这一思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具体来说,可以把握如下四点:
  第一,既然世界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提出存在的物质世界,所以,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出发,无论观察事物,想问题,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等等,都要如实地反映物质世界的客观实际情况,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弄虚作假。如果说假话,说空话,用主观臆想代替客观实际,那就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以致犯“左”或右的错误。
  第二,既然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所以,就要求我们从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使我们的思想跟上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实际。实际情况不同,工作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客观实际变化了,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还停留在原来的老地方,按照老框框办事,那就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从实际出发。
  第三,既然时间空间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形式,所以,就要求我们办事情、想问题,一定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无论干什么,不但要有时间观念,而且又要有空间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不失时机地准确地把革命事业推向前进。
  第四,既然物质世界具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那就要按规律办事。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55页)那种在实际工作中,主观武断地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做法,就是违背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其结果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总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其出发点和立足点的,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学习了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执行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做到在一切工作中自觉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进入高二开始,同学们学习政治时就要开始接触哲学这部分知识。很多同学都觉得哲学这部分比较难懂,其实掌握了知识点就很容易理解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从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和人的思维三方面去分析)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错误倾向〗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亦然。

  〖方法论〗要求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前提下,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处理好主客观关系,既要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正确意识的反作用。

  〖错误倾向〗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

  5.规律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也就是要实事求是。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客观性的唯心主义、反对冒险蛮干的错误做法

  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认识和利用规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规律为前提和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必须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错误倾向〗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的机械论和宿命论、唯心主义。

  二、辩证法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

  〖错误倾向〗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孤立、片面 的观点认识处理问题的形而上学的做法。

  〖实际运用〗用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分析说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的联系是本身固有的,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 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联系是客观的。事物联系的内容、形式、性质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联系具有具体性、条件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各 种不同的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错误倾向〗反对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离开具体条件讲联系

  〖实际运用〗批判否定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用幻想的、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甚至臆造出联系的各种唯心主义观点。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着严格的区别,同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善于从某一行动的后果中去分析其原因 ,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避免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要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

  〖错误倾向〗认识事物时,只看到客观原因,而看不到原因引起的结果;在总结经验教训时不去分析产生结果的客观原因,脱离实际漫无边际地胡乱猜想。

  〖实际运用〗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是一种因果关系;我国的农业和工业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方法论〗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着眼整体,顾全大局。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通观全局,重视局部。

  〖错误倾向〗将整体和局部割裂开来,只考虑整体利益,而忽视局部利益,或只重视局部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

  〖实际运用〗在打击走私、查处制假、贩假过程中,为什么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分析说明国有企业改革和农业的发展必须进行结构调整。

  三、辩证法发展的观点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观点看问题。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错误倾向〗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实际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2.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错误倾向〗把世界说成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

  〖实际运用〗分析说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继承传统和创新精神的关系

  3.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 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错误倾向〗静止观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实际运用〗说明我党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说明我国的改革事业是新事物,用创新的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

  4、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看到内因,又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对内因,要给以充分重视。对外因,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错误倾向〗割裂内外因辩证关系,否认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或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

  〖实际运用〗说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要靠自身主 力,同时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条件的作用。

  5、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事物在总体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学会“优化结构”

  〖错误倾向〗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 贻误时机

  〖实际运用〗运用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东三省等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去实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说明青年要把理想和骨干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说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明显改变劳动力、土地和生产工具的数量,但是改变了劳动组织形式、具体分配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就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巨大飞跃,从而证明了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道理。

  6、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要始终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的路,要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对新事物不能求全责备,应积极支持、扶植。

  〖错误倾向〗割裂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是错误的。其中:一是把事物发展的道路设想成一帆风顺,从而盲目乐观;二是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光明前途,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

  〖实际运用〗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发展前进 的道路上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要支持改革等新生事物,促进其发展壮大;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坚信光明的前途,才能满会信心的战胜困难和挫折,向着正确的人生目标迈进。

  四、辩证法全面的观点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

  〖方法论〗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错误倾向〗回避矛盾、掩盖矛盾,离开对立看统一,或离开统一看对立,陷入片面性,把辩证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实际运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正确处理谦虚与骄傲、先进与落后、成绩与问题、真与假、善与恶、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矛盾。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错误倾向〗否认矛盾客观存在的观点是错误的,用一点论或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也是错误的。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既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一点论则相反.不能把两点论仅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应根据不同的事物去具体地考察各自的两点是什么。

  〖实际运用〗 正确处理市场与宏观调控、速度与效益、 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产与消费、经济 与教育、经济与人口、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等矛盾; 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但包含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矛盾 的普遍性。其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同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和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在认识事物时,必须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在解决问题时,必须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错误倾向〗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有主次矛盾之分,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与发展;次要矛盾也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善于抓重点、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错误倾向〗不分主次,抓不住中心和关键,“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实际运用〗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其他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把农业放在重要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要抓好粮食生产,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国有企业改革要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放活国有小企业。

  5.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主次两个方面。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辨方向、识大局,准确把握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

  〖错误倾向〗将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的性质

  〖实际运用〗 对待股份制,不能笼统的判定他的性质,国家和集体控股,股份制就有明显的公有性质;国有企业从现状上看,绝大多数向着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但也确有一些企业面临困境和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这是主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困难;实行 “一国两制”,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国家性质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是主流,但是也确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所以要加强廉政建设。

  6、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

  〖方法论〗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错误倾向〗反对和克服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既知其一,又知其二,全面地看问题;

  〖实际运用〗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防止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会乘机而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是“狼来了”还是“娘来了”;互联网的发展对青少年来说有利也有弊,利大于弊。

  7.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原理

  〖原理内容〗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方法论〗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在实际工作要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

  〖错误倾向〗反对形而上学关于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

  〖实际运用〗坚持唯物辩证法,就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避免或减少失误,少走弯路,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贡献。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方法论]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把已有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错误倾向]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以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志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把领袖人物的观点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用大多数人的意见,以“是否有用”等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2.认识的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互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两个途径,二者是统一的。就人类知识总体来说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就人们获得的知识来说,大量知识属于间接经验。人们要真正掌握并丰富和发展间接经验,还必须通过亲自实践。

  [方法论]必须努力实践,取得直接经验。每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也不必要事事都亲自实践,因此我们要认真读书,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错误倾向]反对轻视间接经验,轻视知识、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倾向;反对轻视和贬低体力劳动、忽视实践的错误观点。

  3.实践具有一定特征的原理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②实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和结果都是客观的。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人的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具有能动性。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总是追求达到一定的目的,具有目的性。第三,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它不是单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具有历史性。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又要坚持运用这一观点,去分析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特别是当代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改革、建设活动。

  既要反对否认实践客观性的唯心主义,又要反对否认实践社会性、能动性、历史性的机械化、庸俗化。

  4、实践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的原理

  ①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是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它们都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②生产实践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发展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③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对生产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④科学实验的作用集中在提高物质生产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并自觉投身到当前的经济建设中和改革中去,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反对忽视或否认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反对脱离人民群众,脱离实践的“实践”观点,不能将生产实践、处理社会的实践与科学实验混为一谈。

  5.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二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的: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方法论〗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错误倾向〗混淆现象与本质,只看到事物的某些现象,就轻易对问题下结论;割裂现象与本质的联系,不从现象入手,想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

  6.认识的根本任务原理

  〖原理内容〗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为: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达到认识的程度、水平,获得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只有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才能对实践起重大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使认识由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

  〖错误倾向〗既要克服离开感性认识来谈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这实际上是认识中的唯心主义;又要反对将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错误观点,这实际上是认识中的形而上学。

  7.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条件原理

  〖原理内容〗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经过思考作用,从现象中抽象出一般的、本质的东西。即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方法论〗大胆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善于思考,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个别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

  〖错误倾向〗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和不经过思考不盲目下结论的经验主义。既不做实践上的懦夫,又不做思想上的懒汉。

  8. 实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原理

  〖原理内容〗 ①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即由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发挥认识的作用,实现认识的目的;也才能使认识本身得到检验和发展。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是:第一,必须做到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二,必须做到理论和人民群众相结合。

  〖方法论〗 要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错误倾向〗反对轻视学习科学知识的经验主义,反对把科学理论当成教条,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

  9. 认识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要不断深化。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总是有限的。认识要不断扩展。客观世界的范围是无限广大的,人对事物的具体的认识在广度上也是有局限的。认识要不断向前推移。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认识应当随着事物的进程而向前推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方法论〗在认识的过程中,使认识深化到事物更深的层次,扩展到更广阔的空间和领域,使认识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向前推移。

  〖错误倾向〗反对只满足现有水平而不求深解;只认识局部而忽视整体;认识上的静止观点。

  10.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事物时,既要对事物及其过程的有关要素进行分析又要对事物从整体上进行综合把握。在综合的指导下深入分析,在分析的基层上进行综合。

  〖方法论〗对各要素首先作出周密的分析,为综合奠定良好的基础。抓住对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得出全新的整体性认识。

  〖错误倾向〗反对“只分不联”,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反对把事物的个部分机械相加的错误做法。

  11.合理想像与创造性思维相结合的原理

  〖原理内容〗,根据己知事实、己知的规律,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想象;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二者密不可分。

  〖方法论〗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超越;注重积累,把握已知规律;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以事实和规律为基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敢于提出和解决新问题

  〖错误倾向〗反对固守书本,墨守成规和脱离科学轨迹的凭空想像。

  六、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杜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人皆有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不一样。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和道路的选择,具有普遍的、显著的导向作用。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凡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从人的需求方面来说,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就是同事物发展规律相一致、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人类的根本利益。

  在我国,坚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最高标准,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具体标准,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以便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完成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同时使自己得到发展与完善。

  4、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关系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 行为选择上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首先,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因为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再次,它是我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力量源泉。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包括社会、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取向。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第一,允许个人在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下,作出不同的具体的价值选择;第二,从根本上说,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个人的正当利益也必须得以维护;第三,社会集体应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个人种益的实现创造越来越多的条件。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扬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错误的。

  集体主义在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时,作用体现在;它一方面促进各种经济法律和法规的贯彻,使国家整体利益得以保障,使个人、和集体的合法利益得以保障,使个人和集体的合法利益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它要求各市场利益主腐朽必须从国家大局、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去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以便实践各自的利益,克服地方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在我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总的要求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首先,要处理好个人和他人的关系。要尊重入,要主动关心人,要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其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小团体主义的主要表现是:脱离实际,争功近利,只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为了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全局的利益。再次,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个人主义是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对个人、对社会产生非常明显的消极影响,危害极大。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7、人生价值两个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其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基本前提和条件。

  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不能否认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从两个方面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行的。然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人生酌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是因为①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②它是自我价值的基本标志。③它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割裂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如近年来一些人单纯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不讲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他们提出了“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客观为别人,主观为自己”,以及“主规为他人;客观为自己”等错误观点。也有些人在看待二者关系时不分主次,等量齐观。

  8、人生价值首先在子奉献的原理

  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是第一位的,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也充分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不能仅仅以他从社会取得多少东西来衡量,而主要地应以他对社会作出的贡献的多少来衡量。要求我们把自己与社会,与人民联系起来,竭诚地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反对颠倒人生价值两个方面内容的地位和关系的观点,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从社会和他人那里索取的多少,索取的越多,其价值就越大,反之则没有多大价值。反对一味强调社会对自己的尊重与满足,而闭口不谈自己应对社会和他人承担义务和责任,时肘处处要名誉、要权力、要待遇。

  9、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两种形式。一方面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统一的;另一方面,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又是对立的、矛盾的。我们衡量人生价值不仅要看物质贡献,而且还要重视精神贡献,这两种贡献统一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重视个人在物质主面的贡献,而忽视他在为社会做贡献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这是因为物质方面的贡献是可以估量的。其实,精神方面的贡献, 特别是优秀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尤为深刻,对社会的进步具有特殊意义和无法估量的价值。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既要看到他的物质方面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又要注重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割裂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关系,片面强调物质贡献或精神贡献一个方面,更有甚者认为物质贡献大于或高于精神贡献,把物质贡献作为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大小的唯一尺度。

  10、理想与现实辩证关系的原理

  ①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现实存在的反映。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不可能脱离当时的客观条件。②理想高于现实。理想虽然来源于现实,但它并不是停留在现实的水平上,它比现实更高、更美好。③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不等于现实,高于现实,但理想又可以转化为现实。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

  一方面,我们要反对在确定自己的理想时,好高鹜远或自暴自弃,不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反对把理想与现实混淆起来,一旦看到现实中还存在着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的现象,便对美好理想能不能实现产生怀疑甚至动摇的错误态度。

  1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的原理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③人民群众是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精神生产的前捏;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科学文化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工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

  反对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既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3.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符合客观;另一方面,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5.
因果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方法论要求】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6.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7.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方法论要求】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着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8.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

9.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或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0.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1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原因,是构成这个事物区别其它事物的特殊本质。【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的做法。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形而上学的思想和行为。

13.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14.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但它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它们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15.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16.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

17.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因而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问题,努力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18.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方法论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只强调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观点,也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客观性的唯心主义。

19.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原理
 
【原理内容】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深度上讲,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讲,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变化上讲,认识必须向前推移,认识是无止境的。【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不能把认识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浅偿辄止,而是在实践基础上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把认识向前推移。反对满足现状不求甚解、静止的观点。

20.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无论是哪个领域的事物,无论是简单的事物还是复杂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也都有自己的本质。现象和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另一方面,现象也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现象的根据在于本质。【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2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大胆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又要善于思考,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个别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形成理性认识

22.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进行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既要在综合指导下进行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

2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反对割裂二者关系,既反对片面夸大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否认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认社会意识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24.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同时,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而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二者也会发生矛盾。【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以全局利益、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反对割裂二者关系,反对片面强调集体利益,否认个人利益,更反对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不顾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25.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其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不能否定贡献,也不能否定索取,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行的,但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割裂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6.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生价值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在这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居于首要地位。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不能仅仅以他从社会取得多少来衡量。要求我们把自己与社会、与人民联系起来,竭诚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27.理想与现实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现实存在的反映。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不可能脱离当时的客观条件。理想又高于现实。理想虽然来源于现实,但它并不是停留在现实的水平上,它比现实更高、更美好。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我们要反对在确定自己的理想时,好高鹜远或自暴自弃,不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反对把理想与现实混淆起来,一旦看到现实中还存在着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便对美好的理想能不能实现产生怀疑甚至动摇的错误态度。

28.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方法论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把已有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理论,反对思想僵化的观点。反对只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否定认识对实践反作用的形而上学,也反对片面夸大认识反作用,否定实践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29.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他们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因此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主要应做到:相信群众,依*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具体地说,一方面,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群众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紧紧依*人民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设想没有运动物质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