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两是处在地震带上吗?


近日小编整理微博时发现这样一条微博:诱发重庆荣昌县4.8级地震的断裂带应属于华蓥山基底断裂带,该带历史地震相对龙泉山断裂带比较活跃,相对于龙门山断裂带比较平静,该断裂带西南起昭通大关-盐津县,经宜宾,富顺县,隆昌县,荣昌县,大足区,铜梁区,合川区,华蓥市,渠县,大竹县,达州市,宣汉县直至万源市。


吓死人了,于是小编开始收集整理有关万源处于地震带上的相关资料。

分布:华蓥山基底断裂带北起万源,向南西经达州,荣昌至宜宾西南,全长约600km,走向:万源-达州-广安-内江-泸州-宜宾-自贡,是四川盆地东部规模最大的一条断裂带。大概渠县也在此断裂带上,东安乡、卷洞乡、琅琊云顶村好像都在华蓥山脉上。

通过四川部分市区的断裂带和邻近的中强以上断裂带:

成都:葡江-德阳断裂,龙泉山断裂;

绵阳:临近龙门山山前断裂

      邻近:荥经-马边-盐津断裂、新津-洪雅断裂、峨眉山大断裂

自贡: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宜宾: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泸州:邻近: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内江:邻近: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广安: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达州:华蓥山基底大断裂

南充:南充—广汉—都江堰断裂 

是盆地内部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的地震带,川南和川东地区破坏性地震多数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这条地震带的地质基础是华蓥山基底大断裂,它从盆地东北部的达州附近,经广安、渝北、荣昌、泸县、自贡到达宜宾,在云南昭通和南北地震带衔接。该地震带的特点是活动性特别高、多发群震型4~5级中强震,震源深度浅、破坏性比其他地区同级地震强。该区由于注水采煤和采气,常常诱发地震。宜宾和荣昌是该地震带近30年来活动的两个中心。

以下是来自百科网的部份信息

境内除奥陶系、泥盆系、石碳系、第三系缺失外,其余地层均有出露。

震旦系:距今约6~8亿年,以硅质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夹砂页岩,分布在临河乡,紫溪乡一带。

寒武系:距今约5~6亿年,有砖红色白云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夹绿色泥岩,产石膏卤水,另有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页岩,底部为砂页岩,主要分布在庙子乡、皮窝乡、曹家乡等地。

志留系:距今约4~4.4亿年,岩层主要为粉砂夹页岩。分布在庙坡乡、白果乡、紫溪乡、曹家乡一带。

二迭系:距今约2.25~2.7亿年,为燧石灰岩、白云质灰岩、页岩,底部夹煤层。紫溪乡、白果乡、钟亭乡一带分布最广。庙坡乡、大竹镇、曹家乡、梨树乡、蜂桶乡、花萼乡均有分布。

三迭系:距今约1.8~2.25亿年,以角砾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分布面积广,主要分布在庙坡乡、白果乡、梨树乡、蒿坝乡、白沙镇、沙滩镇、石塘乡、八台乡、花萼乡、蜂桶乡、旧院镇、堰塘乡、白羊乡、固军乡、铁矿乡、青花镇、长石乡等地。

侏罗系:距今约1.35~1.8亿年,有泥岩、长石石英砂岩,底部砂岩含泥砾,页岩粉砂质泥岩夹薄煤层。分布在青花镇、茶垭乡、沙滩镇、石塘乡、长坝乡、花楼乡、罗文镇、赵塘乡、石人乡、黄钟镇、罐坝乡、丝罗乡、溪口乡、竹峪镇、红桥乡、康乐乡、永宁乡、长石乡、秦河乡及澌滩河一带。

白垩系:距今约0.7~1.4亿年,为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厚至块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主要分布在河口镇、庙垭乡、鹰背乡、石窝乡、玉带乡、魏家乡、草坝镇、柳黄乡、新店乡、曾家乡、钟坪乡等地。

第四系:距今约0.02~0.03亿年,以冲积、冲洪积、砂质粘土夹砾石为主,次为残坡积和崩坡积之砂质粘土,粘质砂土夹碎块石,局部有小卵石混杂其中。分布零星,面积小,厚度薄,分布在后河、中河、任河两岸。

境域内北部属于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南部属于巴平莲花状构造和新华夏系构造。泥盆系以前,大巴山区为海水浸漫,大竹河镇沿临河一线以北的地区一直缓慢下降,接受沉积。志留系发生的强烈褶皱运动,称为加里东运动,大巴山地区受其影响抬升成陆。一亿多年后,到二迭系时,大巴山地区再次下沉,被海水淹没,直到三迭系燕山运动大巴山才缓慢上升为陆。由于长时间不均衡的径向推挤作用以及米仓山的阻挡,形成大巴山弧形构造骨架。长石乡--青花镇--铁矿乡一线的东北部以海相、滨海相碳酸盐岩,火山碎屑物堆造。燕山运动使大巴山以褶皱为主,构造线呈西北--东南走向,褶皱强度由东北向西南渐次减弱。东北褶皱紧密、幅度大,西南比较稀疏和宽缓。官渡镇--邱家坪一线以北,属大巴山内弧构造带:褶皱紧密,断裂多,背斜山脊与向斜谷坡平行排列,岩层倾角一般在40度以上;黄钟镇--长坝乡一线以北,属大巴山外弧构造带由复式褶皱组成:褶皱较紧密,断层不发育。岩层倾角一般在30~50度。

南部,长坝乡--青花镇--庙沟一线的东南,系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与新华夏系构造(川东褶皱带)直交复合部位:岩体破碎,并形成构造复合部的山间坝子。比较著名的有旧院坝、石塘坝、铁矿坝。黄钟镇--长坝乡一线的西南受新华夏系构造和巴(中)平(昌)莲花状影响,仍以褶皱为主,断层不发育,褶皱轴线多呈弧形,岩层倾角变化比较大。

地震:据记载,道光(宣宗)28(1849)年7月地震一刻始定。同治(穆宗)5(1867)年5月12日寅时地震。

1983年8月24日,境内发生以蒿坝公社花萼沟为震中,波及到4区1镇24个公社的3.9级地震。

1999年3月3日,万源市城区发生3.2级有感地震和四次余震(四川省地震局测定时间和位置是:3月3日13时37分58秒,北纬31°59′,东经107°52′),一些建筑物出现裂纹,无人畜伤亡。

滑坡:万源市属于四川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县(市)之一,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2438.23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0.97%,平均土壤侵蚀总量达1458.69万T,相当于全市的土壤表层每年平均减少2.4mm,年平均侵蚀摸数5986T/K。水土流失造成无植被的荒山、荒坡和陡峭的山体崩塌、错落、滑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毁灭性的损失。

1983年8月1日,钟亭公社发生灾害性大滑坡,滑体135万立方米;县城东的大岩窝,有长300米,宽100米,高20米,共60万立方米的石方,河床逐年流泻,危及万源城。

1994年6月19日,皮窝乡两个村大面积滑坡,有21间房屋倒塌。

盆地东北部,以中山地貌为主。随着褶皱强度由东北向西南渐次减弱,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最高处在东北部蜂桶乡与城口县交界的老君山,海拔2412.9米,最低为西南秦河出境处海拔335米,相对高差2077.9米。大部分山脊海拔1200~1500米,谷底400~600米。东北部山体展布为古老的砂页岩及碳酸盐岩,受侵蚀,溶蚀作用,峰高谷深呈锯岩状山脊、溶洞、溶沟卡斯特地貌到处可见。中部、西南部地区红层广布,宽缓褶皱在浸蚀作用下出现单面山,岗、梁、沟壑阶梯状台地及窄谷地貌。境内基岩广布,河流下切作用强烈。河谷阶地不发育,只在后河两侧有三、五级阶地分布,由于地貌发育受地质构造条件的严格控制,按其成因和形态,可划分四个地貌类型。

官渡镇--茶垭乡邱家坪--堰塘乡--井溪乡一线以北位于大巴山的内弧区(本区主要包括官渡镇的大部,梨树乡、皮窝乡、蒿坝乡、白沙镇、曹家乡、花萼乡、八台乡和旧院镇、堰塘乡、峰桶乡的部分乡村,大竹河镇、庙坡乡、庙子、钟停乡、临河乡、白果乡),褶皱紧密,断裂多,山岭延伸方向与构造线一致,呈西北--东南向,由砂页岩构成的山脊,高度较低,山顶浑圆,坡度较小。是主要农作区并大多以粮茶、粮药间套作。由古生代碳酸岩夹碎屑岩组成质地坚硬,抗风化浸蚀力强,峰岭重叠,呈锯齿状,峰高谷深,山巅海拔一般2000~2200米上下,河谷海拔一般700米,相对高差1200~1500米上下。这一地区横向河谷发育,在背斜或2200米上下硬岩块地段形成峡谷,谷坡陡峻达40~60度。残积层、坡积层很薄,常有山崩地滑等现代地貌作用。

中切割中山窄谷带坝:官渡镇以南的石灰岩区,主要包括以官渡镇至长坝乡一线以东的白沙镇、沙滩镇、石塘乡、青花镇、旧院镇、白羊乡、固军乡、井溪乡部分、铁矿乡、太平镇、茶垭乡等位于大巴山弧形构造与川东新华夏系构造直交复合部位,主要由三迭系灰岩及厚层沙、页岩组成。褶皱趋缓,山巅海拔一般1700米上下,相对高度700米左右。石灰岩地区卡斯特地貌发育,溶沟、溶洞、峰丛、漏斗、洼地景观随处可见,如项家洞、响水洞、花浴泉、邱家坪、回龙坝、黄沙槽、等地卡斯特地貌发育完整。溶蚀洼地多分布在1000米左右的地区,还可看到坡立谷、石芽等地貌景观。

侏罗系的厚层砂岩、页岩常形成层状单斜山,分布在岩溶槽谷的两侧,犬牙交错排列。构造线交叉部位多形成山间坝子。

现代地貌作用强烈,致使崩塌、滑坡、坡陡谷深;残积、坡积层较薄,常见基岩露;在岩溶槽谷、溶蚀洼地构造复合部位的山间坝子,残积、坡积层较厚;地下水较发育。主产粮食和油料茶叶等经济作物。

中切割单面中山窄谷:石冠寺--长坝乡一线以西,新店乡--中坪乡--曾家乡一线以东形成一个帮锲子由西北直插万源城的南端,包括竹峪镇、永宁乡、虹挢乡、溪口乡、康乐乡、黄钟镇、赵塘乡、石人乡、罐坝乡、丝罗乡、罗文镇、花楼乡、长石乡等乡镇。位于大巴山外弧区及构造复合交接地带,褶皱越趋和缓;主要出露侏罗系紫色砂泥岩,山巅海拔一般为1200~1600米,河谷一般600米左右,相对高度600~1000米;山高谷深,地势陡峻,河溪一般与构造线直交或斜交,在斜切谷地中,沟谷的顺向坡缓,反向坡陡,形成不对称的“V”形谷为主,在顺向坡一带形成单面山;在褶皱翼部地区遭受侵蚀、切割的情况下,褶曲轴部地带地势相对较高,山岭连绵,背斜一般较窄而形成脊状山岭;山坡上形成羽毛状冲沟,向斜一般较宽阔形成缓坡,偶尔可见窄小的台状山地;河谷及顺倾坡地段坡积、残积物较厚,多数山坡坡度较大,坡积、残积物较薄,常见环形小坝和二、三级台地,是主要的农耕区。

在河口镇、秦河乡、庙垭乡、鹰背乡、大沙乡、草坝镇、未家乡、石窝乡、玉带乡、柳黄乡、中坪乡、曾家乡等地在构造上位于大巴山弧形构造与巴平莲花状构造复合交接部位,褶皱疏缓。主要出露白垩纪地层,砂泥岩不等厚互层,岩层倾角小,多在5度左右。部分也有10~15度之间的。沟谷发育,树枝状小水系密布,山巅海拔大多在1000~1300米左右,河谷海拔500~600米,相对度度500以上,由于褶皱轻微,地表受侵蚀切割,发育成阶梯状台地--峡谷地貌。泥岩分布于台面,砂岩形成岩坎,最高一级台地一般在100米左右,台地边缘沟谷密布或深槽峡谷相连,因侵蚀切割程度不同,有的深入到台地之中,使台地忽宽忽窄,在平面呈现不规则的锯齿状。台面多较平坦,有时与岩层同倾,台面边缘岩坎的高度与砂岩层的厚薄有关,台面起伏很小,风化壳较厚。呈现梯田广布,素来是粮食、肉库地区。

假如,假如真是好不幸发生一些灾害,市民可就近前往镇街一些广场、社区公园、区域性广场、公园、体育场等地进行避难喔~

其实我们大万源发生大地震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万源是块美丽的风水宝地呀!

不过多学学地震知识也好防范于未然。

你都经历过哪些地震呢?欢迎留言分享感受▼▼▼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人生中看尽古今繁华,徜徉在人生的轨道上,细细品味。

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四川地震有哪些特点?九寨沟处在哪条地震带上?会是汶川地震余震吗?

整理/新媒体编辑 陈炫之、吕冰心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的7.0级地震坐落于松潘地震带上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8月0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晚上9点41分,九寨沟县再次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截至8月9日8时10分,死亡人数增至12人,受伤175人(重伤28人)。

四川是中国地震多发省区之一。根据对全国M≥6级地震次数的统计,四川的地震活动仅次于台湾、西藏、新疆和云南,居全国第五位。统计资料表明,仅在1900年至1990年的90年间,四川境内就发生里氏5级以上有破坏的地震174次,平均每年发生5级地震2次,每10年发生7级地震1次。

四川地震活动呈现出三个特点:强度大,频率高,面积广;强震大多沿活动性断裂分布,总体表现为西强东弱;均属浅源地震,即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其中大部分在10~30公里之间。史上的四川地震活动面貌大体划分出以下六个主要地震带,都分布在四川西部……而此次发生7.0级地震的九寨沟位于其中的松潘地震带上。

这是四川地震史上的一条最长最活跃的地震带。它西起甘孜东谷北,向东南延伸,经炉霍、道孚、康定,南达石棉,长约400公里。地质构造上的鲜水河断裂、乾宁—康定断裂、折多塘断裂及石棉断裂便分布在这里。

历史上这条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震级大,破坏烈度强,堪称全川之冠。其震源深度一般在20公里以内。

自1700年以来,在这条地震带上发生7级以上地震即达9次,如1786年6月1日在康定、泸定间发生的7.75级地震,1923年3月24日在炉霍、道孚间发生的7.25地震,1955年4月14日在康定折多塘发生的7.5级地震,1973年2月6日在炉霍雅德发生的7.6级地震还有就是2014年11月22的康定6.3级地震。

1976年8月16日,中共四川省委在人民南路广场召开二十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贯彻中共中央“8.13”关于四川防震工作的电话指示。当晚即发生松潘、平武大地震。

它北起冕宁,中经西昌、德昌、会理鱼鲊(金河),南抵云南元谋,在四川境内的长度接近300公里。这条地震带恰与地质构造上的安宁河断裂、雅砻江断裂、则木河断裂相吻合。

历史上这条地震带上的地震级别大,但发生频率相对较低,震源深度浅,有的仅距地表10公里左右,如1952年的冕宁石龙地震距地表9公里,1955年会理鱼鲊地震,距离地表12公里。

自公元前111年以来,在这一带发生的破坏性地震有20余次,如1536年3月19日在西昌北边发生的7.5级地震,1850年9月12日在西昌、普格间发生的7.5级地震。现今在西昌市泸山光福寺陈列的地震碑林,是明清间对安宁河地震带上的几次大地震(如1536年、1850年西昌附近的大地震)的碑刻记录,有碑100余通。其中仅记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那次的地震碑刻就有八九十通。所记包括历次大地震的发生时间、震前预兆、前震、主震、余震、受震范围、破坏程度以及震后救助等,是研究历史地震,向今人提供重要借鉴的珍贵资料。

它南起天全,往北经都江堰、汶川、茂县、北川、青川入陕西宁强,绵延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恰与地质构造上的龙门山断裂带相对应。龙门山断裂带则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主后缘断裂(属于逆冲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属于逆冲-走滑断裂),龙门山主边界断裂(属于逆冲断裂)。震源深度一般小于20公里。

在历史上,这条地震带并不安分。比如汶川所在的川西地区本身就是地震多发的地带。整个西部地区是南北向山脉的集中区,能够划分出7个地震活跃带。以往这里常见7级以上地震,甚至8级以上强震也发生过,一直是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地带,也是中国地震局重点观测的地区。]

尽管如此,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造成8万余人遇难、受灾面积逾12万平方公里的汶川8.0级大地震,还是令不少地震研究者深感意外。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次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县城及它东北方的茂县、青川,坐落于龙门山主后缘断裂上;受灾最重的震中区汶川映秀及什邡红白、北川,坐落于龙门山主中央断裂上;另一些重灾区都江堰、绵竹汉旺、安县、江油,则坐落于龙门山主边界断裂上。

它主要分布于松潘—平武东—九寨沟一带,在地质构造上,有学者认为属于虎牙断裂带。震源深度几公里至20公里左右均有。自有记录以来,这条地震带上发生破坏性地震30余次,如1960年11月9日在松潘漳腊发生的6.75级地震、1976年8月16日及8月23日在松潘、平武间发生的两次7.2级地震。2017年08月08日的这次地震就处在这条地震带上。

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

它北起名山,中经峨眉山、峨边、马边、雷波,南入云南大关、昭通,在四川境内长200多公里。这条地震带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利店—玛瑙断裂纵贯其间。其历史地震为震群型,与鲜水河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相呼应,但地震强度和频率较低。[7]近800年来,这条地震带上6级以上地震仅有8次,其中达到7级者只有1次,即1216年3月17日在雷波马湖发生的那次。

它西北起邓柯(今并入石渠、德格),东南经甘孜,南下理塘,直至木里附近,在地质构造上与甘孜—玉树断裂、理塘—德巫断裂相叠合、衔接。震源深度25公里左右。自1727年以来的280年间,这条地震带上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0次,其中9次震级在5.0—5.9级之间。另一次为7.5级大地震,于1948年5月25日发生在理塘。此外,四川主要地震带还有盐源地震带、金沙江地震带等。其历史地震级别大者在6~7级之间,多数在6级以下。震源深度20公里~30公里。

成都主城区不在地震带上

成都主城区,处于成都平原中心地区,本身并不在地震带上,其地壳比较稳定。成都平原之西为龙门山,之东为龙泉山。在地质构造上,这两条大断裂背向对冲,造成当中凹陷,生成成都断陷盆地。再加上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的长期冲刷,这才形成复合冲积扇平原——成都平原。其地质构造为厚达200~500米的砂卵石层。据郫县竹瓦勘探揭露,至514.09米始见红层基岩。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倪师军教授说,成都和龙门山之间有一个由相对松软的沉积物充填的坳陷,最厚可达2000米,能像护城河一样,减轻龙门山地震波对成都的冲击。

成都自公元前311年张仪、张若筑城,迄今已有2320年了。如果以金沙遗址大型宫殿建筑基址(黄忠村)的考古年代起算,那么成都城市则应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然而,在有关成都城市的历史档案中,还没有出现过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记录。当然,大成都地区年年都有地震,但震源并不在成都平原上(多在龙门山断裂带及龙泉山断裂带);而且其烈度也不大。历史文献记载说,从公元627年至1989年,大成都地区共发生地震58次,绝大部分是区外地震影响而带来震感或强烈震感。在本区发生的很少部分地震,最早的记载是1734年3月的蒲江5.0级地震,最大者则为1970年大邑6.25级地震。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大成都西部除了都江堰市与彭州属于龙门山断裂带而受灾极重外,其他如崇州、大邑等(其山地属龙门山系,平原属成都平原)都是波及受灾。大成都东部的龙泉山脉尽管处于断裂上,但龙泉山脉毕竟不大,其所带来的地壳运动也不大,每年的地震幅度都在3级及3级以下,震感不强,更不具破坏性。因此,大成都地区3000年来,其实一直都处在一种富庶、温馨、舒适、安定的氛围里,直到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才从西边打破了它的平静。即便如此,成都主城区也只是受到惊吓而已,丝毫未触动到它那坚强的根基。

震后数十年仍可能有余震

目前九寨沟县及其周边随时有可能发生余震,那此次地震会不会是之前汶川地震的余震呢?对此,四川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研究员朱航回应:两者无关。九寨沟地震与汶川地震不是在一个构造带上,这次地震发生在岷江断裂带和东昆仑断裂带东部交汇地带,该区域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松潘平武地震7.2级等地震,而汶川地震处于龙门山断裂带,它们不是处于同一条构造。

不过,抛除这个因素,河北省地震局专家此前曾表示,只考虑时间问题,震后数十年余震是有可能的。

地质断层的愈合作用其实是非常缓慢的,在这个过程中余震甚至还可以产生新的次级余震,主震可能只有一次,但余震可能会有万次。

例如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山东省郯城县曾经发生8.5级大地震,震后又发生6.5-7.1级余震6次,形成了“郯庐断裂带”。而据中国地震台网现在的记录显示,从1969年到现在,沿着这一断裂带的地区一直都有余震出现。现在,郯城和莒县之间的郯庐断裂带上小震密集成带,标明1668年地震的震源区破裂至今尚未愈合,断层岩尚未完全胶结。由此可见,断层的愈合作用是非常缓慢的。

这就说明,一个地区发生的绝大数地震都是某次强震的余震,而在断层愈合的过程中,余震也可以有余震,就如同父母生了孩子,而孩子又会有孩子一样。而且,余震发生的概率远比主震大得多。

对此2010年7月一篇来自加州Caltech Seismological实验室的论文《余震发生的背景信息》也证实了这一点,论文提出“事实上,绝大多数地震都是之前发生的大地震的余震。主震只有一次,但余震却数以万计。”

▎《自然》杂志论文:现在的地震都有可能是数百年前大地震的余震

余震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只能在地震后短时间内发生的才算,现有的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余震才是地震的常态。据《自然》杂志2009年11月5日发表的文章表明,许多最近发生的地震都有可能是几百年前大地震的余震。

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的Stein教授和密苏里大学的Mian Liu教授发现,在加州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中,余震只持续了大约10年。但是在大陆的中间地带,余震却会持续更长时间。为了弄清两者的不同,他们分析了世界各地断层的地震数据,进而发现板块边缘地区的地震衰减比较快,而板块内的地震由于远离地震板块的边界线,其衰减会比较缓慢,可能会一直持续数百年时间。

另外,他们进一步发现余震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还取决于地震发生地的形变速率。其形变速率越低,余震持续时间便越长。像中国唐山地区处于形变速率不高的亚欧大陆板块中,其地震的余震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也就是说在大陆板块的中间位置发生地震,地球需要经历更长的“地质时间”来恢复能量。

(本文由北京科技报全媒体中心编辑制作,来源:腾讯大成网、中国地震台网、凤凰河北、央视新闻)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苹果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安卓用户可以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

喜欢的话就给小编点个赞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处在什么地震带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