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36公顷的正方形,如果边长各增加两百米,面积增加几公顷?

求平均数应用题是在“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的特征是已知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最后所求的相等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例1:东方小学六年级同学分两个组修补图书。第一组28人,平均每人修补图书15本;第二组22人,一共修补图书280本。全班平均每人修补图书多少本?

要求全班平均每人修补图书多少本,需要知道全班修补图书的总本数和全班的总人数。

例2:有水果糖5千克,每千克2.4元;奶糖4千克,每千克3.2元;软糖11千克,每千克4.2元。将这些糖混合成什锦糖。这种糖每千克多少元?

要求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要先出这几种糖的总价和总重量最后求得平均数,即每千克什锦糖的价钱。

例3、要挖一条长1455米的水渠,已经挖了3天,平均每天挖285米,余下的每天挖300米。这条水渠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已知水渠的总长度,平均每天挖多少米,就要先求出一共挖了多少天。

例4、小华的期中考试成绩在外语成绩宣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0分。外语成绩宣布后,他的平均分数下降了2分。小华外语成绩是多少分?

解法一:先求出四门功课的总分,再求出一门功课的的总分,然后求得外语成绩。

例5、甲乙丙三人在银行存款,丙的存款是甲乙两人存款的平均数的1.5倍,甲乙两人存款的和是2400元。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存款多少元?

要求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存款多少元,先要求得三人存款的总数。

例6、甲种酒每千克30元,乙种酒每千克24元。现在把甲种酒13千克与乙种酒8千克混合卖出,当剩余1千克时正好获得成本,每千克混合酒售价多少元?

要求每千克混合酒售价多少元,要先求得两种酒的总价钱和两种酒的总千克数。因为当剩余1千克时正好获得成本,所以在总千克数中要减去1千克。

例7、甲乙丙三人各拿出相等的钱去买同样的图书。分配时,甲要22本,乙要23本,丙要30本。因此,丙还给甲13.5元,丙还要还给乙多少元?

先求买来图书如果平均分,每人应得多少本,甲少得了多少本,从而求得每本图书多少元。

例8、小荣家住山南,小方家住山北。山南的山路长269米,山北的路长370米。小荣从家里出发去小方家,上坡时每分钟走16米,下坡时每分钟走24米。求小荣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在同样的路程中,由于是下坡的不同,去时的上坡,返回时变成了下坡;去时的下坡,回来时成了上坡,因此,所用的时间也不同。要求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需要先求得往返的总路程和总时间。

例9、草帽厂有两个草帽生产车间,上个月两个车间平均每人生产草帽185顶。已知第一车间有25人,平均每人生产203顶;第二车间平均每人生产草帽170顶,第二车间有多少人?

可以用“移多补少获得平均数”的思路来思考。

第一车间平均每人生产数比两个车间平均每人平均数多几顶?203–185=18顶;第一车间有25人,共比按两车间平均生产数计算多多少顶?18×25=450。将这450顶补给第二车间,使得第二车间平均每人生产数达到两个车间的总平均数。

例10、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每小时行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往返一次共用了3.5小时。求往返的平均速度。(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要求往返的平均速度,要先求得往返的距离和往返的时间。

去时每小时行45千米,1千米要 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1千米要 小时。往返1千米要( + )小时,进而求得甲乙两地的距离。

把甲乙两地的距离看作“1”。往返距离为2个“1”,即1×2=2。去时每千米需 小时,返回时需 小时,最后求得往返的平均速度。

在解答某一类应用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归一),然后再用这个单一量和题中的有关条件求出问题,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应用题。

归一,指的是解题思路。

归一应用题的特点是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归一应用题有正归一应用题和反归一应用题。在求出一份是多少的基础上,再求出几份是多产,这类应用题叫做正归一应用题;在求出一份是多少的基础上,再求出有这样的几份,这类应用题叫做反归一应用题。

根据“求一份是多少”的步骤的多少,归一应用题也可分为一次归一应用题,用一步就能求出“一份是多少”的归一应用题;两次归一应用题,用两步到处才能求出“一份是多少”的归一应用题。

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求出一份的数量,它的计算方法:

先求1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再求增加6辆后,能运货物多少吨。

这是一道反归一应用题。

这是一道两次正归一应用题。

这是两次反归一应用题。要先求一台机床一小时可以生产零件多少个,再求需要多少小时。

例5、          一个修路队计划修路126米,原计划安排7个工人6天修完。后来又增加了54米的任务,并要求在6天完工。如果每个工人每天工作量一定,需要增加多少工人才如期完工?

先求每人每天的工作量,再求现在要修路多少米,然后求要5天完工需要工人多少人,最后求要增加多少人。

例6、          用两台水泵抽水。先用小水泵抽6小时,后用大水泵抽8小时,共抽水624立方米。已知小水泵5小时的抽水量等于大水泵2小时的抽水量。求大小水泵每小时各抽水多少立方米?

根据“小水泵5小时的抽水量等于大水泵2小时的抽水量”,可以求出大水泵1小时的抽水量相当于小水泵几小时的抽水量。把不同的工作效率转化成某一种水泵的工作效率。

先求这批粉笔够一个班用多少天,剩下的粉笔够一个班用多少天,然后求够在校班用多少天。

先分别求甲乙各加工一个零件所需的时间,再求出工作了27小时,甲乙两工人各加工了零件多少个,然后求出一半任务的零件个数,最后求出这批零件的个数。

在解答某一类应用题时,先求出总数是多少(归总),然后再用这个总数和题中的有关条件求出问题。这类应用题叫做归总应用题。

归总,指的是解题思路。

归总应用题的特点是先总数,再根据应用题的要求,求出每份是多少,或有这样的几份。

例1、      一个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450米。80天完成。现在要求提前20天完成,平均每天应修多少米?

例2、      家具厂生产一批小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120件,28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了20件,可以几天完成任务?

要求可以提前几天,先要求出实际生产了多少天。要求实际生产了多少天,要先求这批小农具一共有多少件。

例3、      装运一批粮食,原计划用每辆装24袋的汽车9辆,15次可以运完;现在改用每辆可装30袋的汽车6辆来运,几次可以运完?

例4、      修整一条水渠,原计划由8人修,每天工作7.5小时,6天完成任务,由于急需灌水,增加了2人,要求4天完成,每天要工作几小时?

一个工人一小时的工作量,叫做一个“工时”。

要求每天要工作几小时,先要求修整条水渠的工时总量。

例5、      一项工程,预计30人15天可以完成任务。后来工作的天后,又增加3人。每人工作效率相同,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一个工人工作一天,叫做一个“工作日”。

要求可以提前几天完成,先要求得这项工程的总工作量,即总工作日。

例6、      一个农场计划28天完成收割任务,由于每天多收割7公顷,结果18天就完成 了任务。实际每天收割多少公顷?

要求实际每天收割多少公顷,要先求原计划每天收割多少公顷。要求原计划每天收割多少公顷,要先求18天多收割了多少公顷。18天多收割的就是原计划(28–18)天的收割任务。

先要求出准备的粮食1人能吃多少天,再求5天后还余下多少粮食,最后求还够用多少天。

例8、      一项工程原计划8个人,每天工作6小时,10天可以完成。现在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增加22人,每天工作时间增加2小时,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要求可以几天完成,要先求现在完成这项工程多少天。要求现在完成这项工程多少天,要先求这项工程的总工时数是多少。

已知两个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应用题。

和÷(倍数+1)=1份的数

1份的数×倍数=几倍的数

鸡减少60只,鸭增加00只后,鸡和鸭的总数是=3599只,从而可求出现在鸭的只数,原来鸭的只数。

以丙生产的零件个数为标准(1份的数),乙生产的零件个数=丙生产的2倍-21个;甲生产的零件个数=丙的(2×2)倍+(21×2+15)个。

要使甲瓶酒精是乙瓶的2倍,乙瓶 是1份,甲瓶是2份,要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还要倒入多少毫升。

例6、          甲乙两个数的和是7106,甲数的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都是8,乙数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都是2。用0代替这两个数里的这些8和2,那么,所得的甲数是乙数的5倍。原来甲乙两个数各是多少?

把甲数中的两个数位上的8都用0代替,那么这个数就减少了880;把乙数中的两个数位上的2都用0代替,那么这个数就减少了220。这样,原来两个数的和就一共减少了(880+220)

已知两个数的差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差倍应用题。

差÷(倍数-1)=1份的数

1份的数×倍数=几倍的数

以乙仓的粮食存放量为标准(即1份数),那么,144吨就是乙仓的(4-1)份,从而求得一份是多少。

例2、 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今年比去年多41人,今年的人数比去年的3倍少35人。两年各有多少人参加?

由“今年的人数比去年的3倍少35人”,可以把去年的参加人数作为标准,即一份的数。今年参加人数如果再多35人,今年的人数就是去年的3倍。(41+35)就是去年的(3-1)份

例3、 师傅生产的零件的个数是徒弟的6倍,如果两人各再生产20个,那么师傅生产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4倍。两人原来各生产零件多少个?

如果徒弟再生产20个,师傅再生产20×6=120个,那么,现在师傅生产的个数仍是徒弟的6倍。可见20×6-20=100个就是徒弟现有个数的6-2=4倍。

30×6=180个师傅原来生产个数

例4、 第一车队比第二车队的客车多128辆,再起从第一车队调出11辆客车到第二车队服务,这时,第一车队的客车比第二车队的3倍还多22辆。原来两车队各有客车多少辆?

要求“原来两车队各有客车多少辆”,需要求“现在两车队各有客车多少辆”;要求“现在两车队各有客车多少辆”,要先求现在第一车队比第二车队的客车多多少辆。

例5、 小华今年12岁,他父亲46岁,几年以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

父亲的年龄与小华年龄的差不变。

要先求当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时小华多少岁,再求还要多少年。

例6、 甲仓存水泥64吨,乙仓存水泥114吨。甲仓每天存入8吨,乙仓每天存入18吨。几天后乙仓存放水泥吨数是甲仓的2倍?

现在甲仓的2倍比乙仓多(64×2-114)吨,要使乙仓水泥吨数是甲仓的2倍,每天乙仓实际只多存入了(18-2×8)吨。

例7、 甲乙两根电线,甲电线长63米,乙电线长29米。两根电线剪去同样的长度,结果甲电线所剩下长度是乙电线的3倍。各剪去多少米?

要求“各剪去多少米”,要先求得甲乙两根电线所剩长度各是多少米。两根电线的差不变,甲电线的长度是乙电线的3倍。从而可求得甲乙两根电线所剩下的长度。

例8、有甲乙两箱橘子。从甲箱取10只放入乙箱,两箱的只数相等;如果从乙箱取15只放入甲箱,甲箱橘子的只数是乙箱的3倍。甲乙两箱原来各有橘子多少只?

要求“甲乙两箱原来各有橘子多少只”,先求甲乙两箱现在各有橘子多少只。

已知现在“甲箱橘子的只数是乙箱的3倍”,要先求现在甲箱橘子比乙箱多多少只。原来甲箱比乙箱多10×2=20只,“从乙箱取15只放入甲箱”,又多了15×2=30只。现在两箱橘子相差(10×2+15×2)只。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差,要求这,叫做和差应用题。

从甲仓调出6吨放入乙仓,甲仓的货物比乙仓的货物还多10吨,可知原来两仓货物相差6×2+10=22吨,由此,可根据两仓货物的和与差,求得两仓原有货物的吨数。

例3、 某公司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作人员94人,因工作需要临时从乙班调46人到甲班工作,这时,乙班比甲班少12人,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工作人员多少人?

总人数不变。即原来和现在两班工作人员的和都是94人。现在两班人数相差12人。

要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工作人员多少人,先要求现在甲班和乙班各有工作人员多少人?

例4、 甲乙丙三人共装订同一种书刊508本。甲比乙多装订42本,乙比丙多装订26本。他们三人各装订多少本?

先确定一个人的装订本数为标准。如果我们选定乙的装订本数为标准,从总数508中减去甲比乙多装订4的2本,加上丙比乙少装订的26本,得到的就是乙装订本数的3倍。由此,可求得乙装订的本数。

例5、 三辆汽车共运砖9800块,第一辆汽车比其余两车运的总数少1400块,第二辆比第三辆汽车多运200块。三辆汽车各运砖多少块?

根据“三辆汽车共运砖9800块”和“第一辆汽车比其余两车运的总数少1400块”,可求得第一辆汽车和其余两车各运砖多少块。

根据“其余两车共运砖块数”和“第二辆比第三辆汽车多运200块”可求得第二辆和第三辆各运砖多少块。

例6、 甲乙丙三人合做零件230个。已知甲乙两人做的总数比丙多38个;甲丙两人做的总数比乙多74个。三人各做零件多少个?

先把跽两人做的零件总数看成一个数,从而求出丙做零件的个数,再把甲丙两人做的零件总数看作一个数,从而求出乙做零件的个数。

例7、 一列客车长280米,一列货车长20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而行,两车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共经过15秒;两列车在平行轨道上同向而行,货车在前,客车在后,从两车相遇(货车车尾和客车车头)到两车相离(货车车头和客车车尾)经过2分钟。两列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由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相离经过15秒,可求得两列车的速度和(280+200)÷15;由同向而行从相遇到相离经过2分钟,可求得两列车的速度差(280-200)÷(60×2)。从而求得两列车的速度。

例8、 五年级三个班共有学生148人。如果把1班的3名学生调到2班,两班人数相等;如果把2班的1名学生调到3班,3班还比2班少3人。三个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由“如果把1班的3名学生调到2班,两班人数相等”,可知,1班学生人数比2班多3×2=6人;由“如果把2班的1名学生调到3班,3班还比2班少3人”可知,2班学生人数比3班多1×2+3=5人。如果确定以2班学生人数为标准,由“三个班共有学生148人”和“1班学生人数比2班多3×2=6人,2班学生人数比3班多1×2+3=5人”可先求得2班的学生人数。

已知两人的年龄,求他们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或已知两人年龄之间的数量关系,求他们的年龄等,这类问题叫做年龄应用题问题。

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大小年龄差是个不变量。差是定值的两个量,随时间的变化,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这类应用题往往是和差应用题、和倍应用题、差倍应用题的综合应用。

因为小方与爸爸的年龄差43-11=32不变。以几年后小方的年龄为1份数,爸爸的年龄就是3份的数。根据差倍应用题的解法,可求出小方几年后的年龄。

“妈妈今年比儿子大24岁“,4年后也同样大24岁,根据差倍应用题的解法,可求得4年后儿子的年龄,进而求得今年儿子的年龄。

今年甲乙两人年龄和为50岁,再过5年,两人的年龄和是50+5×2=60岁。根据和倍应用题的解法 。可求得5年后乙的年龄,从而求得今年乙的年龄和甲的年龄。

由“小高5年前的年龄等于小王7年后的年龄“可知,小高比小王大5+7岁;他们俩今年年龄的和为:35+3-4=30岁,根据和差应用题的解法,可求得今年两人各是多少岁。

由第一个条件可知,小高比小王在5+7=12岁。由第二个条件可知,他们的年龄和为35+3-4=34岁。

“根据两个差求未知数”是指分析问题的思考方法。“两个差”是指题目中有这样的数量关系。例如:总量之差与单位量之差;时间之差与速度之差或距离之差等等。解题时可以找出题目中的两个差,再根据两个这间的相应关系使总量得到解决。

例1、   百货商场上午卖出洗衣机8台,下午卖出同样的洗衣机12台,下午比上午多收售货款6600元,每台洗衣机售价多少元?

例2、   一辆汽车上午行驶120千米,下午行驶210千米。下午比上午多行驶1.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例3、   新建一个图书室和一个办公室。室内陆面共有234平方米。已知办公室比图书室小54平方米。用同样的砖铺地,图书室比办公室多用864块。图书室和办公室地面各用砖多少块?

由“办公室比图书室小54平方米”和“图书室比办公室多用864块”可求得“平均每平方米需用砖多少块”;由“室内陆面共有234平方米”和“办公室比图书室小54平方米”,可求得“”。从而求得各用砖多少块。

例4、   甲乙两人同时从东村出发去西村,甲每分钟行76米,乙每分钟行68米。到达西村时,乙比甲多用了4分钟。东西两村间的路程是多少米?

甲乙两人同时从东村出发,当甲到达西村时,乙距西村还有4分钟的路程。乙每分钟行68米,4分钟能行68×4=272米。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比乙多行272米。这是路程这差。每分钟甲比惭多行76-68=8米,这是速度这差。根据这两个差,可以求出甲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从而求得两村之间的路程。

例5、   冰箱厂原计划每天生产电冰箱40台,改进工艺后,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台这样,提前2天完成了这批生产任务外,还比原计划多生产了35台。实际生产电冰箱多少台?

要求“实际生产电冰箱多少台”,需要知道“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台”和“实际生产了多少天”。

如果实际上再生产 2 天后话,还能生产(40+5)×2=90台,双知比原计划还多生产35台,实际上比原计划多生产了90+35=125台,这是一个总量之差。又知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台,这是生产效率之差。根据这两个差可以求出原计划生产的天数。从而求得实际生产电冰箱的台数

例6、   食品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生产480千克,烧了预定的时间后,还剩下1680千克;改进烧煤方法后,实际每天烧400千克,烧了同样的时间后,还剩下4080千克。这批煤共有多少千克?

要求这批煤共有多少千克,先要求出预定烧的天数。计划烧后还剩1680千克,实际烧后还剩4080千克可求得实际比坟墓多剩多少千克,这是剩下总量之差,实际每天烧400千克,计划每天烧480千克,可求得每天烧煤量之差。根据这两个差,可求得烧了多少天。进而可求得烧了多少千克,这批煤共有多少千克。

有关栽树以及与栽树相似的一类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植树问题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不封闭的线路上植树,另一种是在封闭的线路上植树。

如果在一条不封闭的线路上可不可能,而且两端都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段数多。其数量关系如下:

总长=株距×(棵数-1)

株距=总长÷(棵数-1)

例1、 有一条公路全长500米,从头至尾每隔5米种一棵松树。可种松树多少棵?

例2、 从校门口到街口,一共插有30面红旗,相邻两面红旗相隔6米。从校门口到街口长多少米?

例3、 在一条长150米的大路两旁各栽一行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102棵。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有多少米?

例4、 在一个周长为600米的池塘周围植树,每隔10米栽一棵杨树,在相邻两棵杨树之间每隔2米栽1棵柳树。杨树和柳树各栽了多少棵?

根据“棵数=总长÷株距”,可以求出杨树的棵数

在每两棵杨树之间可分为10÷2=5段,栽柳树4-1=4棵。由此,可以求得柳树的棵数。

例5、 一条马路一侧,原有木电线杆97根,每相邻的两根相距40米。现在计划全部换用大型水泥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相距60米。需要大型水泥电线杆多少根?

例6、 一座大桥长200米,计划在大桥两侧的栏杆上共安装32块图案,每块图案长2米,靠近桥两端的图案离桥端10.5米。相邻两图案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在桥两侧共装32块图案,即每侧装16块,图案之间的间隔有16-1=15个。用总长减去16块图案的距离就可以知道15个间隔的长度。

在行车、行船、行走时,按照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相依关系,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第三个量,这类应用题,叫做行程应用题。也叫行程问题。

行程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

按运动方向,行程问题可以分成三类:

相向运动问题(相遇问题),是指地点不同、方向相对所形成的一种行程问题。两个运动物体由于相向运动而相遇。

解答相遇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之和。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

例1、 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4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3.6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2、 两城市相距138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两城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3千米,乙每小时行12千米,乙在行进中因修车候车耽误1小时,然后继续行进,与甲相遇。求从出发到相遇经过几小时?

因为乙在行进中耽误1小时。而甲没有停止,继续行进。也可以说,甲比乙多行1小时。如果从总路程中把甲单独行进的路程减去,余下的路程就是跽两人共同行进的。

例3、 计划开凿一条长158米的隧道。甲乙两个工程队从山的两边同时动工,甲队每天挖2.5米,乙队每天挖进1.5米。35天后,甲队调往其他工地,剩下的由乙队单独开凿,还要多少天才能打通隧道?

要求剩下的乙队开凿的天数,需要知道剩下的工作量和乙队每天的挖进速度。

要求剩下的工作量,要先求两队的挖进速度的和,35天挖进的总米数,然后求得剩下的工作量。

例4、 一列客车每小时行95千米,一列货车每小时的速度比客车慢14千米。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城开出,1.5小时后两车相距46.5千米。甲乙两城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已知1.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46.5千米,要求甲乙两城之间的铁路长,需要知道1.5小时两车行了多少千米?要求1.5小时两车共行了多少千米。需要知道两车的速度。

例5、 客车从甲地到乙地需8小时,货车从乙地到甲地需10小时,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客车中途因故停开2小时后继续行驶,货车从出发到相遇共用多少小时?

假设客车一出发即发生故障,且停开2小时后才出发,这时货车已行了全程的 ×2= ,剩下全程的1- = ,由两车共同行驶。

例6、 甲乙两地相距504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6千米。如果要使两车在甲乙两地中间相遇,客车需要提前几小时出发?

要求“如果要使两车在甲乙两地中间相遇,客车需要提前几小时出发”要先求出货车和客车行一半路程各需要多少小时。

例7、 甲乙两人分别以均匀速度从东西两村同时相向而行,在离东村36千米处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西村后及时返回,又在离东村54千米处相遇,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两人第一次相遇,合走了一个全程,第二次相遇,2合走了3个全程。

两人合走了3个全程时,甲走了两个全程少54千米。

例8、 甲从A地到B地需5小时,乙从B地到A地,速度是甲的 。现在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B地后立即返回,乙到A地后也立即返回,他们在途中又一次相遇。两次相遇点相距72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要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关键是找出两次相遇点的距离占全程的几分之几

1、甲每小时行全程的几分之几

两个运动物体同向而行,一快一慢,慢在前快在后,经过一定时间快的追上慢的,称为追及。

解答追及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之差。基本公式有: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例2、            一个通讯员骑摩托车追赶前面部队乘的汽车。汽车每小时行48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0千米。通讯员出发后2小时追上汽车。通讯员出发的时候和部队乘的汽车相距多少千米?

要求距离差,需要知道速度差和追及时间。

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要求“骑自行车的人每分钟行多少米”,需要知道“两人的速度差”;要求“两人的速度差”需要知道距离差和追及时间

例5、            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学校出发,同方向前进,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0千米。出发半小时后,甲因事又返回学校,到学校后又耽搁1小时,然后动身追乙。几小时后可追上乙?

先要求得甲先后共耽搁了多少小时,甲开始追时,两人相距多少千米

例6、            甲乙丙三人都从甲地到乙地。早上六点甲乙两人一起从甲地出发,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丙上午八点才从甲地出发,傍晚六点,甲、丙同时到达乙地。问丙什么时候追上乙?

要求“两追上乙的时间”,需要知道“丙与乙的距离差”和“速度差”。

要先求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再求丙追上乙要多少时间

例7、            快中慢三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着同一条公路追赶前面的一个骑车人。这三辆车分别用6分钟、10分钟、12分钟追上骑车人。现在知道快车每小时行24千米,中车每小时行20千米,那么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快中慢三辆车出发时与骑车人的距离相同,根据快车和中车追上骑车人的路程差和时间差可求得骑车人的速度,进而求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设甲乙两人步行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7千米和5千米。

由相向而行,可求得AB两地韹距离,进而由速度差,求得追及时间。

背向运动问题(相离问题),是指地点相同或不同,方向相反的一种行程问题。两个运动物体由于背向运动而相离。

解答背向运动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的距离(速度和)。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离时间

相离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离时间

甲乙两车从AB两地的中点同时相背而行。甲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驶,到达A地后又以原来的速度立即返回,甲车到达A地时,乙车离B地还有40千米。乙车加快速度继续行驶,到达B地后也立即返回,又用了7.5小时回到中点,这时甲车离中点还有20千米。乙车加快速度后,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乙车在7.5小时内行驶了(40×7.5+40+20)千米的路程,这样可以求得乙车加快后的速度。

根据“3小时后甲车在乙车前方15千米处”,可求得两车的速度差;根据“两车同时同地背向而行,2小时后相距150千米”,可求得两车的速度和。从而求得甲乙两车的速度(和差问题)

流水问题就是船在水中航行的行程问题。它有几种速度:

静水速度,船本身的速度,即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流速度,水流动的速度,即没有外力的作用水中漂浮的速度。

顺水速度,当船航行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时的速度。

逆水速度,当船航行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时的速度。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例1、两码头相距108千米,一艘客轮顺水行完全程需要10小时,逆水行完全程需要12小时。求这艘客轮的静水速度和水流速度。

例2、一客轮顺水航行320千米需要8小时,水流速度每小时5千米。逆水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这一客轮逆水行完全程,需要用几小时?

要求逆水速度,需要知道顺水速度和水流速度;知道了逆水速度,就可求得行完全程所需时间。

例3、某往返于甲乙两港,顺水航行每小时行15千米;逆水航行每小时行12千米,已知顺水行完全程比逆水少用2小时,求甲乙两港的距离。

顺水行完全程比逆水少用2小时,就是说,逆水行完全程多用2小时。行完全程逆水比顺水12×2=24千米。顺水每小时比逆水快15-12=3千米,由此,求得顺水行完全程所需时间,进而求得两港的距离。

由题中甲船逆水、顺水航行的距离和时间,可以求得甲船速度与水速的和及差,从而可以求出水速。

由乙船逆水航行的距离和时间,可以求得乙船在逆水中的速度;由乙船逆水速度水速可以求得乙船顺水速度,从而求得乙船返回原地需要的时间。

例5、        AB两港相距120千米,甲乙两船从AB两港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甲船顺水航行,甲船比乙船多行48千米,水速每小时1.5千米。求甲乙两船的静水速度。

要求甲乙两船的静水速度,只需求出甲乙两船的静水速度的和与静水速度的差。

甲顺水速度+乙逆水速度=(甲静水速度+1.5)+(乙静水速度-1.5)= 甲静水速度+乙静水速度=20千米

把一定数量的东西平均分配,如果多分,东西不足;少分,东西有余。分物时出现盈(有余)、亏(不足)或尽(刚好分完)几种情况,这类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解答盈亏问题有下列几个公式:

(盈数+亏数)÷再次分物数量差=分物对象的个数

盈数÷两次分物数量的个数=分物对象的个数

亏数÷两次分物数数量差=分物对象的个数

(大盈数–小盈数)÷两次分物数量差=分物对象的个数

比较一下两次安排,第一次有14人没有座位,第二次又多4个座位,一盈一亏。两次相差14+4=18人。

这18人是由于第二次安排时每条船比第一次多坐7-5=2人,多出18人有几条船呢?

比较一下两次安排,第一次多出20人,第二次刚好,两次相差20人。这20人是疏于第二次安排时,每个房间比第一次多住5-3=2人

例5、            一列火车装运一批货物,原计划每节车皮装46吨,结果有100吨货物没有装上去;后来改进装车方法,使每节车皮多装4吨,结果把这批货物全部装完,而且还剩下两节空车皮。问这列火车有多少节车皮?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例6、            把许多橘子分给一些小朋友。如果其中3人,每人分给3只,其余小朋友每人分给3只,还余9只;如果其中2人分给3只,其余小朋友每人分给5只,恰好分尽。问橘子有多少只?小朋友有多少人?

将第一种分配方案转述为:每人分3只,还多(4-3)×3+9=12只;将第二种分配方案转述为:每人分5只,还少5-3=2只。

已知大小不相等的两部分,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叫做差额平分问题。

通常的解答方法是:先求出两部分数量的差(差额),再将其差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使两部分相等。

例1、 有甲乙两个书架。甲书架上有书940本,乙书架上有书1280本。要使两书架上书的本数相等,应从乙书架取多少本书放入甲书架?

先求出乙书架上的书比甲书架多多少本。再把差额平分成两份。

例2、 一班有学生52人,调6人到二班,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等。二班原来有学生多少人?

由“调6人到二班,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等”,可知,原来一班比二班多6×2=12人。由此求得二班原有人数。

例3、 甲仓有大米1584袋,乙仓有大米858袋,每天从甲仓运33袋到乙仓,几天后两仓的大米袋数相等?

要求“要运多少天”,先要求甲仓总共要运多少大米到乙仓,再求每天运33袋,要运多少天>

例4、 甲乙丙三个组各拿出相等的钱去习同样的数学书。分配时,甲组要22本,乙组要23本,丙组要30本。因此,丙组还给甲组13.5元,丙组还要还给乙组多少元?

先要求平均时,各组应分得多少本,甲组少分了多少本,乙组少分了多少本。每本多少元,然后再求丙组还要给乙组多少元。

例5、 、甲乙丙三校合买一批树苗。分配时,甲校比乙丙两校多分60棵,因此,甲校还给乙、丙两校各160元。每棵树苗多少元?

例6、 甲仓有粮食100吨,乙仓有粮食20吨。从甲仓调多少吨粮食到乙仓,乙仓的粮食是甲仓的2倍?

要求“从甲仓调多少吨粮食到乙仓,乙仓的粮食是甲仓的2倍”,需要知道“调粮后甲仓有多少吨”。

两仓一共有存粮多少吨,乙仓是甲仓的2倍,根据和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可求得调粮后甲仓有粮多少吨?再求要调出粮食多少吨。

糖与糖水重量的比值叫做糖水的浓度;盐与盐水的重量的比值叫做盐水的浓度。我们习惯上把糖、盐、叫做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把溶解这些 物质的液体,如水、汽油等叫做溶剂。把溶质和溶剂混合成的液体,如糖水、盐水等叫做溶液。

一些与浓度的有关的应用题,叫做浓度问题。

浓度问题有下面关系式:

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浓度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浓度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剂质量=溶液重量×(1–浓度)

加水稀释后,含盐量不变。所以要先求出含盐量,再根据含盐量求得稀释后盐水的重量,进而求得应加水多少克。

要求混合后的溶液浓度,需要知道混合后溶液的总重量及所含纯酒精的重量。

根据“要配制含盐20%的盐水100千克”可求得新的盐水中盐和水的重量。

最后杯中盐水的的重量仍为100克,因此只需要求出最后盐水中含有多少盐,就可求得最后盐水的浓度。要求剩下的盐,需要求出三次倒出的盐水中含有多少盐,每次倒出的盐水虽然都是40克,但是由于浓度不同,所以含盐量不相同。

应用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方法求解的应用题,叫做公约数与人数公倍数问题。

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然后按题意解答要求的问题。

截成的小段一定是18、24、30的最大公约数。先求这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再求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例2、 一张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36厘米,要把它截成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并使它们的面积尽可能大,截完后又正好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厘米?能截多少正方形?

要使截成的正方形面积尽可能大,也就是说,正方形的边长要尽可能大,截完后又正好没有剩余,这样正方形边长一定是60和36的最大公约数。

例3、 用96朵红玫瑰花和72朵白玫瑰花做花束。如每个花束里的红玫瑰花的朵数相同,白玫瑰花的朵数也相同,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花束?每个花束里至少要有几朵花?

要把96朵红玫瑰花和72朵白玫瑰花做花束,每束花里的红白花朵数同样多,那么做成花束的的个数一定是96和72的公约数,又要求花束的个数要最多,所以花束的个数应是96和72的最大公约数>

例4、 公共汽车站有三路汽车通往不同的地方。第一路车每隔5分钟发车一次,第二路车每隔10分钟发车一次,第三路车每隔6分钟发车一次。三路汽车在同一时间发车以后,最少过多少分钟再同时发车?

这个时间一定是5的倍数、10的倍数、6的倍数,也就是说是5、10和6的公倍数,“最少多少时间”,那么,一定是5、10、6的最小公倍数。

例5、 某厂加工一种零件要经过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每个工人每小时可完成3个;第二道工序每个工人每小时可完12个;第三道工序每个工人每小时可完成5个。要使流水线能正常生产,各道工序每小时至少安适几个工人最合理?

安排每道工序人力时,应使每道工序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同样多的零件个数。这个零件个数一定是每道工序每人每小时完成零件个数的公倍数。至少安排的人数,一定是每道工序每人每小时完成零件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6、 有一批机器零件。每12个放一盒,就多出11个;每18个放一盒,就少1个;每15个放一盒,就有7盒各多2个。这些零件总数在300至400之间。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每12个放一盒,就多出11个,就是说,这批零件的个数被12除少1个;每18个放一盒,就少1个,就是说,这批零件的个数被18除少1;每15个放一盒,就有7盒各多2个,多了2×7=14个,应是少1个。也就是说,这批零件的个数被15除也少1个。

如果这批零件的个数增加1,恰好是12、18和15的公倍数。

例7、 一个数除193余4,除1089余9。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这个数除(193-4),没有余数,这个数除(1089-9)没有余数。这个数一定是(193-4)和(1089-9)的公约数。要求这个数最大,那么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8、 公路上一排电线杆,共25根。每相邻两根间的距离原来都是45米,现在要改成60米,可以有几根不需要移动?

不需要移动的电线杆,一定既是45的倍数又是60的倍数。要先求45和60的最小公倍数和这条公路的全长,再求可以有几根不需要移动。

顺次差1 的几个整数叫做连续数。

顺次差2的几个偶数叫做连续偶数。

顺次差2的几个奇数叫做连续奇数。

已知几个连续数的和,求这几个连续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连续数问题。

连续数的每一个数叫一项。最前面的项叫首项,最后面的项叫末项,转眼间的项叫中项。各个项数的和叫总和。

{和–[1+2+3+……+(项数–1)]}÷项数=最小项(首项)

总和÷项数=中间项(中项)

(首项+末项)×项数÷2=总和

可以先求最大数,也可以先求最小数,还可以先求中间数。

连续的各数是:9、10、11、12、13、14、15。

解法二:(84-1-2-3-4-5-6)÷7=9

解法三:当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一般可以先求中间数。

第七个数比第二个数大2×(7-2)=10,第七个数是第二个数的3倍,根据“差倍应用题”的计算方法,就可先求得第二个数。

七个连续奇数是:3、5、7、9、11、13、15。

七个连续的单号是:1、3、5、7、9、11、13。

解法三先求中间号:(略)

我们知道,求两个数的和,只要直接相加就可得到结果。但是在有的情况下,却不能直接相加,它关系到重叠部分的数量关系的问题,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图形。在计算一个问题时,可以把总量分成几个分量来计算,先把每个分量加起来,然后再减去重叠计算的部分。

例1、  同学们去采集标本。采集昆虫标本的有32人,采集花草标本的有25人,两种标本都采集的有16人。去采集标本的共有多少人?

要求去采集标本的总人数,不能用32人和25人相加得到。在32人中包含有16人,在25人中也包含有16人。重复包含的16人加了两次。所以,还要减去重复计算的16人。

要求有几个同学两题都不对,先要求做对其中一题的有几人。

32+27=59人,总数超过了全班人数。因为有一部分同学参加了两队。所以只要在总数中减去全班的人数,就是两队都参加的人数

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两门功课都得100分的有3人,在10人中计算了一次,在12人中又计算了一次。

要求四项活动都会的人数至少有多少人,首先要求出有一个项目不会的至多有多少人,然后从总人数中减去它。

先求得三个圆面积的和,再减去两两相交的重叠部分。这样三个圆相交部分的面积多减了一次,要加上它。

例7、             在26名同学中会打乒乓球的有13人,会打网球的有12人,会打羽毛球的有9人,既会打乒乓球又会打羽毛球的有2人,既会打羽毛球又会打网球的有3人。但没有人这三种球都会打,也没有人这三种球都不会打。有多少人既会打乒乓球又会打网球?

设既会打乒乓球又会打网球的有X人。

由图可知,只会打乒乓球的有(11-X)人;只会打网球的有(9-X)人;只会打羽毛球的有4人。一共有26人。由此可以列出方程。

以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行走的速度、时间、距离等方面计算为内容的应用题,叫做时钟问题。

时钟问题可以理解为分针追时针的追及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求“速度差”。

分针走60格的同时,时针只走了5格。也就是分针走一格,时针走 = 格。分针每分钟比时针多走1– = 格。这个速度差是固定不变的。

例1、   现在是下午4时正,5时以前时针与分针正好重合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这是分针追及时针的问题。4时正,分针在时针后20小格,两针重合的时刻也就是分针追上时针的时刻。分针与时针的速度差为每分钟1– 格。

例2、   现在是下午1时,再过多少时间,时针与分针第一次成直线(反方向)?

时针与分针成直线时,两针两针之间差30格。1点钟时,分针还在时针的后面,这时两针不可能成直线。显然,分针必须在越过时针后,才能出现两针成直线的情况。也就是说,从1点起,分针必须比时针多走(5+30)=35格

例3、   2点与3点之间,时钟的两针第一次成直角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两针成直角时,两针之间相差15格,2点时,分针落后时针10格,必须让分针赶上时针,并超过时针15格,才能成直角,也就是说,分针要比时针多走10+15=25格。

例4、   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由第一次成反方向开始到第二次再成反方向为止,中间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第一次成反方向时,分针落后(或超过)时针30格,到第二次再成反方向时,分针必须比时针多走30+30=60格

例5、   9时与10时之间,时针与分针正好成60度角,这时候的时间是多少?

60度即钟盘上10格。有两种情况:

分针与时针重合以前成60度角。9时,两针相差45格。即分针要比时针多走45-10=35格

例6、   两针正好成60度角的时刻是5点40分,不需多少时间两针第一次重合?

解法一:可以考虑两针从现在时刻到第一次重合的路程差及速度差,直接求出所需时间。

将问题转化为:先求出从6时正开始到第一次重合所需时间然后加上前面的20分钟。

工程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分数应用题。这类应用题的特点是:题中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而用整体“1”来表示;工作效率以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来表示,而后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来解答。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在运用上面数量关系进行解答时,要注意工作量必须与完成这些工作量所需要的时间相对应。

例1、 甲乙两队合作某一项工程,12天可以完成;如果甲队工作2天,乙队工作3天,他们只能完成这项工程的20%。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把“甲队工作2天,乙队工作3天,只能完成这项工程的20%”转换成“甲乙两队合作2天,乙再工作1天”。

把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甲乙合做1天可完成这项工程的 ,合做2天可完成这项工程的 ×2,从而求得乙的工作效率:

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的天数

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的天数

假定甲与乙一样工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为 ×3= ,这时工作量必定超过20%,超过部分 +20%,就是甲队一天的工作量。

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作所需时间

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作所需时间

例2、 甲乙丙三个车队运输一批货物。甲乙两个车队在6天内运完 ,以后由乙丙两个车队合运2天,完成了余下货物的 ,最后甲乙丙三个车队合运5天才运完。甲队、乙队、丙队单独运输这批货物,各需多少天?

要求甲乙丙三队单独运输,各需多少天,要设法求得甲乙丙三队的工作效率。

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为 ÷6= ;

乙丙两队的工作效率为(1- )× ÷2= ;

三队合做的工作效率为(1- )×(1- )÷5= 。

由此,可求得甲队、乙队、丙队的工作效率。

例3、 一项工程,原定100人,工作90天完成;工程进行15天后,由于采用先进工具和技术,平均每人工效提高了50%。完成这项工程可提前几天?

要求完成这项工程,可以提前几天,先要求出实际所用的天数;要求实际所用的天数,先要求出完成余下的工程所用的天数。全工程原定100人90天完成,那么,平均每人每天要完成全工程的 ;100人工作15天完成了全工程量的 ×100×15。余下全工程的(1- ×100×15)。采用先进技术后,每人工作效率是:[ ×(1+50%)],进而求得余下的工程所用的天数。

例4、 有一水池,装有甲乙两个注水管,下面装有丙管排水。空池时,单开甲管5分钟可注满;单开乙管10分钟可注满。水池注满水后,单开丙管15分钟可将水放完。如果在空池时,将甲乙丙三管齐开,2分钟后关闭乙管,还要几分钟可以注满水池?

先求出甲乙丙三管齐开2分钟后,注满了水池的几分之几,还余下几分之几。再求余下的要几分钟。

例5、 一队割麦工人要把两块麦地的麦割去。大的一块麦地比小的一块大一倍。全队成员先用半天时间割大的一块麦地,到下午,他们对半分开,一半仍留在大麦地上,到傍晚时正好把大麦地的麦割完;另一半到小麦地去割,到傍晚时还剩下一小块,这一小块第二天由1人去割,正好1天割完。这个割麦队共有多少人?

把大的一块麦地算作单位“1”,小的一块麦地为 。根据题意,一半成员半天割了 ,一天割了 ,全队成员一天可割 ×2= 。

例6、 一项工程,甲工程队每天工作8小时,3天可以完成;乙工程队每天工作9小时,8天可以完成。如果两工程队合作,每天工作6小时,几天可以完成?

要求两队合做,几天可以完成,先要求出甲工程队每小时可以完成全工程的几分之几,乙工程队每小时可以完成全工程的几分之几。

例7、 一件工作,3个男工和4个女工一天能完成 ;3个女工和4个男工一天能完成 。如果由1个女工独做,几天可以完成?

要求由1个女工独做,几天可以完成,先要求得1个女工的工作效率;要求1个女工的工作量,先要求1个男工和2个女工一天的工作量。

“3个男工和4个女工一天能完成 ”和“3个女工和4个男工一天能完成 ”把这句话合并成;“7个男工和7个女工一天能完成这件工作的 + 。”

例8、 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2天可以完成,丙独做15天完成。现在三人合作甲中途因病休息了几天,结果6天完成任务。甲休息了几天?

如果甲没有休息,那么甲乙丙都工作了6天,完成了工程量的几分之几,超过了几分之几,然后求得甲休息了几天。

牛顿问题也叫牛吃草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是由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提出来的,所以以后就把这类问题叫做牛顿问题。牛顿问题的特点是随着时间的增长所研究的量也等量地增加,解答时,要抓住这个关键问题,也就是要求出原来的量和增加的量各是多少。

牧场上长满牧草,每天匀速生长。这片牧场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头牛吃10天。供25头牛吃几天?

牧草的总量不定,它是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不管它怎样增长,草的总量总是由牧场原有草量和每天长出的草量相加得来的。

10头牛20天吃的总草量比15头牛10天吃的草量多,多出部分相当于10天新长出的草量。

设法求出一天新长出的草量和原有草量。

1、10头牛20天吃的草可供多少牛吃一天?

2、15头牛10天吃的草可供多少 头牛吃一天

3、(20–10)天新长出的 草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4、每天新长出的草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5、20天(或10天)新长出的草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6、原有的草可供多少头牛吃一天?

7、每天25头牛中,如果有5头牛去吃新长出的草,其余的牛吃原有的草,可吃几天?

例2、有一水井,连续不断涌出泉水,每分钟涌出的水量相等。如果用3 台抽水机抽水,36分钟可以抽完;如果用5台抽水机抽水,20分钟可以抽完。现在12分钟要抽完井水,需要抽水机多少台?

随着时间的增长涌出的泉水也不断增多,但原来水量和每分钟涌出的水量不变。

例3、一片青草,每天生长速度相等。这片青草可共10头牛吃20天,或共60只羊吃10天。如果1头牛吃的草量等于4 只羊吃的草量,那么10头牛与60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先把题目进行转化。因为1头牛吃的草量等于4 只羊吃的草量。由此,题目可以转换成:这片青草可供(4×10)只羊吃20天,或供60只羊吃10天,问(4×10+60)只羊吃多少天?

1、(4×10)只羊20天吃的草可供多少只羊一天?

2、60只羊10天吃的草可供多少只羊吃一天?

3、(20–10)天新长出的草可供多少只羊吃一天?

4、每天的新长出的草可供多少只羊吃一天?

汉朝大将韩信善于用兵。据说韩信每当部队集合,他只要求部下士兵作1~3、1~5、1~7报数后,报告一下特各次的余数,便可知道出操公倍数和缺额。

这个问题及其解法,大世界数学史上颇负盛名,中外数学家都称之为“孙子定理”或“中国剩余定理”。

这类问题的解题依据是:

例1、 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适合这些条件的最小的数。

例2、 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2,除以7余4,求适合这些条件的最小的数。

例3、 一个数除以5余3,除以6余4,除以7余1,求适合这些条件的最小的数。

例4、 我国古代算书上有一道韩信点兵的算题:卫兵一队列成五行纵队,末行一人;列成六行纵队末行五人;列成七行纵队,末行四人;列成十一行纵队,末行十人。求兵数。

第1篇:四年级下数学定义运算期末专项训练题

2、0.8×4=()+()+()+()

3、8.2×1.54的积有()位小数,0.729×8.1的积有()位小数。

4、将4.9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倍,结果是()。

6、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的意义相同,就是求()的简便运算。

7、小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可以理解为是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9、4.5×8与8×4.5这两道算式所表示的()不同,计算的()相同。

10.小数乘法运算法则:先按照()法则计算,再看()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1.小数末尾的零()。小数末尾的零起()作用,不影响小数的(),只影响小数的()。判断1、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以一个小数一定小于原来这个小数。()2、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的大小不变。()3、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合于小数的运算。()4、3.5×66,表示66个3.5相加。()5、100个0.55相加可以写成0.55×100.()6、4个1和3个0.2组成的数是4.6。()7、0.6时等于6分。()8、一个数的1.03倍比原来的数要大。()怎样简便就

第2篇:四年级的奥数训练题-定义新运算

③这个运算“※”有交换律、结合律吗?

4、对于两个不相等的自然数,定义运算a#b,表示将a、b中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结果取其余数。比如9#5=5#9=4,18#6=6#18=0。如果x#13=3,且x<20,那么x等于多少?

5、x、y表示两个数,规定新运算“*”及“△”如下:x*y=mx+ny,x△y=kxy,其中m、n、k均为自然数,已知1*2=5,(2*3)△4=64,求(1△2)*3的值。

等差数列及其应用参考*:

第3篇: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分类专项训练试题

第4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背诵专项训练习题

一、把下列的名句补充完整。

1.,;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

3.与朋友交,。《论语学而》

5.春*潮水连海平,。(张若虚)

6.,长河落日圆。(王维)

7.几行红叶树,。(王士禛)

8.,带云埋一半山。(*弃疾)

9.落木千山天远大,。(黄庭坚)

10.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

11.鹅湖山下稻粱肥,。(王驾)

14.蚂蚁搬家蛇过道,。

16.春雾,夏雾,秋雾,冬雾。

17.鸡迟宿,鸭欢叫,。

24.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25.花*重逢,增添三七岁月。

第5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专项综合训练题

1.从*到全国各地的公路干线中,最长的是京拉线(*到拉萨),最短的是京塘线(*到塘沽)。京塘线的长度是142千米,京拉线的长度大约是京塘线的27倍。京拉线大约长几千几百千米?

2.花园小学新买来45套单人课桌椅,每张课桌128元,每把椅子52元。一共用了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3.林庄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20米,宽50米;还有一个正方形苗圃,边长80米。花圃与苗圃比,哪一个面积大?大多少平方米?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度,沿底边上的高把它对折后,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各是多少度?

5.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54人参赛,四年级参赛的比三年级多7人,五年级的参赛人数是三、四年级参赛总人数的2倍。五年级有多少人参赛?

6.3辆卡车共运480箱苹果。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辆卡车,一共可以运多少

第6篇: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课后练习题精选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二、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内)(8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结合律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课后练习题精选]相关文章

第7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选择专项训练题

1、一块长10米,宽5米的长方形菜地,分成两块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地,每块地面积是()

2、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不变,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3、452÷7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它的面积是()

5、一个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

a.平方分米b.平方米c.公顷

6、5□3÷5,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最大填()

7、学校篮球队队员的身高是160厘米,小力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

a.一定是160厘米b.不可能是155厘米c.可能比160厘米高,也可能比160厘米

8、今天是6月1日,昨天是()

9、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位数

10、面积是1公顷的正方形边长是()

11、2角是1元的()

a.十分之二b.百分之二c.千分之二

12、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25份用小数表示是()

13、下面各组数中相等的是()

第8篇:六年级下数学圆柱表面积专项训练题

1.一个圆柱形油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已知这个油桶的底面半径是10厘米,那么油桶的高是多少厘米?

2.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d,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高是多少?

3.做10节长1米、底面半径为6厘米的圆柱形*囱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4.一辆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6米,直径是8分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把一根长5米,底面半径3厘米的钢条截成4段,表面积将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6.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8厘米,从顶点沿高把它切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每半的表面积是多少?

7.做一个圆柱形无盖铁皮水桶,高6分米,底面直径4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得数保留整平方分米)

8.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8.84cm,高8cm,从顶点沿高把它切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每半的表面积是多少?9.圆柱形队鼓的侧面由铝皮围成,上下底面蒙的是羊皮。已知队鼓的底面直径是6dm,高是3dm,做一个这样的队鼓,至少需要铝皮多少dm2?羊皮呢?

10.会议大厅里有12根底面直径0.8m,高4m的圆柱形柱子,现在要刷上油漆,如果每m2要用油漆0.5千克,刷这些柱子要用油漆多少千克?

11.一个圆柱形无盖水桶,高5dm。水桶底部的

第9篇: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训练题

(1)小数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最高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2)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左边第三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3)1个10和2个0.1组成的数写作(),表示的意义是()。

(4)3.544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个百分之一,()个千分之一组成的。

(5)5个百、2个一、7个十分之一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它是()小数(填纯小数或带小数)。

(8)一位小数表示(),二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

(11)()里有59个百分之一,()里有94个千分之一,()里有100个十分之一

第10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训练题

1、□÷□=□……3,除数最小应是()。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数,第二位是()位,它的右边一位是()位,左边一位是()位,千位在第()位。

3、13个十是(),4个百和2个十合起来是()。

4、89里有()个一和()个十,10个一百是()。

5、下面哪几个数接近800?把它圈起来。

7、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3厘米的线段。

8、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高70()一根跳绳长2()铁钉长30()课桌长边的长是10()

9、在○里填上“>”、“<”或“=”。

100厘米○2米1厘米○10毫米3分米○20厘米80分米○1

()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

1、14乘2再加上25是多少?

2、*数是75,乙数是22,它们的和是多少?它们的差是多少?

3、8的3倍是多少?再减去20得多少?

1、学校举行运动会,二(1)班男生得了28分,女生得了24分,二(2)班比二(1)班多得了5分,二(2)班得了多少分?

3、小强养白金鱼7条,花金鱼的

五年级上期解决问题(一)

1、 妈妈买4.7千克苹果,每千克6.4元。30元钱够吗?

2、 小玲每天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1.5千米,往返两次。一周(按5天

3、 要给一块长1.2米,宽是0.8米的宣传栏配上玻璃,如果每平方米

玻璃16.5元,配这块玻璃需要多少钱?

4、 有两桶油,甲桶油重9.2千克,乙桶油的重量是甲桶的1.5倍,两

5、 一把牙刷1.6元,一盒牙膏的价格是牙刷的3.7倍,一盒牙膏大约

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6、 商店有一种布料,每米单价26.54元,买5.7米应 多少钱? 7、 一个长方形相框,长16.8厘米,宽9.7厘米。 (1) 如果要给相框封上一块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

(2) 如果要在相框的四周围一条丝带,至少需要多长的丝带?

8、 一盒钢笔有8支,每支钢笔6.3元。买25盒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9、 故事书每本4.25元,科技书每本3.75元,小芸每种书买15本,

10、 刘老师买了99本笔记本,每本6.3元,还买了一盒6.3元的水彩

笔。刘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

11、 一间教室长8.2米,宽5.4米,现在要铺上边长为0.6米的正方形

地砖,100块够吗?(不考虑损耗)

12、 一箱草莓70.6元,一箱香蕉40.8元,一箱橙子42.5元。甜品店

准备购买一箱草莓,一箱香蕉和2箱橙子,200元够吗? 13、 张叔叔乘坐的出租车行驶了8.1千米,他需要付多少钱?

收费标准:3千米以内8元;超过3千米,每千米1.5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

14、 学校食堂平均每天用掉250个一次性饭盒,每个0.4元,每周(按

5天)用掉的一次性饭盒要多少钱?

15、 妈妈带小刚去公园游玩,儿童票是3.5元一张,成人票的价格是儿

童票价的2.4倍。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16、 一箱饮料有12瓶,售价62.4元,平均每瓶饮料售价多少元? 17、 妈妈买16个苹果花了24元,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元?

18、 在电话超市打长途电话15分钟4.5元,用IC磁卡打长途9分钟需

要3.15元,比一比,那种方式拨打长途电话更划算? 19、 每千克梨7.5元,妈妈买梨共花了18.75元。妈妈买了多少千克梨? 20、 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0.8平方米,它的长是4.5米。宽是多

21、 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2580元,一台复读机的价格是99元。电视机

的价格大约是复读机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

22、 工程队修一条水渠,上午工作2.1小时,修了152.9米,下午工作

3.3小时,修了201.6米。上午修的速度快还是下午修的速度快?(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3、 2014年1月1日是星期三,则当年的1月25日是星期几?

24、 8.275275…的小数部分第100个数字是几?前100位小数数字的和

25、 做一个沙发套需要6.58米布,30米布最多可以做多少个沙发套? 26、 3台同样的抽水机4小时可以浇地4.8公顷。照这样计算,一台抽

水机每小时可浇地多少公顷?

27、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体重可达198吨,一头大象的体重是1

5.3吨,蓝鲸的体重大约是这头大象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 28、 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43千克面粉,张师傅领了

5千克面粉,他最多可以做几个这种生日蛋糕? 29、 开心果园要将700千克苹果装进纸箱运到超市,每个纸箱最多可以

装15千克苹果,需要几个纸箱?

30、 张老师计划用500元钱买体育用品。他用225元钱买了5个篮球,

剩下的钱购买足球,每个足球72元,可以买多少个足球?

31、 一种袋装咖啡,没冲一杯需要15.5克咖啡和7.5克放糖,冲完这

袋咖啡,需要多少克放糖?

32、 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2千米,45天修完。实际每

天修3.6千米,实际几天完工?

33、 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4.5小时共行驶了427.5千米,用同样的速度

行驶6.4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34、 一个养鸡场要运出322千克鸡蛋,如果每个木箱最多能装15千克

鸡蛋,需要多少个木箱?

35、 星星剧院准备给50.8米,宽30米的剧场铺地砖,如果用每块面积

为0.4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需要这种方砖多少块?

36、 李明和王红参加长跑比赛,全程2千米,李明用了8.5分钟跑完,

王红比李明多用了2分钟,王红跑1千米平均需要多少分钟? 37、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分米,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代入公

38、 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a厘米、b厘米和c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39、 商店原来有480千克水果,又运来10箱,每箱重a千克。 (1) 用式子表示出这个商店里水果的总质量。

(2) 根据这个式子,求a等于30时,商店里一共有多少千克水果? 40、 李师傅要检验a箱零件,每箱有70个零件,b天检验完。

(1)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李师傅要检验零件多少个?当a=5时,要

(2)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平均每天检验多少个零件?当a=6,b=5

时,平均每天检验多少个?

41、 妈妈买回一个118元的吹风机,付了x元,找回32元。妈妈付了

42、 买18本字典,共付151.2元,每本字典多少钱?

43、 计划修一条长1500米的水渠,一周后还有560米没有修,则已经

44、 学校配备课桌椅,每张课桌的价格是129元,是椅子价格的3倍,

一把椅子的价格是多少元?

45、 小明在一个长100米的游泳池中游泳,他游一个来回用了8分钟,

小明平均每分钟游多少米? 46、 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00千克,比一头牛的体重的8倍还多200千克,

一头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47、 一个文具盒13元,买4支钢笔比买一个文具盒多花15元,每支钢

48、 桃树有110棵,比梨树的2倍少30棵,梨树有多少棵?

49、 苹果和橘子的价格都是6元/千克,妈妈买回2千克苹果和一些橘

子,共花了42元,妈妈买了几千克橘子?

50、 学校买了4套桌椅共2500元,一张桌子350元,一把椅子多少元? 51、 王老师买了钢笔和墨水各12样,墨水每瓶1.5元,买钢笔比买墨

水多花78元,每支钢笔多少元?

52、 小刚买了数量相同的两种邮票,面值分别是8角和1.2元,共花了

50元,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元?

53、 一辆双层巴士有乘客57人,下层乘客数是上层乘客数的2倍,上、

54、 在同一个笼子了,有相同数量的鸡和兔,它们的脚共有30只,笼

55、 两辆汽车从相距52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9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85千米。经过几个小时两车相遇? 56、 甲、乙两人在一个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从同一点,同时反向而行,

甲每分钟走45米,乙每分钟走35米,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 57、 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长44千米的路面,各从一端相向施工,40

天修完。甲队每天修0.45千米,乙队每天修多少千米?

58、 两个城市相距530千米,王军驾车每小时行40千米,刘海驾车每

小时行42千米。王军出发3小时后,刘海从另一城市开出,相向2 而行,又经过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59、 科学家丛书和发明家丛书每套单价都是相同的,张老师购买了6套

科学家从书和9套发明家丛书共花了330元。每套丛书多少钱? 60、 甲、乙两人合作加工2160个零件,同时加工8小时完成。已知甲

每小时加工零件120个,则乙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61、 妈妈比女儿重36千克,且妈妈的体重是女儿的2.2倍。母女俩的

62、 五年级学生共有1942人集体去秋游。租了16辆小客车,每辆可坐

32人。另一种大客车每辆可坐55人,则还需要租多少辆大客车? 63、 李大伯用63米长的栅栏围一块长方形菜地,菜地的长是宽的2.5

倍。这块菜地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64、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底长6.2米,高3.6米如果要给这块停车

位涂上每平方米7.5元的防滑漆,一共需要多少钱?

65、 给一块底是65分米,高是3.6米的三角形广告牌正反两面涂漆,

若每平方米需要15元的油漆,涂好这块广告牌一共需要多少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方形边长增加3面积增加3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