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平等地依法履行义务是否正确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义务与权利的关系,那么义务与权利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反之亦然。

  (一)法律关系中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指任何一项法律权利都有相对应的法律义务,二者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

  (二)社会生活中的对等关系。这主要表现在权利义务的总量是大体相等的。如果权利的总量大于义务的总量,有的权利就是虚设的;如果义务总量大于权利总量,就有特权。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二者的总量也是相等的,如债权与债务是对等、等量的。

  (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的享有有助于法律义务的积极履行。在许多情况下,不主张权利,义务人就不去履行义务。 法律义务也是法律责任,义务规范要求的作为与不作为要令行禁止。法律主体如果都能这样对待义务,就必然有助于权利的实现,建立起良好的秩序。

  (四)价值选择中的主从关系。在任何类型的法律体系中,都是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的,这样,才能通过法律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二、如何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我国公民做到: 一是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的权利 ;二是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

  公民的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公民的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依法行使权利、依法享有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做到: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必须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三、夫妻之间有什么权利与义务

  夫妻义务是保护被侵权者的利益,夫妻必须都爱情专一、感情忠诚、互相忠实于对方。夫妻义务强调男女平等,即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有悖法律,惩治办法相同。对于夫妻而言双方都是平等的无论是权力还是义务。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义务与权利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我们要积极的履行义务,以及享受我们所有的权利,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含义为: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分析:不是所有公民都这样,如未成年人,其权利能力很大,都有,但其行为能力及义务就基本上不存在。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含义为: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B选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含义不完整,应为:(1)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也就是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不允许一部分人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允许一部分人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国家平等地保护公民的法定权利,同时平等地要求公民履行法定义务。(2)任何公民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任何特权,任何人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追究。(3)所有公民在法律实施上一律平等,即遵守法律和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C选项,关于立法平等,在法理学中,除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中涉及到思想条件项下的权利平等(包含立法上平等)以外,其他时候包括宪法意义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都不包含立法平等,试想,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拥有立法权?
    B选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含义不完整,应为:(1)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也就是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不允许一部分人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允许一部分人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国家平等地保护公民的法定权利,同时平等地要求公民履行法定义务。(2)任何公民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任何特权,任何人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追究。(3)所有公民在法律实施上一律平等,即遵守法律和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C选项,关于立法平等,在法理学中,除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中涉及到思想条件项下的权利平等(包含立法上平等)以外,其他时候包括宪法意义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都不包含立法平等,试想,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拥有立法权?

4.2《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一目权利义务相统一。阐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和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第二层,公民既要依法行使权利,又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第二目法定义务须履行。理解了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关系后,这一目具体阐释“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和“如何履行法定义务”两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履行法定义务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依法履行法定义务,增强义务观念,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层,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第三层,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第三目违反义务须担责。介绍公民违反法定义务的法律责任。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二层,公民违反法律,应当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生由儿童时期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他们不仅需要知晓法律规定的权利,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有明确的认识与理解,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且,他们也需要知晓自己应尽的义务,理解履行义务的社会价值,自觉树立义务观念,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但初中学生义务观念缺失、责任感缺乏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有的学生义务观念淡薄,只懂得强调自身的权利,不愿尽义务或在尽义务时提出诸多要求。他们没有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只有履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权利。
核心问题 怎样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1、通过观看毛老太的案例及对受教育的探究分析,能表述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
2、通过交流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法律要求做和禁止做的行为,总结出法定义务及其要求,增强义务观念,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3、通过具体案例的探究与分析,明确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的不同法律责任,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承担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教学重点 1、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
2、知道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
2、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导语:时光如白驹过隙,2021年已经悄然走过。回望、盘点过去的时光我们会发现,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师播放微视频)然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这样的现象:因为一个人的任性,一座城担责任。
(师播放南京毛老太的视频)
南京毛老太的案例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呢?
生交流:略师总结;作为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以视频的形式导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自然而然引出课题。
二、新授第一板块:体味——权利义务相统一
活动一:谈一谈:疫情期间你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1.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2. 出门主动戴口罩、出示健康码、排队测核酸、不造谣不传谣:
师生共同总结权利义务的关系:
活动二:考考你1.请思考哪些属于权利,哪些属于义务?
2.你能总结出权利和义务之间又怎样的关系吗?
①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②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活动三:探究分享:你是否赞同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 并说明理由.
师总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活动四: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进行总结
生:遵守宪法和法律。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活动五:结合漫画里面的两幅图片和毛老太的案例,小组合作交流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1)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设计意图】联系个人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权利,处处有义务。能够通过毛老太案例真正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从而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
板块二:知晓——法定义务需履行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思考以下问题:
1. 什么是法定义务?
2. 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有什么区别?
3. 举例说出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有哪些?
4. 举例说出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有哪些?师点拨总结:法定义务实质是分为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而道德义务是内心的信仰,自愿履行。活动二:
以案说法:2021年 12月,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因偷税逃税,被税务部门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 13.41亿元。薇娅的案例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总结: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师播放视频思考:5名未成年少女因触犯刑法深陷牢狱,我们从中得到怎样的警示?
总结: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以案说法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知晓法定义务必履行。过渡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老年人、明星、未成年人,只要是触犯到法律,违反法定义务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板块三:明晰——违反义务需担责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能坚守这一底线,法律要求做的没做,法律禁止做的做了,这就构成了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将面临怎样的后果?
1.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
2.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
3.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
镜头一:朱某在浴室捡到苏某的进口手表拒不归还。为此,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苏某手表,否则赔偿苏某物质损失 3500元。
镜头二:2022年 4月 5日,张某将文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相关信息由“文登区”改为“环翠区”转发给他人,致使该谣言扩散,环翠公安经调查取证后,依法对张某予以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 500元。
镜头三:毛老太造成疫情外溢被刑拘,警方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她立案侦查。他们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应依法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设计意图】初中生对法律责任的理解有难度,通过自主学习和具体案例的分析,理解会更深刻。
【收获平台】通过本课的交流,我知道了......我懂得了......我会这样做......
【教师寄语】“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使命和正确选择。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让我们努力做到,心中有法,眼里有光。有权不任性,义务必履行。让青春与法同行
本节课内容多、理论性强,问题都比较抽象、难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列举材料、案例分析等形式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在探究发现中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情感。本节课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设计的活动多,其主要目标是注重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通过以案说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知晓法定义务必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从而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形成健全的公民人格,不断提升公民素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不足之处:上完课之后发现有的问题的设置还没有真正引起学生的深思,只是局限于道德说教,没有充分挖掘学生中的资源深入剖析。今后要善于捕捉教育信息,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讲课过程中,学生们不能踊跃参与活动,有点害羞,放不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民的六项基本权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