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赫兹的声音长时间听为什么会感觉刺耳?

():通信人应该知道的通信史十件大事


人类进行通信的历史很悠久。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壁画等方式交换信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书、驿马邮递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从此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一、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电报的发明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通信手段和现在一样是“无线”的,如利用以火光传递信息的烽火台,通常大家认为这是最早传递消息的方式了。事实上不是,在我国和非洲古代,击鼓传信是最早最方便的办法,非洲人用圆木特制的大鼓可传声至三四公里远,再通过“鼓声接力”和专门的“击鼓语言”,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消息准确地传到50公里以外的另一个部落,不会像前段时间湖南卫视的“悄悄话接力”那样传得完全变了样。


其实,不论是击鼓、烽火、旗语(通过各色旗子的舞动)还是今天的移动通信,要实现消息的远距离传送,都需要中继站的层层传递,消息才能到达目的地。不过,由于那时人类还没有发现电,所以要想畅通快速地实现远距离传递消息只有等待了……


人类通信史上革命性变化,是从把电作为信息载体后发生的。


1753年2月17日,在《苏格兰人》杂志上发表了一封署名C·M的书信。在这封信中,作者提出了用电流进行通信的大胆设想。虽然在当时还不十分成熟,而且缺乏应用推广的经济环境,却使人们看到了电信时代的一缕曙光。


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俩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0千米长的接力方式传送信息的托架式线路。据说两兄弟是第一个使用“电报”这个词的人。


1832年,俄国外交家希林在当时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电磁感应理论的启发下,制作出了用电流计指针偏转来接收信息的电报机;1837年6月,英国青年库克获得了第一个电报发明专利权。他制作的电报机首先在铁路上获得应用。不过,这种方式很不方便和实用,无法投入真正的实用阶段。历史到了这关键的时候,仿佛停顿了下来,还得等待一个画家来解决。美国画家莫尔斯在1832年旅欧学习途中,开始对这种新生的技术发生了兴趣,经过3年的钻研之后,在1835年,第一台电报机问世。但如何把电报和人类的语言连接起来,是摆在莫尔斯面前的一大难题,在一丝灵感来临的瞬间,他在笔记本上记下这样一段话:


“电流是神速的,如果它能够不停顿走十英里,我就让他走遍全世界。电流只要停止片刻,就会出现火花,火花是一种符号,没有火花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火花的时间长又是一种符号。这里有三种符号可组合起来,代表数字和字母。它们可以构成字母,文字就可以通过导线传送了。这样,能够把消息传到远处的崭新工具就可以实现了!”


随着这种伟大思想的成熟,莫尔斯成功地用电流的“通”、“断”和“长断”来代替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尔斯电码。


1843年,莫尔斯获得了3万美元的资助,他用这笔款修建成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全长等联合开发,目前加入到这个标准中的成员单位已有200多个,要注意的是,WAP协议并不依赖于某种具体的网络,所以不仅能够运行于现有的GSM网络,还能在未来的CDMA、W-CDMA等多种网络下运行。


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GSM的基础上的一种过渡技术。GPRS可以提供用户在外的上网需求,速度能达到115kbit/s,这可是现在ISDN双通道的速率,更重要的是GPRS可以拥有和现在电脑上网不同的模式,始终处于连接在线的状态,使用费率则只按数据流量来计算(类似于现在DDN专线的计算方式),显得十分合理,其投入实用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只要在原有的GSM系统上进行部分升级改造就可以了,避免了重复建设的昂贵投资。1999年11月,用摩托罗拉和思科(Cisco)公司的方案,英国BT Cellnet公司实现了全球首次GPRS通话,2000年7月,该公司推出了第一个商用GPRS方案,摩托罗拉则同时推出了全球第一款GPRS手机——Timeport P7389i。


回顾移动通信史,主要的发展都在近几十年,而且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蓝牙、WAP和GPRS仅仅是目前移动新技术的几个亮点而已。在这世纪之交,移动通信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现在无法想像的科技产品会飞快地出现在我们身边,那时,手机不会再仅仅是你的个人通讯工具,相信它会成为你可靠的工作助手(上网、记事、制定工作计划、照相、录音)和有趣的娱乐伙伴(游戏、听MP3、收音、看电影),而它的形状也会有各种各样(手表、头戴式、分离式、笔式)以适应不同人群的要求,让我们共同期待移动通信创造的美好未来吧。

人懒,没钱,两娃,工作忙,是我们家的现实写照。说良心话,婚后老公确实是家务活的主力,但二胎出来后,我和双方老人得带小的,还得辅导大的学习。他还越来越忙,时间有限,家里活儿越积越多,越来越乱。想过雇家政,但他舍不得钱,还有点特性儿,不愿意别人动他的东西……我们只能尝试向科技要生产力,不断尝试、升级方面的家电,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几番折腾,我俩交换意见后,在今年618前,列出了这4类我家觉得确实有用,效果明显的清洁类家电。(要是问我为啥不多写几类呢?因为从不可替代性来说,我暂时找不到更多的了)

6.1新买的,新鲜热乎,先放第一个推荐了。

作为七八年前某品牌初代擦窗机器人用户(活动价1400多元呢),各位可想我有多懒。虽然那个年代摸着石头过河的产品并不完美,我也能耐着性子每年用上两三回。

去年春节前再拿出来发现坏了,报修商家连配件都没有了……一气之下研究了玻妞品牌,之前在姑姑家看过,毕竟是能让老太太特意从辽宁背到上海给表妹擦窗户用的"神器"。也许是报复消费的心理,看到6.1预售活动,直接定了玻妞旗舰款388擦窗机器人。到手两个周末擦遍了自家和双方父母家的玻璃。以玻妞388为例,谈下我的使用感受。

首先,当您想选擦窗机器人时,要先定下来是方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椭圆形的多由两个圆形抹布组合在一起,单次清洁面积大,扭动擦,速度快。

方形的机器中间要有吸盘和履带,抹布仅在四边有,单次清洁面积小,直线运行,清洁速度比椭圆形的慢点。

因为我家第一台是方形的,这次果断选了椭圆形。

包装简单,赠品丰富,有清洁剂、两套超声波喷嘴,两套清洁环(支架)、另有多组清洁布绝对是多多益善。

下图为上图盒子里的东西

玻妞388的机器挺轻巧的,但不耽误内置电池和有一个小水箱。加固防脱落的电源接口设计的很贴心,另有4米长的安全绳、总长度可达约6米的电源线,兼顾了安全性和使用便利度。

给我留下较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四点:

一是核心技术经受住了时间检验

玻妞采用的旋转擦窗技术,是两个圆盘无缝对接,旋转扭擦,机器多宽,清洁面积就多大,单次清洁效率大幅提升。

吸力很强,在11层楼的高度,外面明显有风时,也不耽误使用,依旧很稳。

当天11层楼高,外面的风不小,但很稳定

从上至下竖着扭动擦,下面的轮子走一遍后,上面的轮子再走一遍。单次清洁时,玻璃上的大部分都能被擦到两遍。

有边缘感压侦测,在相对小框的玻璃上,也能用(我家之前的擦窗机器人小窗户擦不了,因为识别能力有限,默认无法转身,工作不了)。

二、能擦的东西和地方很多

之前我姑说她家的玻妞入门产品就能擦瓷砖。这次好奇回来,试了下,单层玻璃,中空夹层玻璃、瓷砖都能用,甚至连大白墙面都能用。

不是完全光滑的,带花纹的瓷砖表面可以用。

白墙上的浮灰也可以擦。但如果墙皮有开裂的地方,玻妞的大吸力会把破损的墙皮"扒"下来,需要注意。

最让我意外的是,表面有沟坎的长虹玻璃,玻妞388干擦时居然也可以,但喷上水湿擦,就往下滑了。

擦窗机器人还能擦到那些人工不好擦的地方。

如自家厨房的窗户下面是橱柜台面,不太敢踩,所以这块窗户就没怎么擦过。

稍微站个凳子把玻妞放上,我就不用管了。多年擦窗不便的问题解决了。

我家没有防盗围栏,当看到玻妞388宣传页面上提到的,9.5㎝厚度可以穿过常见防盗网,也算是特殊场景适用的表现了。

自家带真空夹层的玻璃,上图为擦之前的状态。两扇玻璃上部能看到明显的雨淋痕迹。下图是玻妞388擦完后的对比,右面擦了,左面没擦。

厨房那块玻璃内侧常年受重油污侵染,外侧由于有橱柜台面没处落脚干活,多年也不擦一次,玻妞388几轮下来的清洁效果,我们家还是很满意的。

但有一说一,由于结构特点,窗户边缘是能覆盖到的,

但边角处的玻璃,圆形的玻妞确实擦不到。

之前在B站看见过一个擦窗机器人横评,方形的擦窗机器人也不能保证边角能擦到,希望行业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四、玻妞388作为旗舰款却有自己的特点。

1、有遥控器,还可以APP蓝牙连接。控制方面多了新选择。

ios系统下APP更方便些,部分高端机型才有APP功能,跟遥控器一样的操作页面,还会提示工作状态。

2、带超声波喷水,每次定量雾状喷水,水量控制很好(灵感来自模仿人用嘴哈气),不会因为太湿影响清效果。目前看室内还好,室外有风的话,喷一下玻璃上几乎沾不到水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改进。

室内超声波喷水的效果不错

总的来说,两周多的体验,玻妞388还算是挺好用的,在擦玻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性。小缺憾是噪音不算小,家里有小孩、老人时,长时间"嗡嗡"总怕影响他们。索性就留老公自己在家擦了。

近距离的噪音接近80dBA了,不算小

当然,将近3000元左右的价格,也不算便宜,作为旗舰的3系列还有358和368型号可选,功能差异如下。

如果只求能擦干净就行,入门款的188,以及相对适应低温环境的198可以关注一下。

出于高空作业的安全性考虑和窗户定期得擦的必要性,擦窗机器人具备不可替代性。

洗碗机的作用和必备属性没必要再争论了。能让夫妻关系和谐,生活幸福美满。我家也陆续接触过5个品牌不同类型的洗碗机了,有西门子IQ500系列纯进口13套独嵌两用的,有松下台面4套的,有替换的华凌8套,方太11套的,有偏瘦的海尔10套的。

形成了两篇测评文,欢迎延伸阅读。

说说我家关于洗碗机的经验之谈:

国内洗碗机产业这两年蓬勃发展后?不管什么品牌,多大容量的?用什么程序?即便是中式饮食重油污餐具,都能洗得挺干净!用之前收集的素材佐证(尽量找特殊"东西",常规碗盘没啥意思了)。

西门子进口13套洗带漏网的洗菜篮的效果对比

海外V10 10套洗碗机 清洗空气炸锅 及滤网效果对比

方太NJ01 11套洗碗机清洗 下水管封闭胶圈

没有软水盐仓的 松下4套台面洗碗机,在使用多合一洗碗块后,玻璃杯洗得也挺干净

对比可见,不同餐具,不同污渍,洗得都挺干净的。而且不同价位不同、不同类型的洗碗机在清洁效果方面,几乎看不出明显的差别(好多实验是多台机器都做过的)

如果你经历过或听别人说过"洗碗机洗不干净"之类的事?首先请看看餐具是否摆放对了?你要是碗面向上了,当然洗不干净。再就可能是软水盐、晶亮剂没有放,导致玻璃器皿清洁效果不佳,或是有因为水质硬洗完有"白蒲"吧!?

前几年常见的洗碗机多采用冷凝+热交换的干燥方式,用洗碗机腔体内壁和餐具的温差,将餐具上的水分转移到洗碗机腔体内壁上。能让餐具干(效果不敢百分百打包票,如塑料材质餐具不能完全干),但腔体内壁潮乎乎的。

自家采用热交换+冷凝 干燥技术的西门子清洗过后的状态

潮湿的封闭空间,容易滋生细菌,二次污染餐具,限制了洗碗机储存的能力,所以才有早期的"洗碗机不能长时间存放餐具"的说法。

其实若干年前就有自动开门和西门子的晶蕾烘干技术(属于物理吸附干燥),但价格昂贵,可选品牌和机型少。凭借这两年国产品牌频频发力,当下在几年前中低端机型的价位区间里,洗碗机烘干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几乎普及了自动开门和热风烘干两种烘干技术。

刚好前两天看见站内大佬@关于当前相对高端,主流机型在用的3种烘干模式——自动开门、热风烘干、西门子晶蕾烘干的对比贴,

看完我想说!好羡慕!当我还在研究洗碗机的时候,大佬们都开始从洗碗机的某一项技术入手,开始横评了!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没用过西门子的晶蕾技术),我的总结经验是:西门子用晶蕾烘干技术的旗舰机型,质量、质感、烘干效果都不错,但贵!谈不上性价比。如果预算在同价位只能买到西门子传统的"冷凝+热交换"烘干技术,那建议改换其他品牌,且南北方有差别(主要是考虑能耗、效果)。

北方(干燥地区):自动开门>热风烘干;南方(潮湿地区):热风烘干。

热风烘干是在清洗程序结束后,进气涡轮风机启动,吸进外部空气,通过加热变成热风,往腔体内吹,加速餐具烘干。

因为有外部能量参与,餐具和腔体内部都有不错的干燥效果。

方太NJ01洗碗机 热风烘干后,腔体内壁,门板、玻璃碗都干燥

也是因为有外部能量介入,热风烘干需要额外的加热,吹风。会多用一点电,有一点吹风的噪音。

热风烘干的优势是不受空气湿度限制,能保证烘干效果。缺点是稍微费点电、有点额外噪音。

自动开门技术说白了就是"更全面更深度的热交换"。通过开门,把原来餐具和洗碗机腔体内壁之间的热交换,延伸为洗碗机腔体内部(含餐具)跟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开门时让洗碗机内的高热量水汽散发出来。跟传统冷凝+热交换的洗碗机比,仅多了个开门的功耗。跟热风烘干比,能降耗20%左右,并且烘干、除菌、净味的效果也不差。

在辽宁,海尔V10洗碗机 自动开门烘干后,腔体几乎完全干燥。

我也曾想过,老洗碗机洗完手动开门不就OK了嘛?!自动开门胜在省心。不用担心晚上洗碗睡着了忘记开门,带水汽闷一宿,也不用一直看着洗没洗完。

自动开门烘干优势是节能、高效。缺点是烘干效果受一些条件限制。如有值友评论只能自动开门不能自动关门,有进蟑螂或其他虫子的隐患;还有一位深圳的值友留言说自动开门了,但腔体内壁还是有水的。后经分析应该是深圳雨季时室内湿度太大,影响了开门热交换的效果。

所以,如果不考虑晶蕾烘干, 那北方(干燥地区):自动开门>热风烘干;南方(潮湿地区):热风烘干。

偷懒引用自己众测报告里的内容:

1、新房装修或老房子能改橱柜的——嵌入式12、13、15套洗碗机。不占地方、橱柜一体感强,如果是可换面板的洗碗机,颜值更是翻倍。

2、不想把洗碗机嵌入橱柜,厨房足够大,橱柜两侧有空间的——独立式大套数洗碗机直接摆在地上,作为橱柜延伸。

3、老厨柜装有嵌入式消毒柜的——8套嵌入式洗碗机替换原来的消毒柜。不用改动橱柜,安装成本低。

4、小厨房、老房子橱柜没法改动,家里人口少的——4、6套台上式洗碗机。

5、厨房台面有限,橱柜没有足够空间装嵌入式洗碗机,在洗碗同时想要洗果蔬海鲜等附加功能的——水槽洗碗机。

最关键:能大尽量大,越大越好!

4、再换洗碗机我会重点关注的功能是啥?——分层洗

为了学区跟父母换房,装修进行中,原来的洗碗机直接留给老人用了,新家再选洗碗机,除了尽可能多的套数,北方地区自动开门烘干更优先一点外,我更关注一个新的功能——分层洗。

家里人口少,每餐餐具不多,可能会出现得攒几顿脏碗一起洗的情况,估计有人就接受不了。但为了能洗锅,还选了8套以上的机型,如何实现大洗碗机洗少量餐具?那就得看"分层洗"了。

过去的机型有"轻载"模式,指的是餐具不多时,或油污不严重时,降低能耗的一种模式。但也是上下层一起清洗。而"分层洗"是独立让某一层清洗,跟"轻载"模式有本质的区别,是实现大容量洗碗机洗少量餐具的关键。

目前,市面上有分层洗功能的机型不算多,简单梳理,在大众消费区间里,可关注以下几款。

注意,慧曼仅限HTD-B2版本有分层洗功能哦。

海尔晶彩系列。13套、自动开门烘干,全新操作模式,适合湿度不那么大的地方用。(京东、天猫型号不同,都列上)

美的16套,极光系列,也是京东、天猫不同型号。热风烘干,南方或高湿度地区首选,当然北方不介意比自动开门多耗点电的,也可以。

X5系列,也有分层洗(上层、下层、全层),可换面板,颜值更高一些。

另外,LG有款上万元的14套DFB325系列(HS /HM)洗碗机,有达人写过晒单测评,简单提了句有"分层洗"功能,然后官方宣传页面也没有特意说这个事,仅在功能介绍的图上能看到"双层"、"单层"的字样。

估计这个价位的真机我家是没啥机会体验了,欢迎用过的朋友们留言确认下哦!

出于洗碗的刚需,以及餐具深度清洁的健康性,洗碗机不可替代。

洗地机是今年春节后入我家门的,选了当时价格相对便宜的艾迪宝T70。

促使我选购洗地机的原因,就在于它对付湿垃圾时的不可替代性。

家有小宝宝的家长们一定不会忘记孩子刚接触辅食时吃东西会有多"恐怖",

前两天儿子打碎了一个碗,大块碎片捡走后,直接用洗地机把饭、菜、菜汤、主要是细小又危险的碎片一下子都吸干净了,这是没有洗地机前不敢想的。

洗地机不惧各类干湿垃圾,主要是因为有类似的原理,但比吸尘器耐折腾,可以吸水,不怕潮。自带清水箱和污水箱,且多数都带自清洁功能,即便是油污,通过自清洁也能较好的处理掉。用完我们只需要倒掉污水箱里的汤汤水水就行。

实际效果确实很惊人,吸干垃圾不比吸尘器差,

厨房重油污的干湿垃圾,也能一吸了事。

不管滚刷多脏,多自清洁即便,也就OK了,轻易不用我们手洗。

总的感觉,洗地机也许没有吸尘器那么精致,但也没有吸尘器那么精贵。这种粗犷,啥脏活累活都能干的特性,反而变成最吸引我的地方。

至于推荐选品,过去是洗地机可推荐的少,现在推荐啥反而成了幸福的烦恼。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里,洗地机的市场竞争就越发激烈,除了向艾迪宝这种相对小众品牌是经济实惠的选择外,

蓝宝品牌也算是电动拖布和洗地机同时发力的新生品牌了。

洗地机鼻祖的添可,已经出了第二代产品——芙万FLOOR ONE 2.0,给人更精致更高端的感觉。

而各路传统清洁类家电品牌,特别是吸尘器起家的,也研发出了自己的洗地机产品。

如莱克旗下品牌吉米,就出了X8洗地机。

做蒸汽拖把在行的必胜也有了自己的洗地机产品。

而价格不菲的Hizero/赫兹在今年的AWE展上也凭借着外观炫酷的F803吸引了众多关注。

传统家电豪强品牌,国外的倍科、惠而浦,国内的美的,都有了自己的洗地机,几个月前简直不敢想。

当然还有更小众或更意外的品牌准备分这块蛋糕。

如借最新版的扫拖一体机打响口碑的360,

之前从没听说过的滴水品牌。

看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洗地机"盛世",只能说明:洗地机要么是真赚钱,要么是真好用啊。

如果问我建议:我选价格好,水箱大,带自清洁的

出于对湿垃圾清理的便捷性,洗地机不可替代。

之前做过这张图,说明当前地面清洁的工具和方式,

只有洗地机和扫拖一体机两项是仅用一台设备即可完成地面除尘和湿拖两项工作的。之前提到洗地机,因为适用范围广而具有不可替代性,那扫拖一体机呢? 它的不可替代性就是不用人陪着走,也能干活

当我们不在家时,洗地机是没法用的,但扫拖一体机可以啊!定时、远程控制,智能联动,都能用。我们在家的宝贵时间,不必再浪费时间进行地面常规清扫和拖地了。长期使用,也完全能保持地面干净。

现在2000至3000元价位的主流扫拖一体机多具备强大的建图能力、避障能力、越障能力,以及更大的吸力。再配合上自动控制喷水量的水箱,先吸尘后湿拖。算是加强版的。先后众测的追觅L10pro和米家机器人PRO都属于这种。

追觅的特色是超强的避障能力,

米家扫拖机器人Pro的APP端丰富的智能控制玩法,以及更强的越障能力是卖点。

相近价位另一位强有力竞争对手是360 X100 MAX,其8.5㎝超薄机身可以进到沙发和床下清洁,以及三目激光导航避障都是吸引人的卖点。

扫拖一体机随客户需求变化,主动增强拖地能力,代表作有传统品牌科沃斯旗舰T9 Power,

和一直有不错口碑的石头,旗舰款T7S,都增加了震动拖地的功能,增加了拖地的主动性。

石头T7S的全TPU软胶材质的滚刷,能有效缓解毛发缠绕,获得了站内多位达人的一致认可,感觉会成为以后的趋势。

引自@巴伐利亚南大王文章

再升级,就是自动集尘套装或自动清洗拖布了。

连倒尘盒里的垃圾都不是必须的,拖布也能自动清洗了,那在地面清洁这项工作上,真没有啥人工的必要了!可以有更所时间充实自己,用更多时间来陪孩子了。

不必人工,即可完成地面清洁,扫拖一体机器人就是最后一个不可替代的清洁家电!

洋洋洒洒,4种家电写出了6000多字,累啊!

这估计是我618前最后一篇选购攻略或者说清单文了。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毕竟是一个懒人亲身经历,深度体验后给出的不可替代的清洁家电清单!

把握住今年618,这4类家电,无论哪一种买到手,都能大幅提升幸福感哦!

我家是,期待您的关注和三连支持!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声音有点刺耳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