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中使用的人体测量数据有哪些要求呢?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包括工业产品、建筑结构、环境规划、生活用品等)及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人机工程学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的研究,研究人机系统中人、机特性,人与机器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机界面设计,以及人在工作、生活中工作效率、人的舒适和安全健康等问题。其目的是实现人机系统的最大效...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包括工业产品、建筑结构、环境规划、生活用品等)及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人机工程学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的研究,研究人机系统中人、机特性,人与机器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机界面设计,以及人在工作、生活中工作效率、人的舒适和安全健康等问题。其目的是实现人机系统的最大效率和追求人的安全舒适。在我国,人机工程学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包括在生活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的快速发展,人机工程学带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多的安全与健康。

  人机工程学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交叉科学,它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已有50余年。现在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中国的人机工程学研究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但系统和深入的开展则在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4月,国家标准局成立了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84年,国防科工委成立了国家军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了人机环境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也开展了包括坐姿作业导致的肌肉骨骼劳损的研究,同时也就涉及到作业姿势,作业环境评价等方面的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发展。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活动过程中的人的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也就是说,在实现一定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安全健康与舒适愉快。安全人机工程学侧重于人和机的安全、减少差错、缓解疲劳等课题的研究。在我国,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常见于以下几个行业中。

  1.重体力劳动作业的应用

  从事重体力作业的劳动者,如果没有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很容易遇到突发性伤害或器官遭受持续性破坏。以搬运作业为例,不正确的搬运姿势导致脊柱受伤的案例非常多。人的脊柱为“S”曲线形,12块胸椎骨组成稍向后凹的曲线,5块腰椎骨连接成向前凸的曲线,每两块脊椎骨之间是一块椎间盘。由于脊柱的曲线形态和椎间盘的作用,使整个脊柱具有一定的弹性,人体跳跃奔跑时完全依靠这种曲线结构来吸收受到的冲击能量。脊柱承受的重量负载由上至下逐渐增加,至第5块腰椎处负荷最大。用不同的方法来提起重物,对腰部负荷的影响不同,如图1所示。

  直腰弯膝提起重物时椎间盘内压力较小,而弯腰直膝提起重物会导致椎间盘内压力突然增大。因为弯腰改变了腰椎的自然曲线形态,不仅加大了椎间盘的负荷,而且改变了压力分布,使椎间盘受压不均,前缘压力大,向后缘方向压力逐渐减小,如图2所示。这就是损伤椎间盘的主要原因。而正确的提重方法应该如图3所示。

  首先要抓稳重物,提起时保持直腰,上身尽量伸直,尽量弯膝;在设计时应尽量使重物的抓握高度高于地面40~50cm;提取时身体应尽量靠近重物。

  2.冲压作业的应用

  在冲压行业中,冲压设备易操作,零配件成型效率较高,因此在各种制造型企业中使用广泛。与此同时,冲压作业事故也日趋上升。如何预防、减少冲压事故,目前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现就两起冲压工伤事故进行人机工程分析并浅探其安全对策。

  案例1:某厂员工甲在操作冲床时,与另一员工两人同机,当两人各用一手按下按钮时,甲某左手还在冲床合模区内未能及时抽出,且此机台光电保护装置的位址设置过高,未能起到保护作用,导致冲床下行时压伤甲某左手,造成无名指、中指末端粉碎性骨折,小拇指和食指压伤。

  案例2:某厂员工乙操作冲床过程中发现料未送到位,立即用以手遮挡光电保护装置的方式停机,不想右手穿过光电保护装置并进入合模区后,虽然光电保护装置被激活,但由于机械的惯性运动,上模仍然下行了一段距离。结果乙某右手被导柱压入导套,造成乙右手中指全部和食指的两节离断。

  对以上两起事故原因分析后,不难看出,案例1事故事发原因主要是甲某违反操作规范,两人同机操作冲床;光电保护装置位置设置过高,起不到保护作用;安全意识不强。案例2事故事发原因主要是乙某违反操作规范使用光电设备紧急停机;事故冲床的光电保护装置光幕盲区过大,造成保护作用滞后。

  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进行人机系统分析,首先,在人机系统中设备的安全状态因素非常关键,冲压操作时模具是人机的主要结合面,也是事故的多发点。由于模具设计的缺陷,人机不能协调,操作者在送料、取料等过程中必须将手伸入危险区内,给事故发生留下了隐患。因此,为避免事故发生,进行零件冲压加工时,应尽量使人体不进入危险区,可以选择使用连续模,以减少人体进入危险区的概率。另外在冲床上安装“光电保护装置”等保护装置,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及时排除故障,也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在人机系统中,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因素更是第一位的,冲压事故很多都是由于人的因素导致的。上述两起事故中也主要是由于员工违反操作规范引起的(双人共机操作冲床、使用光电保护装置紧急停机),更何况光电保护装置的位置设置、功能的保障程度都是人为的,因此,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工业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使其树立强烈的安全观,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具备规范化的操作技能,正确使用各种劳动保护用品及安全防护设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科学应变。

  另外,在人机系统中环境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冲压生产现场一般噪声较大,冲压工作本身又具有简单、重复的特性,而人员在这种作业环境下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容易产生心理、体力上的疲劳,降低注意力,紧急情况下往往无法及时做出反应。

  3.控制台操作作业

  大型工业设备、交通工具及电厂集中控制中心等设备通常有较大的控制台,各种控制器排列在一个板面上或者排列在较小的空间里。因此,在正确的时候使用正确的控制件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在许多情况下,当作业者操作控制件,视觉集中于机器的其他部分时就更为重要。如在飞机驾驶或是大型设备操作。而很多事故发生就是由于操作员的误操作。控制件的设计如果符合人机工程学,操作人员就能够更好地操作控制件,有效减少误操作。如图4所示。

  图中的A区是布置最重要和经常使用的操纵机构的最佳区域。B区则是布置次要和使用较少的操纵机构的区域。在决定操作者的工作区时,必须保证肘部的支承表面,在此表面上不应布置操纵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2020·安全人机工程学复试大纲

  来看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2020研究生大纲资料,大家可以将此作为2020考研复试的复习参考,疫情之下,给大家争取了很多复试时间,目前时间差不多大概已经敲定时间段,小编希望大家再加把劲。

  哈尔滨理工大学2020考研·安全人机工程学复试大纲

  适用专业名称:安全科学与工程 资源与环境(安全工程)

  《安全人机工程》廖可兵 张力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

  《安全人机工程学》欧阳文昭 廖可兵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2

  《人机工程学》丁玉兰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安全人机工程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其他各学科的关系。重点掌握人体测量参数、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指导实践中的设计。考生应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满分50分)

  安全人机工程 50分

  1. 简答题 约40分

  2.分析论述题 约10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人机工程工程等基本概念,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理解人机工程学、安全人机工程定义、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理解人机系统、人机结合面的含义。

  3.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及发展趋势。

  人体生理学参数及测量

  1.了解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了解人体尺寸的部分特性;了解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

  2. 重点掌握人体生理学参数测量的内容。

  3. 了解群体的人体尺寸数据分布状况的描述方法及涵义,了解有关参数的测量与计算。。

  人的心理、生理及生物力学特征参数、疲劳

  1.理解人的感觉和知觉定义;理解视觉特性和听觉特性;了解人的嗅觉、味觉和肤觉特性。

  2.重点掌握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内容、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减少反应时间的途径。

  3.重点掌握疲劳产生的原因、规律;理解疲劳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并能根据实际运用提出消除与改善疲劳的一些对策。

  4.重点掌握人与机的功能特性,并能针对系统中的人机功能分配合理性进行分析。

  (四)安全人机工程的实践与应用

  安全人机工程学在办公室及工业生产设计中的应用

  1.了解控制室、办公室设计的安全人机工程要求。

  2.掌握作业空间的基本概念以及各种作业姿势下的工作空间特点及布局设计,并会实际应用。

  以上就是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2020考研复试大纲,这样考生复习起来也能有方向,对于2020考研复试复习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更多考研复试资料,还请关注 。

2022考研查看出分、调剂数据、院校排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日本称人机工程学为( )

A.人间工学 B.人类工效学

C.人的因素工程学 D.人体工程学

2.人机工程学的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3.下列哪个命名为我国普遍采用的学科名?( )

A.人间工学 B.人类工效学

C.人类工程学 D.人机工程学

4.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数据是代表从事工业生产的法定中国成年人的人体尺寸,其中男性的年龄段是______岁。( )

5.在水平面内双眼视区大约在左右______以内。( )

6.对于人来说,只有频率为______Hz的振动,才能产生声音的感觉。( )

7.大脑皮质的连络区中哪一区是接受、加工和储存信息的联络区?( )

A.第一区 B.第二区

C.第三区 D.第四区

8.视网膜除能辨别光的明暗外,还有很强的辨色能力,可以分辨出______种颜色。( )

9.在正常人着装身材尺寸修正值中,因为裤厚的原因,坐姿高的尺寸修正量是______mm。( )

10.常见的主要显示仪表应尽可能排列在视野中心______范围内。( )

11.对于远距离观察的信号灯,可选用射程较远的______信号灯。( )

C.黄光 D.长波红光

12.次要的显示仪表可布置在______视野范围内。( )

13.在工作座椅的腰靠设计中,其腰靠长的推荐值是______mm。( )

14.短时记忆一般是指保持______min以内的记忆。( )

16.工作座椅的座高调节范围在______mm之间。( )

17.从事故统计数据来看,发生事故的原因大多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其比例高达( )

18.在坐姿控制台的设计中,首先应在操作者视水平线以上10°至以下30°的范围内设置斜度为______的面板,该面板上配置最重要的显示器。( )

19.当人体温度下降至______℃以下时,随意运动丧失,瞳孔反射,人濒临死亡。( )

20.对于站姿作业,我国女性肘高均值为______cm。(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其形成与发展中,大致经历了______等三个阶段。( )

A.原始人机工程学 B.经验人机工程学

C.科学人机工程学 D.现代人机工程学

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人体结构特征参数?( )

A.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 B.人体各部分的活动范围

C.人体各部分的动作速度 D.人体各部分的尺寸、体重

E.人体各部分的体表面积、比重、重心

3.在人体测量中一般被测者姿势有( )

4.人机工程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是( )

A.产品设计 B.人体特性的研究

C.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 D.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设计

E.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设计

5.人的思维类型有(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6.以下哪些选项是属于思维的基本特征?( )

A.思维的间接性 B.思维的概括性

C.思维与语言具有不可分性 D.思维的跳跃性

7.作业场所布置的总体原则是( )

A.重要性原则 B.主次原则

C.使用频率原则 D.功能原则

8.以下哪些应用条件需要在设计中涉及人体尺寸应用时选择95百分位的?( )

A.身高 B.坐姿垂直伸手高度

C.人体最大厚度 D.人体最大宽度

9.绿色设计主要特点是( )

A.减缓地球资源的消耗 B.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C.减少大量的垃圾处理问题 D.绿色设计是并行闭环设计

10.虚拟现实系统具有以下______特征。( )

A.虚拟性 B.仿真性

C.自主性 D.交互性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我国于1989年正式成立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这是我国人机工程学发展新的里程碑。( )

2.人眼对白色的视野最大,对黄色、蓝色、红色的视野依次减小,而对绿色的视野最小。( )

3.不同地区间人体尺寸差异不大。( )

4.研究表明,坐骨处的压力值以8~15kPa为宜,在接触边界处压力降至2~8kPa。( )

5.根据我国征兵体检等局部人体测量资料划分的区域,将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分布划分为五个区域。( )

6.为适应不同的使用者,双把手工具最大握力应限制在100N左右。( )

7.为了保证手的用力和发挥技能,操作时手最好距眼睛25~30cm,肘关节呈直角,手臂自然放下。( )

8.一般作业面高度应在肘部以下10~20cm。( )

9.利用色彩的感情效果,在工作场所构成一个良好的光色环境,称为色彩调节。( )

10.4M法为技术、教育训练、媒体或环境、法制。(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2.“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3.产品功能尺寸具体设定的通用公式。

4.光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请阐述现代座椅设计的新观念。

2.手握式工具设计的一般设计原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测量自己的身体数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