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年7月的高温是因为拉尼娜现象,那为什么之前还会出现南涝北旱的现象?

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认识:“南涝北旱”正在向“南旱北涝”转变

北方干部群众防洪意识薄弱源自短期经验

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杨晓东明确表示,防灾、抢险救灾工作中依然存在不足,有主、客观原因。“今年河北遭受的降雨范围广、强度大、峰值高,很多地方降水超过历史数据。”杨晓东说,河北一些乡镇地处山区,地势比较险峻,居民居住也很分散,加上强降雨、山洪来临的时候,尤其是晚上大量的群众来不及转移,也造成了人员的伤亡。

强降雨造成部分地区交通通讯不畅,延误了转移和搜救时间。河北一些乡镇村庄的房屋,建设的时候因为经济欠发达的原因,抗洪能力比较差。“河北倒损这么多房、伤亡人员比较多。房屋设防水平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杨晓东说。

杨晓东指出,河北受灾惨重也有主观原因。“这些地方多年没有发生大洪水,一些地方干部可能有麻痹大意的思想,一些干部群众包括企业员工防洪意识也比较薄弱,缺乏防洪避险经验,加之人为滥采乱挖、侵占河道、泄洪道修路建房,造成行洪能力差。

他还坦言,个别地方的领导干部在责任落实上是不到位的,重视不够,预判不足,对险情应对不力、处置不当,防范措施不到位,怀有侥幸心理,工作当中存在这些薄弱环节。

2016723晚,河北省邢台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邢台市市长董晓宇表示,七里河洪水给邢台市经济开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令人十分痛心,教训深刻。首先,政府对这次短时强降雨强度之大,来势之猛,预判不足。其次,由于多年来未发生大的洪灾,各级干部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应急能力不足。第三,灾情统计、核实、上报不准确、不及时。

对“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的气候类型转变缺乏认识

由于河北多年来未发生大的洪灾,邢台地方政府对这次短时强降雨强度之大,来势之猛,预判不足。这种麻痹思想也反映出气象界和新闻舆论界对“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的气候类型转变的宣传力度不足。相关部门对基层干部防洪减灾的培训不够,甚至根本没有。

例如,作为基层单位,防洪首先要巡查堤坝,疏通水道,预备防汛器材,做好防洪预案,建立防洪队伍,沟通汛情信息,及时传达警报。作为家庭和个人,要准备救生器材,制定逃生路线,必要时先撤离妇幼老人。缺乏这些基本措施,是造成损失重大的重要原因。

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要对局势有清醒的认识,一念之差,功亏一篑。固守“南涝北旱”的老经验是此次洪灾酿成大祸的主因。

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的气候类型转变早就开始

事实上,“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的气候类型转变早就开始,只是宣传部门工作不到位,没有做到家喻户晓。

2003年时任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赵振国提出,在未来的5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360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2003年后,华南年降水量阶段性减少,已经有5年出现降水显著偏少年(2003年、2004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一般较常年同期偏少10%20%2003年后,除2010年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已经有8年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一般较常年同期偏少1%15%

2004年我国南方大部遭遇53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章国材在旱情通报会上介绍,9月以来,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干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但由于未来10天该区域仍没有明显降雨,旱情还将加剧。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显示,10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两广等地旱情严重。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安徽6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85%以上。911030,少雨程度最为严重的广东、广西、湖南、海南4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88.1毫米,这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持续少雨导致南方秋旱快速发展。据1030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南部、苏皖中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其中广西、广东、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

2007年长沙出现50年一遇特大干旱。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83,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66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2500万亩,其中作物受旱1.47亿亩,还有753万人、508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江西、黑龙江、湖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44%35%33%,旱情尤为严重。

2009年秋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初步统计显示,干旱导致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面积86%,其中绝收面积307.3千万公顷,小春作物预计减产50%,甘蔗减产20%,经济林果受灾面积2551千公顷,绝收600千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50.4亿元[17]

2010年初,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全球变暖受到质疑。中国西南地区五省区市旱情正不断加剧,而在我国北方地区,2.7亿人口遭受沙尘天气侵扰,部分城市更是阳春三月飞雪连连。根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3,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受灾人口613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6.6亿元。

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一场特大干旱灾害,该次旱灾使中国耕地受旱面积达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国家粮食储备与经济实力因素、干旱预警与应急管理技术落后、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等原因使得西南大旱成为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与南方相反,中国北方降水逐步增加,大洪水的趋势日益明显。

2012721228时左右,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截至7222时,北京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为61年以来最大,最大降雨点房山区河北镇达到460毫米;暴雨引发房山地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截至72217时,暴雨洪涝灾害造成房山、通州、石景山等11区(县)12.4万人受灾,37人死亡,7人失踪,4.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其中房山区80万人;723,据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截至86,北京有79人暴雨死亡。

据北京市防汛办介绍,本次降雨总量之多、强度之大、历时之长、局部洪水之巨均是历史罕见。

1、降雨总量之多历史罕见: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215毫米,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一次降雨过程。房山、平谷和顺义平均雨量均在200毫米以上,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的面积占本市总面积的86%以上。

2、强降雨历时之长历史罕见:强降雨一直持续近16个小时。

3、局部雨强之大历史罕见:全市最大降雨点房山区河北镇为460毫米,接近五百年一遇,城区最大降雨点石景山模式口328毫米,达到百年一遇;小时降雨超70毫米的站数多达20个。

4、局部洪水之巨历史罕见:拒马河最大洪峰流量达2500立方米每秒,北运河最大流量达1700立方米每秒。

邢台洪灾敲响警钟:“南涝北旱”正在向“南旱北涝”转变!

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杨晓东介绍,与近年同期相比,今年灾情明显偏重。截至昨日上午9时,各类灾害共造成全国1.37亿人次受灾,1074人死亡,62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40万间房屋倒塌,22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983亿元。

最新数字显示,河北死亡人数已达130人,失踪人数在110人左右。占据今年6月以来死亡失踪人数的大部分比例。杨晓东表示,718以来,河北多地灾害损失惨重,超过预想。

719凌晨1点多,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改变了大贤村2000多名村民的生活。723,新京报记者凌晨探访大贤村,核实有8名遇难者和1名失踪者。23日上午,邢台市政府通报称,截止当日7时,洪灾已致邢台全市25人死亡,13人失踪。

血的教训一再提醒,抛弃偏见,正视规律:“南涝北旱”正在向“南旱北涝”转变。

今年南北方都可能有较大洪涝灾害:水利部2016年洪涝预测被忽视

  水利部部长陈雷说,今年我国气象年景偏差,将从可能出现最不利的情况出发做好应对大灾的准备,有能力有信心战胜今年的洪涝干旱灾害和强台风侵袭。

按规律,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当年可能发生较大的灾害。陈雷说,初步预测,今年我国南北方都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洪涝灾害,局部可能会有较强的区域性旱灾,台风登陆的个数和强度也可能较大。

我们在强调指出,今年南北方都可能有较大洪涝灾害:关注2016年洪涝预测。

   邢台地方政府并没有很好地关注和研究上级部门的预测,失职渎职不可原谅。


俗话说人气不够,天气来凑,在当前中药材大行情普遍下行态势下,异常天气就成了众多从业者和企业比较为关注的话题。业内人士认为,的发展标志着整个行业在快速稳步的前进中。.cn/yq/region/list-442-1.html

一、2022年国内中药材受灾面积创10年新低

图1:年国内中药材受灾面积统计图

虽然,2022年国内出现北涝南旱的特殊气候,但整体上农作物受灾面积创下近10年新低。中药材生产方面,仅有河南、山西和江西等地因涝受灾,造成地、车前子等少数品种明显减产。

与2022年情况相反,2022年国内气候整体呈现出南涝北旱的态势,北方部分地区的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4月以来,华东北部、华中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北部等地旱情持续或发展,预计6月份上述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6月,华南地区逐渐进入舟水集中期,江南陆续进入梅雨季,全国多地进入主汛期,极端强对流天气增多。7月后,预计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洪涝风雹灾害风险高。

面对上半年的异常天气,哪些品种会因受灾而减产呢以下为我平台的分析:

二、受灾品种点评,旱情造成影响更大

表1:已受灾品种价格涨跌情况

茵陈,产地产新结束,受减产影响,价格保持坚挺,多商关注,目前市场新货要价20-22元(公斤价,下同)左右。

浙贝母,产新继续深入,产地因受灾减产。受产地行情上涨影响,市场多商组织货源,带动货源走销继续加,持货商惜售心理加强,行情小幅上扬。现市场硫浙贝母售价60-65元,硫浙贝母片售价85-90元。

猫爪草,库存不多,今年产地又传出因天气原因减产消息,受此影响该品种价格上涨,货源走动加。目前市场猫爪草家种统货售价在65-68元之间,后市价格还需看际消化情况。

五味子,受产区霜冻影响,货源走销顺畅,行情坚挺上行,现市场五味子统货价格在72元,选货价格在75元上下,后市关注产区具体减产情况。

金银花,山东省临沂市费县金银花首茬产新已结束,由于今年产区干旱,金银花树长势不好,导致今年产量同比去年减产一半左右。目前新货已陆续上市,干度95成左右的货价格比产新前上涨,目前饮片用绿货的价格在140-150元左右。

蒲公英,今天开春后,甘肃和华北等多个蒲公英主产地出现旱情,虽不严重但还是一定程度影响了产能。但减产的根本原因还是物价和劳力成本的连年上升,参与采挖野生资源的群体减少。

、未来可能因受灾减产的品种,西北品种更应加强预警

表2:可能因受灾减产的品种

连翘,主产区尽管没有遭遇倒春寒,但在2022年3月中下旬左右,河南、陕西、湖北连翘花期出现低温、大风与几次异常高温天气交替,昼夜温差大。据产地经销商反馈,陵川县连翘受到天气原因整体挂果率偏低,产量预计减半。

目前,连翘虽然未到比较佳产新期,但由于价高,抢青情况严重,虽然产区明令禁止连翘抢青,但野生药材地广人稀,难以集中人力管控。抢青不但影响连翘品质,也会影响产量。

当归,一是2022版新药典施后,当归很容易出现农残超标,下游饮片等企业对达标货源的需求,将对当归达标货源价格有极强的推动作用,且价格的两级分化现象会进一步扩大;二是受前两年当归低价影响,2022年当归种苗在地面积调减,预计2022年总产量也不大;是甘肃今年天气干旱,像茵陈、蒲公英都因为干旱减产,甘肃大概率6月的天气依然干旱,将对当归产量造成影响。

金樱子,蔷薇科野生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国内野生资源分布极广,主产于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该品种产量多少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其一、野生资源蕴藏量;其二、产新期间的鲜货收购价;其、当年长势情况。去年初的霜冻造成金樱子树受冻,导致去年挂果量少,减产严重。今年产区天气雨水较多,预计对该品挂果影响也较大,未来需要密切关注。

另外,海产类药材受洋流的影响较大。例如海马作为贵中药材,对于水温和盐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但是海马由于不善于游动,一般会用尾巴勾住珊瑚等,保证自己不会被洋流带走。而今年拉尼娜现象加强,将会使沃克环流加强,带动赤道环流的加速流动,必然使海马的生存率下降,海马的数量与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

四、当前中药材整体供大于求,但仍应作好预案

2022年,中药材市场处于普涨后的震荡调整期,总体来看,短周期品种种植基本恢复,就算受到天气影响减产,也很难改变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就像连翘,其野生蕴藏量和家种面积稳定,就算局部出现减产,因价高农户采收积极高,颗粒归仓,产量依然能够保证。

但行业和需求企业仍应对气候保持高度警惕,一是要密切关注像2022年7月中原地区暴雨成灾这种极端自然灾害;二是要防范西北地区参、当归和芪等病虫害、心病多发,从而造成明显减产;是要留意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部分产区气候异常已经造成部分果子仁类品种产能相对下降,这种减产可能会在产新期体现出来。

PAGE 第四节 海-气相互作用 [课标内容要求]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科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示意图,从区域的角度认识海洋与大气间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状况。 综合思维: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角度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综合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人地协调观: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角度,认识海-气相互作用造成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查找资料,解释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知识体系导图]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1.海-气相互作用: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其中的水热交换,对气候乃至自然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 2.海-气水分交换: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3.海-气热量交换 4.全球水热平衡: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1.厄尔尼诺现象 ? (1)概念: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影响 地区 影响 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 温度差异减小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 如秘鲁和智利沿海,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 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 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世界其他地区 与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海-气相互作用是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彼此适应的过程。 ?海洋的蒸发量与其表层水温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就越大;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较丰沛,海-气间的水分交换较为活跃。 ?不同纬度地区的下垫面给大气提供的热量不同是形成大气环流的重要原因,而大气环流又是海水大规模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大洋表层环流与大气环流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圣婴”的译音,在秘鲁寒流流经海岸附近,圣诞节前后有时海水明显变暖,同时突降大雨,当地海鸟结队迁徙,当地人把这种反常的现象归因为“圣婴”出现。 2.拉尼娜现象 ? (1)概念: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的译音,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考点一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2019年11月6日,位于波罗的海最北端的芬兰海卢奥托岛海滩罕见出现一颗颗浑圆且乳白色的冰球,在阳光照射下有如一大片“冰蛋”。在场的摄影师回忆:那天气温约-1 ℃,能亲眼见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于是,他拍下这一幕(如下图)!并把这个奇观分享了出去,引起了世界气象专家的关注。据此完成(1)、(2)题。 (1)不符合形成“冰蛋”的条件是(  ) A.冰点以下的气温 B.0 ℃以上的水温 C.水中有凝结核做“蛋黄” D.稳定的风力和海浪侵蚀 (2)“冰蛋”奇观引起世界气象专家的关注理由是该奇观(  ) A.预示全球气候变化     B.持续的时间比较短 C.只出现在极地地区 D.随太阳升起而融化 【获取信息】 ①“冰蛋 ”的位置、形成条件。 ②“冰蛋”景观。 【尝试解答】(1)B (2)C 解析:第(1)题,“冰蛋”是在稍低于冰点的冷空气和接近冰点的水的条件组合下,在不大不小的稳定的风力条件下,冰缓慢地聚集在类似凝结核的小物体周围,然后在浅滩上,被海浪来回冲刷打磨形成的光滑球体。第(2)题,随着气温的升高会融化,并不是随着太阳升起而融化;“冰蛋”的出现并没有预示着全球气候变化,由于“冰蛋”只出现在极地地区,现象十分罕见,所以“冰蛋”奇观引起世界气象专家的关注。  影响海-气间水热交换的因素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若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1月),经过6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海水向大气补充热量 B.大气向海洋补充热量 C.大气和海洋未发生任何联系 D.此时C处为春季,海洋无法向大气补充热量 2.图中①处和②处相比,海-气相互作用更活跃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①②处相等 D.无法判断 1.A 2.B 解析:第1题,6个月后为7月,是北半球夏季,海洋温度高,海水向大气补充热量。第2题,②处为赤道海域,海水获得的热量较多,海水温度更高;①处为南半球副热带海区,海水温度较②处低,②处海-气相互作用更活跃。 考点二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尼娜什么时候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