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可以控制小孩使用时间吗?

去年寒假前在幼儿园做体检,六六各项基本都合格,唯独视力测试达到了0.5-0.6的最低标准线,简直把我给郁闷的不行了。

我相信科学,但对于视力只和遗传有关,和用电子产品无关这个科普说法,我却是怎么都不敢选择全信的,所以在六六小时候,我家连电视都没有,也不让她看手机和动画片之类的。三岁后,对这方面就稍微放松了,有些动画片不错,就会给她看,虽然绝大多数时候会控制时间,但如果她跟我长途飞行的时候,也会出现看很久的情况。

所以在体检结果出来之后,我心里那个自责郁闷和各种糟心啊。回家跟所有家人说,任何人不准让六六看电视,不准看手机等电子产品。我们谁都害怕她小小年纪带眼镜,所以这个观点倒是贯彻的无比好。后来她要么去游乐场玩,要么看书画画。经过一个多月生活习惯的改变,再复查时,视力已经到了0.8正常值。

那时候就在查资料写这篇科普,可还是拖了这么久,一是不同资料来源很多知识点差异很大,我在一点点的求证,二是我想等六六再次复查看视力变化的趋势,来支持一些结论。最近的一次复查,六六视力1.0,但我却怎么也不开心,因为这几个月查阅了国内外的资料,也找了几位眼科专家咨询,并且花了近两个小时听一位眼科主任上课,让我知道对于小孩子来讲,我们最常用的视力测试表,并不是眼睛健康发育最重要的标准。

今天这篇文章,后半部分会有很具体问题解答,那是我综合思考后的建议和观点,实在不想了解理论的朋友可以直接拉下去看。但我还是非常希望,所有爸爸妈妈可以认真看一下理论部分,因为很多结论在了解理论后,是可以直接分析和推导出来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之前科普看的越多我越纠结和迷茫,也就是在真正从原理上了解婴幼儿眼睛发育的原理后,才解开了一些始终想不通的疑惑。有些观点可能有争议,关于近视原因,婴幼儿太阳镜佩戴等问题,眼科学界本身也有争议,我选择相信能说服我的观点,不喜勿喷。

0-6岁是预防儿童近视的关键期,而我那么那么小心,非常害怕六六视力没有保护好,可在过去五年,还是有些方面做错了。今天的分享,有经验,也有教训,如果你家孩子尚小,越早注意对孩子越好。

孩子的眼睛是怎样发育的

宝宝出生时,眼珠子是比较小的,眼轴大概在16mm左右。孩子正常的视网膜成像大概在24mm的位置,如果成像在视网膜前,就是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后,就是远视,所以孩子在出生时,都是远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在增加,远视在减少,最理想的状态是18岁时,眼轴正好达到24,远视为0。如果晶状体没什么变化,孩子眼轴增长过快,最终超过24mm,那就形

成了近视,而且是不可逆的。

不知道一个讲解图加示意图,是否让大家看明白了呢?

我们平时所说的近视分为两种:

第一:眼睛对光线会聚能力增强导致焦点前移,最常见的是睫状肌痉挛导致的晶体变凸,这种近视可以通过治疗手段使晶状体恢复,焦点会重新回到视网膜,近视度数消失,所以也称为假性近视。(当然也有科普说,不存在假性近视,这种情况是眼疲劳造成的,休息就能好)

第二:晶状体没什么变化,视网膜主动往后移动,也就是眼轴增长了,这种近视的特点是度数会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而增长,很难降低,是不能完全“治疗”好的,只能控制。而现在的近视人群中,更多是第二种情况,所以咱们文中讨论的近视也是第二种情况。

近视发生和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许多年来,一部分眼科学家认为近视的主因是基因遗传,这一点我也相信的。放在眼睛发展的原理上来讲,如果父母有人高度近视,孩子出生时眼轴可能就比较大,那他后台近视的可能性是比正常孩子大的。但显然,遗传原因并不能解释近视这个事情的全部。

最明显的标志之一是1969年的一项对因纽特人的研究[2]。这些因纽特人住在阿拉斯加的北端,生活方式正在经历变化。对于那些在孤立群体中成长的成年人,131人中只有2人有近视。但他们的儿女和孙子中却超过一半的人都成了近视。遗传变化发生得太慢,不足以解释这么迅速的变化——因纽特人的例子也好,自那之后记录到的全球近视率飞涨也罢。“一定有个环境因素导致了这些世代间的差别。”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近视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的邵星梅(音译,Seang

资料来源:果壳网《为什么近视的人越来越多了?》

2.环境因素,也会对近视产生直接影响

1、用眼过度:比如说看书,看电脑,看电视过多,或者不好的用眼习惯,比如说躺在床上看书,在晃动的车子上看电视之类的。因为用眼过多,会让眼球调节着更快长大,眼轴超过正常范围的增长,就会形成近视。

2、光线的影响:孩子要尽量在白天进行户外活动,现在的眼科研究都认为,户外的自然光可以促使眼睛分泌一些物质,抑制眼球的增长,而室内光线就没有这种作用,甚至有反作用。所以,每天的户外活动最好要超过两小时。

3、饮食: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会让眼球变软,更容易变形,更容易生长,所以要少吃甜食,少喝饮料,多吃一些颜色鲜艳的蔬菜水果,比如说胡萝卜,西红柿,各种青菜,小米,玉米,葡萄之类的。

她现在眼轴22左右mm,将近6岁+的水平;视力1.0,但远视储备剩的很少了;眼底情况很好。总体来说,眼轴发育稍微有些发展快,但基本还算正常,如果不注意,会比较容易成为近视。我仔细回想和检讨过去几年,最大的失误,就是极少室外活动,虽然总出去玩,但大多数都是商场里的游乐场,觉得只要没让她看书看电视就是保护,但做的还是不够的。好在她现在还没近视,着手干预还不算晚。但下面这些误区,爸爸妈妈们就尽量注意吧。

保护孩子视力的几个误区

除了像我那样把室内游乐场也当成户外活动,觉得没让孩子看书看电视就是保护视力了,下面几点也是大家比较容易困惑,甚至做错的。

1.看电视玩手机会近视,看书不会,真的吗?

不管是看书还是看电视玩手机,都是近距离视物,长时间用眼过度,都会造成近视。但光线亮度合适的情况下,看书会好一些,但一定要避免长时间,注意远眺和休息。

2.孩子能不能看电视?

虽然现在有些科普说同样的阅读环境下,电子产品的光学刺激不会比书更伤眼睛,但我个人更倾向于几位眼科专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后的结论:电子产品,离眼睛越近,进入眼睛的有害光线就越多,所以看手机不如看电脑,看电脑不如看电视。

这里说下我的个人经历,因为六姥姥是宣传部门的,所以我家最多的就是书,五岁多会自己看书后,整个学生阶段,经常一看书就是一通宵那么看,但到大学眼睛还是1.5;毕业后跟着六爸打WOW,两年眼睛就到了1.0;这三年开淘宝做公号,天天抱着手机,现在视力0.6都不到。

所以,到底能不能看的电视节目呢,相对手机IPAD看动画片,还是用电视吧。

不过,看电视距离也不是越远越好,不合适的距离一样会快速造成视疲劳,而视疲劳不能及时休息,是很可能造成近视的。

3.投影仪的反射光是不是比电视,ipad对视力的影响好一些?

投影并不比电视等保护眼睛。这个结论科普上有两个说法,一种是说电视的直射光并不比投影仪的反射光费眼,简单来说就是理论上的光刺激是一样的;还有一种是说投影仪的反射光,虽然会排除一部分有害光线,但因为投影的清晰度不高,会让孩子的眼睛动用它的调节功能,看的过程会很累很锻炼眼睛,导致眼轴增加。

总的来讲,投影可以选,但必须质量很好,频闪等方面要求很高,质量不过关的投影就不如电视了。

4.多大可以看电视玩手机?

在去年10月份,美国儿科学会修整了维持了17年的观点。讲对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限制从2岁放宽到了1岁半,同时建议2-5岁的幼儿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这个严格了,之前规定是两小时)

从这个修正我们可以看到,在孩子越来越频繁的接触电子产品的时代,一味屏蔽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反而是更科学的用眼习惯,才能更好的预防近视。

美国孩子户外活动时间非常多,所以他们看了电子产品后,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把眼睛的损伤补过来,这点,我更愿意听中国医生们的建议,0-6岁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期,最好还是少看,三岁前尽量不要看,三岁后看电视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如果超过一个小时,建议户外活动相应增加两个小时。

5.孩子什么时候可以看电影?3d电影会伤眼吗?

没有证据表明看电影(包括3d电影)会对眼睛造成永久伤害,但可能会引发头晕,恶心,眼涩等不适,不建议儿童长时间观影。

出于谨慎的考虑,许多欧洲国家均明文禁止6岁以下儿童使用3d眼镜观看立体电影。

6.孩子能否长时间佩戴太阳镜?

这个信息,是我最为焦灼的,因为只能在公立医院的眼科专家那里听到了不建议长时间佩戴的声音,新媒体上收到的都是从小要带的声音,以前崔玉涛也因为不赞成孩子带墨镜被喷过。这几年咱没卖过墨镜,主要原因是六六不愿意带,我得到的反馈就是镜子带上她不舒服,所以我也选不出特别满意的产品。样品真没少买,下面只是我出差时客服拍照给我当天到的八个样品,

有些家长夏天出门就喜欢给孩子带上太阳镜,不管太阳是否刺眼,因为咱们大人就经常长时间佩戴啊,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人体视网膜中的黄斑区是眼睛收集信息最丰富、最敏感的区域。婴儿出生时,黄斑区还没有形成,直到4 岁左右才发育完全。宝宝的视力发育需要适当的光线刺激,但其角膜和晶状体比成人娇弱。因此,家长有意识地做好宝宝眼睛防晒肯定是正确的。但是,6 岁以下儿童的视觉功能还未发育成熟,需要更多明亮的光线及清晰的物象刺激。太阳镜主要是预防强光刺激引起的眼底和眼表损伤,正常光线下不建议佩戴的,婴幼儿长时间佩戴太阳镜,黄斑区不能得到有效刺激,从而影响视力进一步发育。大人带多久都没影响,孩子还是在特别刺眼的强光下再带吧,而且如果想要凹造型,带一会儿就好,平时不要总带着,健康比酷重要。

家长带宝宝外出活动时,应选用带有遮阳篷的婴儿车或让宝宝戴上有宽帽檐的遮阳帽来防晒。另外,带孩子户外运动,最好选择紫外线不强的时间段,尽量避开中午12 点至下午2 点紫外线最强的时间段。六六基本是靠太阳帽,以及正午时间避免户外活动来防晒的,六岁以下的孩子,也没有必须强光下户外活动的刚需嘛,当然太阳镜也会买来备用,万一需要用的时候也得有。

家长给孩子准备太阳镜时,一定要把镜片质量和制作工艺放在首位,劣质太阳镜不但不能阻挡紫外线,反而会使瞳孔放大,导致眼睛吸收更多紫外线。长时间佩戴会对孩子眼睛造成伤害,而这些伤害是不可逆的。

这6点,大家都get到关键信息了吗?我们并不需要完全排斥否定看电子产品,但需要做到的是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的盯着看,不要在光照不好昏暗的环境下长时间用眼。有条件的情况下,三岁后定时带孩子做眼科检查,当发现眼轴发育过快时,可以有效的干预,减少近视过早发生。尽量让孩子在自然光下进行户外活动,6岁前户外活动时不要长时间佩戴太阳镜。

如果说基因遗传是我们无法改变无法避免的因素,但是预防近视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并且方法非常简单。

开篇中我提到了让六六增加户外活动,这个也是在后来咨询眼科专家后得到认可的方法。因为众多科学家达成一致:给孩子们增加近视风险的,其实是太长时间的室内活动。所以,最简单,最方便,也是最科学的预防近视方法就是——-增加户外活动。

研究表明自然光线更有利于儿童视觉系统的发育。

因为阳光足够亮,可以促进眼睛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分泌多巴胺。也就是说,即便父母都近视,写作业玩电脑等时间过长,只要孩子确保每天两小时之上的户外活动,也可以预防近视。

现在有些治疗手段可以抑制眼轴的增长,已经有近视趋势的孩子,早一些进行人为干预,还能够弥补小时候缺乏户外活动带来的遗憾。

预防近视6岁前就要行动

众多数据显示,我国儿童从6岁开始近视率超过10%,所以在6岁前,我们就要充分的预防近视。可以在户外光照明亮下玩耍,就不要宅在家里看电视看书。

要知道,近视无法治愈,所以,防患于未然,预防近视是更重要的事情。

从孩子一岁开始,每半年都带他到专业的儿童眼科机构做定期检查,项目要包括视力检测、测眼轴、屈光度检查、眼位检查、立体视力发育。

这一点,是我们很多家长会忽略,却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有时候有问题我们很难发现。新闻中常有报道,3岁孩子视力只有同龄人的三分之一,用科学手段来准确判断孩子的视力,及时预防治疗,我们也才能更安心。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这扇窗户蒙尘了,看不清了,那该是多么难受的事情。让孩子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我们日常生活中就要关注孩子的眼部健康,一起努力。

题图来源:123rf图库

  现在很多的年轻夫妇在装修的时候,会选择投影机来替代电视。投影机的价格不算很高,但是其中的耗材――投影仪的更换频次和费用都是很高的,这也成为了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原因。其实,只要你了解清楚如何正确使用投影仪,还是能使用很长时间的。让小编给你介绍一下,还有投影机新品推荐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正确使用投影仪,希望能帮到大家!

  如何正确使用投影仪1、开关电源注意先后顺序

  因为投影机供电电源部分负担着给投影机内部电路部分和投影机灯泡供电的任务,要是不按照正确顺序关闭投影机电源的话,那么灯泡可能会和投影机电路部分的电源一起关闭,投影机内部的风扇电源也会随之停止工作,这样灯泡以及投影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及时通过风扇排除出来,很有可能会导致灯泡爆炸。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打开投影机时,应该首先接通电源,再持续按住投影机控制面板中的LAMP指示灯,直到出现的绿灯不闪烁为止。关机时不能直接断掉电源,而应该先持续按住LAMP指示灯直到绿灯不闪、投影机散热风扇停止转动为止,最后再切断电源。

  如何正确使用投影仪2、切换时间间隔应为5分钟左右

  因为投影机的供电电源采用了比例脉宽调制的'方法对市电进行降压和稳压、稳功率处理,而在处理这些环节时,投影机电源使用的功率开关管与变压器都会工作在较高的频率上,开关管在频繁地开关过程中会很自然地出现相当大的开关损耗,这些损耗就会转移成热量散发出来,从而使投影机内部的温度升高,再加上灯泡本身发出的热量聚集在投影机内部狭小的空间里,就会很容易使灯泡产生爆炸现象。此外频繁开关电源的话,还会对投影仪产生很大的电流冲击,投影仪也就会很容易损坏。

  如何正确使用投影仪3、投影环境不宜反光

  其实投影效果的好坏,除了和灯泡亮度有关系外,也和灯泡的工作环境有关系,工作环境的光线强弱会影响投影效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布置好投影工作环境,尽可能地避免投影仪工作在光线太强的条件下,这是由于太强烈的环境光线可能会使灯泡亮度效果变得比较差;所以要想得到更好的投影效果,我们不妨在房间中安装窗帘以便挡住室外光线;房间的墙壁、地板应该使用不宜反光的材料,因为这些细节都会让灯泡亮度产生的效果更上一层楼。

  如何正确使用投影仪4、确保电源的“同一性”

  用户在将投影机连接到电源插座上时,应注意电源电压的标称值,机器的地线和电源极性,并要注意接地。这是由于当投影机与信号源(如PC机)连接的是不同电源时,两零线之间可能存在较高的电位差。当用户带电插拔信号线或其他电路时,会在插头插座之间发生打火现象,损坏信号输入电路,不但有可能会使灯泡不能正常工作,而且还有可能损坏投影机,严重的话还能引起火灾事故。

  只要了解清楚如何正确使用投影仪,那投影机使用起来也会更顺畅。所以如果你非常想购买投影机,那就可以多了解投影机使用方法,只要使用方法正确,那么就能延长投影机的寿命哦。

【如何正确使用投影仪】相关文章:

我的观点是,电脑或类似的产品是目前也是未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技能(和开车类似)。小孩子早接触,不管以何种形式(游戏、娱乐等等),都是利大于弊的。

这个问题,在我做了爸爸以后,思考过很多:电脑应该在儿童成长中扮演什么角色?

起初,爷爷、奶奶一辈的意见是,玩电脑(我们家是ipad)伤眼睛啊、业精于勤荒于嬉啊。我从来都不以为意,特别是有1次,我儿子拉我过来说:爸爸,我用ipad写字给你看好嘛?

其实我从来没教过他写字,只是因为一次限免,给他装了一款儿童汉字应用APP。

写完后,他一脸认真地告诉我,这个字念“大”。

我儿子用电脑这个工具自己进行了学习,这个倒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但是我十分乐意接受目前这个结果。

我这里有一个结论是,电脑这个东西,它是游戏机还是学习机,完全取决于我们家长,如果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进行良好的规划,那么它就是非常棒的学习机,但是家长如果懒惰了(我相信有很多),那么它充其量就是一个用来让孩子”听话“的游戏机。

家有双宝,我女儿2岁不到,她喜欢玩动物叫声的游戏,每一次她去触碰动物,动物就会叫然后温柔的女声会告诉她这是什么动物,然后她就会很开心地学着发声,还会鲜格格地拉我们过来听她叫。那一天我们陪她去动物园,她看见水牛,说:牛~~哞哞。很有意思。

我儿子5岁了,他喜欢更加高级的游戏,比如人体探秘,积木组装什么的。看到他在哪里瞎点,爷爷奶奶一定会在那忙着订正,不要那样不要这样…我儿子不管这个,继续乱点。那天我回家,他拉我过去,说,爸爸,我搭了很大的大楼,我过去一看,可不是,是真的用积木搭的很大的大楼。他说,很漂亮吧,我是按电脑里面搭的。那副得意洋洋,做爸爸的,我是很骄傲的,你们大概体会不到。

后来,大楼被妹妹推到了,他哭死了,边哭边说,妹妹是大怪兽……

大概我属于那种不求上进的家长,上面那些在上进的家长那里一定是不值一提的,玩电脑最终换来不过是搭个积木、学个牛叫、歪歪扭扭写个字(还是左手写得)…我家娃早就乐高、乐宁水平了。

对于这种论断,我听得不少的。不过我的观点是,这么幼稚动作都是两个娃自己学习获得的,他们能借助工具,自己学习,这就可以了,我很骄傲。

电脑是个好东西,带给孩子更大的世界,这个是我们作为家长最应该给到孩子的。小孩子么,我一直以为,要接触更大的世界,才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因为我到了成年才知道,有兴趣爱好多宝贵,但是那可不只限于画画、写字、下棋和跳舞。爱好起码有3600种还要多。我有个朋友玩虫也能玩出境界,夏末赤膊上山布置”金铃子“陷阱,第二天抓到好多,开心得不得了,像个孩子,我们笑他神经病,给蚊子咬死了,他说你们懂什么。他就这个样,最近和台湾的虫友联系上了,做了台湾某本专刊的责任审稿人,赫然和台湾”院士“并列于书名上,而他本身不过是个普通的录音棚录音师。

我这个朋友是很大了才从网络论坛上开始自己的”玩虫传奇生涯“的,举这个例子是告诉大家,电脑作为一个工具,使用得当,它是给孩子们更大的世界的。这个世界会给孩子们造成什么影响,我不知道,但是至少,你们懂的,作为爸爸的我,在懂了更大的世界之后,给孩子他妈写情诗,最终抱得美人归,给我养育了两个萌娃。

我小时候没有电脑这个这么好的工具,但是我的爸爸自然有妙招,那就是让我肆无忌惮地买书啊!

买书是吧,要多少钱,给你,去吧!

言简意赅但是铿锵有力。

前几天,我儿子说,爸爸,给我买一个人体的游戏好伐?

好的!……2分钟后……拿去玩吧!

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这小子正在玩ipad呢,女儿呢?呵呵,这不正在哥哥身边指手画脚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影仪能连续开多少个小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