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世界和物质世界……层次世界是什么?

一、“人”是一个四层次的能量互动系统。

最近看《还我本来面目》,两位作者(赛安慈、吴至青夫妇(美),灵性疗养师)从“大身体”(肉体不是孤立的,是与宇宙统一的)的角度来解读“肉体”的本来面目。

怎么说呢?就是说人不只是一个单一肉体,而是一个多层次的能量互动系统,包括四个次元(维度、空间)——肉体、、意念体和自性本体。肉体是最底层,上面是灵性体(我这里就统称了);肉体不过是“灵性”的寄存体。肉体如果生病,其实根源在上面“灵体”。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每一层身体及每一个次元之所以有区别,在于该次元发生的振动频率不同,振频越高的密度也越小越无形,振频越低的密度也越大越有形。而人的多重次元中,肉体的振动频率最低、密度也最大,也因此,如果生了病,肉体上的症状可以说是最晚出现的;早在肉体出现症状之前,所有较高振频层次的身体已出现可题了。最早出现状况的通常是振频极高的灵体,这些高层次的意识若不能和宇宙的自然法则应合,产生不和谐的现,疾病于焉形成。

而且“大身体”的四个次元中,越往上空间敏感度越大,越会有“灵感”;我们出生时,本来是“灵性”的,但随着不断“社会化”的训练,“灵性”消失了,但我们可以通过修炼回到“灵性”世界。作者说:“灵”与“肉”是统一的,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我的疑惑是这种“虚”与“实”)是怎么统一的?

对“灵性”这玩意我本来是不相信的,我们受的是正统的唯物主义教育;但随着年岁与阅历的增长,我对一切就持有中性“怀疑”的态度,一切皆有可能。作者从科学角度,对“灵”与“肉”的统一(想起“结构”)做了解释。当然,我是文科“狗”,对高层次的科学也不太“感冒”,所以我只能以我的理解去解读了。

物质世界与灵性世界是同一世界的两端。怎样理解?

这个从表面上还好理解。从宇宙大爆炸说起。宇宙时空初始从约一个质子那么大空间的剧烈波动而迅速膨胀冷却所产生,而在大爆炸初期(即宇宙太初的10-41~10-33秒),由于时间之短与空间之小,能量密度非常高,像个大火球,空间中只有稠密的能量、光子及电磁力,随着之后宇宙不断扩张、温度不断下降,质能也不断产生相变(phase transformation),才渐次产生夸克、质子与中子,并进而与电子稳定结合而成为稳定的氦及氢原子,进而形成我们所谓的物质。从宇宙初始浓密的能量火球,到衍生出现的丰富的宇宙万物,也确实可以说明:能量与物质不过是在不同条件下同一本质的不同面向罢了。

就像爱因斯坦后来揭示的质能方程式,质量与能量可以互换。还有近代量子力学的观点,物质其实是同时具有波动与粒子两种特性。也就是说它既有“粒子”(质量)的性质,也有“波动”(能量)的性质(所以才有微观粒子的“测不准”或“不确定性”原理吗)。

三、“物质与”与“能量”是一个“大”物体(概念在层次上一般都有大小、广狭之分)上能量振动频率的两极。

人类的感知能量其实极其有限。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红橙黄绿蓝靛紫(当然这是人为划分,它们其实是一体的),紫色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到颜色的极限。但紫色之上还有振动频率更高的紫外线,红色之下也有振动频率更低的红外线,但因为振动频率过高或过低,超过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范围,所以我们看不见。

物质和能量也一样,就像是处于一渐层(渐变)连续体(continuum)的两极,一极为黑,一极为白,介于两极之间是灰色,而这具有黑白两极特色的灰色,包含着从偏白的灰色渐次发展到偏黑的灰色,这现象正如“秘传哲理”中“两极原理”(Principle ofPolarity)所说的:

“一切成双,一切皆有两极,一切皆有对立面,相似和相异是一样的,相反的东西其本质也是一样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极端的状况会彼此相遇,所有真理不过是半真理,所有的矛盾也许互相调和。”

“物质和能量只是以不同的频率振动着,而我们感官所觉知的物质,只是在极小空间中高度浓缩的能量。”

我们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居然都是能量组成的,只是能量振动频率较低而已,就像植物吸收阳光长出来的果实,其实质是植物吸收高频率的光能将高频能量降低转换到更低能量频率的物质状态进而形成果实。换言之我们吃的东西都是光能,只是通过转换降低了振动烦率而已。将高频率的能量降低振动频率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物质。--网络

就是说,我们所能感知世界的外面还有频率更高(也有更低)的世界 。

四、能量振动频率能调节吗?

书中说:能。能量大的物体能带动能量小的物体共振(所以会有“模范作用”吗)。

1665年荷兰科学家贺金斯(Christian Huygens)所发现的“共振原理”(entrainment):当两种有着不同周期的物质能量相遇时,振动韵律强大的物质会使较弱的一方以同样的速率振动,而形成同步共振现象。也就是说,强大韵律的振动投射到另一有相对应频率的物体上,而此振动韵律弱的物体由于受到相对应频率之周期性的刺激,因而与较强的物体产生共鸣而振动。

“贺金斯曾在房间里的墙上并排放置不同速率的老爷钟,然后走出房间,第二天再回来时发现老爷钟的钟锤皆以同速率同步摆动。”就像我们读书时,与作者的思想共鸣。

“如果我们调整自己的能量振动频率,就可以突破限制,接受到广大世界中的信息,而不再只是限制在肉体或物质世界的层次中。”

我很好奇,作者要教我们怎么调节?


人同时存在于两种不同的世界,头上顶着高层次的灵性世界,脚下踏着物质化的实体世界,人既有肉体也是灵体。但灵性和肉体并非毫不相干,因为物质即能量,有形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两者的分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因而产生不同意识或形式的不同物质。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如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体等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