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唯物论和认识论

一、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我国存在着贫富差距,不少官员的贪污腐化,所以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这一错误认识。

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众多的人口聚集在狭小的生产空间里,自然条件复杂,在没有矿产和工业之前,纯粹的靠天吃饭,贫困、饥荒以及连绵不断的战争从来没有真正地被人们摆脱过,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住着它只需要中央集权的国家。自由的资本主义以及政府不干预经济都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人口太多,资源太少,只追求经济发展的效率而实行资本主义的自由化政策,会加重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最终会影响经济的效率和社会的进步。贫富差距是中国人历史以来所反对的,“不患贫而患不均”,是中国人几千年遵循的理想,最符合中国人理想的制度是是公有制条件下的共同富裕,既社会主义制度。

首先,关于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先哲们原来有过严格的定义,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调控+资产阶级政权,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调控+无产阶级政权。

由上述的重新定义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不举张社会大众利益,资本主义社会也要谋求社会大众利益,但是,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要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而社会主义社会总是平等、公平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公平对待劳资双方。

其次,贫富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逾越的一道鸿沟。其本身并不可怕,只有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特别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体制或政策引起的不公或腐败盛行时,这个问题才会变得复杂并危险。正如邓小平生前所说的:“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了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事实上,贫富不可能作到完全平均,但政府只要保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即可,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不合理的畸形的劳动利益分配政策,造成以损害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gdp提高为条件,甚至有些经济学家仍然高挂继续掠夺弱势群体的利益来寻求经济增长,这无疑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其实政府必须在二者之间协调分配,积极支持穷人的应该劳动所得,而不是和富人形成利益共同体,寻求公共权力的寻租,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强者和弱者打交道往往是弱的一方面吃亏,政府不必帮助强者,其实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势力可以优先穷人,政府应该做的却是如何让穷人不吃亏,帮助他们实现合理公平的利益再分配,这也是政府真正需要存在的原因之一。

最后,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

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光明而宽广的。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国在公有制条件下超乎世界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所实现的高速发展是实实在在地证明了这一点,并且将继续地证明这一点。目前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和对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过程,目标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虽然距这个目标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决不是意味着中国要重复资本主义的老路。因为从整个世界来看,资本主义发展已经到了新的阶段,已经出现了社会主义的特征,如果我们重新走资本主义的老路,与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阶段也是不相符的,所以谋求社会主义前提下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率与世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相并行,最终达到与世界各国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的中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到那时,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特征更加明显,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占有主导地位。

正如上所说,仅仅看现今的贫富差距,官员腐化就武断的说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二、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答:改革开放政策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走上了新道路。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和开放。 20 多年来,坚持改革开放使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实践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改革是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绝不是改革社会主义搞资本主义。

 改革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几十年来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深刻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是,怎样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呢?改革就是要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一方面,改革是改革性变革,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其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科技、教育和其他方而的体制。另一方面,这种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不中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要求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选择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木利益。

实践充分证明,我们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成就是辉煌的。20多年来,我们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到政治、科技、教育及其他领域,如春潮滚滚,势不可挡,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改善。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朝气蓬勃,何来“葬送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拒绝改革,反对改革,抱着僵化的旧体制不放,才会真正葬送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

二、开放是为了更好地更充分地利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20 多年前,我们拉开全面改革序幕的同时,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领导中国实现了从停滞封闭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大转折。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江泽民同志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深刻内涵和极端必要性作了透辟的论述。历史的事实已充分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实行对外开放,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坚持这项基本国策,打一开大门搞建设,大胆吸收平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一切进步的东西,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万法,把坚持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积极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把利用国内资源、开拓国内市场同利用国外资源、开拓国际市场结合起来,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不断地为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三改革开放政策将使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呢?

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胜利,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衡量,足以证明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而艰目,在新世纪将而临更多更大的风险和考验。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积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一切困难,夺取更加辉煌的业绩。因此说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课程建设的目标、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在3-5年内使改革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为山东大学和山东省的精品课程。
2、具体步骤:(1)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方面的教学资料,重点是推进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的完善。(2)我们将从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和建设,重点是在新的课程体系框架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原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并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教学手段上,我们将大力加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网络资源的整理上网,在现代教育技术部的协助下,争取网络资源进入多媒体教室,供教师学生课堂教学之用。(4)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5)课程体系改革后,如果要求在54或72个学时内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原理的两门课至少有108个学时),我们将积极要求学校提供专题式教学的各种条件,并配合相应的考评指标和方式的变革,这是一项大的改革,没有学校相关宏观政策的支持,根本是无法实行的……

该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合理,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哲学、逻辑学等学科领域;年龄上基本形成非常年轻的梯队,除了2位教授年龄在45岁以上外,其他均在40岁以下,最小年龄是32岁,年富力强;这些教师的学缘结构也较合理,他们的本科背景大多数属于哲学或政治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在以后的教学和攻读研究生的过程中又旁及其他更为专门的领域,能够适应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的要求。所有任课教师都能够承担教学辅导任务。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的定位与课程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属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基础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提高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素养,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哲学基础。
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课程知识模块分为6块,总学时54学时。
1)总论部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应学时为6学时,其中讨论1学时。2)辩证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应学时为6学时,其中讨论1学时。3)唯物主义辩证法基本原理,对应学时为9学时,其中讨论1学时。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对应学时为9学时,其中讨论2学时。5)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对应学时为21学时,其中讨论3学时。6)全课程内容总结,对应学时为3学时。
3、教学内容及其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及其与现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理及其与实事求是的关系;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及其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系;4)认识和真理的辩证本性及其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关系;5)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6)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其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7)社会历史进步根本趋势、人的本质和价值及其与人的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
4、课程体系改革:近一年来,党中央、教育部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决定在2006年9月新生入学之前,基本完成新的课程体系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相关的改革是,把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公共理论课合并为一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中央部署,我校最迟在2006年9月即可实行新的课程方案。在此新形势下,我们申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品课程,旨在为以后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新路,并为这门新的课程能够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而努力。
四、与课程体系相关的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五、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网络教学情况,重点说明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教材及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课件、讲课录像等上网情况,是否可做到网上适时交互式教学。要提供相应的网址和密码:
1、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与自学相结合;2)集体专题讨论与提问式随机讨论相结合;3)撰写论文;4)开展课堂专题辩论;5)进行演讲比赛;6)观看相关的音像教学资料片;7)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在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时,确保规范性、渗透性、时效性和参与性等几项原则的实现;并突出突出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突出科学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训练,突出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2)教学手段:1)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和制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大纲课件,课件内容包括教学基本要求、讲授大纲、重大现实问题提要、阅读书目、思考题、影视片观看等方面;2)制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网络课程,我们将与我校现代教育技术部密切合作,设法使主讲教师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全程录像,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为实施远程教学打下基础;3)讲授和制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作为精品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4)制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的电脑试题库和考试系统,现在已经有了一个试题库,下一步将设法通过网络技术使之变成学生可以在网上实时练习和考试的自主学习系统;5)制作相关的音像资料库等。
(3)就目前情况看,网络课件、教学录像等仍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协助制作和上网,因此还无法作到网上实时交互式教学。
2、网上现有资料的网址是:,无需密码。现有网上资料包括:
2004年马哲学习笔记前二章;2004年马哲笔记第三章;2004年马哲讲课笔记全七章;
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易出错的有关哲学家或者哲学派别的命题论断和观点;中国古代哲学重要命题解读;2004年启航名师马哲教授笔记;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要点。
六、实践教学及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情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实践教学主要是课堂讨论(包括演讲、辩论等)、社会调查和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等,对此我们也做了许多尝试,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把所学哲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中去。一些同学的论文或调查报告入选学校及省组织的各种征文或其他类似比赛,并获得相应奖励。
我们主要采用教育部推荐的国家级优秀教材和示范教材,在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稳定下来以后,我们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编写适合与我校学生思想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或教学辅导材料,配合网上资源的丰富和网络互动式教学的实现,电子或网络教材也将相继编出。
随着我校教学及其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学校有关精品课程的实施管理办法,我部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管理也将纳入制度化运行轨道,推动本学科所有教学人员认真实施精品课程的教学计划,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关键是建立健全课程教学组教师队伍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机制。
根据学校拨款情况以及我部建设经费的分配情况,确保精品课程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对在探索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多媒体教学和网上教学,普及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等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我们将在推荐青年教学能手、教学名师、职称晋升、外出进修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鼓励老师们为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怎样辩证地理解“客观存在”

“别人的思想对我来说,是不是客观存在?”对这一问题,《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7年第1~2期上发表了郭吉星同志“辩证地理解‘客观存在’这一命题”一文,(以下简称“郭文”)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认为:在本体论范围内,别人的思想不是客观存在,而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主观的东西,而“郭文”认为,“在认识论领域,在分析具体的认识过程时,我们可以把别人的思想看成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我们认为如此理解“客观存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会在哲学基本问题及认识论的一系列问题上带来混乱,我们对“郭文”的第二部分有不同看法,特与郭吉星同志商榷,并就教于各位学者同行。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郭文”的第二部分认为:在认识论领域,把别人的思想看成是客观存在,不会违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路线,因为“我们已从本体论的角度同唯心论的先验论划清了界限”,“超出本体论的范围,主观的精神现象就转化为客观的认识对象,转化为认识的客体,而‘客观存在’也就有了特殊的含义和内容,即有了特殊的规定性”。这实际上割裂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以为只要在本体论上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了,殊不知历史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不正是在本体论上是唯物的,到认识论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就成了唯心的了吗?

恩格斯说:“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20页)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在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对立才有绝对的意义,“郭文”也引用了列宁的论述来证明这一点:“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为什么是相对的?因为关于哲学基本问题还有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同上)就是说作为主体的人能否认识同他相对立的客体,能否正确地从认识客体的表象进而达到对客体的本质的认识。针对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历史上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恩格斯说“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同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从而科学地解决了认识论的根本问题,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彻底批驳了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各种不可知论。

因此,把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两方面割裂开来是不科学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本体论,是“第二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前提;“第二方面”是认识论,是“第一方面”的实际表现,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认识论从属于本体论,所以,认为认识依赖于实践,来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就是在认识论中坚持了唯物论;认为认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辩证过程,正是在认识过程中坚持了辩证法。由此不难看出,在认识论领域,“把别人的思想看成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是割裂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在认识论上陷入了二元论,最终抹杀了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的质的差别。

二、认识对象或客体不等于客观存在

作为认识的对象,既可以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也包括思想、思维等精神世界。在这一点上,我们同意“郭文”的观点。“郭文”的第二部分指出:“同主体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客体,不再完全等同于与思维、意识相对立的客观物质现象,而是指同人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实践能力相关并在实际上进入实践过程的认识的对象。”显然在这里的认识对象不再完全是客观物质现象,而且也包括经过人类数千年积淀业已形成的认识成果、文化成果等精神现象,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这在认识论上对今天的实践活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郭文”则说:“既定的社会事实、已经形成的精神现象是人们面临的客观环境的组成部分,是人们面对的认识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请注意“客观存在”,我们这里并非抠字眼,“客观存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我们的思维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把精神现象看作是不依赖于我们意识的客观存在,实质上是把精神现象混同于物质现象,把两者都看成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否认了二者的本质区别。同时,也等于承认认识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于物质客体,一个来源于精神客体或思维客体。我们说精神客体或思维客体是认识的对象,但却不是客观存在,而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否则我们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就会陷入二元论,回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为什么精神现象可以是认识对象而不能是客观存在呢?我们认为,人类文化、科学知识不等于人们的主观心理状态,理论也不等于对理论的主观理解,人类文化作为认识客体对于主观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今天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理论的提出和一切科学幻想、待征的假说对主体的活动产生愈来愈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深层次的领域指导着主体的实践活动。例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产物,是精神产品,人们学习它,把它作为认识对象,正是为了更深刻地领会其精神,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但是把这个理论或其他一切精神产品看成是“客观存在”,就意味着把客观意识(如“郭文”所列举的思想史等一类的科学)“实体化”,即把客观意识和主观意识本质上的联系割裂开来,取消了客观意识的“反映”的本质特征,把客观意识等同于客观存在。我们认为,思想客体虽然存在于具体的认识主体的主观意识之外,但它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世界,它与客观意识不是分属两个彼此独立的世界,而是同一精神世界的现象,区别仅仅在于一个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中,一个作为主体意识凝结成的精神产品成为我们所面临的环境的一部分,弄清了这一点,在认识中就贯彻了唯物论。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有必要弄清“存在”的含义,“存在”不等于“客观存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驳杜林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存在”这一折衷主义命题时指出:“世界的统一性不在于它的存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并且指出:当我们说到存在,并且仅仅说到存在的时候,这个存在不是作为思维和意识的对立面的存在,而是与无相对立的`存在。因此,关于“存在”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对于思维而言的存在,是物质的同义语。唯物主义认为存在是第一性的,思维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者则认为思维是第一性的,存在是第二性的。二是指有(存在的东西)同无相对立,既包括物质的东西,也包括精神的东西。由此不难看出,“郭文”把“精神现象看成是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说精神现象是存在的,那也只能是主观存在。例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作为认识是实践的产物,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它们存在于我们的思想意识之中,而绝非在思想意识之外,理论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人们研究理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根本上是实践发展的需要。

三、正确把握主观精神现象到客观认识对象的转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与客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即所有客体都不依赖于某个具体的主体而存在。但并非说到了认识论领域,“主观的精神现象就转化为客观存在的认识对象”,而是说主体与客体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主体是指认识者,即有意识有意志的人,客体和主体相对立,作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一方面作为客体,它必须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并受主体所制约。物质的世界和精神的世界都可能成为客体,但由可能性的客体转化为现实性的客体要受到主体实践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作为同客体相对立的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客体,而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逐步认识客体,并积极改造客体为人类造福,人类的认识史和实践史都证明了这一点,作为客体无不打上主体的印记。现在自然界已从史前的“洪荒之世”演变为“人化自然”,对《红楼梦》的研究已不再是《红楼梦》本身,鲁迅先生说过,1000个人看《红楼梦》就有1000种想法(大意如此),因此客体不再是纯粹的客体,应当说它们对象化着主体的某种性质,即可以看作是主体的对象性存在。上述是统一、转化的真正含义,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唯心主义虽然看到客体依赖于主体,但却片面夸大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一切客体看作是主体的产物;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上,16页)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只承认客体不依赖于主体,却不了解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作用。因此,马克思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找到一条连接主体与客体的桥梁,主体通过实践认识客体,改造客体,主体是否符合客体,实践是检验的标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主体与客体达到了统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本质区别。所以,不能把精神现象转化为认识客体理解成主观的精神现象转化为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

总之,“郭文”的结论有合理的一面,我们是赞同的,即认为精神现象、人类的文明成果可以是人们的认识对象或认识客体,这一点已被客观事实所证明,不再赘述。而传统的理论则认为,认识对象或客体只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但是,“郭文”把作为认识客体的精神现象看作是客观存在,我们是不能苟同的。一方面,它会在理论和教学上带来混乱,甚至会得出荒谬的结论。如上帝是否存在?按“郭文”逻辑,在本体论范围内是主观的东西,而在认识论范围内,相对于某个“具体的认识主体而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认识对象”,因此,每个人都有理由相信,上帝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在实践上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人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过程中不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可以把他们的思想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从书本出发,唯书唯上不唯实。我们的观点是既要实践,又要读书,既要把客观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又要认真研究、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和文化遗产,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服务于现代化。“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怎样辩证地理解“客观存在”】相关文章: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论是研究:(D)
  A.世界是什么的科学 ( )
  B.世界是怎样的科学 ( )
  C.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 )
  D.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 (√)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A
  A.能动的反映论 (√)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A.唯物论的观点 ( )
  B.实践的观点 (√)
  C.辩证法的观点 ( )
  4.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C)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 ( )
  B.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 )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 (√)
  5.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 )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 )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7.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C)
  A.可知论学派 ( )
  B.不可知论学派 ( )
  C.唯理论学派 (√)
  8.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B)
  A.唯理论学派 ( )
  B.经验论学派 (√)
  C.唯物主义阵营 ( )
  9.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过程的观点属于:(
C)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D.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10.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是:(
A)
  A.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
  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 )
  C.先验论的认识路线 ( )
  11.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是:(
C)
  A.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 ( )
  B.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 )
  C.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
  1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B)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 )
  D.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 ) 
  13.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
  B.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 ( )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 )
  D.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 ) 
  1
4.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D)
  A.人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 ( )
  B.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 )
  C.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限制的 (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1
5.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A)
  A.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 )
  1
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D)
  A.每个人必须事事经过实践才能有认识 ( )
  B.只要坚持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 )
  C.直接知识来自于实践,间接知识不来于自实践 ( )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于实践 (√) 
  1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主体的涵义的是:(D)
  A.认识的主体是具有感性认识能力的人 ( )
  B.认识的主体是具有理性认识能力的人 ( )
  C.认识的主体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 ( )
  D.认识的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 
  1
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的涵义的是:(A)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 )
  C.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 )
  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 ) 
  
19.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B)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2
0.“学而不思则罔”是指:(A)
  A.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
  B.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 )
  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 )

  2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B)
  A.感性认识是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正确认识 ( )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 )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 ) 
  2
2.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B)
  B.唯物论 (√)
  2
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 )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 )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 )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 
  2
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D)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 )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 )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 )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2
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C)
  A.感觉——知觉——表象 ( )
  B.概念——判断——推理 ( )
  C.实践——认识——实践 (√)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2
6.概念、判断、推理是:(A)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 )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 )
  2
7.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D)
  A.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 ( )
  B.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 ( )
  C.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 ( )
  D.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 (√) 
  
2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于:(D)
  A.人类的精神活动 ( )
  B.人类的社会生活 ( )
  C.人类的正确思想路线 ( )
  D.人类的社会实践 (√)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
  A.世界的可知性 ( )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 )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BCD)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 )
  B.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C.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BD)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 )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

  5.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ABC)
  A.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
  B.人们的认识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
  C.人们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
  D.人们一次性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认识 ( )

  6.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AC)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 )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 )

  7.“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 )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

  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BCD)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 )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

  9.“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CD)
  A.理论脱离实际 (√)
  C.教条主义 (√)
  D.唯理论 (√)

  10.“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ABD)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 )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

  11.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CD)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 )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 )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

  12.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这句话的含义是:(CD)
  A.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 ( )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 )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
  D.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
条件 (√)

  13.关于真理的标准,下列说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CD)
  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
  B.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
  C.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
  D.符合已被公认理论的就是真理 (√)

  1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ABCD)
  A.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
  B.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
  C.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 (√)
  D.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

  15.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实说明:(ACD)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 )
  C.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

  1.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事物。


  3.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6.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7.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8.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段话强调的是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1.试用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重要思想的重要意义。

⑴理论作为认识的成果,在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实践决定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和归宿,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认识及其成果——理论对实践有能动的指导作用,科学的理论能够积极地促进和推动实践发展,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理论会把实践引向失败。

⑵习近平新时代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⑶实践证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都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只有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重要思修,防止和反对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2.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

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基本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它有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基本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的认识,它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表现在: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现象,只有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总是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的,感性认识要借助于概念、判断等理性思维形式来表达。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有感性认识。任何理性认识都既要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又要借助于语言和文字等感性形式来表达。可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截然分开的。

⑶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割裂两者的辩证统一,在哲学理论上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和必要性。唯理论相反,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⑷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对于我们反对和克服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具有重要意义。经验主义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的指导,否认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性,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教条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片面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一切从本本出发,把理论当成亘古不变的教条,到处生搬硬套。这两类错误都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都曾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造成过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防止和纠正这两种片面性。

3.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

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曲折上升的过程。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既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党在实际工作中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⑵把握认识辩证过程的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表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认识辩证过程的原理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从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⑶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是坚持实事求是、实现正确领导的根本保证。首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体现了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观点。其次,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才能集中群众在实践中产生的经验和智慧、意见和要求,才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离开群众的智慧和意见,就会陷入脱离实际的空想,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第三,只有坚持到群众中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在群众的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并在群众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第四,只有不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使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越来越完善,并随着群众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⑷总之,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奋斗的一条基本经验。在新世纪,坚持群众路线仍将是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胜利的重要保证。

4.什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试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⑴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绝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每一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的有限性和有条件性。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某些事物或某些具体过程的正确反映;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具体事物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⑵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它们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其次,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决定了每一个客观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整个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⑶坚持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对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社会实践也反复证明了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因而它是绝对真理。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和规律,仍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又是相对真理。作为绝对真理,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相对真理,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真正的坚持。

坚持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相对主义则表现为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经典当作是完美无缺、万古不变的教条,否认其发展的必要性;机会主义则往往借发展之名,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及其指导作用,导向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⑷习近平新时代重要思想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树立了光辉典范。习近平新时代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思想保证。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理对我国思想解放的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只有人的社会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就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检验一种认识是否为真理,就是要把这一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对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看其是否同客观对象的实际相符合、相一致。单纯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人的社会实践才能起到把主观与客观联系、沟通起来的“桥梁”作用。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一方面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包含有主观性因素;另一方面又是超出了主观认识范围的变革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性。实践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为真理。正是实践所具有的主客观相统一的性质,决定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这种直接现实性表明: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直接现实的;实践又能使正确的理论成为直接的现实,即能使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实践双重品格的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打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贯彻到真理标准问题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实践标准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原则。

其次,从实践上看,经过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等极“左”思想的束缚,重新确立和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在邓小平理论中实践标准具体化为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它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6.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要点]

⑴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实事求是就是一切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自由和必然的统一。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强调的是,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要解放思想。

其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不顾事实的主观臆断,必须把握实事求是这个基础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不是根本对立的,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归根到底,也就是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

再次,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与时俱进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破除旧观念、旧思想、旧模式,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发现新规律、新属性、新问题,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要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革命和建设就成功,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背离了实事求是,革命和建设就失败,就遭受挫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实事求是,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使马克思主义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从而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

1、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意义。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略)。(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何绝对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但又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的反映;另一方面,相对真理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作为一定范围、一定层次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内容。人类认识就是不断地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3)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伟大的实践。

2、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对认识辩证运动全过程的科学总结,体现了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2)“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过程,也是人们的认识不断地有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走向特殊的辩证运动过程。正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反复的发展过程中,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地得到解决,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是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生动体现。

3、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及其现实意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1)绝对真理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真理的内容客观的,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是人类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是相对、有限的正确认识。它也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认识广度的相对性;其二是认识深度的相对性。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两种不同属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
(3)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且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被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必须坚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同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必须始终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相对真理。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否认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

1.下面是有关创新的一组材料。
材料1:牛顿的名言:“假如我看得比较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材料2: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材料3:许多年来,中国被认为一个贫油国家。因为传统的地质理论认为,大油田一般都生长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而不可能有储量大的油田。但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不迷信传统的理论,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地质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反复研究,最终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找油理论,即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等大型油田,终于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根据材料1、2、3,说明创新的基础是什么?
根据材料2、3说明创新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创新的基础是实践以及对已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学习和总结。
(2)创新的重大意义: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下面是一个有关调查研究的材料。
一家在不同城市拥有几十家连锁超市的大型销售企业,欲在N市某小区附近设立新店,于是决定公开招聘销售部主任。招聘启事一公布,应者如云。通过几轮选拔,候选人只剩下10人。最后一轮考试,公司的考题是:在3天时间内调查清楚小区的购买力情况,时间段、信息准确者受聘。求职者
的调查方法五花八门,有的采取抽样调查法,有待采取电话调查法,有的采取直接询问进出小区住户的方法,而最早完成调查(仅用4小时)并最后被任命为销售部主任的应聘者,虽然用时短但结论与其他人基本一致。这位应聘成功者在阐述自己的方法时说:我没有接触小区的任何一个人,只是对小区里的所有垃圾箱进行了查看,根据垃圾的数量、包装、品种,从而得出这个小区总体消费水平的大致数字。(摘编自2007年3月12日《扬子晚报》)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这位成功应聘者调查方法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2.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其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1)一切从实际出发;(2)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要善于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2.(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和表明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掌握大量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3、下面是丁肇中关于科学研究的体会的材料。
2002年5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冬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明,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误的,还有第4种夸克。有了第4种,就可能有第5种、第6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要获得关于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和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循环。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的过程。
(2)真理是一个过程,即不断地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真理又是一个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过程,这是真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真理的发现,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什么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