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心在一直线上,为啥用未知数设x y?

第1篇:有理数知识点的复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在,+7,0,,中,正数有()

2、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并且小于4的所有正整数的和是()

6、已知一个数的倒数的相反数为,则这个数为()

7、如图,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a、b一样大d.a、b的大小无法确定

8、如果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差等于0,那么这个数是()

9、我国最长的河流长*全长约为63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11、下列运算过程正确的是()

12、在数轴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个负有理数,大的离原点远b.是正数

c.两个有理数,绝对值大的离原点远d.-是负

第2篇:初一有理数复习知识点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第3篇: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法知识点复习

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由于学生已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不太熟悉水位变化,故改为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

把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为10个小组,以便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竞争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等能力。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2、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

第4篇: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期末复习知识点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第5篇:关于初一数学有理数的知识点复习

正数小学学过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将小学中的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⑥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⑦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负数利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

数轴为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做准备;数形结合的初步认识及应用通过描述位置的问题引出,并让学生通过温度计加深对数轴的认识,进而具体讲述

相反数借助数轴。分别利用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让学生理解

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把倒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范围内小学知识迁移

有理数加法法则将两个数合并为一个数的运算初中阶段运算的基础首先通过实例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接着举例说明小学阶段学过的加法运算律对有理数加法同样适用。在此基础上,从有理数减法的意义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进一步根据减法法则,可以把加减法

第6篇: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摸底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在,+7,0,,中,正数有()

2、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并且小于4的所有正整数的和是()

6、已知一个数的倒数的相反数为,则这个数为()

7、如图,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a、b一样大d.a、b的大小无法确定

8、如果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差等于0,那么这个数是()

9、我国最长的河流长*全长约为63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11、下列运算过程正确的是()

12、在数轴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个负有理数,大的离原点远b.是正数

c.两个有理数,绝对值大的离原点远d.-是负数

13、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0

第7篇:初中数学知识复习试题

1.进一步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2.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学习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学习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寻找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组

一、春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来帮一个忙,帮老师来解决一道难题:老师有一个熟人姓王,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哥哥的年龄是20岁,小王的年龄的2倍加上他弟弟年龄的5倍等于97.现在小王要老师猜猜他和他弟弟的年龄各是多少?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可抵一个诸葛亮,现在我们全班同学可抵得上很多诸葛亮,所以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办法的.

二、夏耘(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一)提出问题,引发讨论

当一个未知数同时满足几个不等关系时,我们就按这些关系分别列几个不等式,这样就得到不等式组,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时,其公共解是否一定为实际问题的解呢?请举例说明.

例:*以5km/时的速度进行跑步锻炼,2小时后,乙骑自行车从同地出发沿同一条路追赶*.但他们两人约定,乙最快不早于1小时追上*,最慢不晚于1小时15分追上*.你能确定乙骑车的速度应当控制在什么范围吗?

(二)导入知识,解释疑难

如课本例2(p145)(请同学自己阅读,动手列不等式组进行求解,

第8篇: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的测试题汇总

一、填空题(2分×16)

1、我国国旗上的一个五角星有条对称轴.

地球七大洲的总面积约是,如对这个数据保留3个有效数字可表示km

2、9的平方根为;当a>2时,(2-a)2=;

3、如图,64、400分别为所在正方形的面积,则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面积是.

4、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锐角为56°,则∠b等于____.

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和另一腰的夹角为25°,则该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_____.

5、一等腰三角形底边长10cm,腰长为13cm,则腰上的高为cm.

6、如图①线段ab=4,p是m上的一个动点,m∥ab,ab与m间的距离为1.5,pa+pb的最小值为.

9、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④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那么(a+b)2

第9篇:六年级数学判断题的知识点复习

1、行同一段路,*用5小时,乙用4小时,*乙速度的比是5:4。()

2、大于90的角都是钝角。()

3、只要能被2除尽的数就是偶数。()

4、每年都有365天。()

5、圆柱的底面积扩大3倍,体积扩大3倍。()

6、12/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7、能被3整除的数一定能被9整除。()

8、a、b和c是三个自然数(且不等于0),在a=bc中

a、b一定是a的约数()

b、c一定是a和b的最大公约数.()

c、a一定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

d、a一定是b和c的公倍数.()

9、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

10、在比例中,如果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

11、光明牛奶包装盒上有净含量:250亳升的字样,这个250毫升是指包装盒的容积。()

13、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特殊四边形。()

14、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两者一定是等底等高。()

15、比例尺就是前项是1的比。()

16、1千克的金属比1千克的棉花重。()

17、1/100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

18、圆锥的体积比圆柱体积小2/3。()

19、两条*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20、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四个角的内角和不变()

第10篇:高二数学双曲线复习题的知识点

1.在下列双曲线中,渐近线为3x±2y=0,且与曲线x2-y2=0不相交的双曲线是()

a.顶点b.焦点c.准线d.离心率

4.过双曲线x2-y2=4上任一点m(x0,y0)作它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段,垂足为n,o是

坐标原点,则Δmon的面积是()

应的焦点为f,以ab为直径的圆恰过点f,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6.若直线y=kx+2与双曲线x2-y2=6的右支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的范围是()

8.以椭圆+=1的右焦点为圆心,且与双曲线-=1的渐近线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第11篇: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的相关测试习题

(其中第7、8、9、10、11、12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0.5分)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3、两个数相除的商是56.7,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20倍,那么所得的商是()。

4、3.43535叫做()小数,也可以叫做()小数。用简便写法写作(),它的循环节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4、在下面的○里填上=。

6、a.a可以写成(),读作(),表示()。

7、有m个饺子,每盘装10个,可以装()盘。

8、小英家本月的用电量是80千瓦时,交电费c元,那么电费每千瓦时是()元。

9、某班有50名学生,女生有50-c名,这里的c表示()。

10、一本书有a页,张华每天看8页,看了b天。用式子表示还没看的页数是()。

11、王叔叔每小时加工a个零件,t小时共加工c个零件。用字母表示出数量关系式:t=()。如果每小时加工25个零件,()小时可以加工100个零件。

1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个礼盒。

13、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第12篇: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期末复习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①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奇负,负偶正)。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新-课-标-第-一-网

②偶次方等于一个正数的值有两个(两个互为相反数)如:a2=4,a=2或a=-2

③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

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

④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注意a的范围为1≤an比原整数位减1。(注意科学计数法与原数的互划。

⑤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是精确到哪一位,四舍五入时望后多看一位采用四舍五入。比如:3.5449精确到0.01就是3.54而不是3.55.(再如:2.40万:精确到百位;6.5×104精确到千位,有数量级和科学计数法的要还原成原数,看数量级和科学计数法的最后一个数)

第13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知识点梳理测试卷

一、卷面书写。(3分)

2.用竖式计算。(8分)

1.我国习惯采用数的分级方法,它规定从个位起向左每()位一级。

2.最大的六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它们相差()。

3.与亿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一亿里面有()个一千万。

4.这个数由()个亿和()个万组成。

5.个数由1个百万,5个万和4个千组成的,这个数写作:()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6.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7.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第14篇:高三数学的复习知识点

今年的高考数学卷被很多考生评价为“最难的一门”,老师们在做试卷分析时也普遍认为,试题创新力度大,知识点考查灵活,较好地实现了命题区分度,考生想拿高分并不容易。

学大个*化教育研究院数学组组长周金华介绍,今年高考数学试题难度与去年相比略有上升,估计难度系数在0.60左右。全卷基本遵循“稳中有变、立足基础、突出能力、锐意求新”的命题指导思想,全卷设计合理、梯度适中,覆盖面广、言简意赅。较好地体现了“依纲扣本”,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思想方法的交织线上和能力层次的交叉区内命题的原则,符合*中学数学教学实际;对高中数学教学能起到指导和导向作用,为今后的高考复习提供了参考。

纵观数学全卷,选择题简洁平稳,填空题难度适中,解答题层次分明。考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这有利于稳定考生情绪,有助于尖子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水平和实力。

在6道解答题中,每道题均以多问形式出现,其中第一问相对容易,大多数考生能顺利完成;而第二问、第三问难度逐渐加大,灵活*渐强,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给个*品质优秀、数学成绩良好的考生留有较大的展示空间。

在知识点考查中,今年的试卷侧重考查基本技能,主干

第15篇:初三数学圆的有关计算知识点复习

考点一、弧长、扇形的面积

1.(2012湖南娄底)如图,正方形mnef的四个顶点在直径为4的大圆上,小圆与正方形各边都相切,ab与cd是大圆的直径,ab⊥cd,cd⊥mn,则图中*影部分的面积是()

1.如图,⊙o半径是1,a,b,c是圆周上的三点,∠bac=36°,则劣弧的长为()

2.已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6c,高为8c,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3.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c,ac是底面圆的直径,高bc=6c,点p是母线bc上一点且pc=23bc.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p的最短距离是()

4.如图,如果从半径为9c的圆形纸片剪去13圆周的一个扇形,将留下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接缝处不重叠),那么这个圆锥的高为()

5.如图,在rt△abc中,∠c=90°,ca=cb=4,分别以a,b,c为圆心,以12ac为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ab所围成的*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

6.如图,⊙a,⊙b,⊙c两两不相交,且半径都是2c,则图中三个扇形(即*影部分)面积之和是__________c

第16篇: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复习

第17篇:点线面测试题及*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1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语句共有几个?答:()

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延长直线ab到c;③延长线段ab到c,使得ac=bc;④反向延长线段bc到d,使bd=bc;⑤线段ab与线段ba表示同一条线段;⑥线段ab是直线ab的一部分

第2题.下列说法中:①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②两条直线不是一定有一个公共点;③直线ab与直线ba是两条不同直线;④两条不同直线不能有两个或更多个公共点,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第3题.过平面上a,b,c三点中的任意两点作直线,可作()

第4题.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第18篇:初三物理期中复习电流的测量的知识点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

第19篇: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初二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第20篇:有关光学的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口诀

发光物体叫光源,描述路径有光线;直线传播有条件,同种介质需均匀;

影子小孔日月食,还有激光能准直;向右看齐听口令,三点一线能命中;

月亮本不是光源,长度单位有光年;传光最快数真空,8分能飞到月宫。

光线原以直线过,遇到界面成反*;一面两角和三线,法线老是在中间;

三线本来就共面,两角又以相等见;入*角变反*角,光路可逆互相看;

反*类型有两种,成像反*靠镜面;学生坐在各角落,看字全凭漫反*;

若是个别有反光,那是镜面帮倒忙。

镜面反*成虚像,像物同大都一样,物远像远没影响,连线垂直镜*。

还有凸面凹面镜,反光作用不一样;凹面镜能会聚光,来把灯碗灶台当;

观后镜使光发散,扩大视野任车转。

不管凸透凹透镜,都有一定折**;经过光心不变向,会聚发散要分清。

平行光束穿透镜,通过焦点是一定;折*光线可逆行,焦点出发必平行。

显微镜来是组合,两个镜片无分别;只是大小不一样,焦距位置要适当。

物镜实像且放大,目镜虚像再放大;望远镜来看得清,全靠两片凸透镜。

物镜实像来缩小,目镜虚像又放大。为啥感觉像变大,全靠视角来变化。

作图首先画法线,反入夹角平分线,垂直法线立界面。光线方向要标全。

空*水玻折向法,水玻*空偏离法。海市蜃楼是折*,观察虚像位偏高。

一倍焦距不成像,内虚外实分界明;二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函数有界定义中m为什么大于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