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是否一定受五戒?


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1.密宗里的一些法器金钢杵普巴杵转经轮若佩带在身上需不需要开光或者净化要如何开光或是净化这些法器有各种不同材质制成(如玉...中国结...)不同材质会影响它们的效果吗

2.最近有亲友外出旅游在白天看到异类众生(从石头冒出来),请问这是否为山精水怪的一种 鬼道众生出没时间会在白天吗?(

佛教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教五戒是佛为在家佛弟子所定的五条最根本的戒律。其中前四条又叫根本戒,属于性戒,即不管受不受戒犯了都有恶果。如果是出家人,则不邪淫戒改为不淫欲戒。

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

自“上海玉佛禅寺三皈五戒法会”通启以来,我们微信、微博后台收到了许多粉丝关于“皈依”的疑问,为此,我们特精选一些频率较高的问题,一一为众人解疑,为大家消除疑虑。

皈依不等于出家。结婚人士不妨碍成为在家居士。

皈依三宝,并不意味着出家。所以没有规定结婚人士不能皈依、或者必须离了婚才能皈依。

佛教的宗旨在于解脱生死,在家居士,如果能依据佛陀的教法,并依止善知识如法修持,也能够解脱生死。

皈依三宝,可以出家,但却不是必须出家。所以呀,结婚人士是不妨碍皈依三宝的。

皈依后,就是居士了吗?那受五戒后的,也是居士吗?

无论是否受了三皈依,还是已经受五戒的在家佛弟子,都可以称为居士。

居士一词并非佛教所专有,在先秦《礼记》中就已经有记载,有隐士的意义。

而在印度,居士也不是出于佛教所创,不论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称为居士。

我们一般用“居士”一词来指代在家学佛的人,而并不是依据是否皈依或者受持五戒。

所以,无论是否受了三皈依,还是已经受五戒的在家佛弟子,都可以称为居士。

我现在有孕在身,能否受皈依呢?同时能否为未出生的孩子受皈依呢?

有孕在身的女士可以受三皈依,法会中,如果身体原因不方便礼拜,在一旁坐着即可。

有怀孕的女性可为胎儿受三皈依,《杂阿含经》说:“有怀妊者为其胎子,受三自归,生已后有知见,复教三归”。

由此可见,不仅佛陀已经传下了最殊胜的胎教,而且安立众生受皈依,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人做起。

在一家寺院皈依后,是否能到其他寺院受五戒?

无论在哪里皈依,都是皈依三宝,而非单独皈依某位法师或者某个寺院。

所以无论在哪一个寺院皈依之后,都是三宝弟子。只要诚心发愿受持五戒,在哪个寺院发愿受持五戒都没有本质区别。

求受五戒,不应该有拣择道场的心态。只要是有法师住持的、合法的佛教道场,就可以去求受五戒。另外,一般规定只能比丘授戒,比丘尼没有授戒资格。

当然,也可以考虑地缘、或者其他的因缘条件,这是不成问题的。如果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分辨道场是否合法、如法,那么可以选择一些知名的大道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中的五戒十善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