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加和麦地那有什么区别?

  • /question/去的时间短,对文化倒没有太深入体会,但却接触到了另一种文化真实的样子:说人话就是瞎着走体验。这里推荐王新连的《地中海明珠:突尼斯》,属于跟着外交官到地球别处看看系列,虽然无法跟孤独星球比,但至少在没有LP中文版的情况下,这本书还是能让你大致了解下突尼斯。二、签证及交通Tips:1)关于安全:出发前建议留意当地政局,2018年1月还在罢工引发动乱,2月就去了突尼斯,但全程还算安全。每个城市都有麦地那老城,如果住在麦地那天黑后尽量不要外出;当地晚饭都是晚上8点才开始,如果想找餐厅吃晚饭还是别住麦地那,除非人比较多。整个国家尤其是首都警察都是扛真枪在街上巡逻,在街上见到装甲车、机关枪、防爆网不要惊讶,当然这些都不允许拍摄。2)关于机票:国内出发去突尼斯没有直达,大部分都在土耳其或迪拜中转,强烈建议在土耳其或阿联酋官网或app买票,如果与国内几大旅行app总价差不了几百就在官网订,国内旅行app大部分都是个平台,各大代理商包括app官方自己在上面卖票,遇到航班取消需要改签还要通过三方或者三方的第三方才能实现,血滴滴的教训过程太耗精力和时间;3)关于语言:当地主要是阿拉伯语或法语,一般酒店或年轻人还会讲些英语,全程交流大部分靠body 200RNB每天含早餐,我们一般早餐的时候适当给点小费。距离麦地那和杰马夫纳广场步行5分钟左右民宿很有民族特色也很漂亮,外墙很高,有3层楼,临街一楼的墙上没有窗户,二楼的窗户也是对内的,因为每户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这样可能私密性比较好吧,屋门很小,进了小门发现有种房子很大的感觉,房屋内部是口字形,楼顶是露天的,白天日照很充足,内部装修都是白色的墙壁配深咖色的家具,还有土黄色的地砖,配色彩鲜艳的地毯,二楼是客房,一楼是厨房客厅,3楼就是天台了,因为是淡季,所以整栋房子只有我们两个房客,有种包场的感觉,简单看了一下,再去天台看了下夜色,就回房间洗洗睡了马拉喀什 浓情色彩民宿名字:Studio Meublé A Fes Medina非斯非斯是摩洛哥最早建立的阿拉伯城市,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被视为伊斯兰教圣地之一。整个古城都是金黄色的主调,而且日照充足,古城和马拉的一样,商铺林立,道路狭窄,这里盛产皮具,大型的皮革染坊也是这次旅行的重点之一。 非斯购物篇酒店 :Dar Sababa(达尔萨巴巴摩洛哥传统庭院住宅旅馆)餐厅推荐:Bab ssour蓝色童话10.21今天还是闲逛,然后拍摄淘宝服装。清晨去山顶看云雾,傍晚在半山看夜景,晚上回去,接着在酒店天台发呆。舍夫沙万的一天,悠闲舒适。小城比较小,逛起来也不累,山顶偶尔会有人向你兜售大麻,不要理会就可以了。在这里完完全全缓解了旅途的疲惫。最喜欢的是当地的小孩子,舍夫沙万的小孩应该是摩洛哥最好看的了。皮肤比较白,头发天生卷曲,眼睛深邃,走路都是蹦蹦跳跳的。天真活泼,还有窝在墙边晒太阳的小猫咪在舍夫沙万住了两晚,觉得时间刚刚好。下一站是丹吉尔,10月开始是沿海地区的雨季。不过也没关系,一路都是炎炎烈日,能感受下大西洋海岸的雨,应该会滋润很多。丹吉尔. 10.22丹吉尔位于直布罗陀海峡的丹吉尔湾口,距亚欧大陆仅11到15公里,是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东进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只,都要从这里经过或停泊。大西洋东岸南来北往的船只,也要在这里调整航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那里有直布罗陀海峡灯塔,可以俯瞰大西洋,还有神话传说中的大力神洞。洞穴的洞口酷似一幅非洲地图,它是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的。城内欧式建筑林立,这也是我们最想来丹吉尔的原因。丹吉尔安排的是4晚3天行程,一天去得土安,一天去艾西拉,之后去卡萨,因为丹吉尔—得土安只要一个小时,到艾西拉半个小时,所以就住在这个中心地带还是比较方便的,省去搬行李的痛苦了(买了地毯以后.我们的行李超级重) 雨季的丹吉尔,有种淡淡的伤感,古老的欧式建筑。深蓝色的海港,暗沉的天空时常盘旋着几只海鸥,到这里像是感受一场失恋的电影。 很多人到丹吉尔都是匆匆的看下直布罗陀和大力神洞就去下一站了。但是我们却很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海风和潮湿,喜欢这里的颜色,喜欢这里的原生态。在丹吉尔,没人会叨扰你, 在欧式的街道散步,在麦地那淘宝,可以一下午都坐在海边享受安静。到达下午舍夫沙万出发,CTM大巴4个小时到达丹吉尔。我们还是住在古城,民宿的房东来接我们。住宿安排好以后已经天黑了,在麦地那附近吃了点东西。丹吉尔的烤鱼还是不错的,晚上去天台看了下夜景丹吉尔汽车站外的奔驰出租车,在这可以直接拼车去艾西拉丹吉尔.雨中行10.23早上起来,外面早已经开始飘起了小雨,不过还是没能阻止我们想要看海的心情。在古城的广场,包车去直布罗陀和大力神洞。这两个地方离市区大概20分钟左右车程,司机人还是比较靠谱。也没多要200DH往返加导游,沿途可以观景的地方,都让我们下车拍照,也没有嫌弃我们拍照耽误时间什么的。最让人感动的是回到市区还免费载我们去山顶看全景,然后和我们来了几张自拍才把我们送回广场。雨中直布罗陀海峡非洲的最北处,在这里看海,天涯海角,波澜壮阔,海的对面就是西班牙了大力神洞大力神洞在景区内,可以下阶梯到海边的礁石上感受海浪丹吉尔 .如晴天似雨天在丹吉尔住了几天,每天都会下一场雨。时而晴天,时而阴天。老城复古陈旧,大海阴沉辽阔,当地人热情风趣,漫无目地的游走,应该是这里正确的打开方式。网上有关丹吉尔的图片少之又少,下面是丹吉尔的一些随拍,图片比较多,可以帮大家更多的了解丹吉尔。丹吉尔也是一样分老城新城,老城欧式建筑居多。可以随意游走,麦地那附近有很多古董相机店,值得一看海边沿海公路很适合散步。直布罗陀海峡,大力神洞是必去景点建议游玩天数:2天得土安《 时间的针脚》我们的命运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结局,因为我们的生活没有在任何地方被记载下来。也许我们甚至没有存在过。或者存在过,但没有人知道。不管怎么样,我们永远都在历史的背面,在密密麻麻的时间的针脚中,真实而隐形地活着。摩洛哥回国以后,在朋友那里得知《时间的针脚》是西班牙的一部畅销小说,现已改编成电视剧。故事主要讲的是女主角在二战前从西班牙逃亡到得土安后的传奇经历。电视剧制作精良,里面的服装复古华丽,剧中的北非风光赏心悦目,想去得土安的朋友不妨先看一下电视剧,再去的话,应该会更有感触。白色.得土安10.24得土安依山而建的白色之城,紧邻地中海,这里还保留了最原始的风貌,1860年和1913年两度被西班牙占领,1956年归还摩洛哥。丹吉尔做本地巴士1个小时就到得土安车站了,车站出来直奔古城麦地那。得土安整个的城市建设都以白色调为主,干净整洁,这里带路是不收小费的。当地人热心善良,麦地那古城里还有很大的旧货市场。一些古董和旧货十分有年代感,逛完麦地那,我们去山顶看全景,还遇到几个当地的小男孩,在山坡的草坪上疯玩了一会。古城的全景洁白广阔,对面的山顶乌云密布,有种好莱坞大片的即视感。得土安留有很多西班牙时期的影子,安排半天时间确实有点仓促,只是简单的逛了下老城 ,其实还想去地中海看下的,略有遗憾。清新.艾西拉 10.25对于艾西拉的涂鸦壁画也是早有耳闻,而且还是海滨小镇。据说是1978年,两位本地的知名艺术家,与他们来自世界各地的11位朋友一起。在小城中各处墙壁上画满了彩绘,这些作品色彩鲜艳,艺术水平极高 ,所以来艾西拉也是本次旅行的重点。早起,去丹吉尔的汽车站外,拼车过去,车站外停了很多奔驰老爷车,是跑艾西拉专线的,50DH一位,坐满5人就出发。说到摩洛哥这奔驰老爷车也是每个城市的亮点。1986年产的,大部分都是做为出租车使用,还有些是私家车。这老爷车开起来就像一艘行驶在路面上的大船,不过马力和安全性还是错的。司机开的都比较稳,大约30分钟就到了。艾西拉不是很大,但是很精致,海边的瞭望台可以俯瞰大西洋 。因为紧靠大西洋,所以,海风比较大,海岸和天空的交际处都是白茫茫的水雾,给壮观的海面增添些许朦胧。老城的民居墙壁大多是白色的, 上面有很多彩绘涂鸦,色彩艳丽。整体来说,艾西拉和舍夫沙万一样,清新且安静。卡萨布兰卡摩洛哥最大的城市之一,因其同名电影《卡萨布兰卡》而闻名, 北非最大最重要的港口, 卡萨布兰卡在西班牙语中原意是“白屋”,整座城市的建筑大多数为白色,与辽阔的大西洋交相辉映,别有一番风貌。卡萨布兰卡.迟来10.26卡萨唯一想去的就是哈桑二世清真寺了,至于电影里提到的咖啡店因为时间不够只能取消了。下午从丹吉尔出发,CTM大巴5个小时。到达卡萨天已经黑了,上午的票是10点的,我们没赶上,卡萨预定的民宿是中国人开的,很热情,免费开车到汽车站接我们。哈桑二世的黎明10.27由于今天是中午的飞机回国,所以,6点早起,天还没亮,我们就去参观哈桑二世清真寺了,离住的地方直行大概10分钟就到了,来得太早了,天还是没亮,不过在朦胧的蓝色清晨观赏哈桑二世清真寺,还是别有一番梦幻滋味。哈桑二世清真寺做为旅程的终点,也算是圆满了来摩洛哥,似乎是一次新生,所有的压力和烦恼都可以忘却脑后 一路走下来,震撼的美景和饱满的人文都足以填满你的内心没有任何失望的一次旅程,每一个地方我们都深深的喜欢着。

  • 被誉为“北非花园”的摩洛哥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前那个遥远的国度如今在免签之后激起了不少走访的梦想,这里不仅有厚重的历史古都皇城,也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彩,还有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舍夫沙万——蓝色的海洋全世界只有三座“蓝色小镇”,其中一座便位于摩洛哥。舍夫沙万,位于摩洛哥东北部,地处里夫(Rif)山脉中海拔600米的山峰顶上,阿拉伯语中,Chefchaouen即寓意“瞭望群峰之巅”。在舍夫沙万的麦地那,淡蓝、深蓝、天蓝、海蓝、青蓝、瓦蓝、宝 蓝、紫蓝……本性忧郁冷酷的色系被聚集到偶尔云雾缭绕的山间,焕发出浪漫梦幻的迷人气息,而各式各样屋门,或古老木门,或铁皮大门,或简易的,或精致的,又将这座山间小镇打扮成无比奇妙的童话世界。们可以在舍夫沙万尽情地穿街走巷,感受着被色彩渲染的别样艺术情怀。麦地那老城区麦地那即舍夫沙万老城区,是蓝色小镇的心脏,它依山而建,集中了大量被刷成蓝色的民宅与小径,巷弄两侧则开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店和画廊,还有随处可见的各色萌猫。步行是游览麦地那的最佳和唯一方式。老城区四周有九座城门,需要穿越城门才能进入麦地那腹地,其中厄尔哈马尔门、厄而阿因门、苏克门为主要进口。记得当时在这里还差点迷路了,最后还是用探途看了下周围的街道,才理清了~麦地那每周一、周四的市集是一定不能错过,堪称舍夫沙万市民生活的最真实写照,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着身着传统服饰的当地人在此叫卖与购物,小镇风味尽在其中。Tips在路上闲逛时,有穿着当地服饰的阿拉伯人上来兜售大麻或带领参观种植地,我没搭理并快速走到人多的地方防止被过分骚扰。如果您们是单独旅行,记得不要前往人迹罕至的小巷中。虽然舍夫沙万是摄影胜地,但少部分私人宅院不允许被拍照,所以冷僻的地方需谨慎。最后,晚上不要在小镇内随意走动。菲斯——历史的昏黄摩洛哥的菲斯,是令所有的旅人欣喜的地方,因为整个城市是一个活着的天方夜谭,要是有一张载着阿拉伯人的飞毯突然飘起来,你也不会感到奇怪。这是《西班牙旅行笔记》一书中,对菲斯的评价。布日卢蓝门从布日卢蓝门进入菲斯是游览最正宗的一条线路,城门向外一侧镶嵌蓝色的马赛克瓷砖,极富伊斯兰风情,所以也被称为蓝门。醒目的菲斯蓝,一下就把你带到那个热闹非凡的年代,跨国这道门,好像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布伊纳尼亚神学院 穿过布日卢蓝门,你能看到镶满精致绿色马赛克图案的清真寺尖塔,这里即为布伊纳尼亚神学院,兴建于年,是菲斯唯一一 座设有清真寺的神学院。学院内装饰十分考究,中央庭院由大理石铺面,繁琐的石刻和木雕于四周随处可见,细节处无不彰显华美和谐。该学院对非宗教人士开放。卡拉韦因清真寺与大学卡拉韦因大学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它的前身为卡拉韦 因清真寺,由突尼斯富商的女儿法提玛(Fatima)始建于859年,伊德里斯王朝期间又在寺院周围陆续修建了伊斯兰大学、师生宿舍和大学图书馆。阿塔里纳学院阿塔里纳学院主要为卡拉韦因大学的外地学生提供住宿。木材、瓷砖、大理石、石膏等各类建材的完美结合,精致的马赛克图案与木雕石刻,加上梅里尼德式庭院风格,可谓当地典型的宗教建筑代表。叔阿拉皮革坊麦地那的皮革区叔阿拉堪称菲斯的标志性景点之一,皮革坊分布在维德河沿岸,庭院内拥有众多的木制或石制圆形染缸规则排列,缸内浸泡着毛皮,红色染料在阳光下无比刺眼,而工人们则忙碌地穿梭于染缸之间。在这里你能欣赏到这种古老的制革工艺和大集中的染坊,让人为之震撼。染坊周围的皮革店铺均拥有欣赏全景的露天平台,不失为皮革坊全景拍摄的好去处。建议上午参观叔阿拉皮革坊,这时染缸内大都充满染料,色彩更为丰富。马拉喀什——赤红的小土城在马拉喀什麦地那老城区,房子全是赤红色的,古城里分布着著名的景点和商铺,每个转角都会遇见惊喜,街道极具阿拉伯特色,充满异域风情。古老的麦地那被十多公里的城墙环绕,完善地保留了马拉喀什的历史建筑与遗迹,精致的传统民宅与喧哗的阿拉伯集市营造了延续几百年的风土人情,而麦地那亦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之中。卡萨布兰卡——白色迷城卡萨布兰卡位于摩洛哥中西部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也是摩洛哥的经济中心。这座城市被称之为“Casa blanca”,寓意 “白色的房子”。来到这里,你会被蔚蓝的天空与海洋映衬下成排的白色房子所吸引。撒哈拉——金黄的沙漠来摩洛哥,一定不要错过进入世界最大的沙漠一探究竟的机会。这里地貌多变,绿洲、峡谷、荒地、沙丘交织呈现,原始荒蛮中又无不体现撒哈拉风光的大气磅礴。来这里,一定要进行沙漠骑行,感受沙漠的荒芜与辽阔,晚上躺在沙丘上看漫天的繁星和银河。下次再发个摩洛哥的美食~

  • 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Marrakesh),老城区是在黄土砖砌成的围墙内的,大家称其为麦地那(Medina)。麦地那曾是穆斯林国家的第一个首都,与麦加、耶路撒冷一起被称为伊斯兰教三大圣地。在这里,显然不是一个城市的名字,至于麦地那(Medina)是不是老城的意思,还是麦地那(Medina)是老城中一个区的名字,真的不想刨根问底。反正,一提到麦地那(Medina)那就是指在老城区了,有点儿像我们一提到北京的胡同,大家基本就会想到二环以内的那片区域。 这个名字是挺复杂的,但真正复杂的是麦地那的路。早在预订旅馆的时候就已经在评论里读到了这个信息,麦地那的路就像个迷宫。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当地的孩子和青年人开始了带路的行业,就是如果你迷路了,他们会把你送到你住的酒店或者你要去的景点,然后,你懂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重要的是,很多评论里都提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订完旅馆后就赶紧胆战心惊的跟旅馆联系,要求在出租车站点儿接我。 为什么在马拉喀什有出租车站点呢?那是因为老城区的路是很狭窄的,感觉如果有4个人并排走路,别人也就没法通过了。有的地方2个人并排都可以把路给堵上。可想而知,出租车那么“宽”,怎么能钻进麦地那的小路?所以,在老城区外围有若干个出租车站点儿,打车来麦地那的话,司机会就具体地点选择一个靠近目的地的站点儿。能不能找到目的地,那就不是司机的责任了,听天由命吧! 我住的地方离Jemaa el-Fnaa我觉得就像新疆的大巴扎,一个在大广场上的集市。很多买果汁的摊位,依次排列在广场的一个区域,每个摊位的前面都摆放着各种颜色的水果,橘子、苹果、石榴、橙子……应有尽有,每次从这些果汁摊位前走过,总有长相英俊的摊主吆喝着可以免费试喝。另一个区域是戏耍专区,在那里有耍猴的、舞蛇的、穿着民族服饰要跟游客照相的。到了晚上又会增加很多摊位,可以吃到各种当地特色的小吃。每个摊位都是灯光闪烁,整个广场灯火辉煌,人头攒动。 我基本每天都会经过这里,因为这里是出城的一个地方,可以在广场靠近马路的一侧打到出租车。第一次走到这里,是旅馆的经理把我带出了旅馆的小巷子。出门前,旅馆的经理还给当天入住的房客做了个短暂的“认路培训“,每个人发了一张地图,在每个容易出错的转弯处,都会在地图的后面找到一张照片,上面标记着转弯方向的箭头。”在这里,你可能会在路上看到提示的标识牌,但是这里不要按标志牌拐,要一直走,因为你拐进了那个市场后会比较麻烦。你可以看到,在我们的地图上没有拐弯的标记。“旅馆经理指着地图,很认真的说。培训过后走在这条路上还是没什么把握。尽管在心里无数次的提醒自己,错了大不了找个当地青年把自己带回旅馆,但是一路上还是很仔细地看着地图,对比着照片,寻找着正确的转弯处。 虽然一直聚精会神地按照地图上的路线向大巴扎走着,还是一不小心把一个转弯处走成了直线。好在凭着多年认路直觉,发现好像走错了路,然后静静地站在原地,任由大批外国游客和当地的行人从身边闪过。“我是不是错过了那个市场……”。回忆着“认路培训”,看着手中的地图,缓缓地往回走,寻找着那个照片上的标志性石头城门。当我不经意间回头的一刹那,发现我刚好走到了城门的前面。这个城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且与旁边的建筑已经融为一体,要是没有照片对比,很难看出来。 拐过摆着很多水果摊的小巷子,然后路边的摊位开始有卖肉的,卖活鸡、活鸭的,然后是卖日用品的。店里摆满了锅碗瓢盆,还能听见不远处,鸡在笼子里的叫声,也可能只是我的幻听,毕竟那么多人挤在这条小巷子里,自行车、摩托车从身边穿过,感觉我迈错一步,都可能会被碾倒在地。 走过这段小摊铺,迎面而来的是买各种纪念品、手工艺品的小店,有的店只有一个开放式的大门,一眼可以看完店里所有五颜六色的商品;有的店面则是在玻璃橱窗后面,显然档次上来了,估计有钱的游客自然会到这里。对我来说,这里的商品除了价格吸引人以外,估计质量也都差不多。毕竟有些人是用金钱来购买自信的,而非商品本身。 当我路过一个岔路口,但是地图上标记着需要直走的地方,听见身后有人在喊,“嘿!你走错路啦!去Jemaa el-Fnaa从这里拐!” 我回头看,一个大概十五、六岁的小青年,穿着穆斯林穿的那种白色长袍,一脸严肃的站在一个小店旁边。看我回头,他用手指着那个岔路口。旅馆经理说过,经常会有人在路上给游客指路,如果碰到了不用理睬,按照地图上的路线最容易找到大巴扎。我迟疑了一下,想着经理的提醒,默默的继续往前走。当我意识到,我已经离开了小青年的视线时,赶紧拿出地图,再次确认自己的路线,我没有走错。 接下来在一个古老的城门前右拐,然后一直走到一个门前挂着粉色牌匾的餐馆,再右拐,走过若干卖当地服饰的小商店,眼前豁然开朗,我看到了大巴扎广场。颇有《桃花源记》的感觉。 晚上回到旅馆,一个人在房间里,回味着傍晚走过的路线。心想,明天再走就不会错了,幸好在第一段走错时感觉到了,不然不知道会走到哪里去。如果真的走错了…… 总是感觉,当一个人所谓长大了以后,开始对错误误惶恐不安。有些人是用金钱来购买自信,更多的人是不是用每一次在别人眼中的正确建立着自己自信的城堡呢?似乎错误对小孩子来说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是一个成年人犯了错误,简直不可容忍。于是在生活中,我建立着所谓的正确观,是不是就在那个掩饰错误的面具之下呢? 第二天,我还是走了同一条路线,很顺利。 第三天,我故意按照路上的标识的箭头拐到了那个市场里,当我走出市场,搜索着接下来要走的路时,一个孩子的声音在路边传来:”嘿!你走错路了!Jemaa el-Fnaa在那边。“ 我回头微微一笑,心想:我走错路了吗?我也不知道呢,不试试怎么知道?(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灯火稀零的深夜、迷宫般的街巷、主动找上门来却又毫无沟通能力的向导,再加上我高度防备的警惕心,对不起,我压根就没对上和记住圣城凯鲁万麦地那的一切地标性门脸。 跟团而行的几天旅程,好吃好睡,舒服极了,也让我深信突尼斯这个国度,即便是在革命一周年后,也绝对是安全的。某个晚上,在抵达伊斯兰世界四大圣地之一的凯鲁万之后,终于被喜欢冒险的我抓住一丁点“团外时间”,从酒店开溜,自个儿摸进作为旧城的麦地那逛逛。拱门那头的孱弱灯光,轻而易举将我俘获了进去,深夜的昏黄将白墙蓝窗调色出另一番滋味,一个摇晃着鸟笼的老头擦肩而过。门洞、老头、摇晃,似曾相识的画面,对了,那部精致而魔幻的艺术片《多芬失落的项链》一定是讲述凯鲁万的故事。 那老头会不会是片中那位使用信鸽与远方老友对弈的大书法家,教育学子哈桑,“书法就是我们的祈祷者”;抑或是时常让剧情走神的疯癫预言家,摇晃着神灯,宣布着最伟大的三个词:香水、女人和祷者,“香水里有女人的秘密,女人里有爱的秘密,爱,则是宇宙最伟大的祷者。” 正当踌躇要不要深入街巷之时,一个精瘦的男生出现在面前,以蹩脚的混合英法语,表示着愿意带我逛一逛,“Quran, School, My friend, key”,哦,他这是要带我去找哥们拉钥匙,带我进麦地那的可兰经学校参观吧。它会不会如同电影中哈桑习字的院落一样,中间一个池塘,池边的石榴上刻满男孩习来的一切关于爱的表达辞藻?会不会也有个宫殿般的鸡舍,从那能窥到书法大师的女儿荡着秋千。 “这是三重门清真寺,那是楚阿达门,可兰经学校就在旁边。”得了,这家伙明显不能把我穿墙而过的送进里面,反倒径直将我领到目的地——惟一开着门等我的地毯店。没有人是会主动跟旅客交朋友的,我开始深信这个观点。连番的客气话谢绝了店主的一番番介绍后,失望的年轻人又将我带到一片狼藉的荒废房舍。这下该对我动手了吧,我只装了面值300元人民币的突尼斯第纳尔出来。破旧的小旅社里放着当地西甲联赛的实况,哈桑和我坐在门前台阶上,不言一句。不久后,一个脸上不大高兴的男人把一瓶当地红酒递了过来,要下药了吧?“你也来喝点”,我对哈桑说。在这个最开放的穆斯林国家中,饮酒是无伤大雅的,即便凯鲁万是其领土上最为保守的地区。红酒寡淡极了,哈桑的脸蛋却开始泛红,“Let’s Go。”不高兴男人随即出现收钱,靠,这破酒还得20欧,算了,没把我蒙倒打劫就算好了。 谢天谢地,在鸡同鸭讲的四处又转悠了一大圈后,哈桑带我穿过麦地那外的墓地,回到酒店,接连不断的虚假吻面礼算作告别,加上我身上的所有零钱,好不容易送走了瘟神。 第二天早上,我重新成为一名“团员”,在舒适的阳光下,在同伴们对我夜行的赞叹声中,前往作为真正景点的阿格拉比德大蓄水池和北非最古老的奥克巴清真寺。明媚而壮观,比昨晚瞎逛的那些地方漂亮多了,可这些风景对内心记忆的铭刻力度,显然不如一段糟糕但却独特的体验来得深。 小学生们被老师召集到一起,对着北京电视台哥们的镜头叫唤着:“四海漫游,别转台。”唯独一个不合群的小家伙,悄悄跑进硕大的礼拜厅内藏着。《多芬失落的项链》中也有这样一个小孩,总能在这座清真寺里看到屋里柱子变色的时刻,并确信这是彰显自己从未见过的父亲必然归来的神迹,“爸爸一定能把城里那中邪的猴子变回王子”。而另一头,他妈妈在浴室其他妇女的嘲笑中,自信的回忆着某个深夜,一位圣人将她临幸了。大清真寺外的墓地群上,坚守着撒马尔罕公主迷梦的远方骑士,勒令看墓人焚书,因为那里有着公主梦的秘密:空旷的原野上,两个女人一直相互泼水,似乎是为了让土地免于干涸,而公主自个儿捧着大石榴安静端坐。 现实中的大清真寺外也同样魔幻。四个黑帮样貌的酷男围成一圈,待我走到跟前时,轻声嘀咕:“harshish?”我不大记得这个词,但跟着确认了一下,“marijuana?”大汉点头。这可是在圣城清真寺门口啊,我看上去像瘾君子吗?

  • 出差去吉达呆了一天,不过只是别人开车带着转了转,看论坛里吉达的帖子很少,放些照片。吉达还是蛮开放的,在商场酒店里可以不用蒙面,不过黑袍是必须的。到时间都会拜拜,不过等会儿就开门。女孩子自己打车虽然没人说不过会引人侧目。不过比麦地那强,麦地那我走出酒店几步就被目光逼回去了。海边有世界最高的喷泉,不过真的不怎么美。购物嘛都跟迪拜差不多,所以什么都没买。

  • 本以为麦地那是个地名,到了突尼斯,奇怪地处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圣城怎么跑这儿来了。走了几个城市,都有一个麦地那,才知道搞错。“麦地那(medina)”,除了那座圣城,阿拉伯语还有“老城”的意思,专指阿拉伯人传统聚居的城区。北非小国突尼斯,面积和山东省差不多,却拥有七八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的三四项都和麦地那有关。 突尼斯城麦地那 突尼斯在历史上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但影响最深的还是阿拉伯文化。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从阿拉伯半岛侵来,和土著的柏柏人先冲突,再融合,将近10个世纪,如果加上同样属于伊斯兰文明的奥斯曼帝国占领时代,就更加漫长了。在这悠悠千年岁月面前,前面的古罗马统治时代太遥远,后面的法国保护地时代又太短暂。所以要问传统的突尼斯人如何生活,最好的答案就是去逛逛阿拉伯人的传统聚居区——麦地那。 寻常生活 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Tunis)的麦地那是保护得最好的。现代化的都市大道在一扇土褐色的拱门前驻足,这拱门其实是麦地那旧城十几面城墙之一,当年拱门外就是地中海的汪洋,如今填海成了漂亮的新城区;拱门内就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高亢深沉的诵经声,一千多年了,从来不曾断绝。 如果不是头顶上偶然现出远处的清真寺,还真以为到了中国的哪个庙会。窄窄的街巷,两边都是店铺,卖瓷砖的,卖地毯的,卖金银首饰的,卖手表古董的……最绝是卖铜器的,店门口挂满了锃光瓦亮的工艺铜盘,光耀四方直如百面照妖镜。循着叮叮咚咚的击打声,才能在一堆铜盆中找到铜匠滚圆的脑袋。 蚂蚁巢穴的宽敞部位 导游书上说突尼斯城的麦地那仿佛一个蚂蚁的巢穴,小街窄巷如穹窿四散。我们也如蚂蚁入巢,瞎走乱窜。土生土长的伊萨姆兄弟说他也在这里迷失过几次,那我们就更不指望还能从进来的那个拱门出去了。其实,在外人看来杂乱无章的麦地那有着自己的规律。在这个封闭的阿拉伯世界里,有2800个手工作坊、3000多家店铺,各色小作坊和小店铺各司其职,组成了不同的街坊:铜器巷、香料巷、服装巷、织毯巷、木器巷、首饰巷、毡帽巷、餐饮巷。生活在麦地那的当地人很容易找到他们的需要,更何况,还有一个座标绝对不会迷失——城中央的大清真寺(Grand 这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大清真寺被此巷那巷包围,据说可以容纳2000人祈祷。我们七转八绕了半天,居然不得其门而入!大概在地毯巷的某个角落,我们稀里糊涂被引上一栋自称是哪个阿拉伯王朝旧宫殿的老宅。一楼二楼的地毯我们没兴趣,直奔三楼的阳台,老城旧貌尽收眼底。那貌似遥不可及的大清真寺终于浮现眼前,高高的宣礼塔无疑是麦地那的地标。周边的旧宅凌乱错落,铺展搭置成那让我们晕头转向的蚂蚁巢穴。而我们脚下的阳台地面,居然是用漂亮的碎马赛克铺就的,阳光下闪着迷人的光泽。大块面的碎马赛克一直绵延到墙面的窗棂,和远处的老城景致构成一幅精妙的伊斯兰装饰画。凭此一景,虽然对他家的地毯敬谢不敏,但还乐于相信那阁楼上住过阿拉伯的贵族。 再次回到迷宫般的蚁穴。这次吸引我们的是窄巷边的咖啡馆。幽暗的厅堂内,咖啡馆所谓的西方小资情调荡然无存,一色伊斯兰风格的马赛克墙砖,蔓藤花纹纤细幽静,使本来就暗淡的环境更显拙朴。男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里面,有的高谈阔论,更多则是沉默发呆,不过嘴边啜着咖啡,咕噜咕噜地抽着水烟,一脸的满足。我们坐下,一杯卡普奇诺,一杯意式浓缩,一杯突尼斯特有的薄荷甜茶,看街边人来人往、你吆我喝,呆坐了半晌结帐,居然只有人民币10块钱!回身再望,喝茶的依旧喝茶,抽烟的继续抽烟,丝毫没有散会的意思。喝过咖啡,街角对面的路边餐厅又勾起我们的食欲。狭长的店面一分为二,一半店堂,一半厨房,做菜的看着吃饭的,吃饭的看着做菜的。蒸黄米配炸鱼或牛羊肉的库斯库斯(cuscus)是突尼斯招牌菜,一定要尝尝;整只的羊头有点恐怖却也诱人,不妨劈开来上半个。我们落座,店主来问要不要喝茶。我们说要,店主却飞奔出门,未几,引回一人端薄荷茶来。定睛一看,居然就是对面咖啡店的小老板! 师徒好 突尼斯城的麦地那,忙乱与闲适同在, 嘈杂与清幽同在,神圣与世俗同在。不过你据此以为这就是最好的麦地那老城可就错了。首都的麦地那,不可避免地多了些商业气息,只有在那个咖啡馆和小饭店里,才让人感觉这里是阿拉伯人聚居区,而不是某个旅游景点。还是离开突尼斯城,一路往南吧!凯鲁万,伊斯兰心目中的重镇,真正的麦地那,已经在那里守候千年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耶路撒冷和麦加哪个是圣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