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电阻 合金丝长度35 阻值shi 2.4rR求线材米阻的计算公式

PTC热敏电阻的工作温度范围较窄,在工作区两端,电阻—温度曲线上有两个拐点:Tp1和Tp2。当温度低于Tp1时,温度灵敏度低;当温度升高到Tp1后,电阻值随温度值剧烈增高(按指数规律迅速增大);当温度升到Tp2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存在温度Tc,对应有较大的温度系数αtp 。 经实验证实: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电阻—温度特性可近似用下面的实验公式表示: 式中 RT、RT0——温度分别为T、T0时的电阻值; BP——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材料常数。 若对上式取对数,则得: 以lnRT、T分别作为纵坐标和横坐标,便得到下图。 ) 可见: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电阻温度系数αtp ,正好等于它的材料常数BP的值。 lnRr1 lnRr2 BP β mR BP=tgβ=mR/mr T1 T2 lnRr0 mr lnRT~T 表示的PTC热敏电阻器电阻—温度曲线 lnRr T 若对上式微分,可得PTC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αtp α β a b c d Um U0 I0 Im U/V I/mA NTC热敏电阻的静态伏安特性 (二)热敏电阻器的伏安特性(U—I) 热敏电阻器伏安特性表示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在热敏电阻器和周围介质热平衡(即加在元件上的电功率和耗散功率相等)时的互相关系。 1.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的伏安特性 该曲线是在环境温度为T0时的静态介质中测出的静态U—I曲线。 热敏电阻的端电压UT和通过它的电流I有如下关系: T0——环境温度; △T——热敏电阻的温升。 (二)常用热电偶的结构类型 1.工业用热电偶 下图为典型工业用热电偶结构示意图。它由热电偶丝、绝缘套管、保护套管以及接线盒等部分组成。实验室用时,也可不装保护套管,以减小热惯性。 工业热电偶结构示意图 1-接线盒;2-保险套管3―绝缘套管4―热电偶丝 1 2 3 4 (a) (b) (c) (d) 1 3 2 2.铠装式热电偶(又称套管式热电偶) 优点是小型化(直径从12mm到0.25mm)、寿命、热惯性小,使用方便。 测温范围在1100℃以下的有:镍铬—镍硅、镍铬—考铜铠装式热电偶。 断面如图所示。它是由热电偶丝、绝缘材料,金属套管三者拉细组合而成一体。又由于它的热端形状不同,可分为四种型式如图。 图3.2-12 铠装式热电偶断面结构示意图 1—? 金属套管; 2—绝缘材料; 3—热电极 (a)—碰底型; (b)—不碰底型; (c)—露头型; (d)—帽型 3.快速反应薄膜热电偶 用真空蒸镀等方法使两种热电极材料蒸镀到绝缘板上而形成薄膜装热电偶。如图,其热接点极薄(0.01~0.lμm) 4 1 2 3 快速反应薄膜热电偶 1—热电极; 2—热接点; 3—绝缘基板; 4—引出线 因此,特别适用于对壁面温度的快速测量。安装时,用粘结剂将它粘结在被测物体壁面上。目前我国试制的有铁—镍、铁—康铜和铜—康铜三种,尺寸为 60×6×0.2mm;绝缘基板用云母、陶瓷片、玻璃及酚醛塑料纸等;测温范围在300℃以下;反应时间仅为几ms。 4.快速消耗微型热电偶 下图为一种测量钢水温度的热电偶。它是用直径为Φ0.05~0.lmm的铂铑10一铂铑30热电偶装在U型石英管中,再铸以高温绝缘水泥,外面再用保护钢帽所组成。这种热电偶使用一次就焚化,但它的优点是热惯性小,只要注意它的动态标定,测量精度可达土5~7℃。 1 4 2 3 5 6 7 8 9 11 10 快速消耗微型 1—刚帽; 2—石英; 3—纸环; 4—绝热泥;5—冷端; 6—棉花; 7—绝缘纸管; 8—补偿导线;9—套管; 10—塑料插座; 11—簧片与引出线 方法 冰点槽法 计算修正法 补正系数法 零点迁移法 冷端补偿器法 软件处理法 四、冷端处理及补偿 原因 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是热端温度和冷端的函数差,为保证输出热电势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必须使冷端温度保持恒定; 热电偶分度表给出的热电势是以冷端温度0℃为依据,否则会产生误差。 1. 冰点槽法 把热电偶的参比端置于冰水混合物容器里,使T0=0℃。这种办法仅限于科学实验中使用。为了避免冰水导电引起两个连接点短路,必须把连接点分别置于两个玻璃试管里,浸入同一冰点槽,使相互绝缘。 mV A B A’ B’ T C C’ 仪表 铜导线 试管 补偿导线 热电偶 冰点槽 冰水溶液 四、冷端处理及补偿 T0 2. 计算修正法 用普通室温计算出参比端实际温度TH,利用公式计

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特性在检测技术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

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传感器是检测系统的第一个环节,其主要作用是

将感知的被测非电量按一定的规律转化为某一种量值输出,通常是电信号。

画出传感器系统的组成框图,说明各环节的作用。

)被测信息→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信号调理电路→输出信息

其中转换元件、信号调理电路都需要再接辅助电源电路;

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他量的元件;转换元件:可

以直接感受被测量而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电量;

信号调理电路与转换电路:

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和控制的有用电路。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它有哪些性能指标?如何用公式表征这些性能指标?

输出信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缓慢时系统所表现出得响应特性。

)性能指标有:测量范围、灵敏度、非线性度、回程误差、稳定度和漂移、重复性、分

什么是传感器的灵敏度?灵敏度误差如何表示?

)指传感器在稳定工作情况下输出量变化

越高,测量精度就越大,但灵敏度越高测量范围就越小,稳定性往往就越差。

什么是传感器的线性度?常用的拟合方法有哪几种?

通常情况下,传感器的实际静态特性输出是条曲线而非直线,在实际工作中,为使

仪器(仪表)具有均匀刻度的读数,

常用一条拟合直线近似地代表实际的特性曲线,线性度

就是这个近似程度的一个性能指标。

将零输入和满量程输出点相连的理论直线

将与特性曲线上个点偏差的平方和为最小理论直线作为拟合直线,

合直线称为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方法?各有什么用途?

由于测量过程的不完善或测量条件的不理想,

从而使测量结果偏离其真值产生测量

)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分贝误差。

)绝对误差用来评价相同被测

相对误差可用于评价不同被测量测量精度的高低;

为了减少仪器表引用误差,

按测量手段分类有哪些测量方法?按测量方式分类有哪些

、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自动测量和非自动测量;

、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按测量方式分类: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产生系统误差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常见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被检测物理模型的前提条件属于理想条件,与实际检测条件有出入;

测线路接头之间存在接触电动势或接触电阻;

、人为造成的误读等等。

什么是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并阐述其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关系?

测量的准确度是指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

来表示;它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被测量进行多次反复测量,

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反映的是测得值的随机误差。精密度高,

不一定正确度高。精确度

是指被测量的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程度以及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

即精密度与正确度的综合概

从测量误差的角度来说,

是测得值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

正确度是指被测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反映的是测得的系统误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绞线电阻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