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和数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和现今的大数据有什么关系?

相信不少朋友已经看到相关新闻了,不仅是由最高层亲口说出,而且占据很大的篇幅,在官方媒体包括新闻联播上都做了重要播报。

我给大家摘几句,你们自行体会。

全文可以直接搜索,你几乎可以在国内任何一家媒体上看到完整报道,不仅有问题,还有新闻联播视频。

从这则消息发出开始,币圈似乎陷入了集体欢呼,原本萎靡不振的大盘行情也应声上涨,似乎数字货币终于可以摆脱现在的尴尬处境,获得更高层面的认可了。

但是,朋友们啊,你们最好认认真真地去读一下原文,这条新闻传达出的意思,跟你们想象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有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币圈里的人,总是习惯性地把“区块链”类同于数字货币,部分认为以为区块链就是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就是区块链,大错特错!!

区块链是数字货币存在的底层技术,它目前最为人所知的是数字货币,但不代表它就只有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只是区块链的所有技术应用中,最容易被落地的一种,因开发难度低、开发者获利可能性高而广泛普及。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它应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只是还没有被更好地开发和落地而已。

我们目前所处的,是区块链技术的早期阶段,很多人只看到了一片叶子,就以为那是整个世界,完全不能理解未来的区块链世界能有多宽广。

国家最高层面发话要突破和创新区块链技术,指的根本就不是数字货币。

很多人可能至今都还不知道官方的态度:积极发展区块链技术,但不发行数字货币(央行法定数字货币除外,且它也不是完全的区块链技术)。这是铁了心要把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分隔开来的。

回到这则新闻,新闻中提到的是“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你没有去看新闻报道,或者看完了也没看懂,那就仔细看看这句话。

三个关键词:集成应用、技术革新、产业变革。首先,集成应用指的绝对不是数字货币,而是能够用于提升生产技术,引发产业变革的落地应用。

举个例子大家可能更好理解:国家一直致力于民生工作,包括就业、养老、扶贫、医疗、防伪、公益等等事业,这些事业持续了数十年,效果很显著,但仍然还有需要提升的地方,毕竟中间的执行都需要人,有人的地方就会存在失误或失职,那么中间过程总是不够可信,导致效果打折扣。

如果能够开发出完善的用于民生事业的区块链应用,真实记录相关信息,方便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并执行,过程全程上链,那么自然无人敢搞小动作,福利也就真正到达了需要的人手上。

类似这样的,能够真正给整个社会产生价值的(包括科技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等商业或事业),才是国家层面在考虑的事情,这一次真的跟数字货币没有关系!

再给大家摘句重点:“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应该是下一个创业风口了。那些真正要做事、懂技术、有抱负的团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发展起来。

至于这条新闻对币圈的影响,在短期内应该会有一波拉升,毕竟多数人是从众的,而人群始终是盲目的。

从长远来看,对币圈的正面影响并不大,甚至后续新闻报道出来,有可能会是利空消息,请小心诱多。

今日的内容到此结束,我们明天再见。请大家记得给我点赞呀!

ICO 是 Initial Coin Offering 的缩写,是公司向公众募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有点类似于股票市场上的 IPO。

区块链指的是一种公开的,由去中心化网络共同维护的账务系统,提供开放的、不可篡改的底层数据服务。

“比特币”这个概念,可以有多重的理解 ——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感到迷惑,或者相互之间很难达成一致理解的根本原因。

首先,比特币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区块链应用。

其次,比特币是一家世界银行,只不过它不属于任何权威管辖,它是由一个去中心化网络构成的。

另外,这家叫做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的世界银行,发行了一个货币,恰好也叫“比特币”。有些人更喜欢使用相对小心的说法,把这个货币指称为 BTC,而不是“比特币”(Bitcoin)。

最后,即便在比特币横空出世的七年后(2017),也很少有人意识到比特币(或者 BTC) 其实也可以被理解为这家叫做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的世界银行的股票。

在比特币出现之后,前后有几千种加密货币被发行。尽管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早已灭绝,但仍然有少数依然不仅活着,还活得相当不错。比如,莱特币,就是一个著名的山寨币,另外,狗币也算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认为那些加密货币只不过是“山寨货”,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价值。后来,见证了那些在他们眼里毫无价值的东西不仅长存而且还不断升值之后,人们开始使用另外一些概念,比如“竞争币”。也许这世界需要不止一家“世界银行”罢?谁知道呢?又,谁在乎呢……

在市场上,人们买入的价值有两种:“真正的价值”和“以为的价值”。有个事实不可否认:对于那些买入“以为的价值”的人来说,那些东西和“真正的价值”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

MBA 是我杜撰的一个缩写,代表 Meaningful Blockchain Applications (MBA),即,有意义的区块链应用。所谓的“有意义”,是指这些区块链应用在尝试着解决比特币实际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比特币已经解决过的,就无需再解决一遍了嘛!)

坦白说,我个人认为山寨币并没有解决任何比特币没有解决的问题。我希望(注意,不是“相信”),最终,这世界其实只需要一个世界银行。

事实上,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区块链应用。也许世界上第二个 MBA 币是 Namecoin,一个去中心化的域名服务系统。以太坊是另外一个成功的 MBA,使用提供一系列的功能,包括智能合约。

迄今为止(2017 年 6 月),许多 MBA 已经运行超过 6 个月,有一些还跑得相当不错。比如,Sia,简单讲,就是提供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的类 Dropbox 服务。Steem 是另外一个新晋选手,用区块链技术颠覆了版权领域的商业模式。

在过去的几年里,比特币一直在主导整个区块链世界,流通市值也是最大、占比最高的。然而,到了 2017 年 4 月份,比特币的市值主导地位已经下降至 52%,尽管它的币值与其它区块链资产一样在不断升值。

这是个重要的信号。区块链世界不再是一块儿地上长着一棵树,它已经是一整个森林了。如若果真如此,那么下面的预测大抵上应该是正确的:

在未来,比特币主导地位将不断下降,甚至可能低至 5% 以下。

7. 过去我们都做了什么?

我个人持有很多比特币。既然我认为比特币是这家世界银行的股份,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尽量不去消耗我的比特币了。

2014 年之前,我投资了比特股,云币网,并且自己长期维护一个项目,比特沙,一个比特币银行。从 2015 年最后一个季度开始,我和我的团队开始批量投资 MBA 项目,不过,我们长期遵守一个相对比较苛刻的投资原则。我们前后投资了 Sia, Steem, Zcash, QTUM, EOS 等许多项目。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同时投资创业团队的股权以及他们所发行的区块链资产。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参与全球的 ICO 项目。

8. 我为什么有把我们的投资原则开源?

投资对每个个体来说,也许是最危险的活动,因为这之中所需要的所有一切都不可能是靠基因遗传过来的。

每一次真正的创新出现的时候,一定紧随着大量的骗局。在一个金融创新出现的时候,更是如此。

投资区块链创业公司或他们所发行的区块链资产,是极其危险的,因为绝大多数人之所以被吸引,是因为那传闻中的极大回报,而不是因为他们真正理解那些区块链应用所能够创造的价值。

我们希望能通过开源我们的投资原则保护我们自己。即便是往好了说,这个利他行为也只不过是出于私心:骗局越少,我们越安全。

有时候,阐述原则远不如问一些简单却又准确的问题来得容易。通过不断挣扎着为那些恰当的问题寻找绝对的答案,我们就自然而然地遵守了那些原则。以下是一些我们在决定是否投资之前反复深入向自己提问的问题:

这世界真的需要这东西吗?

它解决了什么原本没有被解决的问题?

去中心化在这件事儿上真的必要吗?

它真的必须账务公开吗?

账务公开的存在真的会提高它的效率吗?

如果我们决定投资,那么我们应该用我们资金的多大比例去投资?

就这些了。最简单的问题需要最艰难的思考才能找到更准确更实在的答案。

看看镜子里罢,那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和外面的一模一样,却可能是反过来的,不仅仅是各个物件都反过来了,连顺序都可能是反过来的。投资这事儿貌似就是发生在镜子里,在这个领域里,无论什么都看起来那么熟悉,那么简单,但,那些天真的投资者并不明白他们实际上在镜子里,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所见所闻和他们过往在外面的完全不一样,机会看起来很危险,诱饵闻起来香喷喷。

另外一个好类比是驾驶。如果你是个中国人,到日本开车会很不习惯,因为他们开的是右舵车,你一会儿就迷糊了,因为你之前只习惯开左舵车。更糟糕的是,那可是开车啊,速度很快啊,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弄死了…… 所以啊,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块链运用的技术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