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做什么的,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近日,中国领先的研发驱动的saas企业新纽科技,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拟于年底前上市,未来金融为其上市独家保荐人。这意味着新纽科技将代表着国内第一批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公司,率先登陆港交所,也标志着港股资本市场将迎来“RPA第一股”的加入,投资者将有幸拥有分羹我国未来两大千亿级IT解决方案市场的机遇。

  港股RPA第一股,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引领者

  新纽科技是一家以科技为驱动的公司,以大数据、人工智能(AI)相关领域解决方案及软件产品在金融行业、医疗行业实践与落地应用为主的软件服务商,亦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业务服务的厂商。

  成立至今,新纽科技依托在金融及医疗行业的专业知识,与先进技术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全面且多样的IT系统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与相关系统建设服务,并取得不俗的成就及业绩。

  就金融机构而言,新纽科技依托强劲的大数据分析、AI技术(包括RPA、NLP、机器学习以及图像及文字识别)以及分布式交易架构方面的技术能力,为包括银行及信托在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法。

  目前,在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信托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领域,新纽科技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开发出三大金融机构解决方案,即以软件驱动的传统型、创新型及RPA解决方案。三大解决方案服务内容包括BEAI平台、记账式柜台债系统、分布式交易平台及以先进AI技术加持的RPA。

  据招股书显示,目前,完成逾30项金融机构IT解决方案的商业化。根据灼识报告,按2019年收入计,逾2,500名中国金融机构IT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新纽科技排名前100,成为行业百强企业。该报告还指,在我国记账式柜台债系统市场,新纽科技是先行者。截至2020年3月31日,新纽科技的记账式柜台债系统已在九家银行实施记账式柜台债系统,占同期中国聘请相关系统第三方提供商的合共17家银行的52

  此外,新纽科技还为金融机构的客户提供先进的RPA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以机器人执行实现流程自动化来取代劳动密集型程序,从而优化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实现双赢的结果。目前,新纽科技是国内少于十家成功将RPA解决方案商业化并产生收入的金融机构RPA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就医疗机构领域而言,通过将新功能模块加入医疗机构的现有系统,利用自身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持续为医疗机构提供智能化及数据可视化、提高运营效率及优化服务质量。目前,新纽科技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创新型医疗IT解决方案服务,包括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危急值预警报告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及远程医疗系统。

  其中,主打的是医疗质控与安全预警平台,该平台可以真正实现对医疗风险的事前发现与预警,对患者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及分层级反馈(医生-科室主任-院长-卫生监管部门),该类型产品为中国首创,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并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率,缓解医患纠纷。新纽在医疗方面的系统解决了中国医患关系最核心的两个矛盾点:1、较高的医疗事故率:通过实时的医疗质控与安全预警平台向医院和医师进行风险提示,以及分级报告和警示。不同于目前市场上事后总结性质的产品,新纽科技的医疗质控及安全预警平台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个能做到实时风险提示的系统,有效降低了医疗事故率;2、医院乱收费问题:新纽的临床路径系统纳入了超过200项治疗方案和用药指引,皆根据国家临床相关的政策指引制定,能有效防止医师乱开药乱收费的问题。根据灼识报告,新纽科技是中国唯一一家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提供商,亦为中国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先驱。

  据招股书显示,新纽科技的医疗质控与安全预警平台已经部署至包括解放军总医院在内的近百家国内三甲医院,且已经与超过200家上等级医院达成合作安排,预计在2021年内完成对该等医院的部署。据行业专家称,中国上等级医院的数量超过3万家,该平台未来的应用范围潜力巨大。

  诚然,作为现阶段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引领者及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唯一一家提供商,新纽科技的护城河将随着上等级医院市场渗透,更加牢不可破,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金融及医疗双轮驱动,戴维斯双击时刻可期

  新纽科技能在我国金融及医疗IT解决方案市场脱颖而出且占有领先的地位,依靠的是以软件研发业务为核心主营业务,始终贯彻执行高投入、高起点、高质量业务发展方针,坚持自主研发,将技术牢牢握住自己手里。

  研发开支方面,截至2017年至2019年,新纽科技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320.1万元(单位下同)、1,045.4万元、1,427.6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1.18%,远高于同期港股从事IT解决方案的索信达控股研发支出年复合增长率的51.8%及亚信科技研发支出复合年增长率的16.3%。

  研发团队方面,新纽科技技术团队由2016年的127名成员扩展至2020年3月31日的425名成员,其中,技术人员占比高达86.1%。据招股书显示,技术人员占比如此之高原因是,新纽科技表示“以支持我们不断升级及优化现有解决方案,并开发新的创新型解决方案。”正是基于对自主技术开发的足够专注及用心,新纽科技仅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就拥有51项。

  除此之外,在技术的加持之下,新纽科技在拓展业务版图方面更加游刃有余,业绩增速领跑各大领域的IT解决方案服务商。截至2017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65.92%,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363.8%,经调整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98.62%。其中,新纽科技营收年复合增速分别高于同期港股IT解决方案供应商索信达控股的36.2%及亚信科技7.5%,亦高于唯一上市RPA企业Blue

  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业绩表现将在黑天鹅事件频发的2020年得到延续。据了解,截至2020年10月中旬,新纽科技获得委聘的招标项目总合约价值超过1.4亿元(约3500万金融saas项目及1.1亿医疗saas项目);立项项目总预算金额方面,截至2020年10月中旬,立项项目总预算金额合约价值超过1.5亿元。可以预见的是,上市之后新纽科技高速增长的业绩表现将得以延续。

  盈利能力方面,新纽科技同样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毛利率方面,截至2017年至2019年,毛利率分别为42.1%、47.9%及49.1%,呈逐年上升趋势。以2019年毛利率比较,新纽科技毛利率49.1%,分别高于亚信科技毛利率的37.1%及索信达控股毛利率的35.5%;2019年净利率方面,新纽科技净利率为22.2%,分别高于索信达控股净利率的1.59%及亚信科技净利率的7.14%。

  经营业绩能取得高速增长及盈利能力优于港股IT解决方案供应商,要得益于金融及医疗两大核心业务双轮驱动。从业务结构来看,2019年新纽科技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行业:1)金融行业;2)医疗行业;3)其他行业。2019年来自于金融行业的收入占比约为85.2%,毛利率为48.9%;医疗行业收入占比约为8.3%,毛利率为51.8%;其他行业收入占比约为6.5%,毛利率为48.2%。

  某种层面上讲,在定制化及多样化的IT解决方案行业中,新纽科技以自主研发的技术驱动的IT解决方案,不仅受追捧的热度较高,而且拥有较高的利润空间,这反映出公司在我国IT解决方案市场拥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展望后市,在金融及医疗两大IT解决方案市场趋于领军者地位的新纽科技,借助港交所这个国际化大舞台,综合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届时,收入确定性较强的新纽科技,股价及业绩势必会呈现出戴维斯双击时刻。

  两大千亿增量市场,新纽科技借港之力大有可为

  展望新纽科技上市之后发展,公司将先人一步坐享两大千亿级的增量市场。

  我国金融IT解决方案行业方面,据灼识报告显示,随着金融行业内部不断推进的信息化进程,预计按收入计,中国金融IT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将于2024年达2,349亿元,占同年IT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的5.8%,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8%。

  在未来千亿金融IT解决方案市场中,新纽科技聚焦两大细分领域记账式柜台债系统及RPA市场,将趋于领跑态势。据灼识报告预测,预计第三方记账式柜台债系统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1,380万元增至2024年的17.9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4.7%;RPA解决方案通过机器人自动化执行帮助优化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是AI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因此中国的RPA解决方案市场持续受益促进AI行业发展的政府利好政策,包括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慧发展规划的通知、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及《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的通知等。预计RPA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3.14亿元增至2024年的17.1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4%。

  我国医疗IT解决方案行业方面,据灼识报告显示,得益于中国于改善医疗质量及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方面有利的政府政策(如《电子病历应用等级评价标准管理办法(试行)》),预计医疗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于2024年增至9,043亿元(占同年IT解决方案行业市场规模的22.4%),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1.5%。 其中,新纽科技目前聚焦的创新型医疗IT解决方案市场,同样趋于行业领跑的位置。

  据灼识报告预测,由于大数据分析、IoT及AI在内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按收入计,中国创新型医疗IT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4年增至5,221亿元,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0%。

  据招股书显示,此次赴港上市,新纽科技将80%募集资金将用于继续开发创新型解决方案及升级现有解决方案。其中,主要的着力方向为创新型金融IT解决方案及创新型医疗IT解决方案,以及升级RPA解决方案,

  对此,不难发现,面对未来两大千亿级市场,新纽科技采用了稳中求进的策略。首先,借助港交所这个国际化大舞台,夯实及提升在第三方记账式柜台债系统市场、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市场的领军者地位。

  其次,借助资本力量进一步开拓更多的创新型金融IT解决方案及创新型医疗IT解决方案,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先人一步成为RPA解决方案市场头部企业。目前,由于我国RPA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目前暂时没有寡头出现,行业竞争趋于分散状态,新纽科技有望借助“港股RPA第一股”的光环,先人一步带领投资者分羹千亿级市场。

  随着新纽科技成功登陆港交所,其将会成为香港上市的企业级RPA第一股。据专业人士分析,新纽科技上市后,将成为最有机会匹敌UiPath(全球估值最高的RPA企业,目前估值超过70亿美金)的中国企业。另外,借鉴此前RPA领域唯一上市企业Blue Prism Group PLC (PRSMB),其上市之后受到国际机构及散户投资者蜂拥购入,股价飙升至1,500英镑,上市至今股价累计近14倍。

  由此可见,目前资本市场对RPA领域投资标的基于了极高的市场估值及期望。那么,作为国内领先金融IT解决方案提供商及“港股RPA第一股”的新纽科技,能否走出超10倍大牛股,非常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RPA前驱早在2000年左右便以“按键精灵”的形式出现,更多用于玩家游戏、知识化办公等桌面级阶段。2011年左右,国内开始出现最早推出RPA产品的厂商,同年,阿里云RPA的前身“码栈”在淘宝诞生,主要帮助阿里巴巴集团小二做运营和服务售后等自动化。

2015年随着四大会计事务所在中国区应用RPA,RPA工具也逐渐被国内金融机构所接受。随后两年,大批RPA厂商开始成立,金融科技厂商、AI厂商也是在这个阶段开始转型进军RPA,随着早期厂商对市场认知的教育和产品拓展,2018年更多企业开始认知并接纳RPA带来的价值,并在2019年掀起一股资本浪潮。未来,技术成熟度提升、不同行业应用场景的挖掘仍会在较长一段时间伴随RPA市场。

图:RPA发展历程介绍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资产信息网,艾瑞咨询

美国企业整体要早于中国,美国RPA龙头厂商Automation Anywhere和UiPath分别成立于2003年和2005年,且美国劳动力成本高于中国,员工对于重复类工作更为排斥,导致企业对数字员工的接受度更高,部分RPA应用场景如桌面级软件已经实现规模化应用。

在中国,RPA厂商大多成立于2015年前后,进入时间尚且较短,应用场景中业务流程标准化程度低,厂商对应用场景的拓展还处于早期,企业对于数字员工的投入产出比还存在迟疑,市场教育力度有待提高。目前,中国厂商更多专注于对产品和技术的打磨,国内市场已经出现如来也科技这样估值超过20亿的独角兽企业,但要达到规模化应用还需要市场的验证和认可。

图:中美RPA发展阶段对比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资产信息网,艾瑞咨询

从产品层面来看,中国和美国大体上要完成四个维度的进阶,分别是桌面级RPA软件、轻自动化RPA软件、自动化RPA软件、智能化RPA软件。桌面级产品主要以实现桌面自动化为目标,中国早期发展更多是处理批量邮件、客户资料登记等重复类工作。而轻自动化和自动化RPA产品都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流程创建为价值指向,用户无需再关注每个节点如何实现,可以使用RPA软件打通流程接口,增加产品自动化功能及降低使用风险。

目前,中国大多数产品处于轻自动化阶段,美国则在完成自动化RPA软件的进阶。未来,随着AI技术的成熟,RPA+AI将打破人类在能力和算力上的瓶颈,进入智能化阶段,美国注重底层技术,综合能力更强,中国则在需求和解决方案端发力,在某种维度上实现对美国的超越。

图:RPA产品发展形态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资产信息网,艾瑞咨询

在2017~2019年期间,全球RPA市场以49.10%的年复合增长率迅速发展,2019年全球RPA市场规模达到118.33亿元;2020~2022年增长率稍有减缓,但仍以42.89%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上升,预计2022年将达到400亿元规模。?

中国RPA行业尚处于初期阶段。2017,中国RPA市场规模仅为3.1亿元。从整体上看,中国的RPA市场规模与全球RPA市场规模均在上升,但中国RPA市场发展速度落后于全球,预计2022年规模为26.16亿元。

一方面由于RPA行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早期成立的厂商对市场教育和宣传上有了一定投入,叠加传统软件遗留的问题在转型趋势下暴露出来,RPA作为非侵入式、快速部署的软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数据和信息孤岛的经营痛点。

另一方面,AI技术尤其是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计算机视觉(CV)等技术的普及,也让资本市场关注到RPA在复杂场景中所能发挥的更大价值,面对人力成本的增加和企业投入产出的下降,更多企业愿意寻求软件工具解决经营管理痛点。2020年受制于疫情和宏观环境的影响,增速有所下滑为79.1%,但是RPA软件和服务市场还是蓝海,未来3年增速仍将维持在70%以上。

图:全球及中国RPA市场规模(亿元)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资产信息网,亿欧智库

围绕RPA技术,目前市场上已形成RPA供应商、集成商及实施方的RPA生态产业链。其中,RPA供应商又可分为国外RPA、原生RPA供应商、AI孵化供应商和互联网巨头,且集成商与实施方企业也开始自研RPA。从这几类生产RPA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企业历史看,业务上的技术外包、应用场景中的智能客服以及以NLP、OCR为代表的AI公司最容易延伸出RPA需求和产品,其原因是为服务业务自动化需求较高,且容易与之结合,根据自身基因特色,后期的发展道路也有所侧重。

图:RPA厂商基因及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资产信息网,亿欧智库

Automate”在华商用,短短两三年时间,中国成为RPA龙头供应商云集之地。与此同时,中国RPA供应商也在尝试走向全球,主要目标为亚太地区,该地区正成为全球RPA供应商重点部署战略地。

图:RPA供应商区域分布战略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资产信息网,亿欧智库

目前所有RPA企业虽估值攀升,但均处于亏损阶段,尚未实现盈利。以营收划分,RPA供应商前三的龙头企业分别为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和Blue Prism。此外,将RPA作为产线之一,与其业务结合的云联络中心NiCE;将RPA补充iBPM产品,与CRM集成的Pegasystems;以及较早拥有RPA底层技术却较晚入局的微软等企业都成为RPA供应商中具有特色的一员。这些RPA供应商在市场竞争追赶上较为激烈,表现为产品迭代频繁、部分新产品功能类似,实际上其商业模式大同小异,差异化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市场、业务策略,由此带来不同的企业用户体验。

Systems、KoFax评选为挑战者,Kofax去年是市场参与者;NTT、三星SDS、SAP、HelpSystems、AntWorks、Jacada被评为市场参与者;微软、Pegasystems、Servicetrace被评为远见者。与2019年(Gartner首次发布RPA行业魔力象限)相比,今年有三位新玩家入选分别是SAP、微软和三星SDS,这对RPA市场的发展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并扩大其影响力。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资产信息网,Gartner

Prism这三家。几家企业在前瞻性上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是在执行能力上,UiPath与其他三家拉开了差距。Uipath拥有强大的合作伙伴系统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拥有250多个技术合作伙伴,支持所有主流企业软件产品和应用程序。该公司总部位于纽约,在全球有大约1900名员工。排在第二位的是Automation Anywhere,其新版产品Automation360版是全球唯一的基于云的,基于Web的端到端自动化平台,在将自动化流程的数量增加一倍的同时,把扩展速度提升了三倍。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资产信息网,Gartner

挑战者象限共有三名玩家,分别是来自美国的NICE、Kofax和来自印度的Edge Verve Systems。NICE已经在过程自动化领域深耕了18年,它提出的有人参与的自动化解决方案NEVA,将人与机器人结合在一起,在实现智能流程优化的同时释放出员工的潜力,确保优质的客户体验。全包式软件包NEVA Unlimited可为组织提供免费和无限数量的无人值守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在参与自动化项目的过程中创造价值。NEVA还包含其他增值功能,例如Automation Finder(智能自动化过程发现),Automation Studio(新一代自动化开发工具),用于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OCR(光学字符识别)等。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资产信息网,Gartner

入选远见者象限的供应商通常能够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适应市场的潮流,他们分别是Microsoft、Pegasystems和Servicetrace。其中Pegasystems和Servicetrace均面向大中型客户,而Microsoft则覆盖各种规模的客户群。Microsoft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无论用户的专业技术水平如何,都可以通过分步指南和易用、直观的无代码界面创建自动化工作流。Power Automate内臵的Microsoft安全技术,可帮助用户快速推出可扩展的更改,同时满足所有IT安全要求。用户还可以使用有人值守的RPA,自动执行重复性任务(如前端办公活动),将精力集中在更高价值的工作上。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资产信息网,Gartner

第四象限市场参与者通常从事垂直领域业务,拥有仅限于特定区域或市场的强大软件产品。入选的6家企业分别是来自亚洲的NTT、三星SDS、AntWorks和来自欧洲的SAP以及美洲的HelpSystems和Jacada,他们服务于遍布全球的各种规模的客户。作为该象限的先行者,三星SDS提供的Brity RPA使实施流程自动化变得快速而轻松。Brity RPA中创建的机器人可以执行重复性任务,因此员工可以专注于需要创造力的关键业务领域。集成可视,对话和分析技术的将复杂的任务自动化,从而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实时控制技术保障了机器人的可靠性,通过Web和移动连接对机器人进行的集成管理使实时控制成为可能,通过执行以执行日志为中心的业务,在提高输出质量的同时,可以防止在手动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错误。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资产信息网,Gartner

图:国内相关代表性公司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资产信息网,Gartner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译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也可称为数字化劳动力(Digital Labor),是一种智能化软件,它可以像人类一样,通过简单的编程来完成设定好的任务流程,优化整个企业的基础流程作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作为近两年大火的科技名词,RPA的市场热度不断攀升。据2018年Harvey Nash/毕马威CIO联合调查发现,目前已有33%的亚太区CIO和31%的全球CIO投资了RPA。与此同时,70%的IT主管表示,他们已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据《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报告披露的数据,RPA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5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61.3%。在亚太地区,RPA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1年达到8.17亿美元,在此期间的增长率将达到181%。

RPA:机器人终将代替人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RPA,这是否意味着人力将逐渐被取代?在一项关于RPA如何影响当地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经济学家Daron Acemoglu和Pascual Restrepo发现,通过每1000名工人配备一台机器人,汽车工业的就业与人口的比率降低了0.18%至0.34%,工资也降低了0.25%至0.5%。

许多人由此产生了恐慌:未来人类是否都将面临失业?实则当前阶段RPA能够代替的仍是那些符合高重复性和规则明确的工作,它无法像人类那样调整自己的行为。基础性任务将由RPA代劳,节省人力、金钱和时间,而高价值的工作则将进行重新分配,这也绘制了未来的市场竞争蓝图,企业和员工将以全新的、更具创新的方式进行竞争。

企业级RPA能带来什么?

在看了那么多概念后,究竟RPA是如何成为企业的宠儿,RPA究竟可以做到什么?

实现多业务系统联动,自动执行完成工作

当代企业大都采用多种IT系统协同办公,以提升效能,然而,随着IT系统的增多和任务流程的复杂,员工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往往需要操作多个软件系统,并在系统之间频繁切换,产生了许多机械化、重复性的劳动。

采用RPA后,通过事先设定的操作流程步骤,RPA就像一位机器人员工,能自动操作整个业务流程,不但速度快,而且几乎不出错、不知疲倦,人们只需要开启RPA即可。

在帮助企业提升效能的过程中,保持企业已有的IT系统功能平稳、运行可靠

相较于传统IT系统,RPA的主要价值在于自动化操作。不会入侵与影响现有的IT系统,在更高的软件层级实现功能提升或流程再造,开发容易、交付快速,并且不会影响已有系统的可靠性,不需要人工过多干预,甚至可以完全无人值守自动执行,效率高,且出错率低。

实现基层业务人员的价值提升

采用了RPA的企业,业务部门可以利用新的交付模式和技能来重新定位自己,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机器人的应用将使财务人员以更快的速度创造更多的价值。未来,企业对于基础“搬运”工作和数据治理等高重复性、标准化的人才需求将逐步减少,业务人员将把精力更多的投入于业务分析和管理等高价值创造的工作领域中。

当RPA遇见BPM,智慧流程从此诞生

BPM作为业务流程管理专家,用平台化思路的落地(固化)企业核心及零散的流程需求,解决数据孤岛;而RPA作为虚拟劳动力为其解决了重复性高、逻辑确定并且稳定性要求相对较低的流程,能够省去以往业务流程中人工操作的时间成本,大幅提升流程效率。BPM为RPA提供了必要的逻辑规则流程,而RPA通过OCR、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拓宽了BPM的外延,完善了BPM的使用,两者的结合恰好是流程“自动化的最好实践”。

随着RPA3.0时代的到来,那些将RPA作为战略重点的企业将在未来市场格局中获得强劲的竞争力,K2也将助力这些企业通过“智慧流程”驱动企业发展,解锁未来人工智能时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的机器人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