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有哪些著名的沙漠?

神秘沧桑的纳米比亚与纳米布沙漠

说到南部非洲,蹦进我们脑子里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南非,尤其是2010年那界神奇的世界杯之后,数十亿人见识了非洲人员的热情奔放,以及余音绕梁不止三日的vuvuzela喇叭!

然而,似乎很少有人会留意,紧挨着南非地图的西北边,有一个与南非“藕断丝连”的国度:它拥有着长长的大西洋海岸线,却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它拥有两个四川省面积大小的国土,却有着世界上最稀疏的人口密度;它是若干原始土著的家园,却是非洲最晚独立的国家;它拥有一大堆被列为世界遗产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却是中国游客难得耳闻的远方!这片神秘而沧桑的土地,它的名字叫做,纳米比亚!  

行走在纳米布沙漠的父子俩 (图片来源:星际云)

之所以叫纳米比亚,源于它最负盛名的纳米布沙漠。那里的诺克鲁夫国家公园(Namib Naukluft National Park),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丝斯黎(Sossusvlei)的所在!在那里,集结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全球最高的沙丘”和“世界唯一红色沙漠”!

纳米布的红沙漠,还有个响亮的头衔:从(International Dark Sky Reserve)之一。 “我从崖边跌落,落入星空辽阔”,每年这里都会吸引无数世界各地的摄影师和旅行者,前来膜拜星空的炫美与银河的诗意。而在世界上最牛的星空摄影联盟TWAN(The World At Night)官网上,纳米布沙漠的星空,是被镜头定格次数最多的地方之一。    

从首都温得和克前往纳米布沙漠的路线 (图片来源:wilddogs)

纳米布沙漠不可错过的景点

苏丝斯黎(Sossusvlei)的“Sossu”在纳马语(Nama)的意思为“尽头”,“Vlei”南非荷兰语意味着“沼泽”。是的,这里是水的尽头,这里是沙粒与风的游戏场。

斯陵峡谷位于红沙漠入口不远,于6500万年前由乔彻伯河河流冲击形成,这也正巧是恐龙大灭绝的时期。峡谷长约300m,深度25-30m。“Sesriem”在南非荷兰语的意思是“六条皮带”,说是南非白人发现峡谷后想取水,一看峡谷较深,用6条皮带接在一起系上水桶才取到水。峡谷可步行徒步,20分钟左右可以走一圈,峡谷深处有很多鸽子洞,夏季在峡谷里可避暑乘凉。

很多人误传45号沙丘命名是因为距离园区门口45km,而真实的原因其实更不诗意,它就是按顺序数过来的第45 个沙丘!然而,平凡的名字丝毫拦不住它的魅力,经过8000万年的精心打造,它的轮廓,它的曲线,精致而妖娆。

作为红沙漠园内的明星沙丘,几乎所有游客都会赶在清晨前来到这里,亲自爬上沙丘顶部,欣赏黎明时的阳光轻柔掠过,再向坡面慢慢移动,当满地点亮绚烂的红色光芒,这将是摄影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绝美瞬间。  

45号沙丘妖娆的曲线 (图片来源:星际云)

45号沙丘 (图片来源:星际云 Wenzi)

Big Daddy,终于不再是用数字,而是取了如此豪放的一个名字,只因为它还是世界上最高的独立沙丘!325米的柔软,是上苍留给纳米布的奇迹。

如果你有着良好的体力,能在2个小时内扛住炎热且极度干燥的空气,那么可以去尝试一下登顶,然后,你就可以极目远眺那一片片起伏的美丽!  

Big Daddy沙丘 (图片来源:星际云)

这里的路面都是彻底的沙漠了,只有专用四驱车,且配上经验丰富的司机,才有可能顺利来到这里。在沙丘环绕的干涸盐沼地上,屹立着一片快900岁的骆驼刺树,它们不再活着,但并不影响它们依旧屹立着。这里就是被世界摄影爱好者奉为必来之地的死亡谷。

死亡谷的骆驼刺树于500年前枯死后,由于水源迅速干涸,空气极度干燥,能腐坏树干的各种小生命,都逃之夭夭,留下这些姿态各异的躯干,像天然标本一样,向世人诉说着那一段段传奇的过往。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棵骆驼刺树,谱一曲旷世奇缘。   

步行进入死亡谷(图片来源:星际云 Wenzi)

几百年前枯死的骆驼刺树 (图片来源:星际云 Wenzi)

死亡谷与美少女(图片来源:星际云 Wenzi)

纳米布沙漠实用攻略盘点

沙漠区域的餐饮都由酒店提供,以西餐自助为主,有纳米当地特色羚羊肉等野味可选择,素食主义的需到达时给酒店提前预约。人均消费为200-250纳币左右。

为了保护这片古老的世界遗产,红沙漠里可供住宿的场所并不多,分为特色酒店和野营的营地,无论哪种都十分受欢迎,最好提前半年预定。

红沙漠内唯一奢华酒店,只有25个非洲风情茅草独栋房间,由木质栈桥相连接,每个房间的落地窗不时可看到野生动物走过,晚上的漫天繁星,璀璨银河,相当适合用相机拍摄。需提前至少6个月预定。    

沙漠奢华城堡酒店,距离红沙漠入口只有21km,是离苏丝斯黎(Sossusvlei)最近的酒店之一,也是非洲著名的奢侈酒店,又能做到与大自然的景色相融合。从这里的每一个房间,都能很好地欣赏纳米布沙漠的美景。如果想好好放松一下,酒店内凉爽的游泳池,以及纳米比亚风格的精油按摩,都是不错的选择。

红沙漠帐篷营地,经济实惠,又充满乐趣,试想一下“沙漠为床,星空为被”,这难得的体验,错过多可惜。营地里有干净的公共浴室、洗漱间、厕所、厨房,并提供电源。旅行者需要自带帐篷、睡袋、食物,如果想做饭,带上炉子和烹饪工具。而这些装备,租借越野车时可以都包含在里面。

树荫里的营地(图片来源:星际云)

日出时乘坐热气球俯瞰红沙漠和诺克鲁夫山脉,飞行时间1小时左右,降落后享用沙漠早餐。
总时长3.5小时左右。

热气球之旅(图上来源:sossusvlei官网)

乘坐3人座直升机于1000m航拍红沙漠,深受摄影爱好者钟爱的一项活动,可选半小时、1小时、1.5小时,最远飞行线路可俯瞰到沙海相交的壮观场景,需提前预定

直升机航拍(图片来源:sossusvlei官网)

除了极具震撼的红沙漠,纳米比亚还有很多迷人之处,比如观赏野生动物最佳去处之一的埃托沙国家公园,比如历史上有过无数沉船的骷髅海岸,比如古老而可爱的原始土著布须曼人和红泥人的部落,等等。

注意:由于当地交通不便利,建议根据自己的行程需要参加日游团,更加方便安全。

纳米比亚的美,是多面而丰富的。如果你有一个两周左右的假期,来纳米比亚吧,它定不会让你失望!  

[货币] 纳米毕业通用货币是当地货币,机场有专门的货币兑换处。如果预订当地团队,组织者也可协助兑换。
[通讯] 手机开通国际漫游在纳米比亚可以接打电话。 提前在预订行程的话,当地团队的组织者会准备1G流量的SIM卡。
[气候] 纳米比亚的平均温度为5-35摄氏度,体感合适。白天平均温度24度,建立着装为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夜间较冷,建立着装为长袖,夹衣,轻型羽绒服等衣服。鞋子以柔软,舒适,轻便为原则。
[语言] 纳米比亚官方语言是英语,德语和当地语,英语可以日常交流 。
[时差]纳米比亚现为夏至时纳米比亚时间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例如北京时间09:00,纳米比亚时间为03:00。
[电源] 纳米比亚电压为220V-230V,可通用中国电器,当地电源插座为德标,组织方将准备转换插头,无需自行准备。
[药品] 感冒药,肠胃药,退烧市辖区等日常药品可自备。一般不需要。
[防晒] 纳米比亚日照强烈,建议带好防晒霜、遮阳帽、墨镜。
[防蚊] 纳米比亚的蚊虫不多,若带有小朋友,可准备驱蚊液,蚊香等一般驱蚊药物。
[食物] 酒店大多提供地道的西餐,当地餐,海边有最具特色的海鲜,其中生蚝,鱿鱼,蟹全球著名;公园自助餐提供野羚羊肉,KUDU肉等野味食品。
[用车] 建议全程采用专业级别改装越野旅游车。
[随车设备] 鱼杆,帐篷,躺椅,睡袋,遮阳伞,烧烤设备,饮用水等。
[安全] 行程中切忌无专业人士跟随的情况下自行下车接近野生动物。
[免疫证书] 纳米比亚人口稀少,气候干燥,入境不需提供免疫证书。

  李亚西和母亲唐家翠在撒哈拉沙漠跨年迎新。

  春节自驾 带79岁老妈环游世界

  在热那亚,古老的建筑群中游走;在罗马海岸线,对着夕阳说再见;

  在爱琴海,听本地歌手弹琴;在巴基斯坦,警察全程护驾:

  从欧洲到亚洲,130天跨越25国,行驶3.2万公里……

  70后男人李亚西热爱旅行,通过徒步、自驾环游世界,25年间几乎走遍中国,自驾游历全球数百座城市。

  不过,这个春节与众不同,李亚西带着79岁母亲,自驾非洲摩洛哥,在撒哈拉沙漠跨年迎新。

  今日,他们将启程回国,为这次幸福之旅画上完美句号。

  不输比利时女性 中国老太登遍国内名山

  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唐家翠,大半辈子都在重庆奉节深山中刨耕土地,直到双手厚厚的老茧换得儿女成才,她才跟随子女走出大山。

  偏巧,儿子李亚西是个“跳战”的孩子,他把热爱变成事业,总是不定期带着母亲出发,畅游完国内名山,顺便带上老妈出国开开眼界。

  “老妈已经79岁了,跟着儿子去非洲自驾,能行吗?”听闻李亚西的计划,旁人免不了好奇,是怎样一对母子,能如此疯狂?

  故事早在多年前埋下伏笔,因为职业原因,李亚西比国内大部分人更早接触到新兴的旅游项目,主角多是外国人,或徒步去无人之境、奇险之地找美景,或开着各式各样的车辆遨游世界。

  有一年,李亚西与人组队徒步长江三峡,业内人士把这段路叫做中国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沿着滚滚长江延伸的山脉,道路就在山腰,一侧是悬崖峭壁,一侧是万丈江水。说是道路,其实有的地方不过是能容人侧身通过的栈道。

  和李亚西一起“冒险”的人里,有一个60多岁的比利时女性,这让唐家翠大为震惊,“60多岁了也能做这些?”从惊讶到鼓舞,再到不甘示弱,唐家翠的心理变化被李亚西看在眼里,“我是农村人,从小也锻炼着,腿脚也好。”

  李亚西萌生想法,开始带着唐家翠尝试旅行,从爬山开始,“峨眉山、泰山、华山、黄山……”一口气说不完,国内叫得响的大山基本爬了个遍。

  最近,李亚西旅行的方式有所变化,他把重心放在自驾上,唐家翠也跟着儿子不断尝鲜。

  第一次试水,是从天津自驾回成都,母亲和妻儿一起参与。“我在天津取车,给家人买了机票,让他们飞到天津与我碰面,再一起自驾。”有家人在时,旅途安排舒适,“去著名的景点,体验当地特色美食、住酒店。”李亚西的观点明确,“带家人就是旅行的,不会让他们感到无聊和辛苦。”

  所以,2013年决定带唐家翠去美国自驾时,她一点也不担心,“虽然当时已经70多岁了,但他安排得好,我也不累。”

  在美国,李亚西开车带母亲游遍著名城市和景点,“这些地方旅游条件成熟,更适合母亲。”

  此后几年,李亚西总会在合适的时候邀请母亲参与自己的自驾计划,有时在俄罗斯,有时在欧洲。

  2017年底,母子俩的国外自驾目的地锁定非洲摩洛哥。

  犹如带孩子出门的家长,出发前,李亚西煞有介事检查起母亲的皮箱,这一看他乐了。“搜出一叠人民币,好几千。”母亲很认真的回答说带去非洲用,这是属于她的安全感。

  自驾摩洛哥 母亲吐槽住宿差别太大

  2017年12月23日,李亚西和母亲从成都出发,由双流国际机场经卡塔尔多哈转机,抵达卡萨布兰卡,整个飞行时间接近20个小时。

  能够坦然应付如此的长途航班,是李亚西敢带母亲出门的基本要求之一。“此外,不晕车,能吃能睡精神好,腿脚还算硬朗,这些是我对老人出行的基本要求,好在老妈每一条都适合。”

  在当地,李亚西租了车,开启了与母亲的自驾旅程。从卡萨布兰卡出发,游览摩洛哥,途经地中海。透过车窗望出去,仿佛触手可及的茫茫深蓝,已然让79岁的唐家翠为之沉醉,她不住地念叨着这句话,“我竟然到地中海来了!”从儿子李亚西口里,唐家翠早已听闻这个熟悉的地名,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真能亲眼看到,她有些不敢相信,站在海边留影时,她比任何时候都笑得开怀。

  保留随时调整行程的可能性,是李亚西认为带老人出游所需要的,因而一向计划缜密的他,并没有为这次旅行预订沿途酒店。离开卡萨布兰卡第一天的傍晚,因为路遇暴雨,李亚西选择提前驻停,带母亲住在了大西洋边的一个小城里,“走小路,冒雨前行,能见度不超过20米。”

  当然,长途旅行,难免会产生疲惫感,从而影响情绪。

  2017年12月30日,李亚西和母亲途经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菲斯,“从菲斯出来,天气很好,所以在路上停留的时间也多了些。”李亚西记得,直到下午5点,还没有预订当晚的房间。

  按照计划,离这一晚的目的地还有大约80公里,“在当地,5点左右就天黑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肯定会继续前行,但带着老妈不会冒险摸黑。”

  此时,恰逢经过一个小镇,李亚西决定住下。他带母亲找到了当地仅有的家庭旅店,“现在看来,也就相当于一个乡村农家乐吧。”房间约30平米,摆着两张床,床脚堆着杂物,合着十几床毯子,没有棉絮。

  到了晚上越来越冷,硬邦邦的毯子显然无法保障舒适的睡眠。“睡个觉咋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母亲唐家翠竟吐槽起来,“批评”此处的简陋条件。在路上久了,李亚西倒是早已习惯简陋,却忘了普及母亲的认识。

  对比这个临时入住的农家乐,难怪母亲要抱怨了,“之前不是住五星级酒店,就是当地的特色民宿,住宿条件差别实在太大了。”李亚西说,“其实老妈是农村人,再苦再差的环境都经历过,当时她挑剔的不是环境,而是觉得花钱不值,心疼的是钱。”

  唐家翠有着典型的重庆人特质,脾气来得快去得快,到第二天早上醒来,已经彻底忘了前夜的抱怨,乐呵呵跟着房东合影,愉快道别。

  撒哈拉沙漠跨年79岁母亲跳起“广场舞

  2017年12月31日,李亚西母子俩如期抵达撒哈拉沙漠。在这里,两人与2017年说“再见”,向2018年说“你好”,完成别具一格的跨年。

  “以前每年的元旦前夜,只要在成都,也会跟家人朋友们一起迎接新年,”李亚西说,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多年,直到2012年,“那年我们一家人来到台北,在台北的101大厦跨年。才知道原来跨年没有必要一直呆在自己的城市里,可以尝试换一个地方,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与不同的人一起去辞旧迎新。”

  之后的5年,李亚西从未放弃到不同国家尝试新的跨年方式。

  2018年,他带着母亲出现在撒哈拉沙漠。“20年前我曾经到过这里,但这次觉得撒哈拉更漂亮了。”李亚西觉得,因为他做了自己想做的旅行,母亲的通行让自驾摩洛哥意义不同。

  打开折叠桌椅,拿出茶具,李亚西泡上一壶热茶,和母亲徜徉沙漠美景,心满意足品下幸福的味道。

  当晚,母子俩入住沙漠边的酒店,一起参加酒店组织的跨年活动。在篝火、少数民族的乐队、酒饮、村民欢笑声中,起初安静坐着的唐家翠,后来也被感染,跟着大家一起跳起来,广场舞发挥得淋漓尽致。

  “感谢老妈,总有一些日子值得我们共同拥有,总有那么一天就是美好记忆。”李亚西写下的话,也是唐家翠想对儿子说的。

  2016年9月28日,李亚西独自从成都上路,开车去欧洲。从满洲里口岸出境到俄罗斯,再往立陶宛、波兰、奥地利、德国之后,停留在法国。

  2017年2月,他再从法国出发,经意大利、匈牙利、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等国返回亚洲。

  3.2万公里,是李亚西的越野车在出发前清零后,重新显示的里程。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媛莉 图由受访者供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沙漠花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