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列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会的求告知,一定要列出等量关系!!谢谢

欢迎扫码或点击图片链接,加入国考备考交流群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正在紧张进行,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备考,特整理了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每天进步一点点,理想终会被实现!希望大家每天都能有所进步哦,加油!来一起学习下吧!下面为大家分享——2021国考行测数量关系:识别等量关系效率解题

在公务员考试中,多数考生朋友做不完行测的全部题目。从实际情况来看,做不完确实属于正常的情况,其中又属数量关系的10道题目更没有时间去完成。为了能够帮助大家多做对一些题目,使得分数更进一步,中公教育特地为大家分享识别等量关系效率解决数量关系题目的方法。

数量关系题型丰富多样,建议考试时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挑几道有把握的题目做一下。所谓有把握的题目,是指自己擅长的题型,尤其是依靠等量关系解决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和定最值问题、容斥问题等。常见的等量关系,围绕加、减、乘、除四类描述呈现:

【例1】小刚和小木同学进行篮球投篮比赛,规定每局赢球方得2分,输球方得1分,两人打平局时都不得分。半天下来两个人共进行了50局比赛,小木共得70分。问小木这

次投篮比赛中赢球的局数与输球和平局局数之和相差多少?

二. 减法:多多少/少多少。

【例2】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共2000元,商品甲按50%的利润定价,商品乙按40%的利润定价,后来打折销售,两种商品都按定价的80%出售,结果仍可得利润300元,甲种商品的成本是( )。

【中公解析】B。根据关键句“可得利润300元”,即“总售价-总成本=300元”列式,设甲商品的成本是x元,有 ,解得x=750,故选B。

三. 乘法:特殊题型的公式,如路程=速度×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价=单价×数量。

【例3】某楼盘的地下停车位,第一次开盘时平均价格为15万元/个;第二次开盘时,车位的销售量增加了一倍、销售额增加了60%。那么,第二次开盘的车位平均价格为:

【中公解析】C。根据平均价格×销售量=销售额,设第一次开盘时车位的销售量为1个,第二次开盘的车位平均价格为x万元/个,有 ,解得x=12,故选C。

四. 除法:A是B的几倍。(A和B相等、一样,即A是B的1倍)

【例4】从A市到B市的机票如果打6折,包含接送机出租车交通费90元、机票税费60元在内的总乘机成本是机票打4折时总乘机成本的1.4倍。问从A市到B市的全价机票价格(不含税费)为多少元( )

【中公解析】C。根据机票打6折时的总乘机成本是机票打4折时总乘机成本的1.4倍,设全价机票价格(不含税费)为x元,有 ,解得x=1500,故选C。

经过以上交流,相信考生朋友们对于不同类型题目的等量关系描述已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当我们根据关键词句找到等量关系,就可以快速列出包含所求量在内的方程,之后效率解题。中公教育提示大家可以在备考阶段进一步培养寻找等量关系的敏感性和解方程的能力,加油!

关注济南中公教育微信(微信号offcnjn),考生如需进一步及时获取国考考试资讯,查看更多信息请访问,或抖音搜索“济南中公教育”关注我们的抖音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第1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同步练习题

一、用心读题,认真填写。

1、张*要写500个大字,他每天写x个,500x表示()。

2、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2个b相乘写成(),2个b相加写成()。

4、一个数除以a,商4余b,这个数是()。

5、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6,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如果x=y,根据等式的*质填空:

二、仔细辨析,正确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2、一件衣服减价c元后是100元,原价是100-c。()

6、b个7相加,和是7b。()

三、反复比较,合理选择。

1、a与b的和的9倍用式子表示为()。

2、方程6-2x=2的解是()。

3、方程x+()=8.7的解是x=5.4,括号里的数应是()。

4、三个边长都是c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5、李明今年x岁,妈妈今年y岁,10年后李明比妈妈小()岁。

1、食堂里的粮食,每天吃a千克,吃了b天,还剩n千克。食堂里一共有多少千克粮食?如果a=27.5,b=2-n=38,食堂一共有多少千克粮食?

2、每箱苹果x元,王阿姨上午卖了8箱,下午卖了11箱苹果。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元钱;上午比下午少卖了多少元钱?

第2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质,能用等式的*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共十六课时】

一,用字母表示数共三课时。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新授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材p44—46页中的例1、例2,例3,完成练习一中的部分练习题。

1.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代数符号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概括*和简洁*,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以“数学史”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家不断解决新问题的探索精神。

2.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便写法。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便写法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1、投影出示例1(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

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

师: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问: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如:扑克牌,行程a、b两地,c大调…….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质的意义和方法。

(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b或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看书45页“用字母表示………….”这一段。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质吗?

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引导学生看书p45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请一生板演)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

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问:(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怎样写?怎样读?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

师强调:a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2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4、练习: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两生板演。师强调书写格式。

1、完成做一做1、2题。

要求:第1题在书上完成。第2题先写出字母公式,再应用公式计算。

2、练习十:第1-3题先*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知识,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自由畅谈)板书:用字母表示数(一)

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二(新授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7、48页例4第48页的做一做

1、情感目标:体会知识的价值,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3、能力目标: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单明了、抽象概括的特点和优势。

教学重点: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教学难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请学生结合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说说其含义。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红大30岁。b、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

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

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

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a表示小红的年龄,30表示爸爸比小红大的年龄,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龄)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把算式和结果填在书上。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4、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1、*完成p48做一做集体评议。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讨论: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如果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

3、*解答p49第4题做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评议。(问问字母、式子表示的含义)

四、作业:1、*完成p50第5题

解答第6题时可提问:u=t=让学生掌握三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注意巡视指导求式子值的书写格式。

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6a法2:a+30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6a=6×15=90

第3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三)(练习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0、51、52页练习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知识目标: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为用方程解应用题等量关系做准备。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能力目标:注重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

教学重点: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1、填空:(1)a+a=()a×a=()

(2)当a=5时,2a=(),a的平方=()

2、同学们在*场上做*,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3、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1、*解答p51第7题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

投影展示,集体评议,注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2、讨论口答p51第8题注意指导学生理解(3)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总分数。

3、分小组完成p51第9题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4、*完成p52第10-12题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

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

1、讨论p52第13题请学生先*思考,再集体讨论。

2、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一)”(新授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3-54页。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

2、知识目标:通过演示和对简易天平的实际*作,观察,探索等式的基本*质、从等式出发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是不是方程。

3、能力目标:通过简单的天平实验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质。结合教学内容,培养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作天平:第一步,称出

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5、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请学生结合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说说其含义。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红大30岁。b、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

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

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

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a表示小红的年龄,30表示爸爸比小红大的年龄,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龄)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把算式和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4、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1、*完成p48做一做集体评议。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讨论: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如果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

3、*解答p49第4题做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评议。(问问字母、式子表示的含义)课后追记

本课让学生熟悉用字母来表示数,以及熟悉用线段图来表示未知和已知的数量十分重要,这是写出表达式和方程的基础,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尽快熟悉这种表达方式并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一定的量。

教学内容: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2、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1、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2、*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使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找规律问题。

2、使学生了解用符号与字母可以表示数。

1、使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找规律问题。

2、使学生了解用符号与字母可以表示数。

开山见山,现在我们开始要学习简易方程这个单元,这节课先来学下用字母表示数。

让学生汇报结果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让学生汇报结果并讲出是如何得来的。

让学生汇报结果并讲出是如何得来的。

三、了解符号与字母可以表示数

6,还有这些a,x,n,m,圆都可以表示数。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2、同学们还知道哪里地方也是用字母来表示数的。

生: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等。

1、刚才同学们通过找规律得出,这里的正方形表示15,这里的三角形表示1、出示例1。

1、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式子的写法。式子中乘号的特殊写法。

(1)、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数字中间的乘号

(3)、数字与字母中间的乘号

(4)、与小括号中间的乘号

2、使学生了解计量单位的字母表示。特别突出m,dm,cm。

3、使学生学会用字母来表示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公式,并套用字母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使学生理解平方的意义与写法。

1.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式子的写法。式子中乘号的特殊写法。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来表示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公式,并套用字母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字母可以表示数。大家回忆下运算定律是怎样用字母表示的。乘法交换律:a?b?b?a

2、字母中间乘号的特殊写法。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强调只有乘号有简便写法,其他符号并没有简便写法。并通过讨论得出乘号除了在两个字母中间,也可能在数字与数字之间,数字与字母之间,数字与括号之间,字母与括号之间。

(1)数字与数字。不能写成点,也不能省略。2×3(2)数字与字母。可以写成点,也可省略,但省略时数字应提到字母前面。3、讨论乘号在其他位置的写法。

(3)数字与括号。(4)字母与括号。(1)省略能省略的乘号4、巩固练习

(2)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写出其他运算定律。

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我们的单位也可以用字母表示。让学生了解单位的字母表示。

1、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面积和周长。

先回忆正方体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c?a?4周长=边长×4s?a2c?4a出示例1。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用a表示边长。可以写成可以写成学习平方的意义

3、求正方体的面积和周长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新知识。

1、含字母式子的写法。乘号的五种位置

2、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如厘米用cm来表示。

3、正方体长方体的面积和周长公式用字母来表示。

做一做第1题。做一做第2题(要求先写公式再列算式)。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含字母的式子来表示一个量。

(1)、已知某个字母表示一个量,要求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量。

(2)、要求学生用某个字母代表一个量,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量。

2、感受含字母式子中字母是有取值范围的。

3、根据字母的取值,计算出式子的值。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含字母的式子来表示一个量。

(1)、已知某个字母表示一个量,要求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量。

(2)、要求学生用某个字母代表一个量,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量。

2.根据字母的取值,计算出式子的值。

要求学生用某个字母代表一个量,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量。教学过程

通过前几两节课的学习,同学应该认识到了字母的作用是非常的大,可以表示数,表示单位,还可以表示公式。其实字母的作用还不只这些,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字母的作用吧。

2、含字母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

出示例1。爸爸说:“我比小红大30岁。”

(1)表格表示爸爸年龄。

老师现在要把爸爸的年龄表示出来。列表格。

通过体检与教师的引导得出用表格来表示爸爸的年龄太麻烦了,每个式子都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那同学有什么简便式子来表示爸爸的年龄?

(2)含中文的表达式。

生: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师:很好。这里的1,2,3…本来指的就是小红的年龄,这么多我们可以就用小红的年龄来代。

不过,这条式子还是很麻烦,要写很多字。有没更简单的表示方法?可以不可以用字母表示?

用a表示小红的年龄,爸爸的年龄就是a+30。

表格、含中文的式子、含字母的式子,三种表示爸爸年龄的方法同学们更喜欢哪一种?

a+30。这里的a可以是哪些数?可以是200吗?

式子里的字母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候是在一定的取值范围的。

4、根据字母的取值,计算出式子的值。

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

2、怎样表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

(1)地球上举起的质量×6=月球上举起的质量

(2)a表示地球上举起的质量,a×6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是哪些数,哪些数是不可能的?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的质量是多少?

第3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同步练习题

1、把2.9543保留整数约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2、如果被减数增加3.6,减数减少2.9,那么它们的差增加()。

3、1.960.6的商保留三位小数是()。

0.105米=()厘米

1.2平方分米=()平方米

5.04公顷=()平方千米

5、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1、2.396保留两位小数约是2.40。()

2、一瓶雪碧,连瓶称重1280克。雪碧倒出一半后,连瓶称重是655克,雪碧瓶的重量是30克。()

3、一个小数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数大11.7,原数是1.3。()

4、**,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8,则*一定大于1.8。()

3、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四、根据下面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如下:

1、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最多(),有()人;

2、四年级一共有()人参加兴趣小组,平均每组有()人。

1、恒丰粮店原来有大米60袋,一共重1.5吨。现在又从外地购进同样的大米18袋。这个粮店总共有大米多少千克?

2、某公司有16名职工,对外招聘时称该公司职工月平均*超过1200元。请分析下面的统计表,你该怎样看待该公司的这个平均数的?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案设计反思》这是优秀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案设计反思!

在数学课上,我们经常利用等量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单把这项知识拿出来理解,学生就会有些茫然无措。为了使学生对等量关系有直观的理解,并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这种关系,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了两个方面:
1.关注“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跷跷板导入,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借助课件直观演示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平衡和不平衡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从生活情境中感知等式,尝试用数学知识来描述情境。在不断寻找和交流中,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找到等量关系。
2.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讨论、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到等量关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如在表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找到各种等量关系。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根据生活经验想象老师和学生玩跷跷板的情境,跷跷板会怎样?
(2)想办法让跷跷板平衡。
设计意图:创设和老师玩跷跷板的情境,并想办法让跷跷板平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课件逐一出示动物玩跷跷板的情境图)
(1)观察图上信息,想办法让跷跷板平衡。
(2)用语言描述当跷跷板平衡时谁和谁的质量是相等的。
(3)全班交流,发现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这就是等量关系。(板书: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跷跷板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同时又是体现等量关系的生活原型,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等量关系。
1.根据数据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64页第二幅情境图。
(1)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收集并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请你表示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
提示:可以用画图或文字的形式表示这些等量关系。
师:哪两个人的身高有关系?
(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预设 生1:画图表示如下:
生2:我用式子表示,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2.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同学找出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
①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②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③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思考:与上一问题相比,哪些是同一等量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哪些是上一个问题中没有的等量关系?它是怎样得到的?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说出自己的发现。
小结:刚才我们在他们的身高关系中竟然找到了这么多的等量关系,还发现了同一个等量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设计意图:由于这三句话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先把第二幅情境图全部出示给学生,再让学生自己进行审题、分析,提高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然后确定等量关系,积累学生关于发现、表达等量关系的学习经验;最后展示并交流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等”的关系,明确等量关系的意义。
(1)果园里有桃树a棵,平均每棵桃树收桃子360千克,果园共收桃子(  )千克。
(2)打字员小王每分打字90个,一份稿件她打了m分还剩c个字没打。这份稿件一共有(  )个字。
(3)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分别是每千克4.5元和6元,买x千克苹果和y千克香蕉共需要(  )元。
(4)五个连续的整数,其中最小的数是n,这五个连续的整数的和是(  )。
2.完成教材65页1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和描述平衡时跷跷板两边的情况,再用式子表示等量关系。
3.完成教材65页2题。
结合具体情境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画图表示,也可以用式子表示。
1只鹅的质量=2只鸭子的质量+1只鸡的质量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等量关系存在于数学学习的任何阶段,学生在大量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要使用到等量关系。同时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教材为等量关系安排了独立的课时进行学习,为后面方程的认识和列方程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它隶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等量关系是方程的核心,等量关系实质就是代数思维、方程思想。史宁中教授认为:方程的本质是“在讲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在数量上相等”。但因其抽象性,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怎样才能让孩子们通过数学思考,灵活地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呢?带着这些思考,我尝试以直观体验为主线,由直观感受等量关系到操作体验等量关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课堂上孩子们展现的思维过程中,使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有经历、有体验的数学活动中,通过有效的数学思考,很好地学会了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  感受等量关系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量关系”,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但不具体、不规范。为此,我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合理处理教材,准确定位。如课一开始,我用跷跷板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量让学生感知它既有“此起彼伏”的时候,也有左右平衡的时候,它的平衡就表示了两端是“相等”的。进而由鸡、鸭、鹅在跷跷板上的平衡现象,使学生明白了不仅仅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之间是等量关系,不同的东西之间只要重量(某一个特征)相等,他们也能构成等量关系。借助直观跷跷板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用来表示“左边和右边数量相同的一种平衡状态”的观念,通过“不等”和“相等”两种状态的比较,强化相等状态的认识,并从直观上理解等量关系就是两边的量一样多,并建立等量关系的天平模型的直观表象。同时以学生喜闻乐见讲数学故事形式引入,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探究交流  理解等量关系
通过根据跷跷板找等量关系、根据天平找等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图找等量关系、根据信息(关键句)找等量关系。引导学生借助直观的天平模型,用等式表示等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实质是左边放的和右边放的数量相等。引导学生将文字描述的数量关系,借助天平模型转化成等量关系,让学生从原先的直观天平操作,过渡到表象操作(根据数量关系图在脑中想象一个平衡的天平),再到抽象操作(把想象的天平转化成等式),经历完整的抽象过程。“小羊、小鹿、小马”三只小动物比身高的情境。在学生思考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等形式,体会相等关系, 学会找等量关系。并了解到它们之间可以相互翻译。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思维过程,体验同一种数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来表示的共同属性。再引导学生切身经历对比、优化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表示相同的数量关系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用“等量关系式”表达生活原型的模型意识,又提升了学生构建“等量关系式”这一模型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夯实了基础。随着对“等量关系”问题的直观感知,隐藏在直观感知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会逐渐显现出来,教师就学要从更多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等量关系。在这里,我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他们还找到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帮助学生认识到同规格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在形式表达,它们之间也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从而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不难发现,学生对“等量关系”这一问题的建模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积累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加强者和引导者,去“敲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敲打”过程中,积累、感悟、直到学会应用。
以上,只是针对本课中自己感到成功的片段进行的反思。虽有欣喜和成功,但同时还有一些遗憾:在学生发言时,为了赶时间,也没能让学生充分地叙述自己的想法,而是急于将孩子们引导到预设的解题思路中来,相信如果当时放心让孩子们相互叙述、补充,会是很精彩的,因为好多学生的解题思路相当清晰。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要力求做个“傻老师”,将尽量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放心将课堂交给他们,一定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案设计反思这篇文章共10579字。

:等量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为了缓解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迷惑,尽快地理解这一名词的意义,并能准确地找到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讲”的少,学生“说”的和“做”的较多。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简单接受外部所授予的知识,而是主动建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等量关系式的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