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血联盟怎么加入?

“郴州市中医院一名脑出血患者急需O型RH阴性血,目前急救已用2单位红细胞,现还需4单位红细胞,在此恳请群内O型Rh阴性血志愿者伸出援助之手。”“在哪里,我来!”“我可以献!”5月19日上午,在郴州稀有血型联盟群内,一条急寻O型的求助发出后,随即得到多位志愿者响应,一场爱心接力就此展开。

据郴州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介绍,所谓“熊猫血”,即Rh阴型血的总称。其中又可分为:Rh阴性A型,Rh阴性B型,Rh阴性O型和Rh阴性AB型。在中国,拥有Rh阴型血的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0.3%,而其中又以拥有Rh阴性AB型血的人最少,约占0.034%,目前郴州登记在册的18至55岁稀有血型者仅有1064人,这意味着每次用血需求出现后,最终的人必然是少数。

郴州稀有血型联盟成立于2012年,群内现有140余名应急“熊猫侠”,他们平时积极无偿献血,遇到紧急状况,还会共同赶赴援助。翻开稀有血型联盟的微信群,每周几乎都会有用血信息出现,而这些信息马上就会有多人“秒回”。“我可以去!”几乎是群里最高频的用词。2012年至今,郴州稀有血型联盟共捐献“熊猫血”65.5万余毫升,在多个紧急时刻帮助“熊猫血”产妇和患者渡过难关。

“每个稀有血型者都是奔走的血库。”在此次应急献血的“熊猫侠”邝世超感叹到。邝世超说,第一次献血后得知自己拥有熊猫血,受血站工作人员的邀请加入到了郴州稀有血型联盟,随后自己多次参加应急献血,他表示,稀有血型者们是生命的共同体,每当有需要时大家都是一呼百应。

(稀有血型者邝世超正在献血)

“很多人得知自己是稀有血型时,会震惊、恐惧,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正在献血的应急“熊猫侠”唐张云表示,人们普遍认为,熊猫血因为稀有,所以离自己很远,往往是在需要用血时才发现自己是熊猫血,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积极参加献血,了解自己的血型。

(稀有血型者唐张云正在献血)

郴州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表示,进一步将持续加强稀有血型联盟的管理,不定时召开培训、联谊等活动,增强稀有血型团体互助自救意识,并扩大宣传,从而壮大稀有血型联盟队伍。(曹怡霏)

(责任编辑:李鑫燕_CZ03)

………………………………………………………

……………………………………………………

2020年更新:北京地区稀有血型无偿献血、用血都可以联系“北京稀有血型永和救援”公益团队,微信微博搜索即可。其他地区我并不清楚,可以联系后咨询。我只是一名普通献血者,有任何需求请联系团队 ^_^

————————————————————

我大学时偶然献血得知了自己是RH-B型血,之后每年生日都会收到红十字的祝福短信:)。我的亲人们都不是熊猫血,怕他们过度担心我也没敢告诉他们我的血型,所以匿名回答了。先告诉大家稀有血型有多宝贵:

我所在的献血志愿者群里大家揭露血贩子

目前很多省市都有民间的熊猫血互助组织,红十字好像也开始建立类似的互助血库了。这种组织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国内稀有血型常年备血不足,做手术前基本都需要患者自己寻找互助献血,而一个家庭里往往只有一个稀有血型者所以必须依靠社会力量。而且现在还存在血贩子,如果纵容血液交易那么不仅用血安全无法保障,总有一天会有人因为贫穷而无血可用。虽然我在红十字献过血但是他们并没有组织我加入类似群体,目前我是以献血志愿者身份加入北京地区的“稀有血型永和救援”团队,在此以我的亲身经历为这个公益团队打个call。

我在2016年成为“北京稀有血型永和救援”团队的献血志愿者,今年4月第一次参加互助献血,帮一位需要动手术的老奶奶备血400cc,老人有好几个孩子但无奈都不是熊猫血,我到医院的时候老爷爷也在陪护,80多岁的老人在走廊里拉着我的手一直感谢我。整个献血过程耗时半天,奔波70公里(北京太大了),完全自愿、无偿,不收用血者一分钱,不过团队的公益基金提供了5天意外保险和100多元的交通补助,总之是一次很舒心的救助行动。目前我已经准备成为长期志愿者,每年献血一次帮助别人。

在医院填写的互助献血单
这是团队里最近的一次救援记录

团队介绍:“北京稀有血型永和救援”团队成立于2013年,多年来秉承“自救、互助、公益”的初心,致力于稀有血型人员的用血救助和救援、宣导无偿献血事业、科普稀有血型知识;为稀有血型孕产妇提供咨询解答;坚持制作发放科普手册等活动,并和各地阴性血志愿者长期保持顺畅的沟通,做好日常的应急救助。......自2013年到2017年7月,“北京稀有血型永和救援”团队共参与稀有血型用血救助487次,献全血量约为127600CC,血小板为83个单位(“永和救援”团队的血液基本上都是应急救援而用),对北京地区临床用血做出了极大贡献......

团队的救援方式:强调一下这个团队是无偿救援,不向用血者收一分钱!而且多数是应急救援,也就是一对一的向用血者提供互助献血。当用血者需要自己寻找互助献血时就可以联系永和团队负责人,提供用血者的治疗信息(身份信息、所在医院、主治医师等)以便团队核实,核实之后我们这些志愿者就会积极响应啦。

救援过程:用血者联系团队并提供真实信息——团队核实后发布救助需求——献血志愿者响应——志愿者赶到用血者所在医院——在医院填写互助献血单——去北京血液中心体检、献血——志愿者工作结束,用血者家属持献血证和互助献血单返回医院等待用血——用血完成后家属将献血证送还给志愿者。

如何成为稀有血型志愿者:通过微信或QQ提出加入,提供自己的献血证或验血单,核实血型后就可以成为志愿者啦。联系方式:

补充一下:因为应急救援的献血时间通常都比较紧迫,目前这个团队只在北京和周边地区开展救助,其他省市肯定也有相应组织,稀有血型朋友们可以找找。我坚信互助献血可以让稀有血型者不再孤单,能让我们更加安全、更幸福的生活。

“需要多少血?”小龙一边打电话,一边接待眼前的顾客,“矿泉水5块钱。”两个完全不搭界的话题,一个令人疑惑的人物。小龙,北京一个公园小卖铺店主,偶尔兼职做拓展训练教练,普通得随时可以消失在人群之中。很少有人知道,他创立了一个“以血为盟”的民间组织,守护着一种稀有的血型。

人类的血型指标除了ABO血型外,还有RH血型,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在中国,RH阴性血者约占全部人口的千分之三。

因其稀少,这类血型也被称为“熊猫血”,一些拥有这类血型的人则称呼自己为“熊猫”。

这个名字听起来温馨、可爱,但也暗含着无奈和不安:当因为疾病等原因需要用血时,他们往往会陷入无助的境地。

小龙本名王勇,今年55岁,貌不惊人,2000年成为“北漂”,一直过着平淡的日子,直到2002年读到一则新闻——有位“的哥”身患白血病,需要输血时被发现是RH阴性血,苦等了很久,怎么都找不到这种血液,最终决定放弃治疗。

那是王勇第一次听说“熊猫血”。“放弃治疗,回家等死。”这句话深深刺痛了王勇。千分之三在中国也有几百万人,为什么还找不到?

仅仅出于一个闪念,他用网名“小龙”在网络论坛发出一道“熊猫征集令”,呼吁全国稀有血型者团结起来,助人助己。

谁都没料到,这样一个由陌生人发出、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甚至要求随叫随到无偿献血的帖子,居然激活了一个庞大群体的生命梦想。

短短几个月间,几百名“熊猫”在网上集结,“中国稀有血型联盟”由此成立。

如今这个联盟成员已有3万多人,3000多名稀有血型患者通过联盟找到了救命血。

凭着一腔真诚的热血,联盟的创始人和组织者,也是唯一不是“熊猫血”的小龙已经赢得了“熊猫”们毫无条件的信任。

小龙的职责很简单,由他向医院核实了求助病人的信息后,然后把用血需求群发在QQ群里,再给同城志愿者打电话。

接到电话的人,一句话都没多问,立刻答应按时赶到。

有一次,“熊猫”志愿者赶到四川为一名产妇献血。而血站坚称联盟是非法血头组织,拒绝采血。志愿者写了保证书,磨了一整天,血站就是拒绝采血。

一贯轻声细语的小龙拍着桌子朝电话喊:“你们先采血救人!然后你马上报警,让警察来查查我到底是不是血头!我跑不了!”

血头,他们贩卖血液,小龙经常会遇到这类人,但他很警惕。

“一次有人自称患者家属问有没有血,后来又说可以提成,我用别的电话拨过去找血,对方居然报价400毫升2万元。”小龙气愤地说。

因此,小龙在联盟网站首页最醒目的地方写明——拒绝捐款。咨询、找血、献血全免费。

信任,消弭了“熊猫”们天生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自从发出“熊猫征集令”那天起,小龙的手机号就成了24小时稀有血型求助热线,他的小卖部成了“熊猫”的联络点。

寡言内向的他有一个“天下无贼”般的梦想:“假如有一天,稀有血型者能像普通血型者一样快速便捷地找到血,我们的联盟就可以解散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熊猫血互助协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