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上上查找人流量数据?

  流量是一个数字记录,记录一台手机上一个网页所耗的字节数,单位有B,KB,MB,GB。现在一般智能手机的套餐里面都会含有很多流量,那如果电脑没有网络能不能用手机流量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么把手机流量用在电脑上。

  1、在手机屏幕上找到“设置”,点击并打开。

  2、点击“流量使用情况“下面的”更多“选项。

  3、再点击“网络共享与便携式热点”。

  4、把WLAN热点打开。

  5、打开电脑无线网连接,找到手机的型号,输入密码,连接就可以用了。

  6、用完以后关闭WLAN热点,关闭数据流量。

  1、在电脑上耗流量的,在电脑上用的时候,要速战速决。

  2、不用的时候要关闭WLAN热点和数据流量。

PConline携手闪修侠,为您提供专业的手机维修服务

服务优势: 免费上门 品质配件 全程录像

维修方式: 上门维修 邮寄维修 到店维修

许多人乘坐航程比较长的飞机,常常会感觉到无聊,同时飞机上是禁止旅客在飞机上开数据的,因为这种行为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有人乘坐飞机打算偷偷开数据,那么偷偷开网络会怎么样呢?下面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飞机上有人偷偷开网络会怎么样

由于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沿着指定的方向飞行。驾驶员在驾驶飞机的过程中是通过通信导航设备和地面航空管理人员沟通。同时驾驶员通过导航设备接收到地面导航站不断发射出的电磁波测向导航的。在飞机上开数据,那么手机便会辐射出电磁破,会干扰飞机的自动操纵系统,从而会进行错误的操作,会造成不好的后果,具体如下:

2、可能会使飞机偏离方向

3、也有可能会使飞机坠毁,造成一场空难的严重后果,威胁到你和飞机上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大家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在飞机上偷偷开网络。

扩展:飞机上哪些事情不能做

1、抽烟:飞机上属于公共场所,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在飞机上抽烟。轻者会被公安部分罚款,重者会受到行政拘留的处罚。

2、飞机颠簸时随意走动:在飞机颠簸时随意走动,很容易会让人摔倒,受伤。

在TesterHome看到一篇文章《被同龄人抛弃?68道中高级测试工程师面试题助你一臂之力》。我大致看了下,里面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即使是我这样的老司机,没有经过充分准备也不能回答的令自己满意,故花点时间,写下这些面试题的答案,给大家参考,也欢迎大家讨论指正。

正文全部引用上述文章的问题,答案写在每一个问题下面。

这种题目,考的就是你的软性能力,比如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协调能力,一个词概括就是套路。这类题目会在面试开始热身的时候,问一道两题,不会多,但是如果你能回答的有条不紊,清晰达意,那么就会给面试官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大致的题目如下:

我叫XXX,毕业于XXX,从事测试行业已经XX年,我擅长接口测试自动化,测试框架,巴拉巴拉,我共服务过X个公司分别有Y个成就,江湖人称666.总之,尽量用
简介的语言突出自己的优点,要保持humble,就像我介绍的这样,嗯:)

介绍下你负责的公司项目

我主导了XXX,协助了YYY,参与了ZZZ。这个回答你要记清楚,后续的面试肯定还有项目细节,甚至技术实现细节。同类的项目说一个足以,重点突出不同技术栈或者有管理,对外沟通的项目

实际情况作答,比如优点是长的好看,缺点是太好看之类的,总之,要谦虚,不要傲。

在同一个项目组内,你认为你怎么做会比另外一名测试更加优秀?

我个人认为这个题目很有迷惑性,如果你只追求比别人优秀,肯定很难跟别人合作,如果你没有别人优秀,那么我为什么要用你?
要我答的话,我重点会放在如何一点一滴积累技术实力,及用这些实力解决项目组存在的问题上,这实际上也是很多优秀测试人员的必备素质

你为什么离开上家公司?离职原因(这个会在最后问)

看老板不爽啊,PM太SB啦喜欢的同事跟开发跑啦等等, 一个都不要说!!!我要面试别人,关注的是离职背后的动机,这人是不是被开除的,这人是不是不好相处,这人是不是有明显性格缺陷,只要不沾这些必死项,其它实际作答吧。

个人觉得软性题,不必要过多关注,除自我介绍外,通常是通过面试后HR关的闲聊题,主要还是要关注下面的技术问题。

这类题目就是考测试工程师的基本能力了,比如测试计划,测试流程,如何bug,你做过哪些测试,一般我们认为这些能力做的再好都是应该的,不会有加分,但是只要做的不好,那就是个不合格的测试工程师了。这种题目也不会问的太多,大概

3.Release process开始,不同小组把各自代码放到统一测试环境,继续测试一次,这轮关注别组不会影响自己。
4.然后还有一轮甚至两轮 pre release,主要验证代码,环境,变量等问题。
5.最后release, 观察下,有问题回退版本,没问题继续走下个sprint

请描述下bug的几个要素?

白盒和黑盒的区别,你是怎么运用的?

简单来说一个关注内部实现逻辑,一个只从用户角度出发,不关注具体实现。具体定义及区别请参考我以往文章。
一般中高级测试都会偏灰盒一些,既关注内部实现逻辑又关注用户jounery,设计case的时候两边参考。
内部实现逻辑可以看代码,也可以请开发讲给你听,知道了怎么实现,能在设计用例时构造不同数据cover逻辑覆盖。同时也清楚了regression 的scope

这题是考察测试思维,一个应用/功能如何测试的问题,我的原则是确定需求,先定性后定量。
具体来说,定性, 哪些是显性需求?那些是隐性需求?功能在scope吗?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兼容mobile平台吗?
定量就是, 功能要测, 那么有哪些功能,每个功能点是什么, 入口是什么,出口是什么,precondition是什么,数据哪里构造等等。
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分析完成

如何设计测试用例?什么样子的测试用例是好用例?

个人觉得上题回答好了,这题不会问了。设计用例原则上好的用例各有千秋(不外乎边界值,等价类,流程图,正交法,判定表等), 但坏的实践要避免,具体如下:
1.一个测试用例验证多个功能点(A,B,C三个功能一个用例,那么用例失败了,到底是A引起的?还是B引起的?增加后续开发定位问题的难度,浪费时间)
3.不可执行(比如一个配置项组合, 手工要执行的case写了2000个, 怎么执行完?)
4.precondition,steps描述不清楚,上手困难(你负责的story可能要由其它测试人员交叉执行)。
5.不必要的外部依赖(用例应直指功能核心,无关的入口/步骤/依赖 不必要一股脑放进来)

功能测试在 beta 版本对外的上线标准是什么?

貌似业界对beta的定义不太统一,有人说这个是A/B测试的一种, 但一般认为专业测试人员完成后,有部分用户参与的一轮测试即beta测试。一般测试环境为用户实际应用环境,目标在于要求用户使用发现不合理,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然后改进。
功能上线标准每个公司不一样,大致如下:
1.所有功能点(需求)都被用例覆盖到了
2.所有用例执行过至少一遍
3.所有发现的bug被修复并验证,做过regression了。
5.bug曲线区域平稳了

本人认为此类问题属于淘汰题,一个问题回答不上来或者深度不够,直接闲聊然后结束面试。

这类题目就是考验你作为测试leader或者测试负责人的管理能力了。

如果项目周期很短,测试人力匮乏,你是怎么协调的?

范围不变,赶工/增加人手,快速跟进/并行开始任务。范围能变,砍低优先级用例,缩小测试范围。

描述下你团队的测试分工

干活是不可能干活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干活的, 做管理又不会做,就是颜值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团队这样子。

对于团队成员,你是如何打kpi的?

没钱没颜你速去,童颜巨 你快来这样子。

如今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谁家没有个应用,所以这一块基本都会问到,同时也会看你的简历,如果你没有做过,基本也不会问的太深,如果你是专门做这一块的,那么要好好准备了。

描述下web测试和移动应用测试的相同点和区别?

公众号以前分享过,不赘述,把握以下几点:
0.任何类型测试先定性,再定量, 范围, 分类一定,大差不差。
1.web通常不要安装,移动应用通常要安装。
2.移动设备存在特殊性,不同设备的屏幕/分辨率,系统,定制UI都不相同。
3.移动应用不应该影响移动设备现有功能,如电话/短信等。
4.移动端要重点关注,发热(电量消耗), crash, 流量(4G/WIFI/2G)等

你是如何做应用的兼容性测试的?

1.硬件的适配:不同手机厂商、硬件性能,不同屏幕大小的适配
3.不同分辨率屏幕的适配
解决办法(云测,此处欠我广告费),除公司自备主流设备外,需参考:
1.各大厂商发布的季度/年度手机出货量,尽量覆盖出货量大的,热门的机型
2.应用做tracking,记录自己用户常用机型
3.购买各种云测服务,解决机型适配问题

请讲出客户端下 3 个常用的性能指标的名称与具体含义?

4.竞品相应项目质量比较

iOS应用和Android应用测试有什么侧重点?

主要是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的本质造成的:
1.Android运行基于虚拟机,iOS则是沙盒机制
2.iOS是伪后台,任何第三方程序都不能在后台运行;而Android是真后台,安卓中任何程序都能在后台运行,直到内存不够才关闭
3.IOS中用于UI指令权限最高,安卓中数据处理指令权限最高。
测试实际应用上来,个人觉得没有本质区别,要注意以下问题:
1.安全性。因为Android2的本质,任何程序都就可以轻松访问其他程序文件,要关注下有没有偷偷访问不需要功能/偷流量/常时间运行占用内存消耗电量等问题。
2.Android开源,定制版本过多(比如小米系列MIUI), 要关注定制引起的问题。

请讲诉移动应用的灰度是怎么做的?

灰度发布作为A/B Test的一种,一般指发布新功能到部分用户,收集反馈/改进,进而发布到全步用户的一种策略。
1.新服务发布到全部服务器,但通过配置项把不同特征用户的请求打到不同的后端服务上去。比如ip是中国的用户访点击某个按钮,调用的是后端。。。/vi这个API, 而国外ip调用。。/V2
2.新功能的后端服务只发布到部分服务器,只有访问到这个服务器的用户才能用新功能。
3.同一个用户访问的平台不同,请求的服务就不同,比如app的访问V1, web的访问V2,可以通过发布app版本来实现。
另外这个实现还有很多专业的AB测试平台可以实现, 例如(云测,此处欠我广告费)。
如果涉及到写DB操作, 一般都双写。即访问新服务时,写到新服务的DB数据也要写到老服务的DB。甚至全部切换至新服务后再并行运行一段时间,才彻底切换到新服务,停写老服务。

应用的闪退通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应用闪退,Android 和 iOS 上是分别怎么抓取日志的?

2.后端服务或动态链接库未找到
3.应用初始化时无法正确读取到用户数据。
日志抓取的话,iOS:
2.通过Xcode从你的设备上获得崩溃日志
3.自己在程序中添加崩溃捕捉代码,如果应用集成第三方SDK,如百度统计
1.通过集成第三方SDK,如百度统计、友盟统计等
2、发版时使用加固工具,他们也会收集错误日志,如360加固
3、在程序中添加程序异常崩溃的捕捉代码,保存到本地文件中

请简述移动应用在升级安装时候应该考虑的场景?

实际上跟CS架构的升级没什么两样:
1.APP有新版本时,打开APP是否有更新提示。
2.当版本为非强制升级版时,用户可以取消更新,老版本能正常使用。用户在下次启动app时,仍能出现更新提示。
3.当版本为强制升级版时,当给出强制更新后用户没有做更新时,退出APP。下次启动app时,仍出现强制升级提示。
4.不删除APP直接更新,检查是否能正常更新,更新后能否正常工作。
5.删除老的APP,重新下载APP,能不能正常工作。
6.不删除APP直接更新,检查更新后的APP和新安装的APP提供的功能一样。
7.检查在线跨版本升级能否成功,版本过老是否提示用户重装。
8.更新成功后,用户数据有没有丢失,各个配置项是否还原。

给你一个应用,请简述你会从哪些方面去测试?

一般答分类, 分类如下:安装/卸载测试, UI, 功能, 性能, 安全, 兼容, 易用, 可移植性。切忌东答一下,西答一下。

请描述下微信朋友圈发小视频的用例设计?

先假设一个需求,征得面试官同意,在这个既定需求下说你的用例,还是那个思想,定性,定量分类, 不展开了,测试用例设计算基本功吧,考察的无非是功能的全面性,边界/异常条件下的处理, 性能/安全。主要是有测试思维/结构化思维,设计的用例要系统,不能想起那个说那个。

如果让你来测试扫码支付,你会考虑哪些场景?

如何测试一个应用的登录场景?

同上,不赘述, 吐槽下,这题改成如何测试百度的登录会更好,BAT齐活了 :) 实际上这3道题有一道就好了。

对中高级测试而言,实践题也是淘汰题,一项卡壳没有后续, 但如果在细节上有疏忽,可以网开一面,进入下个环节

什么都离不开服务端,所以这是你逃不开的,一般来说服务端会问接口测试,性能测试,更深一点,埋点监控止血也会有。


请问你们公司是如何做接口测试的?

累死我了, 题要做吐了。接口测试实际跟一般测试不同就是测试用例的设计部分。
2.设计接口测试功能用例(主要从用户角度出发看接口能否实现业务需求,用例设计就是黑盒用例那一套)。
3.各种入参验证(正常情况,异常情况包括输入参数个数不对,类型不对,可选/必选, 还有考虑参数有互斥或关联的情况)。
4.接口返回值各种验证(符合接口文档需求)
5.了解接口实现逻辑,实现逻辑覆盖(语句/条件/分支/判定/。。。。。)
6.接口能并发执行吗?
6.采用工具或者自写代码来验证,HTTP接口一般SoapUI, Jmeter, Fiddler, Postman等都能验证,自己写更好。web service接口一般要写代码来调用。根据测试用例自动化。
7.发现问题跟功能测试一样,该报bug报bug,该跟踪状态跟踪状态

接口测试质量评估标准是什么?

接口测试说的接口可以是模块接口,也可以是集成接口,那么质量评估标准也就转换为单元测试里的接口测试标准,和集成测试里的集成测试标准。
实际上这题如果我来回答的话会关注:
1.接口功能是否正确,接口功能是否实现了业务需求。
2.接口参数正确性包括实参形参的个数/属性,是否匹配。
3.接口并发/串行执行时接口返回值的正确性。
4.有没有性能问题(并发执行),有无安全问题(用户能否直接访问该接口,需不需要验证)
面试答上面的应该够了, 其实这里面涉及到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评估点,我公众号以前分享后,在测试基础知识里, 总结的更全面,大家可移步查看。

请问你们公司是如何做性能测试的?请讲诉性能测试的相关指标?

老规矩,先确定需求,再定性,定量。
1.这次测试目的是什么,是压力测试/负载测试/疲劳强度测试/BenchMark测试?
2.测试的硬件环境是什么?软件是什么?
5.测试分析调优/测试报告要吗?
1.拿到测试需求,确定测试软硬件环境/测试指标, 使用测试工具(Loadrunner, jmeter)录制或者编写测试代码,逐步加压,直到测试目的达成。
2.分析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突出性能指标包括成功,失败情况,并加以分析。
3.调优(一般都是开发的事)
服务器系统资源方面 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 磁盘的读写指标
网络的占用情况 基础吞吐率
事务处理速度 如平均登录时间,操作平均响应时间等。

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的区别

一个(压力测试)把最后一根稻草仍你身上,一个(负载测试)就剩最后一根稻草没仍,或者仍给你指定数目稻草。

服务器中一般要监控哪些数据,如何监控的,怎么从监控数据中发现问题?

CPU, 内存, 网络, I/O, 数据库。等等。一般用工具监控,另外Windows上有性能监视器。
发现问题,一般要关注阈值,比如CPU利用率超过85%,说明server压力太大了,数据量一大DB某条SQL写入速度变慢了等等等等

假设系统A调用系统B,我把B的接口都mock了,进行性能测试,这样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好处是去掉的依赖,可以在B没有好之前测试A,并且B的任何改动/错误/失效不会影响我测试A
坏处是真实性能要比测出来的性能差, 性能指标不准确。因为Mock的服务再真也不能代替真实服务

有一天早上打车高峰,滴滴服务端挂了大概30分钟,工程师抢修之后,马上上线,之后又挂了,请问有哪些原因会造成这个情况?

还是考测试思维, 一定记得先确认需求,再定性,定量。一般都要反问, 服务器是哪个服务器?后端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缓存系统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文件系统服务器?
然后面试官说个,不说就自己假定一个, 然后第一次挂第二次挂分开说,先问有没有错误码,日志有吗,有就看日志,没有就猜 是应用服务器挂了啊,是不是高峰期顶不住这么大并发访问啊?是数据库服务器啊,是不是频繁读写受不了啊,读写有分开吗?同步还是异步啊, 把喇叭里。
第二次挂,可能更多了,是不是代码弄错了,改坏了,或者把喇叭里。
总之套路就是性能测试中可能预见的问题及原因,这个你们google下吧,自己分类总结下。

性能这部分题,个人认为除非你面试性能测试工程师,不然都是可选题,答对85%过关肯定没问题,70%也行。关键有个概念,知道性能测试怎么回事,有问题该往哪个方向想就行了。 

 六、自动化相关

自动化永远是避不开的,反正你入职的岗位要不要用自动化,你必须得会一点,加分项。这一块包括,自动化一些理念和自动化的工具使用。

如何看待自动化和手动测试?怎样的一个比例才是健康的?

见仁见智,一切能提高软件质量的方法都应该尝试。
兵无常形,符合自己项目实际情况是最好的。当然你要面试自动化测试,肯定是一切稳定了的功能最好全部自动化掉。:)

你们公司的自动化投入产出比怎样?效益怎样?

实话实说,UI自动化测试发现新bug的效益很低,主要用在回归测试上,减少测试工作量。接口测试可就不一样了,可以小步快跑,也可以集团作战。

自动化测试用例的覆盖率多少?

有个50%了不得了吧, 一般核心业务里的最高优先级用例100%覆盖,这些用例也是用来跑冒烟的。另外的看项目资源了。

完整运行一次自动化用例需要多久时间?

Google说它们分钟级或者秒级别, 为毛我们都是小时级别 :(

金字塔结构, 最底层UnitTest,往上接口API/集成起来的service, 最上面UI自动化

你的测试数据是怎么准备的?

当然是提前准备的了:)
写在脚本里/外部文件(excel, XML)/数据库, 逼格逐级提升

测试脚本的维护成本是怎么样的?

2.终身追责,谁污染谁治理

请问你的定位策略是什么?

啊啊啊,已经两个小时了,要抓狂了。

请问如何实现用例失败或者异常时候需要截图?

请问如何分布式执行webdriver用例?

iOS和Android上还有独特的定位方法:

真想跟面试官说,您能帮忙打开官网吗?Appium对iOS和Anroid的实现原理不尽相同,并且对同一个平台不同操作系统版本的实现原理也不相同。

我倾向大家往简单了说:
1.Appium是C/S架构的,更像是一个proxy,连接其被测移动平台和测试脚本。
网上有个很清晰的图,截图如下:

实际上我个人理解,这个题就是想了解,当你使用一个工具时,你是否关心过它的内部实现,也可以过渡到当你测试一个应用时,你是否关注它的实现。

当定位策略都失败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80%是你元素定位的不对,那么多定位方法,一个不行换另外一个,直接不能定位,先定位父元素,再循环找子元素。一般来说XPATH都能定位到,无非是可阅读性不强。真的全部失效,请求开发帮你改个元素属性好了。
这题其实还是”测试sense”问题,扩大点变成了怎么解决工作中困难。反正别认怂, 最好甭废话,直接开干。

请问Monkey测试的优缺点?

如果使用monkey发现了一个毕现闪退,请问怎么使用monkey重现它?

如果有一个登录接口需要服务端返回参数,再带着这个参数去请求才能完成登录,用jmeter 怎么做?

———- 最后,来点硬题,嚯嚯嚯!———-

所谓硬题就是答案一般都是固定或者标准的,答案也不会模棱两可,包括:算法,编程,sql,linux


1~9999数列中数字3出现的次数。用递推方法解出。

本来以为很简单,写了一下,2位数能算出来结果,3位数会报递归次数太多, 觉得蹊跷, 仔细一查,尼玛这题大有来历,我跪的心服口服。经过查找资料,解答如下:

个位数为3:3, 共1次。

共9个10,我们记为A

还有千位数是2开头的,到9开头的,加起来共有9个(B) 9×10*10=900个。

我们再来假设下,如果给你的不是9999而是2345呢?即对于任意给定的数n,怎样能快速得到0~n之间3的个数呢?(这就是google的原题了(原题是算1),这题太硬了,我啃了几个小时了,不啃了..)

从一个数组中找出前4个最大的数,用最优解。

这个就是排序问题了吧,我想法先排好序,在取前4个,那么多排序,冒泡啊,选择啊,快排啊。。这里面快排最快,用大O算法O (n * log n )。

少于2个元素的数组不需要排序

针对小于基数的数组做快速排序,暂且叫low

针对大于基数的数组做快速排序, 暂且叫high

最终排序后的 low + 【基数】+ high,就是排好序的数组

其实python里内置了很多优秀的方法来解决其他语言很繁琐的问题,比如本题目可以直接:

(据说python里sorted实现也是快排,没有经过求证。)

哈哈,这样,面试官会不会鄙视我 :)

我之前也分享过基本的算法,大家可以去我的公众号testertalk查看。

写一段程序,删除字符串a中包含的字符串b,举例 输入a = “asdw”,b = “sd” 返回 字符串 “aw”,并且测试这个程序。

写一个方法,把字符串转为数字,比如 str=”1234”,变成 int 1234。并且测试这个程序。

把一切看成对象,三大特性 继承,封装,多态

讲下Java多线程的使用

java多线程跟别的语言的多线程有区别吗?
多线程一般用来更好的利用CPU资源,解决诸如程序“在一部分上会阻塞”,“在另一部分上需要持续运行”的场合。多线程一般用来更好的利用CPU资源,解决诸如程序“在一部分上会阻塞”,“在另一部分上需要持续运行”的场合。
例如有个程序需要接受多个用户输入并向服务器发送数据,那么如果不用多线程,一旦程序在等待某个用户输入时,程序就会阻塞。这段时间其它用户也不能使用了

有三个线程T1,T2,T3,怎么确保它们按顺序执行?

在主线程中,每一个线程start()后立即join()

个人理解start()会启动线程,然后调用run(),run()方法一般要重写。
调用start()后,线程会被放到等待队列,等待CPU调度,并不一定要马上开始执行,只是将这个线程置于可动行状态。然后通过JVM,线程Thread会调用run()方法,执行本线程的线程体。先调用start后调用run,这么麻烦,为了不直接调用run?就是为了实现多线程的优点,没这个start不行。

1.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真正实现了多线程运行。这时无需等待run方法体代码执行完毕,可以直接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通过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来启动一个线程, 这时此线程是处于就绪状态, 并没有运行。然后通过此Thread类调用方法run()来完成其运行操作的, 这里方法run()称为线程体,它包含了要执行的这个线程的内容, Run方法运行结束, 此线程终止。然后CPU再调度其它线程

2.run()方法当作普通方法的方式调用。程序还是要顺序执行,要等待run方法体执行完毕后,才可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程序中只有主线程——这一个线程, 其程序执行路径还是只有一条, 这样就没有达到写线程的目的。
记住:多线程就是分时利用CPU,宏观上让所有线程一起执行 ,也叫并发

请写一个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型

网上搜下吧,java不太熟

比如有两张表A和B。A表B表都有ID列,select* from A left join B where A.ID=B.ID. 会把A表所有记录显示,B表里没有和A表ID对应的,会显示NULL。左连接是把符合条件的所有的A表的内容列出来,B表里如果没有内容匹配就用NULL代替。右连接是符合条件的 B表的内容全显示出来,A表里没有匹配就用NULL代替。

使用sql生产10万条数据

平常没接触过这么大数据量,分批次吧,每次插入1w条,应该没什么压力

给你一张表,根据要求写sql,这个题目比较多,自己百度吧。

如何查找一个文件大小超过5M的文件

find . -type f -size +800M常用的参数有:- type:类型。POSIX支持——b:块设备文档、d:目录、c:字符设备文档、P:管道文档、l:符号链接文档、f:普通文档- name:按文件名查找。支持*模糊匹配- size:文件大小。+表示大于,-表示小于。支持k,M,G单位
ps命令。它能显示当前运行中进程的相关信息,包括进程的PID。Linux和UNIX都支持ps命令,显示所有运行中进程的相关信息。ps命令能提供一份当前进程的快照。如果想状态可以自动刷新,可以使用top命令。ps aux | less #显示所有运行中的进程
  1. 这68道题目,我花费了2个晚上总结整理,真的收获蛮大。

  2. 从个人角度看,这些面试题很接地气,很多考题也跟实际工作密切相关,大大增加了筛掉水货的几率,我也曾用部分相似题来筛选别人。

  3. 对于初级测试来说,测试理论,测试基础都应该掌握,移动端测试,服务器端测试,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也应该逐渐接触起来,不会答没关系,但要大致了解,面试官喜欢有追求的人。

  4. 对于中高级测试来说,除了硬题及性能测试题,其它题目经过充分准备都不应该丢分,回答正确率要在85%以上,另外,回答的深度非常重要,决定了你是年龄资深还是技术资深。

  5. 对于硬题,虽然大部分的测试,甚至测试开发,工作中用到算法的几率也不高,但你如果都答对了,还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的。
    对于这部分试题,稍有难度的例如google面试题那个,你有个大致思路也行,对于非常基础的,二分啊,排序啊,还是建议多练练,起码应该做到手写正确。
    现在有能力做好普通测试工作的人太多了,算法也跟学历,长相一样,用人单位不得不拿这些筛选掉很多合适的人,有时候你比别人更优秀的能力,也许就来自于你昨天刷了一道面试题。
    怎么说呢,面试造火箭,进来拧螺丝,接受现实吧。

  6. 我本人其实是反对面试突击的,本文目的也不希望大家背答案就面试(面试从来也没有标准答案,背了估计也面不上 :0),而是希望大家通过做这些面试题,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

  7. 感谢大家的阅读,能读到这里的都是真粉丝, 欢迎大家提出更好的意见,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流量统计数据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