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数据库应如何适应云计算大潮?

    关注技术领域的头条文章

    聚合全网技术文章,根据你的阅读喜好进行个性推荐

聚合全网技术文章,根据你的阅读喜好进行个性推荐

深圳市奥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从2006年云计算概念的出现,到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信息化升级的大潮之下,云计算成为了全球公认的下一代IT基础设施。尽管国内云计算仍处于起步阶段,可期的红利市场依旧让国内众多互联网巨头、创业公司竞相涌入。而不同程度的技术背景和资本支持,使得云计算领域衍生出多种的商业模式,这也成为外界剖析、评估云领域动向的重要因素。

从华为的技术员到腾讯的管理者,从盛大云的领导者到UCloud的创始人,季昕华先后完成了多次角色转变,积累了丰富的IT&互联网、安全、云计算从业和管理经验。在季昕华的带领下,UCloud五年间迅猛发展,更是于3月29日公布获得9.6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巩固国内云计算第一梯队站位,表现可圈可点。在刚刚结束的TIC 2017大会中,季昕华以一套自创的“酒店理论”,生动地阐述了目前公有云市场的商业模式,分析了云计算企业的发展之道。

在季昕华看来,公有云的商业模式可分为六大阶段。

基础服务阶段,也就是云计算替换传统数据中心、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阶段。这就类似于酒店,自己租一个大楼,自己装修,分成一个个小房间,然后出租给别人。批发零售和复用率高成为主要盈利模式,当然其弊端就是客户黏性低和可复制性强,于是便发展进入第二阶段。

用户在使用云计算之后,会产生CDN、数据库、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后端服务需求。较之酒店的发展,即引入早餐服务的阶段。酒店早餐的高毛利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利润空间,同时也增加了客户黏性。

类似于酒店客房minibar,客人入住后可以自由购买酒水和饮料,产生的消费由酒店和供应商分成。同理,当企业用户习惯了云平台,习惯了在云端购买软件,云服务商便可以像苹果的App Store一样在云上销售各种SaaS软件,进而扩展利润渠道。

以安全服务为例,以前是企业自行购买安全设备,但是现在公有云模式下购买安全设备后,还得在云上找安全服务的厂商来提供安全服务。这又像极了酒店的洗衣服务,众多用户黏性较强的增值服务中的一种。

经历以上四个阶段之后,云上会产生庞大的数据积累,那么探索数据产生的巨大价值则是云厂商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接着进入第五个阶段:大数据阶段。

然而,大数据阶段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目前还尚不明晰、仍处于摸索阶段。目前UCloud在尝试“安全屋”的解决方案,即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数据交换平台,希望为大数据的商业模式打开思路。

第六阶段是目前大热的人工智能。尽管谷歌、亚马逊、百度、阿里等巨头企业都在布局,但现阶段人工智能概念大于落地。AI落地有三个要求:一是要有足够的数据,二是要有足够的计算能力,三则是要有足够的行业应用,云计算正能很好地满足这三个要求。所以这就是为什么UCloud要把“CBA”作为战略,以前主要以C(Cloud)为主,今后要逐步走向B(BigData)和A(AI)。

这六大阶段即是递进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以云计算基础性服务为根基,后续衍生的服务则是创造利润空间和客户粘度的重要筹码。“云厂商要正视自己的能力、认清发展阶段,稳步推进才是发展正道。”季昕华说,“目前来看,国际上AWS主要做一、二、三和六这四个阶段,国内阿里云主要在一、二、三、五、六这五个阶段发力。而UCloud此前将第一和第二阶段作为工作重点,未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是我们发力的方向。”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党博文)从岩石、甲骨、青铜,再到竹简、绢帛、纸张,自文明诞生以来,人类就一直在寻求能够更好地存储信息的方式,信息存储的载体也正不断演变。而随着数字世界的日趋迫近以及企业的巨大需求,全球数据正呈爆炸式增长,预测到2030年,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达1YB,在YB时代怎么让数据存得下、流得动、用得好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12月22日,以“海纳数据,领航YB时代”为主题的2021创新数据基础设施论坛拉开帷幕,华为正式发布全新的全闪存存储、混合闪存存储、专用备份存储、分布式存储、超融合+以及数据中心虚拟化等六大数据存储新品与解决方案。

“有数据的地方要用存储,有存储的地方,一定要用专业存储。”华为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产品线总裁周跃峰指出,构建起以存储、网络、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对于全球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数据驱动:存储时代大潮已来

自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人类对于数据的存储始终快步向前,存储的边界也一直在扩展。自疫情出现,突如其来的居家办公、线上学习需求,加速了互联网线上服务增长速度,越来越多企业加快了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企业存储成为重点。

企业存储是用于存放企业核心数据的专业存储设备,它所服务的对象是部门、单位、组织。可以说是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础,涵盖了金融、医疗、交通、运营商、制造等千行百业,而这些数据其实也间接为我们每个人提供服务,随着数字化的持续渗透,人类也正加速迈向YB时代。

据悉,1YB的大小是2的40次方TB,形象的解释下,如果用我们最常见的1TB硬盘存储1YB的数据时,我们将用到1万亿块硬盘,而如果将这些硬盘头尾相连,可以绕地球2750圈,是286个地月长度,数据量可想而知。

网络、计算、存储就像数字世界的“三原色”,它们之间彼此交织推动数字世界的不断前行,而如果把通信技术理解为是把信息数据在空间维度上传播,越来越远,那么存储技术则是把信息数据在时间维度上进行传播,越来越久,价值越贵的数据,对应要求的存储性能则更高。

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为例,和探月不同,月球探测器是可回收的,带回月球土壤进行分析,而天问一号是不可回收的,一次性的巨额投入让天问一号在信息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每一个环节都显得尤为重要,专业级存储价值凸显。

专业存储设备依靠介质、硬件以及一整套软件和操作系统,加上复杂的算法,制造门槛极高,目前全世界能够生产这类存储设备的公司很少,华为正是其中之一。

破局难题:六大新品完善存储新体验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涌现,各行业互相渗透融合,数据呈指数级增长,专业存储设备承载的是千行百业的数据资产,数据不能丢、访问不能停、访问不能等是各行业对专业存储的关键诉求。

而面对不同数据场景,此次华为连发六大数据存储新品,旨在降低企业实现数字化门槛,助力行业客户打造更为安全、可靠、高效的数据底座,以及更好的数据存储与使用体验。

在全闪存领域,华为全新的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存储重点发力NAS市场。Dorado(剑鱼)作为世界上游得最快的鱼,华为以OceanStor Dorado命名也印证了对于存储性能的自信,华为全新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存储为半导体EDA、企业研发、金融数据交换平台、运营商话单等场景提供高效、可靠的万亿级海量小文件基础设施。

具体来看,全新的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存储,在SAN领先的基础上全面发力NAS市场。以配额、QoS、防勒索病毒为代表的丰富安全特性,实现文件跨部门安全共享,并且,通过采用独特的跨集群全局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领先的FlashLink架构,性能领先业界30%。而业界唯一的Active-Active SAN/NAS一体化双活,保障业务持续在线。

众所周知,中国数字化进程很快,各种新应用、新技术层出不穷,客户需求场景更加多样化,而在实际应用中,除了高精尖场景,还有大量的普惠场景需要关注,因此存储产品的设计要考虑多场景适用和性价比。

对此, 在混合存储领域,华为发布了新一代OceanStor混合闪存存储,全新定义了存算融合、多协议融合、温热数据融合、跨代融合以及多云融合等五大融合,实现高性能、多功能的兼容并举,为普惠多样化场景提供更简洁、更具性价比的数据基座。其中,存算融合即计算型存储,就是通过一台设备把数据保存和数据使用能力融合在一起,提升数据处理效率,简单易用。

在备份存储领域,华为全面升级OceanProtect专用备份存储系列产品,基于多流引擎端到端加速和AA高可靠架构设计,通过多层在线变长重删和特征压缩等创新算法突破,实现业界3倍备份带宽、5倍恢复带宽、72:1数据缩减率,以及全方位防勒索病毒方案,帮助用户实现高效备份恢复,构筑保护数据的最后一道防线。

面向高性能数据分析(HPDA)的性能墙、协议墙和容量墙,华为全新OceanStor Pacific系列分布式存储,实现一套存储即可支持HPDA、大数据、视频、备份归档等多样化应用,通过算法优化和数据压缩技术,将HPDA场景的存储利用率提升30%,同时在大数据场景支持近实时处理,大大缩短创新应用开发周期,这也是业界唯一支持混合负载的分布式存储。

而随着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加速,数据中心承载的应用也从传统的数据库、虚拟化走向大数据分析处理、人工智能等多样化的应用;应用的变化催生了数据的爆炸式增长,而CPU算力却在面临摩尔定律的失效,两者之间的能力鸿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IT基础设施打破计算、存储、网络之间的冗余与隔阂,通过极简融合的架构,实现算力之间数据传输一站搞定。

对此,华为发布FusionCube超融合+系列产品,通过算力融合(异构芯片卸载虚拟化/存储/网络)、存算网融合(一体化专有硬件)、业务融合(虚拟化+容器双栈,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实现从传统超融合到以效率+、节能+、应用+为特征的超融合+能力升级,实现虚拟机/容器密度提升20%以及节能效率提升15%,为新型数据中心的发展构筑基石。

此外,以虚拟化、容器、灾备套件为核心,华为还发布面向数据中心的DCS数据中心虚拟化解决方案,南向兼容预验证的推荐硬件(华为或第三方),北向开放实现多云联接,帮助客户构建轻量弹性、多元开放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可以看到,面向多领域多场景,华为正在为产业链提供一个“无死角”的专业存储解决方案,助推产业链快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合作共赢:征服奥林帕斯之巅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相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20年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由2.6万亿元增加至39.2万亿元,数字经济在GDP的占比也由14.2%提升至38.6%。无疑,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关键生产要素,而做大存储市场,打造产业技术生态,尤其是在基础技术领域的突破,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参与。

事实上,华为在数据存储的领先优势也与全球的研发布局息息相关,据悉,华为存储在全球拥有12个研发中心、超过4000人的研发队伍、获得了超过3000项专利。

此外,华为十分注重和学术界的合作,在存储领域超过25所国内高校、30所海外高校都与华为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成立了8个联合实验室,而面向技术生态的打造,华为自2019年起便专门设置了奥林帕斯奖,据悉,奥林帕斯是太阳系最高的火山,海拔2万1千多米,高度为珠穆朗玛峰的二倍有余,而这个奖项的设置也旨在激励全球科研工作者,勇攀数据高峰,一起解决存储领域的技术难题。

在本次论坛上,2021奥林帕斯获奖团队正式揭晓。来自清华大学的郑纬民院士团队获得“奥林帕斯奖”,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的刘明院士团队、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宋志棠教授团队和中山大学的卢宇彤教授团队分获“奥林帕斯先锋奖”。

与此同时,华为发布了“2022年奥林帕斯悬红”两大数据存储难题方向。一是极致能效比的超融合数据基础设施,二是每bit极致性价比的下一代存储,由此可见,紧贴发展主线的华为希望与学术界持续合作,共同攻坚,构筑更好的数据存储未来。

正如周跃峰指出,企业数字化转型、云、大数据正在深刻改变着全球数据产业,华为将和全球的客户、生态合作伙伴、科研工作者一起持续创新,共建强大、安全、可靠的数据基础设施,持续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打造世界领先的数据存储产品和解决方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计算机房与传统机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