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大佛是弥勒佛还是释迦佛?如何判断?

平遥古城于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南缘,距省会太原90公里。平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相传帝尧初封于陶,故平遥亦称“古陶”、“平陶”。平遥境内的中都春秋时期是晋国古邑,战国时属赵。秦始置平陶县,西汉置中都县和京陵县。北魏时,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为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名讳,遂改平陶为平遥。距今已有1400多年。

16世纪以来平遥古城成为中国北方一座商业重镇,19世纪中后期达到极盛,一度成为中国近代金融业的控制中心。1824年,平遥商人雷履泰在城内首先创办了日升昌票号,采用票号汇兑,代替了镖局长途押运银两的解款方式,并且最早开始在汇票上特制水印,用来识别真伪。在日升昌的影响下,19世纪末山西票号发展到33家,分支机构遍布国内85个城市,以及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国,分号总计400多个,号称“汇通天下”。这一时期仅平遥城内的南大街和西大街,就设有20多家票号总部,占全国票号总数的一半以上,基本垄断了中国的金融汇兑业务。票号成为了平遥古城强大的支柱,带动了平遥古城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大发展。

平遥古城是由完整的城墙、街道、店铺、寺庙、民居等组成的一组庞大古建筑群,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它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

古城总面积2.25平方千米,平面呈方形,东、西、北墙方直,南墙随中都河之势蜿蜒而筑。平遥古城的城墙保存完好,根据史书记载推断,平遥古城的始建至迟在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对原西周旧城进行了重筑和扩修,内部用土夯实,外表全部用砖砌筑,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多次的补建修葺,更新城墙,增设敌台,才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城墙高为6至10米,墙顶净宽3至6米,周长6. 9公里。环周有72座敌楼,3000个垛口,象征着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在这里,起着军事防御作用的城墙,与孔子联系在了一起,体现的正是古人所说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以辅国,武以卫国”。

平遥素有“龟城”之称,系取意于永久和吉祥。古城共有6座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每座城门均为重门瓮城,瓮城顶建重檐木构城楼,城墙四隅筑有角楼。南门曰“迎熏门”,被视为龟城之首,面向中都河,有“龟前戏水,山水朝阳”之意。城外原先还有两眼水井,喻为龟之双目;北门曰“拱极门”,为龟尾,地势最低,城内积水都从这里排出;东城墙上东门曰“太和门”,下东门曰“亲翰门”;西城墙上西门曰“永定门”,下西门曰“凤仪门”。东西4门,平行对称,谓之龟的4条腿。上西门、下西门和上东门三座城门均向南而开,形似三条向前屈伸的龟腿,唯有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而开。龟象征着吉祥,据说是古人建造城时恐怕“吉祥”爬走,便将“龟”的左后腿使劲拉直,并绳索拴在距城10公里的麓台塔上。可见,平遥的古城墙,寄托着人们企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平遥古城的内部空间布局,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传统的对称布局特点,贯穿了我国古代的封建礼制思想。古城以南大街为轴线,以市楼居中,按左城隍(城隍庙)、右衙署(县衙)、左文(文庙)、右武(武庙)、东观(清虚观、道教)、西寺(集福寺已不存,佛教)的对称式结构布局。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城隍庙街、衙门街构成“干”字型商业街,商业店铺、票号等布于两侧。横跨在南大街上的市楼高18.5米,为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它既是传说中平遥古城“风水”所在,又是全城的制高点。该楼的始建年代无考,现存为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之后不断有所修葺。

古城现存的传统民居有3797处,其中有400余处保存相当完好。平遥民居既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传统居住方式,又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有三种基本的建筑形式:一种是木结构砖瓦房,一种是砖窑洞加木廊外檐,再一种是下层为砖窑洞,上层为木房的二层楼。一个宅院中全部筑成窑洞式者,或是木构砖瓦者的情形很少,往往是两种建筑形式同时共存。平遥民居多为严谨的四合院,有明确的轴线,沿中轴线方向由几进院落连缀而成,尤以二进院或三进院兼东西式偏院为多。院落中间多以矮墙、垂花门分隔。后院正房多为下层砖窑洞上层木结构的两层楼式。所有民宅的墙壁全用白灰砌砖,粉墙黛瓦,正好衬托了市楼、庙宇建筑群和县衙等建筑的绚丽色彩。

镇国寺、双林寺与古城墙并称为平遥三宝。镇国寺位于平遥城东北12公里。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纪)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殿内的五代时期彩塑是除敦煌之外国内仅存的五代彩塑,元、明时期的壁画柔和、流畅,美学价值较高。双林寺,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历代多有修葺,现在保存下来的多为明、清建筑。寺院坐落在一个3米高的平台上,呈城堡式,坐北朝南、占地14000多平方米。双林寺以彩塑艺术精湛而著称,殿内保存有宋、元、明、清历代大小彩塑2052尊,大者数米,小者仅几十厘米;浮雕、圆雕高低搭配,形式多样,造型艺术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在人物性格刻划方面,个性鲜明、逼真、生动,世所罕见,反映了12至19世纪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

平遥古城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平遥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古城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平遥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如平遥双林寺中佛教、道教、儒教等庙宇建筑都围绕中轴线有机布置,这种三教同奉的现象,就是兼容并包的三晋文化的一个体现。

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遥民居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16世纪以来平遥古城成为中国北方一座商业重镇,19世纪中后期达到极盛,一度成为中国近代金融业的控制中心。票号业的发展,带动了平遥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大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同时也对中国的近代史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现在的平遥古城是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人,它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每次夏天出去玩,回来都要晒成反色熊猫,2015年去青海,因为没注意到海拔高度,不光晒黑,都晒暴皮了。所以这次来甘肃,买了最贵的防晒霜,每两小时抹一次,还穿上白色的防晒服,戴上草帽和墨镜,对烈日和紫外线严防死守。如此打扮,再挎上我的大单反,戴上讲解器,真正的全副武装。

进了天梯山景区,第一站是天梯山石窟博物馆,因为石窟中的佛像都运到兰州了,所以展厅里都是大幅的照片。在甘博里有很多天梯山的佛像,但我一来对佛像兴趣不大,二来确实在甘博走的累了,都没仔细看也没照相,到这里才有些后悔了,只能跟着菩萨的大照片再合张影吧。

从陈列馆出来,沿着山脚下和水库边的小路向山里走,临近水岸看到的风景更加秀美,一路边走边拍,远远地落在了大部队后面,不过因为带着无线耳机,边看美景还能边听几十米外讲解员用电波传来的讲解。穿过有天梯山石窟牌子的一道山洞,就进入石窟区了。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天梯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在中国佛教史和石窟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考古学大家宿白先生称为“石窟之祖”。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但并不是最早的,新疆的许多石窟的年代都要更早,敦煌莫高窟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的公元366年,比创建于412439年的天梯山石窟早了50多年,但天梯山具有鼻祖的地位,这要从中国或是中原石窟发展史来看了。

佛教是在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前传入中原的,但当时汉朝推行独尊儒术,佛教在中原的传播非常缓慢,而在西域地区,佛教却很兴盛,出现了为僧人修行和供奉佛像的石窟。直到两晋时期,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被各少数民族政权控制,这些少数民族没有儒教的传统,而受西域佛教的影响很大,因此佛教在北方兴盛起来,特别是北凉王沮渠蒙逊召集凉州高僧及能工巧匠开凿天梯山石窟。随着石窟开凿,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们在凉州讲经说法翻译佛经,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使凉州成为北方佛教的中心,而同时期的敦煌只有一些零星的石窟。在修建天梯山石窟的同时,在河西地区还开凿了炳灵寺石窟等一批风格相近的石窟,统称为凉州模式。

年,北魏灭北凉,曾经盛极一时的凉州佛教及其艺术受到重创,凉州的僧人纷纷外流,一部分迁往北魏都城平城,其中一个著名的高僧就是昙曜。昙曜到平城后,受信奉佛教的北魏政权指派,在平城近郊开凿石窟,这就是现在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大同云冈石窟,代表作品就是昙曜五窟。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昙曜又在洛阳城南的继续开凿了龙门石窟,由此掀开龙门石窟延续千年的营建历史。

凉州僧人除东迁外,还有部分向西迁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进敦煌佛教的兴盛,也真正开启了敦煌石窟文化的发展。此后,在天梯山石窟开凿100年后的北魏孝明帝时期,又有一批在洛阳修建过龙门石窟的僧人和工匠来到敦煌,他们掀开了莫高窟的开凿盛期。

由此可见,中国现存四大石窟中的云冈、龙门和莫高窟都源于天梯山石窟,中国石窟的发展脉落应当是天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天梯山石窟对佛教传播及佛教艺术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并在中国石窟发展史乃至整个佛教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称为石窟鼻祖当之无愧。

天梯山石窟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洞窟三层,佛龛十七个,佛像一百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不过经过1958年的保护性破坏,现在天梯山上的洞窟中都是空空如也,只有山脚下的主体建筑大佛窟里的大佛还神态逼真地坐在原地。当年水库蓄水后,水位没到了大佛胸部,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才在大佛外修了个小坝,为大佛把水挡住了,这个水坝也正好方便我们观赏大佛和身后的湖景。 

天梯山第13窟弥勒佛坐像,高28米,宽10米,右手施无畏印,面水而坐。据研究应为唐和武周前后所建,是天梯山石窟中规模最大的石窟和佛像,也是现存唯一的一座。

景区的讲解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天梯山石窟的来龙去脉,不过对这座仅存的大佛却称为释迦牟尼佛,我上网查了查,包括百度百科在内的各种资料和游记都说是13窟是释迦牟尼佛。不过我们的领队专研佛教石窟文化,纠正了这个流传广泛的说法。佛教文化中,在佛像单独供奉时,弥勒佛像和其他佛像有个显著的区别,其他的佛像大多是双脚盘坐的结跏趺坐姿势,即俗称打坐,而弥勒佛像大多都是像四川乐山弥勒大佛那样双脚行垂坐的善跏趺坐姿势,象征着将会下生世间拯救苦难的弥勒随时准备起身入世。

厉害吧,知识就是知识啊,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哟。

大佛面水而坐,不喜不哀,看来早已超脱,不会在乎世人对自己的误解,自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心怀,唯愿世人之苦都加在自己的身上。事实上,这座大佛也确是几经磨难。

研究认为,13窟大佛应该是武周前后为宣扬武则天登基而建,与龙门石窟著名的摩崖三佛龛的主佛情况相同。但大佛建好后不久就遭遇了大火,晚唐或五代时进行了修复,佛身上现在还残存有当年那场大火的灰层,可想火势之大。1927年武威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武威城被夷为平地,天梯山石窟也受到严重破坏,大佛的头就被震掉,直到1936年才被安回原位。大佛的身体更倒霉,因为是石胎泥塑,黄羊水库建好后,长期泡在水中,导致佛身的泥层被浸蚀剥落。最厉害的是,到了那个无法无天的年代,附近农民相传大佛脑袋里有宝石等佛藏,就把佛头损毁,大佛如同天梯山石窟一样变得面目全非了。

新千年前后,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的专家们根据历史资料对大佛进行了复原修复,按整旧如旧的原则复原了佛头,修复了被长期水泡侵蚀的大佛身体和陪侍的天王像,天梯山大佛又重获生命。

大佛除头外都是石胎泥塑,就是开凿石窟时也凿出佛像的大致轮廓,然后用泥一层一层地敷贴在石胎上,再在泥衣上塑出佛像。这种方法非常适合西北地区干燥的气候,河西走廊众多石窟中的佛像大多是用泥塑的,比较大的是石胎,小的就用木头做胎架,这样便于雕刻和上色绘画,做工也更快。不过黄羊水库长期把大佛下半身和天王菩萨弟子们的脖子以下都淹在水下,现在的水位也离大佛很近,潮湿和渗水使得大佛的双脚上还是出现了泥皮脱落,看来文物保护是一件不容易的持久战啊。

 13窟是菩提叶形的洞窟,佛窟高30米,宽19米,深6米。顶部是穹窿顶,窟内南北两壁绘有大幅壁画,现在只存一些残块。

南壁上部为青龙,中部为白象和神鹿,大象背部驮有烟焰发光的经卷,下部是猛虎和藏传风格的狮子。

北壁上部绘有青龙和双虎,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也驮着经卷闪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残存的壁画虽然面积不大,但笔触清新,色泽艳丽,形象逼真,而且呈现出强烈的藏传佛教绘画风格。

其实这很好理解,因为天梯山石窟历经千年,其间世事和佛法几多变迁,大佛就曾在明清两代被重塑过,清时这里还成为藏传佛教的喇嘛寺,称为大佛寺,所以壁画应该也是那时按藏传风格重绘的。

目前天梯山石窟只开放大佛洞,再往里走就被栅栏挡上了,远远看去,已经修好了三层栈道,可以直接上到几十米高的洞窟。千年前,一代代的工匠们攀上峭壁,开凿出一个个洞窟,然后用佛像和壁画让这些冰冷的洞窟成为文化艺术的殿堂。今天的后人,又要再走过长长的栈道,把一尊尊佛像放回千百年来他们一直呆过的地方。

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就已经提出要复原天梯山石窟原样,但因为那个时代最大的问题而一直没有进展,甚至当时连上山的栈道都没钱修。现在好了,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我们的GDP已经全球第二,我们的外汇储备全球第一,而且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和政府对历史文化越来越重视,手里又有了充足的资源,天梯山的复原工程应该会指日可待了。

参观完毕,顺原路返回,抬头才发现陈列馆的台阶丹陛原来是选用天梯山的壁画,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丰润的形象,应该是天梯山石窟最鼎盛时期的作品。

文化只有在盛世才能被重视,也只有在盛世才能得到空前发展。同行团友们在陈列馆前开心的合影,共同期盼新的家国盛世和文化复兴已经来临。 

从石窟出来已是中午,吃了一顿简单的农家饭,坐上车回武威。贴心的领队在车上给大家发水果,告诉大家,传说天梯山就是西游记里镇元子大仙五庄观所在的万寿山,也就是孙悟空偷吃人参果的地方。当地还真的出产一种水果,就叫人参果。

天气炎热,正好口渴,我接过一个人参果几口就吃进去了,觉得果肉厚实多汁,口感爽脆,淡雅清香,不酸不涩,而且没核,难怪几口就进去了,就是没来及给这个从没见过的果子照张相,脑海中顿时涌现出猪八戒一口就吃了人参果然后抱怨没品出味的故事。于是只能红着脸又管美丽的领队要了一个果子,还好还剩最后一个,这次可拿在手中仔细欣赏,好好给这个又象梨又象香瓜但却清香水润的人参果拍照了。

吃着一咬满嘴水的人参果,看着车外的山水湖天,再看看单反里拍的大佛手掌心,这里确实真是神仙天地了。


  阳泉天宁寺双塔在山西平定县城南关土垣上。是阳泉地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平定县县城的标志性建筑。据《平定州志》载:“寺林,太师蔡京书额,寺内有大悲阁,双塔东西对峙。”明、清两代均有补修。寺内建筑残坏,双塔依然如故。寺址高耸,双塔并峙,格外醒目。塔为楼阁式,平面八角形,高约30米,每层收刹甚急,轮廊形制奇异。底层四面砌有券洞,内置佛像一躯,二层以上平座甚高,外观很象七层塔。二、三层刻假门和直楼窗,檐下和平座上砖雕斗拱如木构制,质宝珠,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更换。塔下存有北魏石佛一躯,眉目清晰,躯体完好。2005年,修缮中的西塔发现天宫和地宫,挖掘出北宋瓷器、漆器、石碑、银器等多件文物。地宫出土碑文记载,天宁寺双塔修建年代是大宋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比平定县志记载早72年。  公元2005年7月,双塔修复工程在平定县政府和县文物旅游局的主持下全面展开。随着西塔地宫的发现和各种文物的出土,天宁寺双塔的迷团在逐步解开……  西塔地宫5万科佛骨含利是世界少见的法宝在1.3平方米的地宫内,考古专家发现了陶质釉面净瓶、熏炉以及瓷质的茶盏、瓷碗、瓷碟等供品容器18件,石棺一副,棺内葬有完整的佛骨一具、丝织帷帐一件、唐宋铜币数十枚、银质錾花盔顶方盒一个。在地宫的墙壁上,仍残留有宋代的护法金刚像壁画,画中人物生动威武,气宇轩昂。绘画线条简练,色彩明快,手法娴熟。在塔身的二层部位发现小石函一副,石函内装有银壶一件。最令人震惊的是:在银壶和盔顶方盒中发现了形如米粒大小、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的舍利子!总数达一千粒整。数量如此之大令人惊讶。然而,当我们看到地宫内一块石碑上《大宋平定军葬舍利佛骨塔铭并序》一文时,才知道地宫内总计有伍万余颗舍利子!它们分别存放于花盔方盒中和集中在地宫门口周边大小1平米的范围内,大如黄豆,小如小米粒,红、黄、黑、白五颜六色光彩夺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