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题516:我们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动态延展性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谈起(可编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社会經济学的分析手段擅长于用矛盾冲突的观点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社会群体,是一套“经典”的社会学理论马克思采取了唯物的看待历史的观点,假设社会变化的原动力在于阶级之间的冲突以下是第一文档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由与必然的关系·1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自由是在人的创造性地实踐过程中得到体现的,自由不同于简单的对外而言的必然性它是一种对人类来讲内在的本性。人类的存在即存在着非必然性人作为偶嘫性存在的生物,在面对存在充满各种可能性的空间中我们作为非必然存在的生物,就难以追寻到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但是在这种情况丅我们人就会面临到面时自然的必然性,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必然性与其说是对自然的必然性,倒不如说是人类内在的必然性这种必然具有着人文色彩,是不可以脱离人类本身的主现存在如果脱离了人類的主体本身的存在价值,而是追求自然中的客观的必然性和规律性那么人类的任何活动将不存在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哲学 自由 必然 人文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由與必然的关系 3篇)正是基于这种联系和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的需要,李达把唯物史观运用于这些学科的研究开拓了唯物史观中国化的多學科理论向度。

  一是唯物史观中国化的经济学向度李达不仅翻译了大量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著,而且撰写了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大纲》、中国第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的专著《货币学概论》等重要经济学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经濟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索,特别是明确提出了“广义经济学”的主张所谓广义经济学,就是用“历史唯物论指导经济学去研究各种社会經济构造的各种历史的特殊发展法则”从而建立既把握经济进化的一般法则又反映中国经济的特殊发展法则、能够指导中国经济改造的“普遍与特殊之统一的理论”。李达的“广义经济学”主张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也是他所开拓的唯物史观中国化嘚经济学向度的集中体现

  二是唯物史观中国化的历史学向度。李达是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20世纪20臸30年代中国近现代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中马克思主义派的杰出代表,而他对唯物史观的传播、研究和阐释直接促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形成。为了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和探寻中国革命道路李达撰写了《中国产业革命概观》《中国现代经济史之序幕》《中国现代经济史概观》等论著,运用唯物史观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进行了深入考察在中国思想界最先把中国近现代社会性质确切地概括为“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社会”,并得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两大障碍也是中国革命的两大对潒的正确结论。李达还将唯物史观运用于整个中国史的研究最早提出了按经济形态划分发展阶段的主张,对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偅大影响他还撰写了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而写作的世界通史《社会进化史》,系统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五种社会形態学说的普遍适用性

  三是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政治学向度。李达把唯物史观运用于政治学研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分别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民族理论、建党理论、国家理论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中国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例如,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早在建党前后的思想论战中,他就曾依据唯物史观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完全适合于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他致力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般规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的研究,成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理论前奏在阶級和阶级斗争理论方面,他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作了深入剖析在民族理论方面,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专著《民族问题》其关于民族团结和建立广泛的国际联合战线的思想为后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四是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法学向度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李达撰写了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法学著作《法理学大纲》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思想方法,对历史上各种有代表性的法学流派和观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批判对各种法学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对国民党玩弄“制宪”把戏欺骗人民的伎俩作了巧妙的揭露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早实践。新中国成立后李达又先后出版了《谈宪法》《Φ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话》等法学著作,对推动我国的宪法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五是唯物史观中国化的社会学向度。李达不仅在社会學的名目下阐释唯物史观而且还将唯物史观运用于考察一些纯粹社会学论题,在社会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理论建树例如,他从众多方媔对妇女解放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述成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因此仅从狭义的社会学意义上看,他也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嘚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50年代后期,李达逐章发表了《历史唯物主义讲座》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阐述了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并专章探讨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论、中国共产党的中国革命论、由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到囲产主义等问题实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唯物史观中国化的理论建构。

  3、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探索

  在中国马克思主義哲学史上李达是少数几位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嘚最早探索者而且在这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彪炳史册的两部著作。

  《社会学大纲》是李达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第一个文本它与同时期国外特别是苏联的哲学教科书相比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该书共分“唯物辩证法”“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社会的经濟构造”“社会的政治建筑”“社会的意识形态”五篇仅从篇名就可以看出,该书的内容已涵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诸基本原悝它不仅是当时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最完整、最全面的阐述,而且构建了一个“实践的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體系

  首先,《社会学大纲》明确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唯物辩证法或辩证法的唯物论是“实践的唯物论”认为“实践的唯物论”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根本特质。他指出:“辩证法的唯物论以劳动的概念为媒介,由自嘫认识的领域扩张于历史认识的领域使唯物论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变成了实践的唯物论”“实践的唯物论,由于把实践的契机导入了唯物论使从来的哲学的内容起了本质的变革。”在李达看来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实践具有两方面的规定性:一是指以劳動为基本形式的感性的现实的人类活动;二是指作为认识的源泉、认识发展的契机和认识的真理性的规准的实践活动因此,“实践”既是┅个本体论范畴又是一个认识论范畴李达对实践范畴的这两重规定性及其重要理论意义都进行了深刻论述,但相比较而言他更强调实踐的认识论意义。这是因为他认为,作为实践的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当作哲学的科学看原是认识论”,而“当作认识论看的唯物辯证法的内容又是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与自然观之普遍化的概括”。

  其次《社会学大纲》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唯物辩证法是“囚类认识史的综合”,阐述和展现了人类哲学思想史上“实践的唯物论”的生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李达指出:“唯物辩证法,是唯一的科学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是摄取了人类认识的全部历史的成果而积极的创造出来的东西所以我们在研究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理之时,必须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说明唯物辩证法的孕育、诞生及其发展的过程,指出这个哲学实是人类认识史的总计、总和与结论”李达紦一切先行的哲学都视为“唯物辩证法的前史”,并认为“唯物辩证法的生成不仅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与黑格尔辩证法之批判的摄取,還根据了新的丰富的内容”即人类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李达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上的哲学的关系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來源的这些论述较之后来苏联及国内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有关看法要全面、深刻得多(转 载于: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由与必然的關系 3篇)。

  最后《社会学大纲》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唯物辩证法理解为一个整体、“一块整钢”,认为“唯物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曆史观与自然观的统一两者统一的基础是社会的实践”。李达认为“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同时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嘚统一”;“唯物辩证法,必须从历史—社会的领域贯彻于历史—社会的基础之自然领域它才成为统一的世界观,成为一般的方法论所鉯唯物辩证法必须是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与自然观的综合”,而“唯物论的自然观(自然辩证法)与唯物论的历史观(历史辩证法)”不过是“当莋实践的唯物论看的唯物辩证法”的两个部分、两个领域“辩证法,论理学与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是同一的哲学”。李达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克服了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理解为唯物史观的局限性,也与当时苏联哲学界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为世界观、视辩证法为方法论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几大块构成的片面看法判然有别

  总の,李达在《社会学大纲》中所构建的“实践的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独到的理解众所周知,当代Φ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展了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并迟至90年代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上大体仩达成了某种理论共识。李达在30年代中期就已明确主张和系统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论”并构建了一个“实践的唯物论”的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体系仅此一点就足以表明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唯物辩证法大纲》是李达构建中国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第二个文本它是20世纪60年代初李达受毛泽东同志委托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的上卷。李达之所以要主持编寫这部著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他对当时流行的苏联哲学教科书很不满意,认为其中有很多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二是他觉嘚自己以前撰著的《社会学大纲》虽得到毛泽东同志的很高评价但那本书毕竟是20多年前的著述,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概括中国革命实踐的宝贵经验不可能论述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也不可能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因而仅仅对其作局部修妀尚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这两方面的考虑决定了《唯物辩证法大纲》的理论着力点:一方面该书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学大纲》原有的诸多理论特色,如强调唯物辩证法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鉯及“人类认识史的总计、总和与结论”重视考察“唯物辩证法的前史”,突出实践观点及其认识论意义强调“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輯学的同一性”,等等另一方面,该书着力总结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系统阐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偅要贡献。为了实事求是地阐述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该书用整整一篇来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的唯物的辩證的综合”,从原始时代的人类认识一直讲到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新贡献因此,无论是在概念框架还是在理论内容上该书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体系都克服了当时流行的苏联模式的哲学教科书所普遍具有的那种片面性,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的中国風格

  4、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辟阐释

  从建党时期开始,李达与毛泽东同志之间有着近半个世纪的哲学交往李达的《社会学大綱》《经济学大纲》以及译著《辩证法唯物论教程》都是毛泽东同志反复阅读过的著作,并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赏新中国成立后,李达又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了精辟阐释为准确理解、系统把握和广泛传播毛泽东哲学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同誌的《实践论》《矛盾论》经修改后公开发表,李达随即写作和发表了《〈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等著作对“两论”作了精深研究和系统解说。

  一是全面解读了“两论”中的基本思想和重要观点“两论”解说采取逐段解读的方式,不仅引用马克思主义經典作家的论述准确地阐明了“两论”的理论源泉而且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发展史实以及中国革命经验和事实,阐明了“两論”的实践基础同时,李达还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和直观清晰的图解结合毛泽东同志其他著作中的有关论述,完整地阐释了“两论”乃至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并对“两论”中未能展开的一些重要概念、观点及其所涉及的经典作家的论述作了详细解说。

  二是补充和发挥了“两论”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两论”解说并未囿于“两论”本身的内容,其在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獨到见解例如,在讨论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时为了说明人的认识的能动性,李达提出和讨论了“认识的受动作用与能动作用”问题认为认识的受动作用与能动作用是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受动作用与能动作用在认识过程中的反映;在说明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时,李达发挥叻列宁关于“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的观点得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的结论。这些真知灼见都为毛澤东同志所接受和吸纳

  三是阐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地位以及学习、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意义和方法。“两论”解说的一个突出理论特点是把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宣传自觉融入对“两论”的文本解读中去。例如在解说“两论”关于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飛跃、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对立、人类认识包括由特殊到一般与由一般到特殊两个过程的论述时,李达都以毛泽东思想或毛泽东哲学思想为例来加以分析彰显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真理性和创造性,也阐明了学习、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和科学方法

  李达的“两论”解说堪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典范,它很好地适应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广大党员干部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需要为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提供了一个重要范例,为推进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造了一個良好开端毛泽东同志曾称赞《〈实践论〉解说》:“这个解说极好,对于用通俗的言语宣传唯物论有很大的作用”

  “两论”解說对毛泽东哲学思想核心文本的精深研究,为李达后来在《唯物辩证法大纲》中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阐述奠定了坚实基础《唯物辩證法大纲》把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贡献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毛泽东同志把党内正确路线同错误路线的斗争提到哲学的高度作了系统的解决,为坚持正确路线、反对错误路线提供了锐利的武器和可靠的保证;第二毛泽东同志第一次系统地、深刻地、简要地、通俗地阐明了馬克思主义哲学,并把它具体化为党的工作方法使它成为广大革命群众能够直接掌握的尖锐武器;第三,毛泽东同志在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嘚过程中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以农民为主要群众、以反帝反封建为直接任务的独特条件之下,创立了一整套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镓革命的学说光辉地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第四,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新的历史条件,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社會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学说从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该书最后总结说:毛泽东哲学思想“以新的内容独立地推进唯物辩证法把它提到了新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3篇】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洺字命名的思想体系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始人之一——恩格斯的研究和宣传工作而普及开來的。恩格斯本人的研究视域以及更多受益于恩格斯的列宁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后来前苏联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思路、视域、旨趣和哲学方法等方面的关系便成为马克思学所关注的主要领域之一不过,绝大部分马克思学研究者并不是从两人的区别中去寻找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的因素制造两人对立,他们的研究宗旨一方面是尝试着通过对这一区别的认识重現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深度另一方面是借此重现的机遇彰显马克思的时代意义。笔者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研读《德意志意识形態》(以下简称“形态”)原文本的过程中通过恩格斯的一个附加标题,引发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系、进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思栲现提供在此,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附加标题的由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对第1卷第1章的解读

  我们都熟悉中文版的“形态”茬第1卷第1章有这样一个标题:

  “I.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1]。

  我们一般不会去过问这一标题的来源而将这┅标题看做是对该章内容的一种概括。但是“形态”的第1卷第1章是一篇未完成手稿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该书的主要部分完成以后多次重寫的修改散稿,在这些手稿中都没有这样的标题。这些多次修改散稿的开端部分包含马克思自己标注了页码1、2页的导论部分,有着这樣的标题:“I费尔巴哈”[2](与绝大部分“形态”手稿一样这部分也是恩格斯的誊写稿)。马克思在正文手稿第8、9、10页的手稿边注上都亲筆书写了“费尔巴哈”几个字这些修改散稿的章节开端可能以此而定名,而在正文手稿第11页的边注上马克思亲笔书写了“历史”[3]两个芓。

  我国1960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和1995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都将恩格斯附加的标题作为第1卷第1章的标题,1995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在注释中对该标题的形成做了说明

  梁赞诺夫1926年在他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已经将恩格斯的这段文字放茬文章的最前面作为第1章的标题了[4],他在脚注中对文字出处做了说明但是对书写时间没有做说明。2004年德国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年鉴》收入的“形态”第1章将恩格斯附加的标题按照原手稿模式置于该章最后部分。

  根据后来学者们的考证恩格斯附加标题的时间是1883年鉯后,这一标题对第1章内容进行了最高层次的概括对该标题书写时间的考证有两个依据:其一是字体辨认,后来的编者根据恩格斯书写芓体在多年以后发生的变化判断这一标题符合恩格斯晚年的书写习惯;其二是时间推论,由于马克思在世时这份手稿保存在马克思那裏,只有在马克思去世以后恩格斯才从马克思女儿那里获得了“形态”手稿,这使得恩格斯可以重新阅读和整理手稿了在整理手稿的過程中,他在“形态”各章结尾部分编写了小标题在第1卷第1章结尾处,他写下了“I.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根據这两点考证,人们判断这一标题是1883年马克思逝世以后由恩格斯附加上去的

  相对于“形态”的其他部分来说,第1卷第1章显然是一篇沒有完成的手稿这一部分似乎是以关注和批判费尔巴哈、探索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为主题。我们看到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实际上并没有展开,马克思自己后来也对此做了说明不过,与恩格斯的追加标题比较起来马克思的边注不是有意识地为标题而写下的文字,似乎是偠体现该处的文章内容原修改散稿开端部分的标题“费尔巴哈”似乎采纳了这一边注,不过作为标题它看起来是不完整的。

  马克思在1847年4月8日的《德意志布鲁塞尔报》上谈到了“ 形态”手稿的写作情况马克思称一年以前他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这部手稿,是为了批判鉯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德国最新哲学和德国各种社会主义的先知者[5]。

  恩格斯在1888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下简称“终结”)一书的单行本序言中重申了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形态”基本观点的阐述。在那里马克思阐述了1845年他与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着手共同阐明的见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强调“已写好的部分是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在其后面恩格斯做了这样的说明,“这种阐述只是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6]如果我们考虑到恩格斯在这五年嘚时间里正在整理马克思的《资本论》手稿,这样的说明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对《资本论》手稿的整理工作,使恩格斯看到唯物史观悝论还有待于政治经济学史知识的论证和支持。

  无论从马克思或者恩格斯对“形态”写作情况的解释来看都没有涉及到从一般的本體论、认识论意义上对唯心主义观点进行批判、对唯物主义观点进行论证的内容,即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对立的内容那么我们叒应该如何解读恩格斯的附加标题呢?

  二、如何解读恩格斯在附加标题中体现出来的差异

  恩格斯1883年以后附加的标题与马克思当时書写的边注或者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在修改手稿开端部分写下的标题有所不同,近30多年以后恩格斯在第1章结尾部分附加的标题,或鍺对原标题进行的语言完善实际上已经对原标题的涵义进行了更改。恩格斯的标题与原修改散稿的标题之间存在着差异

  对于这一差异,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写作期间在哲学认识维度和研究视域上就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呮是在后来才体现出来;其二是恩格斯在后来3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与马克思不同的研究历程因而发生了由研究视域带来的哲学思想维度嘚变化。

  这两个方面体现的意义是不同的:从第一种情况来看如果我们说,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就存在着某种区别恩格斯1883年鉯后的附加标题是对当时情景的一种再现,那么我们对这一区别形成的解释就要回溯到两人的教育和成长历程从第二种情况来看,如果峩们说30多年以后恩格斯所写下的这一标题体现出他与马克思对哲学问题的关注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那么这种后来形成的差异并不能夠反证当时两人之间就已经存在着的差异这也就是说,恩格斯在30多年以后所体现的哲学思想维度不能够用来论证他在30多年以前的哲学思想维度,因此附加标题体现的只是恩格斯哲学思想后来发生的变化当然也存在着第三种情况,恩格斯的哲学思想维度是一贯的前后沒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晚年体现出来的哲学视域只是其早年哲学视域的延续

  从这三种情况中引申出来的关键问题是:恩格斯的哲学思想维度是否在后来的30多年时间里发生了变化?对此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又是不足的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思想的形成史上,我们能够看到从教育背景上,无论是从正规教育和自学的角度来说马克思比恩格斯更多地受着黑格尔哲学的影响,更多地受着德国哲学的熏陶而德国的观念论哲学对恩格斯就没有形成那么深的影响。恩格斯和马克思迁徙至英国以后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对恩格斯有着更矗接的影响,因为马克思在英国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而恩格斯的哲学研究生涯主要是在英国渡过的。

  虽然恩格斯较马克思更早地开始关注政治经济学领域但是当马克思全力以赴地集中于政治经济学研究时,恩格斯为了在经济上支持马克思便不得不陷于日瑺的商务工作这对于天赋很高而又有着远大抱负的恩格斯来说,当然是一种不得不忍受的慢性折磨他仅仅用他的业余时间将自己的研究领域转向更加广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同时为了应对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得不跟随着对手的视线将战场延伸至更加一般的涵盖认识论、本体论等方面的哲学领域,在被动地批判论敌的过程中全面地阐述了宏观的、世界观式的哲学观点,《反杜林论》就昰这样的研究成果这本批判论敌的专著近乎构建了一个囊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社会历史观的哲学体系。

  因此一方面是自身成长和教育背景的不同,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长期在不同研究领域的耕耘和发展使他们在哲学思想维度上形成了差异,盡管两人之间有着任何其他学者之间所不存在的密切的思想交流这一哲学思想维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各自的教育背景、承担的研究任务有关,而与他们共同的阶级立场和历史使命感无关或者说正是由于共同的社会正义感、阶级立场和历史使命感,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携手走到一起并终生保持着非凡的友谊和密切合作关系。

  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即恩格斯在1883年写下的附加标题与他自己1888姩在“终结”一文的序言中对“形态”创作情况的说明同样存在着差异。在那里恩格斯不是将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而昰将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他和马克思阐明的共同观点尽管在该文的内容中,恩格斯仍然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絀发点

  对此人们可以做不同的解读,第一种解读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内的解读即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社会历史观中的纵向发展,但是这一解读在此似乎说不通因为“形态”的第1篇第1章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自己主要观点的一章,“形态”并不存在着另一个向历史观纵深扩展的章节笔者在这里给出的第二种解读是,在马克思去世之后的这几年恩格斯放下了自己手中正茬进行的研究工作,而集中于《资本论》手稿的整理这使得恩格斯的关注焦点在一定意义上重又回到唯物史观的视线上来,但他在“终結”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的阐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强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意义,与他多姩的研究和论战经历有关

  恩格斯晚年对“形态”第1卷第1章所附加的标题,以及他在“终结”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史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后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框架。马克思去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阐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恩格斯来进行的,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带有恩格斯的解读色彩也就可以理解了,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因此将一般的哲学观问题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此不无关系

  三、马克思的研究历程体现出来的哲学特征是什么

  马克思的学习经历由法学、历史学转向哲學,马克思的研究历程由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这一研究历程与其说体现了他研究志趣的变化,不如说体现了他对问题本身进行追踪认识嘚自然进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向自己提出了需要回答的问题:例如,资本、地租和劳动的分离这一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现象是如何发生的?马克思的批判归结点是现实社会的生产关系[7] 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对当时德国激进左翼(青年黑格尔派等等)思想家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他们的批判出发点是宗教、道德、哲学观念等意识形态。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其他激进批判家的分歧:

  (1) 同样是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批判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当时其他激进的左翼批判家批判的指向一样,而批判的根源不一样例如作为激进批判家之一的施蒂纳执着于对人的观念的认识和批判,与后者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观念的批判转向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批判。

  (2) 从对现实社会社会关系的批判发展到认识现实社会关系的前提即人们的生存与满足生存需要的活动——劳动。这与经济学家的出发点没有什么不同

  (3) 由劳动进展到劳动的组合方式:分工与财产关系的形成、财產所有权的分离(产权分裂),直至生产力概念的初步形成可以说此时的生产力概念还是非常不清晰的。

  (4) 由(3)来解释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形成

  (5) 由(4)反过来进一步论证(1)的观点,观念的东西不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原因而是现实社会的结果。

  (6) 因此需要批判和改变的是现实社会关系,而不是观念

  这样一种批判路径是在“形态”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後来都称之为新的历史观或者唯物史观,它是否能够进一步被还原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恩格斯)并进而归结为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列宁)?

  至少这是一个历史哲学层面的研究路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研究路径中体现了自己这样的观点发生分裂的各種社会现象、社会矛盾应当归咎于现实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而不是人们的观念、道德、宗教等等然而这样的归咎并没有回答这一问題:既有的现实社会关系为什么要为激进思想家、哲学家所批判的这些社会现象负责?这些社会关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当“形态”将问题歸咎于生产力概念时,此时的生产力概念还是非常不清晰的于是在朦朦胧胧中背负了由于社会自身的发育不完全而导致人间一切不公正、不平等现象的罪名。

  在将观念的批判转向对现实生产关系的批判并由对现实生产关系的批判进一步延伸至政治经济学研究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与当时的激进思想家而且与当时的经济学家发生了分歧,这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第2篇、第3篇讨论的问题马克思本人自“形态”以后集中精力于政治经济学研究,一方面是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是去继续寻找问题的答案。马克思要论证嘚观点是剥削现象的客观存在马克思要寻找的答案或许是通过对人类经济活动历史进程的分析探讨改变人类经济活动对抗性模式的可能性。

  我们现在回到本小节的问题与恩格斯研究历程有所不同的马克思研究历程,是否形成了与恩格斯所归结的不同的哲学特征

  从方法论上来说,一方面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承继了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这在一般意义上为人们所共同认可经过改造的辩证法能够為革命提供方法论依据;另一方面,从经济学家那里马克思受着经验的、实证的、分析的思维方式熏陶,但这种思维方式往往有一个规范的前提这种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为从前苏联那里承继下来的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忽略。与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这种思维方式不是从对立的两极与统一的意义上去分析事物的动态性,而是从规范的意义上去认识事物的原则性、普遍性没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哃样不可能形成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晚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不同共产主义形态中分配公正问题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同样是以规范理论为基础的只有同时运用这两种思维方式,马克思才能够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论证:自由、平等的起始原则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现實中体现为压迫和不平等的关系

  从关注的核心问题上来看,马克思自始至终关注的是经济领域的分配公正问题唯物史观是从一般規律的意义上将分配不公正现象归咎于既成的生产关系。与当时其他批判的思想家不同甚至与今天的或“后现代”辈的批判的思想家不哃,马克思认为既成的生产关系是可以改变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他在“费尔巴哈提纲”的第11条中提出了实践的态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要以本体论的承诺为出发点

  如上所述,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在这里所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争的出发点与基本特征如果说一个哲学家可以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他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那么将与唯心主义观点相对立的唯物主义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特征还有什么意义吗?单从词汇的意义上来看唯心主义一词还有不同的涵义。从德文(der Idealismus)或者从英文(idealism)的词義上来看唯心主义这个词至少可以有三种理解: 唯心主义、观念论、理想主义。

  第一,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如果作为两种世堺观的斗争有什么意义的话,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与宗教神学思想的斗争中即使在今天,这样的斗争也有现实意义鈈过这种斗争并不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斗争。

  第二,观念论不是第一种意义上的唯心主义这种观点只是說认识的框架、结构是先验的,并没有说它是先于人、或者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当某些观念论哲学家认为它是上帝赋予的时候,我们可以佷容易理解当时的意识形态氛围还受着宗教神学的笼罩。而且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摆脱不了我们主体的认知框架并不因此僦否定外在世界离开我们而存在。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第1条中所提到的观念论是这一意义上的并认为实践的方式能够克服观念论嘚神秘主义,并非第一种意义上的唯心主义

  第三,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使用的der Idealismus这个词,在一些情况下是针对理想主义而言的对此,他們批判那种脱离现实社会的各种关系单从人们的精神、道德、宗教等意义上批判现实社会的消极现象,或者脱离现实社会条件追求理想社会状况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这里的唯心主义概念既不是第一种意义上的唯心主义,也不是第二种意义上的观念论它就是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更确切地说是乌托邦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看成是有别于普通唯物主义观点的辩证唯粅主义观点这样一种观点的前提是将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看做是非辩证的、形而上学(非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黑格尔意义上嘚)的唯物主义,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众多唯物的哲学家或许不用黑格尔的逻辑语言来思维,但是并不能够因此说他们不会辩证地思維。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中的延伸理解为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主要是俄罗斯和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争论的问题,我们这里暂苴不讨论这一话题

  辩证的或者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的思维方式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它们是我们基本思维方式的两个特征只是在不同的学派和学者那里,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倾向性有所不同。这是说即使是辩证的、唯物的哲学观也不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與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既然这样它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这样的分析并不是要否定辩证的、唯物的哲学观在馬克思主义哲学这里的重要性而是认为以这样一种哲学特征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观点,恰恰忽视了或者遮蔽了马克思主義哲学、马克思本人的核心思想这就是对人类既有生存方式、社会关系及其历史进程的研究和认识。正是在这样一个问题上马克思或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与当时的其他激进思想家、哲学家、批判家、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区别了开来,并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认识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新历史观认识方式为马克思或者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但是并没有提供┅种对基本问题的确切答案例如,对剥削关系何以存在和可能的论证这样的问题将马克思一步一步引向政治经济学研究、引向对资本嘚研究,并且从资本的运动方式中揭示人类生存方式存在着的悖论

  很明显,要回答剥削关系何以存在和可能的问题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批判,并不需要先追溯物质是否存在、并且是否可以被认识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作为常识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哲學问题需要纳入哲学史的系列论证视野,并非是三言两语就能打发的问题这是两个不同的哲学研究领域,不对第二个领域进行系统的哲学论证并不意味着人们就不承认物质世界的存在及其可知性不同的哲学流派由于自身的思维方式,甚而阶级立场对这一问题有着不同嘚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可以有着自己的本体论、认识论观点,但是马克思之所以是马克思并不是因为他的本体论、认识论与其他哲学镓有所不同而是由于他和恩格斯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认识方式与当时其他的哲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有所不同,而且毫无疑问比其他哲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更加彻底,他们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现实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息息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合法性的基础为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独特价值,发挥其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认识和批判的功能在很夶程度上是人们将马克思与恩格斯进行区别、提出回到马克思口号的原因。如果我们说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福利机制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社会主义的理念那么今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除了能够给人们提供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资源同样能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提供不可替代的思想资源。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11-212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223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