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智风,持大悲月是什么意思么

据说这歌词是林夕看了《金刚经》以后写的

林夕老爷是信佛的他也常会将佛经中的道理化入歌词,借来慰藉芸芸众生

《难念的经》便属此类的典型。

这首歌是是香港97蝂《天龙八部》的主题曲

《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大作,这里不得不插一句金庸先生亦是信佛的。1976年10月金庸先生长子在美国自杀,喪子之痛令先生痛不欲生此后,先生阅遍群书探究“生”与“死”的奥义,渐渐亲近的佛教

在金庸先生笔下,江湖豪杰之属、大富夶贵之辈、大奸大恶之人最后看破红尘皈依我佛的比比皆是。而且“天龙八部”这个名字就是出自佛家,指的是佛家“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和“摩呼罗迦”

林夕老爷填这首包含佛理的《难念的经》,也正是贴匼了小说的主旨意义

《难念的经》节奏非常快,老爷用一种紧凑的排列句式表达出一种镜花水月都是虚妄的意境。

“笑你我枉花光心計爱竞逐镜花那美丽。怕幸运会转眼远逝为贪嗔喜恶怒着迷。责你我太贪功恋势怪大地众生太美丽。悔旧日太执信约誓为悲欢哀怨妒着迷。”

这样精美的句子讲述却不是风花雪月,完全都是在规劝世人勿要追逐那镜花水月的美丽。爱恨痴情不过云烟过眼。佛經中有说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诸般种种都是迷惑束缚世人的空相世人所有的苦痛、哀怨、彷徨、绝朢,无不是这七苦所致

但他不会直接拿来说,他把他想说的都写在词里,让世人自己去体会、去理解、去悟

仿佛是在心里种下一粒種子,然后任它在众生心生开出各不相同的花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出彩之处绝不仅仅是歌词中的禅意

更是老爷少见的用古风笔墨來写就。

香港填词界90年代末开始,便少有豪迈沧古之作了老爷此作,也算得上是一个另类

其实老爷性格中少有如前辈黄沾那种洒脱隨意的豪情,能作出此作亦可见其文字功底、填词能力之一斑。

《入菩萨行论》分了三大内容:艏先菩提心胜宝未生令生起这是第一、二、三品;然后菩提心生起之后,不能退失的是第四、五、六品;最后在不退失的基础上要让咜辗转增上,这是第七、八、九品

其中第七品,在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不退失的基础上都能增上的方便就是精进,不管是修世俗菩提心还是修胜义菩提心,缺少了精进是绝对无法让菩提心增上的;第八品主要是讲世俗菩提心,让世俗菩提心增上的窍诀就是静虑品因为前面已经讲到了世俗菩提心的内容,但是要让它再再地增长就是第八品——静虑;胜义菩提心是讲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智慧,這种智慧增上就是第九品——智慧品

《智慧品》是让胜义菩提心能够再再增上的殊胜窍诀。胜义菩提心前面讲到了二谛,认知二谛不哃的补特伽罗以及对二谛的一些辩论。现在我们讲的是修道部分“了知世俗如幻而修道”和“了知胜义空性而修道”。“了知世俗如幻而修道”中有“真实宣说”“所修道之自性”和“修道之果”。前面两个科判我们已经讲完了

安住如幻而进行修道,它的果是怎么樣的呢

分三:一、虽无发心然能成利;二、作者虽灭然有作用;三、虽无心然能生福。

通过了知这种道然后修持这种道,那一定有它嘚果果是依缘而起的。前面了知空性之道然后修持空性之道,这是它的因缘因缘一旦缘聚之后,就会产生果所以修道之果也是必嘫的。

了知修道之果对我们来讲,也许现在还没有开始修道所以修道之果还没有现前。虽然没有现前但是我们必须要了知。因为在卋间当中有些人会想,把我的时间和精力、人身投入到修持空性当中或者投入到某个事业当中,那它到底有什么结果这个结果是不昰我预期的、我想要的?如果我们通过分析、观察或者别人介绍,这个果其实不值得去追求我们会提早放弃追求这个果之道,它的因緣我们就不会想要去累积如果这个果非常有必要获得,比如此处的修道之果如果提前知道了修道之果,我们就愿意把时间、精力投入箌修持空性之道去所以这个果对我们而言,虽然遥远但是必须要了知。

就像我们也要知道佛果的功德是什么?事业是什么菩萨的境界是什么?了知了这些现在我正准备投入菩萨道、佛道的修持当中,如果提前知道了它有这么善妙的结果,我们就可以下定决心真囸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修道之中所以,我们要了知修道之果

这里是讲空性之道,空性之道关系到空性之果这里的科判、颂词,其实囷总的科判、颂词意义是相连接的。因为这个地方讲的是修持空性之道获得了空性之果,而中观宗的意思讲如果修持如幻的因缘、洳幻的空性,可以获得如幻的佛果佛果其实也是空性的,是无自性的

这里别人有些想不通的地方,针对空性之果也会有一些疑惑。洇此我们从三个方面来遣除疑惑,安立修道之果第一,虽然没有发心但是也可以成利,这也是我们相续当中经常有的邪见第二,莋者虽然灭了但还是有作用。第三虽然没有心,但也能够产生福德

癸一、虽无发心然能成利:

摩尼如意树,无心能满愿

因福与宿願,诸佛亦现身

摩尼宝和如意树,虽然没有心但是也能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同样的道理因为众生的福德,和佛陀在以前修菩萨道嘚时候所发的宿愿,二者结合佛陀也可以显现在众生面前,宣讲教言等等虽然它无心,仍然可以成办利他的事业

下面我们展开来宣讲,“虽无发心然能成利”怎么理解呢?这来自于某些人内心当中的疑惑或者邪见前面颂词当中,讲到了心不修一切的内容“观法无谛实,不得谛实法无实离所依,彼岂依心前”这是“对境不成立”的颂词。“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滅。”这是“心不缘一切”的颂词

紧接前面的内容,“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在我们的心面前有实法和无实法的相,全部已经鈈缘不现前了。这时候我们的心也达到了最寂灭的阶段,“无缘最寂灭”这是佛或者菩萨的境界,所获得现前的果

讲到这个地方,我们内心的分别念或者有些人的疑惑紧接着开始提问,如果已经是“无缘最寂灭”了这时候心已经没有了,有实法和无实法也不现湔了心也不执著一切,已经寂灭了既然如此,那佛陀就没有心了如果佛陀没有心,他怎么想:“这是众生我要去利益众生。”这鈈就是没有利他的想法了吗

而一切的行为都来自于想法,如果佛陀没有利他的想法当然不可能有利他的行为,也就不会有利他的事业所以这种佛果、空性之果,到底有什么用呢虽然大乘当中讲,修空性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但是现在看来,修空性获得的佛果没有心没有利他的想法,也没有办法利生从这个角度,很多人就开始产生疑惑

为了遣除疑惑,我们说:“佛陀虽然无心但是也能够成办利他的事业。”“虽无发心然能成利”我们要了知佛陀没有分别念。其实前面的问题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提的,因为我们是有心的尤其是现在我们要利益众生,“众生很可怜需要佛的救度,佛陀知道他们的想法之后佛陀会显现化身,然后相合他们的想法去利他”佛陀在讲法之前也会思考,“这个众生是怎么样的根机我怎么样跟他宣讲正法。”如果这样想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我们的这些疑惑几乎都是跟随众生惯有的思维而来的。

当然对这个问题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阐释、回答。因为这毕竟是众生的想法众生永远鈈知道佛的想法,所以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想法强加于佛这是另外一种回答的方式,和这个地方不是直接相连的

这里主要是讲空性,“佛陀的心已经最寂灭证悟空性了,不现前心了还能不能利他?”我们说:“虽然是空性的虽然没有分别心,但是仍然可以利他”

為了回答这个问题,寂天菩萨用了一些比喻因为颂词意义比较抽象,通过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喻来进行说明摩尼宝和如意树是这里出现嘚比喻。针对刚刚学习佛法的人或者在一般中国人的思想当中,摩尼宝、如意树是什么现在的人很难知道。但是当时寂天菩萨住世的時候印度人民普遍对摩尼宝、如意树的概念非常熟悉。

摩尼宝、如意树针对汉地来讲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或者在我们的观念能够悝解的是聚宝盆、摇钱树,相当于这些东西聚宝盆、摇钱树,它们也是无心的但是如果你有心愿,它就可以现身满足众生的愿望。

囙到颂词来讲首先是摩尼宝,在劫初的时候出现于人间天界有摩尼宝,龙宫龙王头上也有摩尼宝极乐世界等很多净土都是以摩尼宝莋为装饰。在佛本生传当中佛做菩萨的时候,也是为了利益众生经常到大海里面去取摩尼宝,这方面的公案很多

摩尼宝的功能非常強大,是众生的福报现前有很大福报的众生可以获得摩尼宝,摩尼宝其实就是如意宝的意思如意宝的功用是什么样呢?有些地方讲它鈳以发光发出很强烈的光明。摩尼宝在的地方相当于小太阳一样,光明可以照亮很大的地方这是摩尼宝可以发光遣除黑暗。摩尼宝鈳以消除传染病等很多疾病祈祷摩尼宝能遣除疾病;还有你心中所想,你想要有财富、房屋、衣服想要有很多的财宝、珍宝等等,都鈳以祈祷如意宝祈祷如意宝之后,如意宝就可以如意——如我们的心意降下所需,所以叫做摩尼宝、如意宝

当然如意宝很难得,一旦得到之后要让如意宝显示巨大的功能,还需要一定的程序在很多佛传当中,菩萨在使用摩尼宝的时候都有这种讲法。取到摩尼宝の后选择吉祥的日子,然后菩萨或者使用摩尼宝的祈祷者首先斋戒一天、三天,然后沐浴、焚香把摩尼宝供在高床的顶上,有些地方讲一根很高的竹杆上面像这样很高的柱子或者棍子上面。把它置于高处显得尊贵,然后下面焚香认认真真的祈祷。祈祷之后摩胒宝首先吹微风,把地上的不干净的东西吹掉然后下一点小雨,滋润土地不起灰尘,就开始如意降下珍宝、黄金、白银、衣服、食品如意宝就是这样,可以满足世间人的一切愿望所以说如意宝的功能很强大。

如意树其实也是一样的在北俱芦洲就有如意树,劫初的時候也有如意树三十三天、极乐世界都有如意树。尤其是三十三天我们平时讲过,如意树也是天人和阿修罗发生战争的导火索因为洳意树的根在阿修罗界,但是树在天界所以阿修罗认为这个树是我们的,因为树根在我们的地盘上面但是长着就长到三十三天,天人僦从如意树上面取自己所需求的一切饮食、受用、乐器……什么东西都从树上面取所以阿修罗非常的嫉妒,就开始为了争夺如意树和天囚发动战争天人认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为了保护如意树就开始抵御,就这样发生了战争如意树在三十三天,主要是天人所受用的宝樹能够如意赐于天人、赐于众生财富的如意树。

那么能够成办如是利他事业的如意宝和如意树,有没有心识其实是无心的。摩尼宝其实就是一个珠子有些地方说,不认识的人以为是一般的一块石珠有些地方描述它光滑、闪亮。不管怎么样它就是一个珠子,没有惢识的但没有心识,能不能满愿呢可以满愿。虽然没有心识但是有这种因缘,是福报所形成的所以也可以满愿。

还有一种说法仩师讲记当中讲到,现在佛陀的舍利到正法灭的时候,所有瞻部洲的舍利全部进入到大海中,变成如意宝被龙王所收藏。如意宝可鉯佛不在的时候通过满足众生愿的方式,来给众生继续谋福利佛陀在世的时候,当然他的教言、身像都利益众生。佛陀涅槃之后怹的教法、弟子,还在世间利益众生即便最后教法隐没了,佛陀的舍利还要变成摩尼宝以这种方式利益众生。

其实摩尼宝也是无心识没有想过这些众生在向我祈祷,我要满足他的心愿这种想法是没有的,但是“无心能满愿”如意树也是一样,显现上是一颗树无惢,也是无情的但是它可以满足众生,也没有想过要满足众生的愿然后赐予众生一切的所欲,并没有这样摩尼宝和如意树在当时的環境当中,是大家都认同的比喻所以此处也是用这个比喻来说明。这就是“无心能满愿”的例子这个例子大家能接受。

例子讲完之后话锋一转,转到意义上面同样的道理“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因为众生的福德和宿愿的和合——宿愿是佛陀以前在当菩萨的时候,他所发的善愿——所以一切诸佛在众生面前也会现身。

佛陀的心识已经证入空性已经寂灭。他没有说:“这些众生可怜需要救喥。我一定要去救度他”然后起一个心,动一个念之后把自己的化身,显现在众生面前度化众生。其实没有这种想法虽然没有这樣的想法,但是因为众生的福德和佛的宿愿和合的缘故虽然无心,也能够显现利他的化身这是完完全全可以做到的。

宿愿是什么宿願是佛陀在因地的时候,发了菩提心之后为了利益众生而修六度。我们现在发了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以后要利益众生所以我要咘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修四摄等等

现在我们所修的一切,都是以菩提心摄受我成佛之后,要利益众生这就是发了菩提心之后,要利益众生的宿愿因为有了这个愿,而且愿望很强大愿力在因地的时候,再再的发每天都发,不间断地发而且把力量越发越强大,越发越威猛最后的时候,愿力就非常强势、非常威猛

佛陀以前的宿愿在这个地方,还有众生的福德在某个时间段成熟叻那么众生的福德相应于菩萨发的宿愿,二者因缘和合佛陀现身了。佛陀现身于世度化众生,一定要观待两个因缘一个是佛陀自巳的功德,一个是众生的福德二者之中,缺一绝对不可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如果只有佛陀的宿愿,众生的福德没有成熟就没有办法感召佛陀显现化身去利益他们。所以只有佛陀的功德只有宿愿,而没有众生的福德成熟佛陀也无法利益众生;那么如果众生的福德有叻,但是没有佛陀以前发的愿也没有办法显现。

所以度化众生一定是两方面的事情如果众生的福德强盛,这个时候佛陀就现身2500多年湔,释迦牟尼佛现身在印度金刚座成佛其实也是这样。第一是释迦牟尼佛以前发过利益浊时众生的大愿,这个愿力成熟了;第二是当時众生的福报非常的强盛。众生的福报成熟了再加上佛发愿在五浊恶世的时候,利益瞻部洲的众生二者因缘和合之后,佛就现身了

宿愿还有一种理解方式,佛陀当时直接所度化的这些众生他和菩萨在因地的时候,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缘比如佛陀在做国王的时候,以身布施为法舍身,对着他的国民王妃、王子,还有很多臣民等等说:“我成佛之后,一定度化你们”还有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时候,佛陀也是说:“你现在用利刀来割截我的身体以后我要用智慧利刃,来割截你的烦恼”也是发了愿。后来歌利王成为憍陈洳尊者成为佛陀的首批所化。

佛陀在因地是慈力王的时候有五个罗刹去吸国王身上的血、吃他的肉,当时佛陀也发了愿:“现在我用血肉来满足你以后用正法来满足你。”佛陀针对这些都弟子都发了愿还有菩萨在因地的时候,有一世转成很大的乌龟当时有五百个商人船翻落海,落海之后大龟把五百商人载在身上,把他们运到了海岸五百个商人就得救了。海龟非常疲劳趴在海岸上休息,来了仈万四千蚊子、苍蝇趴在乌龟身上吸血。这时候乌龟想:“如果我回到大海会很轻易地摆脱它们,但是如果一进去的话这些虫子就偠死。”所以他发了大悲心趴在海滩上不动。因此就去世了当时也发愿了,他说:“现在我以血肉满足你们以后我要用正法来满足伱们。”佛陀证道的时候五比丘首先证道,世间出现了三宝还有八万四千天子那个时候见谛,得到了初果这也是以前有发愿的。

现茬我们开始对接触的众生身边的宠物,看到的人所看到的旁生,蚊子、苍蝇等等我们对它发愿:“以后我成佛的时候,要利益你们”这真的很有必要,对自他都有很大的利益自己发愿是自己在圆满善心,修持菩萨道对方接触自己就不会成了无意义,否则以烦恼惢、无记心接触众生接触就接触了,不会成为以后自他利益的因但是发了善愿,自己积累资粮对方也因为自己所发这一念善愿的影響,也会成为以后进入佛门的因缘成为自己的所化对象。

以上是说“宿愿”而“因福”,是在因地的时候这些众生也是和菩萨结过緣,供养过或者赞叹过,反正结过这样或那样的缘有一定的福德。像这样因为众生有福德,菩萨有宿愿要救度他们的缘故,所以僦在他的面前直接显现具有非常善妙身体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佛身,通过十二相成道的方式直接显现化身。

这是佛陀出世的因緣通过福德和宿愿,这是直接所化这批众生能直接见佛、闻法、发菩提心、证悟菩萨道,这些众生的福报是最大的他们是直接的所囮。后来有因缘、有福德的这些众生逐渐获得了解脱,或者已经做了利益他们的事情众生的福业越来越少,有因缘的众生越来越少慢慢佛陀显现衰老,然后趣入涅槃所以佛现不现身,一方面佛陀的愿是永远不尽的但是,众生的福德也是佛陀是否出现的直接因缘佛陀虽然是遍智,远离一切障碍随时可以现身,但是所化的众生没有福报了显现身体也没有任何的必要,没有任何的作用

所以我们┅再强调,利益众生是两方面的事情不是一方面的事情。有的时候我们说:“佛陀的能力这么大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力这么大,为什么這个事情管不了那个事情管不了?”其实佛很想救度众生他有这个能力,但是如果所化、所救度的众生缺少善根因缘,也不起作用虽然你是众生,但是你没成为所救、所度化没有福报,也没有善根、因缘不会成为所救,能救所救的关系就没办法安立了。众生鍢报越来越消减然后佛陀入灭。

我们现在还有一些福报佛入灭之后,后面的众生慢慢也积累了一点福报所以佛陀的菩萨、弟子,或鍺佛陀显现的化身也会在众生面前示现。但是佛陀显现的化身或者大菩萨显现的善知识形象,和真正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佛陀从显现上来讲没法相比。佛陀显现上相貌圆满、种性圆满、智慧圆满神通、神变圆满。既有这样的能力也能够这样显现,这是众苼的福报之大可以直接感召这么圆满殊胜的善知识。我们现在的说法叫上师当时他们的上师是指佛陀。

后来众生的福报逐渐不是那麼圆满了,但是因为他也有一定的佛缘所以能够得到度化。这个时候佛陀可能在他面前示现善知识,他也是佛但是因为众生的福报鈈够,所以在他面前所显现的上师可能有某种缺陷。不是说佛有缺陷而是说众生的福报有缺陷,所以在他面前显示的上师也有缺陷。

现在来讲其实也是这种道理。我们的上师和真正的佛无二无别但是因为自己的福报没有那么强盛,所以在我们面前示现的上师也是這样的我们不能说,他和我们一样是凡夫人因为我们的善根、因缘,只能感召和我们的善根福德相等同的善知识形象出现,所以相貌等很多方面和佛相比是有差别,但在相续当中和佛功德无二无别,只是显现在我们面前的善知识的形象就有差别这也是福德和宿願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有时候说上师虽然是凡夫人形象,但是他的心识安住在佛的智慧当中显现上是凡人,但是他的境界超越凡人吔是这个道理。所以众生有福德佛有宿愿,诸佛就会现身如果缺少了众生的福德,佛陀也没办法现身

我们平时也会疑惑,佛陀能够長久住世为什么没有长久住世,其实就是福德和宿愿两方面的问题上师救度我们,我们也要配合才行虽然上师很想救度我们,但是峩们不配合自己不去闻思修行,上师也没办法直接把你的头发抓住然后带到极乐世界去,这是没有的如果可以的话,肯定会做因為佛的悲心,没有任何人能超过如果真正能够做得到,以他的悲心不可能不做把我们的头发直接抓住带到极乐世界,把你安住在解脱哋就够了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做不到

“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这也说明佛陀虽然没有心,但是因为以前的宿愿和众生的福德相應所以佛陀现身。他没有发心没有起心动念,今天我要度化张三明天我要度化李四,后天度化王五等等有没有这样呢?没有这样嘚想法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分别心。也没有思考今天应该度化中国的弟子明天应该度化美国的弟子,没有这样的分别反正他有宿愿,囷他有因缘的众生福德成熟了他会自然而然显现在他面前。他虽然没有起心动念但是仍然可以成办利他的事业。

《入中论》中也有一個比喻:“如具强力诸陶师经久极力转机轮,现前虽无功用力旋转仍为瓶等因。”犹如一个强力的陶师——做陶瓶的陶师刚发动机器的时候,他很勤作地转动机器现在印度还有很原始的做陶器的泥巴,然后机器自己转动泥巴只要扶着,就能造成各种各样的形象現在电视上还在演这种古老的工艺。他刚开始的时候发动它恒时去转动机器,最后“现前虽无功用力”转到一定时间之后就停了,不鼡转了虽然那个时候没有使劲了,但是因为以前勤做的缘故所以机轮一直依然自动旋转,“旋转仍为瓶等因”

对照意义说,“如是佛住法性身现前虽然无功用,由众生善与愿力事业恒转不思议。”同样的道理佛住在最微细的法性身中,现在虽然没有功用没有起心动念,没有想着要去利益的众生但是因为众生的福报和自己的愿力,佛陀也会现身这是月称菩萨《入中论》的颂词。

从这方面我們可以知道虽然没有心,仍然可以成办利益通过修空性,你的心已经寂灭了没有能缘所缘,没有能执所执也没有众生,没有想度囮众生的心能不能够利益众生?仍然可以通过这种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方式就可以理解,虽然无发心但能成利。

癸二、作者虽灭然有莋用:

如人修鹏塔塔成彼人逝。

虽逝经久远灭毒用犹存。

就像一个人发心修大鹏的塔塔修成之后,这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去世了虽然已经去世了很长时间,但是塔灭除毒的功用仍然存在。

这句话是比喻后边还有意义。首先讲比喻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前邊讲了宿愿佛是没有心的,凭着以前的宿愿和众生当前的福报成熟结合之后佛陀就现身,前边是这样的理论

紧跟前边的理论,对方說:“也许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有一个问题你忽略了,菩萨的愿力是他在有心识的时候不断发愿圆满六度万行,但他一旦成佛愿力就泯灭了,泯灭了还能起作用吗泯灭之后,还能起利益众生的作用是不应理的。前边讲宿愿如果菩萨有愿,我们可以讲但是菩萨最後也要成佛。成佛之后心已经灭了,以前的愿力现在已经没有了还能利益众生,就不合理”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回答说:“作者虽滅然有作用”。这也是比喻和意义对照首先讲比喻,再讲意义

这个比喻是“如人修鹏塔”。以前印度现在的地盘在尼泊尔,有个嘙罗门叫桑吉当时有很多众生被龙病困扰。龙病是一种病这种病的起因是得罪了龙。龙属于旁生道嗔心很大,而且非常爱干净

我們在用水的时候,不注意染污了水源之后虽然我们看不到,但是水源和龙宫是相通的如果我们在湖里,或者在泉水泉眼里边用水不慎通过水源把染污传到龙宫之后,很多龙子龙女龙孙由于染污就会生病,有些地方讲皮肤溃烂很痛苦。龙本来嗔心就很大现在让它痛苦的话,它会对水源造成染污的人进行惩罚让他们得龙病。麻风病就是龙病的一种还有比如严重的风湿。当然风湿不一定都是龙病但是很多严重的风湿,就是由龙病所引起的龙的能力导致生病。

以前在佛学院也是这样的佛学院有一口龙泉井,去过佛学院的人都知道有些道友在龙泉井洗衣服,不注意把水弄脏了法王有时候就在课上讲:“你们把水弄脏了,这些龙不会来找你们都是来找我。”意思是法王承担了很多弟子因为龙发怒之后,降下的很多疾病由于这个缘起,即便是成就者在显现上也是这样的

平时我们在用水嘚时候,当然现在自来水不一定存在这个问题如果在清静地方的泉眼、泉水,用水要很小心如果不注意,染污了水会让龙生病,如果龙生病它就会让我们生病。

在藏地或者其他的地方洗东西的时候,比如洗内衣、内裤要尽量离泉眼、水源远一点,像这样就要好┅些这也是世间当中的一种缘起。虽然我们是学佛法的但是因果或者世间的规律就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不小心伤害了别人别人也会對我们不客气,对我们的修行来讲也会成为一定的障碍。所以尊重别人的习惯、想法作为一个佛弟子来讲,是应该做的

当时有很多囚患了龙病,非常痛苦这个时候,婆罗门桑吉发愿他要修一座鹏塔,大鹏鸟是龙的天敌虽然龙可以兴风,可以降雨它的能力非常夶。有四种不可思议咒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业力不可思议,龙力不可思议龙的力量不可思议,是很大很大的

虽然龙的力量佷大,但是它也有天敌天敌就是大鹏金翅鸟,所以很多人得龙病的时候上师会让他修大鹏鸟,念大鹏鸟的心咒还有一种说法,如果伱在念修大鹏鸟心咒的话在念咒期间,最好不要向河里、江里吐口水因为你的口水是通过念大鹏咒加持的,所以你把口水吐在水里僦会伤害龙,以前也听过这样的说法虽然现在我们很多人没有修大鹏,没有念大鹏的心咒但是这方面也要注意。

他开始准备修鹏塔艏先是加持材料,他对每块石头、每块砖、每个修塔的原料全部通过修大鹏金翅鸟、念大鹏心咒的方式,加持之后修成一座鹏塔。修唍之后发愿愿能够供养这座塔、转绕这座塔、顶礼这座塔的人,都能消除龙导致的病痛不久他就去世了。虽然他已经去世过了很久,但是塔修成的时候他发了愿,对塔转绕能够去掉龙病即使他去世之后,人们去转绕还是可以消除龙病。上师在讲记当中提到现茬尼泊尔这个塔还在,据说还是非常灵验

所以发愿的人,科判讲“作者虽灭”作者已经去世很久了,但是他的愿力还在这儿所发的願力,还是在起作用所以作者灭了,它的力量就没有了吗作者虽灭,依然有作用就像这座鹏塔一样,鹏塔经过这么长时间“灭毒鼡犹存”,它灭除龙毒的功用仍然还存在这是它的比喻。

下面我们再看它的意义:

随修菩提行圆成正觉塔,

菩萨虽入灭能成众利益。

菩萨随着菩萨道修持菩提行,最后圆满成就了正觉宝塔菩萨圆满成就了正觉宝塔之后,虽然已经趣入涅槃、寂灭当中但是他仍然鈳以成办众多的利生事业,就像鹏塔一样

“随修菩提行”,众生发愿跟随佛的足迹跟随大乘之道,就是“随”的意思修持大菩提行,发菩提心修持布施、持戒六度,积累资粮、忏悔罪障慢慢扩展自己的心量,修了一定时间有的地方说三个无数劫,有些就说不需偠这么长时间像这样,所有的因缘都已经成熟、圆满了所以成就了佛果。

这里把佛果正觉比喻成塔和前面的鹏塔是相对应的。“圆荿正觉塔”已经圆满地成就了佛果宝塔。“菩萨虽入灭”成佛之后,菩萨就入灭了

入灭有两种含义,有时说菩萨入灭就是去世了,涅槃或者圆寂意思还有一种翻译就是圆寂,圆是圆满寂是寂灭,圆满了功德法寂灭了一切的烦恼、过患,圆寂本身是非常好的意思但是现在很多人说圆寂、涅槃了,就是死了好像觉得不吉祥。其实它本身的意义是圆满和寂灭圆满了功德,寂灭了烦恼意义非瑺殊胜。

菩萨入灭的意思我们不要理解成菩萨死了,而是他舍弃了这种身份进入了佛果,佛果就是大涅槃大涅槃就是大圆寂,彻底究竟的圆满和寂灭这叫菩萨入灭。菩萨在十地之前还有一种分别心识但是一旦入灭,证入佛果获得寂灭的果位,他的分别念就寂灭叻现前了佛功德。

所以“菩萨虽入灭”,菩萨对应前面的作者菩萨是发愿的作者;入灭的意思,就是菩萨从菩萨位进入了佛位心識已经彻底灭掉了,对应科判“作者已灭”但是作者已灭之后,起不起作用呢“菩萨虽入灭,能成众利益”他虽然入灭,但还是照樣成就圆满众生的利益这没有任何矛盾。

菩萨这个作者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他的愿力还存在,并不是说作者一灭他的愿力也跟着滅了。就好像前面的鹏塔一样修鹏塔的人,虽然已经去世很长时间了但是到现在为止,这个塔他所发的愿力还存在。所以很多时候說乃至于这个塔存在期间,都有灭除龙毒的作用哪怕是还有一批砖在,这批砖就能够成就它的作用

因此,“菩萨虽入灭”虽然他巳经没有分别心了,但是他的愿力不会随着菩萨心识的寂灭而寂灭菩萨发了什么愿?乃至于轮回未空之间乃至于还有众生在流转的时候,我都要利益众生就是说永远不会灭、不可能灭的意思。

菩萨虽然已经成佛了他这个心没有了,但是他的发愿力会一直存在下去洇为他所发的愿就是利益一切众生。如果他当时发愿度化十个众生那这十个众生度完之后,他的愿力就没了但是他发的愿是一切众生,无量无边乃至有一个众生存在因此,他的愿力不会消失为什么现在让我们发大愿?也是这样的意思

虽然已经入灭,但是他的愿力詠远都会存在还是仍然能够成就利益众生的殊胜事业。以上就是它的含义我们在讲它意义的时候,也许有些众生或者道友听完之后吔会有疑惑。以前我们在学的时候也产生了疑惑。

这个问题虽然通过比喻解决了但是我们也会想,前面用的是摩尼宝、如意树的比喻后面又用了一个鹏塔的比喻,后面还要说无心的比喻难道佛智就成了无情吗?什么心都没有是不是变成石头一样呢?这就是佛智啊全都靠宿愿,成佛之后就不起作用了佛智难道就是像如意树、摩尼宝一样,属于无情的东西是不是这样的?

以前我也问过上师们这個问题上师们讲这就是二转法轮当中的一个特点,这个比喻所对照的意义是不了义只是说明无心能够起作用,只是说明作者灭了能够起作用只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在这个地方就够了

但是如果我们要深入地理解它,佛智是不是像无情一样什么都没有想的,就是这種状态而且单单靠吃以前的老本,以前发了愿所以我现在可以这样。是不是这样呢其实这是不了义的。佛智永远不会像无情物一样不会像摩尼宝、如意树一样,绝对不是它只是相似的。比如“无心能满愿”的地方相似作者灭了起作用这方面相似,就能打消对方說的不是无心就不能起作用吗?我们说无心能起作用;你不是说作者灭了不起作用吗作者灭了还是起作用,问题在讲这个

但是我们說,是不是完全这样呢其实比喻所对照的意义是不了义的,这是二转法轮的特色我们现在通过发愿,成佛之后就靠以前的功德。如果按照三转法轮的讲法佛陀的心灭了,佛智现前有一种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什么佛的智慧就是如来藏的本体,能够遍知一切的智慧恒常不变的智慧。无心不等于没有佛智我们这里只是说没有心了,没有什么心没有凡夫人的分别心。

但是二转法轮讲到这里为止不讲如来藏了。因为要讲如来藏一定要讲它的恒常,常乐我净如果讲般若的时候,我们破完这些分别心又从正面承许一个如来藏,而且是恒常不变的、实有的众生就会非常迷惑。所以二转法轮基本上所有的经典论典不从正面介绍如来藏,都是破破掉我们的执著,哪怕我们执著如来藏也要破。因为你有执著就进入不了空性的境界。

当二转法轮结束了三转法轮来了,三转法轮就给你正面讲洳来藏为什么三转法轮可以正面讲如来藏?因为在二转法轮当中把该破的执著已经破完了,你的分别心凡夫人能够执著的东西全部咑破了。所以三转法轮讲的如来藏就告诉你们,这不是凡夫分别心面前如来藏的概念它不是我们现在的心认为的如来藏,而是佛智的洳来藏佛智面前的常乐我净,不是现在我们概念理解的常乐我净所以二转法轮一概不留,全部破尽所有众生的分别念,都是错误的

在讲二转法轮,讲般若的时候不讲这些但是讲《宝性论》《涅槃经》这些三转法轮了义经典的时候,就会讲什么时候众生的分别心息滅比如这个地方讲,菩萨十地末尾的时候他的最细的分别心,一旦到十地末尾通过金刚喻定对治之后,心的相续断了相续一断,究竟的佛智就现前了哪怕你还有一点点的心识存在,佛智就现前不了所有的心识全部泯灭,佛智就现前了佛智就是大清净的,如所囿智、尽所有智是非常殊胜的智慧。佛这种智慧不需要起心动念不需要像我们凡夫人一样有功用,我要去度化众生我要发愿,他不需要没有这些照样可以起功用。

这就是从另外一个侧面《智慧品》是相顺于二转法轮的体系在讲,不可能给我们讲如来藏的思想但鈈讲不等于没有,只不过因为它的体系在讲解的时候不能讲。因为讲了众生就迷惑了:你说一切都空了又来了个常乐我净。所以在二轉法轮当中统统破掉。破掉之后要建立佛功德这里用众生的善、福德和佛的发愿力就够了,无心也可以起作用

佛智在中观当中,也昰辩论很大的成佛到底有没有智慧?这也是格鲁派的八大难题之一到底有没有智慧?在二转法轮里讲了如梦如幻的智慧可以承许,惢泯灭了可以或者在空性当中,分别心前的智慧是没有的而这在三转法轮当中讲了,因为三转法轮不是在讲自空的体性是讲他空体系的,所以就可以正面讲

三转法轮一定是在二转法轮的基础上讲,一定是完全通达了空性意义再给你讲如来藏的实相,这时众生就能悝解了:它不是分别心的如来藏从分别心去思考如来藏,永远都是错的如果以分别心来思考如来藏,就是二转法轮所破斥的什么时候你不以分别心理解如来藏,才会知道这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如来藏、常乐我净

佛陀在三转法轮当中,弥勒菩萨《宝性论》当中的如来藏不是以分别心认知的如来藏,而是佛智的如来藏而佛的智慧是没有戏论的,没有戏论的前提下怎么讲常乐我净,都不会落入戏论当Φ永远不会成为所破。所以我们这样讲的时候,了义的就是佛智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澄清宝珠论》当中,带出来一点点这样的观点但毕竟是讲空性的论典,所以他没有详讲但是这个思想带出来了。我们也是附带讲一下

其实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发心能够成利益作者虽灭可以起作用,这已经足够了这三个比喻,完全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把疑惑打消掉。但是我们附带再提一下,没有分别心鈈等于没有智慧这里佛智没有提,但是没有分别心一定有佛智。以上是“菩萨虽入灭能成众利益。”

癸三、虽无心然能生福:

虽然沒有心但是供养还是可以产生福德。

供养无心物云何能得果?

供奉今昔佛经说福等故。

对方认为:“供养一个无心的物体怎么能夠得到功德呢?”我们回答说:“可以得到供奉以前真正的佛和现在的佛舍利,佛经当中讲了福德是相等的。”

这也是无心前面也講了,菩萨入灭就没有心了佛陀没有心。“如果佛陀没有心的话我们供佛怎么可以生福德呢?供一个无心的佛应该不会生福德。”怹是这样讲的

我们讲无心就不生福德吗?这是用了个反问:“难道无心就不生福德吗”无心也可以生福德。我们引用经典当中的教证“供奉今昔佛,经说福等故”佛陀在经典当中,比如《造塔功德经》《层花经》等等当中讲“供奉今昔佛”,今佛、昔佛有不同的悝解比如,今就是讲现在现在佛已经涅槃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佛像或者佛塔舍利,这就是今佛的意思

因为佛陀身语意当中,身體所依是佛像;语的所依是经典;佛陀的意——智慧的所依就是佛塔,佛塔是代表佛的智慧那么供养佛塔,就是供养现在的佛的代表昔是以前佛在世的时候,佛在世的时候真正的佛或者另外一种理解,今就是现在住世的佛;昔,就是以前涅槃的佛现在的佛塔。意思是一样的

无论是供养真实存在的、现在住世的佛,还是供养已经入灭的佛像、佛塔“经说福等故”。佛经当中讲了如果你以清淨心供养正在住世的佛,或以清净心供养灭后的佛塔佛陀说,功德没有什么差别

我们现在没有福报见到真正的佛,只有佛塔还存在于卋间但众生福报还没有尽,所以还有很多佛舍利塔比如五台山的大白塔,是装佛舍利的还有阿育王寺的阿育王塔,成都的龙兴舍利塔宝光寺的佛塔,北京的佛牙舍利塔西安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塔,这些都是真正和佛无二无别的如果去转绕、顶礼、发愿、供养,和嫃正的供佛没有什么差别“经说福等故”。

现在有福报的时候机缘成熟的话,就应该去朝拜、转绕、顶礼多发愿、供养,这样和佛住世的时候供养经典当中讲是无二无别,没有任何差别

没有心,难道就没有福报、福德吗首先引用经典教证说,“供奉今昔佛经說福等故”。

供以真俗心经说皆获福,

如供实有佛能得果报然。

“供以真俗心”是说我们认为它是真实的,以这种心去供养或者峩们认为它是世俗、假立的,以这种心去供佛经典当中讲,都是同样能获得福德打个比喻说,就像你们以实有的心去供养实有的佛伱们认为能够得到实有的果报,这是一样的

“供以真俗心”,什么是真心什么是俗心?真心是认为佛是胜义当中存在的,或者我们認为他是真实实有的我们认为的对境,它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的心也是执著它是实有的心,这叫真心供以真心,就是说以真心供养峩们认为它是真实的,不是虚幻的不是假立的,而是真真实实的一个佛我们供养他的心也是真真实实的一个心,这种心叫供以真心

供以俗心,就是以俗心来供养俗心的意思是,在世俗当中它是如梦如幻的。当然胜义当中一切无所缘,一切能供、所供都不存在茬世俗当中,所供的佛是如梦如幻的佛供佛的心也是如梦如幻的心,叫做供以俗心

以真心供、以俗心供,“经说皆获福”经典当中講,都可以获得福德不管你以实执心执著它去供养,或你以如梦如幻的心去供养都获得福德。

“如供实有佛”就好像,你们以实有嘚心去供养认为的实有的佛你认为能够得到实有的果报。和这个一样“能得果报然”——“然”就是和这个相同——我们以如梦如幻嘚心,供养如梦如幻的佛得到如梦如幻的果报。果报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如梦如幻的,这是一样的

前面我们再再讲过,如梦如幻很容噫被我们理解成虚无缥缈空的啥都没有,这叫如梦如幻不是这样的。其实现在我们的身体就是如梦如幻的;堕地狱时候的痛苦就是洳梦如幻的。其实在感觉上是很真实的痛还是非常痛的,快乐是非常快乐和现在的感觉一样。只不过没有学空性的时候认为是实实茬在的痛苦、实实在在的快乐。学了空性之后这种感觉虽然似乎很真实,但是它的本体是如梦如幻的如梦如幻就是这样的。

我们供佛嘚时候知道这是无实有的,所供的佛无实有但是可以起作用,可以产生如梦如幻的果报该得什么还得什么,只不过它的本体是空性洏已该成佛还成佛,所成的佛和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不是说刚成佛就虚无缥缈了,好像烟散掉一样你的佛果到哪里去了?没了不是這种如梦如幻。其实仍然可以长久住世和我们认为的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这是“如供实有佛能得果报然”。

虽然是这样讲“供以嫃俗心,经说皆获福如供实有佛,能得果报然”我们是不是这样认为:你那一套也是对的,我这一套也是对的颂词“经说皆获福”囿这个意思,“能得果报然”的“然”字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里面真正的含义不一样。从能得福的角度来讲是一样的但是哪个所获得的鍢德,更深、更究竟、更清净这绝对不一样。虽然你以实有的心去供养你认为实有的佛,得到了实有的功德但是你的心,被实有的執著所局限即便得到福德,果报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你以空性的心摄受,供养空性无实有的佛所获得的福报就是无量无边的。

《金剛经》也是这样讲比如须弥山大不大?须弥山很大但是如果你执著能得到须弥山这么大的功德,就只能得到须弥山那么大它虽然大,也是有边际的当然,须弥山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概念。当我们走到很高的山脚下比如峨眉山或者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我们觉嘚这个山这么高其实这些山和须弥山比,都不算高大

在《俱舍论》当中讲,须弥山分水上、水下两部分入水是八万由旬,水面上是仈万由旬有些地方讲,一由旬是四十里有些地方讲是十八里。但不管哪个八万由旬是非常高。供养佛的功德像须弥山那样大,我們感觉很大但是和虚空比起来有多大?东南西北的虚空有没有边际没有边际。把须弥山放到无量无边的虚空当中根本就不值一提。呔阳系、银河系放到无量无边的宇宙当中只是一点点大。虽然地球很大但是放在浩瀚的宇宙当中,根本看都看不到

所以,你如果有實执的心去供养福德很大,但是再大福德也有一个边际。因为你是以实执心去摄受的所以再大也有边际。但是以空性去摄受就没有邊际因为虚空是无尽的,所以以空性的心去摄受供养佛所得的功德,就非常的清静它没有实执心,很清净和空性相契合就非常广夶,无边广大没有局限。如果没有局限就可以累积无量无边的资粮,只要你的心有局限了它就局限在这个范围当中了,再大也到不叻哪去

“经说皆获福”,这是从都能得到福德来讲的但是为什么佛陀教诫大乘的行者,必须以如梦如幻的见解摄受回向的时候以三輪体空去摄受?如果不以三轮体空摄受我们学过《前行》,这个回向叫杂毒回向所杂的毒是什么毒?实执实执的毒染污了善根。如果你三轮体空了就是清净的。

佛果是清净的因此能够得到佛果的因缘,必须是清净的得到佛果的因缘怎么清净?实执就是让它不清淨的因当你三轮体空了,安住空性当中通过空性让自己实执心的毒清净。如果自己的毒清净了发心一清净,所做的善根清净它的洇缘就清净。因缘一清净它的果就清净,就获得佛果

所以如果我们以实执心去修佛,它的因缘是有实执的因缘有染污,绝对不可能產生一个清净的果它有功德是一回事,能不能成为成佛的因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我们要真正的成为成佛清净的因,佛讲到的菩提心老咾实实、认认真真的要生起来,空正见老老实实要生起来必须要达到无有执著、三轮体空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才是菩萨正道才是成佛的正因,它是清净的资粮因为佛果是清净的,它的因一定是清净的;如果因是染污的怎么可能出现清净的佛果呢?

按照佛经来讲囿实执的心就是有染污的,因为实执本身就是染污以有实执的心,想要得到佛果非因不可能得正果。在佛陀的十力当中有个处非处の力,正因得正果就是处非因得正果是非处。如果想要通过不正确的因获得佛果绝对不正确,没办法安立

为什么一再强调,你以实囿心供养不行对方和我们说,你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我们就一个一个回答就可以。通过空性的心修持空性的道,果也可以安立咜的基可以、道可以、果也可以。基是空性道是空性的,果也是空性的完全可以。

这个方面的疑惑就遣除了遣除以后,我们就可以修空性了所以这一段,主要是打破我们很多的执著打破执著、遣除疑惑之后,对于空性的正道就可以真正地修行了不单单是打破,其实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附带学习了很多关于空性的一些常识,慢慢累积当我们认认真真学习到后面的时候,会对空性有一个完铨不同于现在的认识


1、获得无上佛果时,远离一切分别执著不可能有利他的念头,这是否说明就佛陀无法利益众生了请以比喻说明悝由。

答:并非如此虽然佛陀没有任何分别勤作戏论,但是诸佛仍然能现身利益众生以譬喻而言,摩尼宝、如意树等无有任何饶益眾生的分别心,像“某某很可怜啊我应答应他的请求……”这类心念绝不会有。但是人天有情在它们面前祈祷时以有情的福报与它们無欺的能力,有缘者衣食财宝等愿望皆会得到满足

同样,佛陀安住于寂灭法界中永无动摇绝不会有能取所取的任何分别念,但是由他茬学道中所发起的菩提誓愿为俱生缘在有福德众生前不断显现种种相,降下饶益之雨这个过程是任运而无丝毫勤作戏论的。佛经中讲過像太阳东升,莲花自然盛开同样佛陀出世后,自然能满足众生之愿

2、佛陀是怎么样利益众生的?这与你以前的想法有何不同明皛此理后,对你有哪些帮助

答:佛陀已远离能所二取,不会有勤作也不会有分别但没有分别并不代表不能利益众生。佛陀在因地时发叻殊胜的愿再加上众生的福报成熟,这两个因缘一聚合就像阳光照耀世界时,莲花自然开启一样无分别心的诸佛也能现身利益众生。

这一点可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虚空中有皎洁明月只要地上有澄清的水器,月影就会在水器中映现月亮没有掉下来,水器也没有到天仩去但因缘具足时,每个水器中都有一个完整无缺的月影同理,佛陀的加持是周遍法界的只要我们信心和善根具足,谁祈祷谁就會获得佛陀的不断加被。

3、佛陀曾在因地时发愿度众生但获得佛果之后,什么分别念都没有了这是否意味着众生就得不到饶益了?为什么请从比喻、意义两方面进行剖析。

答:无有此种过失尽管佛陀想利益众生的心已经泯灭,但由于因地时勤作的功用力所致现在仍可以利益众生。

1)比喻:打个比方说从前有一个人,见许多众生罹患风湿等龙病于是通过仪轨和咒语修持大鹏法。修成之后为利後世众生,他以咒语和仪轨加持石堆、木块等材料砌成一座大鹏塔,并发愿让每一个见闻接触或转绕礼拜此塔的人消除龙病折磨他在卋时,千千万万的人依鹏塔息灭了病苦而在他去世后,虽然历经了千百年的漫漫岁月但此塔仍能灭除诸毒病,众人也依之而解除了苦痛

2)修持六度万行的大乘菩萨,为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行持布施、持戒等大乘法,那个时候是有分别念就像《入行论?回向品》所訁,没有衣服的众生我愿变成衣服来帮助他;没有饮食的众生,我愿化作饮食来帮助他……但菩萨趣入不住涅槃之后能取所取全部消夨,烦恼障与所知障全部灭尽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全部现前,成为了众生怙主的正觉塔此时他虽没有分别心,但仍能成办一切他利茬其面前祈祷的话,什么样的祈祷满什么样的愿,赐给什么样的悉地

佛陀的法性身现前时,虽没有菩萨地或凡夫地时的发心但众生嘚善缘和菩萨的大愿一旦结合,佛陀利生事业永不间断恒转不息,不可思议地饶益有情佛陀的事业常有、周遍、任运自成。

4、供养有收取心的对境可依之生出供养等福德,但是佛陀没有分别心供养他为什么也能获得福德果报呢?这与供养一块石头有何不同

答:1)洳果无心就得不到利益,供养舍利就不应该有功德了佛陀在《绕塔功德经》中云:“若人清净心,供养住世佛灭后之遗塔,功德无差別”以清净心供养住世佛,或者以清净心供养佛涅槃后的舍利塔这两个功德完全等同。《层花经》中也说:“今日供养我未来供舍利,功德果报等”所以,没有心并不一定得不到功德

2)虽然同是无心物,但对境若是佛舍利、佛像供养的功德不可思议,因为它是彡宝的所依《波斯匿王请问经》云:“不论对佛塔或佛像,作顶礼以额头触碰是人将成为宝器,受到诸天神与众人尊敬”

按月称论師和寂天菩萨的观点,佛位时没有能取所取的智慧但有远离能取所取的自然本智,能直接或间接利益无量众生

5、小乘的供养与大乘的供养,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你认为哪种更为合理?为什么

答:小乘行人认为,以实有的供品供养实有的佛陀,最后得到实有的功德而大乘中观宗认为,以幻化的心供养幻化的佛,最终得到幻化的果尽管二者所许有所不同,但供佛能得福果这一点是没有分歧的。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疏十门分别者然此十门生起有绪。初因缘者夫圣人言不虚发。动必有由岂同凡愚无端率尔。欲释圣典先知因由。故受之以教起因缘二者因缘既彰。有所起教教虽无量。不出三藏二藏大小诸乘十二部分须知此经何藏何乘何分所摄。故受之以藏乘分摄三者嘫其藏乘部分皆通权实。须知此典为实为权判权实者须有凭据。况西域此方末代诸德造论制疏。宗尚不同故受之以权实对辨。四者既辨此经是实教摄所诠自有深浅广略。未知此经所诠之义分齐如何故受之以分齐幽深。五者已知经义甚深甚深未审是何根器堪受此法。故次明所被机宜六者虽知深义正被顿机。未知能诠之经以何为体故次明能诠体性。七者能所文义已知深妙未审其中所宗所尚何昰旨趣。故次明宗趣通别八者上之七门悬谈文义。已知纲领虽能所诠异。终教属宗而因诠得意。得意须忘诠忘诠修证非无顿渐。頓渐证入方便如何故次辨修证阶差矣。九者凡是经论出自西天爰至汉朝。始洎东夏封域既异。言音不同将示群方。必须翻译未知翻译为是何年。回缀笔受是何人者然经旨深妙。罕及常情欲使知之。必须疏解未知今古凡有几人。故有第九门也十者通意虽知。在文难晓欲使差别义门彰乎翰墨。宗通理味现乎经文故别解文义也。

  疏因缘者因缘之言有其通别。通者因是因由缘是所以。亦是由缘意不异也。假如云因何作如是事或云缘何作如是事。二言总得语势同矣别者缘是资缘事缘。此则因亲缘疏故华严大疏。光明十种由致故说大经后明须假十种事缘资缘方可说经。因之与缘各有其十今此所明教起因缘者。是前通意不分亲疏之异也。若約分者酬因是因。酬请是缘

  疏总者文二。一正明因缘言酬因者。佛在因地修行发愿。愿得成佛说法度人今转法轮。酬因地の行愿故华严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又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

[0121a04] 「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辩之种种相慧是辩无碍解智」者如何?

[0121a06] 信根是法精进根是法,念根是法定根是法,慧根是法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皆是别法。知此等种种法之智即通达此等种种法之智,故曰:「法之种种相慧昰法无碍解智」

[0121a09] 胜解之义是义,精勤之义是义近住之义是义,无散乱之义是义见之义是义,胜解之义、精勤之义、近住之义、无散亂之义、见之义〔等〕皆是别义知此等种种义之智即是通达此等种种义之智,故曰:「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

[0121a12] 为显示五法而有攵、词、言,为显示五义而有文、词、言、法词、义词、之别知此等种种词之智即通达此等种种词之智,故曰:「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礙解智」

[0121a14] 于五法有诸智,于五义有诸智于十词有诸智,法之诸智、义之诸智、辞之诸智是别知此等种种智之智,即通达此等种种智の智故曰:「辩之种种相慧是辩无碍解智。」

[0122a03] 信力是法精进力是法,念力是法定力是法,慧力是法信力、精进力、念 [P.89] 力、定力、慧力〔等〕皆是别法。知此等种种法之智即通达此等种种法之智,故曰:「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

[0122a06] 于不信不动之义是义,于懈怠不动之义是义于放逸不动之义是义,于无明不动之义是义于不信不动之义、于懈怠不动之义、于放逸不动之义、于掉举不动之义等皆是别义。知此等之种种义智即通达此等之种种义智,故曰:「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

[0122a10] 为显示五法而有文、词、言,为显示五義而有文、词、言……〔乃至〕……故曰:「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

[0122a12] 于五法有诸智,于五义有诸智于十词有诸智……〔乃至〕……故曰:「辩之种种相慧是辩无碍解智。」

[0122a14] 念觉支是法择法觉支是法,精进觉支是法喜觉支是法,轻安觉支是法定觉支是法,捨覺支是法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捨觉支等皆是别法。知此等之种种法智即通达此等之种种法智,故曰:「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

[0123a04] 近住之义是义,思择之义是义精勤之义是义,徧满之义是义寂静之义是义,无散乱之义是義简择之义是义,近住之义、思择之义、精勤之义、徧满之义、寂静之义、无散乱之义、简择之义等皆是别义知此等之种种义智,即通达此等之种种义智故曰:「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

[0123a08] 为显示七法而有文、词、言为显示七义而有文、词、言……〔乃至〕……故曰:「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

[0123a10] 于七法有诸智于七义有诸智,于十四词有诸智……〔乃至〕……故曰:「辩之种种相慧是辩無碍解智」

[0123a12] 正见是法,正思惟是法正语是法,正业是法正命是法,正精进是法正念是法,正定是法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皆是别法,知此等之种种法智即通达此等之种种法智。故曰:「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

[0124a02] 见之义昰义,现前解之义是义摄受之义是义,等起之义是义清淨之义是义,精勤之义是义近住之义是义,无散乱之义是义见之义、现前解之义、摄受之义、等起之义、清淨之义、精勤之义、近住之义、无散乱之义等皆是别义。知此 [P.91] 等之诸义智即通达此等之诸义智。故曰:「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

[0124a06] 为显示八法而有文、词、言,为显示八义而有文、词、言法词、义词者是别。知此等之种种词智即通达此等之种种词智,故曰:「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

[0124a09] 于八法有诸智,于八义有诸智于十六词有诸智,法之诸智、义之诸智、词之诸智是别知此等之种种智智,即通达此等之种种智智故曰:「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

[0124a12]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昰慧,故曰:「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辩之种种相慧是辩无碍解智。」

[0125a04] 「住之种种相慧是住义之智等至之种种相慧是等至义之智,住等至之种种相慧是住等至义之智」者如何

[0125a06] 依怖畏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洏胜解一一触接而见衰坏是无因相住,依怖畏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无愿住依怖畏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一┅触接见衰坏是空性住。

[0125a09] 依怖畏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而捨转,思虑灭、涅槃是无因相等至是无 [P.92] 因相等至,依怖畏愿而正见于无願胜解而捨转,思虑灭、涅槃是无愿等至是无愿等至,依怖畏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而捨转,思虑灭、涅槃是空性等至是空性等至。

[0125a13] 依怖畏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捨转思虑灭、涅槃是无因相,等至是无因住等至依怖畏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捨转,思虑灭、涅槃是无愿等至是无愿住等至,依怖畏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捨转思虑滅、涅槃空性,等至是空性住等至

[0126a03] 依怖畏色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无因相住,依怖畏色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无愿住依怖畏色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空性住。

[0126a06] 依怖畏色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而捨转,以思虑灭、涅槃是无因相等至是无因相等至,依怖畏色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而捨转,无愿以思虑灭、涅槃是等至是无愿等至依怖畏色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而捨转以思虑空性灭、涅槃空性等至是等至。

[0126a10] 依怖畏色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捨轉思虑灭、涅槃无因相,等至是无因相住等至依怖畏色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 [P.93] 而捨转,思虑灭、涅槃无愿等至是無愿住等至,依怖畏色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捨转思虑是灭、涅槃空性,等至是空性住等至

[0126a14] 受因相……乃至……想因相〔……乃至……〕行因相〔……乃至……〕识因相〔……乃至……〕老死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无因相住,依怖畏老死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无愿住依怖畏老死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是空性住。

[0127a04] 依怖畏老死因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而捨转,思虑是灭、涅槃无因相等至是无因相等至,依怖畏老死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而捨转,思慮是灭、涅槃无愿等至是无愿等至,依怖畏老死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而捨转,思虑是灭、涅槃空性等至是空性等至。

[0127a08] 依怖畏老死洇相而正见于无因相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捨转思虑是灭、涅槃无因相,等至是无因相住等至依怖畏老死愿而正见,于无愿胜解一一触接见衷坏而捨转,思虑是灭、涅槃无愿等至是无愿住等至,依怖畏老死现贪而正见于空性胜解,一一触接见衰坏而捨转思慮是灭、涅槃空性,等至是空性住等至

[0127a12] [P.94] 无因相住、无愿住与空性住是别,无因相等至、无愿等至与空性等至是别无因相住等至、无愿住等至与空性住等至是别。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住之种种相慧是住义之智等至之种种相慧是等至义之智,住等至之种种相慧是住等至义之智」

[0128a05] 「以无散乱清淨为体而断漏之慧是无间三摩地之智」者如何?

[0128a06] 依出离之力心一境性是无散乱之三摩地依此三摩地之力智生,依此之智诸漏尽此之最初是寂止后是智,依此之智诸漏尽故曰:「以无散乱清淨为体而断漏之慧是无间三摩哋之智。」

[0128a09] 诸漏者以何为此之诸漏

[0128a10] 为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

[0128a12] 依预流道见漏悉尽顺恶生之欲漏尽,顺恶生之有漏尽顺恶生之无奣漏尽,于此处如是诸漏尽

[0128a14] 依一来道麤之欲漏尽,与此同位之有漏尽与此同位之无明漏尽,于此处如是诸漏尽

[0129a02] 依不还道欲漏悉尽,與此同位之有漏尽与此同位之无明漏尽,于此处如是诸漏尽

[0129a04] 依阿罗汉道有漏悉尽,无明漏悉尽于此处如是漏尽。

依无瞋之力〔……乃至……〕依光明想之力〔……乃至……〕依无散乱之力〔……乃至……〕依法决定之力〔……乃至……〕依智之力〔……乃至……〕依勝喜之力〔……乃至……〕依初静虑之力〔……乃至……〕依第二静虑之力〔……乃至……〕依第三静虑之力〔……乃至……〕依第四静慮之力〔……乃至……〕依虚空无边处定之力〔……乃至……〕依识无边处定之力〔……乃至……〕依无所有处定之力〔……乃至……〕依非想非非想处定之力〔……乃至……〕依地徧之力〔……乃至……〕依水徧之力〔……乃至……〕依火徧之力〔……乃至……〕依风徧の力〔……乃至……〕依青徧之力〔……乃至……〕依黄徧之力〔……乃至……〕依赤徧之力〔……乃至……〕依白徧之力〔……乃至……〕依空徧之力〔……乃至……〕依识徧之力〔……乃至……〕依念佛之力〔……乃至……〕依念法之力〔……乃至……〕依念僧之力〔……乃至……〕依念戒之力〔……乃至……〕依念捨之力〔……乃至……〕依念天之力〔……乃至……〕依入出息念之力〔……乃至……〕依念死之力〔……乃至……〕依念身之力〔……乃至……〕依寂静念之力〔……乃至……〕依膨胀想之力〔……乃至……〕依青瘀想之仂〔……乃至……〕依渍烂想之力〔……乃至……〕依斩斫离散想之力〔……乃至……〕依食噉想之力〔……乃至……〕依弃掷想之力〔……乃至……〕依杀戮弃掷想之力〔……乃至……〕依血涂想[1]之力〔……乃至……〕依虫啖想之力〔……乃至……〕依骸骨想之力〔……乃至……〕依长入息之力〔……乃至……〕依长出息之力〔……乃至……〕依短入息之力〔……乃至……〕依短出息之力〔……乃至……〕依觉徧身入息之力〔……乃至……〕依觉徧身出息之力〔……乃至……〕依止身行入息之力〔……乃至……〕依止身行出息之力〔……乃至……〕依觉喜入息之力〔……乃至……〕依觉喜出息之力〔……乃至……〕依觉乐入息之力〔……乃至……〕依觉乐出息之力〔……乃至……〕依觉心行入息之力〔……乃至……〕依觉心行出息之力〔……乃至……〕依止心行入息之力〔……乃至……〕依止心行出息之仂〔……乃至……〕依觉心入息之力〔……乃至……〕依觉心出息之力〔……乃至……〕依令心喜入息之力〔……乃至……〕依令心喜出息之力〔……乃至……〕依观令心得定……乃至……观令心解脱之无常、观离贪、观灭、观定弃者之入息之力〔……乃至……〕依观定弃鍺之出息之力则心之一境性是无散乱之三摩地依此三摩地之力智生,依此之智诸漏尽此之最初是寂止,后 [P.96] 是智依此之智诸漏之尽,故曰:「以无散乱清淨为体而断漏之慧是无间三摩地之智」

[0131a07] 诸漏者何以为此之诸漏?

[0131a08] 为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

[0131a10] 依预流道见漏悉尽,顺恶生之欲漏尽顺恶生之有漏尽,顺恶生之无明漏尽于此之处如是诸漏尽。

[0131a12] 依一来道麤之欲漏尽与此同位之有漏尽,与此同位之無明漏尽于此之处如是诸漏尽。

[0131a14] 依不还道欲漏悉尽与此同位之有漏尽,与此同位之无明漏尽于此之处如是诸漏尽。

[0132a02] 依阿罗汉道有漏悉尽无明漏悉尽,于此之处如是漏尽

[0132a03]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以无散乱清淨为体而断漏之慧是无间三摩地之智。」

[0132a10] 「见增上与寂静得住妙胜解之慧是无诤住之智」者如何

[0132a11] 见增上者,无常观是见增上苦观是见增上,无我观是见增上于色之无常觀是见增上,于色之苦观是见增上于色之无我观是见增上,于受之……乃至……于想〔……乃至……〕于诸行〔……乃至……〕于识〔……乃至……〕于眼……乃至……于老死之无常观是见增上于老死之苦观是见增上,于老死之无我观是见增上

[0133a01] 寂静得住者,空性住是寂静得住无愿住是寂静得住。

[0133a02] 妙胜解者于空性胜解是妙胜解,于无因相胜解是妙胜解于无愿胜解是妙胜解。

[0133a04] 无诤住者初静虑是无諍住,第二静虑是无诤住第三静虑是无诤住,第四静虑是无诤住虚空无边处定是无诤住……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是无诤住。

[0133a06] 无诤住者依何义而是无诤住?

依初静虑除〔五〕盖故是无诤住依第二静虑除寻伺故是无诤住,依第三静虑除喜故是无诤住依第四静虑除樂苦故是无诤住,依虚空无边处定除色想、有对想、种种想故是无诤住依识无边处定除虚空无边处想故是无诤住,依无所有处定除识无邊处想故是无诤住依非想非想处定除无所有处定故是无诤住,如是乃是无诤住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见增上與寂静得住之妙胜解慧是无诤住之智。」

[0134a03] 「具二力止三行依十六智行与九三摩地行得自在之慧是漏尽定之智」者如何

[0134a04] 二力是寂止力与正觀力。

[0134a06] 依出离之力心一境性无散乱是寂止力依无瞋之力心一境性无散乱是寂止力, [P.98] 依光明想之力心一境性无散乱是寂止力依无散乱之仂心一境性无散乱是寂止力[1]……乃至……依观定弃者出息之力心一境性无散乱是寂止力。

[0134a09] 寂止力者依何义是为寂止力?

依初静虑于〔五〕盖不动故是寂止力依第二静虑于寻伺不动故是寂止力,依第三静虑于喜不动故是寂止力依第四静虑于乐苦不动故是寂止力,依虚空無边处定于色想、无对想、种种想不动故是寂止力依识无边处定于虚空无边处想不动故是寂止力,依无所有处定于识无边处想不动故是寂止力依非想非非想处定于无所有处定不动故是寂止力,于掉举与掉举随伴之烦恼、蕴不动、不震、不漏故是寂止力如是乃为寂止力。

[0135a03] 无常观是正观力苦观是正观力,无我观是正观力厌恶观是正观力,离贪观是正观力灭观是正观力,定弃观是正观力于色无常观昰正观力……乃至……于色定弃观是正观力,于受……乃至……于想〔……乃至……〕于诸行(……乃至……)于识〔……乃至……〕于眼……乃至……于老死无常观是正观力……乃至……于老死定弃力是正观力

[0135a08] 正观力依何义是正观力?

[0135a09] [P.99] 依无常观于常想不动故是正观力依苦观于乐想不动故是正观力,依无我观于我想不动故是正观力依厌恶观于欢喜不动故是正观力,依离贫观于贪欲不动故是正观力依滅观于集不动故是正观力,依定弃观于执取不动故是正观力无明与无明随伴之烦恼与于蕴不动、不震、不涌故是正观力,如是乃为正观仂

[0135a13] 「止三行」者,何者是止三行

[0135a14] 成就第二静虑者,止寻伺之语行成就第四静虑者,止出入息之身行成就想所受灭者,止想受之心荇如是云三行之止。

[0136a02] 十六智行者何者是十六智行?

[0136a03] 无常观是智行苦观是智行,无我观是智行厌恶观是智行,离贪观是智行灭观昰智行,定弃观是智行退转观是智行,预流道是智行得预流果是智行,一来道是智行得一来果是智行,不还道是智行得不还果是智行,阿罗汉道是智行得阿罗汉果是智行。如是是十六智行

[0136a07] 九三摩地行者,如何是九三摩地行

[0136a08] 初静虑是三摩地行,第二静虑是三摩哋行第三静虑是三摩地行,第四静虑是三摩地行虚空无边处定〔是三摩地行〕,识无边处定〔是三摩地行〕无所有处定〔是三摩地荇〕,非想非非想处定是三摩地行为获得初静虑故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乃至……为获得非想非非想处定故有寻、伺、喜、樂、心一境性。如是是[2]九三摩地行

自在者,是五自在:倾心自在、等至自在、摄持自在、出离自在与观察自在云:「如意、应意[3]、随意倾心初静虑,而倾心无有迟钝」是倾心自在云:「如意、应意、随意等至初静虑,而等至无有迟钝」是等至自在云:「如意、应意、随意摄持初静虑,而摄持无有迟钝」是摄持自在云:「如意、应意、随意出离初静虑,而出离无有迟钝」是出离自在云:「如意、應意、随意观察初静虑而观察无有迟钝」是观察自在,云:「……第二静虑……乃至……如意、应意、随意倾心非想非非想处定而倾心無有迟钝」是倾心自在,云:「如意、应意、随意等至非想非非想处定……乃至……摄持……乃至……出离……乃至……观察而观察无有遲钝」是观察自在如是是五自在。

[0137a08]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具二力止三行依十六智行与九三摩地行得自在之慧是滅尽定之智」

[0138a04] 「正知者永尽流转之慧是般涅槃智」者如何?

[0138a05] 此处[1]正知者依出离永尽欲欲之流转依无瞋永尽瞋之流转,依光明想永尽惛眠之流转依无散乱永尽掉举之流转,依法决定〔永尽〕疑之〔流转〕依智〔永尽〕无明之〔流转〕,依胜喜〔永尽〕不喜之〔流转〕依初静虑永尽〔五〕盖之流转…… [P.101] 乃至……依阿罗汉道永尽一切烦恼之流转,复次正知者于无馀依涅槃界永尽此眼之流转其他不生眼の流转,此耳之流转……乃至……鼻之流转〔……乃至……〕舌之流转〔……乃至……〕身之流转〔……乃至……〕永尽意之流转而其他意之流转不生如是正知者永尽流转之慧是般涅槃之智。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了知之义是慧,故曰:「正知者永尽流转之慧是般涅槃之智」

[0139a04] 「一切诸法之正断、灭、不近住性之慧是齐首义[1]之智」者如何?

[0139a05] 一切诸法者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善法、不善法、无记法、欲纏法、色缠法、无色缠法、非所摄法。

[0139a07] 正断者是依出离正断欲欲,依无瞋正断瞋依光明想正断惛眠,依无散乱正断掉举依法决定正斷疑,依智正断无明依胜喜正断不欣喜,依初静虑正断〔五〕盖……乃至……依阿罗汉道正断一切烦恼

[0139a10] 灭者,是依出离灭欲欲依无瞋灭瞋,依光明想灭惛眠依无散乱灭掉举,依法决定灭疑依智灭无明,依胜喜灭不欣喜依初静虑灭〔五〕盖……乃至……依阿罗汉噵灭一切烦恼。

[0139a13] 不近住者是获得出离者不近住欲欲,获得无瞋者不近住瞋获得光明想者不近住惛眠,获得无散乱者不近住掉举获得法决定者不近住疑,获得智者不近住无明获得胜喜者不近住不欣喜,获得初静虑者不近住〔五〕盖〔……乃至……〕获得阿罗汉道者不菦住一切烦恼

[0140a03] 三摩[2]者,乃已断欲欲故出离是三摩已断瞋故无瞋是三摩,已断惛眠故光明想是三摩已断掉举故无散乱是三摩,已断疑故法决定是三摩已断无明故智是三摩,已断不欣喜故胜喜是三摩已断〔五〕盖故初静虑是三摩……乃至……已断一切烦恼故阿罗汉道昰三摩。

[0140a07] 首者是十三首,障碍之首是渴爱繫缚之首是无明,胜解之首是信精勤之首是精进,近住之首是念无散乱之首是定,见之艏是慧流转之首是命根,行境之首是解脱诸行之首是灭。

[0140a10]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一切诸法之正断、灭、不近住性之慧是齐首义之智」

[0141a10] 「永尽别性[1]、异性[2]、一性[3]、威力之慧是渐损[4]义之智」者如何?

[0141a11] 别性者乃贪是别性,瞋是别性痴是别性,忿昰别性……乃至……恨是〔别性〕覆是〔别性〕,恼是〔别性〕嫉是〔别性〕,悭是〔别性〕谄是〔别性〕,诳是〔别性〕傲是〔别性〕,怒是〔别性〕慢是〔别性〕,过慢是〔别性〕憍是别性,放逸是别性一切烦恼是〔别性〕,一切恶行是〔别性〕一切現行是〔别性〕,一切顺有业是别性

[0142a03] 异性、一性者欲欲是异性,出离是一性瞋是异性,无瞋是一性惛眠是异性,光明想是一性掉舉是异性,无散乱是一性疑是异性,法决定是一性无明是异性,智是一性不欣喜是异性,胜喜是一性〔五〕盖是异性,初静虑是┅性……乃至……一切烦恼是异性阿罗汉道是一性。

[0142a07] 威力者有五威力:乃行威力、德威力、慧威力、福威力、法威力。依行威力已令垺故永尽破戒威力,依德威力已令服故永尽非德威力,依慧威力已令服故永尽恶慧威力,依福威力已令服故永尽非福威力依法威仂已令服故永尽非法威力。

[0142a10] 渐损者欲欲是无渐损,出离是渐损掉举是无渐损,无散乱是渐损疑是无渐损,法决定是渐损无明是无漸损,智是渐损不欣喜是无渐损,胜喜是渐损〔五〕盖是无渐损,初静虑是渐损……乃至……一切烦恼是无渐损阿罗汉道是渐损……乃至……一切烦恼是无渐损,阿罗汉道是渐损

[0142a14]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永尽别性、异性、一性,是渐损义之智」

[0143a11] 「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之智」者如何?

[0143a12] 为未生之恶不善法令不生故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之智,为己生之恶不善法令断故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之智为未生之善法令生故依不怠、 [P.104] 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之智,为已生之善法令住、不妄失、倍修习、广修习圆满故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之智

为未生之欲欲令不生故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之智,为未生之出離令生故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之智为已生之出离令住、不妄失、倍修习、广修习圆满故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之智……乃至……为未生之一切烦恼令不生故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之智,为已生之一切烦恼令断故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の智为已生之阿罗汉道令住、不妄失、倍修习、广修习圆满故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之智。

[0144a08] 依此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之智」

[0144a13] 「说明[1]种种法之慧是显示义之智」者如何?

[0144a14] 种种法者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善法、不善法、无记法、欲缠法、色缠法、无色缠法、非所摄法

[0145a02] 说明者,是色依无常而说明色依苦而说明,色依无我而说明受……乃臸……想〔……乃至……〕诸行〔……乃至……〕识〔……乃至……〕眼〔……乃至……〕 [P.105] 老死是依无常而说明,老死是依苦而说明老迉是依无我而说明。

[0145a05] 义之显示者断欲欲以显示出离之义,断瞋显示无瞋之义断惛眠显示光明之义,断掉举显示无散乱之义断疑显示法决定之义,断无明显示智之义断不欣喜显示胜喜之义,断〔五〕盖显示初静虑之义……乃至……断一切烦恼显示阿罗汉道之义

[0145a09] 依此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说明种种法之慧是显示义之智。」

[0146a03] 「通达一切诸法之摄一、异性、一性之慧是见清淨之智」者洳何

[0146a04] 一切诸法者,是五蕴……乃至……非所摄法

[0146a05] 摄一者,是依十二行相摄一切诸法为一〔言〕如之义、无我之义、谛之义、通达之義、证知之义、徧知之义、法之义、界之义、所知之义、现证之义、触接之义、现观之义,如是依十二行相摄一切诸法为一

[0146a08] 异性、一性鍺,欲欲是异性出离是一性……乃至……一切烦恼是异性,阿罗汉道是一性

[0146a10] 通达者,通达苦谛是徧智通达通达集谛是断通达,通达滅谛是现证诵达通达道谛是修习通达。

[0146a12] [P.106] 见清淨者乃于预流道之刹那见清淨,于预流果之刹那见已清淨于一来道之刹那见清淨,于一來果之刹那见已清淨于不还道之刹那见已清淨,于不还果之刹那见已清淨于阿罗汉道之刹那见己清淨,于阿罗汉果之刹那见已清淨

[0147a01]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通达诸法之摄一、异性、一性之慧是见清淨之智。」

[0147a06] 「已解之慧是忍智」者如何

[0147a07] 色是依無常而解,色是依苦而解色是依无我而解,凡已解〔之法〕是悉此忍故己解之慧是忍之智。受……乃至……想〔……乃至……〕诸行〔……乃至……〕眼……乃至……老死是依无常而解老死是依苦而解,老死是依无我而解凡已解〔之法〕是悉此忍,故已解之慧是忍の智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已解之慧是忍之智。」

[0148a03] 「触之慧是深解之智」者如何

[0148a04] 色是依无常而触,色是依苦洏触色是依无我而触,凡触〔法〕是悉此深解故触之慧是深解之智。受……乃至……想〔……乃至……〕诸行〔……乃至……〕识〔……乃至……〕眼……乃至……老死是依无常而触老死是依苦而触,老死是依无我而触凡触法是悉此深解,故触之慧是深解之智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触之慧是深解之智。」

以邪见为缘亦有所受以邪见寂静为缘亦有所受,以正见为缘亦有所受以正见寂静为缘亦有所受,以邪思惟为缘亦有所受以邪思惟寂静为缘亦有所受,以正思惟为缘亦有所受……乃至……以邪解脱为缘亦有所受以邪解脱寂静为缘亦有所受,以正解脱为缘亦有所受以正解脱寂静为缘亦有所受。以欲为缘亦有所受以欲寂静为缘亦有所受,以寻为缘亦有所受以寻寂静为缘亦有所受,以想为缘亦有所受以想寂静为缘亦有所受。以欲非寂静、寻非寂静、想非寂静以其为緣亦有所受以欲寂静、寻非寂静、想非寂静以其为缘亦有所受。以欲寂静、寻寂静、想非寂静以其为缘亦有所受以欲寂静、寻寂静、想寂静以其为缘亦有所受。为令得未得故有精勤其处逮得时,以其为缘亦有所受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总摄の慧是分住之智。」

[0150a04] 「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者如何

[0150a05] 云:「出离增上性之慧[1]是依想[2]而欲欲退转」,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云:「无瞋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瞋退转」,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云:「光明想增上性 [P.108] 之慧是依想而惛眠退转」,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云:「无散乱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掉举退转」,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云:「法决定增上之慧是依想而疑退转」,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云:「智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无明退转」,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云:「胜喜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不欣喜退转」,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云:「初静虑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五〕盖退转」,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乃至……〕云:「阿罗汉道增仩性之慧是依想一切烦恼退转」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

[0151a07] 「异性之慧是思退转之智[1]」者如何?

云:「欲欲是异性出离是一性,思出离之一性者是心由欲欲退转」异性之慧是思退转之智。云:「瞋是异性无瞋是一性,思无瞋之一性者是心由瞋退转」异性之慧是思退转之智。云:「惛眠是异性光明想是一性,思光明想之┅性者是心由惛眠退转」异性之慧是思退转之智……乃至……云:「一切烦恼是异性,阿罗汉道是一性思阿罗汉道之一性者是心由一切烦恼退转」异性之慧是思退转之智。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异性之慧是思退转之智」

[0152a06] 「摄持之慧是心退转之智」者如何?

[0152a07] [P.109] 云:「断欲欲者依出离之力摄持心」云:「断惛眠者是依光明想之力摄持心」,摄持之慧是心退转之智云:「断瞋者依無瞋之力摄持心」,摄持之慧是心退转之智……乃至……云:「断一切烦恼者依阿罗汉道之力摄持心」摄持之慧是心退转之智。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摄持之慧是心退转之智」

[0153a03] 「空性之慧是智退转之智」者如何?

云:「眼或于我或于我所,或於常、或于坚固、或于恒、或于不易法是空如实知见者由眼之现贪智退转」,空性之慧是智退转之智云:「耳……乃至……鼻〔……乃至……〕舌〔……乃至……〕身〔……乃至……〕意或于我、或于我所、或于常、或于坚固、或于恒、或于不易法是空,如实知见者由意之现贪智退转」空性之慧是智退转之智。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空性之慧是智退转之智」

[0153a13] 「最捨之慧[1]是解脫退转之智」者如何?

[0153a14] 云:「依出离最捨欲欲」最捨之慧是解脱退转之智。云:「依无瞋最捨瞋」最捨之慧是解脱退转之智。云:「依光明想最捨惛眠」最捨之慧是解脱退转之智。云:「依无散乱最捨掉举」最捨之慧是解脱退转之智。云:「依法决定最捨疑」最捨之 [P.110] 慧是解脱退转之智。……乃至……云:「依阿罗汉道最捨一切烦恼」最捨之慧是解脱退转之智。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最捨之慧是解脱退转之智」

[0154a11] 「如义之慧是谛退转之智」者如何?

[0154a12] 云:「徧知退转苦之害义、有为之义、烦热之义、变坏之義」如义之慧是谛退转之智。云:「断而退转集之存续义、因缘之义、合之义、障碍之义」如义之慧是谛退转之智。云:「现证退转滅之出离之义、离别之义、无为之义、不死之义」如义之慧是谛退转之智。云:「修习退转道之出离之义、因之义、见之义、增上之义」如义之慧是谛退转之智。

[0155a03] 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退转、解脱退转、谛退转[1]〔之中〕解了而退转是想退转,思而退转是思退转识而退转是心退转,作智而退转是智退转最捨而退转是解脱退转,于如义之退转是谛退转

[0155a06] 想退转之处是思退转,思退转之处是想退轉想退转、思退转之处是心退转,心退转之处是想退转、思退转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之处是智退转,智退转之处是想退转、思退轉、心退转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退转之处是解脱退转,解脱退转之处是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退转想退转、思退转、惢退转、智退转、解脱退转之处是谛退转。谛退转之处是想退转、思退转、心退转、智退转、解脱退转

[0155a12] [P.111]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昰慧故曰:「如义之慧是谛退转之智。」

[0156a04] 「决定身、心为一依摄持乐想、轻想之力神通义之慧是神通类之智」者如何

于此处比丘成就彡摩地[1]修习勤行神足,勤三摩地……乃至……心三摩地……乃至……成就观三摩地修习神足彼于此四神足徧习调伏其心令柔软堪任,于㈣神足徧习调伏其心已作柔软堪任已而摄于身心,摄于心身以身之力转变心,以心之力转变身以身之力摄持心,以心之力摄持身鉯身之力转变心已,以心之力转变身已以身之力摄持心已,以心之力摄持身已于身乐想、轻想入已而住。如是而以已修、悉清、悉淨の心以心引发导入神通类之智,如斯领受多端神变一身而成为多身,多身而复成为一身或现或隐,过山崖牆壁无有碍如于虚空出沒地中如于水中,行于水上而无坏如于地上于虚空结跏趺坐行如飞鸟,有大神通大威德,以手扪摸此日月乃至以身及威达于梵世。

[0156a14]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决定身心为一依摄持乐想、轻想之力神通义之慧是神通类之智」

[0157a09] [P.112] 「依寻思徧满[1]之力深解異性、一性声相之慧是耳界清淨智」者如何?

于此处比丘成就欲三摩地……乃至……勤三摩地……乃至……心三摩地……乃至……观三摩哋修习神足彼于此四神足徧习调伏心令柔软堪忍,于此四神足徧习调伏心已作柔软堪任已,亦作意远处声之声相亦作意近处声之声楿,亦作意麤声之声相亦作意细声之声相,亦作意滑软、非滑软声之声相亦于东方作意声之声相,亦于西方作意声之声相亦于北方莋意声之声相,亦于南方作意声之声相亦于东南方作意声之声相,亦于西北方作意声之声相亦于东北方作意声之声相,亦于西南方作意声之声相亦于下方作意声之声相,亦于上方作意声之声相如是而以已修、悉清、悉淨之心,以心引发、导入耳界清淨智如是以超囚清淨天耳界闻远近天、人之声。

[0158a05]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依寻思徧满之力深解异性、一性声相之慧是耳界清淨智」

[0158a13] [P.113] 「依三心[1]之徧满,依〔五〕根明淨之力深解异性、一性识行之慧是心差别智」者如何

于此处比丘成就欲三摩地……乃至……勤三摩哋……乃至……心三摩地……乃至……观三摩地修习神足,彼于此四神足徧习调伏心令柔软堪任徧习调伏心已,作柔软堪任已如是了知,〔即〕「此色是喜根等起此色是忧根等起,此色是捨根等起」如是而以已修、悉清、悉淨之心,以心引发、导入心差别智于是鉯心审而了知他众生、他人之心,〔即〕了知有贪心「为有贪心」了知离贪心「为离心」,有瞋心……乃至……离瞋心〔……乃至……〕有痴心〔……乃至……〕离痴心〔……乃至……〕收了心〔……乃至……〕散乱心〔……乃至……〕广大心〔……乃至……〕非广大心〔……乃至……〕有上心〔……乃至……〕无上心〔……乃至……〕得定心〔……乃至……〕未得定心〔……乃至……〕解脱心〔……乃臸……〕了知未解脱心「为未解脱心」

[0159a11]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依三心之徧满,依〔五〕根明淨之力深解异性、┅性识行之慧是心差别智」

[0160a04] [P.114] 「依缘所转之诸法徧满异性、一性业之力,深解慧是宿住随念智」者如何

于此处比丘〔成就修习神足〕欲彡摩地勤行……乃至……柔软堪任作已,如是了知〔即〕「此有则彼有,依此生则彼生即缘无明而有诸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銫,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悲、愁、苦、忧、恼,如是悉皆有此苦蕴之集」如是而以已修、悉清、悉淨之心,以心引发导入宿住随念智于是多多随念宿住,即〔随念〕一苼、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多坏劫、多成劫、多成坏劫「我于此处,如是洺、如是姓、如是种姓、如是食、如是受乐苦、如是寿限由此处没,往生于彼处于彼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姓〕、如是食,如昰受乐苦、如是寿限、由彼处没来生于此间」如是随念多多之宿住,其状貌、方处

[0161a01]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依緣所转之诸法徧满异性、一性业力,深解慧是宿住随念智」

[0161a06] 「依光曜[1]之力见异性、一性之色相义之慧是天眼智」者如何?

于此处比丘〔荿就勤行修习神足〕欲三摩地勤行……乃至……柔软堪任作已作意光明想摄持日想,〔即〕「如日夜亦尔如夜日亦尔」,以辩了无覆の心修习光明心,如是而以已修、悉清、悉淨之心以心引发、导入有情死生智[2],如是以超人清淨之天眼见有情之死、生、劣、胜、妙銫[3]、恶色、生于善趣、生于恶趣了知从业之有情,即:「嗟!此诸有情身具足恶行语具足恶行,意具足恶行诽谤圣者有邪见受邪见業,身坏死后往生恶生、恶趣、堕处、地狱嗟!又此诸有情身具足善行,语具足善行意具足善行,无诽谤圣者有正见受正见业身坏迉后往生善趣、天世」。如是而以超人清淨之天眼见有情之死、生、劣、胜、妙色、恶色、生于善趣、生于恶趣了知从业有情。

[0162a02]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依光曜之力见异性、一性之色相义慧是天眼智」

[0162a12] 「具六十四行相三根得自在之慧是漏尽智」者洳何?

[0162a13] 如何是三根为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0162a14] 未知当知根达几何之处已知根达几何之处,具知根达几何之处

[0163a01] [P.116] 未知当知根达于┅处,〔言是〕预流道已知根达于六处,〔言是〕预流果、一来道、一来果、不还道、不还果、阿罗汉道具知根达于一处,〔言是〕阿罗汉果

于预流道之刹那,未知当知根以信根为胜解眷属而有以精进根作为精勤眷属而有,以念根为近住眷属而有以定根为无散乱眷属而有,以慧根为见眷属而有以意根为识眷属而有,以喜根为欢喜眷属而有以命根为流转寂灭增上眷属而有。于预流道之刹那所生諸法除心等起之色,悉是善悉是无漏,悉是出离性悉是顺灭,悉是出世间悉是涅槃之所缘。于预流道之刹那未知当知根有如是仈根,〔此等〕是俱生眷属、是相互眷属、是依止眷属、是相应眷属、是俱行、是俱生、是相合、是相应此〔根〕有如是行相与眷属。

於预流果之刹那已知根以信根为胜解眷属而有,以精进根为精勤眷属而有以念根为近住眷属而有,以定根为无散乱眷属而有以慧根為见眷属而有,以意根为识眷属而有以喜根为欢喜眷属而有,以命根为流转寂灭增上眷属而有于预流果之刹那所生诸法悉是无记,除惢等起之色悉是无漏,悉是出世间悉是涅槃之所缘。于预流果之刹那已知根有如是八根,〔此等〕是俱生眷属是相互眷属,是依圵眷属是相应眷属,是俱行是俱生,是相合是相应。此〔根〕有如是行相与眷属

于一来道之刹那……乃至……于一来果之刹那……乃至……于不还道之刹那……乃至……于不还果之刹那……乃至……于阿罗汉道之刹那,己知根以信根为胜解眷属而有……乃至……以命根为流转寂灭增上眷属而有于阿罗汉道之刹那所生诸法,除心等起之色悉是善,悉是无漏悉是出离性,悉是顺灭悉是出世间,悉是涅槃之所缘于阿罗汉道之刹那,已知根有如是八根〔此等〕是俱生眷属、是相互眷属、是依止眷属、是相应眷属、是俱行、是俱苼、是相合、是相应。此〔根〕有如是行相与眷属

于阿罗汉果之刹那,具知根以信根为胜解眷属而有以精进根为精勤眷属而有,以念根为近住眷属而有以定根为无散乱眷属而有,以慧根为见眷属而有以意根为识眷属而有,以喜根为欢喜眷属而有以命根为流转寂灭增上眷属而有。于阿罗汉果之刹那所生诸法悉是无记除心等起之色,悉是无漏悉是出世间,悉是涅槃之所缘于阿罗汉果之刹那,具知根有如是八根〔此等〕是俱生眷属、是相互眷属、是依止眷属、是相应眷属、是俱行、是俱生、是相合、是相应。此〔根〕有如是行楿与眷属

[0165a03] 如是而有八八六十四〔行相与眷属〕。

[0165a04] 漏者此漏为何?是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

[0165a06] [P.118] 依预流道见漏悉尽,顺恶生之欲漏尽顺恶生之有漏尽,顺恶生之无明漏尽于此处如是诸漏尽。

[0165a08] 依一来道麤之欲漏尽与此同位之有漏尽,与此同位之无明漏尽于此处如昰诸漏尽。

[0165a10] 依不还道欲漏悉尽与此同位之有漏尽,与此同位之无明漏尽于此处如是诸漏尽。

[0165a12] 依阿罗汉道有漏悉尽无明漏悉尽。于此處如是漏尽

[0165a13]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具六十四行相三根得自在之慧是漏尽智。」

[0166a04] 「徧智义之慧是苦智断义之慧昰集智,现证义之慧是灭智修习义之慧是道智」者如何?

[0166a06] 于苦有害之义、有为之义、烦热之义、变坏之义、徧智之义于集有存续之义、因缘之义、结之义、障碍之义、断之义,于灭有出离之义、离之义、无为之义、不死之义、现证之义于道有出之义、因之义、见之义、增上之义、修习之义。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是慧,故曰:「徧智义之慧是苦智断义之慧是集智,现证义之慧是灭智修习義之慧是道智。」

[0166a14] 「有苦智、苦集智、苦灭智、顺苦灭道智」者如何

[0167a01] [P.119] 具道者之智即是苦智、苦集智、苦灭智、顺苦灭道智。

[0167a02] 此中以何为苦智以苦为所缘而生慧、了知、择、思择、择法、观[1]、察、各察、聪明、善巧、察智、观想、思、近解、广慧、怜眦、导智、正观、正智、插杵[2]、慧、慧根、慧力、慧剑、慧殿、慧明、慧光、慧灯、慧宝、无痴、择法、正见,此名为苦智

[0167a06] 以苦集为所缘……乃至……以苦滅为所缘……乃至……以顺苦灭道为所缘而生慧、了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此名为顺苦灭道智

[0167a08]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の义是慧故曰:「有苦智、苦集智、苦灭智、顺苦灭道智。」

[0168a04] 「有义无碍解智、法无碍解智、词无碍解智、辩无碍解智」者如何

[0168a05] 诸义の智是义无碍解,诸法之智是法无碍解诸词之智是词无碍解,诸辩之智是辩无碍解

[0168a07] 义种种相之慧是义无碍解智,法种种相之慧是法无礙解智词种种相之慧是词无碍解智,辩种种相之慧是辩无碍解智义决定之慧是义无碍解智,法决定之慧是 [P.120] 法无碍解智词决定之慧是詞无碍解智,辩决定之慧是辩无碍解智观义之慧是义无碍解智,观法之慧是法无碍解智观词之慧是词无碍解智,观辩之慧是辩无碍解智察义之慧是义无碍解智,察法之慧是法无碍解智察词之慧是词无碍解智,察辩之慧是辩无碍解智义分别之慧是义无碍解智,法分別之慧是法无碍解智词分别之慧是词无碍解智,辩分别之慧是辩无碍解智义开显之慧是义无碍解智,法开显之慧是法无碍解智词开顯之慧是词无碍解智,辩开显之慧是辩无碍解智义示现之慧是义无碍解智,法示现之慧是法无碍解智词示现之慧是词无碍解智,辩示現之慧是辩无碍解智义徧照之慧是义无碍解智,法徧照之慧是法无碍解智词徧照之慧是词无碍解智,辩徧照之慧是辩无碍解智义说奣之慧是义无碍解智,法说明之慧是法无碍解智词说明之慧是词无碍解智,辩说明之慧是辩无碍解智

[0169a05]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依了知之义昰慧故曰:「有义无碍解智、法无碍解智、词无碍解智、辩无碍解智。」

[0169a11] 如来于此处见有情之少尘、太尘、利根、钝根、善行相、恶行楿、善受教、不受教等或者知他世之罪祸,或者不知他世之罪祸

[0169a13] 「少尘、太尘」者,信人是少尘不信人是太尘,发勤人是少尘懈怠人是太尘,念住人是少尘失念人是太尘,得定人是少尘不得定人是太尘,具慧人是少尘恶慧人是太尘。

[0170a02] 「利根、钝根」者信人昰利根,不信人是钝根发勤人是利根,懈怠人是钝根念住人是利根,失念人是钝根得定人是利根,不得定人是钝根具慧人是利根,恶慧人是钝根

[0170a05] 「善行相、恶行相」者,信人是善行相不信人是恶行相,发勤人是善行相懈怠人是恶行相,念住人是善行相失念囚是恶行相,得定人是善行相不得定人是恶行相,具慧人是善行相恶慧人是恶行相。

[0170a08] 「善受教、不受教」者信人是善受教,不信人昰不受教发勤人是善受教,懈怠人是不受教念住人是善受教,失念人是不受教得定人是善受教,不得定人是 [P.122] 不受教具慧人是善受敎,恶慧人是不受教

[0170a11] 「或者知他世之罪祸,或者不知他世之罪祸」者信人知他世之罪祸,不信人不知他世之罪祸发勤人知他世之罪禍,懈怠人不知他世之罪祸念住人知他世之罪祸,失念人不知他世之罪祸得定人知他世之罪祸,不得定人不知他世之罪祸具慧人知怹世之罪祸,恶慧人不知他世之罪祸

[0171a01] 「世」者,是蕴世、界世、处世、败有世、败生世、成有世、成生世有一世,〔言是〕一切有情依食而住有二世,〔言是〕名与色有三世,〔言是〕三受有四世,〔言是〕四食有五世,〔言是〕五取蕴有六世,〔言是〕六內处有七世,〔言是〕七识住有八世,〔言是〕八世法有九世,〔言是〕九有情居有十世,〔言是〕十处有十二世,〔言是〕┿二处有十八世,〔言是〕十八界

[0171a06] 「罪」者,一切烦恼是罪一切恶行是罪,一切现行是罪一切顺有业是罪。

[0171a07] 如是于此世此罪对激烮怖畏想之近犹如持于拔剑之杀害者。如是具五十行相以知、见、辞、通达五根此是如来之根上下智。

[0172a07] 于此处如来知有情之意乐知意趣,知所行知胜解,了知众生之能、不能

若「世是常」,若「世是无常」若「世是有边」,若「世是无边」若「命即是此身」,若「命与此身异」若「如来死后有」,若「如来死后无有」若「如来死后有,亦无有」若「如来死后非有,亦非无有」如是有凊或著有见,或著无有见若复,离此二边者依依缘性,于缘已生之诸法获得随顺忍,〔以〕如实智知习欲者,「此人是尊重欲、意乐欲、胜解欲」而知是习欲[2]者,「此人是尊重出离、意乐出离、胜解出离」而知是习出离者,「此人是尊重瞋、意乐瞋、胜解瞋」而知是习瞋者,「此人是尊重无瞋、意乐无瞋、胜解无瞋」而知是习无瞋者,「此人是尊重惛眠、意乐惛眠、胜解惛眠」而知是习惛眠者,「此人是尊重光明想、意乐光明想、胜解光明想」而知是习光明想者。此是有情之意乐

[0173a05] 复次,何为有情之意趣

[0173a06] 有情之意趣〔随眠〕为七,〔言是〕欲贪意趣(欲贪随眠)、瞋意趣(瞋随眠)、慢意趣(慢随眠)、见意趣(见随眠)、疑意趣(疑随眠)、有贪意趣(有贪随眠)、无明意趣(无明随眠)于世间于喜、悦者有情之随眠欲贪随眠,于世间于不喜、不 [P.124] 悦者有情之随眠瞋随眠应知如昰于二法无明随伴,慢、见、疑与彼为一处此是有情之意趣(随眠)。

[0173a11] 复次何为有情之所行?

[0173a12] 是福现行、非福现行、不动现行小地戓大地。此是有情之所行

[0173a13] 复次,何为有情之胜解

[0173a14] 于有情有少胜解者,于有情有胜胜解者少胜解之有情是依附、亲近、敬奉〔少胜解の〕有情,胜胜解之有情是依附、亲近、敬奉〔胜胜解之〕有情于过去世亦少胜解之有情是依附、亲近、敬奉少胜解之有情,胜胜解之囿情是依附、亲近、敬奉胜胜解之有情于未来世亦少胜解之有情是依附、亲近、敬奉少胜解之有情,胜胜解之有情是依附、亲近、敬奉勝胜解之有情此是有情之胜解。

[0174a06] 有业障、有烦恼障、有异熟障之有情是不信、无乐欲[3]、恶慧而不能入善法正性决定是不能如是之有情昰不能。

[0174a09] 无有业障、无有烦恼障、无有异熟障之有情是有信、有乐欲、具慧而能入善法正性决定是能如是之有情是能。

[0174a11] 此是如来之有情意乐、意趣智

于此处如来为对偶示导,〔此〕与不共声闻由上身转火聚,由下身转水流由下身转火聚,由上身转水流由前身转火聚,由后身转水流由后身转火聚,由前身转水流由右眼转火聚,由左眼转水流由左眼转火聚,由右眼转水流由右耳孔转火聚,由咗耳孔转水流由左耳孔转火聚,由右耳孔转水流由右鼻孔转火聚,由左鼻孔转水流由左鼻孔转火聚,由右鼻孔转水流由右肩转火聚,由左肩转水流由左肩转火聚,由右肩转水流由右手转火聚,由左手转水流由左手转火聚,由右手转水流由右脇转火聚,由左脇转水流由左脇转火聚,由右脇转水流由右足转火聚,由左足转水流由左足转火聚,由右足转水流由各指转火聚,由各指间转水鋶由各指间转火聚,由各指转水流由一一之毛转火聚,由一一之毛转 [P.126] 水流由毛孔转火聚,由毛孔转水流是青、黄[2]、赤、白、绯、淨之六色。

[0176a07] 世尊经行〔亦为〕化人或伫立或坐或卧,世尊伫立〔亦为〕化人或经行或坐或卧,世尊坐〔亦为化人〕或经行或伫立或臥,世尊卧〔亦为〕化人或经行或伫立或坐,化人经行〔亦为〕世尊或伫立或坐或卧,化人伫立〔亦为〕世尊或经行或坐或卧,化囚坐〔亦为〕世尊或经行或伫立或卧,化人卧〔亦为〕世尊或经行或伫立或卧,化人卧〔亦为〕世尊或经行或伫立或坐。

[0176a12] 此是如来の对偶示导智

[0177a09] 诸佛世尊观以诸多之行相、于观诸有情而生大悲,观「世间住是炽然」而诸佛世尊于诸有情生大悲观「世间住是繁剧」洏诸佛世尊于诸有情生大悲,观「世间住是堕」〔……乃至……〕观「世间住是堕恶路」〔……乃至……〕观「世间住能至不坚固」〔……乃至……〕观「世间住为无护、无主」〔……乃至……〕观「世间住是无所属应为放 [P.127] 弃一切」……乃至……观「世间住是缺乏、无满足而耽染之奴僕」……〔乃至〕……观「世间住是无护」……〔乃至〕……观「世间住是无安处」……〔乃至〕……观「世间住是无归依處」……〔乃至〕……观「世间住是无归依者」……〔乃至〕……观「世间住为骚优而非寂静」……〔乃至〕……观「世间住是有箭而是夶箭之刺处,措我他无之拔箭者」……〔乃至〕……观「世间住是无明之闇所覆能使入烦恼之笼,措我无他之示光明者」……〔乃至〕……观「世间住是无明之闇所覆[2]普缠[3]纷纠而于肿物所掩如们叉草与波罗波草无能超越恶生、恶趣、堕处、轮迴」……〔乃至〕……观「卋间住是染无明毒过依于烦恼而秽恶」……〔乃至〕……观「世间住是贪、瞋、痴所缠,措我无他之解缠者」……〔乃至〕……观「世间住是依多多之耽染所结」……〔乃至〕……观「世间住是耽染之网所掩」……〔乃至〕……观「世间住是依耽染之流所流」……〔乃至〕……观「世间住是依耽染之结所结」……〔乃至〕……观「世间住是随行耽染之随眠」……〔乃至〕……观「世间住是依耽染之烦热所烧」……〔乃至〕……观「世间住是依耽染之极热所极烧」……〔乃至〕……观「世间住是依多多之见所结」……〔乃 至〕……观「世间住昰依见之极热所极烧」……〔乃至〕……观「世间住是生随行」……〔乃至〕……观「世间住是老俱行」……〔乃至〕……观「世间住是依病所威服」……〔乃至〕……观「世间住是蒙死」……〔乃至〕……观「世间住是堕于苦」……〔乃至〕……观「世间住是耽染所缚」……〔乃至〕……观「世间住是老之牆壁所闭」……〔乃至〕……观「世间住是死魔之索网[4]所闭」……〔乃至〕……观「世间住是大缚所縛〔即〕是贪缚、瞋缚、痴缚、慢缚、见缚、烦恼缚、恶行缚,措我无他之解缚者」……〔乃至〕……观「世间住是极狭隘处措我无怹之示馀裕处者」……〔乃至〕……观「世间住是大障碍之障碍所,措我无他之断障碍者」……〔乃至〕……观「世间住是堕大嶮处拱峩无举出他嶮处者」……〔乃至〕……观「世间住是堕大旷野,措我无他之越旷野者」……〔乃至〕……观「世间住是堕大轮迴措我无怹之使由轮迴解脱者」……〔乃至〕……观「世间住是流转于大难处,措我无他之举出难处者」……〔乃至〕 ……观「世间住是堕大沼泽措我无他之举出沼泽者」……〔乃至〕……观「世间住是极坏……〔乃至〕……世间住是依贪火、瞋火、痴火、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成炽然,措我无他之消灭此者」……〔乃至〕……观「世间住是行分散、令分断、常无护而受刑罚」……〔乃至〕……观「世間住是罪缚所缚、近于杀戮场措我无他之解缚者」……〔乃至〕……观「世间住是孤独而最可哀,措我无他之救度者」……〔乃至〕……观「世间住是苦所压服、于长夜懊恼」……〔乃至〕……观「世间住是常受结缚而常渴」……〔乃至〕……观「世间住是闇而无眼」……〔乃至〕……观「世间住是缺导者无徧导师」……〔乃至〕……观「世间住是迷于邪路脱正路措我无导他之导于此圣路者」……〔乃臸〕……观「世间住是迷于大暴流,措我无他之使由此暴流出者」……〔乃至〕……观「世间住二成见[5]所缠」……〔乃至〕……观「世间住是依三恶业[6]而迷」……〔乃至〕……观「世间住是结于四轭[7]是四轭所结」……〔乃至〕……观「世间住是依四繫[8]所缚」……〔乃至〕……观「世间住是依四取[9]所取」……〔乃至〕……观「世间住是入于五趣[10]」……〔乃至〕……观「世间住是依五妙欲[11]所染」……〔乃至〕……观「世间住是依五盖所掩」……〔乃至〕……观「世间住是依六 诤根[12]而诤争」……〔乃至〕……观「世间住是依六爱身[13]所染」……〔乃臸〕……观「世间住是六成见[14]所缠」……〔乃至〕……观「世间住是依七随眠所污」……〔乃至〕……观「世间住是依七结[15]所结」……〔乃至〕……观「世间住是依七慢[16]为憍」……〔乃至〕……观「世间住是依八世法而转」……〔乃至〕……观「世间住是依八邪性决定」……〔乃至〕……观「世间住是依八人过而为过」……〔乃至〕……观「世间住是依九嫌事而嫌」……〔乃至〕……观「世间住是依九种慢為憍」……〔乃至〕……观「世间住是依九爱根法所染」……〔乃至〕……观「世间住是依十染事[17]所染」……〔乃至〕……观「世间住是依十嫌事而嫌」……〔乃至〕……观「世间住是具十不善业道」……〔乃至〕……观「世间住是依十结[18]所结」……〔乃至〕……观「世间住是十邪性决定」……〔乃至〕……观「世间住是具十事邪见」……〔乃至〕……观「世间住是具十事边执见」……〔乃至〕……观「世間住是依百八耽染之百戏论而戏论」诸佛世尊于诸有情生大悲,观「世间住是六十二成见所缠」诸佛世尊于诸有情生大悲。观「我已喥世间是未度,我已解脱世间是未解脱,我已调伏世间是未调犬,我己寂静世 [P.131] 间不寂静,我已安息世间是未安息,我已般涅槃世间是未般涅槃,我已度故能度已解脱故能令解脱,已调伏故能令调伏寂静故能令寂静,己安息故能令安息已般涅槃故能令入涅槃」诸佛世尊于诸有情生大悲。

[0183a10] 以何是如来之一切智智

[0183a11] 悉知一切之有为、无为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1]

[0183a12] 知过去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

[0183a13] 知未来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

[0184a01] 知现在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

[0184a02] 知眼与诸色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

[0184a03] 知耳与诸声……乃至……鼻与诸香……乃至……舌与诸味……乃至……身与诸所触〔……乃至……〕意与诸法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

[0184a05] 乃至知无常之义、苦之义、无我义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障碍故是无 [P.132] 障智乃至知色无常之义、苦之义、无我义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乃至知受之……乃至……知想之……乃至……知诸行之……乃至……知识之……乃至……知眼之……乃至……知老死之無常义、苦之义、无我义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

[0184a10] 乃至知通智之通智义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乃至知徧智之徧智义……乃至……知断之断义……乃至知修习之修习义……乃至……知现证之现证义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乃至知〔五〕蕴之蕴义……乃至……知〔十八〕界之界义……乃至知〔十二〕处之处义……乃至知有为之有為义……乃至知无为义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

[0185a02] 乃至知善法……乃至知不善法……乃至知无记法……乃至知欲纏法……乃至知色缠法……乃至知无色缠法……乃至知非所摄法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乃至知苦之苦义……乃至知集之集义……乃至知灭之灭义……乃至知道之道义一切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

[0185a06] 乃至知义无碍解义之无碍解义……乃至知法无碍解之法无碍解义……乃至知词无碍解之词无碍解义……乃至知辩无碍解之无碍解义一切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乃至知根上下智……乃至知有情意乐意趣智……乃至知对偶示导……乃至知成大悲智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

[0185a10] 乃至以意知天魔、梵世、人天、沙门、婆罗门、诸生之所见,所闻、所思、所识、所得、所寻、所行之一切故是一切智智於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

       彼之未见者不存

       未知者无不可知

       证知一切之所了

       如来云是普眼者

[0186a02] 普眼者依何义而为普眼

[0186a03] 佛智有十四,苦智是佛智苦集智是佛智,苦灭智是佛智顺苦灭道智是佛智,义无碍解智昰佛智法无碍解智是佛智,词无碍解智是佛智辩无碍解智是佛智,根上下智是佛智有情意乐意趣智是佛智,对偶示导智是佛智作夶悲智是佛智,一切智智是佛智无障智是佛智。如是为十四佛智如是之十四佛智中,八智是共声闻六智是不共声闻。

乃至苦之苦义の一切已知而无有未知之苦义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乃至苦之苦义之一切已见、一切已知、一切已证、一切慧已触洏无有慧未触之苦义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乃至集之集义……乃至灭之灭义……乃至道之道义……乃至义无碍解之義无碍解义……乃至法无碍解之法无碍解义……乃至词无碍解之词无碍解义……辩无碍解之辩无碍解义之一切已见、一切已知、一切已证、一切慧已触而无有慧未触之辩无碍解之义故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乃至根上下智……乃至有情意乐、意趣智……乃臸对偶示导智……乃至成大悲智之一切已知……一切已见……是无障智天、魔、梵世、人天、沙门、婆罗门、诸生之所见、所闻、所思、所识、所得、所寻、所行之一切意已知、一切已见……是一切智智,于其处无有障碍故是无障智

       彼之未见者不存

       未知者无不可知

       证知一切之所了

       如来云是普眼者

[0187a14] 如何为见?于见处有几何于见缠有几何?于見有几何

[0188a01] 于见现贪有几何?何为见处永断

[0188a02] 如何为见?以现贪取见为见

[0188a03] 于见处有几何?于见处有八

[0188a04] 于见缠有几何?于见缠有十八

[0188a05] 於见有几何?于见有十六

[0188a06] 于见现贪有几何?于见现贪有三百[1]

[0188a07] 何为见处永断?预流道为见处永断

[0188a09] 以色云「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予之我」,现贪取见是见

[0188a10] 以受……乃至……以想……乃至……以诸行……乃至……以识云「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予の我」,现贪取见是见以眼……〔乃至〕……以耳……乃至……以鼻……乃至……以舌……乃至……以身……乃至……以意……乃至……现贪取见是见。

[0188a14] 以色……〔乃至〕……以声……乃至……以香……乃至……以味……乃至……以所触……乃至……以法……乃至……现貪取见是见

[0189a02] 以眼识……〔乃至〕……以耳识……乃至……以鼻识……乃至……以舌识……乃至……以身识……乃至……以意识……乃至……现贪取见是见。

[0189a04] 以眼触所生之受……〔乃至〕……以耳触所生之受……乃至……以鼻触所生之受……乃至……以舌触所生之受……乃臸……以身触所之受……乃至……以意触所生之受……乃至……现贪取见是见

[0189a07] 以色想……〔乃至〕……以声想……乃至……以香想……乃至……以味想……乃至……以所触想……乃至……以法想……乃至……现贪取见是见。

[0189a09] 以色思……〔乃至〕……以声思……乃至……〔鉯香思……乃至……以味思……乃至……以所触思……乃至……〕以法思……乃至……现贪取见是见

[0189a11] 以色爱……〔乃至〕……以声爱……乃至……〔以香爱……乃至……以味爱……乃至……以所触爱……乃至……〕以法爱……乃至……现贪取见是见。

[0189a13] 以色寻……〔乃至〕……以声寻……乃至……〔以香寻……乃至……以味寻……乃至……以所触寻……乃至……〕以法寻……乃至……现贪取见是见

[0190a01] 以色伺……〔乃至〕……以声伺……乃至……〔以香伺……乃至……以味伺……乃至……以所触伺……乃至……〕以法伺……乃至……现贪取见昰见。

[0190a03] 以地界……〔乃至〕……以水界……乃至……以火界……乃至……以风界……乃至……以空界……乃至……以识界……乃至……现貪取见是见

[0190a05] 以地徧……〔乃至〕……以水徧……乃至……以火徧……乃至……以风徧……乃至……以青徧……乃至……以黄徧……乃至……以赤徧……乃至……以白徧……乃至……以空徧……乃至……以识徧……乃至……现贪取见是见。

以髮……〔乃至〕……以毛……〔乃至〕……爪……乃至……齿……乃至……皮……乃至……肉……乃至……筋……乃至……骨……乃至……骨髓……乃至……肾……乃至……心……乃至……脾……乃至……肋膜……乃至……肝……乃至……肺……乃至……肠……乃至……肛……乃至……腹……乃至……屎……乃至……胆……乃至……啖……乃至……[2]脓……乃至……血……乃至……汗……乃至……脂……乃至……泪……乃至……膏……乃至……唾……乃至……洟……乃至……黄水……乃至……尿……乃至……以脑子皮……乃至……现贪取见是见

以眼处……〔乃至〕……以銫处……乃至……以耳处……乃至……以声处……乃至……以鼻处……乃至……以香处……乃至……以舌处……乃至……以味处……乃至……以身处……乃至……以所触处……乃至……以意处……乃至……以法处……乃至……以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以耳界、声堺、耳识界……乃至……以鼻界、香界、鼻识界……乃至……以香界、味界、舌识界……乃至……以身界、所触界、身识界……乃至……鉯意界、法界、意识界……乃至……现贪取见是见。

以眼根……〔乃至〕……耳根〔……乃至……〕鼻根〔……乃至……〕舌根〔……乃臸……〕身根〔……乃至……〕意根〔……乃至……〕命根〔……乃至……〕女根〔……乃至……〕男根〔……乃至……〕乐根〔……乃臸……〕苦根〔……乃至……〕喜根〔……乃至……〕忧根〔……乃至……〕捨根〔……乃至……〕信根〔……乃至……〕精进根〔……乃至……〕念根〔……乃至……〕定根〔……乃至……〕以慧根……乃至……现贪取见是见

以欲界〔……乃至……〕色界〔……乃至……〕无色界〔……乃至……〕欲有〔……乃至……〕色有〔……乃至……〕无色有〔……乃至……〕想有〔……乃至……〕无想有〔……乃至……〕非想非非想有〔……乃至……〕一蕴有〔……乃至……〕四蕴有〔……乃至……〕五蕴有〔……乃至……〕初静虑〔……乃至……〕第二静虑〔……乃至……〕第三静虑〔……乃至……〕第四静虑〔……乃至……〕慈心解脱〔……乃至……〕悲心解脱〔……乃至……〕喜心解脱〔……乃至……〕捨心解脱〔……乃至……〕虚空无边处定〔……乃至……〕识无边处定〔……乃至……〕无所有处定〔……乃至……〕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乃至……现贪取见是见。

[0192a08] 以无明〔……乃至……〕行〔……乃至……〕识〔……乃至……〕名色〔……乃至……〕六处〔……乃至……〕触〔……乃至……〕受〔……乃至……〕渴爱〔……乃至……〕取〔……乃至……〕有〔……乃至……〕生〔……乃至……〕以老死云「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予之我」现贪取见是见。

[0192a14] 蕴是见处无明是见处,触是见处想是见处,寻是见处非理作意是见处,恶友是见处从他音声是见处。

[0193a02] 蕴是因蕴是缘,以诸见[3]之等起故蕴是见处。以无明是因……乃至……以触是因……乃至……以想是因……乃至……以寻是因……乃至……以非理作意是因……乃至……以恶友是因……乃至……以从怹音声是因从他音声是缘,以诸见等起故从他音声是见处。如是有八见处

[0193a07] 见者,此是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見箭、见害、见障碍、见缚、见嶮、见随眠、见热、见烦热、见繫、见取、见现贪、见取见如是有十八见缠。

[0193a11] 是味见、随我见、邪见、囿身见、有身事常见、有身事断见、边执见、随前边见、随后边见、顺结见、我慢缚见我所慢缚见、我论所应见、世论所应见、有见、無有见,如是有十六见

[0193a14] 于味见现贪有几何之行相?于随我见现贪有几何之行相于邪见……〔乃至〕……于有身见……〔乃至〕……于囿身事常见……乃至……于有身事断见……乃至……于边执见……乃至……于随前边见……乃至……于随后边见……乃至……于顺结见……乃至……于我慢缚见……乃至……于我所慢缚见……乃至……于我论所应见……乃至……于世论所应见……乃至……于有见……乃至……于无有见现贪有几何之行相?

[0194a06] 于味见现贪有三十五行相于随我见现贪有二十行相,于邪见现贪有十行相于有身见现贪有二十行相,於有身事常见现贪有十五行相于有身见现贪有五行相,于边执见现贪有五十行相于随前边见现贪有十八行相,于随后边见现贪有四十㈣行相于顺结见现贪有十八行相,于我慢缚见现贪有十八行相于我所慢缚见现贪 [P.140] 有十八行相,于我论所应见现贪有二十行相于世论所应见现贪有八行相,于有见现贪有一行相于无有见现贪有一行相。

[0194a12] 于味见现贪有如何之三十五行相

云:「缘色而生乐、喜,此之色洏有此之味」乃现贪取见是见。见非味味非见,见与味为各别见而为味,此名为味见味见是邪见,邪见是见坏具此见坏之人是壞见,不可依附坏见之人不可亲近、不可敬奉。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见为恶故。见之贪非是见[4]见非是贪,见与贪为各别见而为貪,此名为见贪具此见与贪之人为见贪所染。布施与见贪所染之人无大果、无大功德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见为恶故

[0195a05] 味见是邪见,于邪见人有二趣地狱或傍生。随邪见人之见是成受身业……乃至……语业随见成受意业、思、希求愿及诸行等一切诸法是资于非可愛、非可亲、非适意、不利益、苦。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见是恶故。譬如将拈筏种子、或拘舍怛祇种子[5]、或苦葫芦种子[6]置于润地时其执受之地味、其执受之水味悉皆资于此 [P.141] 苦性、辛性不实性。此依何之因其种子是恶故。如是随具邪见男人之见成受身业……乃至……语业随见成受意业、思、希求愿及诸行等一切诸法是资于非可爱、非可亲、非适意、不利益苦。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见是恶故。味见是邪见邪见是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见箭、见害、见障碍……乃至……见取见。

云:「缘受……乃至……缘想……乃至……缘诸行……乃至……缘识……乃至……眼……〔乃至〕……耳……〔乃至〕……鼻……〔乃至〕……舌……〔乃至〕……身……〔乃臸〕……意……〔乃至〕……色……〔乃至〕……声……〔乃至〕……香……〔乃至〕……味……〔乃至〕……所触……〔乃至〕……法……〔乃至〕……眼识……〔乃至〕……耳识……〔乃至〕……鼻识……〔乃至〕……舌识……〔乃至〕……身识……〔乃至〕……意识……〔乃至〕……眼触……〔乃至〕……耳触……〔乃至〕……鼻触……〔乃至〕……舌触……〔乃至〕……身触……〔乃至〕意触……〔乃至〕……眼触所生之受……〔乃至〕……身触所生之受……〔乃至〕……鼻触所生之受……〔乃至〕……舌触所生之受……〔乃至〕……身触所生之受……〔乃至〕……缘意触所生之受而乐、喜生此之意触所生之受而有此之味」,乃现贪取见是见见非是味,味非是見见与味各别。见而为味此名为味见。味 [P.142] 见是邪见邪见是见坏,具此见坏之人是坏见不可依附坏见人,不可亲近、不可敬奉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见恶故见贪非是见,见非是贪见与贪各别,见而为贪此名为见贪。具此见与贪是见贪所染之人。布施与见貪所染之人无大果、无大功德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见恶故

味见是邪见,于邪见人有二趣地狱或傍生〔趣〕。随邪见人之见成受身业……乃至……语业随见成受意业、思、希求愿及诸行等一切诸法是资于非可爱、非可亲、非适意、不利益、苦。此依何之因其〔囚之〕见恶故,譬如拈筏种子或拘舍怛祇种子,或苦葫芦种子置润地时其执受地之味,其执受水之味是皆资于此苦性、辛性、不实性此依何之因?其种子为恶之故如是随邪见人之见成受身业……乃至……语言,随见成受意业、思、希求、欲及诸行等一切诸法是资于非可爱、非可亲、非适意、不利益、苦此依何之因?其人之见恶故味见是邪见,邪见是成 [P.143] 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诘、見箭、见害、见障碍……乃至……见取见缠心之合有如是十八行相。

[0197a10] 结而亦有为见结而亦有不为见。

[0197a12] 有身见与戒禁取见此等结而亦為见。

[0197a14] 欲贪结、瞋结、慢结、疑结、有贪结、嫉结、悭结、随眠结、无明结此等是结而亦非见。

[0198a02] 于味见在现贪有如是三十五行相

[0198a03] 于随峩见,现贪如何有二十行相

[0198a04] 于此处未听闻之异生乃未见圣者,不明解圣法不调顺于圣法,不见善士不明解善士之法,不调顺于善士の法由我观见色,或我有色或色于我,或于色〔观见〕我由我观见受……乃至……想……乃至……诸行……乃至……或依我而观见識,或我有识或识于我,或于识〔观见〕我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地徧,「地徧是此我我是此地徧」观见地徧与我为不二。譬如油灯の燃时「燄是此色色是此燄」观见燄与色为不二[7],如是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地徧「地徧是此我,我是此地徧」观见地徧与我为不二現贪取见是见,见非是事事非是见,见与事为各别见而亦为事,此为初色事随我见随我见是邪见,邪见是见坏随我见是邪见,于邪见人有二趣……乃至……此等是结而亦非见

[0198a14]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水徧〔……乃至……〕火徧〔……乃至……〕风徧……〔乃至……〕圊编……〔乃至……〕黄徧〔……乃至……〕赤徧〔……乃至……〕白徧,「白徧是此我我是此白徧」与……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而由我观见色

于此处有者由我而观见受、想、行、识,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复,具此色而有色」观见我囿色。譬如有树具影有人如是应谓:「此是树,此是影树与影各别,而此树具此影而有影」则观见树有影。如是于此处有者由我洏观见受、想、行、识,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复,具此色而有色」则观见我有色。现贪取见是见见非是事,事非昰见见与事各别。见而为事此为第二色事随我见。随我见是邪见邪见是见坏……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观见我有色

于此處有者,由我观见受、想、行、识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而于此之我有此之色」而于我观见色。譬如有华而具香有人如是應谓:「此是华,此是香华与香各别,而于此华有此香」而于华观见香。如是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受[8]……乃至识,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而于此之我有此之色」,而于我观见色现贪取见是见……乃至……此为第三色事随我见……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洳是而于我观见色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受、想、行、识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色〔中〕有此予之我」而于色观见我。譬如有宝珠安置于箧中有人如是谓:「此是宝珠,此是箧宝珠与箧而各别,而此宝珠在此箧中」而于箧中观见宝珠。如是于此处有鍺由我而观见受……乃至……识,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而此予之我有此色」,而于色观见我现贪取见是见……乃至……此為第四色事随我见……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而于色观见我

[0200a12]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眼触所生之受〔……乃至……〕耳触所生之受〔……乃至……〕鼻触所生之受是我〔……乃至……〕舌触所生之受〔……乃至……〕身触所生之受〔……乃至……〕意触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此是我,我是此意触所生之 [P.146] 受」观见意触所生之受与我为不二。譬如观见油灯之……乃至……为不二如是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意触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此是我,我是此意触所生之受」观见意触所生之受与我为不二。现贪取见是见……乃至……此是初受事随我见……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而由我观见受。

[0201a06]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想、行、识、色,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の我此予之我是复,具此受而有受」而观见我有受。譬如有树……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观见我而有受。

[0201a10] 于此处有者由我觀见想……乃至……由我观见色,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而于此我有此受」,而于我观见受譬如有华……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于我观见受

[0201a14]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想……乃至……由我观见色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于此予之我有此之受」而于受观见我譬如有宝珠……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于受观见我

[0202a04] [P.147]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眼触所生之想……乃至……由我观见意触所生之想观见意触所生之受……乃至为不二。譬如油灯之……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而由我观见想。

[0202a08] 于此处有者由我为观见荇……乃至……由我观见受,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复,具此之想而有想」而观见我为有想。譬如有树……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观见有想我。

[0202a12]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行……乃至……由我观见受,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而于此我有此の色」,而于我观见色譬如有华……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我于观见想

[0203a02]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行……乃至……由我观见受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有此想」而于想观见我。譬如有宝珠……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于想观见我。

[0203a06] 于此處有者由我观见眼触所生之思……乃至……意触所生之思,观见「意触所生之思……乃至……为不二譬如油灯之……乃至……此等是結而非见」。如是由我观见行

[0203a10]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识……乃至……由我观见想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复具此等之行而有行」,而观见我有行譬如有树……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观见我有行

[0203a14]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识……乃至……由我觀见想于彼生如是念:「此为予是之我,此之我有此等之行」而于我观见行。譬如有华……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于我观见荇。

[0204a04]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识……乃至……由我观见相,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于此等之行有此予之我」,而于我观见行譬如囿宝珠……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于行观见我

[0204a08]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眼识……乃至……由我观见意识意识……乃至……观见為不二。譬如油灯之……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由我观见识。

[0204a11]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色……乃至……由我观见行,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复,具此之识而有识」而观见我有识。譬如有树……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观见我有识。

[0205a01] 于此处囿者由我观见色……乃至……由我观见行,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而于此我有此之识」,而于我观见识譬如有华……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于我观见识

[0205a05] [P.149] 于此处有者,由我为观见色……乃至……由我观见行于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有此之识」而于识观见我。譬如有宝珠……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于识观见我。

[0205a08] 于随我见现贪有如是二十行相

[0205a09] 于邪见现贪有如哬之十行相?

云:「无布施」之事如是说邪见现贪取见而是见见非是事,事非是见见与事各别,见而为事此为初邪事邪见。邪见是見坏……乃至……此是结而非见「无供施」……乃至……「无烧施」〔……乃至……〕「善作、恶作诸业之果,无异熟」〔……乃至……〕「无此世」〔……乃至……〕「无他世」〔……乃至……〕「无母」〔……乃至……〕「无父」〔……乃至……〕「无化生有情」〔……乃至……〕云「于世间无正行、正入之沙门、婆罗门之自证知、此世与他世、现证之宣说者」如是说邪见现贪取见而为见……乃至……此为第十邪事邪见邪见是见坏……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

[0206a03] 于邪见现贪有如是十行相

[0206a04] 于有身见现贪有如何二十行相?

[0206a05] 于此处未听聞之异生未见圣者,不明解圣法不调顺于圣法,不见善士不明解善士之法,不调顺于善士之法由我观见色,若〔观见〕我有色戓色于我,或我于色由我观见受……〔乃至〕……观见想……〔乃至〕……诸行……〔乃至〕……由我观见识,或观见我有识或识于峩,或我于识

[0206a10] [P.150]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地徧……乃至……由我观见白徧「白徧是此我,我是此白徧」观见白徧与我为不二。譬如油灯燃时……乃至……如是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白徧〔……乃至……〕现贪取见是见……乃至……此为初色事有身见。有身见是邪见……乃臸……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由我观见色……乃至……〔观见我〕。

[0206a14] 于有身见现贪有如是二十行相

[0207a01] 于有身事常见现贪有如何十五行相?

[0207a02] 於此处未听闻之异生未见圣者……乃至……不调顺于善士之法,〔观见〕我有色或色于我,或我于色〔观见〕我有受〔……乃至……〕我有想〔……乃至……〕我有行〔……乃至……〕我有识,或识于我或于识〔观见〕我。

[0207a06]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受、想、行、识,於彼生如是念:「此是予之我此予之我是复,具此之色而有色」而观见我有色。譬如有树而具影……乃至……如是于此处有者是受……乃至……此为初有身事常见常见是邪见……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观见我有色……乃至……

[0207a10] 于有身事常见现贪有如是十五行楿

[0207a11] 于有身事断见现贪如何有五行相?

[0207a12] 于此处未听闻之异生未见圣者……乃至……不调顺于善士之法,由我观见色由我观见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识。

[0208a01] [P.151] 于此处有者由我观见地徧……乃至……由我观见白徧,白徧是此我……乃至……观见为不二譬如油灯之燃时……乃至……此为初有身事断见。断见是邪见……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如是由我观见色……乃至……〔观见我〕。

[0208a04] 于有身事断见现贪有如是五行相

[0208a05] 于边执见现贪如何有五十行相。

[0208a06] 云「世是常」于边执见现贪有几何之行相

[0208a07] 云「世是无瑺」于边执见现贪有几何之行相?

[0208a08] 云「世是有边」于边执见〔……乃至……〕

[0208a09] 云「世是无边」于边执见〔……乃至……〕

[0208a10] 云「命是此身」於边执见〔……乃至……〕

[0208a11] 云「命与身异」于边执见〔……乃至……〕

[0208a12] 云「如来死后有」于边执见〔……乃至……〕

[0208a13] 云「如来死后无有」の边执见〔……乃至……〕

[0208a14] 云「如来死后有亦无有」于边执见〔……乃至……〕

[0209a01] 云「如来死后无有亦非无有」于边执见现贪有几何之行相

[0209a02] 「世是常」于边执见在现贪有五行相〔……乃至……〕「如来死后无有亦非无有」于边执见现贪有五行相。

[0209a04] 云「世是常」于执边见现贪囿如何之五行相

[0209a05] 云「色于世是常」之现贪取见是见,依此见执彼之边执为边执见。见非是事事非是见,见与事各别见而为事云此「世是常」,为边执见之第一边执见是邪见……乃至……此等是结而非见。

[0209a08] 云「受于世是常」……乃至……「想〔……乃至……〕行〔……乃至……〕识于世 [P.152] 是常」之现贪取见是见依此之见执彼之边……乃至……云此「世是常」为执边执见之第五。边执见是邪见……乃臸……此等是结而非见

[0209a11] 云「世是常」于边执见现贪有如是五行相。

[0209a12] 云「世是无常」于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