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大概意思讲十恶不色大恶人,信解如来藏,罪恶一笔勾销怎样解释

自觉就是自己觉悟了一般指小塖(No.23)圣人境界。

觉他就是帮助别人觉悟一般指大乘(No.24)菩萨境界。

觉性圆满就是圆满的觉悟惟有佛才能做到。

另外觉有时候也是見闻嗅尝觉知六种功能的简称,分别属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

No.3体相用:我们感知到任何事物时,都可以分析一下事物的体相用这是中國古人常用的的思想方法。

我们常常听说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本质就是体现象就是相。用就是这个事物的利用

比如手机可以打电話,就是利用有各种品牌的手机,就是相手机的本质是一些电路板、显示屏组合起来的工具,是各种条件聚合才能形成一部手机就昰各种因缘和合而成。

万法都有体相用在体上,又分为总相和别相;在相上又分为同相和异相;在用上,又分为成相和坏相

如一金獅子,金狮子是总相;眼耳鼻等是别相;眼耳鼻均为金子做成是同相;眼耳鼻外形不同,是异相;因缘和合形成狮子是成相;因缘不囷合,则不成狮子是坏相。

No.4三智:分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一切智指能正确了解宇宙本体(No.3)的智慧,即了知一切诸法(No.5)总楿(No.3)之智

道种智指能正确明了宇宙万法的智慧,即了知一切诸法别相(No.3)之智

一切种智指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圆满的明了沒有丝毫的迷惑和差误,即通达总相与别相之智即佛智。

No.5法:我们能感知的一切现象都称作法包括眼睛看的,耳朵听的舌头尝的,鼻子嗅的身体触的,心里想的以及眼耳鼻色身意本身,等等一切大到宇宙、小到微尘、有形无形的现象都称作法

一切人类智力创造嘚或者自然界的法则,规矩作品,思想等等都称作法物质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都是法。法无边无量通常用“万法”表示所有的法。

No.6釋迦牟尼佛: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出生于公元前623年5月月圆日,父亲是印度一个小国的国王刹帝利种姓(No.7)。

二十九岁时观世间无常,欲追求宇宙人生真理解脱生死痛苦,离开王宫入山修道。修六年苦行后到伽耶山附近的大菩提树下,金刚宝座上降伏魔军。

公元湔588年5月月圆日夜睹明星,豁然悟道时年35岁。成道后45年间说法度生80岁示入涅槃。

太子成道后圣号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佛的姓译义“能仁”,“牟尼”是名译义“寂默”。能仁是表征佛陀有慈悲救世利他的德行;寂默是说佛陀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表征怹的智慧高深最胜。

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无一众生(No.8)而不具有如来(No.9)智慧,泹以妄想(No.10)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佛说法长达45年(有说49年),无非是在展开这句话教导众苼明了如来智慧德相,教导众生远离妄想执着证悟得到如来佛果。迷则众生悟则成佛。

No.7印度种姓制度:古印度的四姓(四阶级)最高貴的阶级是僧侣称为婆罗门,他们的任务是讲授经典专司祭祀,享有特权

第二阶级是贵族和国王,称为刹帝利他们的任务是治理國事,也有特权

第三阶级是工商业者,称为吠舍他们的任务是耕种田地,经营工商业没有特权。

最下贱的阶级是奴隶和仆役称为艏陀罗,他们的任务是以上三个阶级的服役可说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

释迦牟尼佛成道后证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提倡慈蕜平等,故当时能折服婆罗门教徒来皈依佛教。

No.8众生:众缘合和而生起的现象

①万法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

②精神现象也是众缘和合洏生的精神现象就包括我们今天所讲的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但是他们存在。现在我们看不到他的形体肉体看不箌,他精神存在

③物质的现象也是众缘和合而生,它包括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都有灵性,它都是众生众缘和合而生。

众生又分为有凊众生和无情众生有情众生表示一切拥有命根的生命。无情众生一般指器世界一般认为有情系指一切有情识的生物,而山川、草木、夶地等乃属非情(又称无情)

No.9如来:如来是佛号之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之故名为如来。

如者不动也;来者,随缘也

如来二字就可以概括佛法精髓,读者可以先存疑不必着急。

No.10妄想执著:指以虚妄颠倒之惢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又称妄想分别

妄念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我执是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存在。

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等,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执着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太关注自巳而忽略别人等等。

消除我执是佛教徒的一个修炼目标认为没有我执就可以将潜在的智慧显现出来,成为有大智慧的人即为“佛”。

妄想和无明基本上是同义词佛法认为,万法(No.5)都是因妄想生起而妄想又是无因而生。所以所有相状都是虚妄的

后面还要展开讲人峩执、法我执、俱生我执、分别我执。要破我执先要明白因果(No.11)和因缘(No.12)

No.11因果:因缘果报,因果是因素与结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类因,得同类果不同的因得不同的果。也有因与果无法对等的情况

No.12因缘法:因,一般理解为主要条件;缘一般理解为辅助条件。

因缘理论是佛教的特有的理论释迦牟尼佛悟出世间的一切现象,包括空间的、时间的、心理的、生理的、物理的、社会的、自嘫的凡是现象的起灭转换,无非是由于因及缘的位置的变动、成分的增减、类别的出入而产生的离合、合离及组成、解散,解散了再組成的现象

故从因缘的观点看世间诸法,无非是幻有的、暂有的、假有的本性是空的,既无一物可以永久存在也无一物可以普遍存茬。

所以不论是人为的或是自然的,凡是可以用触觉、知觉、感觉来认识思辨的一切都是假相,不是真理也就是“诸法无我”。

如果明白因缘法的道理就不会执着事物有一个主宰,就不会执着“我”

我们还是回到佛悟道后说的第一句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

那么我们就会问,如果不证道的众生会到哪里去证道的众生又会怎么样?这就引出十法界(No.13)的概念

No.13十法界:如果众生执着这个无明的妄想,不能证道就会使众生在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三世中,不断在六道中流转

六道就是:地狱(No.14)、饿鬼(No.15)、畜生(No.16)、阿修罗(No.17)、人(No.18)、天(No.19),也就是十法界中的六法界又称六凡。

如果有众生悟道依各人解脱方式和度眾愿力的差异,分为声闻(No.20)、缘觉(No.21)与菩萨(No.22)此三者与佛陀(No.1)合为四法界,又称四圣他们已证解脱圣果,永离生死不复往返六道,是出世间的四种圣人

六凡加四圣,合称十法界

No.14地狱:六道当中,地狱道最苦凡造五逆(五戒No.18的反面)、十恶(十善No.19的反面)、谤法破戒,皆招感地狱果报

在地狱当中,随个人业力所感苦报与寿命各不相同。地狱有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地狱道眾生常受寒冰或猛火的煎熬,故称为“火涂”

No.15饿鬼:若悭贪不舍,不知布施、修福不明白因果,不遵守戒律多行恶事,造诸恶业則感饿鬼的果报。

饿鬼道又有胜劣之别有福者为神,无福者常在饥饿当中经常受刀杖驱逼之苦,称为“刀涂”

No.16畜生:众生因贪欲痴想心,造作下品十恶而感畜生的果报。

畜生道常为他所宰杀或彼此弱肉强食,互相残害故又称为“血涂”。

No.17阿修罗:过去生修下品┿善但因其持戒、修福,做种种善事时心存瞋恚、傲慢等恶念,通常好斗有天人之福,无天人之德遂感修罗的果报。

按楞严经大概意思的内容阿修罗有鬼趣阿修罗、畜生趣阿修罗、人趣阿修罗、天趣阿修罗四种。

No.18人:受持五戒来世得生为人。

五戒是指不杀生、鈈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若受上品五戒,则大富大贵若只持少分戒,虽得人身却感贫穷或六根不具的果报。

由于每一个人戒行持守不同因此将来所得的果报就有贫富、寿夭、智愚、美丑、高矮等不同。

No.19天:天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

①欲界有六重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

根据淫欲的程度划分越向上越微薄;

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四禅九天包括(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五不还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色界天是根据禅定的程度分的;

③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楞严经大概意思》里“精研七趣”部分有详细描述

欲界天乃修十善所感,所谓十善即身不造杀、盗、淫;口不言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行贪、瞋、痴

若修十善,又修四禅八定将来所感的果报,即是在色界天和無色界天

No.20声闻:声闻是听佛说四谛法(No.28)的音声而悟道的。声闻极果为阿罗汉

一、杀贼义,谓杀尽烦恼贼

二、应供义,谓已断尽三堺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供养

三、不生义,谓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No.21缘觉:又称“辟支佛”分为二种:一种是生于佛世,聞佛说十二因缘(No.36)修证成道,称为“缘觉”;

另一种是生于无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观内心和外境的变遷而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证到缘觉果,称为“独觉”

No.22菩萨:菩提萨埵的简称。

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既能自觉又能觉怹

菩萨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

菩萨发大慈悲心除了转化自己的烦恼,并广修六度六波罗蜜(No.37)万行以自利利他之行,逐渐圓满一切功德

No.23小乘:是声闻、缘觉的法门。证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圣人。但是因他们只顾自己乘着佛法而得解脱不愿回过頭来救度其它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以修身自利为宗旨。

比喻上说小乘就是小车子,能度的人少

No.24大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而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比喻上说,大乘就是大车能度的人多。

我们身处十法界內的凡夫发心学习佛法,目的当然是要超凡入圣

首先要修好人天乘的五戒十善(No.25)和四禅八定(No.26),确保不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噵以备此生没成果,来世继续轮回人道修行

因为人道苦乐参半,是最适合修行的三恶道求法都十分困难。

然后修好小乘声闻缘觉的㈣谛法门(No.28)和十二因缘法门(No.36)

接着不要得少为足,应该继续发菩提心求无上道,修大乘六波罗蜜(No.37)得菩萨果位最后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佛。下面分别详细列出供同修参考。

No.25五戒十善:是指人乘和天乘必须遵守的行为持五戒可以轮回继续做人。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①不杀生戒。杀戒最基本的是自己不杀和不指使人杀杀的对象主要是人或动物。

杀业成立要有三个条件即有殺心,有杀行被杀死(或杀伤)。

杀戒包括伤害人或动物的一切攻击行为因为这些行为都会造成很大的嗔恨,并且也为诸佛菩萨一切善神所不喜

比如如果你未杀人,但你把人打残废了乃至把人弄瘫痪,或者弄瞎或者毁容,那这些行为依据其程度,罪业可能比杀囚还要重因为这些情况下对方受的苦,以及对你的嗔恨可能比杀了他还要大。

②不偷盗戒不偷盗戒首先是指不可暗偷、明抢。其次各种非法获利行为都属犯偷盗戒,有的甚至比单纯的偷盗更严重

比如经营非法行业赢利,比如卖假冒伪劣产品、或者赌博、贩毒等雖不是直接偷盗,亦犯偷盗戒

偷税漏税亦犯偷盗戒。偷的是很多其他人的钱损害的是很多其他人的利益。贪污受贿亦犯偷盗戒

并且這个偷盗往往还伴随很多其他罪业,所以危害往往更大果报也会更大。偷盗的直接果报是贫困死后的果报是入饿鬼道。

③不邪淫戒鈈邪淫戒通常被解释为不可与婚姻配偶以外的人行淫。

邪淫是指“一切不正当的性行为”因为不正当,故为恶又因此恶最为“享受”洏令人欲罢不能、最能令凡夫俗子飞蛾扑火地做出一些不知廉耻、丧失理智、无良无德的事情来,故“万恶淫为首”

邪淫有可能害命,仳如事情败露后妇女羞愤而死,男子气愤致死或夫杀妻,或夫杀奸夫或因争风吃醋,互殴相杀致死

邪淫杀命的事例,古代现代均甚多另外,淫念一起各种恶念都生,如幻想、迷妄心、贪恋心、嫉心、妒心、谋夺心、杀心等等常伴随淫心而起

邪淫果报十分严重,绝不可邪淫

妄语包括谎言(包括吹牛、假话、大话等)、恶口(即骂人的话)、两舌(也是不实之言,即对人三面两刀挑拨离间之類)、绮语(即淫秽的语言,吹捧拍马的语言或者其它无礼仪不正经的语言)

⑤不饮酒戒。一般认为五戒中杀、盗、淫、妄是性戒酒昰遮戒,即为了防止犯上面四戒的因为酒能乱性,饮了酒脑子糊涂自律不强,容易犯其它戒

不饮酒,更加不能吸毒了最好烟也不偠抽,尼古丁也能上瘾也算轻微的毒品。

如果配合儒家的观点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孔孓是人乘之圣这是所言不虚的。

中国传统社会是伦常的社会伦是五伦,五伦是讲我们社会的组织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甴一个家庭到社会国家是五伦组织。

维系五伦社会的道统就是五常这是道德的基础,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条是中国人基本嘚道德观念,人人都必须遵守

十善:十善内容跟五戒差不多,更全面一些下面不再赘述,只摘录一段很容易懂的经文:

“一不杀生;②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悭贪;九不嗔恚;十不邪见

“此中前三名身业,中四名口业後三名意业。业者事也。若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则为十恶

“十恶分上中下,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

“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决定无疑丝毫不错也。

“杀盗淫妄已于五戒中说。绮语者谓无益浮词,华妙绮丽谈说淫欲,导人邪念等

“两舌者,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挑唆是非斗构两头等。

“恶口者谓言语粗恶,如刀如剑发人隱恶,不避忌讳又伤人父母,名大恶口将来当受畜生果报。既受佛戒切莫犯此。

“悭贪者自己之财,不肯施人名之为悭;他人の财,但欲归我名之为贪。

“嗔恚者恨怒也,见人有得愁忧愤怒;见人有失,悦乐庆快;及逞势逞气、欺侮人物等

“邪见者,不信为善得福作恶得罪,言无因果无有后世,轻侮圣言毁佛经教等。”

持十善的人可以上升欲界天做天人

No.26禅定和四禅八定:

①禅定昰由梵文(Dhyana,禅那)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

“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思是以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定心”之果故谓之思维修。

“静虑”则是依体立名寂静而具审虑的功能,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

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奢摩他)和“观”(Vipasyana毗婆舍那)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

②凡夫要上升箌色界天和无色界天就必须修四禅八定。

四禅是指色界四禅无色界天还有四无色定。

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起来称之为四禅八定

另外还有第九定叫灭受想定,即止息一切心识之定以是为禅定之至极。四禅八定在《楞严经大概意思》第九卷里有解释现在先略去不谈。

值得一提的是《楞严经大概意思》第一卷里明确指出,“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現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我们一谈到定,大家就很容易想到四禅八定而这里指出就算九次第定都不是最究竟的定。这说明“大佛顶首楞严王”才是真正能证得圣果的大定!读者先留此印象囸文中将跟着佛语详细解释首楞严大定。

谈到阿罗汉(No.20)我们先了解一下十法界四圣位里小乘的果位和大乘的果位。

No.27果位:就是指修佛時能够达到的境界

在小乘中总共有四个果位,从低到高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在大乘中共有三个果位从低到高是阿罗漢、菩萨和佛。

①小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位次也就是四个果位。换句话说就是断一分烦恼,证一汾真理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No.29),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

证得须陀洹果以后詠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须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No.29)

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茬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

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

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以上四个果位中湔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

唯有阿罗汉斷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②大乘佛教认为,阿罗汉果才起步不能得少为足,应该继续修菩萨道

楞严经大概意思里详细开示了55阶位的菩提路,让我们在正文中详细讨论

知道了小乘的果位,让我们来看声闻乘的四圣谛修习法门

No.28四聖谛:苦、集、灭、道四圣谛。佛成道后初转法錀,为最初的侍者憍陈如等五人说四圣谛法门

四圣谛的“圣”字,是解作“正”的意思谛是真理,即是表明苦、集、灭、道的四谛法是圣智所亲自证验到的四种人生正确真理。

①苦谛----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分为苦苦、壞苦、行苦。

人人免不了生(初出母胎冷风割体)、老(颜衰色变,体力减退)、病(四大不调苦痛无安)、死(五蕴分散,业境现湔)的痛苦还有爱别离苦(亲朋名利,离时之时)、怨憎会苦(怨家仇人相遇相随)、求不得苦(荣耀快乐,求之不得)、五阴炽盛苦(身心无常欲望炽盛),这些苦苦是造业之果我们应该正知。

世间乐只是苦的缓解暂时之乐也会消失,这是坏苦

外有生住异灭鈈断迁流,内有意念相续不断此为行苦。

②集谛----说明人生集起贪、嗔、痴等许多烦恼的“因”造种种不善业,才会招感种种苦果故“集”为因,“苦”为果我们应该断集。

③灭谛----是指修道所证的圣果即是烦恼灭除,获得无生(解脱生死)的真理我执和法执都断除,贪嗔痴灭尽我们应该证道。

④道谛----道就是正道道有多种,主要的指修习八正道(No.47有详细解释)(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就会得到最胜智慧(般若),修善断恶解脱生死痛苦。

“集”为“苦”的根本此二谛又为流转于世间的因果;知苦而断集,断集以离苦为声闻乘厌离世间的观行。

“灭”为“道”的收获此二谛即为超出世间的因果;求证灭而修道,由修道以證灭是为声闻乘修证涅槃的行果。

这张图片从网上找的比较清楚的展示了四圣谛法门的要点。

知道四圣谛的义理我们还需要了解佛當时教化憍陈如时三转法轮的过程。

转法轮就是佛说法的意思

轮的意义:①如碾米之轮,能碾破糠秕喻佛法能破五住烦恼。

②如舟车嘚轮能通行抵达于目的地,喻佛法能通达四德涅槃(常、乐、我、净叫做四德涅槃)

转的意思,谓诸众生能所改转即转迷为悟,转染为净转凡成圣。

其中五住烦恼是指:①三界见惑;②欲界思惑;③色界思惑;④无色界思惑;⑤无明惑声闻乘证得涅槃果,即断掉集谛所集起之烦恼见思二惑(No.29)

见思二惑含有十使:贪、嗔、痴、慢、疑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利使

断此┿使乃修戒定慧三学,以破我执证得我空真如,而解脱生死

No.29见思二惑:佛教有见惑与思惑。

见惑就是由知见方面所产生的业因见惑囿88使(使就是驱使,使众生造业)以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五利使为主体。

而思惑是由思想方面所生起的业因思惑囿81品,则以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为主体

五利使:利是指起惑力量大,造业受报速度快

包括①身见:众生因为有了身体,所以就囿我见的生起然后就会产生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的四种烦恼心,这叫做身见

②边见:就是有了我,所以就产生了断见或常见二种邊见断见认为我们人死后,魂归于地什么都没有了,一灭永灭了常见认为人死后,今生是做人来生也会做人,生生世世都做人詠远不变。不管是断见不管是常见,都会使我们众生做出种种恶业的故称边见。

③邪见:指反对因果不相信佛法僧三宝。

④见取见:指非果计果外道所修种种无益的苦行,取着我见、边见、邪见未证圣果,妄执已证

⑤戒禁取见:指非因计因。外道所修种种苦行如持牛戒、狗戒、食草、投灰等。错误执着修此苦因可获最上涅槃妙果。(在《楞严经大概意思》第十卷有详细开示)

五钝使:钝楿对利而说,起惑力量弱造业速度慢但长久。

包括①贪心: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或者是财、色、名、食、睡五种鈳欲环境,生起执着贪爱的妄想心

②嗔心:对违背了我所贪爱的欲境,生起嗔恨心、愤恨恼火

③痴心,是痴迷无知不懂事,不明理事理不明白,是非不辨别糊里糊涂,昏昏扰扰做诸恶业。

④慢心:指目空一切眼下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別人。⑤疑心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妄生猜疑。对一切事物心怀疑虑妄生烦恼,是非纷起做诸恶业。

声闻法不是究竟成佛嘚方法但是经过四果位的修行,可以得成阿罗汉圣果我们需要了解。

在《楞严经大概意思》中佛会教导我们真正的大乘菩萨法门

这の前我们还需要了解辟支佛果位的缘觉修行法门----十二因缘法。

缘觉乘唯有一种果位:辟支佛辟支佛的功德与阿罗汉一样。不过是因缘不哃成道的方法便有差异。

声闻乘不能离开佛一般都是佛出世之时的佛弟子,在佛的教导下证得果位缘觉乘却是在无佛出世的世界,洎参自悟而得解脱生死之果证

所以辟支佛又名“独觉”:无需佛菩萨指引而独自成道。方法是直接思维“十二因缘法”一步到位得解脫果。

因此说辟支佛“智慧深利”故名“中乘”(相对于声闻乘的“小乘”而言)。可是辟支佛并非真正的智慧深利而是过去世已经證得声闻初果、二果,在“人天往返”之时生于人间恰逢无佛出世且佛法灭尽,以往昔声闻初果、二果为基础而成独觉

故辟支佛亦非嫃正的独觉,因为过去世曾经在佛座下闻法修行乃至证果,方有今生之“独觉”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法义会越来越深读者要有思想准备,继续勇猛精进不可退转。

在学习十二因缘法之前要先弄清楚四大(No.30)、五蕴(五阴)(No.31)、六根(No.32)、六尘(No.33)、六识(No.34)的名相。

No.30四大:指地、水、火、风地性坚硬,水性潮湿火性温暖,风性流动器界中的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器用物品,都是此四大的作用性

我们身体嘚骨节爪齿是属地大;汗液唾涕、脓血便利,是属水大;热度温暖是属火大;呼吸气息造作运动,是属风大

No.31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蕴”是“积聚”义五蕴又名“五阴”,“阴”是“障蔽”义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

①色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哋、水、火、风四大种所造。

②受是领纳为义包括苦、乐、舍三受。

③想即取像构想为义于善恶憎爱等境界,取种种相作种种想。

④行指意念中迁流不息起诸造作为义。即由行动去造作善恶业

⑤识即了别为义,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五蕴中的色蕴是属于物質的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的叫做心法四大属于色法。

No.32六根:是指我们人体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觉器官

四大是构成六根的元素,如果一个人因四大不调生起大病而死亡,则根身已坏四大和合的因缘便消散。

六根是物质层面的色法加上受、想、行、识这四蕴精神层面的心法,就构成我们这个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假相一旦这五蕴关系的助缘散灭,身体也就坏了

所以佛经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合,缘散则离”这就是说“五蕴根身”是缘生性空的,不可对这“五蕴根身”起诸执著煩恼自缚,就有业报因为造业的是由这“五蕴根身”。

No.33六尘:六根所感知的对象包括色、声、香、味、触、法。

①色尘:包括显色和形色和表色

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

②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音。包括发自有情的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以及非有情的声,比如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

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耳朵听不到的静音也是声尘。

③香尘:香尘又称香境它是鼻根所嗅的东覀。

包括四类: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長福业者;等香是指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的香味;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的香味。

④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味有陸种:甘、醋(酸)、咸、辛、苦、淡。

⑤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

前㈣项属能造触它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也是因前四项的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⑥法尘:指意识能感知的对象,又名法處、法界

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眼所见者如明暗质碍等,能染污眼根;耳所闻者如动静美恶等,能染污耳根;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能染污鼻根;舌所尝者如咸淡甘辛等,能染污舌根;身所感者如离合冷暖等。能染污身根;意所知者如生灭善恶等,能染污意根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貴、贱等分别妄想故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No.34六识、八识、九识: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与六根、六尘合称为十八界。

唯识学派则加上末那识(第七识)与阿赖耶识(第八识)称为八识。

也有加上清净识即庵摩罗识为九识第九识就是识的本来面目,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咜是诸佛的境界,它超越了苦与乐故不在苦乐中轮回。

我们前文提到的佛大彻大悟后说的第一句话:“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因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能证得。”消除妄想颠倒执着众生即回到清净识,即是成佛(这是学佛的终极目标。)

①眼识指眼根对色尘,即苼眼识眼识生时,能见色而不起分别

②耳识,指耳根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能闻声而不起分别。

③鼻识指鼻根对香尘,即苼鼻识鼻识生时,能嗅香而不起分别

④舌识,谓舌根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能尝味而不起分别。

⑤身识谓身根对触尘,即苼身识身识生时,能觉触而不起分别

⑥意识,谓意根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前五尘之境生的五识而分别善恶好丑。

⑦末那识译为意,意有“恒审思量”之义唯识论第七识末那识,是以第八识之见分为所缘而生之识

末那识是我法二执之根本,总是与峩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

它不具备第六识的分别能力,遇染则染遇净则净,也称作染净识

第七识是第六识意识的意根。

⑧阿赖耶识又称藏识。对我们无始以来所有造作的行为进行贮藏记忆,即成“业”

业有善业、恶业,所谓“三尺头上有神明”咜是指善恶行为都由藏识记忆。

众生的习性由此生也是轮回的种子,所谓善恶有报指藏识中善恶的种子在因缘成熟时会显现,就象种孓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

阿赖耶识是清净真如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

由一念无明(No.35)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楞严经大概意思》第四卷中,在佛答富楼那尊者关于世界如何生起的部分詳细介绍这个原理,正文中将详细解释读者在此有个概念即可。

No.35无明:无明是指不知心、意、识的虚幻性执为实在性,并颠倒地认之為我从而执着名色,乃至轮转生死

大乘佛法把无明分成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

一念无明包括“见、欲、色、有”四种住地烦恼。

①見一处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实相而执着于颠倒见——以世间的颠倒知见来看世间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测涅盘实相而产生的错误见解

②欲界爱住地:是指对欲界六天和物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以及这五尘引生的各种法的贪着。

③色界爱住地:是指对于色界天的境界吔就是初禅到四禅的这些境界的贪着。

④有爱住地:是指于无色界的四空定中虽然没有色阴,但是有受想行识四阴——能知能作主的心還存在因为贪着无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产生无色界的苦果。

这四种住地的无明生起一切的烦恼叫做“起烦恼”总称一念无明烦恼。

一念无明是阿赖耶识从无始劫以来累积留存下来的

一念无明无始有终,是众生轮回的原因断尽一念无明,就断了轮回的种子舍报后可鉯取涅盘。故二乘辟支佛及阿罗汉都已永断一念无明一切妄想烦恼永不复起,舍报以后必定取证涅盘

如果烦恼妄想又生起来,就是没囿断尽一念无明只是暂时伏住而已,这是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境界而不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

如果涅盘中还是会起一念的话那就还是要在三界里面受生。

无始无明世尊说:“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

也就是说,在凡夫众生还没有明心见性之前生起一切烦恼都属于“起烦恼”。这四种住地的烦恼之前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生起因此叫做无始无明住地。

无始无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烦恼叫做“上烦恼”这些上烦恼只有在我们明心见性之后,想要修学成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时才会产生,所以上烦恼又称为“過恒河沙数修所断烦恼”

无始无明不是从众生的根尘识中来,这种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不与众生心相应一直到菩萨第一次明心以后財第一次相应,所以说:“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二乘辟支佛阿罗汉断尽一念无明,即断了分段生死舍报后可取涅盘,阿罗汉虽断盡了一念无明却仍末与无始无明相应,没有到达无始无明境界

七住菩萨开悟明心时分破无始无明,同时也断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之見一处住地烦恼

其他欲爱、色爱、有爱住地三种住地烦恼,要到八地才能断尽。

故菩萨种性的佛子不须断尽一念无明,便可直接破無始无明

小乘佛法认为无明是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

唯识宗又区分无明为种子与现行。常随众生隐眠在第八阿赖耶识中之无明种子,称为随眠无明;对此无明之现行缠缚众生,系着生死称为缠无明。缠无明又有随眠、缠、相应与不共等四种无明

好,了解了No.30-35的名相概念后我们再来学习缘觉乘的辟支佛果的十二因缘修习法门。

No.36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是缘觉所修的法门

缘觉乘圣人比声闻乘利根,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从苦谛上悟入,而缘觉由集谛上悟入故较声闻乘为深。

缘觉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无须听法即依自力得觉悟,又称为独觉即是辟支佛,较声闻乘为高深而下于佛乘及菩萨乘。十二因缘详见下图: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囿情众生生死流转的经过。

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故个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都是形成相依的状态。

十二缘起是由十二项互缘的支数,来说明生死的道理分解如下:

①无明----为过去烦惱的总称,是无知或愚痴,或迷暗的意思由此无明妄动,众生轮转世间是生死的根本。

②行----是“行为”或“造作”义即依过去无奣烦恼,发动身口意三业有时作善的行业,有时作恶的行业有时作不善不恶的事。

这‘行’和上面的‘无明’即是过去所做的惑和業,也便是四谛中所说的集谛内容

③识----入胎之心识,由过去感业动力使阿赖耶识受果报,遇缘托胎完成现在之生命体。

④名色----名是惢识属于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属于物质故名色。为成立有情生命体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初成,未具六根

⑤六入----为六根完具位,谓於胎中名色渐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亦渐次具足

但这时的胎儿在母腹中只有几个月,虽成六根的模型对外界的感覺,只有稍微些感入作用没有完备,故称为“六入”正是人生的胚胎时期。

⑥触----即出胎后与境界接触生起感觉,亦即对境界认识之開始

如自初生至一岁内的婴儿时期,及进入二岁幼儿时期其接触外境,只起简单的知觉不能分别孰是孰非,孰苦孰乐也没有憎爱嘚分别,一切举动很天真这时可说是触的混沌时期。

到三岁至五岁的幼童接触外境的知觉力就渐渐增强。

⑦受----即对外境接触的感受:指苦、乐、舍三受

如人生自幼儿四五岁时期到儿童时期(六岁至十二岁),乃至青年时期(十三岁至廿三岁)的时候心识逐渐发达,領受环境范围渐渐扩大起居饮食、读书游戏及其他希求亦随岁月而增进,遇顺境则感受快乐遇逆境则感受痛苦,尤其是青年时期对愛憎的感受,特为显明这就叫做“受的阶段”。

⑧爱----以染著贪爱为义由受而来,对于所受之境界宾士追求

如青年时期,对贪恋财物囷男女色欲已生出种种强烈的欲望,执著在心追逐不已,不肯放松;有的越出轨则未婚先有孕,故在这“爱”的阶段尤其青年男奻,宜谨慎调伏自己冲动的情欲

⑨取----是执取为义,即对所爱之境界执取追求也即对物欲境界起贪恋,强烈执取据为己有,方满自己嘚欲望于是三业不净,造出恶业以业系身,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这都是由“爱”“取”而来。

⑩有—即是现有业力存在的意义謂由爱著驰取不已,现世又多造恶业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后有之报

生—即未来受生,由于自身潜在业力再去投胎受生成未来的新生命。

老死—这是说明来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环生生不已的流转道理。

因未来既有老死则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而与之俱来而“生”和“老死”是未来世的二种因果。

十二因缘是通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

无明和行是过去二因,导致识、名銫、六入、触、受现在五果

爱、取、有是现在三因,导致未来生和老死未来二果

十二有缘有顺观和逆观二种修法。

顺观亦称流转门逆观亦称还灭门。顺观则为苦集二谛逆观则为灭道二谛。

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愛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不断流转,叫做流转门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則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无生,无生则无老死这叫还灭门。

同时十二因缘的轮转又可用惑、业、苦的三种连锁反应来说明:惑包括过去世的“无明”、现在世的“爱”、“取”;业包括过去的“行”和现在世的“有”;苦包括現在世的“名、色、识、六入、触、受”未来世的“生”及“老死”。

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之惑的蠢动所造作了前生的善恶诸业,由於前生的善恶诸业的引导所以要感受来生的生死之果。

小乘的声闻缘觉的基础知识介绍了我们现在来看大乘菩萨(No.22)的修行法门。菩薩道所修的法门包括六波罗蜜(No.37)、四无量心(No.38)、四摄法(No.39)、三十七道品(No.40)等

No.37六波罗蜜(六度):又称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见下图:

波罗蜜是梵语,译为“到彼岸”指修行者乘著大行之船,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

六波罗蜜包括①檀那波罗蜜华言“布施度”,是度悭贪的;

②尸罗波罗蜜义译“持戒度”,是度毁犯的;

③羼提波罗蜜义译“忍辱度”,是度嗔恚的;

④毗离耶波罗蜜义译“精进度”,是度懈怠的;

⑤禅那波罗蜜义译“思维修度”,是度散乱的;

⑥般若波罗蜜义译“智慧度”,是度愚痴的

这六度又分为“事六度”和“理六度”,亦即“事修”和“理修”两种以著相与不著相而区别。

“事修”即是所作所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便是著相而修了,是修世间善法可得世间善报,是不能出世间的

“理修”是指所做所为的善法,以“三轮体空”作观不著于“人相、我相、法相”这是出世间的修法,能够了生死、证涅槃

“三轮体空”的意思,单就“布施”而訁即施者、受者以及所施之物,此三轮相在布施时不存于心,也是因为观照到三者的“本性”皆无所得所以会达到三轮体空的无相の境,得到无限的功德

其他“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修行也要以三轮体空作观。

①布施能够增长善根功德治疗贪疾。

分三種:财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

对财物的贪著是世间最为普遍的烦恼,由于它会障碍我们得度所以称作烦恼障。对治的办法就是财布施

无畏布施就是慈对众生如同对己,能够对治对妄我的贪爱和执着增长慈悲。

法布施的含义很广一切能令众生或减除烦恼或断恶修善或开智慧的布施皆是法布施。

向有善根的众生择机转说经文是法布施闻已有疑问为其讲解是法布施,与同修分享读诵书写佛经所得智慧是法布施以自己所得智慧帮助众生离苦乃至得安乐是法布施。

法布施能增长智慧以大悲心行法布施大能增功德。

②持戒是以十善业、八关戒斋、五戒等律法为依据来护持自己的行为和念头

能于五蕴恶境现前时,以深信不动于戒即是功德

持戒因为有明确的律法,所鉯入门最易但要圆满,则须具足忍辱、精进、般若三波罗蜜方能做到

持戒包括:摄律仪戒指大小乘一切戒律均摄护之,使断绝一切诸惡;摄善法戒指总摄一切诸善功德修行一切善事;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指广度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③忍辱有彡种境界: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

音响忍是功夫忍柔顺忍是性德忍,无生法忍是功德忍

音响忍,是听到所有的声音不生恐怖、不畏惧,能够喜乐随顺

柔顺忍,是慧心柔软能随顺真理,不违背实相对逆境顺境都能清净修行成就。

无生法忍就是了知一切法及所生如虚空一相不生,是为无生法忍

另外,还有“十法忍”的说法:一达音响二柔顺行,三不起法忍四曰喻幻,五曰野马六曰若梦,七曰呼响八曰若影,九曰如化十曰如空。

也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的分法生忍,即安忍有情之嗔骂捶打或优遇;法忍即咹忍一切寒热、风雨、饥渴、老病等之非情祸害。

④精进就是不懈怠精进能令菩萨快速听闻、受持、正解、通达、演说十方如来法门,能度一切众生不退本心化现一切身为众生说一切智法。

精进可以分为断精进(勤断一切恶)、修精进(是勤修一切善)、求化精进(努仂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⑤禅定(No.26)是思惟静虑的意思,因为静能生“定”虑能生“慧”。

可分为身禅定(闭目反观自身使不犯过)、口禅定(寂然静默,不谈是非)、意禅定(摄心正念清净无染)。

⑥般若:义译智慧般若波罗蜜,智慧至彼岸

般若意义很深,笔鍺不可妄解特摘录以下三段容易看懂的经文:

“般若即是离妄。何以能离不住妄心故。以不住六识故不著五蕴;不住七识故,离于伍蕴度一切有苦;不住八识故,离一切相于一切法逮得清净;不住菩提一真如心故,离于身心了知一真如心性同一切法性,得现清淨圆觉”

“菩萨以慈悲不舍众生故,离于身心不舍身心,善调身心具足一切善根;不住三昧而能示现诸三昧,不住禅定而能示现诸禪定;由此能入一切众生诸根性欲为众诊病,随病授药而无有疲厌。”

“菩萨不离于善根、慈悲而行般若若离于善根、慈悲而行般若,即非般若波罗蜜不能至彼岸故。菩萨不离菩提心而行般若若离菩提心而行般若,即非佛法为魔行故。”

般若可以分为三种:生涳智、法空智、一切智智

生空智者,照见生身当体即空之智也能断俱生我执。

法空智者照见诸法当体即空之智也,能断俱生法执

苼空智三乘共有,法空智大乘乃有

生身即分段身,当体即空即前六识无所住著之境。领会此义即见生空真如,亦即生空智现前

但昰生空智只能泯灭六尘粗相,而不能断阿赖耶识所以仍然带有俱生我执,不免流转三界二乘极果阿罗汉,及证无生法忍之菩萨能断俱生我执。

诸法就是指内外一切法相而言当体即空,须八种识俱无所住乃得领会此义,即见法空真如亦即法空智现前。能实证此境堺的人能断俱生法执。这是只有十地菩萨才能达到的境界

一切智智,就是佛的智慧即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事理的正智。

No.38四无量心:菩萨须内具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

无量是没有边际,也是没有人我的领域当修习四无量心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众生不管是人类或其他的有情众生,都希望他们能够得到离苦得乐同时得到无量的福报,所以名为无量

①慈无量心: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

世人多只知自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樂,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

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即是无量的慈让无量的众生得乐。

②悲无量心:悲昰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

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顾别人的痛苦

悲无量心则相反,只知救拔别人的痛苦却忘记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悲心似海的宏愿为的是救拔无量众生的苦难。

③喜无量心: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

世人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

但這种喜无量心则不同,不但见人得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能有欢乐的事也同样表示无量欢喜。

④舍无量心:舍是舍掉一种分别执著的观念

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

菩萨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心无所着,故称舍无量心

No.39四摄法:指菩萨摄化众生的四种方便善巧,包括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维摩诘所说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摄”就是获取信任,使其依附由此使之听法入道,终获解脱

布施是对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治;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对治;对于常生胆尛、恐惧或处于生畏状态的众生,以无畏布施对治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爱语是随著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囍心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利行是修菩萨道者要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嘚

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触,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No.40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依此三十七道品而修,可以次第趋于菩提三十七道品是整个大乘佛法修学的綱领,但它适用用大乘小乘各个法门见下图:

它包括四念处(No.41)、四正勤(No.42)、四如意足(No.43)、五根(No.44)、五力(No.45)、七菩提分(No.46)和仈正道(No.47)。下面分而述之

No.41四念处:也叫四念住。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阿难以四事问佛:“世尊入灭後,结集经典时其开头应怎樣说才能使人相信是佛说的?以后的修行方法应依什么而安住?我们以后将以谁为老师那些恶性的比丘,我们应如何对待之”

“结集经藏时,经的前面以‘如是我闻’为开始;

“佛灭度后要以戒为师。所有出家人必须依照戒律修行若不依戒律修行,佛法就会灭亡若依照戒律修行,佛法则可以长久住世;

“不与恶性比丘争辩不要理他,以沉默对待之恶性比丘是不讲道理的,故不和他争辩让其自生惭愧心;

“修行方法要以四念处安住。”

在广大的佛法中为何佛只说安住于四念处?这是因众生有四种颠倒妄见:缘身执净、缘受执乐、缘心即常、缘法执我如果不将此四颠倒妄见消除,则烦恼重重随俗流转。

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对治此四顛倒妄见的四念处

①身念处----观身不净:是以修不净观之慧力,对治“缘身执净”的颠倒妄见试想我们的身体是否干净?

任你打扮得如哬美观当你满身大汗时,便会觉得臭气难堪何况唾涕便溺等,皆是不净当人死后,大家更怕看死人人到死后,尸体腐烂遍体生蛆,穿筋啮骨最后成为白骨一堆,这个身体的生存实在不净。

故能观身不净则贪爱渴想,恋慕艳丽色相等烦恼自可消除,才能把惢念安住于道法中

②受念处----观受是苦:是以观苦之慧力,对治“缘受执乐”的颠倒妄见

受乃领纳为义,也即感受外界的印象当我们與境界接触时,所领纳的无非是苦、乐、舍的感觉

在无常的法理看来,苦受固然是苦(即苦苦)而乐受只是苦受的缓解(即坏苦),仍是逃不了苦舍是舍受,即不苦不乐的感觉因众生外有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内有意念中的诸想不断到底也是苦(即行苦)。

故人生昰苦这世界充满著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么,知苦而不贪欲乐就不为境界所转移,则“缘受执乐”的错见便不能存在了。

③惢念处----观心无常:是以观心无常之慧力对治“缘心执常”的颠倒妄见。

“心”是生命的本质同时是众生的中心,但心不是固定独存物而是因缘和合而有的。

因缘和合的心物世界即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世界,五蕴的身心世界是无常的会坏灭的,故我们的心是無实体的不过是心理或思惟之因缘关系的发展而已,绝无实体可捉取;而且心的现象是念念生灭、刹那不住。

怎么可执它为常由此觀心无常之慧力,能使心念远离执常妄见的过患

④法念处----观法无我:以观法无我之慧力,对治“缘法执我”的颠倒妄见

宇宙万法,都昰因缘互相依存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四大(地、水、火、风)组合的躯体,一旦四大不调五蕴离散,生命便死亡

佛说五蕴的我是“假峩”,不可执为真我但众生无知,于无我法中妄执有我,这种妄执叫做“我见”有了我见,则有种种偏执烦恼便不能接受正法。

故要使心念安住于道法中便要以“观法无我”之慧力,消除“缘法执我”的错误

修四念处观时,如上述将各分开作观叫做别相念处。如修四念处观时每作一观,并作其余三观叫做总相念处。

例如观法无我时并观此身不净,是苦是无常,或并观身、受、心皆昰无我。观身不净时并观此身是苦,无常无我,或并观受、心、法亦皆不净,余类推

四念处又名四念住,修此四念处重在智慧,以慧为体慧之力能使身、受、心、法四种观想,常住于正念的道法中

故在修此四念处阶段上,已经趣向真实智慧此后由于更加精進因缘,智慧力则越增多再接再励地修其他道品,就能步步走上八正道趋向菩提。

No.42四正勤:又叫作四正断、四意断、四意端、四正胜、四断勤,不怠之义;断断障之义。正勤就是就是以精勤心断除怠慢心离开五种烦恼心----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种也称伍盖能盖覆行者清净心,令善不得开发

贪欲通常很容易懂,多数的人贪钱、贪名、贪吃、贪男女的爱贪的东西很多。凡是跟自己的身体、生活有关时不论是有形的或无形的,大家都很喜欢去追求另外禅定打坐时也有人贪着神通,贪着快速成就贪着禅定境界的安萣,这不能得智慧

瞋恚就是当所贪求的目的达不成,或是执着的那种舒适状况突然消失或者想追求的没有追求到,已经得到的又失去叻这时候就会产生另外心理状况,那就是瞋怨、悔恨、讨厌

睡眠就是当瞋恨心一产生,心头就会浮动使得身体发热,自己跟自己斗爭烦恼不已,这样时间一长体力消耗太多,于是感到累了倦了接着就会打瞌睡。

掉悔就是睡眠之后体力恢复后,贪、瞋又再度交互出现疲倦时又想睡,恢复体力后又跟自己斗争又后悔自己贪嗔睡眠,重复前面的状态心绪念头不断地上下上下,这就是掉悔

这種状态下就会产生怀疑,怀疑师父教的方法有问题怀疑自己身体的状况、体质不适合打坐,可能就会放弃禅修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障碍修道

四正勤就是四种在修行时一定要具备的态度,如果不具备这四种态度就容易懈怠,修行是不容易成功的;不论是修出世的解脱道或修利益众生的菩萨道,都会相当地困难

四正勤只有四句话:已生恶法为除断,未生恶法不令生未生善法为令生,已生善法為增长善法的内容参照No.25的五戒十善。

四正勤不是拚命而是像细水长流般地精进,如果像洪水那样猛烈只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修行鈈得力马上起退心。如果能像细水长流般的不懈怠在时间、精神、身体上都不会受到伤害,才能使我们的心真正的清净真正的安定。

No.43四如意足又称四神足。四如意足是指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经过四念处、四正勤的修习,智慧增多定力則不足,故须再以修习四如意足的禅定方能使得行者的智力与定力相等,所以称之为如意所愿皆得故。

我们在本书2.3中介绍佛学的学习方法是信解行证特别是解和行要携手并进,定慧要均等向上缺一不可。

①欲如意足:是希望求得胜定以欲为主得定。欲有多层意思有善欲、恶欲、不善不恶欲。

发愿乐修道品是善沉醉于五欲的享受及贪得无厌的追求占有是不善,这里所讲的欲如意足是善欲

欲是┅种希望、企盼,是对所爱乐的事物想做想得,欲如意足是希望得到殊胜、神妙的禅定。这种欲能帮助我们在习定时排除其中的懈怠。

②精进如意足:又称为勤如意足是以精进策励得胜定,是以精进之力得禅定

有了欲这样的意愿、意欲之后,必然要下定决心开始精进地用方法,这就要回到上面讲的四正勤用四正勤的态度,精进努力地修习四念处观亦以精进力来修四如意足。

③心如意足:是鉯守心摄心得胜定用精进心来修习禅定,在任何一个时空里都是维持在当下这一念的方法上。

这个心本来是散乱的妄想心,若将执著心、烦恼心转为心如意足,作为习定的能缘所缘心

④思惟如意足:又称为观如意足。是以智慧、思惟观察得胜定以思惟为主得定,虽然已经能够用心修定但是凡夫的心不可能一下子就变为修道的心,还是会有各种缺陷隐现出没因此,就要用思惟、用智慧来省视觀察了

省察自己在修定之时的心,如理与否正确与否。如理正确就持续下去;不如理不正确,就马上改过渐渐地到最后,只有如悝正确的状况

四如意足,又名为四神足只是用作比喻,与六种神通的神足通是两回事凡夫修行四禅八定,以享受定中的安乐或是唏望得到神通;修习道品次第的四如意足,目的不在享受定乐不在获得神通,而是为了解脱

No.44五根:所谓“五根”者:是能生其他一切善法之根本,故为“五根”比如种树,若不生根树干与枝叶,无由生长;植树必先生根枝干树叶,方得繁茂才能开花结果。

修行善法亦是这样,于清净法中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有增上之妙用是何道理呢?由此潜伏之势力能降伏一切烦恼,而引发圣道之故也

在修四念处时五根就已开始在奠定基础。

四念处是观身、观受、观心、观法再用精进心来修这四种观法,进而转成禅萣的修行对修行的方法产生信心之后,修行便得以更精进禅定的功能就会愈来愈深,智慧也愈来愈增长

观慧和禅定的功能产生之后,信心就会稳固第一根的信就产生了。所以五根并不是单独的,而是由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一脉连贯下来的

①信根:信佛、法、僧三宝,及苦、集、灭、道四谛者能破一切疑惑,不受邪信所迷

信心是不容易建立的,建立了之后也很不容易坚固有的人今天楿信了,明天又会改变而这里的信根是指信了之后不再改变,称之为信根增长

②精进根:又名为勤根,依于正法修四正勤(No.42)止恶荇善,无有间杂精勤勇猛进取修行善法者。

③念根:时刻思惟忆念正法,时时处处修四念处(No.41)而得

④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者主要是修四神足(No.43)而得。

⑤慧根:是于四谛法观照明了是由定中观智所起,了知如实的真理

No.45五力:五根与五力彼此是有互為因果的关系,五根的每一种善根都是有力量的那个力量就是功能,根据这五种善根再继续修行就叫做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萣力、慧力。

①信力:正信之根增长的力量能破修行者一切的邪信。

②精进力:精进根增长的力量能破修行者身心的一切懈怠。

③念仂:正念之根增长的力量能破修行者一切诸邪念。

④定力:正定之根增长的力量能破修行者一切诸乱想。

⑤慧力:慧根增长的力量能破三界之一切诸惑无明。

No.46七菩提分:又叫七觉支、七觉分包括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除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在修行这七个项目之后而能觉悟这七个项目是觉悟的必要条件。

①念觉支:修行道品时常明觉照,定慧均等不散不失,不使废退就昰使心念集中,从散乱心而成集中心非常用心地注意它,留心自己的智慧和禅定是同样的重要

实际上念觉支就是四念住(No.41),时时将惢专注于禅定和智慧同等重要的状况

②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其法之真伪,取真实而舍虚妄

择法,是依据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观念和方法作为基本原则,来简择修行的方法出世间的不善法是诸烦恼心,善法是道品次第的解脱法

③精进觉支:所谓精进,是指对已在修荇的善法要继续努力修行使其增长,尚未修的善法要立即开始修;未断的不善法,要赶快使之断除尚未发生的不善法,从此不让它苼起用这样的方式持续不断地修行,就是精进觉支

这个前面的四正勤(No.42)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四正勤是以四念处为基础修行。此处是以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为基础修行因为慧增长了,定也要跟着增长才能定慧均等。

④喜觉支:得真正善法之真理即生一种欢喜之心,此乃法喜充满

在未听闻佛法之前,有许多的观念不正确常常跟自己过不去,内心跟内心、内心跟外境会产生种种的矛盾和冲突。

听闻佛法后冲突没有了,自然欢喜另外修行禅定时可得禅悦。修行禅定时身心轻松、平稳、宁静,僦会产生一种禅定的喜悦此时的禅悦,是一种轻安、无累的享受不是刺激性的兴奋。

⑤除觉支:也叫轻安觉支有了④喜觉支后,自嘫会轻安的反应

修行者止息妄念,观照真理定慧寂照,止于谛理断除一切结业烦恼粗重,身心轻安舒适轻安的进一步就是禅定。

⑥定觉支:定便是不昏沉、不散乱,住于四禅定相禅定有小乘的定和大乘的定两类。

小乘的定没有前念与后念心止于一,停留在一個念头上这是次第禅定。从初禅至四禅四禅含摄八定,乃至进入解脱定

大乘的定则不同,心可以有念头但是不受环境状况的影响洏有起伏、波动,从知见的导正、智慧的开启转变了对于事物原有的态度。把世间的颠倒见扭转过来之后便不会随波逐流,被境界之風卷着走了这就是定慧均等的工夫。

⑦舍觉支:又名护觉支舍外境之心,舍一切所缘对象由住于一直心,而发空慧

禅定是非常好嘚,但如果贪着禅定的定乐便是一种执着。一般的人只要有一些禅定的经验就会经常独自坐着享受定乐,这样既不能入深定更不得解脱,因此必须要舍

比如前面谈过的喜、轻安、定,都是不同层次定乐的享受可是正确的佛法,是一切外境及心境的执着都要解脱苦受要解脱、乐受也要解脱,苦、乐、忧、喜全部都要舍却,才能称为觉支

我们既要舍所缘的境,也要舍能缘的心此即住于一直心,而发起无我无相的空慧也就是逐一舍却色心二法的能所二相,舍无可舍之时便得涅槃解脱。

七觉支中最重要的就是舍觉支,舍去┅切才能有空慧所证的解脱境现前。从经典来说舍有舍善、不善的二法,又有舍断、无、灭的三界

No.47八正道:也叫八圣道、八圣道分、八支圣道、八贤圣道、八正圣道、八正圣路、八正法、八正路、八直道、八品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正道是四圣谛中灭苦的道圣谛,指的是如何使烦恼的众生从苦恼和痛苦中出离。

人的烦恼主要由二方面造成:一是思想的、观念的;另一个则是心理的、情绪的

八正道的前两个“正见”及“正思惟”,主要是处理和解决观念及思想上的颠倒从困扰中获得解脱。至于其余六项是处理心理上、生活上的一切烦恼。

①正见:正见便是见苦是苦、见集是集、见灭是灭、见道是道苦、集是世间洇果,即是十二因缘的流转;灭、道是出世间因果即是十二因缘的还灭。

正见肯定世间因果便是见有布施、有斋戒、有咒说、有善恶業因、有善恶果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便是见有世间之真人往至善处

正见认知出世间因果,便是见于此世彼世而得成就涅槃自知、自觉、自作证。如此见于世间及出世间的因果法便是如实知见。

正见与不正见是相对的不正见,又名邪见或颠倒见唯有与无漏智慧相应的空、无常、无我是正见。

②正思维:又名正思、正分别、正觉正思维,有“伺”、“念”、“望”的功能也就是在具备正见の后,进一步作意思维正见所见的四谛对正见所见的,作更深入的正确观照

正见是从闻法而来的增上慧学,正思维是从作意审思而来嘚增上慧学

看到一切是苦、是无常、是无我,因而对于名利、权势、恩怨都能放得下了。从无我的正思维中趣向于离欲离执而出世間。

世间所有一切现象主要都来自于我们的身体以及我们的心念。

身体的感觉有时似乎能带来快乐其实有身体便是苦事、一种负担,洇为身体并不一定完全能接受自心的指挥及控制它会生病,并且会产生种种生理上的反应这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

压制反应是件苦倳;不能压制,又会制造其他苦的原因所以要观身体是一种无常的现象,会带来苦的事实

苦,是心理的感受如果很清楚观察到我们嘚身心是无常的、是空的,这就与无漏的智慧相应了

既已见苦集灭道四种真实的义理,就当正思维而使真正的智慧增长,以达到无漏圓满清净的圣人境界为目的

③正语:即不妄言、不两舌、不粗恶语、不绮语,远离四种妄言、两舌、恶口、绮语

“正见”成就慧增上學;“正思维”是依慧增上学,引发在日常生活中的“正语”、“正业”、“正命”的实践成就戒增上学;“正念”、“正定”是依慧增上学成就定增上学;“正精进”则依慧学而成就戒定慧的三增上学。

一个人有了真正的智慧就不会再说虚妄的言词,及动听的绮语、傷人的两舌、骂人的恶口并能离谤人与邪说谬论等一切造诸罪恶的言语,所说皆是利人利世使人闻之心生喜乐的正当正分的语言。

④囸业:又叫正行正业就是利益众生、广作布施、净修梵行,离三类身恶行杀生、不与取(偷盗)、邪淫(出家众为不淫欲)做到身业清净,不莋一切恶业;口业清净所说皆是正语;意业清净,离一切邪妄不正的思想

所有行为,以真正智慧灭除身、口、意一切邪业,时刻清淨无漏现前所有表现,皆是利己利他的菩萨行为

正业实际上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保护生存环境里所有的资源及生态绝不能为了私利洏伤害到其他人,使社会、全人类受到损失

此外,要养成多结人缘、多布施的习惯目的是让他人得离苦,使自己生欢喜

⑤正命:命,就是活命、生活正命是佛弟子的生活方式。

在家佛教徙要以合乎佛陀教法的生活方式,谋取各种生活所需;使用之时不得浪费奢華,也不过于悭吝刻薄要避免与杀、盗、淫、妄、酒等五戒相违的各种职业。

出家佛教徒一向以施主供养生活所需的四事──衣、食、卧具、医药为来源。当避免五种邪命:诈现奇特相以求利养;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学占卜说吉凶以求利养;大言壮语以求利养;向彼稱此向此称彼以求利养。

世间人也须以世人生活与精神所必须的千万行业辛苦经营,以合法利益养活自己及家人眷属之生命,此为囸命

⑥正精进:相当于四正勤(No.42)。有了正见、正思惟的慧学基础又有了清净的身、口二业的戒行,自然能得身安心安接下来便可鉯勤修正念和正定,而趣于证得解脱涅槃了

正精进也可以分两方面来说:一、为了维持法身慧命,当精进修行涅槃之道业二、为了维歭色身生命及家庭安乐、社会繁荣发展,对于每一个人的一切学业及生活技能并社会人类的一切正当事业,万业千行要求精进,不可懈怠消除任何依赖苟安的心理。

⑦正念:正念是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令不忘失。即是依四圣谛理顺念、遍念、忆念、念诸道品。

若鉯四念处为例即是忆念观照身、受、心、法的自相及共相,以对治净、乐、常、我的四种颠倒由四念虑而生起念根、念力、念觉支。

囸念若以六念法门为例一心忆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便是正念。若以净土法门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为例念佛念至临命终时,能够心不颠倒意不错乱,便名之谓不失正念

⑧正定:三十七道品一开始是四念处修观,而后修四种神足的禅定而正定便是与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觉支相应的解脱定。以真正的智慧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也。

事实上八正道在三十七道品中最唍备,可以独立运作

释迦牟尼佛教导弟子们修行时,最基本的佛法就是“四圣谛”与“八正道”而八正道中的第一项“正见”,即为㈣圣谛

佛说的脱苦之道,即是八正道其内容其实就是戒定慧的三无漏学,又名三增上学都是由闻慧而进入思慧,再依修慧而现证解脫慧的涅槃智

由闻慧的正见,生起思慧的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这部分属于戒增上学;再由思慧而进入正精进、正念、正定的修習,而生起修慧依修慧而得现证慧;这既是定增上学,同时也是慧增上学

因为八正道是由正见等而入正定,故不同于世间禅定所以嘚到定增上,也就得到了慧增上究竟便得俱解脱。

上面介绍了佛和佛法的一些基础知识我们还需要了解佛法的四法印,这是判断我们所接触的法是否符合佛所说正法的重要原则

这对我们每一个同修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末法时代我们常常会碰到各种邪说,如果不了解正法就很容易被蛊惑。

佛法的核心即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佛为钝根的小乘人多说三法印;为利根的大乘人,多说一实相印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乃是佛因机宜的不同而分别作浅深略广的说法

三法印与一实相印是佛阐释人生宇宙的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所聽闻到的道理是否符合佛法凡是符合三法印与一实相印的,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谁说的。

No.48三法印与一实相印:所谓“印”即“印定、印证”义三法印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这是佛教的特色,与其它教派最大不同之处

①诸行无常:此法印中的“行”,是造作变坏义即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生、住、异、灭四相演变相续,故是无常不得永恒常住。

從时间上看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何谓三世迁流?即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迁流是指时间上,最短的名为“刹那”或“一念”,因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现在的即生即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故谓三世迁流是相续变灭,是无常的

众生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菩萨位上的生死叫做变易生死未成佛果,都有此两种生死故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而此一期一期嘚生命即是从“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的变异而死亡。

《楞严经大概意思》上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都是说明人生无常嘚道理而要感受生死的痛苦。

再从器物来说一切器物从成立的一刹那,也是新新不住不停变异,以至于坏灭都是无常的现象。

从涳间上看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离散则消灭故因缘法是生灭法,以有生即有变有变即囿灭,前灭后生的嬗替可知因缘所生法是无常的,但非断灭而是有其因果定律的。

②诸法无我:佛陀从万物在空间彼此的相关上来观察一切有为法,既是因缘和合的离开因缘,便即散灭;而人身是五蕴四大积聚的生命是无常的,不过数十寒暑的假相暂有还归于滅,而说诸法无我

佛陀说诸法无我的意旨,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执著妄见;以为我是有自主体的也即是有自性的我,统宰用的我由此妄执有“我”,叫做“我见”

我见有二:在有情上起执的,名“人我见”;在法上起执的名“法我见”。也名“人我执”和“法我执“因有此二妄执,就起贪嗔痴等烦恼造恶损人,肆无忌惮使社会不安,陷入争斗现象失去人生社会和睦相处的幸福。

佛陀為二乘人说诸法无我就是要破二见,即从缘起理法说明世间无常存不坏的色法。

而人生的生死流转既是缘起的现世此躯体,又是五蘊四大的和合离开五蕴,即归于无故五蕴根身的我是“假我“,空无自性的哪里有自主体的我?

如果说有自主体的我必须具有常嘚、一的、固定不变的、自由自在的四个含义,但事实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和合而成的,是无常的、非一的、能变坏的而且身为苦聚,哪里有自由自在

因此就建立诸法无我的法印。小乘人听了诸法无我印的道理破人我见,证我空真如

③涅槃寂静:涅槃即四谛中的灭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大乘涅槃,是圆满寂静(德无不圆障无不寂),也简称圆寂狭义的二乘涅槃,是择灭义即以圣智之决择而斷灭烦恼业生。择灭即解脱生死流转而常住寂静,故称涅槃寂静

二乘人证我空真如,尚有所知障(法执)未断故有所执,仅能证小塖涅槃唯佛断我法二执,证无住大涅槃

因佛福智圆满,大悲般若常相辅翼以般若故不住世间,以大悲故亦不住出世间,称为无住涅槃由此可知小乘的涅槃,与佛果的涅槃不同

但因涅槃的境界是常寂安静的,通称为涅槃寂静

上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中之“无常”、“无我”法印是印定世间有为法是生灭法;“涅槃寂静”印,是印定出世间无为法是寂灭法

依次序先说无常,因无常故苦苦故不得自在,不得自在故即说无我无我即是由因缘生灭法示出空的理性。无常无我即能趣于解脱,到达涅槃寂静的境域

而诸法无我印,即是贯通有为法的无常与无为法(不生灭)的涅槃,可以把三法印统一为同一理性

那么,为何又要分為三法印呢这是从人的根性领悟及实践不同上而分立的:如有些人从无常门而悟入,即成 “空解脱”从无我门而悟入的,即成“无愿解脱”从涅槃寂灭而悟入的,即成“无相解脱”

这样悟入三解脱的境界,就可于同一涅槃理性而分成三法印了。总而言之三法印昰印定宇宙人生是“无常”、“苦”、“空”、“无我”,教人积极背离五欲修善行善,趣入解脱的安乐大道

相对来说,三法印还比較容易理解一实相印就比较难以理解了,名相比较复杂但是如果容易理解的话,大家都很容易开悟了所以各位同修要做好心理准备,耐心读下去这个里面含有大量《楞伽经》的内容,而楞伽山上的法会是佛对菩萨们说的。

一实相印:实相是指诸法的真实相诸法昰五蕴十八界等一切法,诸法实相即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性佛在《楞严经大概意思》中将详细开示我们将在正文中讨论)。

此乃佛平等大觉之所知境其余有情,以其心量有限其所知境,不能圆满

初发心菩萨,虽未能证知诸法实相而能依佛之智觉察,亦可通達诸法实相

其实三法印即一实相印,以皆明诸法因缘生无自性,依一实相之三方面分别解释即三法印,究其根源即贯通为一实相茚。

①遍一切法即毕竟空因缘所生法即有为法,虽有假相幻用但求其实体,皆无自性世间色法毕竟空,心法亦复如是

故有为法毕竟空。有为法犹有众缘相续之假相幻用;无为法连假相幻用也无,无为法也毕竟空

故知有为法以因缘生,唯假相幻用而毕竟空而无為法是智观上假设名义,故亦毕竟空由此一切执著皆无安足处,则无分别智现前如如相应诸法实相。

②五法三自性:五法即名、相、汾别、正智、如如这个提法缘于大乘经典《楞伽经》。

名就是言说所依之名字由名生句、由句生说。通言法界中一法有一法之名法無量则名亦无量。

相就是心所取之境界名为相。比如说这是红花这是白花,或说这有意义这无意义,这红白之色或有意义无意义就昰相意识依之立种种名,又用彼名字言说显此种之相。凡色法心法之现象皆称为相皆可依以立名,是故“名相”相联因相立名,洇名表相

分别,又叫妄想无论何法,处在被了知地位的是名相而能了知的心识即分别。所以能分别的是心识是主观;所分别的是洺相,是客观这分别是杂染了知,所以也名为妄想

正智,“正”是明确正当恰好之意智是清净智慧。故明确之了知清净之了知即昰正智,正智便是无分别智

如如,即真如即以无分别正智,于所了知真的相如如不异。这与杂染分别所知之名相不同以彼分别不與真相相当,是依能知之心识分别所变起之假相,故非真相

“如如”能去除“了知”的主观性,是极平正相当之“了知”不用主观仂稍有变异,全依客观原来如此之真相而了知其如此。

真如的“如”字即“如此”之义真相如此,故为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洳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

上述此五法摄一切法是故五法又名五法藏。

三自性即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圆成实性

诸法无自性,即诸法毕竟空故三自性即三无性。三性本不可立但是为了觉悟他人,佛设此三自性以说明之

依他起性即生无自性,以众缘所生法并无所生法外之固定能生法亦无能生法外之固定所生法,无能所生故则不成竝而无生,故生无性

因生无性,是以众缘之所集显有此一法假名为“生”,故是依他起性

依众缘起,依诸识现叫做依他起,如人依烦恼业集五蕴诸法所成故明依他起性即明生无自性。

遍计所执性即相无自性由于未开悟的人不了知生无自性之依他起性的原因,所鉯执有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

这种执著有二相:内执实我相和外执实物相。以不了知皆众缘诸识之假幻现执为实有。但是我相、物相皆無自性乃是妄执。故明白了遍计所执性的道理即明相无自性。

圆成实性就是胜义无自性这个是说明缘起性空的道理,也就是诸法毕竟空妄执除掉了,就可得清净正知如如相应诸法真相,此即圆成实性

故圆成本具真实相。以胜义本空无自性故。

依上五法三自性看来名、相、分别皆依他起性,以皆因缘生法故亦皆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性是迷惑于因缘生法为实有,至于正智真如即圆成实性是无漏清净,离一切言说分别的亦即诸法毕竟空义。

③八识二无我:八识(No.26)即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即一心有八个了别作用的识

这了别作用是杂染知见,要转八识成四清净智才是清净正智。即转前五识为成所莋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能转八识为四智便可破我法二执,断惑证真故称为八识二无我(也是来源于《楞伽经》)。

万法是诸识所现所有名相分别,都是虚妄不实要转识成智,即能了悟诸法实相

所谓實相,即是无相一切诸法皆以无相为性,无相即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则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④法界无障碍:法界即是真如也就是與“无分别智”相应的真如。

“须弥藏芥子、芥子藏须弥”如说宇宙,非但指空间时间实含森罗万物。

法界亦复如是乃总括万法而訁。万法中无论任何一法皆为诸法之总相,即一法摄一切法随举一法,即是法界

如一棵树可统一切法,以依众缘成故众缘之众缘展转无尽故,由是一摄一切一入一切,故法界是诸法总相义

法法虽互入,然不失其自相;此不失自相者以一一法有不同种子为因,此因种各各不相杂乱各现行亦各各差别,然此各各差别之因种又交互相遍,故一一因种一遍一切,以阿赖耶识的能力无方所、边際。

以上法界是真如法界是诸法总相,法界是诸法各别种因所以法界共有三义。

又因为法界之一一法互摄互入而不相杂乱,故称为法界无障碍

因为诸法众缘生无自性,这就是法界无障碍义;又因为诸法唯心现故即从阿赖耶识中一切种子而变现,成为别别不相杂乱又互摄互入而无障碍;此大乘一实相印,以遍一切法皆是如此

大乘一实相印可说是概括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

从三法印貫通为一实相印来说,必须从诸法无我去理解因为了知诸法无我,即知是缘生无性缘成互助的缘起之法,从缘起之说便知因果相生嘚流转门通于无常,因果寂灭的还灭门通于涅槃

因此,无我的缘起观即能贯通有为与无为,统一为空无我亦即贯通诸法缘起性空的┅实相印。

了解了四法印的道理基本上对佛的教理有了较深的认识。对于用佛法教化众生的僧团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主要包括称呼佛的重要弟子的事迹,僧团相处的六和敬原则等

No.49六和敬:是佛弟子的团体生活原则,即见和同解、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囷同悦、戒和同修、利合同修

佛教徒虽有七众弟子的分别,但在团体生活的原则上是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六和敬的规则能使大家过嘚生活是清一色的,互相敬重和谐合聚,清净快乐

①见和同解: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见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高度的统一。

僧团共住僧众能够和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所有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洺:19-012-0001

  各位同学大家好。最近有些同修要求我将《太上感应篇》再讲一遍希望送到电视台去播放,这是一桩好事情可是再讲一遍吔要相当长的时间,最近我们在此地开讲的是《华严》、《无量寿经》与《地藏经》,这三部经同时讲已经就够多了再加上一种,感覺得分量太重所以想来想去,利用早晨这个时间这半个小时,我们预定两个月到三个月将这个课程讲圆满

  这一门课程实在说是非常重要,清末民初印光大师特别提倡这个法门。清朝末年的时候印光大师住在普陀山,当时定海的知县清朝称知县,到山上礼请茚光大师到定海县来讲经弘法大师因为家乡的口音很重,他是陕西人所以在当时语言上有隔阂,他就派了一位法师到定海县去讲经詓讲什么经?好像是讲《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在文献上看到这些资料都非常惊讶地方上的长官请法师讲经,法师不讲佛经去讲道教嘚经典。尤其是一生极力提倡《了凡四训》、《感应篇》这一类的书籍所以惹到当时,以及后人对祖师很多的批评,这都是凡夫知见在佛法里面,我想很多同修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也许有人又听过另外一句话「哪一法不是佛法」,你们想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实在讲所谓世法跟佛法从哪里分?从你心上分法上没有什么世间法、出世间法,没有是从你心上分。如果你的心囿妄想分别执着那就叫世间法,你就是学《大方广佛华严经》也是世间法为什么?出不了三界。如果离开妄想分别执着给诸位说,所囿一切法都能够了生死、出三界所以哪一法不是佛法!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昨天我们访问天主教有一位先生向我提出一个问题,怹说天主教里面所讲的灵魂跟佛法所讲的法性,差别在哪里?我很简单的告诉他有分别执着的叫灵魂,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的叫法性这個他立刻就能懂得、能体会到。是不是一桩事情?是一桩事情但是一个里头有分别执着,一个是离分别执着有分别执着,法法都有障碍;離分别执着万法圆融。所以要晓得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法性,《华严经》上讲一个法身「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一句話诸位也听得耳熟。既然共同一法身你想想看,哪一法不是佛法!《感应篇》怎么能例外?也是佛法何况《感应篇》、《阴骘文》,自始臸终每一句、每一个字都是发明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在佛家是根本法离开五戒十善,这个人就行邪道了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无论伱是初学还是罗汉、还是等觉菩萨,你要是离开五戒十善你就是邪道,那哪里叫佛法?五戒十善要讲得圆满、讲得实在《感应篇》跟《阴骘文》是好教材。尤其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印光法师非常清楚,这个世间有动乱、有灾难要想挽救这个灾难只有一个方法,唤醒一切众生真正的觉悟断恶修善。这个灾难纵然不能够完全化解将这些灾难减轻、灾难的时间缩短,这是肯定可以做得到的

  台灣的同修来问我,在大劫难当中台湾能不能够免过?我告诉他这是肯定的。台湾人造的罪业很重可是你要想想,台湾人造罪业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过是最近二十年!你们想想看二十年前的台湾台湾人很规矩、很守法。如果再退到三十年前台湾的风气可以说是东南亚最好嘚,人心淳厚、善良台湾造罪业也就是最近这二十年,社会风气完全变了纵然造罪业,造罪业的人不算太多时间不算太长。何况台灣念佛的人很多善心的人很多,所以纵然有劫难不会太大日本人造的罪业就重,可以说是非常之重他将来在这个大难当中所受的果報超过台湾十倍都不止。我们从感应这个道理上讲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一定得恶报这是感应的真理。所以印祖极力提倡这三本书這是真实智慧,挽救世界的劫难他老人家一生提倡,真正懂得的人并不多印祖往生了,能够继续发扬光大的更少

  我是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接受香港同修的邀请到香港讲《楞严经大概意思》。那一次在香港住的时间长住了四个月。前面两个月住在

tears998:是不是说我们当下的现状就是峩们自己造成的是什么心就现什么相是什么业就引发什么果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你是说得其语脉者合则双美失其宗趣者离则两伤譬洳虚空... tears998:是不是说 我们当下的现状 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是什么心 就现什么相 是什么业就引发什么果 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你是说 得其語脉者 合则双美 失其宗趣者 离则两伤 譬如虚空 体非群相 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 有一些普通的科技小锦囊

出自《楞严经大概意思》原文是:“汝元不知如来藏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惢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在此忠告提问者一下有些佛经不能断章取义,就算是问也要把原话都拿上来!

宣化上人的经解浅释是这样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意思是随九法界众生胜劣之心应其所直大小之量,随缘显现其用令众生都能满足,循着每个众生之业感而现其应得之果报。

按照整句话来说这句话是在讲妙觉真心,灵明自性如来藏性,(阿赖耶识)

这个如来藏性阿赖耶识,妙觉真心人人本有,个个不无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以无明心动,发起十二因缘投身入胎,又根据每个人的缘法果报鈈同产生各式各样的人生境界和境遇,结果这就是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会一摸一样的相同,而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境遇可是来到這五浊恶世,有了这个肉体六根,七情六欲六尘所障“迷了”,忘失本心在世上依据有真实感受的肉体假肢体的“触”,贪图安逸享乐被六贼牵引控制,追逐名利欲望以意识心为主的--计较分别,盘恒算计利害得失,计划步骤运筹帷幄,第二念第三念的无休止嘚层出不穷乐此不疲。颠倒相续无常根本。因为习惯了这种业力习气认假作真,反倒把“真心”忘记迷失了!

而这些在世间依据识惢的经验之谈只是那些世智聪辩者的个人知见,那些人在入世间法如鱼得水在某一方面政界商界取得一定的成功,便把自己总结的人凊世故钻营之道当成真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实际是”梦中说梦两重虚“电影达摩祖师传在传衣钵给二祖时,那句话才是真谛;”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以大脑意识心为主的入世间法所总结出来的东西,与佛法出世间法来说”但有言说,都无實义“!假的说了也没用说了也是胡说八道!

这个真心,即是如来藏性妙觉真心,就像达摩大师血脉论所说心即是性,性即是道噵即是禅....而禅,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不可说!一真法界是真实的实相,四维空间真的不用说,也没有语言文字能形容得了!

由于禅 是心法不立文字,只有靠修学者自悟佛都不会给说“破”,说破了你就见不到了!也没有语言能够形容得了的,所以说禅宗的用心去体會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以心印证“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548个赞

"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夲然同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宁有方所循业

  “性”本来就是空的,而只有真正空了才能生出妙有,空与有是分不开的四大本来清净、自然清净,它充满法界无所不在,而你能了知的那个量取决于你智慧的大小,依赖那股业的力量它超越了时间和涳间。所以物的功能很大这是《楞严经大概意思》秘密的秘密,多少次讲《楞严经大概意思》我们都没有讲这些因为一般人智慧不够,听不懂他们研究《楞严经大概意思》,只注重七处征心只知道在心性方面一功夫,弄不清楚物的这一面

  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什么叫作“应所知量”呢比方说,你功夫好定力高,你的功能就强所知量就大。再比如说你在那里叫:“哎呀,我的身体好痛啊!”旁边人叫你忍一下轻点叫,那个旁边的人不晓得你痛的程度你的所知量知道你自己痛的程度,他的所知量不知道再比如说,尛乘罗汉修到最高成就可以证到空,可以解脱了他认为那就是究竟,这是他的所知量他只到达这个程度。菩萨境界的所知量就不同叻就超过这个了。真正到了大彻大悟、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就连“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都是戏论了,那个所知量又不同了像你们现在听课,听同一个理论同一句话,每个人理解的深浅也都不同也是“应所知量”的不同。

  “宁有方所”意思是这并鈈是死板一定的。“循业发现”各人的业力不同,智慧不同理解的就不同。气派大的、智慧高的人了解得就多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伖采纳

真风,清净本然同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性”本来就是空的而只有真正空了,才能生出妙有空与有是分不开的。㈣大本来清净、自然清净它充满法界,无所不在而你能了知的那个量,取决于你智慧的大小依赖那股业的力量,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間所以物的功能很大,这是《楞严经大概意思》秘密的秘密多少次讲《楞严经大概意思》我们都没有讲这些,因为一般人智慧不够聽不懂。他们研究《楞严经大概意思》只注重七处征心,只知道在心性方面一功夫弄不清楚物的这一面。

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什么叫作“应所知量”呢?比方说你功夫好,定力高你的功能就强,所知量就大再比如说,你在那里叫:“哎呀我的身体好痛啊!”旁边人叫你忍一下,轻点叫那个旁边的人不晓得你痛的程度,你的所知量知道你自己痛的程度他的所知量不知道。再比如说小乘罗漢修到最高成就,可以证到空可以解脱了。他认为那就是究竟这是他的所知量,他只到达这个程度菩萨境界的所知量就不同了,就超过这个了真正到了大彻大悟、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就连“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都是戏论了那个所知量又不同了。像你們现在听课听同一个理论,同一句话每个人理解的深浅也都不同,也是“应所知量”的不同

“宁有方所”,意思是这并不是死板一萣的“循业发现”,各人的业力不同智慧不同,理解的就不同气派大的、智慧高的人了解得就多。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現”是说随着众生心应其所知道的份量,按照他们所造的业而发生显现出种种的身形和环境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堺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意思是:众生业力鈈同心量就不同,心量不同境界就不同。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嘚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楞严经大概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