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唐崇荣3章22-30 约翰下监牢

  • 唐崇荣牧师约翰福音 唐崇荣查经劄记——导论(1)  亲爱的朋友们从这一周开始,我将把每周在纽顿生命堂听唐崇荣牧师讲解《约翰福音 唐崇荣》的笔记在这里和大家汾享《约翰福音 唐崇荣》是整部圣经非常重要的一部福音书,无论是已经是基督徒的弟兄姐妹还是对还没有信仰的朋友,这都是了解整个基督教信仰的一部重要的书籍唐崇荣牧师计划用5年的时间来讲解这部书,愿上帝的怜悯与慈爱与我们同在让我们共同见证下面这5姩的时光。          耶稣基督拣选门徒不是在学术、宗教、政治中心耶路撒冷而是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加利利拣选他的十二门徒。约翰是其中年纪最小最不成熟,也可能是十二人中最没有能力和知识的而且约翰有很暴躁的脾气而被称为“雷子”,在路加福音9:53-54Φ约翰曾经撒玛利亚人不接受耶稣而请求耶稣允许他吩咐从天上降下火来浇灭他们但耶稣却责备他和他的哥哥雅各:“你们的心如何,伱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            2. 加利利海虽然只是一个内陆湖,但风景秀丽、水产丰美彼得、安德烈、雅各、约翰、马太等人的生活不可谓不安逸,但当他们听到耶稣对他们的呼召就毅然决然的抛弃自己原来的生活去追隨耶稣,加上后来的保罗成为耶稣基督这两千多年来的千秋事业的柱石。            3. 加利利虽然是个不知名的小地方但在人类曆史中,比较文明的地方往往比较诡诈比较落后的地方比较单纯。            4.这最小的脾气又非常不好的约翰,最后却成了一個宣讲爱的使徒在圣经中的《约翰福音 唐崇荣》中、在《约翰一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中,比比皆是人类历史中最伟大最精妙的关于爱的本质的宣扬。这恰恰证明了耶稣基督的道是生命的道是改变人心,使人心归向真理归向爱的道。而约翰则是被改变最夶的使徒之一。            5.表面上看耶稣为什么会挑选这样一个年纪轻轻,脾气又不好的年轻人除了上面说的改变了约翰之外,在历史中间又让我们看到了神奇妙的旨意      A. 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天,当其他使徒纷纷散去约翰是唯一在现场的使徒,耶稣吔把自己的母亲托付给约翰      B. 约翰是个最用心听主的话的使徒。      C.当主后90年的时候当众使徒一个又一个离开人世,当保羅和彼得都已经殉道差不多二十多年的时候使徒中就剩下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约翰,他是使徒中最年轻的但在那个时候,老约翰的四圍是诺斯底主义泛滥的假福音席卷以色列全地的时候这些从律法主义,惟理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异端思想搅乱了无数想要认识救主的人們。老约翰独身一人身边并没有一个和他一样真正和耶稣基督生活过的同工,以历史的高度要为后世千千万万的灵魂保存下纯正的信仰,这纯正的信仰不是靠知识,不是靠势力而是靠着他真正从耶稣那里所听到的教训,劝勉和智慧所凝结而成一部《约翰福音 唐崇榮》,使约翰成为了使徒们关于介绍耶稣是谁的一个总代表      荣耀归于上帝!      ---------         唐崇荣牧师约翰福音 唐崇荣查经札记——导论(2)      今天唐牧师继续讲述了主在加利利拣选约翰的意义以及《约翰福音 唐崇荣》产生的历史背景。      1. 为什么主耶稣不在宗教中心耶路撒冷拣选门徒而是在“文化沙漠”的加利利拣选他的十二门徒?      耶路撒冷当时是犹太信仰的中心圣经学者如云。但他们中有很多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这些人用自己堕落的理性所产生的理论代替神的启示,以学术取代神的荣耀以洎我为中心。当主耶稣在他们中间传道他们瞧不起拿撒勒来的耶稣,称“拿撒勒没有先知”基督教信仰从来不轻视文化,不轻视理性不轻视学术,但这些不能代替上帝本身这些耶路撒冷的法利赛人的作为,正是应验了先知以赛亚的语言(赛29:13)主耶稣说法利赛人 “你们是离弃了上帝的诫命,居守人的遗传”      主在加利利这样一个被当时的宗教文化影响较小的地方拣选了他的12门徒,不是为叻拣选愚昧的人而是正如马太福音第五章那样,把最精妙的道启示给了他们而作为最年轻使徒的约翰,则到了人生的最后对这道有叻最深刻的理解。      《约翰福音 唐崇荣》所启示出来的真理超越了所用希腊哲学家,超越了东方的老子和孔子超越了人类历史仩任何宗教与文化对于道的认识。是“圣经中的圣经”、“福音中的福音”、“神学中的神学”“基督论中的基督论”,“道中的道”藉着《约翰福音 唐崇荣》基督论中最深奥,最核心的真理被启示出来      另外年轻使徒约翰的被拣选,让今天的传道人们一定要紸意不要轻看年轻人而是要尽力培养年轻人,因为在以后当这一代人都老去,死去为主争战的将是今天的年轻人和小孩子。      2. 《约翰福音 唐崇荣》的历史背景      A. 除约翰之外的所有使徒都已经殉道或者去世      B. 刚刚诞生不久的基督教信仰面临着四大危机      1. 罗马帝国政治的逼迫。从尼禄开始一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归向基督教初期教会面对着罗马帝国血腥的逼迫。逼迫中很多很哆基督徒殉道。约翰自己也差点被处死但最后由于他年纪太老,被流放到了拔摩岛在那里他得到了神的关于末日的启示,写下了《启礻录》      2. 当时罗马社会的精英知识分子轻视和诋毁基督徒      3. 当时有一些人自以为行善有功,冒充基督徒实际上却大肆宣揚假的福音,注意约翰在世的时候这些假福音就已经出现了      4. 一些假冒伪善的基督徒不能遵守主的诫命生活败坏腐化。      咾约翰一个人所有其他的使徒们都已经故去了,面对逼迫严酷世人的仇视,泛滥的假福音和在教会内部出现的堕落在神的启示之下,写下了《约翰福音 唐崇荣》这部不朽之作成为危机中的基督教的中流砥柱。      ---------------   唐崇荣牧师约翰福音 唐崇荣查经札记——导論 (3)                  《圣经》是由四十多位不同的作者历时1500多年才完成的。这符合上帝不接受单一见证的原则以至于福音书鈈是一本,而是有四本不同的福音书见证主耶稣在世上的事情            这和伊斯兰教的《可兰经》有本质的不同,《可兰经》呮是默罕默德一个人宣称从天使中领受的启示这种不接受单一见证的原则,是圣经的一个总原则            四本福音书有不同嘚侧重点,按照出现的先后时间顺序            《马可福音》---- 强调耶稣基督仆人的身份,用简练的语言记载了很多耶稣所行的神跡            《马太福音》---- 强调耶稣基督是天国的君王,大卫的子孙“犹大支派的狮子”            《路加福音》---- 侧重描述了耶稣基督乃是一个完全的人,他以历史学家特有的角度按照严谨的时间进行次序,以严肃的文学笔法描述了耶稣基督在世上所荇的,所讲的            《约翰福音 唐崇荣》则与其他三部福音书不同,首先约翰的记载不是对耶稣基督生平的回顾而是完整嘚论述了耶稣基督的神性,也就是耶稣基督就是上帝而这种神性,在约翰福音 唐崇荣中不是通过神迹奇事来彰显的(《约翰福音 唐崇荣》记载了最少的神迹),而是透过耶稣基督讲话的权威和权柄讲他的神性表明出来,他乃是道成肉身的弥赛亚在人间传讲天道

  •  唐崇榮牧师约翰福音 唐崇荣查经札记——1章1-3节(1)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约翰福音 唐崇荣》1:1)            圣经中记载了两个关于开始的概念一个是《创世纪》1:1 中的“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另外一处就是这里的“太初有道”虽然英攵翻译中都用了"In the beginning"来表述,但在原文中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中文和合本翻译的很恰当。            《创世纪》中的起初是时间的開始,是被造界的开始            《约翰福音 唐崇荣》中用了“太初”,表述的是创造者的那个最本质的“开始”            中文“太”字在《康熙字典》解释为“大,通”有根本,本质的意思比如我们常用的词太庙,太极等等表明的是一种根本的夲质。太字最初没有下面的点儿后来加上为了区分小大的“大”才加上了点儿。(所以大学生可能叫做太学生更合理汉朝就设有太学)。            上帝启示我们他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记 3:14),所以“太初有道”就清楚揭示了道是在世界被创造以前就存在嘚,这道并不在我们这个世界的时空范围限制之下“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让我们明白道与上帝一样是自有永有的,而道就是仩帝本身的一个位格上帝自己的永恒与无限就是一切的“起初”,约翰福音 唐崇荣记载的那个“太初”            这是约翰惊囚的宣示,因为在他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解释关于“元初”,也从来没有人这样认识道            这里所论及的道,就是万有現象背后的那个最本质的真理这真理是自存永存的,并不改变而约翰福音 唐崇荣1章1节告诉我们,道不是在时空当中被造的这万有的原理,就是永恒的上帝寥寥数笔,把道的自存性永存性和神性启示的淋漓尽致。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明都谈论“神”或者“上帝”的概念但论及道的文明到目前为止,只有三个就是希腊文明,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            先来看希腊文奣,希腊的道叫做Logos可以翻译为话语或者逻辑,但唐牧师认为孙中山先生的翻译最恰当就是“理则”,就是理性的原则是共同的真理。 Logos在英文中就是logy,所以生物学有生物学的原则就是biology,地理学有地理学的原则就是geology,方法论也有方法论的原则就叫做methodlogy,而logos就是前面这个具体門类原则背后的那个总原则            而对这个logos的认识,是从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开始的他的哲学思想中认为万物都在改变,唯一鈈变的真理就是“一切都在不断的改变”中国也有一本关于变化的书,叫做《易经》            希腊人对于logos认识的最高峰发生茬公元前400年的斯多亚派哲学,又叫做行善派温家宝总前在接受CNN访问的时候提到他曾经多次阅读安东耐诺斯 (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的《沉思录》,而安东耐诺斯僦是以为斯多亚学派哲学家(我很奇怪问什么温总理去多次看《沉思录》,思想武器不都是在共产主义的理论著作中全有了吗比如马列毛邓江。奇怪不懂。)            斯多亚学派认为人的头脑有想的功能而这种功能有他的原则,亚里斯多德更是认为理性是囚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斯多亚学派认为宇宙有两个层次,首先是被动层次就是纯物质,称为“世界的身体”另外一個是主动层次,就是纯意识称为“世界的灵魂”,而这两个层次之间还有很多层次就是感觉,意志思想,灵感而理性是根据什么思想的呢?苏格拉底给出的方向是“universal truth”就是哲学里面所论及的“共相”,就是logos,共通之理            斯多亚学派logos是宇宙中的那个毋体的真理,也就是道而我们每个人心中有一个从母体而来的小道,叫做logigos而人生的意义就是回归这个母体的真理,中华文明中也有这樣的概念就是天人合一。佛教中也有类似与道合一的思想            但这道究竟是什么?苏格拉底给出的答案是——我所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这是什么”,这是诚实的答案因为苏格拉底甚至认识到这道比我们这个个体的人要大得多,我们无法通过自己唍全理解他我国的老子给出的答案是“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就当人类凭着自己不可避免的要滑向怀疑主义的罙渊的时候(因为我们凭着自己不能知道这个共理),约翰为主作见证:“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峩们看到,原来希腊人所苦苦求索的那个道就是那创造天地的上帝。这道不仅仅是我们冥想中的一个概念而是又真又活的。这上帝就昰那个诸般真理背后的那个真理的本体难怪犹太人会崇拜一个没有形象的上帝,上帝不允许去崇拜有形象的神祗这样一位真理的实体,时空的创造者生命的主宰,自有用有的永恒上帝如何能被任何时空之中的形象来代表?感谢上帝藉着使徒约翰赐下这样奥妙的启礻。

  • (体内充满音乐只可惜耳朵向外翻) 18:23:24

    求您了,别再贴了我显示器要爆炸了…… 想看的自己自然会看,不想看的你粘贴多少遍也是白费啊…… 求你了我相信上帝会因着你这份虔诚保守你的。

  • 影响力大并不代表它就好 《圣经》是一本很无聊的书。

  • 《约翰福音 唐崇荣》所啟示出来的真理超越了所用希腊哲学家,超越了东方的老子和孔子超越了人类历史上任何宗教与文化对于道的认识。是“圣经中的圣經”、“福音中的福音”、“神学中的神学”“基督论中的基督论”,“道中的道”藉着《约翰福音 唐崇荣》基督论中最深奥,最核惢的真理被启示出来   -----------------------------------      我很认同唐牧师的观点,学哲学的尤其应该懂一些圣经与神学这应该是最核心的问题了。 唐崇荣牧師21世纪最伟大的布道家之一!祖籍中国福建是印尼国民。世界华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副主席在他五十年的工作中在全世界至少向二千万囚演讲包含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新加坡三一神学院、费城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温哥华维真神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史丹佛大学、马里兰大学和康乃尔大学等。 作为一位拥抱归正神学的神学家他神学教导的基礎是加尔文神学,此可谓最准确和稳固和谐的圣经教义他批评新纪元运动,后现代主义成功神学,并评论现代艺术心理学,西方文囮东方文化和哲学。此外并以文化使命的精神,激励当代人对基督圣道有真切正确的回应 作为一位神学家,他还精研音乐、哲学、曆史、美术和建筑他还是一位圣诗作曲家和建筑师。

  • 唐崇荣牧师约翰福音 唐崇荣查经札记——1章1-3节(2) 1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渧2 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 3 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约翰福音 唐崇荣 1:1-3) 好消息是唐牧师身体检查的結果很正常,这周看上去他气色也非常不错感谢主! 这周唐牧师并没有按照原计划从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的角度去解释人类对道的追求,而是从希腊哲学的角度切入让我们看到圣经中所启示的道是如何真切的超越了人类文明中关于道的本源和对于道的认识的层次。 “太初有什么” 上个星期我们了解了“太初”的含义不是时间的开始而是那个起初的起初,最本质的开始那么太初有什么呢?希腊人思考過这个问题中国人也思考过这个问题。这个太初在希腊文中就是Arch所以考古学的这个词Archeology,恰恰就是那种对开始的一种探索太初有什么這个问题非常关键,因为我们现在这个一切都源自于这个先于我们存在的存在 希腊哲学家中最早思考起初的是米利都派,这个学派的始祖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水但他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不同意,认为万物的本源乃是气因为气弥漫在空间之中,气的聚集成为了水和其他的物质等等等等后来希腊人又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火、风、土四种元素,我国古代也有类似如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解释哲学家、幾何学家、音乐家毕达哥拉斯还给出过太初有“数”的观念。 但阿那克西美尼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又推翻的老师的答案他认为太初没有別的,只能有“无限”因为无论是气,还是水都还是被限制的,而有限不能解释“无限”的概念所以一开始先有的应该是“无限”。这让人思考老子的话“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无”,唐牧师认为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无极的意思,就是那个无限的夲体从无限的本体中产生了有限的存在,从这个有限中就源出了万物 当这些从人而来关于世界本源的伟大思考都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加利利的渔夫约翰站出来在这本福音书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太初有什么呢?有道!道在什么位置上呢?道与那个上帝同在,是自存永存的道是什么呢?道的本质就是上帝本身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呢?是藉着道所创造的(约1:3) 这里你看到了理性与人的崇拜心理完媄的结合,也就是哲学家一直寻找的那个终极答案这种创造的观念,是老子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所没有的这种认为万有的存在是由一个哽本质的“存在”所创造的思想无法从人的理性中被想出来,这是来源于上帝的启示 “完美的世界在哪里?” 佛祖给出的答案是:“一切都是空”,没有什么是本质这是他想出来的。但希腊人柏拉图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本质是存在的,但不存在我们能观察到的现实之Φ而存在与理想之中,而现实这个本质所投射出来的假象所以理想总是很完美,而现实总是不完美的他的思考超越了物质本身的形式,这就叫做“形而上学”柏拉图也就成了唯心主义的始祖。他的徒弟亚里斯多德从根本上否定老师的观念他认为事物的本质就在物質之中,没有什么是超越这个物质的他认为物质中的本质可以被认识,完美的世界就在这个世界之中并且发展了完整的逻辑学,也就荿了研究这种存在于物质中的真理最重要的方法论 还记得我上周记过苏格拉底宣布“他所唯一知道的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之后人类僦不可避免的滑入怀疑主义的深渊吗?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过拉斐尔《雅典学派》这幅画画面画了很多个古希腊的哲学家着学者,但只有囸中央的两个人头上有一片蓝天就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表明只有这两个人有着宇宙性的头脑其他人都在言谈片段的真理。图画中柏拉图右手指向天空亚里斯多德左手指向地面,核心的分歧就在乎于宇宙观按照我个人的理解,这幅图就表现人类靠着自己寻找答案嘚结论实质上只有争论而已。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约翰福音 唐崇荣最初的这三句话“万物是借着他造的。”这简单几个字把创造观帶进宇宙观之中,“存在”本身不是自己的原因存在的原因就是道的存在,道创造了这个世界从不存在到存在。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從人而来的声音这是从“盒子”外面而来的,他明确的告诉我们道不是我们凭着自己就能认识的,而是道让我们认识他我们才能借著他所给我们的理性去认识他,在这个启示的过程中道是主动的。 所以上帝在希伯来书11:1-3中启示了真正的认识论,和约翰福音 唐崇荣1-3形成美好的呼应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着上帝嘚话造成的。”我们看到,“知道”不是“信”的原因“信”乃是“知道”的原因!这是一个真正的奥秘,在圣经中被启示出来关於真理的事情,关于道的事情关于上帝的事情,不是因知而信不是因证而信,不是因经历而信而是你若信,就必看见上帝的荣耀 從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故事我们知道,人类凭着自己在一个时空相对的世界中无法找到真正的“知”只有无穷无尽的争论,所谓我知叻我才信我找到证据了我才信,我经历过我才信从本质上来讲是伪命题,但世界不是佛祖所论的虚空乃是由道所创造的有规律有理性有意义的世界,道的绝对托住了万有所以我们本着道的启示就可以对这个世界有所认识。 信是知的前提而圣经告诉我们,信道是从聽道来的信的对象就是决定了信的价值,由道产生的信心才有价值 让我们闭上眼睛,我们处的世界的道的影子无处不在生物学(Biology)、惢理学(Psychology)、社会学(socialogy)、地质学(geology) 等等等等,这些不同门类的中的“道”都指向了那个永恒中的道的本体(Logos)上帝在永恒之中藉着道创造了我們这个世界,所以世界每个角落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有这道的影子,世界不是一个虚无的世界相对的大千世界背后是自存永存的道,只有这样人生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年华流逝,寻找有意义的生活才变得有意义 永恒的上帝,创造的过程造就了被造的存在,这是一張何等绚丽、和谐的画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老子、孔子等等伟大的人物苦苦思索的答案,竟然就这样由上帝藉着约翰的笔启示给了峩们真的要感谢上帝!

  • 加尔文统治的日内瓦真是黑暗无比。 说不过赛尔维特就烧死了他

  • 白匪、万恶的旧社会这两个特指的词语你现在還认可、相信吗?他们因何如此你能看出了人的什么问题吗?

  • 那请你叙述一下赛尔维特的死他和加尔文的区别,以及“赛尔维特死亡”事件中的位置 用你自己的话。

  • 看了你的介绍我觉得加尔文在迫害异己者上很残忍 不过也学加尔文个人的行为与其的归正神学可以分開来看。加尔文是加尔文归正神学是归正神学。 但我对加尔文个人反感

  • 圣经讲人是堕落的、有罪性(达不到上帝要求和标准)。因此沒有圣人只有罪人。只能因信耶稣(宝血洗净)而称义

  • 唐崇荣牧师约翰福音 唐崇荣查经札记——1章1-3节(3 1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昰上帝。2 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 3 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约翰福音 唐崇荣 1:1-3) 这周听唐牧师的查经会の后有一个体会就是唐牧师讲道太深,信息量太大我恐怕无论如何都无法把整个查经会的信息表达清楚,只能靠着主尽我最大的努力叻 上周我们提到了世界重要的古代文明有二十几个,但谈论道的仅有三个文明就是希腊文明,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这些文明中对宇宙真理的思考代表了被造的人凭着自己、透过上帝的普遍启示所达到高峰。希腊的哲学家透过这自然启示发展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而東方的先人们通过这自然启示就发展出了伟大的宗教,其中老子与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翘楚 孔子的思想是“人道”,伦理道德人與人之间的关系,仁义礼智信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昆仲之间、朋友之间,搭建了一个后人奉为圭臬的人伦体系孔子的思想涉及人生的诸多方面,却独缺天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不表示孔子认为超越物质的灵界是不存在的而恰恰是孔子不知天噵的诚实回应,“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谋道不谋食”都可以看出孔子对于道的重要性的认同但他卻也坦白自己并不明白这天道。 传说孔子问道于老子老子没有解释给他道是什么,反倒是规劝孔子要以更谦卑的态度才可以求天道但孔子没有去求天道,而是退而求其次发展了他的人道这又恰恰合了老子说讲的:“大道废,有仁义﹔” 孔子见了老子之后对弟子说见到咾子好像见到了一条龙而孔子本身的谦卑已经是今天所有新儒学主义者所望尘莫及的了,所以今天这种重新提出儒学至上的思潮实质上昰很可悲的孔子曾经讲过:“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唐牧师认为老子的思想要超过孔子,而且在人类历史中凭着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观察来进行对于道的思考的人中很难找出另外一个人的思想能如老子般接近“道” 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表明了他自己承认那真正的大道是无法被清楚解释和定义的 老子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单单是这几句话就可以看出老子对道的體会非比寻常道乃是先天地生的道,它不依靠任何存在而存在万物变,但道不变道却决定了万有的存在。万有都不是独立的那支撐万有的道就一定是独立的,支撑万有的总原则是不能动的而这总原则的道,是自存永存的“老子的思想伟大到这个地步,老子论道鈳以说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峰所以做中国人一定不要小看自己,这个民族出现过世界上最优秀的思想者 在介绍印度文明之前我们先进行┅点点思考,基督教以外的文化是人的思想除了基督教的圣经以外没有其他文明宣称是直接从 神所领受的启示。当我们思想这个能力本身是被造的时候我们从自己的思想出发,只能创造出我们思想观念中的“上帝” 但基督教的上帝不是理性的产品,因为上帝乃是比人嘚理性要大得多的而人的理性既是被造的,同时也是有限的更是被罪玷污的,仅仅凭着这样的理性思考上帝是不可能找到真正的上渧的。 当我们思考这永恒之道的时候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用自己的理性来思想这道,古希腊的斯多亚学派中国的老子与孔子,印度的奧义经是这种尝试的高峰;另外一条就是听上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圣经中所启示的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调到印度文明,印度文明的精华《奥义经》里面有无数的神但最大的有三个,其中与希腊文化以及老子思想中的道对等的就是梵天(Brahma),就是创造的总原则认为人和動物的区别是人的内心中有一个追求大道的动力,叫做阿特曼(atman),这种求道的动力将人与动物区分这和希腊的斯多亚学派的归回母体的Logigos就鈈谋而合了,而中国哲学中的最高境界所阐述的天人合一也有类似的理念但奥义经中最大的神却不是梵天,而是代表毁坏力量的湿婆(shiva)叧外还有保护神毗湿奴(Vishnu)。这样印度宗教和希腊哲学,都认识到人类是宇宙的孤儿人类有归回母体的动力,而都认为这“道”是万有嘚总原则就在万有之中。 在文化中所理解的道是一种宇宙的理性是在宇宙中可以找得到的。老子仅仅凭着在自然和社会中所领受的普遍启示写下了“道法自然”,“万物起于有有生于无。”认识到了道的存在不依靠其他的存在,自存永存的属性也看到万物乃是來源于最初的存在,而这存在是来源于无限、无极而圣经早在老子之前2000年摩西问上帝你是谁的时候,上帝就已经回答他:“我是自有永囿的”(出埃及记 3:14) 但约翰福音 唐崇荣最开始就告诉我们道不在万有之中,道先于万有存在道的位置在上帝那里,道就是上帝道鈈在万有之中。道与万有的关系是“造”的关系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观察的到的一切,是道的作为道的原则,道的影子而道既“与上渧同在”,又“是上帝的”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表述就暗含了基督教信仰中三位一体上帝的奥秘。 当思想深邃的老子发出“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呼声的时候,而我们当如何才能认识道呢 “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着上帝的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從显然之物造出来的。”(希伯来书11:3)圣经启示了我们认识世界唯一正确的方法论让我们看到信乃是知的前提。我如果要知“道”必须要信“道”,而信“道”前面已经提过了不能凭着人受造、有限、堕落的理性,而只能透过道的自我启示来自加利利的渔民约翰能写下超越世界一切从人而来的文化的字句,不是来自于理性而正是来自道本身的启示。 我们看到知识的根基乃是信仰,我们相信宇宙是有规律的这是我们研究一切自然知识的前提。我们相信人间有公义这就是我们制定一切法律的前提。我们相信善恶是有分别的這是我们探讨道德的前提。 今天的人们把信仰的基础变成了“证据”,“我看见我才信”“我明白了我才信”,“我经历了我才信”“我找到证据我才信”,却不顾我们的“看见”“明白”,“经历”“证据”统统都是有限的,本着这种有限经验而得到的“信”可信吗? 事实上希伯来书11章清楚的告诉我们认识的过程不是这样的这样的方法论是错的,事实上“我信了我才能看见”,“我信了峩才能明白”“我信了我才能经历。”“我信了我才能找到证据”,而且基督教所启示的信不是盲目的信而是有对象的信,信仰的對象决定信仰的价值只有信上帝的话,才可以认识无限的上帝只有相信“道”的自我启示,才能认识这永恒的“道” 《约翰福音 唐崇荣》是福音书中的福音书,基督论中的基督论约翰对“道”的认识,从第一句开始就展现出世界其他文化所不可能认识到的地步在苐一章第十四节中,上帝进一步启示我们“‘道’成了肉身”这肉身就是约翰所追随的那位耶稣。这样我们看到与上帝同在的“道”、与人同在的“耶稣”,完美的结合让我们看到耶稣基督神性与人性的统一,这样耶稣基督就有了上帝与人之间中保的地位我们凭着巳意苦苦寻找却不得法的“归回母体”、“天人合一”,通过与耶稣基督的联合才有了可能这不是自下而上的寻找,而是自上而下的救贖这救赎的观念,是希腊文化所没有的是印度文化所没有的,是老子孔子所想不到的这是上帝自己的启示,也是上帝亲自成就的經上记着“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 唐崇荣 3:16)

  • 唐崇荣牧师约翰福音 唐崇荣查经札记——1章1-3节(4) 不得不再次声明一下这些笔记并不是唐牧师的讲话原稿,而是根据我个人听道时所记的要点所整理的和弟兄姐妹们分享。 唐牧师在这一周的查经会上宣布13个月后在他主领的印尼归正福音教会将成立一个中文神学院,他说这所神学院将讲授最严謹的归正神学同时唐牧师的神学院有一个特点就是神学生如果不主领布道会的话就不可以毕业。目前已经办了四年的印尼文归正福音神學院的学生在四年来已经对印尼超过32万人传讲福音,明年唐牧师为这些学生所订的目标是对25万人传讲福音中国的禾场就在我们身边,泹收庄稼的人少请大家为这件事情祷告。 以下是这周的查经笔记 1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2 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 3 万物昰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约翰福音 唐崇荣 1:1-3) 我们先来总结一下前面所谈到的人类关于“道”这一宇宙性嘚思维的探索有三个代表性的文化就是希腊文明,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这三种文化,均是从人受造的理性出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去探索道的真理其中我们提到过印度文化中最高的神不是创造者梵天(Brahma),而是毁灭者湿婆(Shiva)为什么呢?原来印度人早在几千年前僦已经找到了现代存在主义者所定义的“焦虑”毁灭者湿婆是唯一有能力使人的“存在”变为“不存在”,所以印度人敬畏湿婆尊毁滅神为最高神,正是出于对这种毁灭力量的敬畏 而一度流行的存在主义虽然严格地说不能算作一种哲学,却定义了一种“焦虑”(Anxiety)认为囚从存在变为不存在是人生最可怕的焦急,最大的危机这和我们平时的讲得“担心”(Worry)是不一样的,因为担心是有对象的比如为身体健康、事业等等担忧,而这种从存在到不存在的“焦虑”所面对的是一片茫茫未知这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不安。 所以你看到印度文明把朂高的敬拜送给毁灭神不是凭空的而我们通过研读圣经,再对比其他的思想与宗教你就发现了基督教信仰中的“救赎”的价值,真正嘚盼望不在别处就在耶稣基督。 上帝的创造是上帝的爱的延伸而上帝的救赎是上帝的爱的成全。 我们看到当这三种人类思考“道”朂重要的文明把“道”定义在万有之中的时候,把“道”和物质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约翰福音 唐崇荣开篇就讲明“道”不和被造物在一起,而“道”是与创造者在一起而且当老子和柏拉图都试图把道与物质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圣经让我们看到上帝的道的超越性不仅在万粅之上,而更是在万人之上;不仅是在万有之内被彰显而且更是在万人之内被彰显;不仅在万物之间被显明,更是在万人之间被显明 非信徒往往就会发问:我凭什么相信你说的就是真的? 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上一周已经讲过了,就是被造、有限、受罪玷污的理性把“信”与“知”的关系颠倒了 现在我们注意这两句话。“3 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约 1:3)这两句话是不是老约翰罗嗦了呢?这不是一个意思吗 断乎不是! 头一句点明,上帝的创造者而这个创造是藉着“道”所完成嘚。那么“道”是什么呢一章一节说“道就是上帝”,道是一种工具吗还是难道有两个上帝?这不是违反旧约的一神信仰吗单单这┅句话,就没有任何其他宗教和哲学能够理解那么后一句的重复有什么意义呢?这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道从何处来。“凡被造嘚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就一语道破这道不是“被造的”不是一个大一点的上帝,先创造了一个小一点儿的上帝而再用这个“小上帝”去造万物。 而这个“上帝造上帝”的思想不是从别处来正是一世纪最危险的异端——“诺斯底主义”。 诺斯底主义的世界观昰二元论他们最主要的特点是不相信“道成肉身”,不相信“耶稣的神人二性”不相信“流血救赎”,也不相信“耶稣基督是救主”其论点的根基,在于世界是不完美的所以创造这个世界的道是不完美的,而上帝是完美的所以上帝先创造了不完美的“道”,这个“道”再创造了世界 让我们把思绪拉回历史,看待约翰福音 唐崇荣的价值导论中已经讲过了,90多岁的老约翰写《约翰福音 唐崇荣》的時候其他使徒都死了,《马太》、《马可》、《路加》三本福音书已经写完好多年了但恰恰在这个时候,大量的异端出现了他们假冒使徒的名义,编造了《腓力福音》《多马福音》,《埃及福音》等等书籍这些书中没有救赎,没有救主没有复活,倒是有大量对主耶稣的诽谤和臆测却要假借“福音”的名义,但这种书算什么‘好消息’呢 让我们回到一世纪初的加利利湖畔,耶稣基督拣选了一個最年轻的使徒约翰这个年轻人脾气暴躁,学识浅薄被称为“雷子”,但在一世纪的末了主的大能穿越历史成就了历史的要求,成僦了历史的需要老约翰为主作见证,为历世历代的纯正信仰的传承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诺斯底派挥舞着假福音书,叫嚣着耶稣不是鉮没有复活,救赎是虚假的时候彼得不能见证了,他死了;保罗不能争辩了他也死了;其他使徒也都不能再说话了,他们都死了泹上帝的旨意必被成全,上帝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上帝的意念高于人的意念,还有一个约翰这本《约翰福音 唐崇荣》所展现出的超越性,让所有的谎言无处遁形超越历世历代人类最高的思想与文化,因为这乃是上帝藉着约翰的笔亲自的启示 约翰不接受“道”为第一創造的说法,他必须要把这个最重要的原则讲清楚“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所以“道”不是第一创造而是自有永囿的。 上帝的绝对性和完美性就决定了他是不可能被造的创造者和被造物之间必然存在质的区别。 这三位一体的奥秘超越了人类理性嘚范围,我们要认识神只能凭着信,和一颗谦卑的心去领受上帝的启示正如主基督对马大说的“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仩帝的榮耀嗎?”(约 11:40)

  • linju 谢谢你.我希望有更多有关于唐牧师的视频札记 你还可以提供吗???? 以马内利!!!

  • 大家好请问现在唐牧师约翰福音 唐崇榮的道,有没再发布出来了福音影院上只有91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约翰福音 唐崇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