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802演习参加的士兵星否和对越自卫反击的士兵同等带意

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费浏览需偠的朋友请看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竭诚全力为您服务!!!

2014年是中越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爆發35周年纪念日中国内地有关这场此后中共不愿再提的战争的新闻逐渐增多,例如昆明、陕西两地老兵大规模聚集向政府维权而另一些過得如意的老兵则聚集在一起把酒叙旧,再谈战地情谊那么本图集就谈谈中越战争中出现的解放军十大师长。

谅山市分为南北两片奇窮河以北是新市区,以南是老市区我军攻克谅山市北区,占领了省府大楼越南政府肉烂嘴不烂,此时却通过宣传工具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军队没有占领谅山市!”“谅山市坚不可摧!”

许世友听到这个情况后坐在作战室里深思着:按照军委的意图,我们对越自卫还擊是惩罚性的是有限目的的行动。拿下谅山市攻占省府大楼歼灭越军第三师就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在越南向全世界宣布我军没有占領谅山,好像我军无力攻克谅山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应该攻克南市区戳穿越军纸老虎原形。但这必须请示军委事有凑巧,正在这时軍委发来了“争取自卫还击作战的更大胜利”的指示与许世友的想法不谋而合。许世友看过电文高兴地告诉司令部:“通知东集团,准备打过奇穷河”并命令司令部迅速拟定打过奇穷河的作战计划。

广州军区前指连夜拿出了作战计划并通知各参战部队勘查渡河地点,准备渡河器材并命令炮兵向前推进,准备支援步兵、炮兵的火力计划;通知后勤补充弹药和物资

许世友看了作战计划后说:以命令形式发给有关部队。各部队要奋勇前进打过奇穷河,占领南市区以南一线高地向南再进五公里,造成对河内威逼的态势!

外界说当時许世友已经打红了眼,亲自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

事实上何止许世友打红了眼东线饱经磨难、血染征衣嘚各参战部队早就已经是地煞星附体,怒火三万丈了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

在奇穷河上有一座长一百一十八米宽四米的公路铁路橋,桥下河水滚滚水深流急。市区南侧的四二八、三九一和文庙三个高地居高临下鸟瞰全城。越军在这三个高地上配置了强大火力嚴密封锁着大桥、渡口和市区。

三月四日清晨许世友早早地来到指挥部,他首先询问了炮兵的准备情况询问了越军前线的变化,纵深內敌人的动向有没有反击的征兆;越军的预备队是不是移动了位置等等情况。当他得知越军没有什么新动向任然处于防御状态 ,似乎茬等待时来运转的奇迹出现

他指示说,要对谅山南市区、奇穷河南岸的越军各个要点、兵营、越军的指挥所进行炮击!并愤怒地说:狠狠地打那些狗日的看老子能不能打下谅山!

六时五十分,许世友一声令下东线集团攻打谅山南区的战斗开始了。

我五十五军、四十三軍以及加强的军区炮兵展开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最猛烈地炮火急袭一群群炮弹带着中国人民的愤怒,带着对侵略者的仇恨带着对忘恩負义者的惩罚,带着对地区小霸的教训飞过奇穷河上阴云密布的天空,准确落在越军的阵地上兵营中……炮声隆隆,火光闪闪硝烟滾滚。趁夜暗推进到北岸的坦克部队、直瞄火炮直接瞄准南岸的火力点、射击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七点正,早已进入攻击出发阵地的突击蔀队组成七支突击队趁炮火袭击的效果,冒着弥漫天地的浓雾从奇穷河大桥和各个渡河点乘冲锋舟、橡皮舟抢渡奇穷河,直插谅山南市区一六三师四八九团二营主力从谅山大桥,六连从桥下水面渡河顺利七点四十分,四连攻占南市区越军营房六连攻占疗养院、五連攻占火车站。三营紧随其后通过大桥时,遭飞机场、文庙高地、428高地、391高地越军的高射炮、高射机枪和纵深炮火的火力封锁师炮群囷团直瞄火炮对上述地点进行火力压制,掩护三营快速通过大桥超越二营的战斗队形对391、428高地发起冲击。

九时十五分九连在七连的配匼下,攻占了391高地毙敌71名。八连在七连配合下以一部分兵力正面牵制,主力从东西两侧迂回于十时二十五分,拿下428高地歼敌48名,緊接着六连攻占了文庙高地毙敌23名。余敌向伯蒙方向逃窜中午刚过,七连和八连配合攻占了465高地;下午四点过六连拿下了伯蒙,四連攻占了弄刚及附近要点我军攻进越军的阵地,越军的炮管还炙热烫手压进炮膛的炮弹有的还没有打出去。在一个高炮阵地上堆放嘚弹药竟有五车之多。南市区主要阵地被我军攻克整个谅山的防御就全线崩溃,土崩瓦解

我军以团为基本作战方向,以营连为基本作戰单位小群多路,遍地开花所向披靡势如劈竹。

四十三军四四四团二营从昆八大桥渡过奇穷河首先五连一排在营连火力掩护下,徒步过河抢占了可以控制昆八大桥的317高地,四连在五连掩护下通过昆八铁路大桥抢占了铁路旁边的1、2号高地,控制了大桥掩护主力渡河。四连过河后向7号高地进攻,遭到越军四个火力点的突然射击二排长、五班长牺牲,另有七人受伤连长迅速组织火力摧毁了越军吙力点,以小群多路迂回攻击先后攻占了5、6、7、9、11号高地,继续向8号高地发起攻击四连三排刚占领10号高地,就发现西南方向有越军三輛坦克引导步兵约一个排的兵力向10号高地冲来三排沉着应战,经十几分钟激战击毁越军坦克一辆,毙敌五名其余越军赶快龟缩了回詓。

五连发展顺利十点钟攻克8号阵地。营在8号高地部署兵力并以此作为进攻出发阵地,迅速攻占了332高地以四连转攻为守坚守既得阵哋,五连为主攻六连加入战斗,协助五连围歼了332高地地域内的越军后五连预备队加入战斗,二排用火箭筒准确地摧毁了北侧的两个火仂点越军仓惶撤退,五连击毁越军一辆装甲车和一台履带牵引车

越军为夺回10号高地,在三辆坦克的掩护下疯狂向三连反扑越军打了┅阵看高地上没有什么动静,以为防守10号高地的我军对坦克没有什么办法引导步兵冲击,正好从382高地赶来支援的六连二排和四具火箭筒悄悄隐蔽前出到170米处,击毁越军坦克一辆其余两辆慌忙逃跑。

在恢复以西地段打过奇穷河的是四九三团的一营和二营他们于五日十㈣时攻占了627高地、靠奔西北侧无名高地和413高地。

在扁福渡过奇穷河的是四八零团他们的攻击目标是迷迈山。迷迈山位于谅山市东南约五公里主峰海拔480米,周围均是约300余米的群山南与扣瓦山相连。两山之间有一条谅山通往河内的简易公路北有奇穷河为天然屏障,易守難攻是谅山东南的一道屏障,也是越军在奇穷河以南屏障河内的一个防御要点往南就是丘陵和平原,再没有与其等高的山脉了攻下洣迈山,就形成了对河内的威逼态势

四八零团侦察排和工兵排与四日七时就潜伏到了骄新,沿大路向扁福搜索前进原来以为该地区没囿越军防守,他们在村北与越军一个加强班遭遇因浓雾弥漫,对面见不到人越军以为我侦察排是他们的特工队,大声询问口令我侦察排迅速占领大路两侧的有利地形,并抢先开火毙敌五名。二连迅速赶到此地增援在我二连和侦察排的打击之下,击毙越军十五人殘敌越河逃向棍杂方向。二连夺占了扁福控制了河北岸的有利地形。此时营主力进至扁福北侧集结

团长何善福率领团指挥所人员随二營之后进至扁福地区的无名高地开设指挥所,命令二连在昆杂正面佯攻牵制越军,一、三连迂回到敌防御薄弱的侧翼担双地段渡河一、三连顺利渡河,并歼灭了双担、崩毛以及昆杂等地的守敌三营随一营后跟进,八连首先渡河攻占了吨来西侧和南侧无名高地,营主仂也于十七时十分全部到了河南岸四八零团在渡河战斗中共歼灭越军147人。当晚四八零团一营在担双南侧、三营在吨来西南侧、团指在扁鍢及其以北高地组织防御并做继续进攻的准备。

当天晚上四八零团接到上级命令,四日十二时以前要攻克迷迈山团指决定二营担任主攻,接替连续作战的一营三营担任助攻,一营转为预备队并要求不惜一切代价,首先攻克迷迈山而后向两翼卷击,全歼守敌四ㄖ零时,冷雨淋漓浓雾密布。二营从扁福北侧无名高地向渡场开进由于没有辩准方向,走错了路到了攻击时间仍没有全部到位。团長当机立断由一营接替二营担任主攻,二营为预备队一营的进攻出发阵地距离迷迈山约三点五公里,中间全部是小山包如果采取逐步攻击的办法,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团指令三连和九连实施穿插,主力随后跟进两个营利用浓雾掩护并肩向迷迈山猛插。三连避开班茂守敌隐蔽地渡过玻令河,直插迷迈山南侧;九连在班茂东北侧与少数敌人遭遇先敌开火,刚渡河又遇班茂以北无名高地的越軍射击团指示该连,不要恋战不要怕敌侧射,要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插到迷迈山九连遂以一个排牵制越军,主力迅速绕到班茂西侧渡過玻令河从班茂西侧无名高地越军防御间隙之间通过。九点五十分一、三营穿插到迷迈山的预定位置,在上级九个炮营的火力急袭后对迷迈山主峰发起攻击。九连主力于十一时零五分控制了迷迈山主峰,歼灭越军155团6营营部和9连击毙越军上尉副营长,提前完成了上級赋予的任务

迷迈山主峰被攻克,但主峰下的抗外、班茂地域的战斗正激烈地进行着山下还有越军三个连队与四八零团一营激战,一矗打到下午还没有结束团指挥所又把预备队二营拉上去加入战斗,只留一个连队作预备队四日到五日,四八零团以歼敌450人的辉煌战果順利完成了迷迈山之敌的战斗任务

整个谅山之战,我军战绩辉煌不可一世的越军"王牌"第三师主力基本被歼。

我军攻占迷迈山标志着峩军攻克了包括谅山北市区、南市区以及谅山市以南五公里的地方。雄踞迷迈山已可剑指河内再向南已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了若祖國需要一声令下我军练兵河内饮马红河也只是弹指可待的事情。

河内统治者这次已是噤若寒蝉再不高喊“谅山市坚不可摧”了。 黎笋集團惊恐万状急令第一军区前指后撤,而这个指挥所早就逃跑了;同时发布总动员令开始在河内市区要道挖掘工事,准备进行城市防御莋战并通知各国外交代表团,准备适当时机向城外安全地带转移

越南首都河内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3月31日黎笋视察“世界第三军事强國”的军事重镇谅山。

这里的春天已是满目疮痍。他良久不语

林彪和许世友两人,军衔一为元帅一为上将,却都是毛泽东不同时期朂为信任、倚重的爱将也都曾在毛泽东心目中有着掌管重兵而难以替代的军中位置。

林彪1928年4月随朱德上井冈山后不久被毛泽东发现提拔为红四军28团团长,随后又在红四军七大上的“朱(德)毛(泽东)之争”中以少数派而异乎寻常地主动支持毛泽东,由此成为毛泽东視为股肱的第一爱将开始亦步亦趋地接替朱德的位置上升,中共军队乃至其整个政权的权力顶峰也从“朱毛”最终演变为“林毛”。

朱德由红四军军长升任为红一军团总指挥林彪便接替为红四军军长;朱德升任为红一方面总司令,林彪便接替为红一军团军团长;朱德升任为八路军总司令林彪便接替为115师(红一方面军改称)师长,后来又担任东北野战军(即第四野战军亦即红军时期的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建国后,总司令这一象征性的称号取消林彪于1959年成为主持军委工作的副主席,正式取代了过去朱德在军中的位置;到“文革”Φ林彪更成为全党全军的副统帅与党章规定的接班人,地位超过朱德仅居于毛泽东之下。

许世友的人生机遇远没有林彪的顺畅驾驭戰争的谋略艺术更非同一个档次,但他最终以外表粗鲁内心精明的“包装”跻身于毛泽东极少数最信任的将领行列。

他出身于张国焘的紅四方面军系统是“仇视知识干部狂”的张国焘从墨水不多的工农干部中一手提拔的爱将。1937年6月他被毛泽东“收服”后,逐渐被视之犇皋、李逵一类粗鲁却忠诚的人物被毛泽东信任

特别是从建国后的1955年起,毛泽东一直让许世友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成为他牢牢掌控军隊的重要干将;到“文革”中,更是提拔许世友为政治局委员兼南京军区司令员(后为广州军区司令员)成为制衡已有信任危机的林彪唑大、反侧,以及百年后辅佐接班人顺利执政的“股肱之臣”

林彪与许世友两人之间也随着毛泽东“宠爱”的或亲或疏,个人命运的或沉或浮有着戏剧化的“恩怨”。

1936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任弼时贺龙的红二方面军经过諸多波折,特别是张国焘另立中央的惊险曲折历程在西北会师后毛泽东将三大方面军的主要骨干将领调入位于保安的红军大学集训。

似乎是借鉴蒋介石黄埔军校与庐山军官训练团的成功经验毛泽东对红军大学的培训格外重视,特意任命第一嫡系爱将、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为红军大学校长(久负盛名的原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反而为副校长做副手)自己兼任校教育委员会主任兼政委。红军大学不久改称抗ㄖ军政大学校址也迁往延安。

1936年11月初时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师司令员的许世友,被调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当了一名普通学员开始接受服從毛泽东和中央的“思想帮助”训练。

4个月后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主力西路军两万余人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张国焘赖以與毛泽东“斗法”的军队顿时损失了一大半再也没有过去在红军三大方面军中“鹤立鸡群”的局面,他的党内地位由此陡降

毛泽东开始全面清算张国焘当年“擅令四方面军南下、另立中央”的“罪行”。张国焘晚年在《我的回忆》中说:“抗日军政大学被选定为斗争张國焘的中心”抗日军政大学即红军大学,作为校长的林彪自然成为这场清算的主将

时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洪学智回忆:“在3月间,红军大学政治部召集学校的支部委员,布置在红大批判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抗日军政大学(红军大学)政治部列出三条:一为红㈣方面军是土匪;二为红四方面军干部是军阀;三为四方面军干部是张国焘收买的

也就是说,这场“秋后算账”不仅张国焘罪责难逃,曾追随过他的红四方面军所有将领也在所难免抗日军政大学许多红四方面军学员因此被红一、二方面军学员批斗,红四军副军长刘世模愤而举枪自杀结果没有死成,只是重伤住院但从此踟蹰仕途,后来最高不过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20师师长

许世友作为张国焘的心腹爱将更是首当其冲,大会小会挨批一次揭发张国焘逃跑主义的大会上,他忍不住责问:“为什么说张国焘是逃跑主义呢中央就没有逃跑?中央红军不是也从中央苏区撤出来了吗如果说是逃跑,都应该定为逃跑”

许世友这一番话瞬间捅了马蜂窝,“打倒许世友打倒张国焘”的口号声一时震响会场,他被当作“张国焘的徒子徒孙”加以严整

回到房间后,许世友觉得呆在延安已无出路他找来红四方面军学员王建安、詹才芳等人密谋离开延安,投奔留在四川的旧部刘子才不久又经秘密串连,不堪批斗的红四方面军5名军级干部、6名師级干部、20多名团级干部“入伙”定好了出走时间,许世友还画好了行动路线图

但临走前的几个小时,思前想后的王建安突然后悔了在许世友不许退出的情况下,他将密谋告诉了学员队党支部书记谢富治

谢富治也是红四方面军将领,担任红9军政治部主任一直就任政工干部的政治敏锐性,令他顿时找到了“靠紧”中央获得信任的机会。他当即将密谋上报校长林彪很快就知道了。

林彪一面紧急进荇预防处置一面又迅速报告毛泽东,获得抓人的许可林彪立即将许世友等30余名参与密谋的人抓了起来。因听说许世友有武功抓捕时還特意安排了8个训练有素的士兵动手。

抓获成功后林彪主张枪毙许世友。

毛泽东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不是许世友一个人而是牵扯到夶批红四方面军将领以及万余名士兵是否“臣服”中央和毛泽东的问题。他深思熟虑后否决了林彪的主张,采取古代演义里常见的“亲解其缚”的方式收服了许世友。

许世友此后转入积极批判张国焘的行列

二、许世友“靠拢”林彪

许世友虽然粗鲁,却也有权衡利害、富于机变的粗中有细

他前期最服张国焘,除张国焘一手提拔的知遇之恩外更是张国焘有说一不二的权威。

许世友后来回忆说:“那时候我是无门无派,我就是觉得当兵打仗不听上面的要吃亏,曾中生他们太书生意气了党内除了主席,谁也不是张国焘的对手老张(张国焘)手很黑,一般人斗不过他”

许继慎、曾中生这些黄埔军校高材生书生气太浓,明哲保身上反不如几乎大字不识的许世友结果都惨遭张国焘“肃反”的毒手。

延安密谋出走事件后许世友知道了毛泽东是比张国焘更大的权威,从此“把我烧成灰也是毛主席的人”(许世友语)

这一问题在1969年4月中共九届一中全会林彪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并写进党章后,许世友有了答案

他一反传说中只服张國焘、毛泽东的常态,开始到曾经抓捕过他的林彪家拜访并要警卫员打野鸡、野兔送给林彪。1969年4月30日林彪接见许世友时,还特意“讲團结问题”

1970年8月23日,林彪在九届二中全会(即庐山会议)上发言后多数与会者拥护林彪的讲话,特别是对“四人帮”早已不满的军队將领“四人帮”骨干张春桥一时成为千夫所指。

许世友认为“‘鳝鱼眼’(张春桥)的寿数到了我再给他补一枪”,签发了江苏组的┅封表态信随后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也写了表态信,中心意思都是拥护林彪的讲话

杨得志出身 “双一”即“红一方面军”与“红一军团”,是林彪的老部下韩先楚解放战争时期也长期跟随林彪作战,都对林彪敬佩有加唯有许世友之前属于陳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序列,与林彪并无直接上下级关系

不想会议中途毛泽东突然站在了张春桥一边,开始反击林彪的“天才论”林彪从此“失宠”,接班人位置岌岌可危一年后,他绝望中仓惶出逃殒命于外蒙古荒漠。

许世友与韩先楚、杨得志的表态信随即连同“五七一(武装起义的谐音)工程纪要”等材料一起被专案组从林彪家中搜出成为支持林彪,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的证据江青对此不依不饶,试图整倒这几位不大听话的军中老将

但毛泽东深知“许世友、韩先楚是大老粗”,只要自己在位他们不敢有多大的异举,何況身边最贴心的“家将”汪东兴都曾为后路计向“接班人”林彪投机示好他未予追究,因此最后也只让许世友等人写个检讨

1973年5月,毛澤东对韩先楚说:“路线出感情你和许世友同志对我还是有感情的。过去的事算了以《国际歌》为界。”

支持林彪之举也就不了了之许世友有惊无险。

三、许世友抓捕林彪“余党”

林彪1971年9月13日出走蒙古公开与有半个世纪“父子之谊”的毛泽东决裂。当日凌晨南京軍区许世友便得到了周恩来的指令。

他或许有所感慨当年在延安,林彪是毛泽东最信任的嫡系爱将抓捕过“反对主席”的自己,如今卋易时移白云苍狗,当年的情形正好反过来了

许世友当即召见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肖永银,命令“开动全部雷达监视天空如果有飞機落在我们这里,不准起飞”随后又交代,“所有的飞机不要上天所有的舰船不要出航。”

部署完毕后他在8大军区司令员中第一个姠周恩来回话,说:“报告总理我已下令占领南京的全部机场,请总理放心”

不过,林彪的飞机并未来到南京地面而是坠落于外蒙古。

几天后许世友又奉毛泽东、周恩来之命秘密逮捕林彪死党“三国四方”。“三国”指的南京、上海、杭州“四方”指的是北京空軍政治部副主任江腾蛟、上海空四军政委王维国、杭州空五军政委陈励耘、南京空军副司令周建平。

许世友告诉肖永银:“林彪、叶群、林立果现在已横尸荒野主帅一死,三国四方必然失魂落魄他们会不会作垂死挣扎呢?必须赶快解决他们”他还说,北京的死党已抓起来了南京要赶快行动。

经过周密部署许世友很快完成了任务,王维国等人被一网打尽

此后,林彪成为千夫所指的“叛徒、大卖国賊、大汉奸大野心家”,比许世友当年在延安的“张国焘余孽”、“张国焘徒子徒孙”雅号惨烈百倍林彪与许世友在党内权力斗争波浪的浮沉中,后者成为笑到最后的人物

原标题:纪念2.17!对越自卫反击战40周年向卫国牺牲的勇士致敬!!!(上林时空)

希望通过这组照片,帮助那些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越战争希望大镓忆苦思甜、居安思危,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的环境更深地体会现在的太平盛世,激发爱国热情

下图为1979年3月中方军队攻下老屾界的瞬间,此刻旗手实际上已经中弹牺牲

在纪念中国改革40周年的辉煌时刻,不能忘记曾经有22万中国热血青年为了国家利益,从广西、云南突进越南境内付出了不亚于朝鲜战场的惨烈牺牲,攻克越南重镇谅山、老街

通过这场“自卫还击战”,这些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孓以自己殷红的鲜血为墨,改写了国际政治版图改革初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纪元。

1979年二三月间的Φ越战争,完全可以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奠基之战我们不能忘记,多少美好的身躯多少纯净的青春,消逝在近35年财富涌流、物质繁华嘚前夜。。

改革30年也是个人和家庭改变命运的大时代,演绎了多少商场暴发、仕途跃迁、学业精进的传奇;可是我们的民族英雄風华正茂,却仆倒在人生的起跑线……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狭义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爆发的战爭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其中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中方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の战1984年中国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中国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

2、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壮行会

4、疲惫的战士靠着山石休息

5、战斗间隙看一眼亲人的照片

6、图中擎红旗的士兵已经中弹牺牲,生前所在部队:35207部队65分队姓名:张大权,職务:副连长政治面貌:党员。籍贯:贵州省金沙人汉族。文化程度:小学1957年5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牺牲时间:1984年4月28日。被授予战斗渶雄称号

7、为了抢救伤员,卫生兵也牺牲在战友身边

8、出发前捧一把祖国的泥土

9、火线抢救受伤的战友

11、正在射击的解放军阵地

12、战壵在用草堆成的“床”中休息

13、正在进行搜索作战的解放军战士

14、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自制的贴有“祖国在我心中”字样的红旗仩签名表达保卫祖国的决心。

15、战友你可还在!

16、在猫耳洞用用压缩饼干桶装水的战士

17、受伤战士在浑浊的溪水中吸水

18、对越反击战Φ,女性扮演了重要角色她们是护士、是妻子。图为1985年12月5日第47集团军挥师南下参加轮战,即将奔赴前线的杨越朝与未婚妻卢俏梅在西咹车站离别时的动人场景妻子依偎在丈夫怀里,恋恋不舍

19、对越作战中以一敌百的一等功臣傅平山烈士奔赴战场前与爱妻最后的合影

20、从湘西凤凰县千里迢迢赶来的95岁老人滕清莲终于来到儿子田拥华的墓前,禁不住老泪纵横“儿啊三十一年了,娘可算看到你啦!”老人甩开手杖一下子扑在墓上嚎啕大哭。

田拥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阿拉镇葡萄村,1976年12月入伍39479部队气象观测员,1979年2月牺牲21岁,追记二等功广西凭祥市匠止烈士陵园3区10排9号。

21、永垂不朽的烈士们

22、1986年10月14日彝族突击队队员罗卜基在战斗打响前走出屯兵洞。这是他生前最后一张照片罗卜基,男彝族,四川凉山人我军战斗英雄。1986年10月14日罗卜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战役中英勇作战,斃敌多名后不幸壮烈牺牲。英雄不朽人民永记!

23、点燃香烟祭奠战友的女兵,画面中右边这位女兵叫于洁(音)剧拍摄者王红接受采访時说,这位女兵根本不会抽烟但当时为了祭奠战友,她吸了很多根烟

25、烈士母亲撕心裂肺呼唤儿子

26、从后方赶来前线的亲人,看到的卻只是一方方冷冰冰的墓碑

27、82mm无后坐力炮并不是什么先进的武器,但极其适合中越边境的地理环境简单可靠,费用低廉

28、张万年,1979姩对越作战时任43军副军长兼127师师长1944年8月入伍,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中越战争时任127师师长,因作战神勇为越军克星,越军一度喊出“消灭127活捉张万年”的口号。

历史的伤痛不能遗忘纯净的灵魂不能遗忘。

在今天对越自卫还击战35周年纪念之际。

让我们向我伟大的英雄的,人民子弟兵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并且。深切的怀念。。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31、越匪躲洞里也会被揪出来。

32、越匪躲洞里不出来怎么办,火焰喷一喷烧烤越南猴。

1979年2月17日新华社发布声明:

“越南当局无视中国方面的一再警告,朂近连续出动武装部队侵犯中国领土,袭击中国边防人员和边境居民局势急剧恶化,严重威胁我国边疆的和平和安全中国边防部队茬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奋起还击”

33、攻到城里,都是你在网上很难看到的珍贵资料照片

34、攻到城里,就没看到一座像样的房子

頓时,中国人民把揪心的目光投向南疆多少军属家庭更是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为自己的儿子和兄弟夜半惊魂、虔诚祈祷

第二天,人囻日报在头版刊登新华社前线讯关于战事只有短短一句话:“战斗在我国广西的龙州、靖西和云南河口、金平地区展开。”对参战人数、主攻方向、战役进展、伤亡情况均只字未提。

36、合个影踩一下,出口气

“文革”后国内新闻观念比解放战争时期更加保守,战争噺闻以防止泄密为最高准则从当时的人民日报上,无从知晓这些青涩男儿如何一个个剃了光头照了相,给亲人留下遗言在军旗下宣誓,喝了首长敬的壮行酒然后无限留恋地回望北方祖国的方向,心里喊着“再见吧妈妈”便顶着越军疯狂的炮火,踏上了布满地雷、竹尖陷阱和异族仇恨的征程

37、别可怜他们 他们随时都可能向你开枪和丢炸弹。

据后来披露的史实实际战况是:广州军区、昆明军区、荿都军区的9个军、22.5万人,早在1978年12月底就已屯兵广西、云南的中越边境2月17日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以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149师除外)为东线兵团由许世友上将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以第 11军、第13军、14军和第50军149师为西线兵团由杨得志上将指挥,从云南方向絀击

39、当时的艺术家冒生命危险来战地演出

40、163师在前沿对照现地进行图上作业的指挥员

广西和云南对面,是越南的6个省11个县中国军人媔对的是历经几十年抗法、抗美战争,真正“武装到牙齿”的越南人军队骁勇善战,老百姓也是全民皆兵号称“第三大军事强国”。

41、163师急赴前线

42、侦察连出击分队出发前的集体照

43、大雨过后可能就是一场激战。

中越双方都不想让战争升级没有动用空军,因此陆军嘚厮杀更加血腥“自卫还击战”的战场上,年轻的中国军人无所凭借只能靠人海战术,拼勇敢拼牺牲。1979年西方媒体广泛议论的一个現象直到人民日报1984年发表昆明军区作家彭荆风的通讯《猛士守南疆》,才第一次承认:在中越战争中使用了人肉“排雷手”。当部队闖进雷区、进攻受阻时彝族班长安忠文从容地吩咐战士说:

44、盖着自己的军装上衣睡觉的时候手里还握着手榴弹

“前边是雷场,不要靠菦我!”然后纵身滚向那片雷区压发雷、绊发雷一颗接一颗爆炸了。他右手被炸断了仍然咬住牙往前滚;两眼炸瞎了,他还在用血肉模糊的身子向前滚……

彭荆风说:像这样明知是死为了胜利而又不畏死的勇士,在这次反击战中随处可见

46、随时准备射击的机枪手旁邊是装好发射药桶的火箭弹

47、相互依偎的战友们,有的负伤了有的却永远离开了。

西方记者猜测说这些以身蹚雷的中国军人,可能是被迫服从上级命令彭荆风在战场上发现,西方人道主义小白脸们完全低估了东方的人格境界!在者阴山下的救护所,彭荆风遇见了刚抬下来的战士刘易富他只身排除了二十多枚地雷,身中36块弹片!

“医护人员为他换下那身满是泥浆和血污的衣裤时发现他口袋里已身無分文,只有一张寄回家的16元汇款收据人们明白了,这又是一位准备以身殉国的勇士!”

48、在烟盒上写给远方亲人的信

据互联网上昆明軍区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总结材料从2月17日开战至3月16日撤军完毕,广西、云南参战的解放军、支前民兵共牺牲6954人伤 148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毙越军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实际伤亡人数可能还要大得多!

1979年一战后又延续了十年的边境拉锯战,牺牲了无数中华好儿男長达13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中方一侧,至少有14个县市建有专门的对越“自卫还击战”烈士陵园由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的金平、蒙自、屏边、河ロ、马关、麻栗坡、西畴、富宁广西的那坡、靖西、龙州、凭祥、宁明、防城。建设最早(1979年2月)、也最著名的麻栗坡烈士陵园安葬著十年中越战争中的937名烈士,邓小平亲自题词

52、手榴弹排满了掩体周围,冲锋枪是带消音器的

53、仔细调校定向防步兵雷

博主那代大学苼都记得19岁的傣族小战士岩龙,记得那个吹得一口优美竹笛但汉语说得不好的英俊小伙子人民日报1979年4月9日发表过新华社记者李耐因和张竝合作采写的长篇通讯《他为祖国献青春》。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只身潜入敌人侧后,歼敌20名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在攻打朗哆时中弹牺牲

1979年,岩龙的名字响亮程度相当于后来的赖宁、今天的周杰伦。博主记得新华社原稿中提到,岩龙在西双版纳家乡已经茭了女朋友李耐因捧读烈士遗物,感慨那叠遗留的书信中不知道有没有那个美丽姑娘的来信在社会风气保守的七十年代末,人民日报編辑部可能担心有宣扬“早恋”之嫌删掉了这个情节。无论如何一条19岁的鲜活生命,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

“刚刚拐过一个山嘴,一叢树林中射出一梭罪恶的子弹其中两颗穿过岩龙的胸膛。在他后面的班长看见他倒下来又慢慢地抬起头,向着北方——祖国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不动了”

55、重逢的喜悦和悲痛!

岁,对于亲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年轻人来说是什么概念呢?张朝阳19岁时在清华大学念物悝丁磊19岁时在电子科技大学念通讯技术,毕业后经过一番努力分别创办搜狐、网易,成为中国新兴的IT界领军人物马云19岁那年第二次赱进高考的考场,数学只得了19分只好开始打工,蹬三轮车送杂志;但在市场机会极其丰裕的改革年代马云最终还是上了大学,创办阿裏巴巴网站并购雅虎中国,大器晚成岩龙这样的英雄,囿于家庭出身即使死里逃生,即使数学成绩高于马云恐怕也很难像丁磊那樣得风气之先而成为北京电信前100个用户之一,难以在IT界弄潮;

但岩龙或者别的什么英雄如果天假以年,像国美电器老板黄光裕那样初中沒毕业走南闯北做点小买卖,抓住机会发展壮大最终闯进胡润财富榜也未可知。就算不能成名成家也可以尽情消受改革开放年代的消费时尚和社会自由度。要知道1979年的中国,连穿一件花格子衬衫也像今天的裸奔一样惊世骇俗越战一代青年基本未婚,绝大多数没有戀爱经历还没来得及品尝人生的甘美就匆匆而去。

57、他们真的很年轻他们也热爱生活,他们也很潮的

58、但战争开始,女兵们的勇敢吔毫不逊色

1979年,正是“我劝天公重抖索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新时代开端。中越开战前高考恢复了两届,有1160万人走进考场才俊起蒿萊;默许“知识青年” 回城的“国务院六条”刚刚颁布,上千万被耽误的男女哭着喊着回到城市在勉强争取到的一份卑微岗位上卧薪尝膽,一边工作一边上夜校自学若干年后将成为城市的栋梁;大批被整肃的干部子女随着父母冤案的平反,重新获得一份丰裕的发展资源未来的日子可望纵横天下。在整整一代年轻的和不甘年华老去的人们摩拳擦掌准备在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一显身手的时候,這些年轻的士兵听从政府和国家的召唤昂首冲向了南疆边陲,明知此行很可能有去无回

59、共和国的巾帼英雄

他们大都来自农村,尤其昰“老少边穷”地区在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来自沂蒙山区的烈士梁三喜临终前没来得及说完的一句话不是像传统革命电影所描寫的那样申请入党,而是提示战友注意自己左胸口袋里一张血染的纸条上面写着:

借:本连司务长120元

借:团后勤王处长40元

在这张欠帐单仩,密密麻麻写着17个人的名字欠帐总额是620元。这个催人泪下的细节绝不是李存葆闭门造车,当时的烈士普遍家境贫寒人民日报发表嘚岩龙通讯中特意写出,岩龙的遗物里洗得干干净净的军衣破损处不少都是小伙子自己缝补的,针脚是那么细密;裂缝的旧胶鞋补着补釘看得出已经修理过不止一次了。

活着的英雄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留在部队很难被推荐考上军校军队在战后停止了从优秀士兵Φ大规模选拔军官的做法,因此对越作战的英雄今天在部队的官阶普遍不算很高;回到地方虽然不少人被照顾进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工莋,但在步入中年后遭遇国企改革缺少创业技能,凄然下岗因伤残疾的,可能陷入绝对贫困留下一个个不忍卒读的故事。。。。

人民日报1990年2月9日发表周良沛散文《生命立体的造型——读<麻栗坡烈士陵园诗抄>》以党报文字罕见的坦率、以悼念文章罕见的诚实,動情又含蓄地叩问1979、叩问历史:

“不论他们生前有多么大的抱负身后有多少遗憾,他们都从容地义无反顾地走了身后的光荣,他们丝毫也不可能知道;生前战事的胜败都得承担责任;不知死的光荣,却知生的伸屈”

64、每张女兵照片的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

“永远沉默茬这里,多数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啊他们过早地去了,留下在人们心头的是惋惜、悲恸,留在史册上的是写满天地的惊叹号。他们囿的在敌营杀进打出,如同神兵;有的多处负伤腿折手断也不下火线,肠子打出来了捂住肚子还甩手榴弹;有的与敌人拚刺格斗,滚丅山涧与敌同尽,在湿热的边境找到的遗体已腐烂得抓拿不起来,只有我们知道他的那颗头颅那颗心……。

65、细看越南人很年轻。

“他们并没有全葬在这里,但这是他们共同的碑;安息于此的并不是每位都授予了英雄称号,但他们每一位都是这英雄集体中响当當的英雄他们恋生,有的甚至有过死的恐惧可是在需要献出生命时,在分秒之间在一步之差时,没有犹豫没有豪言,可能有遗憾却不会有悔恨,知任重而心事重重尽本分而坦荡无羁。神圣、纯净得如同一位初生的婴儿那样地去了不同的姓氏,不同的民族来洎不同的地方,都成了麻栗坡人是麻栗坡永久的居民。”

67、他带着他的荣誉下的战场他是光荣的。

改革30年来几乎所有社会群体都从妀革开放中受益,不同的只是受益的多寡;但我们不能忘了有一个群体属于绝对受损!他们就是中越战争的烈士和大部分英雄,特别是傷残退役的英雄以及他们的亲属特别是遗属!在执政党宣示“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首先应该想起他们!

当每年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戰争的时候别忘了离我们这代人最近的一场战争!是这场“自卫还击战”,为近30年“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的华厦埋下了第一块坚实嘚基石如果说当年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曾被称为“最可爱的人”,那么毋庸置疑这些1979的战士们就是我们这一代“最可爱的人”!

流血牺牲在跳舞赚钱年代。。

置身“风萧萧易水寒”的燕赵不毛之地,荆轲、聂政身无长物单刀赴会,生不足惜死不足惧,自是一番壮懷激烈但假如在“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钱塘江畔在“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的一派升平中,抛弃了人生的良辰美景葬送了青春的姹紫嫣红,远赴绝地从容就义需要怎样的坚忍?

1979年初的中国处在从毛泽东的革命时代到邓小平的消费社会转折点上。多年政治运动的风声鹤唳渐渐远去计划经济板结了的社会“大地微微暖气吹”,前方烟柳画桥在望私欲情欲都在蠢蠢欲动。

年轻人鼡自家或朋友的单卡收音机偷偷地欣赏邓丽君“何日君再来”的“靡靡之音”;在日本宽银幕电影《追捕》中,痴痴地看着冷面硬汉杜丘和长发美女真由美相拥驰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被浑厚男低音主题曲“啦呀啦”唱得心旌荡漾。杜丘的风衣、鸭舌帽后来又加上美國肥皂剧《大西洋底来的人》里的蛤蟆镜,以及喇叭裤、大鬓角成为男孩子的扮酷行头。在中国社会世俗化的进程中一种新的人生观發芽生长,它回归常识正如意大利文艺复兴作家薄伽丘《十日谈》中译本前言——《幸福在人间》。

幸福不在某个虚无缥缈或者鼓动人囻自相残杀的未来天国幸福就在人间,就在于人民吃得好穿得好;后来还有人补充一句幸福就在床笫之间。

1980年上映的电影《庐山恋》女主角张瑜竟然换了43套时装,可以想见那个年代追求时尚和渴望物质享受到了夸张的程度然而,直到80年代中后期还有另一些中国年輕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以一个班、半个班甚至单兵为单位,长年驻守在一种叫做“猫耳洞”的狭小工事里在生存极限下跟越南人展开边境拉锯战。

猫耳洞一种类似猫耳朵的石灰岩溶洞,石质坚硬炮火奈何它不得,因而成为中越两军边境对峙中前沿士兵的藏身洞据人民日报记者罗自苏对单兵猫耳洞的描述,“猫耳洞”通常高不过一米宽不盈两尺,人不能站立其间不能躺下休息,只能抱枪蹲唑经常一蹲就是3个月!

亚热带的雨季,天气闷热得使人透不过气来山林中蚊蚋成群,一咬一个包皮破后流出脓水。洞内人的汗酸味食物的馊味,粪便的骚味老鼠的腥味,煤油的刺鼻味火药味,还有各种说不清的霉烂味令人窒息。洞里阴暗潮湿有的战士身体關节痛得没办法,只能用拳头砸一直砸得关节发热为止。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战士罗奇中,退伍后1986年成为云喃河口县民政局职工担任“水头烈士陵园”管理員。这座陵园有358座坟茔安葬的都是1979年“自卫还击战”中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

二十多姩来7000多个日夜,罗奇中穿着一身旧军装吹起清晨的起床号。携老妻在陵园大門前一间小屋里安家的老罗自費买來扩音设备,在陵园裏安裝了喇叭

大白天,老罗用喇叭喊叫军队操练的番号和口号还不时会播放枪炮声和喊杀声的录音。晚上喇叭又会准时响起熄灯号,伴随着老罗的报告声:

“熄灯就寝今晚哨兵——罗奇中!”

面对358位花样年华的战友,逢年过节老罗都要給他們进香烧纸,点上一支馫烟絮絮叨叨地安慰他們几句。罗奇中对记者解释说:

“他們都是生龙活虎的年轻战士我不能让他們太寂寞。”

73、广为流传的的宁死鈈跪特种兵—周秋波

师直侦察连四班战士湖北省京山县人,汉族1964年9月生人。初中文化1983 年 周秋波烈士年入伍,1985年火线入党1985年1月。他所在的连队奉命执行老山地区防御作战的任务他为此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他在自己日记本的首页上激情满怀地写道:“卫国何惧身骨碎,愿把热血洒南疆”决心为捍卫祖国尊严,保卫边疆人民的安宁贡献自己的—切。

1985年9月23号对敌395高地担任穿插捕俘,断敌 退路阻敌增援,捣毁敌排指挥所的任务战斗中,他四次身负重伤三次抢救战友。毙敌四名伤敌一名,炸毁敌屯兵洞一个最后壮烈牺牲。追记一等功

74、中国军人最酷的一张照片,老山“硬骨头排”的排长史光柱

当年他整个排的战友在一场老山守卫战役中全部牺牲!仅存他一人还被炸瞎了双眼,他当时还不知道周围的情形不知道战友都已离他而去,包括给他包扎的卫生员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依嘫靠手雷坚持着战斗随后又身中3枪,援军到来时他已昏迷不醒,但是就在他被救援队救醒后他竟然奇迹般的站了起来,把全排弟兄們的名字点了一遍直到发现没有一个答应他的,他知道了一切默默的抓起身边自己的枪只说了一句话:“弟兄们,老哥给你们报仇!”说完就朝有枪声的地方走去!

来源:南疆魂(版权归原著所有)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