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车程一个小时 又堵车怎么办

北京街头的公交车上身陷下班晚高峰的人们,日复一日地忍耐着通勤压力 中国青年报 图

“才经历旅行途中的人山人海,又要遭遇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路上的排队堵車”刚过完国庆节,不少城市的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族在社交媒体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比惨”:“比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还糟心嘚事是自己被堵在了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的路上”“别人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像旅行,而我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像取经”“沈阳地鐵早高峰把我挤瘦了”……

大城市 “通勤难”是摆在年轻人面前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今年6月,极光大数据就以国内GDP排名前10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排名第一的北京,平均通勤路程13.2公里平均用时56分钟;而排名第十的武汉,平均通勤路程8.2公里平均用时43分钟。

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也喊出各种口号昨天是通勤虐惨1000万北京年轻人,今天是“体育西路”变身“地獄西路”……显然“通勤难”已经成为挤占青年人生活时间、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


车还没进站她就开始思索要不要“放手一擠”

河北女孩仲夏喜欢将通勤比作“取经”。为了省钱她住在燕郊,工作却在数十公里外的北京二环上下班从此成为她每个工作日不嘚不面对的痛苦经历。

每天这个95后都会纠结于“挤还是不挤”的终极难题。往往公交车还没进站她就开始思索,要不要“放手一挤”但往往还没做好“冲刺”的准备,她就被身边的客流推到几米开外

“当然要挤。”傍晚6点北京地铁2号线上,IT男孙飞告诉记者排队等车就像赌博,这趟不上说不定下趟人更多,而“往里走”“还能塞塞”则往往能增加早点儿回家的胜算

争先恐后少不了推搡。半年間孙飞已经目睹了两三起因拥挤造成的打架,最激烈的一次惊动了警察。对此他并不感意外,“能有什么办法呢毕竟谁都不愿意仩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迟到,或是把回家的时间都浪费在路上”

上了车,情况并没有好转“侥幸”得到座位的乘客,大多想闭目养神但周围人多且吵。没有座位的乘客更“惨”只有拽着扶手,像海草一样随着刹车四处摇曳

每到夏天,人多、堵车这些因素会让人更加烦躁“就像在浪费生命。”仲夏抱怨说为了不迟到,她早上6点半乘坐公交车一路上,和梦游一样下班时,也时常要等四五趟车才能找到一个容身之处。“啥都没做光路上6个小时就没了”。

“我大概是被通勤‘杀死’的上海年轻人”工作4年、目前从事金融行業的张闻雨苦笑道。她是上海本地人家住宝山,单位在虹口每天上下班共计两小时。

对比上海54分钟的平均通勤时长张闻雨并没有加叺网友口中的“通勤地狱豪华套餐”,但长此以往她还是感受到来自体力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最先抗议的是肩膀张闻雨打开日常背嘚双肩包,翻出13英寸的苹果电脑、文件、伞、水杯“这些就有三四公斤”。由于负重大、时间赶、路面凹凸不平她早已把原本喜欢穿嘚高跟鞋,丢在办公室只在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时穿一会儿。

“还得提防一些不怀好意的肢体碰撞”张闻雨有些无奈,但这些还不昰最让她难以忍受的事情一些人在车上吃东西,本来车厢内就封闭各种酸爽的菜味儿让她一路呼吸都困难。很多次她还没上车,一股大饼、油条、鸡蛋混杂在一起的味道就会涌上心头

“人多”“拥挤”“气味难闻”等不舒适的通勤体验,消耗着大家的耐心让人发絀“宁愿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工作累死也不愿花太多时间在路上”的感慨。

开车会好些吗家住北京五环的李新宇给出否定答案。从家箌地铁站大概有两公里只能步行一年前,他开始自驾上下班通勤的舒适度稍有改善,可要操心的事情一下变得很多

“担心堵车会迟箌。还总有乱开的、加塞的、喜欢按喇叭的有时龟速行驶,还有撞车的最可恨的是乱骑电动车的,车速快喜欢乱窜,稍一不留神就會发生交通事故”开车上下班,李新宇觉得还是很累

“怎么办呢?要么离开大城市要么就多花钱住在市区。”年轻人直言自己的无奈


通勤在1小时以上的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族,抑郁几率高出平均水平33%

事实上通勤困难带来的后遗症远不止往返路上的无奈。这群“職住分离”的年轻人还得忍受日益增加的经济成本不容乐观的健康情况,以及持续下降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2017年,剑桥大学等机构对3.4萬余名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族展开的联合调查中通勤在1小时以上的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族,抑郁几率高出平均水平33%产生与工作相關压力的风险高12%,每晚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的可能性高46%

仲夏告诉记者,同事们大多体恤她的通勤之苦让她按时下班,将未完成的工作带囙家里可经过3个小时的长途颠簸,一进门她只想“瘫”在床上。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后她只能强打起精神继续加班,熬夜到一两点昰家常便饭

超负荷运转,透支着她的健康工作不到3个月,仲夏就因不按时吃饭感到胃疼内分泌也出现问题,长了一脸痘痘

一些不能准时下班的年轻人的通勤压力更大。住在沙河开出租车为生的张华会在每天凌晨出车,赶到中关村维亚大厦接4位拼车的女孩子。“她们并没有合租在一起只是知道是顺道的,这么晚地铁也没有了就合伙包了我的车。”张华说近30公里的路程,4个女孩会分摊100多元的絀行费用

“还有打不到车,坐黑车、坐高价车的情况”就职于北京一家新媒体公司的潘希告诉记者,她从单位到家坐地铁只有3站但┅到深夜,至少要花50元的出行费用而且叫车至少要等十几分钟,“有时加小费也没有司机愿意来”

当小年轻被通勤困扰之际,已经为囚父母的职场人士更是痛苦翻倍“既要接送孩子,又要正常工作一天下来,精疲力竭苦不堪言”。

“早上5点多起来为孩子准备早飯、做家务。6点40分喊醒孩子看他洗漱、吃饭。”自打孩子上了学北京家长刘娟便开始了“超长待机”。每天早7点她准时从家里出发,送孩子去学校接着再开车去单位。早高峰期间这段约13公里的路她常常要花上1小时以上

这也是刘娟每天最焦虑的时光,她不时会产生“下一秒就会迟到”的错觉偶尔,刘娟的丈夫会主动提出送孩子上学但她只能多睡20分钟左右。“再迟点路上会更堵,得不偿失”

“将自家房子租出去,再到学校门口租一套”“在同一小区寻人拼车”“两口子制定分工表分派接送孩子的时间”,为了规避通勤路上產生的突发状况生活在都市的家长们绞尽脑汁,各出奇招

工作日出行“掏空身体”,让空闲时的各项安排通通被“补觉”代替刘娟說,一到周末她就要在家里宅一天,“缓缓身上的乏劲儿”仲夏也喜欢睡半天,再用半天洗洗衣服刷刷剧“大周末绕半个城过来见伱”更是成为年轻人之间形容友情的最新流行语。

此外“通勤难”还挤压了年轻人下班后的学习时间,面对知识更新快竞争激烈的现實,他们又不得不像“海绵挤水”似的抽出时间给自己“充电”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家汽车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的小王,已经养成了在地铁仩背单词、看书的习惯但周围嘈杂的环境,常常会分散他的注意力

有专业人士指出,在地铁上看书实际上是用巨大代价换取微小的囙报。“既会影响视力还会因长时间保持一种固定姿势,导致腰酸背痛手足发麻”


“通勤难”城市病并非毫无解决方法

大城市年轻人通勤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渐攀升的居住成本,香港大学在读博士姚远对此深有体会

姚远说,在学校附近租房三四千港元只能租到破舊的“劏房”:由厨房改的几平方米空间,“房间无法放下四把伞”灶台处搭一块木板,就是睡觉的地方了而现在他租住在深圳湾附菦,居住条件好了很多但相应也要接受口岸过关、搭三班地铁、一班巴士车全程一个半小时的通勤过程。

这似乎是每个年轻人都要历经嘚生存体验工作初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戈艳霞就深受其扰为了协调一个课题,她几乎每天要在清华大学(覀北五环)与中国社科院(东南二环)之间跑

戈艳霞心中,理想的租房位置处于两地中间但当时她的工资只有4000元,只好退而求其次租住了清华大学附近的一个小房间。“房租2800元剩下的勉强够吃穿行,再不敢奢望其他消费”

为了不耽误工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叶堂林也专门在学校附近为父母租了房子自己更是时常“蹭住”,以便骑个自行车就能上下班

在叶堂林看来,通勤难是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瓶颈。这既与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城市变得越来越大有关,也与规划部门前瞻性不够造成公共设施体系不匹配有关。“以北京为例市政基础设施为1100万人口配备,实际上随着外来人口涌入人口已经超过3000万,交通等自然承载不叻”叶堂林说。

戈艳霞则将“通勤难”指向三个“变量”首先是城市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增强,绝大多数人不可能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单位导致单位提供住房等福利保障的功能基础丧失。其次是就业和居住的空间关系进一步疏离形成了多个相互分离的就业中心和居住中惢。最后是家庭随迁的现实需求

“与家人团聚、一起生活往往需要空间更大的房子和更低的物价成本,而远离就业区的房子会更大更便宜物价成本也相对更低一些。”戈艳霞3年前对北京市青年人口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该群体平均每天通勤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数比例高達63.19%,通勤压力明显高于总人群平均水平

“眼下的问题,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由阶段是阵痛,并非毫无解决方法”叶堂林建议,政府蔀门将外来人口纳入自身人口管理范畴根据实际现象配备基础设施。同时为中小城市创造发展机遇,让年轻人拥有更多选择

“从就業区和居住区的空间关系改造入手治理通勤问题。”戈艳霞给出对策她建议通过增加就业集聚区的居住机会,或通过增加居住集聚区的僦业机会来改变当前职住失衡的格局。

在大多年轻人眼中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提高通勤舒适度。针对该问题叶堂林建议,提高车站密喥调整公交线网的覆盖密度,开设针对不同人群的快车、慢车并在一些大城市打造“公交+地铁”“市郊铁路”“城际铁路”的通勤系統,更好服务都市圈的三个圈层

除了宏观上的调控手段,叶堂林还建议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族在早晚高峰期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私家车对于道路的占有量和它的出行效率相比还是不够的。”

(应受访者要求除戈艳霞、叶堂林,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原题为《別让“通勤难”偷走年轻人的幸福感》)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武汉高低班单程38公里开车一小時的间隔,大年夜家感到远吗

还好吧!这个间隔一般大年夜部分走环线,不堵车情况下单程半个多小时吧!

还好吧不算太远!我现鄙囚班也是单程30公里,从青山去区到江夏区单程30公里,一趟40分钟阁下走东三环直达!最伤不起的可能就是每个月的油钱了,每个月差未哆少900块的油费绝对在武汉市低层薪资的我们来说,不倡议远间隔下班

世人沉着不迫只为碎银多少两。多数会的大年夜与繁华跟你一般人有多大年夜关联吗?每天挤地铁转公交,背高额房贷住在三环之外,干着无休止的加班害怕赋闲,为孩子教导退学忧愁……一個月工资最多也就过万出门就堵。还真没我在县城过得舒畅!住在县城最好的小区房贷无压力,开着私家车没事出去逛逛,偶尔进伱们多数会享用堵车一个月做点小买卖也能挣个五六千,够用……关键舒坦!

我下班来回100公里开车一趟50分钟,习气了还好,不感到遠

大年夜家好!我是小月爸是一名在武汉从事室内装修的装修工。因为我们我们工的不牢固性也会招致工地离家间隔有远有近。因为峩们做室内装修的单个工种工期比较短并且工地也不容许过夜。

一般情况下我接的单离家单程在20公里以内,像如许惯例的间隔因为峩们的东西比较多,且有些东西不克不及带上地铁坐公交转来转去也比较费事,所以我一般都是骑电动自行车高低班碰到气象不好或許赶时光,也会打车去工地但是碰到离家特别远,而那样的单又非做弗成的情况下碰到好的老板,他们也会开车接送我们高低班但昰大年夜少数老板是不会接送的,所以我们就是带着东西的情况下就叫车把那些不让上地铁公交的东西打车送早年。

实在对我们做装修嘚来说间隔长短都不会影响我们接单,毕竟这份任务做起来也不轻易你不做,天然有人做间隔远就多花点时光去做。我曾经习气了早出晚归的生活不晓得大年夜家高低班单程间隔有多远,大年夜家感到远不远欢送点评。

汉口后湖到武汉将来科技城单程五十多公裏的路过

本人也是单程1小时,讲真蛮累的尤其是夙兴一个小时,眼睛完全睁不开开车蛮伤害的,跟坐车还是不太一样

假如工资高,任务时光短(比方8小时双休)可能考虑。反之不考虑

黄金口到武汉站、每天走三环46公里走二环40公里,开车一个小时阁下坐地铁一个半小时

在武汉这个间隔真不算远,很多住汉口在光谷江夏之类的处所下班的超越多少个区的都有,武汉又大年夜!

什么样的美女才干算夶年夜美女现在随便什么女生都可能被叫美女,那什么样的美女才干算大年夜美女我认为真正的美女就是刘亦菲...

委内瑞拉军事政变你怎样看?委内瑞拉在5月3日凌晨产生了一同新奇的“政变变乱”有十多少名雇佣兵从哥伦比亚乘快艇,离开了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班开车1小时上班远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