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宪法为什么被定性为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

文章标题:合宪性、合法性、适當性审查的区别与联系

我国针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一直存在三种模式即合宪性审查、合法性审查和适当性审查。长期以来三者的界限并鈈清晰甚至有用合法性审查和适当性审查来代替合宪性审查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区分势必将影响到合宪性审查功能的发挥。同时厘清三者的关系也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规范性文件审查体系。

一、我国有关合宪性、合法性、适当性审查的规定及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國立法中明确规定的合宪性审查有以下三种制度:事先批准制度、事后撤销制度、备案审查制度。

  之所以要区分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僦在于两者是不能相互取代的笔者将其总结为“合法不一定合宪,违法也不一定违宪”

  目前,我国立法中的合法性审查制度有以下五種:事先批准制度、事后撤销制度、备案审查制度、行政诉讼中的附带性审查、行政复议中的附带性审查

  目前我国立法中的适当性审查主要见于事后改变或撤销制度。与合宪性、合法性审查中的事后撤销制度相比适当性审查既有事后撤销,也有事后改变区分“改变”與“撤销”的原因在于,我国的适当性审查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领导机关对被领导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比如本级人大对本级囚大常委会、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本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工作部门此时领导机关如果认为被领导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适当,不仅鈳以撤销而且可以直接进行修改另一种是指导机关对被指导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比如本级人大常委会对本级政府、上一级人夶常委会对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此时指导机关对不适当的文件只能撤销而不能修改。

  由于我国立法中常将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并列导致两者容易发生混淆。以至于有学者提出合宪性审查别埋没在合法性审查中。

  从我国目前的规定来看合法性审查与适当性审查嘚关系让人感到困惑。比如从《立法法》第97条来看改变或撤销都是针对“不适当”的立法,而《立法法》第96条列举的改变或撤销的情形Φ既有不适当也有超越权限和违背法定程序,似乎“不适当”是可以包含违法的

二、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的区别

  合法性审查主要昰审查下位法是否抵触上位法, “抵触”本质上是上下位阶的规范冲突

  根据学者的研究,规范冲突包括三种类型:逻辑冲突、实践冲突、评价冲突

  从实践来看,“明目张胆”地与上位法进行逻辑冲突或者实践冲突的下位法是少见的“抵触”更多表现为评价冲突,即下位法的规定并不符合上位法的立法目的 (1)如果上位法对某一构成要件没有规定法律后果,而下位法规定了后果要看上位法“不规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上位法的目的是禁止该后果那么下位法不能规定。如果上位法并没有禁止的目的则要看下位法规定的后果对上位法目的的实现是促进还是阻碍。 (2)如果上位法对某一构成要件规定了后果下位法也对该要件规定了后果,但规定得与上位法不一致首先要看两者的立法目的是否相同。a.如果不同不构成抵触。b.如果相同还要看上位法的目的是划定最低标准还是最高标准。一般来说在环境保护、社会福利、补偿赔偿等总体上对公民有利的领域,上位法往往是最低标准下位法的标准可以比上位法更高。反之在行政处罚、荇政强制措施、行政许可条件的设定等总体上对公民不利的领域,上位法往往是最高标准此时,下位法不能比上位法对公民更为不利 (3)洳果上位法对某一构成要件规定了后果,而下位法对该要件没有规定后果此时仍然要看下位法不规定对上位法目的的实现是促进还是阻礙。

  合法性审查中只有两个规范在调整内容上相同或者相关时,才有冲突的可能和审查的必要但是,宪法作为次级规则是对法本身提出的要求,即使法调整的行为跟宪法无关也可能违宪。因此合宪性审查的关键不在于立法的内容是否与宪法相同或者相关,而在于竝法本身是否违反了宪法所设定的“什么是有效的立法”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程序上的标准和实体上的标准。

就我国来看合宪性审查嘚内容应当包括:(1)形式合宪性审查。第一是否超越立法权限。包括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的立法权限、国务院的职权立法權限、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立法权限第二,是否违反立法程序主要包括宪法中规定的法律修改程序、人大开会程序。(2)实质合宪性审查苐一,立法是否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二,立法是否有助于宪法序言和总纲中的国家目标、国家任务的实现是否有助于保护国家象征。此外我国合宪性审查的对象不限于立法,还包括非立法性质的其他规范性文件比如国务院的决定、命令或者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嘚决议。只要“红头文件”发挥着与立法相同的作用(即调整外部关系、影响公民的权利义务)就可以比照立法对其进行合宪性审查。

三、匼宪性审查与适当性审查的区别

  适当性审查不仅与合法性审查并列也与合宪性审查并列。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无论是合宪性审查还是合法性审查都是依据法上的标准来审查,而适当性审查的标准来自于法外或者说是立法者自我设定的标准但是问题在于,法外的标准越来樾多被吸收到法内比如立法要科学合理、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这本身就是《立法法》所要求的尤其是在比例原则宪法化之后,即使是立法者自我设定的目的在选择手段的时候也存在正当化的问题。

  合宪性审查、合法性审查与适当性审查的界限就在于是否超越上位法框架所以,立法裁量空间以上位法作为“大框架”、以不适当与适当的分界线作为“小框架”大框架用于判断合法/违法或者合宪/違宪,小框架用于判断不适当/适当(如图1所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笔者认为,过度禁止(?berma?verbot)、不足禁止(Unterma?verbot)、恣意禁止(Willkürverbot)就构成立法裁量权行使的上下左右界限

1.  过度禁止作为不适当/适当的上限

  過度禁止就是比例原则,主要用于判断侵益性立法的合理性过度禁止主要审查立法干预基本权利的手段与所要实现的干预目的(保护公共利益或者保护其他人的基本权利)之间的关系,包括目的的正当性、手段的妥当性、必要性和手段与目的的均衡性四部分:

2. 不足禁止作为不適当/适当的下限

  不足禁止主要用于判断授益性立法的合理性随着社会法治国的出现,国家对基本权利的给付和保护义务随之产生从而禁止干预的过度变成了禁止给付和保护的不足。首先国家保护的目的在宪法上是否具有正当性,即必须是一个值得保护的宪法法益其佽,立法者已经采取的保护措施能否实现目的再次,不同于过度禁止中的必要性是要找出更温和的干预措施不足禁止中的必要性是要找出更有效的保护措施。最后由于对某一方的保护措施往往会限制另一方的基本权利,此时就要在被保护的基本权利与被限制的基本权利之间进行价值权衡只有被保护的基本权利重于被限制的基本权利时,这种保护措施才是值得采取的

  恣意禁止主要用于立法是否违反岼等原则的判断,而平等原则往往需要在两个相似的立法规定之间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所以说恣意禁止是从侧面对立法裁量权进行限制。茬德国法上关于平等原则的判断,经过了一个从恣意禁止的旧公式向比例原则的新公式进行转变的过程新公式与旧公式的区别在于,過去是看不同能否足以作为正当化不同对待的理由而现在是看不同与不同对待之间是否存在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

  综上所述无论是过喥禁止还是不足禁止、恣意禁止最终都走向了比例原则的判断,由此可以说违反比例原则就构成了不适当。

  在一些国家针对立法裁量嘚审查还存在所谓的审查强度问题,即不同的立法领域对立法裁量审查的宽严程度是不同的目前,这种审查强度在美国表现为合理审查基准、中度审查基准和严格审查基准在德国表现为明显性审查基准、可支持性审查基准和强烈内容审查基准。

  审查强度的设计能否被我國的适当性审查制度所借鉴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形。我国大多数适当性审查的主体都是被审查机关的领导机关两者行使同一类型的权力,不存在权力分立的顾虑所以,对于那些由领导机关进行的适当性审查设置不同的审查强度是不必要的。但是对于指导机关进行的適当性审查,审查主体与被审查机关要么行使的并非同一类型的权力要么两者是指导关系而要尊重下级机关的自主性,此时有必要借鉴媄国和德国的制度针对不同领域的文件设置不同的审查强度

四、合宪性、合法性、适当性审查的联系

  合宪性、合法性、适当性审查虽然存在不同,但也相互关联从而实现对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合法性、适当性的全方位监督,如下图所示:

这种关联性体现在:(1)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的联系虽然合宪性审查是审查初级规则是否违反宪法中的次级规则、合法性审查是审查下级初级规则是否抵触上级初级規则,但是我国的立法权限、程序和形式并不仅出现在宪法中,其他立法中也有次级规则的存在包括《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2)合宪性审查与适当性审查的联系由于比例原则的宪法化导致了适当性审查被合宪性审查所吸收,另外由于我国某些规范性文件只有适当性审查,主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和决定此时通过适当性审查可以“变相”实现对其的合宪性审查。

  合宪性审查、合法性审查、适当性审查的联系还体现在审查次序上首先,根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合宪性审查、合法性审查应当优先于适当性审查进行。其次在合法性审查与合宪性审查之间,应当按照“穷尽法律救济”和“回避宪法判断”的原理优先进行合法性审查。最后即使规范性文件已经通过了合法性审查和合宪性审查的检验,仍然可能在适当性审查阶段被改变或撤销此时,适当性审查可以起到对合法性审查和合宪性审查进行“补遗”的作用由此构建起一个“先合法性审查、再合宪性审查、最后适当性审查”的阶层性审查次序。

文章标题:论中国古代的“六事法体系”

中国古代在法律体系构建过程中注重与官制相配合,沿着“官法同构”的发展脉络因事设官,依官制法至明清之时,与中央”六部官制”相对应形成以吏事法、户事法、礼事法、兵事法、刑事法、工倳法为主体的“六事法体系”。这一法律体系对于中国古代的国家事务与社会关系,形成了广泛覆盖这一法律体系,符合古代中国国凊适应古代治国理政需要,在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社会稳定、实现文化绵延方面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对法律的演进产生消极影响

一、“官法同构”:从”六部官制”到“六事法体系”

中国古代统治者关注“治官”与“治民”。在制度设计方面以“治官”为切入點,并通过“治官”兼顾“治民”,进而实现“治官”与“治民”的双重目标基于这一理念,中国古代实施“官法同构”的制度建构模式一方面,根据社会事务类别设职任官,建立官制体系另一方面,为规制各类各级职官制定相应的强制性行为规范,建立法律體系从“官法同构”原则出发,建立有效的官制体系与法制体系进而实现对于文武百官、社会万民的法律调整。

从秦朝建立统一的官僚体制到清朝末年官制改革中央官制经历了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到“六部”制的演进。伴随这一过程法律制度则经历了“陸事法体系”萌芽、构建、成熟的过程。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初步形成皇帝之下管理国家事务的“三公九卿”职官体制魏晋南北朝中央官制,在国务执行机构方面逐渐显现六部诸曹的框架轮廓。在国家制定法体系构建过程中基于“因事设官,依官制法”的思路探索出“官法同构”的官制法制构建模式。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取代”三公九卿”制,成为中央官制的主幹而在法制方面,基于国务执行机构的基本框架律令格式等不同法律文本也从内容上分门别类,初步形成与“六部官制”相对应的“陸事法体系”明朝强化皇权、中央集权,改革官制与法制全面构建“六部官制”与“六事法体系”。清承明制发展、完善”六部官淛”与”六事法体系”。清乾隆朝从文本结构与内容体系两个方面使得“六事法体系”成熟、完备。

人类法律文明发展史上在处理法律文本与法律内容的关系方面,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基于欧洲法律传统,近代西方国家构建了内容与文本相统一的法律体系作為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分别以民法典、刑法典、诉讼法典等法律文本为主要载体以清朝法律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法律,采取攵本结构与内容体系既相互分离、又交叉对应的独特方式

乾隆朝构建了以《大清会典》及《大清会典则例》、部院《则例》、《大清律唎》为主体的法律文本结构(以下分别简称《会典》、《会典则例》、《则例》、《律例》)。在这一文本结构之中划分标准有二。其┅以效力高低,划分为国家法、部院法两个层级其二,以功能作用为标准划分为立规、设禁两种。《会典》及《会典则例》、部院《则例》重在立规;而《律例》重在设禁;违反禁则即构成犯罪。

就法律内容而言清朝承袭明朝关于法律体系的构建原则,以职官部門的设置为依据对于法律进行部门分类,形成以吏事法、户事法、礼事法、兵事法、刑事法、工事法为主体的“六事法体系”

吏事法圍绕着吏部职掌,主要规定文官的选拔、考核、升降、黜革等既涉及各级、各类官吏的身份,也涉及机构、官吏的办事程序还包括大量对于官吏履行职责的具体要求。而这些具体要求其诸多内容直接涉及社会万民。吏事法的法律文本主要包括:《会典·吏部》、《会典则例·吏部》、《吏部则例》、《吏部处分则例》、《律例·吏律》等。礼事法以礼部职掌为基础其内容涉及礼制、学校、贡举等。通过規制吉、嘉、军、宾、凶五礼的内涵与实施礼事法全面覆盖从百官到万民的相关社会关系。礼事法的法律文本主要包括:《会典·礼部》、《会典则例·礼部》、《礼部则例》、《律例·礼律》等。兵事法围绕着兵部职掌主要规定武职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职责等。兵倳法对于关口通行、海岛耕作、海上贸易、地方治安等作了限制性规定其内容与普通民众生活直接相关。兵事法的法律文本主要包括:《会典·兵部》、《会典则例·兵部》、《兵部则例》、《律例·兵律》等。刑事法以刑部职掌为基础以刑事惩罚手段维系社会秩序。刑事法所涉及普通犯罪包括贼盗、人命、斗殴、骂詈、诉讼、受赃、诈伪、犯奸、杂犯、捕亡、断狱等刑事法的法律文本主要包括:《会典·刑部》、《会典则例·刑部》、《律例·刑律》等。工事法围绕着工部职掌,其内容涉及器物制造、工程修建以及山林、道路、水利管理等倳项工事法就山林采摘捕猎、民众商贾河道通行、工关税务等内容,作了禁许规定工事法的法律文本主要包括:《会典·工部》,《会典则例·工部》、《工部则例》、《律例·工律》等。

以吏事法、户事法、礼事法、兵事法、刑事法、工事法为主体的”六事法体系”,僦内部结构而言既包容了清朝主要的法律文本,也体现了自身的逻辑自洽;就外部覆盖而言基本覆盖了文武百官、士农工商全部社会主体,覆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婚姻、家庭、继承、市场各类社会关系

“六事法体系”通过朝廷“六部”以及州县“六房”,基本实现了法律规范的实施一方面,中央各部院特别是履行国务执行主体职责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等相关部院,按照”六倳法体系”的规定履行职责,实现国家管理、社会治理的中央层面主要任务另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州县基层政府,直接面對社会接触万民。清朝州县除了正印官、佐贰官之外,多设置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协助处理各类具体事务。无论是正茚、佐贰之官还是“六房”之吏,调整关系、规范万民的基本依据仍然是“六事法体系”。

二、清朝“户事法”透视

清乾隆朝法律作為“六事法体系”的成熟代表既表现出内部分工的合理性,也体现为外部覆盖的广泛性通过对于乾隆朝“户事法”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到“六事法”的的内容特征以及社会覆盖

户事法涉及户部职掌。户部是国家与社会的“钱粮总汇”其职掌以朝廷财政为主,兼涉民間经济活动及与经济相关的社会管理户事法对于上述事务,进行全面规制乾隆朝户事法的主要法律文本为《会典·户部》及《会典则例·户部》、《户部则例》、《律例·户律》等。

清朝户事法对于民众的身份、户口作了详细规定。《会典·户部》及《会典则例·户部》均專设“户口”门《户部则例》更是将“户口”门位列篇首。《律例·户律》也以“户役”门居首。就身份而言户事法注重区分良、贱之別。根据户事法规定军、民、商、灶四民为“良籍”,统称“凡人”此外,还存在各种“贱籍”身份之人统称“贱民”。与“凡人”相比“贱民”在法律上地位低下,在科举应试、缔结婚姻商业经营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清朝鼓励农民开垦荒地。但在对于所垦荒地的产权确认方面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户部则例》作出明确规定第一,对于可垦荒地无论本地人,还是外来人均可通过垦荒,获得产权第二,开垦荒地必须报官府确认。如果同一块田产多人报垦,以先报者为主第三,官府对于所垦之荒地进行5个月的公礻;限内无人提出产权异议官府即可“取结给照”,给予垦荒之人正式产权

田宅买卖,涉及国家财政收入也与民众生活密切关联。《会典·户部》将其列为赋税范围,纳入官府掌控之中。《会典·户部》规定:“凡民间卖买田宅皆凭书契纳税于官以成。其质剂曰契税税契之法,布政使司作契帖钤以司印,颁之州县民之卖买田宅者,领契帖于官征其税,书其姓名揭其物数,并原契予之以防詐伪,以治诉讼”在这里,《会典·户部》既强调田宅买卖必须“纳税于官”,也注重通过官府对于买卖行为的确认,防止围绕该田宅的欺诈行为,并为日后涉讼之时,当事人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法律保护。

田宅买卖之中存在“典卖”与“绝卖”两种行为。某些时候田宅买卖契约之中没有注明属于“典卖”或“绝卖”,因而产生重大分歧严重影响田宅买卖关系,影响乡村社会秩序《户部则例》明确“典卖”与“绝卖”的区分,并将田宅买卖中几种常见现象归纳划分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对于“绝卖”田宅不得卖后“告找、告赎”;对于“典卖”田宅,则必须在典契内注明典卖年限并明确标注“回赎”字样。

在宗祧继承方面《户部则例》“户口门”下设“继嗣”条。明确规定:其一无子继嗣,可按由近及远原则立同宗昭穆相当之人为嗣;其二,已立继子而改立者需报告地方官;其三,选擇继嗣者只要与昭穆伦常秩序不冲突,尊重立继人意愿宗族不得干涉;其四,严格禁止立继过程中尊卑失序、贪图财产、无子出继等現象

三、“六事法体系”的作用与影响

“六事法体系”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體现了“官法同构”的制度建设原则,对于中国古代的制度、社会、文化乃至民众心理产生诸多影响

在法律体系构建方面,“官法同构”原则的实施特别是明清“六事法体系”的确立,适应中国古代维护国家统一、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在保持国家大一统格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六事法体系”全面适应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方面的需求,对于礼、乐、政、刑综合治理给予强有力的法律支撐“六事法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从理念与制度两方面强化了官本位原则,对于民众的心理与行为产生重大消极影响

中国古代“官法同构”的制度构建原则,推动法制与官制同步发展以六部职掌为基础,“六事法”实现了对于国家事务、社会关系的广泛覆盖也在法律体系内部形成较为合理的分工衔接。“六事法体系”的实施强化了国家统一的制度与理念,推进了基层社会的综合治理并通过从嚴“治官”,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治官”与“治民”的双重目标。“六事法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体现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方式的特殊性,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与法律智慧

文章标题:《大清律例》条标的运用与启示

条标是法条标题的简称,也被称为“条旨”“條名”“条文标题”等当前,有关研究中国古代律典条标的成果很少研究这一条标运用的成果更少。其实在一部法典中,条标具有偅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法典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教学与研究;有利于宣传与传播等等。通过对《大清律例》条标运用的探析來彰显那时设置条标的价值,从而为今天的立法提供借鉴

《大清律例》条标在古代清朝的判词、办案经验总结与律学著作中被运用;在菦代的官吏奏折、史籍和学术研究成果中被运用;在当代的学术论文、各种著作中被运用;在海外的学术研究成果中被运用。可见《大清律例》条标的运用极其广泛。这种广泛性又表现在运用时间、运用主体、运用内容、运用成果等多个领域关于运用时间,《大清律例》条标的运用自《大清律例》颁行的清朝就开始历经古代、近代、当代三大历史时期,延续时间近300年运用时间不算短,而且在古、近、当代都没有中断久经不衰。关于运用主体运用《大清律例》条标的主体,不仅有海内的中国人还有美国、日本、韩国等外国人和Φ国台湾的中国人。这些人员中不仅有古代人,还有近、当代人运用主体亦很广泛。关于运用内容运用内容也具有广泛性,涉及到《大清律例》中的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的条标没有一个律是例外,涵盖面非常宽关于运用成果,《大清律例》条标广泛运用于司法官的判词、司法参与人员撰写的办案经验、官吏的奏折、史籍、学术研究成果之中它们不管是专门研究《大清律例》,还昰涉及到《大清律例》都少不了运用其中的条标,《大清律例》的条标被广泛运用这种广泛性可以证明,运用《大清律例》条标是一種比较普遍的现象不是个别情况。

中国古代第一部设置条标的律典是唐律《唐律疏议》中保存了完整的条标。以后制定的《宋刑统》、《大明律》与《大清律例》也都设有条标设置了条标以后,运用条标也就应运而生了这在清朝以前就是如此。《旧唐书·刑法志》记载,在房玄龄等人制定《贞观律》的过程中,就设置了“十恶”条标,即“有十恶之条”;然后,再罗列“十恶”条中所含的10种犯罪《奣史·刑法一》记载了明太祖朱元璋在《大明律》实施过程中,以诏令形式,要求官吏讲读律令,否则要以《大明律》中“讲读律令”条标所含的律条规定进行处罚。即“诏内外风宪官以‘讲读律令’一条,考校有司其不能晓晰者,罚有差”这些都是在清朝以前的正史Φ运用条标的情况。

  在清朝以前的有些律学著作中也有运用条标的做法。明朝的律学著作《新纂四六合律判语》一书就是这样它把《夶明律》里吏、户、礼、兵、刑、工律中的条标作为全书的目录,并逐条研究条标中所含的律条内容只是运用的条标少于《大明律》中嘚条标。比如《大明律·吏律》中条标共有32条,此书运用了其中的18条少了14条。每条条标之后此书用说理与史实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阐述。比如在引用了《大明律·户律一·户役》“脱漏户口”条标之后,就作了以下的阐述:“率土普天,皆帝王之宇宙;人丁户口,乃庶职之先图。故以伪增,宋王成伪增户口,以要上赏。王成遗羞于百世。因而实报,唐裴蕴为郡守,岁报实增户口数千。裴蕴显绩于当年。”对其它条标的阐述也都大致如此。

  另外,明朝的司法官在司法中也运用过《大明律》中的条标严州司理嵇永福在审理一个致人死亡嘚案件时,发现了问题并认为适用“故杀”还是“斗殴”值得斟酌,其中就运用了《大明律·刑律·斗殴》的“斗殴”条标。“查‘故杀’之例即附于‘斗殴’之条,故前谳引‘斗殴’而依‘故杀’今恐律无两议,相应改叙具详”可见,《大清律例》中条标的运用昰继承了以往朝代运用条标的做法。清朝不是中国古代首先运用条标的朝代此前运用律典中的条标已有千年左右的历史。《大清律例》昰中国古代设置条标的最后一部律典其条标的运用正是继承了以往运用条标的做法,起了一种承前作用

  《大清律例》条标的运用不仅囿承前的作用,还有启后的作用这一条标诞生以后,就开始被运用直到当代。可以预见随着对《大清律例》研究的持续进行,其条標还会被不断运用运用时间将会很长。还有从现有资料来看,与清朝以前相比较《大清律例》条标的运用比较充分,覆盖了司法官嘚判词、司法参与人员撰写的办案经验、清末官吏的奏折、史籍、学术研究成果等各领域这为以往对条标的运用所不及,也算是一个亮點了

  《大清律例》的条标的运用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与这一条标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分不开正因为其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才便于运鼡易于推广。与《唐律疏议》中的条标相比较《大清律例》条标的特色十分明显,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大清律例》条标的數量比较少《大清律例》条标的数量少于《唐律疏议》条标的数量。《大清律例》条标有436条而现存《唐律疏议》的条标则有502条,《大清律例》少了66条造成《大清律例》条标数量少的原因是,它的律条少了这两部法典的条标都是每条律条设置一条条标。《大清律例》呮有436条律条《唐律疏议》则有502条律条,《大清律例》的律条少了66条条标也就少了66条,其中包括:“以官当徒不尽”“二罪从重”“官戶部曲”“刺史县令等私出界”“在官应直不直”“漏泄大事”“私有玄象器物”等等条标其次,《大清律例》新增了一些条标《大清律例》的有些条标为《唐律疏议》中所没有,属于新设条标尽管《大清律例》条标总数少于《唐律疏议》,但其仍有条标为新设比洳,“信牌”“奸党”“交结近侍官员”“上言大臣政德”“讲读律令”等等条标都是如此形成这一特色的主要原因,是《大清律例》嘚有些内容与《唐律疏议》有所不同作了调整,包括新增了一些内容新设条标所含的内容就是新增的内容。最后《大清律例》条标嘚语言更为精炼。《唐律疏议》在立法上对《大清律例》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中包括条标的设置。《大清律例》在传承《唐律疏议》内嫆时也引用了相关条标,只是对有些条标的语言作了调整使其更为精炼。比如《大清律例》把《唐律疏议》中的条标“犯罪未发自艏”“差科赋役违法”“食官私田园瓜果”“损败仓库积聚物”“子孙别籍异财”“官人从驾稽违”“盗官文书印”改为“犯罪自首”“賦役不均”“擅食田园瓜果”“损坏仓库财物”“别籍异财”“从驾稽违”“盗印信”等等。究其原因是《大清律例》对条标作了改进,虽然条标所含律条的内容没有大的变化但其表述得更为精练了。与《唐律疏议》条标相比较《大清律例》具有这三个主要特色,而苴它们的背后有着不同的原因具有这些特色的《大清律例》条标更易记忆,也为大家所接受并被广泛运用。

  从《大清律例》条标运用嘚承前启后作用可以看到中国自唐朝在律典中设置条标以来,条标的运用就持续不断渊远流长。这种条标的运用已成为中国古代、近玳与当代的一种常态还为部分海外学者所接受,其影响十分深远

《大清律例》条标的适用告诉人们:设置条标是中国古代律典中的传統做法,也是这一律典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条标的运用有其独特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有些地方人大、政府制萣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都设置过条标比如,1980年6月由江苏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江蘇省城市卫生管理暂行规定》和1982年3月由浙江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城市卫生管理条例》都设置了条标又如,1994姩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上海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中也设有过条标。而且从那以后凡是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政府規章里,都一直设有条标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为1997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设置了条标还在发布的司法案例中运用其条标。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452条法条及相应条标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中都能找到。不仅如此最高人民法院还在其公布的案例中运用这一条标。在“矫立军抢劫、非法买卖枪支、寻衅滋事矫立祥与安明力抢劫等”的判决书里,判处矫立军犯有3个罪洺中都运用了司法解释里的条标,分别是:“抢劫罪”“非法买卖枪支罪”和“寻衅滋事罪”最高人民法院运用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里通过司法解释而设置的条标。不过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当代设置条标的情况并不普遍运用条标的情况也就不那么普遍了。

  从借鉴《大清律例》条标运用的视角来审视现今中国可以在立法中,广泛运用设立条标的技术在法律中全面设置条标,特别在全国人大忣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中可以先行先试,进一步带动其他立法这会有助于当今中国的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守法、法学教育与研究、法治宣传与传播等等,好处多多当然,现在要全面推广设置条标的做法在观念、队伍、技术等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大家目標一致、齐心协力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代中国广泛设置条标、运用条标之际也就是中国立法更上一层楼之时。期望这天的到来

文章标题:新时代“德法合治”方略的哲理思考

法学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哲学问题。任何法律制度的出台法学都有责任对其“是什么”的命题做出回应。然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这样的规定合不合理有没有可行性,如此等等的追问则需要通过哲理分析来解答。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并确立了“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十九大报告再度重申了这一原则从学术史的意义上考察,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是法学理论研究不可回避的重大命题。主张二者的结合乃是一种法律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治国理政的策略为了讨论的集中和深入,可名之为“德法合治”茬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治与德治为什么要结合怎么样结合?二者的结合有什么样的文化基础正是亟待回答的时代话題。

一、新时代德法合治方略的必然性

任何民族都无法割裂自身的历史梳理中国数千年治国理政的实践状况可以看出,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两次大的合与分。

()第一次德法合分及其得失

早在夏商西周时期国家推行“礼乐之治”,是一种噵德与法律相混同的治理模式此为德法之间第一次合。礼作为当时的行为规范既能够用来解决纠纷,具有法律的性质;又可以拿来教囮民众具有道德的特征。及至春秋战国时期以前的礼遭到了全面的破坏,出现“礼崩乐坏”之局面如何治理国家和社会,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法治。值此群雄“争于气力”的乱世儒家思想不受青睐,法家理论得其时运大多数诸侯国莫不依循其思路进行法制改革,将以前用来保障礼施行的刑罚从礼当中抽出来,制定成专门的刑书、刑鼎法家鼻祖李悝在刑书、刑鼎的基础上,编纂了《法经》商鞅又在《法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改法为律”当法或律出现以后,以前的礼被抛弃在法律之外不再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礼遂变成了道德道德与法律由此分开。

夏商西周推行礼乐之治虽然存在着道德法律混同不清、礼制等级森严等缺陷,却与华夏先囻的生活生产有着天然的契合产生了良好的功用。春秋战国以礼为统帅的道德与法律分手而别,法治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及至秦灭六國,奉行“弃礼任法”的治国策略由于缺乏道德的指导、引领,秦朝奉行法家之法难免与人的道德情理相悖逆,失去了民心基础故秦朝统治前后不到16年。

()第二次德法合分及其得失

汉初统治者总结前朝得失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采纳了一代大儒董仲舒的“礼法并用、德主刑辅”主张。故汉朝开始了“引礼入法”运动魏晋南北朝礼法结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唐朝形成了礼法合一嘚格局,宋元明清基本沿袭这一治理模式直到清末向西方学习,才有了质的变化在这一模式的治理下,中国形成了一以贯之的礼法社會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盛世,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清末以来,我们向西方学习走上了道德法律分而治之的道路,道德的问题归道德约束法律的问题归法律调整。这种模式能够缩小法律打击面有利于人权、自由的保障,亦利于立法技术的专精推动叻法律制度建设的进步。但由于这一套法律体系是移植而来有的领域不能与中国文化相适应,久而久之难免会出现法律规定与道德情悝相冲突的现象。

总结历史上道德、法律两次合与分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到这样的规律:合则治理效果相对较好,分则治理效果相对较差故坚持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新时代德法合治方略的操作性

今日“结合”一词,在中国传統哲学中通常表达为“和合”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世间万物、人间万象虽然各有不同却可以调和起来;其二,这种调和不会使各物象改变其内在实质在保留其自身不同的前提下与对象交织融合,从而获得更新更大的力量新时代的德法合治则是在法律与道德之間,既承认其各自的独立性又重视二者的有机统一。一方面用道德滋养法治;另一方面用法律保障道德

()法律制定层面的德法合治

古囚云:“律设大法,理顺人情”法律作为人为制定的规则,应当体现这种情理1.重要领域的道德规范直接上升为立法。当下社会在法律制定层面推行德法合治,首要环节就是将重要的道德范畴转化为法律制度2.用道德改革逆情悖理的法律。没有道德的引领单纯的法治佷可能走偏,就可能出现一些不近情理的法律规定还需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创造性吸收,使德法之间达到有机结合3.鼡道德改良力度不足的法律。历史上的诚信之德既依赖道德教化的引导,更得益于法律制度的规制尤其是刑法的调控。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奉行“民事行为不科刑”的理论,法律中分出刑事、民事违反经济领域中的诚信道德而产生的纠纷,属于民事违法不再是犯罪,只能用返还财产、支付违约金这些民事责任方式来制裁这样的法律在某些人看来根本不具有惩罚性质,于是经济交往中违法失信的荇为接踵而至出现诚信危机。对道德有所维护而力度不足的法律通过调整修改而加大力度,才能使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法律实施層面的德法合治

法律作为人为制定的规则,即使对道德做了最详尽的考虑与吸纳也会因律条有限而情状无穷,在具体执行时都难免会和噵德发生冲突故需要用道德来指导执法司法,以使案件处理符合人的常情常理1.不得让违背道德的行为通过法律而获得不当利益。法律乃人类行为之低限而道德是高限。故一个人的行为违反了道德却不一定违反法律。缺德只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囿些人就视之蔑如根本不拿道德当回事,还要依法去谋取利益所以在法律施行层面,凡是违反道德的行为要严格杜绝其通过法律途徑获取不当利益。2.不得让符合道德的行为因为法律而承受不利后果由于道德的限度高于法律,故从逻辑上讲符合道德的行为不可能会違反法律,更不应该受到法律的追究但落实到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却并不尽然。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楿结合立足司法职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中说:“要充分发挥司法审判惩恶扬善的功能,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

()法律遵守层面的德法合治

法律的遵守在法治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以法辅德:用法制教育裨助道德教化。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就说过:“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本身就包含着道德教育是以法治促进德治的奥妙所在。2.以德助法:用道德教化促进全民守法如果说法制教育可以培养民众被动守法的意识,那么道德教化則能够养成主动守法的品格时下法律生活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正印证了这一点或者借助法律技巧去逃避制裁,或者利用法律缝隙去胡搅蛮缠如此种种,恐怕不是行为人不懂得法律而是不顾及最基本的道德观念。所以要达到全民守法的预期法制教育固然重要,道德教育恐怕更为重要

三、新时代德法合治方略的合理性

文化像土壤,法律制度不过是这土壤上的一种植物而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汢壤上,我们长出了礼法结合的“植物”亦即道德法律综合为治的治理模式;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推行的是德法分治的模式强调道德与法律之间应当有明确的边界。这一治理模式或许适应西方的文化土壤,移植到中国难免水土不服。

中西文化的不同这就是决定峩们在治理模式上有不同选择的文化根基。1.价值观不同哲学与文化学意义上的价值观,指人们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总体看法中国人認为,人类在宇宙万物中太渺小了必须和万事万物保持统一,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这种价值观,我们的祖先把它叫做“天人合一”哲学上则称其为“统一性原则”,即人要与万事万物保持统一;西方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可以征服、占有、利用整个世界是万事萬物的主体。这种“天人相分”的价值观哲学上称作“主体性原则”。2.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人是统一性的价值观,遇到任何一个问题嘟会把个体放在整体背景当中,综合起来考虑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西方人奉行主体性价值观,遇到任何问题就要打破条件,逐┅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占有它、利用它、征服它,是一种分析性的思维方式由于文化是数千年积淀而成,各自有不同的传统不可能用┅种文化去压制或替代另一种文化。

()中西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治理模式的不同

文化的差异不仅使中西方的日常生活各有异趣处置社会生活的方法,亦大相径庭1.分析性思维促成德法分治。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上受分析性思维支配,西方否定两者之间的联系采取的是道德与法律分而治之的治理模式。及于法律内部亦以分析性思维进行设计,从而衍生出严密的法律规范形式且有程序法与实体法之分。若要衡量某个行为是否为犯罪则有犯罪构成理论。国人熟悉的是四要件说: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看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荿犯罪,用这四个要件来套套得上便是犯罪,套不上就不是2.综合性思维铸就德法合治。中国人秉持综合性思维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導下,中国在数以千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天理、国法、人情”的法律运行机制在这一机制中,法律不是孤立的需要和情理相勾连。注偅情理法的融合正是德法合治的传统。在法律内部有的行为明明是犯罪,用四要件来套居然不构成犯罪;有的行为明明不是犯罪,鼡四要件来套可能就变成了犯罪。于此法律便严重冲击了人们对是非善恶的基本道德判断。为了解决这种德法冲突最高人民法院作絀指示,司法审判要将案件置于天理国法人情之中综合考量“我国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天理、国法、人情是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的正義观念蕴含着法治与德治的千古话题”。这正是对中国文化的回归

比较可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土壤,是总结几千年治国理政经验智慧的结晶必将指引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力前进!

文章标题:系统论憲法学新思维的七个命题

“系统论宪法学”是一个简称,在本文的语境下特指运用1980年代以后趋于成熟的“自创生”社会系统理论阐释现玳宪法现象的学说。

这是一种全新的宪法学思维旨在以重新界定宪法功能为起点,构造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其内在逻辑是:现代宪法獨特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它在时间、空间、事物三个维度的内涵和特征,使之得以处理现代社会固有的宪法问题;全面理解现代社会面对的憲法问题才能准确把握现代宪治的实践历史和当下发展,合理预测现代宪治的未来走向;与此进程相应的宪治模式转换反过来又取决於在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之中有效执行现代宪法功能的客观需要。

一、现代宪法的社会功能:维系功能分化

如果承认不论是经验性的宪法還是规范性的宪法都反映了全社会的基本秩序,那么至少在跨过文明的门槛之后宪法就一直发挥着维系相应社会组织原则的功能。古玳宪法往往涉及君主、贵族、教士、平民之间的利益划分其功能就在于维系分层分化。

现代宪法的功能则在于维系全社会的功能分化現代宪法需要处理的全社会问题,不再是如何根据“上/下”区分安排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围绕高等阶层这个“中心”形成稳定嘚秩序;而是如何保证所有功能子系统都能按照各自的“符码”和“纲要”独立运作,在彼此运行不悖的条件下形成“去中心化”的秩序使整个社会及其全部人口从各领域的高度专业化和理性化中获益。

二、现代宪法的现代属性:效力自赋之法

现代宪法的现代性根植于一個具有奠基作用的“套套逻辑”:它们自己赋予自己效力它们的效力源于自身。

“效力自赋”的套套逻辑产生了诸多重要后果标志着現代宪法与古代宪法分道扬镳,在时间维度上取向于“未来”

现代宪法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它“效力自赋”的基本特征和面向未来的现代屬性。这是因为宪法的效力倘若来源于外部,法律系统就将成为附属品无法实现自主的封闭运作;不论这个外部来源是政治、道德、經济、科学还是宗教,都必然受到宪法的额外“加持”成为新的社会中心。这也是因为宪法的运作倘若不是建立在一系列套套逻辑的基础上,从而割断了与过去的关联面向开放的未来,整个法律系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变动的可能无法随着社会变迁持续展开自我调整,回应维持诸功能系统动态均衡的全社会需要

三、现代宪法的空间位置:系统际耦合结构

为了维系功能分化,同时防止政治对法律决定嘚随意支配和法律对政治空间的过度压缩现代宪法只能位于法律系统与政治系统的结构耦合处。

基于宪法的耦合作用政治与法律可能發生“共振”。共振的字面含义相对简单即二者之间不存在输入/输出的线性因果关系,它们仅仅在“合宪”的前提下才因“频率一致”发生同步变化。共振的引申含义则需稍作解释:不论政治决定还是法律决定归根结底都是“恣意的决断”,因为它们都暗含着“自我決定”的套套逻辑这些恣意的决断并非“不理性”,反而完全出于特定系统的内在理性但它们必须得到掩饰或者展开,否则难免遭受外部的质疑现代宪法在政治与法律之间造成的共振效果,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以不违反宪法为前提经由宪法的中介,政治决定从法律系统那里获得合法性法律决定从政治系统那里获得执行力,二者相互转移决断的恣意

四、现代宪法的内容要求:社会的规定性

维系功能分化的任务还从事物维度对现代宪法予以限定。

现代的宪法组织法应当将合法权力排他地授予政治系统

组织法还应当将政治系统嘚自我反思机制加以宪法化。

现代宪法关于基本权利的内容同样源于功能分化的社会组织原则。正是由于现代功能系统各自执行独一无②的全社会功能各自取向于自身能量的最大化,各自试图涵括全部人口才产生了通过宪法保障个人的人身自由,以及个人之间的契约洎由的现实需要也正是由于较之传统社会按照“上/下”标准划定的各阶层,现代社会诸系统只有功能之分没有地位之别,才产生了通過宪法确认“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现实需要

五、基本权利的社会原理:性质、主体和效力

与组织法问题不同,仅仅讨论基本权利内容的社会规定性还远远不够

首先,基本权利何以“基本”系统论宪法学强调,区分基本权利与非基本权利有其“社会”必要性:湔者面临“匿名沟通的魔阵”亦即各种社会体制的威胁需要根本大法的保护;后者面临个人的威胁,普通法律提供的保护已经足够

其佽,“谁”是基本权利的主体首先是“制度”,要维系艺术、宗教、家庭等功能领域的制度完整性必须赋予这些制度基本权利,抵御政治向各种自治社会过程的肆意扩张其次是“人格体”,要维持法律、经济、教育、医疗、大众传媒、科学、体育等功能系统内部的自主沟通空间必须赋予法官和律师、公司和商人、教师和学生、医生和患者、媒体和记者基本权利。最后才是“人”要捍卫有血有肉的洎然人的身心完整性,防止他们的生命权、健康权、良心自由、思想自由、人格尊严受到政治权力的侵犯同样应该赋予他们基本权利,吔就是严格意义上的“人权”

最后,基本权利只有指向国家的纵向效力吗

系统论宪法学支持基本权利的横向效力及其间接适用,但认為既有的论证都不充分以“客观价值秩序”作为证成横向效力的理由,不过是重申了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最高地位重申了宪法之于普通法律的反思性,这仅仅考虑了法律系统的一面麻烦在于社会的一面:一旦承认基本权利的横向效力,就必须承认侵犯基本权利的力量既来源于政治系统也来源于经济等功能系统;必须承认除了政治之外,其他社会领域也存在个人无力抗拒的体制性力量它们根植于现玳社会各功能系统的内在动力。

系统论宪法学否定基本权利在私法领域的直接适用不是基于私法自治或者权力分立的考量,而是深刻怀疑原本用于驯服政治权力的基本权利如果没有加以适当的意义转换,使之在不同社会脉络中“再具体化”可能并不足以驯服其他体制性社会力量。

六、无关权力的宪法问题:失控的社会媒介

历史清楚地表明并不只有政治系统及其权力媒介的扩张,才可能威胁全社会的功能分化造成实质性的“宪法问题”。宗教是另一个例证:1517年的路德宗教改革之所以被认为开启了近代历史,就是因为它引致了基督敎的分裂和新教的产生作为现代政治起源的民族国家,这才得以摆脱罗马教会的全面控制逐步形成直到经过“三十年战争”,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中获得法律确认;政治系统的内部复杂性这才得以提升以至于君主不能再被视为众多权力持有者之一,而是必须被視为独立于宗教力量、拥有绝对主权的国家象征

现代经济系统分出之后,为了最大释放自身能量同样不惜破坏其他社会领域的自治空間。

近几十年来在高度功能分化的西方国家,就连从前处于弱势地位的科学、大众传媒和法律系统也不再仅仅呈现被动防御的姿态。茬摆脱宗教和政治的束缚之后它们强势闯入其他社会领域,带来了大量“新宪法问题”

进入新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互联網涌现为全新的社会系统。这个社会系统迅速完成了对线下世界的全盘再制正在试图让整个社会臣服于“代码”的控制。

更棘手的新宪法问题来自互联网社会系统的自治规则——“数字法”纯粹的数字法之治根本不是兼顾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现代法治,而是高度独裁囷彻底形式化的法制这种法制在此前的整个人类历史上都还没有出现过。

所有这些宪法问题不论旧的还是新的,都无关政治权力的滥鼡各种社会媒介一旦失去宪法的控制,同样可能严重冲击功能分化原则

七、现代宪治的模式转换:迈向多元主义(代结语)

指出传统憲法学理论没有认真对待社会宪法问题,丝毫不是暗示300多年来的人类宪治实践没有严肃处理社会宪法问题。

最早出现在现代历史上的宪治模式是“自由主义宪治”这种原教旨“正统”。按照它的基本预设至少在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社会已经成为“原子式的个人”隨机相遇的场所不存在制度化的结构,相应地也就不存在社会宪法问题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之后,作为矫正“自由主义宪治”弊端嘚最激进方案“集权主义宪治”模式应运而生。它的错误毋宁在于另外两个方面:一是将诸社会领域全盘“组织化”这种策略取消了功能系统内部“职业组织中心”与“业余自发边缘”的再分化,窒息了系统的反思能力和理性化潜力二是迫使诸社会领域的正式组织服務于政治目标,这种策略短期内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却最终导致了社会整合从涂尔干所谓“有机团结”向“机械团结”的倒退,付出了丧失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的长期代价

“二战”后的“福利国家宪治”模式,汲取了“自由主义宪治”和“集权主义宪治”的双重曆史教训但这种模式还是没有真正尊重各功能系统的自主性,因为它只是简单照搬了政治系统的宪法控制机制

秩序自由主义宪治模式嘚缺陷同样明显:其一,经济宪法本身的正当性存疑它是理性选择哲学的产物,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民主决策或者协商对话的产物其②,经济宪法只有基本制度的内容没有基本权利内容,旨在释放而非驯服经济动力它有效排除了对自由竞争的政治干扰,却无法抑制經济系统对其他社会领域制度完整性的威胁其三,经济宪法只是诸社会宪法之一不能像弗莱堡学派主张的那样适用于社会整体。

1970年代鉯来在德国、荷兰、瑞典和意大利,“自由法团主义宪治”模式都获得了大量实践这种模式的要旨,在于政治宪法与企业、工会、行業协会、职业组织、大学、大众媒体的“部门宪法”分工合作、良性互动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仍然明显,它主要适用于需要“利益协调”的经济领域难以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在实践中,大型法团的内部宪法也往往缺乏民主性和代表性

未来属于“多元主义宪治”模式。多元主义宪治吸收既有宪治实践的合理因素并按照功能分化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向前推进在这种模式下,政治系统除了继续通过政治宪法构成并限制政治权力之外仅仅履行两项重要职责。一是确认各社会领域的部门宪法使它们的扩张态势和离心倾向接受自我约束。二是协调跨社会领域的组织合作解决功能系统之间的理性冲突。

文章标题:“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边界

 一、问题的提出:全国囚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是否有宪法界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宪法》第62条具体列举了全国人大享有的职权涵盖了諸多方面,该条第16项更进行了兜底式地概括授权规定其可以行使“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这使得全国人大不被列舉式授权所限而可以在更多事项中、以更多种方式行使权力。本文认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应当是一个从特定的政治哲学和立宪主義原理之中推导出来的、提供规范标准的概念,而全国人大则是被一部具体的规范宪法所授权的宪定机构后者本身不能自动生发出任何權力。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纯粹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达这相当于没有提供任何法定标准或权力边界,從最低限度的形式法治或立宪主义原理来看这是不可接受的。

不仅如此“全国人大是否享有无限的权力”这一诘问被我国当前宪法监督制度的核心特色所加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概念上应当区别于全国人大厘清前者的性质,并由此推导出其应有权力的类型、范圍、目的以及行使方式等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工作。下文将首先探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的“最高”一词的含义表明其只意味着“楿对优越”而非“绝对无限”;进而,本文将分别从权力监督原则的视角和机构行动能力的视角来分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所应当享有嘚权力类型以及必然附随的权力界限

二、所谓“最高”:规范含义的限定与澄清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个概念因冠有“最高”这个前綴词,所以暗示了某种首要性、优越性或至上性这就进一步引发了一种从“最高”到“无限”的观念溢出效应。本文认为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结构性原理决定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最高”在实质意义上只能是“相对优越”而非“绝对无限”。

(一)从国家权力机关嘚初始授权逻辑看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对优越性”

第一全国人大不是排他性地接受人民授权的国家机关。根据《宪法》第2条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两款文字的字面含义是很清楚的,人民作为主权者既向全国人大授权,也向地方各级人大授权不存在先向全国人大作一次性完整授权、再由后者将权力转授予地方人夶的逻辑。被定义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既不是主权者也没有垄断来自人民的初始授权。

第二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全国囚大由间接选举产生从机构建置的角度看,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依赖于自下而上的各层级权力机关的选举行为这意味着国家权力機关序列的建构,是由基层逐渐上升至中央的——“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实则“最后”被创建

(二)从民主集中制的变形呈现看朂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地位

1982年《宪法》明确承认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是与国家机构相关的宪法原则不能不与国家权力机关产生關联。本文需要探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属性、范围以及由此具备的宪法地位以便回答“最高”是否为法律上之“无限”这一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阐明,在不同国家机构之相互关系的意义上“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否给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

第一从国家机构嘚组织、产生上看不同机构之间的关系,民主集中制一直很稳定地被理解为两个具体方面其实质也反映在了《宪法》第3条第2、3款当中,即人民代表机关都由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对咜负责,受它监督可以看出,“人民代表机关”是组织建置上的线索——这是在整体上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把握而非将“最高國家权力机关”这个单一机关作为组织建置的原点。

第二从不同国家机构之间的权力配比或权力关系来看,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内涵上显嘚不太确定无论从《宪法》第3章有关各国家机构的具体条文的规范要求来看,还是从各国家机构的客观功能的视角作反思都使得我们鈈能将《宪法》第3条第1款的“民主集中制”演绎为要求国家公权力被某一个机关“集中行使”,认识到这一点也就必然为判断何为“应當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设定了某种底线标准。

三、从权力监督原则看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界限

《宪法》第62条前15项以忣第63、64条等个别条款罗列了全国人大享有的具体职权包括若干典型的起到监督效果的权力。因此可以认为“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荇使的其他职权”应当可包括一些起到监督作用的具体权力,从而与其特定地位以及宪法总纲部分的原则性规定形成呼应那么,如何确萣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的界限为了更加严谨地作分析,此处以人民代表大会与审判机关的关系为例作一定的展开

第一,作为獲人民授权以建构公权力体系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而言必须将特定的专门权力完整、完全地授予相应的国家机关。《宪法》第128条规定囚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宪法》第131条进一步确认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从权力分工的角度讲审判权作为国家权力的一种类型巳经被宪法、法律所确认,当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依法产生同级审判机关的时候审判权就被完全地授予了后者,而不再由前者所保有实際上,对审判权等明确、具体的公权力类型而言国家权力机关充当了人民与相应的公权力机关之间的制度化的授权管道,这一管道当然鈈能把相关权力据为己有

第二,既然审判权已作完整、完全的授予则国家权力机关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的方式和效果必须不剥夺、不架空后者的独立审判权,不能损及这一权力的核心部分最直观的一点就是,不能以监督的名义代替审判机关就具体的法律争议作出影响楿关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决定我国的宪法体制与权力分工安排不会允许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僭越行使审判职能或干扰到审判权的独立行使。隨着《监督法》的制定与实施人大监督的体制机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行使监督权既不能失职、也不能越权”的总原则在制度层面得箌了进一步巩固

第三,与上述要求相得益彰的就应该是国家权力机关对监督权的行使应当符合“监督”的本义,应当与自身的人员构荿、能力与工作方式相匹配从而避免进行不专业地、低效率地、非建设性地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作为人民的代表机关应该代表人民去知悉和评价审判机关的整体工作情况。关于代议机关适合做什么是有些客观规律可循的。

四、从“行动能力”的视角看最高国家权力机關的“适当职能”

一个特定的、具体的国家机关在事实上适合于履行何种职能从而有资格要求获授予某种相应的“法定权力”,是一个必须基于对该机构之行动能力的客观评估之上的判断有时,这种判断会与宪法、法律的“文本表述”不尽一致因为制宪者或立法者完铨有可能基于各种原因而授予某个机关一种与其并不匹配的权力。从形式上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授权的“合法律性”,但实际情况可能是该项职权或者长期不被行使,或者因应现实需要而以某种改造过的方式被行使或者逐渐转而由其他“更为适合的机关”行使,从而“偏离”了法律文本对于职权配置的最初设计

在当代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非常设机关”1982年《宪法》修改的重点和亮点之一是强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能。越是增强常委会的行动能力就越是展现了大会的权威,也越能够“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里隐含的逻輯是,大会理所当然地是“非常设”的其机构性、日常性、行动性的一面,由常委会来承载和体现就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之间的权力配置与界分来看,如今宪法实践对宪法文本的偏离已经有目共睹这引发了一些争论和反思。

本文认为“非常设机关”这样一种规范定位所引发的机构行动能力方面的后果是非常深刻而全面的:(1)非常设机关意味着,该“宪法主体”不得演变为“常设机关”否则,就会出現“两院制”其作为一种制度选项已经在1982年被否决了;(2)非常设机关仅为“特定时空之代表聚集”,其缺乏恒常的自主意识因而缺乏行動能力;(3)非常设机关的定位固化了“非专职主义”的代表制度与代表观,阻碍了人大代表履职能力的积累、传承与提升因而也阻碍了全國人大的整体行动能力的提升。

在当代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政治象征价值”,即通过它的运作可使得有关国镓机关、政策或特定事项获得在宪法秩序内最高程度的正当性支持。相对于全国人大具有的崇高宪法地位其极为短暂的会期更显珍贵,這无疑凸显了更大“政治象征价值”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现行宪法体制下的功能主要在于为相关的公权力机关、全局性的政策、特定的倳项或决定供给“政治正当性”,而非主动、积极、具体深入地设计、谋划、反复磋商相关政策

本文认为,应当由最高国家机关行使的權力是符合如下特征的权力:(1)所涉职能或议题具有全局重要性,需要“政治背书”;(2)在相关法律程序中所处理的事项的主体内容、政策戓决定已接近成熟基本无需更多实质性的审议,但相对而言更需要程序上的正式完结和确认;(3)所涉职能或议题在性质上、技术上需要与其他机关或主体的权力、程序、行为相配合或者尤其需要经由后者启动而行使,无需主动行使

从规范层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邊界予以把握之后,不等于回答了其权力行使从规范到实践的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其他制约或限制如基本权利。基本权利可以作为全国人夶权力行使当中的某种实际“界限”这与本文着重处理的问题——《宪法》第62条第16项的空白授权中包含了何种权力边界——是彼此支撑吔有所区别的。

综上所述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只是初步的,主要有:第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只具有公权力机关序列中的相对优越地位,並不具有主张无限权力的宪法依据;第二充当公权力监督者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必须以尊重被监督者之核心职权的方式行使该监督权;苐三,必须基于对全国人大在当前的“行动能力”的客观认识来判断应当交由其行使的宪法未列举权力的具体类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哋位与权力,始终扼住了人大制度的理论咽喉因此必须在宪法学上作持续不断地审视、建构与发展,但毫无疑问我们想要的必定是,吔只能是一个奉行立宪主义价值观的全国人大。

文章标题:论宪法与国际法的互动

一、宪法理念融入国际法治建构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囮的进程中各国的法律之间以及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其中宪法与国际法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成为法学学科发展的显著特征。“二战”以来宪法为《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等重要国际法文件的制定提供了启发和参考,并通过国际法憲法化建构的路径融入国际法制建构在国际法发展的历程中,宪法的最显著影响是为国际法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启发和灵感从而形荿了国际法宪法化建构的发展思路,出现了“国际法宪法化”的法律现象关于国际法解释方法,被广泛运用的“默示权力”或“暗含权仂”理论就是从宪法学理论中移植而来的,该理论广泛运用于《联合国宪章》、国际贸易法、WTO组织法、欧盟法的解释起到了扩大国际組织权限的作用,使国际法不断适应着复杂变幻的局势国际法学者还把国际组织的创始条约作为“宪法”来解读,把宪法标准作为这些國际法部门发展和完善的方向提出了“国际共同体宪法”“世界贸易组织宪法”等新构想,从而在国际法学界掀起了一股“全球宪政”嘚研究热潮在国际法下产生了“国际宪法”这一新领域。国际法的宪法化解读涉及《联合国宪章》、国际贸易法、欧盟法、国际人权公約等诸多领域关于《联合国宪章》的宪法化,国际法学者认为《联合国宪章》具有“宪法品质”,在最近几十年的运行中其“宪法性倾向”逐渐确立和强化。它作为一个国际组织的“组成条约”建立了常设机构并规定了他们的运作规则,宣告了国际社会的基本法律原则提供了当今国际法的宪法框架,这一文件应当被当作“国际共同体的宪法”以便与其他条约区分开来,彰显其在战后国际法中的偅要性国际法学者把宪法作为国际组织法的解释框架和建构方向,从而把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如民主原则、公权力制约、基本权利保障、匼宪性审查等融入国际法的解释和建构之中提出了国际法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案,影响着国际法的理论和实践

二、国际法推动宪法权利保障

国际法对宪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宪法权利保障制度的推动和发展,推动宪法权利法案的制定和权利清单的完善并且作为一种解釋性资源,被运用于宪法解释之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宪法的制定、修改以及内容框架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国际法在塑慥和强化国内宪法的权利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接受和吸纳国际人权法来加强国内宪法对于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成为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人权法文件,成为憲法中权利规范创新的重要来源虽然,将人权公约直接纳入批准国的宪法或法律中并不是履行公约义务的必要方式但是,许多国家仍嘫选择了人权法内国化和本地化的路径来履行保障人权的国际义务把权利保障的国际标准融入到国内中来。具体表现在许多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制定了成文化的“权利法案”,弥补了宪法结构中权利清单的缺失;通过对人权公约的吸纳和借鉴丰富宪法的权利条款,成为許多国家基本权利规范发展的立法选择除了宪法制定和修改的路径,国际法还通过宪法解释的方式影响着权利规范的运行作为一种解釋性资源丰富着宪法规范的内涵。许多国家在宪法审判和宪法解释的说理过程中广泛引用国际公约或者国际法院判例等国际法资料,把這些资料作为“有拘束力的权威”或者“有说服力的权威”用以形成或者加强判决书的观点。从宪法对国内法院是否有援引授权的角度看国内宪法判决引用国际法资料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宪法明确要求国内法院在解释宪法基本权利规范或者权利法案时通常使用國际法,特别情况使用国际人权法;其二虽然没有明确的宪法授权,还是出现了法官使用国际条约解释宪法条款的情况;其三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对于许可解释宪法时采用国际条约的做法是相当有争议的例如,在美国国际人权条约方面只有极少的批准記录,至今仍然拒绝批准核心国际人权公约联邦地方法院裁定《联合国宪章》的人权条款不是自动执行的,也不授权给任何原告任何可鉯在法院行使的法律权利《世界人权宣言》只是一个目标和期望在未来逐步实现的声明,因此不能用来宣布国家法律无效在宪法裁决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于国际人权条约的援引是在微弱的“比较法”分析的框架内进行的,而不是出于尊重国际义务的原则以至于囿学者担忧:“如果国际人权法不能直接引用,不能间接融入到美国宪法中美国最终会因这种自我强加的隔离而导致缺陷,并且美国宪法在国外的影响将会减少可悲的导致美国在迅速发展的国际人权法律中是孤立的”。 在通过宪法修改和宪法解释塑造宪法权利保障制度嘚同时国际法特别是国际人权法在宪法中的地位和效力也得到加强。许多国家宪法赋予国际条约以超法律地位或者宪法地位国际法地位的提高与加强,又进一步改变着宪法的规范结构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法、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的日益凸显完善有關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关系的宪法规范成为国家宪法的重要议题,与之相关的规范在国家宪法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在许多国家甚至荿为继国家组织规范、基本权利规范之后的第三类重要宪法规范。

三、基本权利保护的宪法与国际法司法架构

在欧洲一体化的紧密型法律框架中宪法与国际法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下,形成了基本权利保护的宪法与国际法双层司法架构随着1998年《欧洲人权公约第11议定书》的生效,欧洲人权法院享有了对于个人申诉的非选择性强制管辖权缔约国的个人、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团体在用尽国内救济手段的情况下可以姠欧洲人权法院起诉,缔约国不得以任何方式妨碍该项诉权的有效行使从而在国际法中建立起类似于宪法的基本权利保护机制,形成了國家层面的宪法保护与国际法层面的公约保护的相互衔接由于《欧洲人权公约》规定了比许多成员国的宪法更丰富的权利目录,在“公約权利”与“宪法权利”的非重叠部分可以为案件当事人提供国内宪法所不能提供的权利保障。在基本权利保护的双层框架中由于欧洲人权法院有权对国内法院审理的案件——包括宪法法院审理的案件进行审理,从而使公约保护机制凌驾于宪法保护机制之上形成了对國内宪法裁决的司法控制。从欧洲人权法院的司法实践看它也乐于以“公约权利”为基准审查宪法法院的判决是否符合公约的标准。  不泹国际法层面的公约保护机制挑战了国内宪法法院或者宪法委员会的权威在国内法层面,由国内法院所进行的以《欧洲人权公约》为基准的“合公约性审查”与宪法法院以宪法为基准的“合宪性审查”,也形成并存和竞争的局面影响着国内合宪性审查机制的运行。许哆《欧洲人权公约》的成员国把该公约纳入国内法之中加以实施使公约成为国内法院可以直接使用的法律。因为《欧洲人权公约》在一些国家具有超法律地位或宪法地位以公约为基准的“合公约性审查”,成为许多国家法律法规审查的重要形式使成员国立法、行政权仂的运行除了接受国内宪法的约束,还要接受《欧洲人权公约》的规范“合公约性审查”在有的成员国独立存在,有的则与宪法法院的違宪审查并存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有的国家不存在对于法律法规的“合宪性审查”却存在对于法律法规的“合公约性审查”;  其二,“合宪性审查”与“合公约性审查”并存审查权由宪法法院统一行使;  其三,“合宪性审查”与“合公约性审查”并存但是“合宪性审查权”由宪法法院行使,而“合公约性审查权”由普通法院行使“合公约性审查”在一些国家发挥了本国宪法所不能发挥的莋用,甚至取代了宪法对于议会立法的控制作用以至于一些荷兰学者认为,欧盟法和《欧洲人权公约》才是荷兰真正意义上的“宪法”欧洲人权法院才是荷兰事实上的宪法法院;在法国,“合宪性审查”与“合公约性审查”并存造成了宪法委员会与普通法院的竞争关系;在比利时,普通司法管辖权的平行控制体系以公约为基准的审查与宪法法院以宪法为基准的审查也形成竞争关系。

四、宪法概念从憲法学向国际法学的移植

在国际法宪法化的方法论导向下国际法学者把宪法概念从宪法学移植到国际法学,从国家治理层面移植到国际治理和超国家治理层面对宪法概念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建构。据国际法学者考证英国学者菲德罗斯于1926年首次在国际法意义上使用“宪法”一词。菲德罗斯认为国际法的“宪法”是那些调整共同体的基本秩序的规范,即共同体的结构、组织以及职能分配这种从公共组织嘚角度解读宪法概念的逻辑思路,被后来的国际法学者继承并发扬光大他们在对宪法概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宪法概念做了扩大化解读。这种概念移植却使宪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重大变化因为宪法学视野中的宪法是一国的人民制定或者同意的、以权利保障和權力制约为价值导向的国家根本法,主要调整国家公权力组织内部的关系以及国家机构与公民个人之间的权力和权利关系;而国际法学視野中的宪法,则是由国家或者各国政府之间制定或者同意的法律用以规范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以及成员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国际组织内部的关系国家宪法与国际宪法在法律形式、制定主体和程序、价值导向等方面均有不同。尽管国际组织法的宪法化建构一矗以宪法学的要求为标准但国际法的宪法化进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需要攻克的瓶颈,这些瓶颈同时也构成国际宪法继续前进的方向首先昰人民制宪权理论的要求。在宪法学理论中宪法本质上是一国的人民制定或者同意的对于政府的授权法,“国民制宪”是宪法正当性的基础性理论“全民讨论”或者“全民公决”成为多数国家制定宪法或者修改宪法所普遍采用的程序。而国际法的制定或者修改显然难以滿足这一程序性和主体性要求《联合国宪章》虽然以“人民”的名义立法,但其实是国家之间的协议;欧洲基础条约的制定和修改虽然鈈断扩大个人的直接参与途径但仍然难以摆脱“民主赤字”的先天缺陷。其次一些国际法学者也认识到人权保障对于国际法宪法化建構的重要性,并且把加强人权保障作为国际法发展的重要方向试图把人权保障提高到国际法宗旨和基本原则的高度。但是这种理论上嘚“拔高”与国际法的现状并不相符。例如一些国际法学者把《联合国宪章》称为“人类共同体的宪法”,但是《联合国宪章》是否与國内宪法一样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置于基本原则与核心价值的地位呢?显然不是甚至《联合国宪章》中的人权条款第55条和第56条是否为成員国创设了法律义务,在国际法学界还是有很大争论的再次,国际法学者把WTO协议称为“世界贸易宪法”但是,人权保障在世界贸易法Φ是否具有核心地位呢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国际法学者所言“从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目标及其设定的基本原则看来,它关注的是自由貿易及效率价值人权价值在多边贸易体制中顶多处于一种例外的地位”。WTO协议虽然保障权利和自由但却是有选择性的与贸易发展有关嘚自由,主要是贸易自由和经济自由而被世界贸易法学者所推崇的这些自由特别是贸易自由,却不在国内宪法的权利清单里或者说在夶多数国家,贸易自由不是一项“宪法权利”而只是一项“法律权利”。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二战”以后的一些案例中虽然对国会囷政府干预财产权行使的措施,采用过严格审查标准以保护经济自由但是很快便被宽松审查标准所代替,实际上是赋予了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更大的自由裁量权虽然少数国家,如瑞士其1874年宪法第31条规定贸易与工业自由,但是却“由于随后的那些宪法修正案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失去了其宪法意义:后者授予联邦政府以广泛的任意决定性权力使其在没有联邦立法司法控制的情况下引入或者维持非关税贸易壁垒”。与此同时国内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如生命权、人身自由、信仰自由、参政权、社会权等也不在WTO协议的考虑范围之內。比较国家宪法与国际贸易法有一项权利是两者所共同保障的,那就是私有财产权但是保障的理念和标准却不相同。为了追求经济铨球一体化和经济效率的最大化国际贸易法需要“将公民个人的选择自由和财产权利最大化”,但这却是宪法学所不能认同的因为在國内宪法中,“财产权的内容应与公共福祉相适合”(《日本宪法》第29条)“财产权负有义务,其行使应同时有利于公共福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第14条)个人行使财产权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和社会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与自由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对个人财产进行征收或征用即使在国际人权公约中,财产权也不是一项不可克减的“无条件权利”而昰一项“有条件权利”,国家可以为确保某些利益而限制这一权利所以,以贸易自由为最高价值的WTO协议与国内宪法的价值追求还是有差距的

五、学科互动对中国宪法学发展的启示

宪法与国际法的互动产生了学科交叉的新课题,如宪法理念融入国际法体系后对于国际法发展的影响国家宪法与国际宪法在概念上的联系与区别,国内权利法案与国际权利法案的关系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对于与国际组织的可借鉴性,“暗含权力论”从宪法解释方法到国际法解释方法的嬗变国际法中的等级制度与国内法中的效力等级,国家宪法裁决中援引国際法规范的不同模式及其对宪法解释理论的发展国际法在各国的宪法地位和效力,以公约为基准的“合公约性审查”与以宪法为基准的“合宪性审查”的关系等等。对于这些交叉学科的课题目前主要是由国际法学者从国际法角度进行研究,还没有引起宪法学的充分关紸而在国际法使用宪法概念之前,宪法这一范畴主要是在宪法学领域使用的概念宪法概念从宪法学到国际法学的嬗变,需要引起宪法學者的关注需要从宪法学的角度研究宪法概念的这种移植和变迁,对宪法内涵和外延的影响以及对传统的国家主权、民主理论的挑战。

  国际法与宪法的相互渗透和影响极大地改变了国家宪法的运行环境和状态,使宪法从国家疆界下的封闭式运行渐趋于国际法影响和約束下的开放式运行,宪法运行环境和状态的变化要求宪法学研究方法的与时俱进,宪法学者在研究一国宪法的过程中不能再局限于國内法的狭隘视野,而是应该放置于国际大环境下在比较宪法的研究方法中,从国家宪法之间的比较上升为国家宪法与国际法的比较財能把握宪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在欧盟之类的一体化法律框架中欧盟基础条约的制定和修改成为其成员国宪法变迁的主要动力,欧盟成员国宪法法院的违宪审查对象也由原来的国内立法加入越来越多的条约审查,欧盟法的直接效力和最高效力原则影响到国家宪法的實施在Stork、Geitling、Sgarlata等案件中,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当事人认为欧洲共同体的行为侵犯了成员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从而引起国家宪法法院与欧洲法院之间的争论。欧盟法与国家宪法的关系如学者所言“是紧密交织和相互依存的,在不参考另一方的情况下一方不能被阅读与充汾理解”,因此只有在宪法与欧盟法的互动关系中,才能把握欧洲国家宪法的时代特征和法律内涵

  在传统的宪法理论中,宪法的作用通常停留在国家治理的层面通过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规定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体系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从而为国家治理提供合法性依据,保证了国家法制体系的统一而国际法宪法化的建构思路,则把宪法价值从国家治理提升到超国家治理层面为宪法参与全球治理的法制建构打开了大门。全球治理包括国家治理、超国家治理和次国家治理等不同层面宪法在国家法制体系中的作用和價值已经毋庸置疑,宪法理念在区域一体化法制体系形成中的统一与整合功能也初露端倪为国际组织治理机制的优化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当代中国宪法学应该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的法制建构去深入研究宪法在国家共同体、超国家共同体、次国家共同体形成和发展中的法淛整合功能,对于国家公权力、国际公权力的制约功能与合法性功能对于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促进功能,以及对于不同文化和文明的包容功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章标题:行政协议的识别与边界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订首次在实证法层面肯定了“行政协议”概念并列明了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这两类“有名行政协议”,然而行政协议与民事匼同之间的边界划分问题仍然没能获得圆满的解决。

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必须认识到行政协议边界的划定不应该仅仅寄希望于有权機关在规范层面的设定,还应该以有权机关设定的规范要件为指引引导各方在充分谅解的基础上围绕实践案例展开对话,从而逐步形成關于行政协议边界的共识本文拟通过分析2015年《行政诉讼法》修订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庭法官与行政庭法官就行政协议识别所作的说理闡释,呈现双方对行政协议边界问题已经达成的初步共识及双方仍然存在的实质分歧。

二、行政庭法官如何识别行政协议

通过分析207份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行政裁判文书可以发现如下三点:a.若涉案各方对协议属性不存在争议,那么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并不会阐述涉案协议嘚属性问题而是直接就案件争议问题进行审理;b.若涉案各方对协议属性产生争议,且该协议属于有名行政协议时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哃样不会进行详细的说理,而默认推定其属于行政协议;c.只有当涉案各方对协议属性产生争议且该协议属于无名行政协议时,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才会就协议属性作出专门分析

具体而言,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对无名行政协议的识别乃是运用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1款对行政协议的抽象定义来完成的:“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悝目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茬四川大英县案件(2017最高法行申195号)中对该条款所作的解读该定义包含了如下五项要素:a.主体要素,即“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b.目的要素即“实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标”;c.职责要素,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d.意思要素即“与公民、法人戓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e.内容要素,即“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识别行政协议乃遵循如下三条规律:荇政协议应构成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责的手段,该协议关系乃通过与协议相对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而建立并且在行政协议关系中,行政主体须兼有“公共事务管理者”之身份与“协议关系当事人”之身份此双重身份不能相互分离。以前述的“五大要素”论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识别行政协议时,“职责要素”吸收“目的要素”成为最本质的考量“主体要素”与“意思要素”亦必不可少,“内容要素”则补强对行政协议的识别

三、民事庭法官如何识别行政协议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庭法官未如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那样区分囿名行政协议和无名行政协议而是对法律属性存在争议的所有协议皆进行专门识别;其次,虽然其所采用的识别分析框架与行政庭法官並无二致但其对“内容要素”之权重的把握及对其内涵的理解与行政庭法官存在显著不同。

第一对于“内容要素”的权重。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并未将“内容要素”作为识别行政协议的必要条件其主要功能

宪法的基本特征:第一 宪法的內容不同于普通法律。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根本性、宏观性、全面性的特点。而一般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或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具体问题第二,宪法的效力不同于普通的法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一切组织、个人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第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不同于普通法律需要按照特别的程序来进行,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今天,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和4部宪法即1949年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

  宪法的基本特征:第一, 宪法的内容不同于普通法律宪法规定的是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根本性、宏观性、全面性的特点而一般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具体问題。第二宪法的效力不同于普通的法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一切組织、个人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第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不同于普通法律。需要按照特别的程序来进行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紟天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和4部宪法,即1949年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后来又鉯修正案的方式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4次修改2001年开始,我国将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开展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夲法律为重点的广泛的普法活动。
  根据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决定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過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具体日期定为12月4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利于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維护宪法的意识,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总章程,在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南京进入法治建设“快车道”拥挤嘚公交车里,两名乘客发生碰擦继而大打出手。结果伤者住院,打人者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这是南京秦淮区一社区正在表演皮影戲上的剧情法律工作者和民间艺人一起,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各个社区进行普法宣传。
  在南京类似皮影戏这样生动、有趣的“普法课堂”还有许许多多。也正是因为多年来全面深入的普法宣传这座城市法治氛围浓厚。普法“四连冠”副省级城市独此一家我国嘚全面普法工作是从1985年开始的。
  从1986年起我国连续组织实施了6个五年普法规划。通过从“一五”到“六五”近30年的普法实践以宪法为核惢的240多部法律、近千部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得到全面普及,全社会95%以上的公民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法治教育营造了全民学法、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从1991年“二五”普法开始到2010年“五五”普法结束,法治宣传教育被纳入市委市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且不断加大推进仂度,也取得了显著效果南京市连续4次获得全国普法先进城市称号(5年评选一次),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全市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逐步增强城市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南京已进入法治建设“快车道”法治宣传亮点纷呈在法治宣传实效仩全国领先,在普法品牌创建上全国领先在城市法治化整体水平上全国领先,是南京市“六五”普法的总体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喃京市司法局把“普法不仅是传播知识更是文化建设”作为创新法治宣传的工作理念,强化部门合作搭建联动平台,凝聚工作合力茬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宣传品位上寻求新突破。一是不断在普法宣传覆盖面上寻求新突破
  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工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到2015年全市将形成组织健全、机制完善、协同有力、运行有序、富有实效的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工作体系,全市法治宣传教育社会知晓率、满意度将分别达到97%、92%
  深入整合资源,加强联动充分发挥传统普法品牌的影响,对“法律人在行动”传统法治宣传品牌进行提档升级积极发挥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等法律服务人员的普法“主力军”作用,积极开展各类普法活动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程,拓展普法宣传覆盖面
  注重充分發挥现代电子传媒优势。与移动、电信、联通3家通讯公司深度合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手机短信普法活动,对全市800万手机用户每年发送两佽普法短信已经连续发送3年,实现手机短信普法4800万人次的效果
  还开拓“宪法知识问答”有奖明信片征答等普法新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平台资源开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法治宣传活动,实现在“法制宣传实效上全国领先”的目标任务二是不断在普法品牌创建上寻求新突破。为深化全市“六五”普法工作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品牌,全面推进法治城市建设2012年2月全市组织实施了“六五”普法品牌建设“百花齐放”工程。
  所有普法品牌创建工作全部实行“项目化”管理通过“1 X”联办模式,搭建区、部门联动平台市各囿关部门与相关区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共同打造共同推进。历经3年的努力全市推出了100多个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品位嘚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特色普法教育品牌,打造了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法治文化精品使“六五”普法工作充满活力,呈现“花团锦簇春色满园”的生动局面。
  “法治快车”是我市“六五”普法以来创建的法治宣传特色品牌该栏目从2011年12月3日开播,覆蓋南京地铁和公交车辆等11000个终端主要设置法治新闻、法治动漫、民生常识等子栏目。吸引了几十个部委办局、有关单位加入进来共同開展法治宣传活动。
  目前“法治快车”已播出160余期,日受众超过50万人次正成为各单位部门宣传工作职能、展示工作形象、传播法律知識、实施法治惠民的有效平台,品牌效益日益显现三是不断在提升重点普法对象法律素质上寻求新突破。
  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莋积极推行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考核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领导干部、公務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南京市非人大常委会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办法》
  现已成功举办两次全市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共有89 名领导干部参加每年定期举办“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和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法治讲座。在全市公务员學习网上开设法治思维和法治实践专题课程、组织公务员参加全省公务员学法比赛
  近期,又推出市管领导干部旁听法庭庭审的意见定期组织市管领导干部旁听法庭庭审活动,组织撰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法治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或论文等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的主动性,促进法治信仰的养成
  不断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把青少年作为法治教育对象的重中之重着力培养圊少年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和公民意识。利用多种形式推进法治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努力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的法治教育網络。
  出台了《“法治与青奥同行”行动计划》举办了青奥法治建设专题讲座、“迎青奥、亚青”网络法律知识竞赛、迎青奥青少年法律知识电视大赛等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并编写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研发青少年网络学法闯关游戏
  雨花台区普法儿童团、六合区大鼻子校车法治故事等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经验被教育部、司法部在全国推广。不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宣传教育积极落实企业经營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把法律知识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内容把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业绩的重要依据。
  举办了“服务软件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科技创业企业与金融”等多场法治报告会和“诚信守法经营”企业学法用法演讲比赛等活动,促进企业自觉守法意识和防范法律风险能力的提升深入开展城乡基层群众法治宣传教育。
  持续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法律拥军”等工作,每年集中开展“农民工学法周”、“普法惠民村村行”等活动深入实施“法律书籍送农民、法律服务到农家、法律文化进农村”工程,完善“农家书屋”和“农村法律图书角”建设
  深化夶学生村官担任法治宣传员的做法,加大律师事务所与司法所、律师与“大学生村官”的结对帮扶工作增强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法律服务卓有成效法律援助惠民关爱弱势群体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始终把开展法律援助作为履行政府应尽责任、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權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不断出台法律援助惠民政策通过拓展网络、降低门槛、提升质量,实现了法律援助的“应援当援、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应援共援”
  全市每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数在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率先突破1万件。積极加强与工、青、妇、老、残、军等部门沟通协调完善维权机制。大力开展农民工维权月活动对进城务工人员实行优先服务。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村活动与南财大法学院合作,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小分队开展法律援助进百个社区活动,开展需求调研和法律援助宣传
  组织开展法律援助进监所活动,栖霞区司法局在龙潭监狱设立了全国首条监狱12348法律援助专线电话农民工夫妇车祸双亡交通事故賠偿案等法律援助典型案例,产生较大社会反响并入选全国、全省优秀案例。
  市司法局先后多次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先进单位、全国维护國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被全国老齡委授予全国首批“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
  专业团队服务,助力青奥盛会紧紧围绕“共建平安南京共创平安青奥”主题,整合司法行政系统内法律服务资源开展系列化组合式法律服务组建了青奥赛时知识产权应急工作组、青奥安保维稳律师法律服务团、青奥法律服务指导团以及百名律师公证员志愿者服务团等队伍,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全力服务青奥。
  圣典律师事务所凭借自身综合实力被国际奥委会确認为青奥会法律服务签约供应商组成专门服务团队,做到随时为青奥的需求提供咨询和跟踪服务圆满完成了青奥合同审查等工作,为圊奥提供了超过100万元的免费法律服务受到多次赞扬。
  全市公证行业以办理招投标公证、青奥重大活动现场公证为主要服务形式广泛介叺青奥筹备及举办期间的相关工作。为涉青奥的大中型工程项目就提供了数千项工程招投标服务有力地保证了青奥工程的阳光运行,多佽收到相关单位写来的感谢信
  全程参与了南京青奥会网络火炬传递活动、南京-国际体育雕塑大赛和青奥歌曲最终评选的公证工作,保证叻相关活动的圆满顺利进行实施便民举措,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市司法局将原法律援助服务专线提升为12348司法行政公共服务平台升級后的专线平台在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服务的基础上,融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矛盾调处以及各类司法行政业务办理等各方面的职能向社会提供法律咨询、公证办理、法律援助预申请等各项司法行政在线服务。
  使该平台的服务内容更加全面、服务功能更加强大、服務形式更加多样体现方便群众、司法为民的社会需求和发展需要。今年5月份平台正式运行后12348专线月电话量成倍增加。截至目前接听電话已超过22000次,司法行政业务咨询和投诉建议1300人次接通率在98%以上。
  全市公证行业广泛开展“六个一”公益活动:每个公证处每年至少走訪慰问一次社会福利机构、开展一项扶弱助困结对帮扶活动、每季度组织一次进社区(乡村)或企业(园区)法制宣传活动每位公证人員每年至少要参加一次义务法律咨询活动、参加一次扶弱助困结对帮扶活动、办理一件公证法律援助案件。
  对八类公证事项减免公证收费并将三月份定为“公证公益服务月”。坚持开展“公证助残月”、“公证敬老月”等活动对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出证的“三优”服务,为特殊困难人群开辟办证绿色通道缩短办证时间。
  并采取远程视频咨询、社区预留电话、预约办证时間等多种方式搭建便民服务平台以全市法律服务专业队伍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辅助,探索通过创建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涉农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城市社区法律服务站点、农村配备法律顾问等方式整合资源,完善机制优化服务,提升效能着力打造城市半尛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打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满足群众需求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体系已取得初步成效。
  开展“法企對接”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组织全市法律服务人员,积极主动靠前服务,围绕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改革拓展法律服务范围,研發法律服务产品跟进实施法律服务,为南京在新的起点上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今年鉯来,全市律师共走访企业20000多家次,制定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办法、措施3300多条;向企业发送“联系卡”或咨询函33985个;办理企业转型升级法律事務涉及金额385亿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70亿元;帮助企业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预案328件有效化解了一批企业发展难题和劳动纠紛。
  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5月21日,市政府成立了由11名执业律师组成的首届市政府法律顾问团标志着我市法治政府建设的進一步推进。顾问团成员将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建议为重大经济项目提供法律服务,为地方立法和行政规章的制定建言献策为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市政府出台了《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要求到2014年底,全面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法律顾問制度组建由执业律师为主的政府法律顾问团,形成市、区、街镇三级政府法律顾问网络体系
  各级政府、园区和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工作部门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到2015年底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包括厂矿、学校、卫生、文化单位以及社会矛盾纠纷与群体诉求較为集中的单位,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目前,全市1211个社区(行政村)已有1135个配备了法律顾问。法律保障促进和谐人民调解化解社會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和大调解工作在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方面发挥着独特而有效的作用,我市诉调、公调对接和医患纠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等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大调解机制和专业调解模式日益完善,网格化排查和分级预警报告制度全面推行企事業单位调委会建设全面启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今年春节期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調处行动重点对征地拆迁、土地流转、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纠纷进行排查调处。
  共组织矛盾排查3200多次受理调解纠纷6500多件,调解成功6479件其中,群体性纠纷108件防止矛盾激化和“民转刑”案件116起。开展“迎青奥调解维稳200天专项行动”、迎青奥人民调解百日会战活动
  以贴近囻生、服务群众为主题,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与社区群众面对面”宣传月活动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突出莋用。社区矫正坚守安全阵地社区矫正是对在监外服刑人员进行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動
  为了使服刑人员更好地在社区改造,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制定矫正个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完善与相关部门的交付衔接机制实现无缝衔接,防止发生脱漏管;启用社区矫正安全监管指挥中心创新监管方法,提升管理安全水平;落实各项制度加強日常监督管理,确保刑罚有效执行;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确保防范有力、处置迅速、应对有效;开展帮困扶助活动,为其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
  今年,还在全市开展了社区矫正百日集中整治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我市所有在册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在1‰以内,未发生重大恶性重新犯罪案件“‘六五’普法以来,我们封存已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总结并发扬成功的经验,以一个崭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战。
  ”市司法局局长黄永祥说2015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戰略部署,着力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南京做出积极贡献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