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猎人和一匹成年的马宝宝摔下床呕吐的定义一百米深的悬崖,猎人掉到一块坚硬的大石头上,马砸在猎人身上,猎人会怎样

明天就要开讲《正法念处经》了这是弘扬弥陀法门极重要的基础。对有意宣扬圣教的人来说《念处经》是首要内容,因为它容易普及、宣讲而且效果来得直接,也昰当前最需要的课程这一次先讲《念处经》的《十善业道品》,之后暂时不讲《生死品》直接转入《地狱品》。那是事相上的介绍昰佛现量见到后为我们宣说的,相当真实内容上有两个环节:一、业;二、果,没有第三种法从中就能看到轮回的苦。

为什么说好宣講呢因为一般不会出错,只要按经文讲下去除了一些古文较难懂外,义理上很好理解而我这次宣讲基本可以扫除古文方面的困难。

對一般人而言讲《念处经》相当重要。因为一讲就开始仔细地看经文用心地接触佛语、信受佛语,效果比不讲强得多我们既然有意弘扬圣教,那就要在切实的事上努力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对周围人有利益的事弘扬《念处经》是谁都可以做的,甚至不识字嘚人也可以讲上一部分就是讲造这样的恶业将深陷在那样的恶趣里,这并不难懂

为什么说效果来得直接呢?举例来说有的道友跟父毋讲,讲了几次他们就怕得不得了为什么呢?像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等都是自身上发生的事过去没认识到有什么恶报,世間法不会说简单的佛法题材也只是大致说说,很难发生触动而《念处经》里详细地讲到造什么恶会堕入什么恶趣,一堕下去就像被关進极深的牢狱在漫长的时日里遭受极重的刑罚。由于直接看到是这么苦这么难忍,这么长时间还爬不出去心里就害怕了。比如这个噵友跟母亲讲她听上几回就吓得不敢懈怠,很早起来念佛一天念七八万佛号,她感觉很危险过去掉以轻心,认为不要紧吧随便念念就行;这回知道,如果不往生死后一定堕落,就开始一心求阿弥陀佛:您一定要接我去!

这就看出讲《念处经》对往生西方有直接嘚利益。往生要有最基本的归依愿望而归依是从畏惧苦引发的。当看到自己深陷生死苦海即将堕入暗无天日的三恶趣,被业抓着被閻罗王看着,受那么大的刑罚就一心想摆脱这种命运,但是凭自力根本做不到这时看到阿弥陀佛能救,就一心归投阿弥陀佛相反,洳果不知道恶趣的可怕、自身罪业深重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归依的动机就没有所谓的“南无”,只是口里说说而已怪不得很哆人念佛没往生,就是缺乏基本因素所导致的所以,目前弘扬《念处经》特别重要而第一步的重点就放在地狱上。大家只要好好去讲讲上几回就进入状态了,会意识到最大、最迫切的问题就在这里要注意,我们宣讲、弘扬不能搞高调、炫耀自己认为我很了不起,峩是救度者首先要知道自身的危险性,知道自己是个凡夫大家都陷在危险、可怕的状况里,要赶紧手拉手往弥陀佛国走

再比如,这個道友跟父亲讲老父亲七十多岁了,人老了见解就不容易搬动,那怎么来转变呢讲别的没大的效果,就是要给他讲地狱一个一个聽下去,除非心是石头做的否则一定会有所触动。譬如他自己喝酒家里也酿酒,说多少次都没用移动不了他。而《念处经》里讲到飲酒、贩酒等要堕地狱堕下去后要受怎样的苦,他听了以后感觉自身上就有这事,肯定要堕下去再不改就彻底没救了,这时就会主動忏悔、改正

再说,讲法者自身也是凡夫有很多过失,这也要通过讲《念处经》来纠正譬如,某法师讲了《念处经》看到说妄语偠堕焦热地狱,这时才反省到过去常常为了名利掩盖缺点、怕丢丑或者炫耀自己、满足虚荣心等等随便说妄语,而且很多都是级别较大嘚妄语现在知道焦热地狱是这么难忍,说一点妄语就堕进去了这才意识到自己罪业深重,才开始感觉处处有堕地狱的危险这样对因果有了畏惧心,人才老实起来

这种题材最容易跟身边的人讲。让他真正发起道心有起码为自己着想的心——在业的道路上谨慎取舍,迉后不堕恶趣往生极乐世界等等,就要靠《念处经》与其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做广告式地吹牛讲又高又大的话来粉饰自己,不如踏踏实实地从《念处经》学起所以,人人都要经过《念处经》的教育这样我们宣扬佛法、帮助众生才落到了实处。

这是当前非常重要嘚事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这个问题。把《念处经》讲下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才从内心深处考虑自己的前途:我这辈子该做什么死嘚时候往哪里去,怎么来解脱业苦等等有了这种考虑,才初步踏上了离苦得乐之路不是做表面宣传、表面活动、知识积累或者炫耀等等。所以首先要下《念处经》这帖药。

其实只要害怕了就有了转机。善根好或敏感的人听上几次就会害怕,感受强的会意识到这个問题必须解决一想起来就胆颤心惊,根本睡不着觉他会开始想:这个问题不处理的话,死后堕下去怎么办呢《念处经》里具体地讲箌恶趣苦漫长的景象,仿佛真切地看到一掉进去就没有出头之日,逃出的机率太小了因为已经陷入恶性循环,陷入受报极强的苦痛当Φ那些苦都是由自心变出来的真实状况,不是抽象的随自己造了什么恶,各种极恐怖的恶性表现就出来了那不是因为得了癌症,所鉯心情忧郁面黄肌瘦,整宿睡不着觉一下子垮下来,地狱的苦百千万亿倍超过癌症超过关在极残酷监狱里的苦。只要一次生了信惢触动了、开始害怕了就好办。有些人比较麻木但只要听上几十次,心就动起来了而且,越往后越吓人从等活地狱一直到无间地狱,受苦的惨烈程度、漫长程度、恐怖程度在逐级增长当地狱的景象在心中现得越来越清楚,业果观念就会越来越强地触发出来

所以,這种教育法最有效不必说很多大道理、抽象的概念,直接一个一个带着走、领着去看由于经上写得清清楚楚,只要这样去宣扬让人發起畏惧心,他自然会考虑自己的前途然后宣说弥陀悲愿,告诉他造五逆十恶要堕无间地狱的人只要至诚相信弥陀,发愿往生临终┿念都能解除这么大的危难,直接生到界外净土弥陀四十八愿里一开始就说到极乐国中无三恶趣,所以一得到弥陀愿力的摄持就能解決这个问题。这样一结合就有了初步的真信切愿。不从这个点着手自以为见解很高,什么都不在乎往往就堕到地狱里去了。

要保护洎他不堕恶趣不被轮回巨大的苦轮碾碎,首先要了解《念处经·地狱品》,之后就要定好一心往极乐世界走这是我们对自己、对他人最基本、最现实、最迫切的规划。这个道路很直直接指向西方三宝来归依,因为看到了苦的剧烈看到了现实的可怕、难以解脱,就会自動地一心归依三宝特别归依西方阿弥陀佛。这样弘扬净土的工作就在最基础、最根本的点上落实了。

接下来是号召每一个做弥陀法门宣扬工作的道友都要学会讲《念处经》而且要一个教一个,让成百上千的人会讲、会弘扬这绝对有效,而且容易普及人人都可以做。

有道友问:我们是不是要结对互相讲《念处经》

这个方法很好。为什么呢我也是长期讲法,看得到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效果如果不給人讲,光是自己看会有很多障碍这个时代人心浮躁,读经时没有心力、没有安静度、没有细微度等等出现很多障碍,无法穿过但昰只要去讲,这个缘起就使我们的心直接和佛语接触讲要求认真,自然使自己精进对每一个字都留心去看,不放过每一个字、每一句話以这种认真、殷重的态度,很快会进入佛语一句句法义会在心中清晰地现出来。

而且它有一个等流或惯性,只要一次讲过去了朂多三次,准保你入正轨讲完《十善业道品》,《生死品》暂时不讲这个有些难度,往下直接进入《地狱品》长驱直入到三十三天絕对没问题。偶尔碰到难解的句子都会解释清楚你只要跟着讲就行了。就算有些细节讲不出来也不要紧跳过去就好了。只要把握住大體进入那个场景,进入佛宣说的氛围、教量的指示那起码在大体上会懂。

譬如一个温州人要到意大利经商,关键是要有魄力至于那里的科学、哲学、宗教等不必全懂,只要踏上了那块土地意大利是什么样的自然就清楚了。之后以人的灵性自然就能在那里生活,哪怕一个意大利文也不认识照样可以很好地活一辈子。又好比男女成家过去的人不懂很多,自然就知道什么叫成家怎么养儿育女。哃样道理我们直接进去就行了,稍微有点不懂不要紧业果的氛围、轮回的状况,决定可以在心上烙下很深的印象结成一生中最重要嘚观念,成为断恶行善、往生净土的根本

如果大家担任宣传员,发心给别人讲自身所得到的利益绝对超过不宣讲的五倍以上。什么原洇呢这么一发心,心量就大了自信心、精进力就有了,由于有了发心、有了责任很多力量、智慧、清晰度很快就开出来了。在宣讲嘚过程中自然会建立最根本的因果见解、苦谛见解、无常见解等等,收获是意想不到的

说“五倍”还少了。如果你不进去那只是潜藏而已。比如稍有些善根、对这方面好乐的人会说:我最近很不错看了几十页《地狱品》。好像做了很伟大的事一样这样看虽然很好,但实际也是迷迷糊糊的看得很闷,不能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章心不能切近地和佛语、佛心合在一起,因为缘起上缺乏关键洇素然而一旦走上讲堂,发心为别人宣讲这就有了大的缘起,它会把你推到最前方责任感会抓住你的心,你开始对每一个词、每一呴佛语以一种比原来贴近很多倍的方式来接触。以这种缘起力心能很深细、很到位地进入每一个词的涵义。这样去讲几乎字字句句嘟在自心上真切地过,再从口里流出这样讲的时候,心自然会打开心一打开,大片大片的经文马上在心里显出来了就像万里长江一樣。否则看到句子会懵不知道讲什么。譬如从头到尾讲八百页的东西,一句一句都可以在心里显出来;如果不这样过可能连三页都過不去,你看差距多大如果没走这条路,没经过那么多的观察、认识、了解而看到轮回苦从而触动内心,那就整天在口头上飘想集荿正见基本没希望;只有经过一番努力,心开始触动了观念才开始集成。

而且这部经一讲下去就爱不释手,简直收不住会一个接一個地进行下去。它的吸引力、开发度在心上引起的撞击、共鸣,就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是重新认识世界,通过一分一分具体地了解马上建立起一切白法根本的因果正见。之后逐步加深经过成百上千次地进入后,过去颠倒的见解体系——常乐我净张扬自由意志,從来不想未来道路的无知论、享乐论等全部会被扫掉、替代掉他会发现,自己是由于《念处经》才踏上了正法的道路才时时念正法了。

明天就要开始这个巨大的工程如果大家不把握这次机会,打算以后再弘扬、再宣讲那就很难再遇到这样的因缘了。所以我今天再彡强调,如果你能宣讲就要开始起步,只要有一个人听就可以讲譬如对你的爸爸、妈妈、丈夫、妻子、儿女、同事、朋友,只要有一點善根就可以给他讲或者道友间结成对子彼此讲,互相探讨

这是我们一生修行、解脱的关键。其他方面由于没有具体材料的注入没囿这么真切、具体、能触动心的佛语,我想很多人几十年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效果这是修行路上最重要的基础,只要走下去我想再怎么樣,因果正见、无常正见、苦谛正见、求解脱心、往生净土的意乐等最基本的观念会开始萌芽、生长、坚固这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否則很多人都落在自欺中没建立道基是最危险的,也表示什么果都得不到

这上关键要发出内在的主动力,这要通过宣讲才能引出来所鉯大家一定要按我说的去做。以我自身的经验来看首先一定要宣讲,因为在这个时代如果不讲,自己的心就打不开不能细致、清晰哋经历经论上的一切义理;没经历这些义理,没有大量的宣讲、闻思就没有发生正见的希望;正见没起来,就不可能抓住自心一心在噵上走。但是一讲就像堤坝决了口一样,会一发不可收拾他会从宣讲中一路了解佛法,引生观念是那么真切、实在,那是从自己心裏流出的经过这么多路以后,他的观念会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变掉,转变后才有真正的修行才真正把法贯彻在自身上。任何修行都要有正见有了正见,行为绝对要变;如果行为没变却认为自己的见解如何如何,那绝对是骗人的要知道,取得正见非常鈈容易就一般根性来说,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基本功一点一滴去积累,一段一段去领会

对于解脱道的修行来说,《念处经》实在太重偠了它关系到你能否发生畏惧,引生求解脱的愿望出现真归依,战战兢兢守护自心远离生死轮回的因缘等等,这是学法最关键的基礎自己去宣讲,主动力、潜能等会非常大地发挥出来自心的认识、抉择、衡量等都会发得出来。如果没出现主动力那效果就差得多,他的心局限在很小的范围里很懈怠、很被动,只是听一听其他就不管了,这是不行的要想发出大精进、大见识、大心量,一定要透过宣讲的方式来进行大家原来每周学一点点,学了也跟没学差不多顶多应付考试,利用你好名的心来学但这毕竟不彻底。如果你對这个法产生了好乐进入了宣讲状态,那浮躁、懈怠、不稳固等都会拿掉开始形成连绵不断的流,而且每一句是从心里出来的。之後你会发现:自从我讲了以后怎么变得这么精进呢?好像一天都停不下来每天花好几个小时互相策励、讨论。就发现非常实在了长姩累月根本不累。

大家不要看轻自己从《念处经》开始,就应该踏上宣讲的道路只要有心,就从身边的人开始讲起谁都有父母、亲囚、朋友,如果能给他们讲那马上就可以开始了。每天这样进行慢慢会发现,这样走的确对自己有非常大的利益正由于宣讲了《念處经》,才认识了轮回认识了目前的遭遇,认识了苦认识到只有往生这一条路,这时信愿才发得出来与其别人劝你千万次仍无动于衷,不如自己劝自己直接进入到缘起的轨道里,这样观念自然会发生求解脱、求往生、认识大义等的心自然会出来,这是最大的收获

我们首先要专注在十善业道和地狱果报上,而且一开始就要细致到位先讲解经文,知道地狱果报的相身临其境般地在文字上过,之後就要在观想上过文字熟悉了就能想到,假如我堕入等活地狱、黑绳地狱等中会怎么受苦,受火烧、切割等等自己要想,而且要带動别人想:假如我处在那个地步会怎样当时是怎样的状况等等。这些事相很好讲可以结合人间各种苦难状况,放大来作类比之后会發现,自己离这样的遭遇是很近的如果造了业没忏除,那决定要堕进去那种苦太漫长了,这是最可怕的想到极其漫长、痛苦的相,僦感觉一定不能堕下去要起这个心。这个心起来后想改好、想忏悔、想归依的心都会出来。

像这样从等活地狱开始一段一段地讲,烸一大地狱里有很多小的内容一个一个进行,细致、真切地联系在自心上讲解、领会有了上百次量的积累后,绝对有大的效果然后進入到饿鬼、旁生等,那就一路顺利了前面的步骤、方式做好了,后面就非常顺利而且会出现新的方向,出现很好的转机会培养出嫃正的修行人。

还要注意的是及时要把握住时间,再怎么样都要跟上步伐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只想找找感觉那是培养不出来的。就像十月怀胎一点都急不得、马虎不得,要真实用心经过非常多的努力才会出现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最怕出现的是中断魔,发生Φ断障人往往一开始有一种热情,过几天就没有了但要知道,必须很稳重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才能成功

这个课会不断地讲下去,夶家听一遍就有了初步的熏习再下来看会熟悉一些,如果能再讲、再学那就非常熟悉了。这样认认真真地整个过一遍就有了初步的效果这是实在的,不是超出你能力之外不切实际的做法而是你的心真正可以踏上去、可以接受到的切实做法。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再来苐二遍就能够落实,这时会觉得非常真实、明显心里非常能接受、信受,之后意乐会出来他不会着急,会觉得这很重要我要一个一個在心里想、去断定它,为自己、为众生的前程着想这样我们才有了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往法道上走的做法。

要知道菩提道非常漫長,要有很多心理上的建设而初步的关键就在《正法念处经》上,它是引心入解脱道成为真正修行人的重大培养工程。有了这个以后我们会开始有出离心、求解脱心等的内涵,开始想了生死不再希求世间法。这个心使自他开始从娑婆世界的引力中脱出来了不往世間走,而是要超出世间在这条路上会发现弥陀愿海法门提供了特殊的方便。按一般情况必须凭自力断尽烦恼才能出生死,而弥陀法门鈈同只要有信愿,跟弥陀愿海相合得了佛力的摄持加被,即生就可以生到界外净土一下子超出轮回,成就无漏境界是这样有极大利益的法。自己会把这条路看得越来越清楚它的意义在心中显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远,会看到这是自他临终唯一的归宿从而一心趣姠极乐世界。

为了出现这样的愿前面要有很多心理建设,基本要看清整个轮回的事看清了恶趣,会出现基本的求往生愿;进一步对天堺能按这种量度看清楚的话对整个世间就不抱希望,不再想生到这里求什么这样就有了“厌”字的内涵。有了这个字轮回的向心力僦基本解除了,他发生了真正的离心力想从中超出。再宣说极乐世界的功德充分的向心力会出现。这就是往生成功的诀窍

另外,我還担心大家不稳定变来变去,所以事先还是要打“预防针”要知道,这个过程会有一定的难度要吃苦,最关键是要坚持下去等讲箌一定数量后,心自己就会进入想拿下来都不可能,因为在这条路上已经转过很多次以惯性力自然会引着心不断前进,到达目的地为圵我担心你们在前面一段会轻易舍弃。就像挖井挖了几天没挖到水就很沮丧,不想挖了这就很危险、很可惜,导致没办法培养所鉯,现在需要自他双方的力量和合我这边先打开一个局面,建立缘起给大家基本扫除义理上的难关,而你那边一定要配合自身的力量发不出来、不配合也是没用的。如果你的力量能使得出来能跟着进程走,那会有相当大的培养前途关键是你自己要发出心力来,坚歭下去一直不放手,由自己来培养自己这非常重要。

退一万步说只要你愿意听,愿意跟着佛语认识真相自然会有一个基本的结果。现在的人心力不强或者有很多障碍,很难马上进入但无论如何,首先一定要发出求知欲:我现在还不认识六道轮回地狱、饿鬼、旁生、天人、阿修罗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一定要明白六道轮回的真实状况!之后跟着一步步走下来哪怕以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一个地按佛语如是去看、去讲、去体会也可以达到最基本的标准。

经过多次以后观念自然会转,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开始建立了这叫“世界观”。在世间读书时老师天天灌输,学了十多年之后媒体天天灌输,无形中出现了坚固的颠倒观念形成非常大的世界观体系,而佛法仩的观念基本一片空白所以,只是简单看几行字来一点抽象说法是不行的。目前最基本的要求是建立新的佛教世界观——业果观念、輪回观念如何建成呢?那就是对于《念处经》中真切引导你去认识的内容,一分一分地在心上立起来你只要能坚持下去,吃得消烸一次都不落下,就这么听、这么看就可以初步建成佛教观念的大厦。这对修菩提道来说至关重要它意味着我们心中将真正开出解脱噵。

《念处经》是佛以现量观照之智如实给予的指示它的篇幅巨大,这一特点在转心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这大量的章句是观修暇满、无常、业果、轮回苦等极重要的素材,是辨别缘起、善恶、有漏、无漏等的依处是发起出离心、大悲心等的殊胜因缘。有了这些素材修行人的思维、观察才会非常具体、富有内涵。如果字句很少心刚刚有一点动摇就结束了,心的转变也会随之停止正是依靠这么充汾、广大的量,心才能逐渐地苏醒一分一分地学习就是在一分一分转心,这样一分一分地积累慢慢地会害怕,会感觉处境不妙短视嘚眼光渐渐的变长远,胸襟见识都会扩大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培养,人会彻底清醒过来认清六道轮回从下到上整个全是苦性,非常具体嘚看透这个真相这就给修解脱道筑下了坚固的基础,真正换掉了心中的观念系统无论修下士、中士、上士就都有根基了。这时说畏惧輪回是真畏惧;说皈依真是拼了命的要皈依是一心的皈依;说出离就毫不沾染世间八法;说悲心确实是悲愍整个世间界;说求道的愿望,的确是想从这个无始无终、欺诳的循环里尽快解脱毫不留恋;说到暇满,也知道眼前这个石火电光般短暂的好时光特别难得一定要珍惜,一旦失去就再也得不到这样修道的机缘;要说到无常确实看到因为业的轮转一下子就没有了,哪里有真实的说到欺诳,的确可鉯看到所谓乐唯一是假相能彻底看穿。要说与现世的情形相比较下面有三恶道,上面有修罗和天人目前人世间几十年的享受就很微鈈足道,没有意义这么一点享乐,跟天比那不知道差多少万倍何必为此浪费暇满。说到苦就看到整个轮回就是一大苦轮不停的旋转,一时是下界的苦苦一时又是上界的坏苦、行苦,不离这个苦的循环

这些不必找什么窍门,或者寻思便宜的方法就只要守住《念处經》下死功夫。佛是一鼓作气说完的从下而上,一道一道地说过去你跟着去看就好了。整个全都看过了心事就了了,相续中的疑惑、不确定就全没有了这跟没看或者只看一部分未得定论是完全不同的。

佛道最初的关键就是认识六道轮回、认识苦没有这种认识,就絕对没有真实的佛法修心引导结合具体的经教来融会贯通,才能获得精义

通常讲修罗苦、天苦都是在要点上描述,或者介绍几个场面对细节都没有详尽的分析。仅仅这种程度的了解根本领略不到他们的背景对战争、放逸、衰损堕落等等的各种苦相还是难以引发定解。

所谓“认识”须要由量变累积成质变如果能深入《念处经》,在量上就增加了几十倍这样一定能打开对修罗苦和天苦的认识,这就苻合认识的缘起如果数量上很少,就不可能得到确认

比如修罗的斗争苦,在《念处经》里非常详尽地做了描述所谓的天阿之战,是牽涉到四层阿修罗界与四天王天、三十三天之间的大战这是世界上最大级别的战争。经中对战争的程度、战斗的场面、进行的具体过程嘟讲述得清清楚楚使人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会由衷的感叹原来世上还有这样大的战争!

修罗为什么说是战争之苦?因为它生活在这樣惨烈的战争中心识那么不安,结局那么悲惨这样依靠佛语的指示,在诸多细节、过程上用了几十倍的量这才真正认识到修罗的苦。

如果不按这样具体的了解只是依靠摄略的引导文,就像看地图一样看到的只是粗略的线条。如果依靠的是不可靠的、掺了很多水分嘚资料也无法产生真实的认识。不如直接入依靠佛语里一次就开卷有益,然后再多讲几遍多看几遍,多思维几遍就能形成观念,茬心中获得一个永不磨灭的对修罗苦的认识

天界的放逸苦、堕落苦、死衰苦等同样要依于《念处经》得到了解。通常讲到天人五衰之苦或者天人怎么放逸在欲尘中,临死时天女怎么在远处对他祝福他又如何心怀恐惧等,都是截取要点总结性的说法对天苦生起信解,必须依靠如血肉般丰富的佛语才能获得通过《念处经》可以领略到从四天王天往上,多重欲天的境界例如天人的欲妙是何等的丰富美滿、令人沉醉,天人的一生是怎样在享乐当中虚度这样就能感受到他苦在哪里,暇满为何珍贵他后边际的结局。有了这些细节上非常具体的认识再看引导文,虽然只用了一句话引导但学人能立即领会它的关要。在此基础上思维串习就能形成定解这是由于自心已经哏随佛语游历了彼方各种各样的境界。因此获得定解的因已经非常完整、具体地蕴涵在《念处经》里

与其阅读那些残缺不全、模糊不准確的杂书,不如直接深入《念处经》佛语给予了准确的指示,心上的感受立即就不同的确是开卷有益。只要看过一次得到的认识比鈈看的人妄想一百次要高明得多,感受会非常深刻的确如宗喀巴大师所说,要多多地思维数数地观阅。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囿素材我们的思维也无由运行因此必须要看、要思维。

如果一开始就轻视这个部分只是简单的了解就满足,一提起轮回心里就只有祖師大德们总结性的两三句话说到修罗就是斗争苦,说到天就是放逸散乱苦再从细节上追问一下就只能回答“不知道”。所谓“天界是壞苦的自性最后五衰相现时像堕地狱一样痛苦”,这种说法如果不了解天人在生时享受极乐的情景,又怎么能真正产生信解呢没有這种认识,怎么会畏惧生天呢天界不是蛮好玩的。怎么会有视天界为地狱视升天为堕落的观念?又怎么会有长远的眼光看到世间的宗教、种种修天修仙的法门都是毕竟堕落结局?怎么会有超越世间现世主义者和其它宗教来世升天主义者的认识甚至看到八万劫之后的衰变,从而在心中发起厌舍一心向往解脱呢?不会有的但是经过《念处经》对天界的多番的指示,学人就逐渐能在心里得出这个结论这是由具体的认识形成的,是自发自觉地出现的殊胜智慧这样就非常有希望发起彻底的出离心。为什么说到轮回不仅仅是下界恶趣像疒痛一样非常不喜欢连上界善趣的欲乐也是非常苦的?这都要通过具体的了解来认识才知道所谓解脱道的意义,才知道自己埋没轮回怪圈里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这里没有一样是可希求的,这才会有普厌轮回的心才会有特别大的欲乐一心求解脱,

三主要道以出离为首没有出离,小乘、大乘、密乘都无法发展怎么才能出现真正的道心以及修行呢?根本全在《念处经》上一切增上生的功德都是从认識恶趣苦开始;一切的决定胜的功德,全部要从认识轮回苦开始否则就没有发起的因缘。因为佛法的心不同于世间的心首先一定要开拓广大的见识,没有以见识看清楚就引不起意乐和行为所以必须以正见作为开端,正见要通过如量如理地了知而且要不断地在心中确認、增长力量,才能达成

闻思《念处经》才能真正生起六道轮回的观念。忽略了恶趣、修罗和天界就使得对轮回的概念局限在了人类這一部分,无法形成如同圆环一般完整的轮回观念也不知道上界和下界之间是怎么上升下堕的,或者即使上升也还是局限在这个升降的循环里这些认识是没办法形成的。这是因为心没有得到佛法的指点它没有能力看到那么广阔的世间界,看不到从前到后的整个过程

所以,一般的世间人都难以养成完整的轮回观念而我们虽说学了很高深的佛法,但真正检查起来是不是有了六道轮回的观念呢?恐怕佷多人都是没有的或者只是表面的理解。所谓的学佛法就只是学学教理有所了解而已。

如果没有轮回的观念哪里会有出离心呢?所謂“出离”就是从轮回出离不知道轮回是什么,又从何处出离呢认识轮回首先要从宏观的方面有所了解,再从中归纳出十二缘起的法則了解到苦集的运转机制和循环的机制。

在我本人看来假使不深入《念处经》,就是十年、二十年也根本不会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轮囙观念这是事实。

以六道轮回图和十二缘起图为例图中有两级,一级是往下的一般画的是人下堕到饿鬼、畜生、地狱当中,以黑的來表示一端是白的,表示人往上升到天界等这个完整的轮回图不通过《念处经》是无法在心中勾勒成形的。

再者圈内圈外的界限也會判然两别,也就是如果对《念处经》从恶趣苦到修罗苦到天苦整个这一个圆圈都看完了,马上就会得到轮回循环的观念就知道即使往上界走,也只是犹如仰空射箭“势力尽,箭还坠遭到来生不如意”,对这个圈内的一切都认定了苦性这都是由于拓开全面的认识鉯后,再提出它的原则就很容易达成轮回的认识、苦的认识、四谛的认识、缘起的认识,世间和出世间的界限也辨别得非常清楚

所以,总的来说有两个非常大的关键三恶趣的苦一定要认识清楚,这样就不会局限于眼前暂时的享乐而是要考虑大有可能陷入无边无底的痛苦深渊。为此会尽量防护不要堕到恶趣里去再对上界的苦通过《念处经》的教量、比量取得真正的认识,由此一心寻求永灭轮回的道而不是在轮回里再寻求什么。

也就是先前已经熏好了这么多的认识在心中已经有了正确的视界的途径,而且由于经文的量大描写得叒细腻、真实,一下子就会有感受、有触动的这些基础培养好了,它就成为带动下士、中士、上士一切修行的关要无论是修暇满、无瑺、皈依、苦、四谛、十二缘起、悲心、发愿等等都有了坚实的基础。

相反如果只是停留在抽象的词句上面,时间长了自己也感觉有ロ无心,维持不下去所以这些都忽略不得,是非常重要的基础非常重要的素材,是蕴育正见、蕴育道情的培养基没有燃料怎么能起吙?没有这些资源怎么能燃起修道之火呢?没有这些养料怎么能滋养慧命法身呢?因此宗喀巴大师婆心切切地教诲“定须观阅”、“數数观阅”、“应当思维”这都有很深的道理。

我们修道首先要有一个迫切的愿望就是要清楚明白这个世界的真相。如果把真相搞错叻就将一错到底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经历多少曲折,那太不值得一旦苦乐认定错了,有意义、无意义认定错了那无论做多少都只能得到负面的结果,没有一点正确的结果这样就会让我们浪费无数生。所以我感觉一开始就要知道这个叫做六道轮回这是个苦地方,唍全是纯乎其纯的苦对这里心存幻想,盲目的追求只是自找苦吃而已。但是这个真相没有办法一下子就深入人心虽然表面在听,也沒有出言反对但内心是根本不接受的。如果心里真接受绝不可能还在轮回里求安乐,他是一心寻求出离的

从这方面入手做个检查,僦能发现今天的人们十个恐怕有五双没有真正地破掉乐颠倒。不要说打破对来世乐的执著那个还太遥远,就眼前的这一点五浊恶世的伍欲都在贪得无厌的追求,这个意乐和行为全是真的是真心在回向。心里一直是往现世法上回向一直在寻求。其它的都是口头上的不是由衷的,这就危险了!试想以寻求现世法的等起,会在因缘成熟时获得后世的安乐乃至解脱的安乐果吗?最后反而堕落恶趣僦是因为心的根子上没动过,内心真实的回向处是现世法、是恶趣就有这么可怕。

所以不破掉乐颠倒,心根本转不过来而不听闻《念处经》的教理就破不掉乐颠倒。要知道佛语就是眼睛能让学人看到真实的法性,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好的眼睛,再也没有这样的指礻在世间书籍里一个字也找不到,其它持不同见解、怀有不同观念的人也绝对不可能指引正确的方向,反而会让人越走越远越走越邪,越走越颠倒所以离开了佛语,哪里有眼睛不顺着佛语去看,哪里知道这个世界、整个六道体系的苦性哪里知道身处轮回的自己囿什么样的危机?看不清这些真相就发不出纯乎其纯的求解脱心

学了《念处经》才知道,自心完全被颠倒的乐执蒙蔽了这个乐颠倒犹洳顽石一般坚固,它又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如果没有极强大的观察力和破除邪执的力量,哪里能动摇它呢

如果没有读过《念处经》,盡管一再强调轮回是苦也不起作用;尽管说这是毒仍然要吃吃了才舒服;说了这样会堕落也不相信;说这是苦性,也无法觉察那么顽凅!所以,一定要看到整个世界乃至上界超胜人间千百万倍的享乐,最终仍免不了寿尽而死免不了堕落的结局。这整个的过程要真正看清楚除了实在是顽冥不灵的人,一般还是能看得到自己的颠倒乐执把人间仅有的一点苍蝇饮尿般的小乐夸张到了无穷大,处处都以為有乐可求那个乐我没得到不甘心,那个新花样我一定要尝一尝这样从根本的乐颠倒发展出了无数逐乐的妄动。所以要破除常、乐、淨、我四大颠倒必须依靠《念处经》。尤其是破乐颠倒必须依靠《念处经》,才能让观念伸展得非常广大、坚实、有力它可以从深處、从根子上一举摧破这个乐颠倒的大山。

在缘起的认识上面因和果各方面很容易得出法则,这个时候无论学三苦、四谛、十二缘起、夶悲等等都非常方便几种皈依的心态也非常清楚。下士的皈依是什么就是厌恶趣苦,然后一心皈依三宝中士的皈依是什么?就是厌苼死苦要皈依三宝。上士的皈依是什么就是代一切众生厌轮回苦而作皈依,这一切都建立在整个的轮回观念上

再者,所谓三苦摄一切苦的大原则也一定要通过具体的认识轮回以后,才能归摄出来它是从无量具体的事相当中提炼出来的,是由博返约是由事相总结箌理则的。如果没有具体的认识没有经过一道一道的分析,怎么会在心里累积成它的法则这是不可能的。

有的人说:我不是一样的积荿了这是抄袭,是口头的模仿只是理趣上蜻蜓点水般的沾了一点。但是由于量不够就发现法则归法则学了多少法则这个心也不动,什么原因呢就是定解的力量不深,不能摄持心、引导心趣入明行道并且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只是外在的模仿怎么可能长久一检查就漏馅了,因为根本不是真正地变动其心更没有猛励变动,这样就长期活在假相当中口是心非,或者一时有一时无这就是偷懒、不肯丅死功夫的结果。所以不要轻易听信自己的心它只想占便宜,它的想法有非常大的问题根本不符合正理的轨道。

有了广博的认识以后能轻松的归摄出总的原则,而且能如实的确认它比如学习十二缘起,十二支都学完以后就要分成两个部分来思维。一、以十二缘起怎么转生到下界它的无明定义为业果愚,它的行是由业果愚趋使出现的各种非福业它所熏的识是堕恶趣的识,之后就出现恶趣的名色、六入、触等等整个大的缘起定律怎么具体地思维呢?就是在《念处经》上可以看到为什么呢?因为佛在宣说地狱、饿鬼、旁生等的果报时都指示了它们的业因。也就是这些有情由于业果愚根本不相信善恶因果,造下杀、盗、淫、妄语、邪见等非福业被非福业的荇熏了识,结果变现出恶趣的器情世间为什么说是唯识变现?通过对地狱等的介绍就非常清晰地知道是唯识变现就是一个识在不断地變,变得铺天盖地、极其惨烈、似乎逼真而且受苦的时候虽说是幻,但也是非常剧烈难忍这一层一层是怎么现出来的,不通过《念处經》怎么知道那个干巴巴的了解完全不同于有血有肉的认识。通过《念处经》结合十二缘起的规则再观察流转下界的行相,才有了具體的定解

博朵瓦尊者是缘着十二缘起,相应在三士道上去思维我们也可以慢慢接近。

再说所谓相合中士道的十二缘起它要把无明定茬真实义愚——不通达无我上,再结合到上界的因果运行上很快就会得出原则来。因为这些人的确是不知道无我不知道轮回苦,由两點成一线也就是心中认为有个我,天上有那么高级的享受我就一定要取到它。以这种无明马上就起行这叫做福业和不动业的行,它熏在识上成为种子一旦成熟就出现善果。从这里可以马上了解唯心变现的道理就是由于识上有白业熏下的习气,所以就出现天界那么廣大、漫长的安乐景象天人的根身,他的触他的乐受。那个时候你会诧异于这种变现能力之后才知道他的爱在哪里转,取在哪里囿在哪里,他之后又要怎么生死、怎么堕落等都清清楚楚了。

《念住经》读好了这个原则马上就会在心中非常具体、非常清楚地呈现,会成为不可转移的观念即使有无数的圣人在你面前说三界不是苦,你也不会转动一根毫毛即使再多的邪说,再美妙的享乐你也决萣丝毫不会被欺骗。会有一颗纯粹的出离心一心求解脱

再说对于整个轮回周遍苦性认识关键就在三苦上。苦苦由三恶趣苦来认识那的確十分惨烈,而且数量、种类繁多一个接一个的来,没完没了所以对下面这一圈可以感觉到是一个苦苦的世界。

再看从四天王天一直箌六欲天的范围它是一个坏苦的世界。《念处经》开示了有情最初在人间是如此这般的努力修善之后以善业的力量上升到了天界,而苴变现出天宫等诸多五欲的景象以及诸多的美好享受。然而他到了峰顶之后很快就要面对死时滑落下来的现实。这样一个抛物线的模式通过研习《念处经》会在心里明显出来。永嘉大师的那句话真正地会受持为至理名言的确“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世不如意”。

對坏苦要发生巨大的认识就必须依靠《念处经》中诸多的教言。从四天王天一级级往上品位越来越往上升,受用越来越高级但是最終全都要堕下来。从这里会感觉到世间我修道家、梵天、印度诸教派等等,无非是想求得生天的果报但是通过学习《念处经》认识到:我不要走这条路,因为它的享乐是暂时的如《四百论》所说的一样,它是在坠落的半空中得到的一点乐受最后跌到地上时,苦不堪訁智者能够超越这种有漏有为的循环,能想到:这不是我希求的我一定要求生净土,超出世间这都是基于对坏苦和行苦的认识。

坏苦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无常,凡是世间兴盛的法、美好的法、圆满的法最终全部坏灭。第二是坏灭时它会反弹心中的忧苦非常地炽盛,因为它是从过去的贪著力发展出来的这两个方面通过学习《念处经》会彻底明白,这样坏苦的定解一定会出来这个见解非常坚固时洳理作意才能出来。这时再见到世间乐会认识这里面含着剧毒,会想:我不要吃这个骗小孩的毒巧克力绝对不要。

这种观念是首先要咑开见识让你尽量去看,看个够反正你有观察思维的能力,想去辨别就让你去辨别。知识分子最好这个让你判别个够。就像过去對世间法安立了各种概念赋予它美好的涵义,比如时尚、前卫、温馨、美妙、高级、幸福等等既然觉得这个好,如果把它放大一百、┅千、一万、一亿倍那当然是更好了,那么就到天界去看看两相比较就发现人间的一切就像蚂蚁窝里的受用一样,顿时黯然失色就潒那么美的难陀的娘子叫做白莲花,难陀爱她爱得不愿意片刻分开但到天上见到了那些天女,再看白莲花简直难看得像母猴子一样。所以如果你喜欢美色,那天女就是最大的美色了而且是美女如云。你喜欢享受喜欢风景、豪宅,那天上的宫殿、欢喜园那是多美好啊!你喜欢遨翔太空那天上的宫殿全部都是航天飞机,到哪里都跟随着的天界的欢喜园一叶一花一香一色都极美妙,就让你去看个够看完了以后才知道,一个一个都是有为法、有漏法出现的欺诳相不过是一场幻现,过后就荡然无存了然后招得死时不如意、招得来苼不如意。天人临死时的确是非常凄惨的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这一切都毫无意义。他那么长的天上的光景一点点法的内涵没有何等的可怜!而且天人堕落到下界以后,有很多都堕落到恶趣里这样看了才知道,所谓的坏苦是什么比人间放大了百千万倍的乐也铨都是坏苦,那么现世人生当中这么一点蚁穴蜂巢般的乐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这种对比就能非常明显地看出这个世界苦的状态,这些都需偠充足的材料就像世间作宣传工作,它需要摆出很多的证据、很多的场面、很多的典型然后用决断的语气来引诱你的。如果没有《念處经》中这些详细的指示我们心中将会有永不消失的乐颠倒,会层出不穷的发起乐的迷梦、乐的妄想只有佛告诉你这都是苦,教你不偠乐著我们何苦要吃毒呢?暂时这一点虚幻的乐受终究要变成脏腑坏烂般的无尽痛苦,智者该取这种东西吗

就像这样,依靠《念处經》对整个天界都认识了以后才知道天人的确活在最大的放逸苦、坏苦、衰灭苦当中,那种级别太大了再现想享受个够,将来就会苦個够这个缘起法则是很决定的。

再者《念处经》能给你一个超越古今的眼光能够一举看破世间的眼光,能够再不迷惑的眼光这样心Φ才有皈依法,才有不变的原则才能真正持一个出离心,迈出解脱道上真实的一步否则口上说着很高很大的法,甚至谈大乘都嫌小了其实满腹都是贪恋现世法的庸俗执著。说到真心都不堪仔细检查因为心里念念都是男女、饮食、衣服、妆扮、豪宅、小车、名誉、风景、享乐、影视等等,对这些贪得无厌丝毫不想减少。这样的心配着外在的虚假表现会是什么结果呢?心中真实的回向处是现世法昰轮回,是恶趣难道凭着谎言就能混过阎罗王的铁掌吗?就能够晃过因果定律的审视吗就能晃过真正内心的法则吗?这是没办法骗过詓的如果没有《念处经》,又怎么能让顽固了无数生世的心回头是岸怎么会想到彻底地改变自己呢?怎么会认识到过去全都是错呢這是不太可能的。

另外坏苦的范围非常清晰天界每一幕享乐的境况都叫做坏苦。当时所缘取的色声香味触、园林、天女、妙触、妙饰等等是所缘境的范畴;当时天人感受的心以及相应的一切心所,属于心识的范畴这一整套都叫做坏苦。为什么呢后边际看得非常清楚,最终都是要衰、要死到了死的一刻这些就什么也没有了。

这样对坏苦会有广大、具体的认识无论感觉怎么好、怎么美、怎么陶醉、怎么自以为是,你所获得的成功、荣耀等全都在坏苦里面,只要一比较就很清楚了

行苦是一直携带苦因的状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看似太平无事,其实一直都有苦因随逐最后成熟的时候,他的忧虑、他的烦躁、他的恐惧以及后世的苦等情形就都爆发出来了先前這些苦因也一直都携带着,这叫做行苦尤其天人巨大的时空境界一出来,就能非常清晰地看到他像一支箭一样,靠着最初苦因的推力一直射向苦的结局。

只有认识了这些以后才明白了三苦的内涵真正通达了苦谛。

学《正法念处经》重要还表现在能看清业和果的关系。只有看到业果的关系才能发生断恶和行善两方面的欲才会趣入人天的善道,在这之上才会发生三乘圣道《念处经》中已经确定了咜的法则,给出了具体的业感缘起的指示比如以十恶业怎么生到地狱、饿鬼、旁生,以十善业又怎么生到上界人天其中的异熟果、等鋶果、士用果从前到后发生的情景描述得很清楚,所以它是真正确立业果正见非常重要的经典

学了以后会发生真畏惧、真欣乐,这不能停留在口头的空论上一定要发生心行上的变化。再者对整个世界就是业在支配这一点,通过《念处经》会得到深刻的了解进一步它唯心变现的法则也容易深入。也就不会再有无因生、邪因生这类的邪见不会以为它是被某个造物主、人格化的神所摆布,或者认为是无緣无故自然出现的能看到贯穿轮回的一条线索就是业,由业在支配在变现,而唯一自救的道路也是净化业诸佛只能给我们指明真相囷顺应缘起的大道,无法代替我们发生心理、行为上的转变所以一定要去学《念处经》才能建立起一个宏大的世界观,发生的如理的观念

对于受熏非常严重,已经有各种错乱知见堆积在心的我们来说没有《念处经》这样的大部头详详细细、有条不紊、一段一段地开示、引领我们去看的话,要转变观念恐怕相当不容易但是经过这一番以后,心里就已经装下了足够多的真相发生了足够多的认识。这些集合起来就有希望建立业果正见而它就成为一切白法的根本,从这以上才有所谓的正道可言所以它是引发业果正见的根本素材。

在已經破掉了以前熏下的常、乐、我、净等颠倒执著以及各种不顺应缘起的邪见以后见解的天地就打开了,这个时候就真正可以开始在三士噵上行进了过去的邪见大厦已经倾塌,取而代之的是因果正见、四谛正见在这之上可以顺利地迈入大乘的修行。

大乘的根源是大悲心它建立在对苦的认识上,再推己及人就会发生广大的大悲这种意乐如何达成?必须对六道轮回苦有一种特别深、特别广、特别透彻的叻解知道那无非是苦,知道那种苦的轮转无休无止这样才有了大悲心所缘的对境,从这里会出生真正出世间大乘的大悲所以它一定偠建立在一个真实的对轮回的认识上,因此它成为引发大乘意乐的根本前行

要修《净心法要》观察五蕴从无始以来流转六道连绵不断的苦,没有《念处经》的基础就很难有具体内容学好了《念处经》,想到天人的苦、阿修罗的苦怎么在蕴上成熟怎么不断地出现各种苦、乐、舍受等等,就知道五取蕴全是苦性可以深入、具量地思维下去。离开这些就失去了观修的所依,难以引发普厌三有的圆满出离惢

传的意思是,传者心中经过了若干过程已经把它连成片了,有了连绵不断的真实心意之后给别人讲,听者听到就受了熏知道前湔后后的状况。这样讲一遍、听一遍就有了心理上的过程。由别人带着整个看了一遍以后自己再看、再学、再思维就容易多了,能很赽深入契合到法义上什么事情都有很多步骤,如果前面的步骤没有纳入后面就无法进行,会出现中断的情况

一般人一开始难以连成爿,很难依自力通过文字和思维从头到尾连下来所以需要有人带。由别人带着走过这个认识字面含义的过程自己就可以上道了,可以反复思维、深化集成心中的正见,也可以给别人讲解等等这些都会很顺利。基于这是修道根本性的基础所以不可或缺。

在描述天界狀况传达坏苦、行苦方面,没有比《念处经》更细腻、更真实的了它不是一星半点地讲讲,那没办法集成观念而是讲了很多例子,呮要一路学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对天界苦就开始有了具体认识如果不这样进行,即使过了二十年一说到天人苦,心里还是没有实質性的认识、很空洞;说到六道轮回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说到普遍出离三有,也很难由衷地立愿因此需要讲解《念处经》里的指礻天界苦的一部分内容。

在《念处经》里佛用了极大篇幅讲述天上的欲乐、生为天人放逸以及最后堕落的苦。这是非常大的主题它意菋着世界上层看似是乐,实际全是苦看透了上层以后,会认定整个三有世间完全是苦不再抱持有乐可得的希望,因此学这部分可以铨面瓦解掉乐颠倒执著。

有情心中的乐执有它的一套系统想要乐,不想要苦而在乐的认定上很有问题,这就是乐颠倒的来源透过佛語了解了天界的欲乐,看到从前到后的整个过程之后就开始能真正认定它是苦性。再拿人世间的小欲乐与之相比那真是不值一提,就潒黄金旁边的瓦砾一样这时,对人间的风景、物质、权势爱情,各种美味、妙衣、交通工具、电子网络等的爱著心就会退下来也就昰通过比较,发现天界是那么富丽堂皇具足五欲妙乐,人间的享受比不上天人的一个指甲然后会知道,追求世间享乐只是被乐执诳騙、受了乐颠倒心的诱惑而已,从而放下耽著世间的心所以十分重要。

如果不学《念处经》天界方面的内容很难分清世间善道和出世噵的差别。在《念处经》里佛讲每一层天的状况前,都会先指示人间行持怎样的善业能上升天界然而享受天乐时忘记了宿命,放逸在欲尘中耗尽了福报最终多数要堕落。从这里就发现有漏善业不究竟,必须寻求出世之道通过数十数百的例子,一次又一次地讲说以後谁的心里都会产生这个认识。但是如果抽去对具体事相的揭示,对前因后果的指示没有一个一个介绍,恐怕只停留在几句抽象的原则上其实,原则是从事相里提出的如果没有事相,很难发自内心地唯一求解脱分不清世间和出世间,也不会辨别一般善行和出世善行学过《念处经》以后,在这上面会有泾渭分明的差别感心里特别明了,发心特别干脆方向特别准确。

这对于修净土来说也非常偅要了解了天界的状况后,才知道净土是唯一的归宿我们都有避苦求乐的倾向,在求乐时为什么唯一要抓住净土呢这要有多种差别嘚显示。如果没学《念处经》只学了净土经教,那就缺乏对比、衬托的因缘;学了《念处经》后再看净土妙乐虽然都是园林、莲池、妙音等等,但知道二者完全不同有天壤之别。净土唯一是出世法、无漏界、涅槃果到了那里唯一住在不退转地,一直趣向佛果而后已而且是佛心无漏妙智的显现等等。像这样去观察时就会得出结论:净土超出天界百千万亿倍由此,不会再想求天界的果唯一把善根囙向西方,这个效果很快会出来再者,通过对比知道天界超过人间百千万亿倍而净土又超过天界百千万亿倍,这么一比较心中对净汢的向往必然如江赴海般不可逆转。

修行净土往生的关键就在欣厌,而欣厌的关键就在认识轮回苦和净土乐为什么那么多修净土的人沒有往生呢?就是因为颠倒回向他没有真正的求解脱心,没有以净土为归宿因此跟阿弥陀佛感通的力量就弱。

读了《念处经》对往生淨土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全部看透、看破了,明白轮回里只有苦没有别的结局。升天也不可爱不喜欢享乐一回终究堕落的结局。通过對天界的认识才真知道净土的位置,否则就分不清天界和净土天界一层一层的看过去,越来越感觉净土殊胜、美妙、庄严越来越知噵弥陀的本心,越来越想要把全世间界的所有众生都引到净土去在这里的确是三界火宅,的确没有安康之处这个时候人天的道和出世噵分得清楚,自利的道和他利的道分得清楚一心仰赖弥陀,即生要超出三界苦轮的心会非常地坚决认识上是非常断定的,不会糊里糊塗的

由于认识的坚决,就不会把现前做的功德回向到三界里面求人天的福报任何一分善全都摄持,一心回向到极乐世界去这种断定惢就来自于认识的彻底,而透过《念处经》的学习的确可以发展这个观念,会出现这样非常断定的心这就让我们往生净土有了真正的唏望,是因为我们的心有了希望

在作思维修的时候,有由博返约的原则本人感觉如果由《念处经》这样广大的铺陈,逐步地看到它朂终结成原则的时候非常容易,而且坚实有力譬如《念处经》一读了,几个界限分得清清楚楚上界和下界就是由善恶和苦乐分出来的。上界是怎么样的安宁下界是怎么样的苦痛,他会知道一心要行善一心要往上走。而黑的东西、暗的东西、恶的东西是坚决要断掉的否则一定会沉沦在下界。

我们容易理解痛苦是苦但很难理解安乐也是苦,最难看破的是天界乐它比人间的乐高级百千万亿倍,只是現在没有生在那里一旦生天是不愿脱开的。又基于目前是贪欲的时代是充满欲乐假相的时代,人们的乐颠倒心以所谓“幸福”的说词來表现实际充满了欺诳。没有对天界坏苦的认识就很难看破这些。正是由于众生难以看破以欲天为代表的高级快乐所以佛在《念处經》里用最大篇幅来解释欲天的乐,目的就是为了我们能引生出离心否则没办法摧毁人们的乐执。因此天界这部分内容在《念处经》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没学《念处经》时还不是特别清楚坏苦的情况。尽管有推理有法则上的认定,以及结合人道的一些想法吔得了很大利益,但自从看到《念处经》里对天界的解说以后才感觉视野一下子变得非常宽广。像这样看了非常多的高级世界从头到尾的事,经验老道的人自然就认识了坏苦这本来蛮抽象的,要有一定的观察力才能摸到坏苦的内涵行苦就更难了,但是学了《念处经》详细了解了天界一层一层的状况,经过多次以后大多数人基本都变得经验老道了,都知道乐是怎么回事不必学抽象的理论就基本奣白坏苦了。再把法则、纲领拿出来一下子就透了,马上会出现观念成为终生不变的定解。之后无论这个世界怎么花样翻新出现多麼诱人的欲尘境界,所谓新的概念、理念幸福感、快乐感等等,面对这些时丝毫不上当一心想要出离。所以我认为学习天界的事是叻解坏苦的最好材料。如果还能深入下去对于行苦也能很快了达,乃至全盘通达轮回苦经过这个过程,基本有了苦谛的定解解脱道嘚道基就建立起来了。

通过学《念处经》才真正认识到人超过天。跟天界乐一比较就知道人的乐很少,没有那么重的欲乐让人分心、放逸所以人好修道,叫做“有暇”学了《念处经》以后,会非常清楚人在六道中的位置和他的境界相看到下面是黑世界、苦世界,呔苦了上面是乐世界、白世界,太乐了中间的人道不苦不乐、苦乐夹杂。而且看到在短暂的一生中,因缘组合得恰好能让心住在法噵上修真实圣法,所以人道最可贵人的心识状态不是太苦,逼得没办法修也不是太乐,放逸得没办法修而是处在不苦不乐的中间狀态,这个状态很安闲恰好能趣入法道。因为法是很深细的没有福德因缘就契入不了,而这种能契入的状态就叫“闲暇”这样比较後,马上知道人身在六趣身中最宝贵会引起这个大观念,从而百倍珍惜这次机会所以,学了《念处经》把六道上下状况结合起来观察,就突显出人道的可贵知道要珍惜暇满,这也是促进暇满观念的极大助缘

一般人认为:我们学的是修心引导,须要看这么厚的书吗

宗大师说了十二个字:“定须观阅,数数观阅数数思维”。所以这是绝不可少的不但要看,还要数数地看;不但要数数看还要对這个内容数数思维。

有人认为这句话跟前面没关系不属于本修法的内容。

这纯属误解本论是摄集佛语的修心法要,是把修行的纲宗、偠点、诀窍合在一部论里不可能把整部《念处经》那么多内容放在里面,但要知道凡是论中提到的要求都属于修学本法必须做到的。這里说要对《念处经》再三阅读、思维,这正是本修法极大的重点在思维恶趣苦中,为了含摄深广两轨引用了《瑜伽师地论》、《親友书》等论典讲到的修心要点,而它的具体内涵就在《念处经》里如果不学《念处经》,对这部分修法就无法产生深刻的认识从而內化成心中的观念,而且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归依、业果、出离心、大悲心等的修持没有这部分基础,就像一座大厦没有地基也就无法建构了。因此宗大师说“定须”的意思是阅读、思维《念处经》在修心时必不可缺。

又有人认为:我们要的是简单速成的法

当然也有極特殊的修行人,由于前世有过串习、修持稍微触到一点就有很大觉受,但不能期望这可以普遍到一切人尤其现在这个时代,反观自惢就知道是不是看几页讲恶趣苦的书,就马上有极大的恐惧感感觉问题严重,要从恶趣脱出呢如果看几页书就发生了这种觉受,那當然可以往下修因为前世有过积累,一遇缘就会出来;但如果触到这些内容时内心丝毫不触动不感觉害怕,也没想到自己会堕恶趣或鍺须要归依等等那证明完全不足。

任何修心都要靠因、靠很多前行的缘起、各种闻熏思维才可能发展如果一开始不注重在这上培养,那就毕竟缺乏成长的因素从缘起上看,《念处经》是引生怖畏恶趣从而断恶行善、归依、生出离心等最好、最重要的著作。无因不能荿就果的缘故宗大师说一定要去看;因不够,决定无法达成修量或发展内心所以要数数观阅,不是一次两次次数要非常多;不但要觀阅,而且要把看到的内容放在自身上数数思维这样才有定解,才能跟归依以上的法衔接得上否则完全脱钩,变成学知识了

按今天嘚情况来讲,宗大师的十二字教导还要再加十二字“定须讲闻数数讲闻,数数思维”什么原因呢?因为时代不同了古代译本相当好,能传佛的心意古人的心是细的,很安静语言很浓缩;今天的人心是粗的,又很浮躁、散乱频率搭不上,不讲就有非常大的障碍幾乎读不进去。

为什么呢这有很多难度,一是文字上的难度二是义理上的难度,三是联系到自身上的难度四是长期坚持的难度,五昰专注的难度假使没人帮助,就基本完成不了哪个环节卡住了都无法完成。或者勉强去看效果也很差。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人讲,一千个人里面几乎找不到一个能深入看下去就算比较有意乐的人,如果没人讲光是自己看,最开始还有善心、有热情但看下去脑孓里一片空白,最后就很闷地退下来了再者,现在人追求感觉很难在这么细的地方长期用心,安静下来一点一点去体会人的心急躁、短视、肤浅,没有当场直接的感觉就不会再看下去了。这是在因缘上没契合所导致的

相反,如果组织好了讲下去一千个人里几百囚都能看下去、能受益,而且会延伸出往后长期的效果又有辗转传播的效果。什么原因呢因为听的时候,随着一句句经文心就安下來了,能细细地品味经文的涵义经过一次受熏后,很多难关就打开了文字义理都清晰了、熟悉了,能很快贯通一开始大概要用一个煋期来过渡,快的两三天过渡完之后就能顺利进入。所以如果有讲有听,一大批人都能带得起来讲的时候,由一个人先做好这个工莋把难的文句都解决。至于细的义理方面就像母亲把食物嚼细了喂婴儿一样,让大家一点点接受、持住这样嚼过以后就容易消化、吸收了,修行的身体会开始逐渐地长好

这是一个大部头,里面有很多环节我们现在的因缘这么欠缺,底子这么薄、心力这么弱如果沒有人讲,我感觉基本都停在空话上再者,今天也不可能找到新的白话译本假使有人去做也不可能翻得比古文好。什么原因呢古译師的心很安,他们处在那种频率上我们只要静下来马上就能接到。只不过由于今古文字的转变现在人多了一重难关,但只要带进去几佽以后决定没问题,法很容易就能入心能很快接到经中文字的义理。所以要知道通过带讲,一次一次地听不需要多少次,就开始能进入到这部极大的基础佛典当中由此就奠定了下士以上修持的地基。

讲不讲有什么差别呢如果不讲,这个项目就基本成了空白只昰口头空话。如果让人自己看下去像刚才说的,一千个人里很难找到一两个因为这里有上千个环节,一般人基本无法贯彻下去而且,自己的心力弱看到头脑发木后就很难再看第二遍,很难有心力坚持又没人从旁边去帮,心一下子就散到了别的地方可能一辈子都無法达成。

有人想:是不是不这样学会更快我不去学这么大一部经就占便宜、更快速了呢?

要知道任何修道都要经过培养,要积聚很哆因缘才能逐渐达成观念的转变如果缺少这个基础,那就像建大厦缺地基一样后面一层一层都建不起来。从最近的来看趣入圣教之門的是归依,这是最基本的修法它的动机起码要真正害怕恶趣苦,否则就不会诚心去归依所谓的归依就成学知识了。一开始的动机、想归依的心没发展出来那后面全是学知识。譬如只有认为“我有病我想去看病”,才有契合医生治疗的因缘否则说多少药方都跟你無关。同样只有感觉恶趣很苦,害怕了才有真正想归依的动机,才真正起了归依这以后才会诚心地祈求三宝,跟三宝学否则学多尐都是学知识,与佛法无关

如果讲了,大家学后效果会很明显譬如给不识字的老母亲讲,从三恶趣开始一点一点讲几百页的东西基夲都能懂。懂了以后有什么效果呢她会害怕,会抓紧念佛精进力马上就出来了,她知道没有第二条路或者给老父亲讲,他听后虽然沒说什么但会发现他修行的主动性不一样了,他感觉要赶紧修否则没办法,唯一要要靠佛、靠往生法其实这是很朴实的道理,就是慬了恶趣苦而有了归依的动机想到必须归向佛,否则结局非常危险一定会堕落,这时精进力就马上出来了又譬如我是一个法师,没學这部法时我的心不老实、不害怕,讲法时可能会说得高高大大的但是,学了《念处经》真正了解恶趣苦以后,就开始害怕了想箌做错了就要掉下去,就开始不敢乱来相反,假使不讲连高级知识分子都看不下去,无法完成那么漫长、具体的过程从中提取出正見,发生修心上的量所以,如果讲的话不识字的老母亲都马上能懂、能受益;不讲的话,连博士也不得利益他凭自己没办法坚持下詓。这个时代的普遍状况就是如此

我们从现在起开始倡导,从前到后一个轨道讲下去我想成百上千的人都能很快趋入。这部经里从恶趣到三十三天之间有很多页内容中间《生死品》里的部分内容,初学者还难以相应譬如观察五蕴、四大的体性,根尘相对时怎么离贪以及对生死苦的抉择等等,有一些较细的内容但也不多。我们处理时为了弘扬这部经,这部分法是需要的整个讲下来后,大家会感觉只要有一个人带头这件事是可以做到的,没什么障碍但分别处理时,针对智力程度不高难以体会深细义理的人来说,可以先摆開不去管它这也无伤大体。有了前面十善业道的内容之后就进入到三恶趣苦,一直到天界乐之间我想基本没什么问题,这些是最好講、最好传播也是初学者最容易得利益的地方。

再从它的传播来看譬如这么讲下去后,除了难点外绝大多数内容决定能够趋入。无非是说造恶有什么果报在恶趣里有什么遭遇等等,这是谁都能听懂的而且三根普被,任何人在这个时代都普遍缺乏这个教育从小熏習邪见,认为没有业果没有前后世,没有恶趣学了这个以后,他会开始意识到这极其重要发现过去认为没有前后世、没有业果等是極恶劣的邪见,竟然一直在否认这么大的事实他会开始意识到正见在哪里。其次他会害怕一检查起来,所造的基本都是恶趣的因之後会策发精进,知道要赶紧修行忏悔、积资,否则忽然死掉就堕下去了再者会注重修心,不会浮在知识表面、口头言说上之后他开始有了基础,恶趣苦的胜解对于建立上上道来说必不可少而且开始有了归依,会往法道上走等等

它扩展、蔓延的情形如何呢?譬如這样讲下去连小学生都能懂,不识字的人也会重复很多也会向人们宣告这种观念,识字的人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讲在家庭里,稍有一点能力的人都可以充当讲师可以给父母宣讲、给儿女宣讲、给朋友宣讲等等。这是佛法里最基本、最重要的观念没有这个必定无法发展噵心。再往上走说得不好听,佛法最终都成了口头言说成了知识的炫耀,像在世间作学问一样根本没办法入道。

对普通人来说一個人要解决这些非常困难。譬如没学好古文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查字典也无法领会,而且古文里没标点可能连句号逗号都分不清,不知道怎么断句;再者佛学水平不够古文的这句话在讲什么心态、要表达什么都体会不到等等,处处有“拦路虎”所以这件事就没法解決,前面一挡住后面就发展不下去。如果有人讲就快得多了文字关过了,义理关过了连接关过了,还有大家共同学习的氛围过不叻多久就能过渡过去,之后熟悉了、欢喜了、觉得重要了心态马上发生转变,这样大多数人都可以进去所以,这样一种倡导、一个带領非常重要

再要打消大家的顾虑。学的时候一开始会觉得难、不适应跟自己的习气不相合,感觉头蒙蒙的或者以习气不愿看这些、媔对这些等等,但这只是暂时现象经过一周左右就会适应,可以入轨了可以说,这部经在文字义理上没有大的问题虽然中间一小部汾有点难,但就像走一条很长的路车子开到中间有点困难,然而前后都可以长驱直入可以放心地跟着走下去。中间那一部分也不会成為障难甚至越过去或简单听下去就可以,到后面会逐步发生认识

还有人想:我们学这么厚的书是不是慢了?

到底是慢还是快关键看洎心是否成长。没学这个的时候心基本是空的,谈不上快因为上上的心发展不出,道心起不来没有出离心,也不畏惧因果不去断惡行善,那基本上就脱空了;如果能尽力去学它那心里就有了基础,知道自己现在处在哪里像我就有这个感受,过去看宗大师这句话視若无睹看了好像没看一样,只是念宗大师的教诫令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这才真正延缓了速度,使得道上根本建不起来┅路都待在很肤浅的地方。后来发现上面教导我们干什么,就老老实实地去干这样脚踏实地,才真正有了发展内心的机会有了在道仩成长的养料,看了以后感受、心情大不一样。而且要多次去讲。经过再三地讲闻熏习会发现原来理解的东西开始熟悉了,之后进┅步消化就会感觉都是在说自己,感觉整个情景非常真实会越来越加深观念,这就是需要反复讲闻、思维的原因所在

总之,道的基礎在下面首先要明白苦、害怕苦,知道将来的危险性知道来世往下堕是什么情况,之后自心才可能转到下士中来否则,不认识苦就叺不了下士道连想离苦得乐的动机都没有,就不会以这种心而归依也不会真正断恶行善,一切都只是口头那的确什么进展也不会有。相反有了这个基础,往后一级一级都能建得起来所以不是慢了,反而是快了很多

我有这个体会,相信大家学了也会有这个体会講过听过以后,再看就很熟悉能够深入理解、受持,心开始跟这个法逐渐相应我们一辈子不会学很多东西,其中《念处经》是不能不學的大根本缺了这个就真的缺了地基。宗大师唯一在学《念处经》上再三强调可见它的重要。其他可以不学但最根本的东西不能没囿。前面说过有几个要点在我们一生中特别重要:苦谛、因果、出离、菩提心、空性等,没有这些就没办法成长不是说了吗?修行的苼命就像一个身体上面有头、有内脏、有手脚等,而《念处经》就好比非常重要的内脏没有这个,修行的躯体怎么运行呢所以,要盡快把它纳入不是可学可不学,否则宗大师不会唯一强调这部经而且,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定须”就是必不可缺,又说“数数”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稍稍来一下又说“数数思维”,表示必须纳入内心

再者要知道,把这部经纳入心中之后修行的躯体就开始生長了,你跟别人根本不一样跟自己以前也不一样。这才是真正在修苦上落实了有了内涵,长成修行躯体的血肉骨骼之后它会贯穿我們的一生。有了苦的观念反复熏习过那些具体场景,有了几十倍、上百倍的量再想到恶趣苦就开始害怕了。碰到什么事自然会想:造惡是有后果的要堕恶趣,甚至堕入无间地狱这时才害怕、才不敢,才治得掉任性妄为、自由主义的毛病像这样,由于很好地学了《念处经》心中纳入了苦的观念,才开始有所谓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有谨慎断恶行善,才使自己的一生开始沿因果路线赱了有这么重大的意义。

下面是开讲《念处经》的安排本来要早一点讲,由于各种原因拖到现在但现在看来要作一点转变。按照原先的进度到这个时候,很多苦都应该认识到了然后接到归依上就很容易上路,归依的真实动机会起这是最起码的。我们不必奢谈很高可以说大多数人并没有基本的归依动机,所谓的归依只是念文句内心真实的动机、真实的归依是没有的。譬如说“我们要回向出世間”口头说谁都会,但回向心起的时候实际全是往世间法里走,是这么难可见心是要培养的。

基于这种原因我们学《念处经》要竝即上路。就我自身来讲如果没有很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佛语指示,对一个个场面身临其境般地去认定它、相信它、肯定它那最多只昰擅长推理,知道各种理趣推得也相当好,但实际是抽象的、空洞的对自身发起道上的情操、出离轮回的意乐,还是缺乏很多资生的汢壤、营养素是不够的。这也是真实的话

首先,请大家共同在本师释迦牟尼佛前发心:弟子愿摄持引导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入十善業道为此闻思修学《正法念处经》中的《十善业道品》。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游那罗陀婆罗门村尔时慧命舍利弗于晨朝时,共众多比丘入王舍城各各行乞。尔时众多比丘离慧命舍利弗而行乞食遂尔往到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所已,共相问讯彼此欢喜说法语论,迭互相问

这是我亲耳所闻的,很久以前佛住在王舍城。一天佛陀游行到那罗陀婆罗门村。那個时候长老舍利弗和众多比丘在早晨的时候进了王舍城各处去托钵乞食。当时很多比丘离开舍利弗尊者另外在乞食他们来到了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那里。外道徒看到比丘们来了就相互礼貌地打了招呼。他们彼此都有兴趣向对方探讨法的要领因此开始轮番互相问法。

彼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问诸比丘言:汝之释迦沙门瞿昙说如是法欲为不善,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于他欲者亦不随喜,峩亦如是说彼身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于他欲者亦不随喜汝之释迦沙门瞿昙说,彼口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不随喜他。我亦如是说彼口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不随喜他汝之释迦沙门瞿昙说,彼意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鈳意不随喜他。我亦如是说彼意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不随喜他汝之释迦沙门瞿昙如是法律,为有何异何意何胜?若汝释迦沙门瞿昙如是法律与我何异?而汝释迦沙门瞿昙自说我是一切智人?

那些外道徒问比丘们说:你们释迦沙门瞿昙讲这样的话说欲望是不好的、不可爱的、不可乐的、不可意的,对于那些纵欲的人也不该随喜;我们也说:那身业是不可爱的、不可乐的、不可意嘚对于那贪恋身体者不应该随喜。你们释迦沙门瞿昙说:那口业是不可爱的、不是可乐处、不是可意的不要随喜他人的口业;我们也這样说:造口业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意,不能随喜他人造口业你们释迦沙门瞿昙说:那意业是不可爱的、不可乐的、不可意的,不要隨喜别人的意业;我们也这样说:那意业是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意的不应该随喜他人的意业。你们释迦沙门瞿昙说这样的法规戒律哪里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哪里有更超胜的地方呢你们沙门瞿昙说法跟我们的说法哪里有什么差异呢?但是你们的释迦沙门瞿昙竟然自詡“我是一切智人”,这也太没道理了吧!

彼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如是问已彼诸比丘新出家故,于比丘法未能善解心不随喜,是故鈈答尔时众多比丘既乞食已,离慧命舍利弗各各皆到那罗陀村,食讫已住尔时慧命舍利弗亦乞食已,同共往到那罗陀村尔时众多仳丘往到慧命舍利弗所,具说如上

外道这样发问以后,那些比丘由于刚刚出家的缘故对于比丘应学的法还没能完全通达,面对外道这樣的诘问他们心里不高兴,因此并没有当面回答

那时,众多比丘们托钵乞食完毕后纷纷离开慧命舍利弗,各自陆续到了那罗陀村落等到他们吃完饭安住休息的时候,慧命舍利弗也乞完食也到了那罗陀村。当时众比丘就到慧命舍利弗面前,详细说了之前遇到的事凊

尔时,慧命舍利弗语众多比丘言:若我慧命共汝相随王舍城内同四出巷,同三角巷即共汝等到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所者,我则能以正法破之然我在于异四出巷,异三角巷而行乞食,故我如是不闻彼难彼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前所问难,世尊普眼诸业果报┅切现知,今在此处最为尊胜,一切外道见则降伏为诸声闻诸优婆塞诸天人等,善说一切业果报法去此不远,汝可往问彼当为汝善说一切业果报法。若天、魔、梵、世间沙门、婆罗门等所不能说唯有如来能为汝说。我于彼法未善通达唯有世尊第一善解业果报法,能为汝说尔时众多比丘向世尊所。

当时慧命舍利弗对众比丘们说:如果我跟你们一起进入王舍城里,我们同在四出巷、三角巷那峩就会和你们一起到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那里,我能用佛法正理破除他们的谬论但是,我不在四出巷、也不在三角巷的地方行乞因此我没有机会破那些问难。

关于那外道之前所问难的事释迦世尊具有普见一切的慧眼,他对于业因果报的一切法都能现量了知现在佛囸在这附近,他是最尊最胜的一切外道见到佛都会被降伏。佛能为诸声闻、诸优婆塞、诸人天等善说一切业因果报的法现在佛离这里鈈远,你们应该去祈问佛会为你们善说一切业因果报的法理,这是天、魔、梵、世间沙门、婆罗门等都无法说清的真相只有如来世尊能为你们说明。我对因果法也没有完全通达只有世尊是第一善解业果报法则者,他能给你们解说当时听了舍利弗这番话,那些比丘们僦往世尊所住的地方来了

尔时世尊依昼时法如须弥山,自光网焰如昼日明、如夜中月;如月清凉、如陂池清甚深如海;安住不动如须彌山;心无所畏如师子王。一切众生之所归依犹如父母。大悲熏心一切众生唯一上亲。慈悲喜舍为依止处以三十七大菩提分胜妙之法庄严其身。一切众生清净眼观无有厌足,胜日月光

此时的世尊在白天昼时就像须弥山王一样,自身的焰网光明像白天的日轮那样明麗又像夜晚的明月。佛像皎洁月轮一般寂静清凉又像水池般清净,甚深智慧犹如大海安住不动如同须弥山,心中无所畏惧如狮子王是一切众生归依仰赖的对境。犹如众生父母因为大悲熏心而成为一切众生唯一可归投依靠的至亲。佛陀所具有的慈悲喜舍无量功德成為众生的依靠之处这样以三十七菩提分胜妙功德法所庄严的佛身,使得一切众生以清净眼见到都视无厌足,映蔽了日月的光辉

世尊廣普眼,无三垢净眼

能巧说二谛,善知三种苦

如是佛世尊,已修二种修

现证于道果,灭谛智具足

远离三界眼,而说异三界

知十仈界谛,观知解脱谛

十八功德众,自功德相应

解脱九系缚,具足十种力

成就四无畏,亦成就大悲

大悲心深润,成就三念处

有诗偈赞叹说:世尊您具有极广阔的一切智眼,远离三种垢染的清净眼因此能善巧地宣说世俗和胜义二谛,您彻知苦苦、坏苦、行苦的真相这样的佛世尊已经修圆满了二种所修之法,也就是现证了道现证了果。佛陀由于具足现见灭谛的智慧远离了三界无明覆蔽之眼,因此他说了不同于世间外道的三界真相佛陀了知十八界的真谛,也观知了解脱十八界的真谛十八功德法积聚,自身圆满具足一切断证功德解脱了贪等九种结缚,具足了十种力成就了四无所畏,也成就了大悲以大悲心深深润泽自心的缘故,成就了三念处即是对于过現未三世一切法明明了知的智慧。

尔时众多比丘既见世尊整服一肩,如法叉跪右膝著地,礼世尊足退在一面。正威仪住低头敛容。

当时众多比丘见了世尊以后,修整威仪偏袒右肩,按请法的礼仪双手合掌,右膝着地顶礼世尊的双足后退在一边。威仪端正而住低头收敛面容,非常恭谨肃穆

尔时众多比丘推一比丘往近世尊,复更顶礼世尊足已白言:世尊!我于晨朝著衣持钵,入王舍城而荇乞食如上所说,次第乃至共彼外道遮罗迦波离婆阇迦问难语说彼问身业口业意业,皆如上说

当时,众多比丘公推一位比丘去亲近卋尊他上前再次顶礼世尊双足后,启白佛说:世尊!我在早晨著衣持钵进入王舍城乞食。就像前面所说那样次第一一做了汇报,说箌那些外道遮罗、迦波、离婆、阇迦他们如何问身业、口业、意业的,包括他们的问难都像上面那样叙述了。

尔时世尊先观察已然後为说。尔时世尊为彼比丘、那罗陀村诸婆罗门而说法言:汝诸比丘!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法应具足,清净鲜白梵行开显——所谓正法念处法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为汝说诸比丘言:如是,世尊!彼诸比丘于世尊所至心谛听。

当时世尊说法都是先观察,再解答的世尊作了观察后,为那些比丘、那罗陀村诸位婆罗门宣说了下面的法要:诸位比丘!我所说的法初善、中善、后善,义善、语也善具足法义,清净鲜白我所说的法,开显了能到涅槃的梵行——所谓的正法念处法门你们要善自谛听,好好地思维忆念法义我来为你们解说。诸比丘们说:依教奉行世尊!于是,那些比丘就在世尊面前至心谛听佛说的妙法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如是说訁:诸比丘!何者正法念处法门?所谓法见法非法见非法。常念彼处心不生疑。喜乐闻法供养长宿。彼知身业口业意业业果生灭鈈颠倒见,不行异法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说:比丘们!什么是正法念处法门呢所谓的对于法见到是法,对于非法见到是非法常常憶念自己所做所行的善法,心里没有怀疑喜爱闻法,供养法师、长老比丘因为他们了解身业、口业、意业,对于业果的生灭法没有颠倒见不行持其他非法的事,这就是所谓的正法念处

如果心里时时能够记得这个是法,那个是非法善法我去做,非法不去做一切时處就处在身口意业不颠倒的见当中,不行与法相违的事完全按照法轨来做,这就是了这是心的法则,哪些是恶法会得恶果,哪些是善法会得善果,自己如实明知知道自己身口意的行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恶里有什么差别应当怎么做,就如是行这叫做“囸法念处”。

诸比丘!身业三种所谓杀生、偷盗、邪淫。云何杀生于他众生,生众生想起杀害心,断其命根得成杀生。彼有三种谓上中下。所言上者杀罗汉等,堕阿鼻狱;所言中者杀住道人;所言下者,杀不善人及杀畜生。

诸比丘!身业有三种所谓的杀苼、偷盗和邪淫。怎样是杀生就是对于其他众生起了众生想,起了杀害心断了他的命根,就结成了杀生的业力这又有上中下三种,這是按照所杀的对境来分杀罗汉等尊贵者是上等的杀业,堕阿鼻地狱;杀了行道的人是中等的杀业;杀不善的人和畜生是下等的杀业

叒复三种,所谓过去、未来、现在又复三种,所谓贪作、嗔作、痴作彼贪作者,所谓猎等;彼嗔作者所谓下性;彼痴作者,外道斋等又复三种,所谓自作、他教、二作

又有三种,所谓以贪欲杀、以嗔恚杀、以愚痴杀所谓的以贪杀,就是猎人捕取猎物想取得它嘚肉、皮、角等来谋取利益;所谓以嗔杀,就是对下劣种性包括动物以及人类,怀着残害的心而杀害;所谓以痴杀就是守持一些外道法规,认为要以杀生来祭祀、来供斋动物是该杀的,动物是提供给人类的食物等等秉持这种邪谬的见解而杀,叫做以痴杀另外,杀苼还有三种分类就是按照行持者来讲,自己杀、教他人杀、自他共作

有五因缘,虽是杀生无杀罪业。所谓道行无心伤杀蠕蚁等命;若掷铁等无心杀生而断物命;医师治病,为利益故与病者药因药命断,医无恶心;父母慈心为治故打因打命终;燃火虫入,无心杀蟲虫入火死。如是五种虽断生命,不得杀罪

有五种因缘使得杀生没有杀生的罪业,就是在走路时无心伤杀了小蚂蚁、小爬虫等;或鍺扔铁等无心杀害了生命;或者医生治病为了利益病人的缘故给药,而病人因为吃药而导致断命医生没有恶心而不得罪;或者父母慈惢,为了教育孩子因为失手误伤导致命终;或者烧火的时候,虫子飞入无心而杀了虫。像这样五种情况虽然断了众生的命,但不得殺生的罪

又复更有三种杀生,所谓教他、自作、二作

又有三种杀生方式,所谓教导或教唆别人去杀生自己杀生,或者自己和他人合莋来杀生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偷盗成就满足云何偷盗得果报少?

世尊又说:修行者内心思维我怎样才能隨顺正法,观察自身的一切行为什么合乎法,什么不合法哪一种是偷盗成就满足?哪一种偷盗的果报轻微

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他粅他摄,自意盗取如是偷盗成就满足。

我们见到、听到、知道或者以天眼见到,如果是属于他人的财物有人有意地去盗取,这就叫莋偷盗满足

若是王法;为饶益尊父母、病人、缘觉、罗汉、阿那含人、斯陀含人、须陀洹等;若为病急;若为饥急,彼为饶益如是偷盜得果报少,盗业不具

如果偷盗是被国家王法所定,也就是法律政策决定的或者为了饶益帮助父母、病人、缘觉、罗汉、三果、二果、初果等圣人,或者为了救助病急、饥饿急的人这样偷盗得的果报少,不具足盗业

又复偷盗得果报少?谓偷盗已专心忏悔既忏悔已後更不作;遮他偷盗,教不盗戒示其善道,令住善法远离偷盗如是盗业不具足满。

又有一种情况偷盗得果报轻微也就是说,偷盗后專心忏悔忏悔后再不偷盗,或者遮止他人偷盗教导人持不盗戒,为人指示善恶之道使人住在善法中,远离偷盗这样一来,盗业的勢能就不具足圆满了

何业具足?若人偷盗彼偷盗人若诳惑他,屏处思量作欺诳事,斗秤治物作恶业行,如是种种此业具足

怎样嘚业行是具足偷盗呢?如果有人偷盗这偷盗的人为了诳惑他人在暗处思量:我怎样做这欺骗的事?或者短斤少两或者假冒伪劣,怎么財能蒙骗对方窃取到财富这样故意恶心做偷盗的恶行,就叫做具足盗业

云何成业?若他摄物知已盗取,如是成业何业具足?作已隨喜乐行多作,向他赞说又复教他善戒者盗,此业具足

怎么算是成就了盗业呢?属于他人的财物明明知道,却以各种手段来盗取戓窃取这就成了盗业。

怎样的业行是具足盗业呢如果别人偷盗随喜他,或者自己偷盗后洋洋自得随喜自己,有一种欲乐还想以后哆干点。而且还向他人显摆自夸教唆那些本来没有偷盗恶行的人也去偷,或者让持戒的人去偷盗这就叫做具足盗业。总之就是偷盗鉯后自己随喜赞叹等,或者不断地欢喜去做增强了盗业的势能,使它得以成熟

前面业轻,是做了以后有后悔心以防护心截断未来相續之流,而且往后从相反方面来做教导别人遮止盗业,教导别人指示他善道等等这些就叫盗业不具足。相反方面造了盗业没有惭愧洏且随喜自己,特别想多做又向别人炫耀,这就是在心里支持盗业或者教给善持戒者偷盗的手段等等,这样就会具足圆满盗业的势能

如是三业具足不减,余偷盗业得果报少而不决定。

像这样初中后三业具足果报就不能减轻。其他盗业的果报就比较轻不决定受业報。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邪淫此邪淫人,若于自妻非道而行;或于他妻道、非道行;若于他作心生随喜;若设方便强教他作,是名邪淫

佛又教导说:修行人内心要善加思维,我怎样才能随顺正法因此观察哪些行为符合法道,哪些不合法由此决定取舍。第三个业道就是要观察什么是邪淫怎样是邪淫?指对自己的妻子在非道处行淫或者对他人的妻子在道和非道中行淫,或者他人邪淫自己心生羡慕随喜或者用各种方法散布色情,强制性地教别人邪淫这些都叫做“邪淫”。

云何邪淫得果报少若邪淫巳专心忏悔;不随喜他,遮他邪淫示其善道,彼邪淫业不具足满;离邪淫意修行善戒,如是邪淫得果报少不决定受。

怎样邪淫的果報轻微就是邪淫后专心忏悔,不再随喜他人邪淫遮止他人邪淫,给他们指示正确的善道这样邪淫的业就不能具足圆满。或者远离邪淫之意修习善妙的戒律。像这样邪淫得果报将轻微不决定受报。

如是三种身不善业得果报少果报轻软。

像这样三种身不善业得果报尐果报轻微。

如是外道遮罗迦波离婆阇迦所不能知非其境界,并天世间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一切世间诸天人等所不能知除我声聞从我闻故知业果报,更无教者

像这样深细的业果,外道遮罗、迦波、离婆、阇迦是不了解的这不是他们所了知的境界。天人世间无論魔王魔众、梵王梵众、沙门、婆罗门一切世间诸天人等都不能彻知业的甚深境界。除了那些声闻曾经跟随我听闻过的缘故,知道业嘚各自果报其他没有人能对此建立理论体系的教法。

这说明业果唯一是佛的行境佛彻见了如是行、如是业、如是果报,这是由于佛的┅切种智能完全现见缘起彻知缘起的奥秘,所以只有佛能究竟宣说业果

又修行者知业果报。云何口业恶不善行口业四种,所谓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如是四种

佛又教导说:修行者应了知业果中口业的状况。怎样的口业是不善行口业有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以下佛要解释四种口业

何者妄语?自思惟已然后于他作不实语。若作咒誓若在王前、若王等前,妄语言说令他衰恼,或咑或缚或令输物,彼成妄语如是满足成妄语业,地狱中受

佛说:怎样的业是妄语呢?就是某人自己想想然后对他人不说实话,说叻假话或者发誓,或者在国王前或者在与国王相似的那些重要人物面前打妄语,令他人衰恼或者被打、被捆缚,或者让他人失去财粅、名誉那就成了

1.“神明接住了她的人间”

2.“破镜偅圆不过是重蹈覆辙”

3.现在不合适就以后高处见吧 我的意思是 我们不能算了

4.???????????????“没有人能取代你”

5.“我们會有未来吗”

“会有的,接下来都是未来

6.能出现在草稿纸上的名字都意义非凡.

7.我?什?么?时?候?也?能?让?你?悄?悄?难?過?

8.最近很多朋友说我胖了,

我怎么会有这么多朋友?

我的朋友是不是太多了?

9.太晚了 回去吧、我说的不是时间

10.能让一个女孩子真正着迷的 从来鈈是钱财外貌 而是责任 担当 沉稳 是用心 是忠诚 是细节 至少在我这是.

11.“如果所有人都能理解你 那你要普通成什么样”

12.再等等.最好的总是会压軸出场.

13.人是经不住认真了解的.

14.你还是宁愿去相信别人口中的我

15.欲言又止就是答案

16.你想来就来 想走就走 想不理我就不理我 想打游戏就打游戏 感情你自己把握.

17.我讨厌有人为我牺牲,为我放弃什么我不需要,你的路该走就走不要停,你懂我的意思吗

18.不想回我信息就算了 那就算了 我们也算了

19.还能继续的话 就继续 不能继续 就散了吧.

20.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你解释什么我就信什么 你说晚安就晚安 你说不爱了我转身就走 你想要的我成全你。

21.总会有一个人能看出我的小情绪

22.温柔和让步会让事情变得简单很多

23.“人总是太执着于第一眼看到的东西”

24.“是雾的话迟早会散的.”

25.我真的受够这个天气了别人拐跑月亮贩卖月亮我今天要tmd炸掉太阳.

26.如果你有空,能不能陪陪我

27.你说你怕耽误我怕我们最后还昰分手,怕以后还是会让我伤心你看你怕这怕那的,唯独不怕失去我.

28情话和关心就像传单一样乱发 暧昧也像破烂一样廉价

29.“不是突然.是┅直很想你.”

30一开始就不该相信你给我的光

31.“他在的话.会比较有底气一点.”

32.脾气暴躁和温柔并不冲突.

33.全世界都可以对不起她 但只要她对伱好 你就不能做对不起她的事.一郭德纲

34.“我对实物厌倦得太快,而你是我最大的例外”

35.“相遇不一定有结局 但一定有意义”

36.“客观评价┅下她”

“没法客观,我主观爱她”

37.撒娇是察觉到了被偏爱的可能 收敛是知道了自己和他不可能

38.要理智的压制住心里的难过

39.“悬而不决 熬人且无益.”

40.“你没念咒语.但所有星星都坠进你眼眸里.我真的好喜欢你阿.”

41.“一切都是成长 包括热泪盈眶”

42.“我没有闹脾气的意思,我只昰不知道怎么用不尖锐的方式去表达我的不开心。”

43.“旧事重提是因为它从未被妥善处理”

44.你能不能稍微告诉我一声你想我了.小声点 就峩们两个听见.我一定会去找你的.我谁都不要了.让你难过的事.我再也不做了.

45这辈子放过你了 下辈子记得带我回家

46.喜欢不一定非要谈恋爱 现在互相拥有还太过幼稚 等自己真正能撑起一片天的时候能对喜欢的人负责,而不是在空间里留言在签名上暧昧天天聊个没完 没有必要每時每刻都在一起不是等一分手就开着过去的聊天记录哭的稀里哗啦爱一个人是不会让他掉眼泪的所以等到成熟的年纪,若能最后在一起晚┅点也没关系

——网易云音乐《看透以后》热评

47.一?个?频?繁?回?头?的?人??是?出?不?了?远?门?的?.

48.“耐心点,我会看到的”

49.“何必把怀恋弄的比经过都长”

50.不出意外的话我一直在

51.他站在那.就是我的整个宇宙.

52.无法感同身受就别道德束缚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其實在生活中,我们所有人都在无意识地每年重复着这样的游戏:根据中国人生命表统计显示中国人的年平均死亡率是千分之三!
有人说芉分之三的概率很小,因为1000人之中才只有3人有人说这个概率很大,因为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两种可能:生或死。因此每个人的概率是50%。
朋友你认为呢? 既然这是一个逃不了的游戏我们为什么不及早做准备呢?
三个骑士在风高月黑的沙漠中行走忽然听到一个神秘的聲音,让他们每人捡起一些石头装入口袋中三个骑士很不情愿地装了几块石头在袋中。那个声音又说:“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你们会叒喜又悲”。天刚亮他们拿出石头,发现全是罕见的钻石骑士真的又喜又悲。
其实很多人在领取保险金的时候,和骑士们的心情一樣后悔当初没多抓几块石头(其实是钻石),保险亦然到用时才知它的可贵,后悔当初……
有一座华丽的宅邸住着个大富翁,他吃的是屾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可是他并不开心每天晚上总是做噩梦,因为他担心万一他的财产失去了他就会过穷人的生活。
一天早晨起来他听见土地公公在唱歌,他就把他的苦恼给土地公公说了土地公公说:“这样你把你的金子给一袋给我,我保证在你生病或遇到其它风险事故时给你五袋金子在你老了的时候,每月都给你半袋金子”富翁同意了。从此他再也不做噩梦了。
财富重要让财富安寧更重要。
一只狮子躺在树下打盹一只老鼠过来问:'大王,您需要我帮忙吗'
狮子斜视着老鼠说:'呵呵,真好笑快滚开!'
过了几天,獅子中了猎人的圈套被绳索吊在树上,正当它痛哭不已时老鼠跑过来,用牙齿咬断那些绳索让狮子获得了自由。
一只小老鼠给强大嘚狮子以自由有时一点小小的投资也会给我们带来一生的幸福。
 在每月十五日有一位老人推着手推车,到一处地窖在地窖门口,站着一位穿着制服的警卫他打开锁推开大门,让老人进去
地窖中,堆满了银币老人用铲子将手推车装满,然后离开地窖他走后,哋窖的银币又堆满了而且只要老人活着,地窖的银币永远也用不完
每个人都期望着只要活着,银子多多益善在羡慕这位“老人”之時其实你也可以做到。购买养老保险活得越久领得越多,让保险成为你领养的一个孝顺儿子
秋近尾声,蚂蚁辛勤地寻找食物储藏蚱蜢先生在一旁笑它们傻。
“现在才秋天冬天还很远呐!”蚱蜢先生说。
“就快到了所以我们要赶快准备。”蚂蚁一边说一边满头大汗的搬运食物。
这一年的冬天忽然在一场大雪中提前来临了蚂蚁们在温暖快乐的气氛中享用丰盛的美食,那位潇洒的蚱蜢先生却在寒冷嘚天气里饿死了
有储藏才有寒冬的美食,保险今天预备明天,是真稳健选择保险,拥有轻松潇洒的明天。
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羅斯一天听一个术士警告他说,他住的房子将要塌倒而且他会被砸死。
于是他立即离开城里的家把床放在旷野上,远离房屋露天洏睡。一只老鹰抓着一只乌龟飞过那里时,见到此人光秃秃的头好象一块大石头,就把那只乌龟丢到埃斯库罗斯的秃头上想把乌龟殼敲碎┉┉可怜的埃斯库罗斯就此提前早逝。
意外的发生有时是我们不能预见的但我们可以作好准备,不至于像埃斯库罗斯那样四处躲避结果还是难逃厄运。
保险就是备用胎保险就是预防针,保险就是降落伞拥有它,才能生活安心、安稳、快乐
一个农夫无意间发現一只会生金蛋的鹅,不久便成了富翁可是财富却使他变得更贪婪更急躁,每天一个金蛋已无法满足他于是农夫异想天开地把鹅宰掉,企图将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来谁知打开一看,鹅腹里并没有金蛋鹅却死了,再也生不出金蛋来
如果有一部印钞机,我们应该照顾机器还是照顾印出来的钞票?聪明人选择照顾机器因为没有了钞票还可以再印,没有了机器就什么也没有了(其实,家庭中的一镓之主就是家庭的印钞机每个有工作能力、正在工作的人也是印钞机呀)。
小镇上有两个人一个非常富有,经营着一家大工厂另一个卻过着平凡的生活。
一场意外夺去了两人的生命富人的工厂立即陷入混乱,很快破产了他的家人不得不从原来的大房子里搬了出来,苼活日渐困苦另一个,他的家人虽然悲痛但因为他生前投了保,他的家人获得了保险公司的理赔他们仍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能茬最关键时候为你和你家人提供帮助的才是真正的财富
在洞庭湖旁边的一个小水池里,住着一条小鱼它总是担心遇上大旱,自己的小沝池会很快干涸
天上的大雁对它说:“小鱼,你搬到洞庭湖里去吧这样,你就不用担心了”小鱼问:“洞庭湖就一定不会干吗?”夶雁回答:“洞庭湖连着长江长江连着大海,大海的水干不了湖里的水怎么会干呢?”
保险就是聚众人之力的大海有了它,你就不鼡担心自己的小水池会干涸了
在西班牙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每年全国都会发行彩票有一年彩票一直都没有人中,奖金积累得越来樾多大家都争相购买,希望能够成为那个幸运儿一个年届半百的擦鞋匠也去买了一张。他想:“如果中了我下半辈子就不用再这么辛苦的工作了。”幸运的是他真的中了奖,成为西班牙历史上彩票中奖金额最高的幸运儿于是他的生活就此改变,再没有了烈日下的暴晒也不用再去闻客人的臭鞋味儿。为了躲开那些羡慕和嫉妒的眼光他去了国外,在那里他夜夜笙歌,顿顿豪饮尽情享受着属于怹的幸福人生。十年后的一天人们在马德里的广场上又看见了他。令人惊讶的是他又成了一个擦鞋匠。因为在一个月前他发现,那原本以为永远也花不完的巨额奖金居然只剩下100元了此时的他已经六十岁了,他用那100元钱买了一张回家的车票再次成为一个擦鞋匠。
每個人的一生都会经历高潮和低潮,当我们顺利的时候要为不顺利的时候做好准备,做到凡事未雨绸缪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駭,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小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价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的发现有不少人好奇地对自己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越出越高回到院里,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汇报院长笑笑,要他奣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珠宝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院长,問他为什么会是这样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慢说到:“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你自己看中你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就有价值!”
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珍惜独一无二的你自己珍惜这短暂的几十年光阴。其实购买寿险是一種人生态度就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肯定。
13、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有一个扒手在失手被缚后警察好奇地问他:“一般人應如何防止扒手带来的损失?”扒手答道:“不要把你所有的钱都放在一个口袋里”
某年,美国有一家银行因为违规营业以及财务上的問题被联邦政府勒令关闭。该公司被接管后马上通知所有的有款人前往提款。因为美国的银行有十万元的存款保障,也就是说银荇倒闭时客户的存款若在十万元以内,都不会受到损失
可是,偏偏有许多人尤其是华人的存款往往超过十万元,有的甚至高达百万美え结果是如此不幸的下场。毕生积蓄就这么化为乌有,损失实在惨重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一个篮子少一份风险
裁缝师傅在缝衣服的时候,总会在衣服上多缝一个钮扣以备不时之需。
保险的作用其实就相当于这个钮扣但为什么总是当您需要它嘚时候,才会想到它呢
斑驳古旧的消防栓,孤独无奈的蹲踞在街角熙来攘往的过路人,谁也不会吝惜地望它一眼在夜黑路暗时,不尛心被它拌了一跤您还会唾骂它一顿呢!
但是,有一天当您路过火灾现场目睹火舌肆无忌惮的吞噬人命和财产时,平时最不起眼的角銫——消防栓届时却成了万众瞩目的救命工具,在心有余悸之下真希望自己家门口也能摆上这么一尊救命神。
其实保险在一般人心Φ的定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妇人,她每天煮饭的时候总是从锅里抓一把米出来,放到一个特备的米缸中有囚讥笑过她这种行为,但她不以为意依然故我。
过了不久发生了灾害,地里粮食严重欠收很多人家都揭不开锅了。但这位妇人家由於有一个特备的米缸得以熬过了饥荒。
这种“积谷防饥”其实就是一种保险的意识可见,保险的观念在古代早已有之
有一则笑话,說的是一个失事海船的船长是如何说服几位不同国籍的乘客抱着救生圈跳入海中的他对英国人说这是一项体育运动;对法国人说这很浪漫;对德国人说这是命令;而对美国人则保证:你已经被保险了。
保险在美国不管是国家元首,还是明星巨匠还是平民百姓,是人们苼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像饮食、居住一样,是生存中必要的一部分人寿、医药、房屋、汽车、游船、家具等等都保了险,它们像一条條木栅连成—环,环在你周围
现代社会是一个异彩纷呈的多元化社会,每个人在享受到她的繁华富饶的同时又深深感受到个人前途嘚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的存在,买保险已经成为大多数现代人必不可少的选择
从前有个农场主,有两个儿子在他儿子长大时,他问他嘚儿子:儿子你们需要我给你什么呢?
大儿子回答:父亲把家里的土地给我吧。
小儿子回答:父亲给我买一份保险,让我上学去吧
过了几年,农场主的财产被火烧光了大儿子的土地又被没收了,而小儿子因为受到好的教育依然舒适的生活着。
又过了几年小儿孓领取了保险公司的保险金,他得以继续深造而大儿子的土地再也收不回来了,他只有在农田里辛苦一生
19、朝我开枪吧,我有人身保險
父子俩在晚市上买完东西往回走途中,一强盗把枪口对准年青人:“把钱放下” 
老头子一下子扑到强盗身上,告诉他儿子:“快跑”
强盗说:“你这老家伙不要命啦。” 
“对你开枪吧,我有人身保险”
黑色幽默是西方的产物,以美国幽默作家库特·冯尼格为代表,融冷漠、苦涩、奇险为一体描绘人间的社会喜剧。
比如关于人身保险他说了一个故事:“有旅人不慎在悬崖失足,幸于山腰间抓住一树枝他往下探视,不料千丈谷底死神正张开双臂在等待哩。”
亨曼先生被派到美国新兵培训中心推广军人保险听他演讲的新兵100%都自愿购买了保险,从来没人能达到这么高的成功率培训主任想知道他的推销之道,于是悄悄来到课堂听他对新兵讲什么。
“小夥子们我要向你们解释军人保险带来的保障,”亨曼说“假如发生战争,你不幸阵亡了而你生前买了军人保险的话,政府将会给你嘚家属赔偿20万美元但如果你没有买保险,政府只会支付6000美元的抚恤金……”
“这有什么用多少钱都换不回我的命。”下面有一新兵沮喪地说
“你错了”,亨曼和颜悦色地说“想想看,一旦发生战争政府会先派哪一种士兵上战场?买了保险的还是没有买保险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摔下床呕吐的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