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元音古诗修行,想找位师兄

元音老人回复众弟子的答疑信

问:您老常告诫学人要时时观照处处凛觉,《骧陆师公全集》四祖入牛头山度懒融一章中四祖开示懒融要“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惢”,此处徒儿很是不解复次,“空寂”是否就是“无所住”“外不着相,内心不喘”呢是否就是赵州古佛所说的“无”呢?六祖雲:何其自性本自清净,空寂应该也就是自性的本体吧

元音老人口述:“任心自在者”就是一切不著相也,本来是自在的因后天著楿烦恼,就不自在了

“莫作观行”因本来自在还观什么。“亦莫澄心”你的心本来是清净的根本不须要澄空滞寂。“空寂”就是无所住“无”连外不着相,内心不喘都没有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既然清净还有什么空寂呢。

弟子黑龙江大伏戴尧仁叩首!

我是96年授法的已经打了九佰来座,一星期前看拈花微笑的公案:世尊在灵山上传法我清清楚楚的看到世尊根本没有传法,伽叶尊者也没授法在没傳没授中,正法到了我这师父您没传法,我也没授法下面是我的心得、小偈。

元音老人批语:诗偈再好也是理边事。你要在事境上磨炼、验证自己看自己,好事来时还欢喜吗 情来时还烦恼吗?要做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才可。

谨向您诚虔顶礼叩问福安去年拜读過您老德著,尔后日日神往虽则未拜宫墙,实在心存弟子礼原欲于冬残到沪、匍匐聆教,求望指示解脱湖南有十余诚恳者,都想沾蒙法乳因您旅美弘法归来,正宜将息不敢惊扰,现在已届年关忙于春运,宜静候慈音

弟子始学禅宗,读金刚经、壇经、达摩四论、五祖及黄药禅师、大珠禅师书又读台湾安祥禅集,味同食蜜观心已近六年,此心渐臻清净大的烦恼挂碍,如男女相、生死关、外緣、嗜欲心渐澄清,梦境大减或长期至无面色光明(或常人变化)身体极少疾病,心甚安寡求欲,怡然岁月但还有惑:如念处经之四念处,弟子以为与禅宗三无应是一理这对不对?此一(二)“心空及弟归”与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元音老人批语:有时真已无念,昰否可以),“但于心上不置一物”、“于心无事、于事无心 ”是否一理?“歇即菩提”等是否同归无念弟子在观心中,据说有念即無念只在念念自知,是否:“即念离念即

相离相”呢?而离念、相时仍守本真心

,归于寂与虚否(元音老人批语:无念不是死在那裏一念不生,而是念起不住像未曾起过一念一样,更不住在一念不生处)

(三)历来禅宗祖师,在参话头中如“念佛是谁”、“拖死尸者昰谁”、“穿衣、吃饭、屙屎、放尿、拖死尸走,五者不能代替”当下学者顿悟,直不再疑又请益者:经云:“若作见闻觉知,即是見闻觉知”“诸相非相,契于见闻”若黜“觉知”二字,是否有背了了觉之之义!心失所主而亡觉照及虚 之义不?敬求明示

尊师在書中对“本来面目”、“本地风光”的佑启后人、多方直指、婆心慈悯,惟恐学人不澈嗟叹自参话头至今、转弯抹角,久参难明弟子茬您老谆谆教诲之下,比前大呈猛省感激泪淋, 历代祖师未如此教明白的大都是语忌十成,深恐自塞悟门请问知道我身内的自我天君、尽是他作主,连扬眉瞬目、运水搬柴、朝朝共佛卧、尔后就黜圣去智、净意泯诚、诚敬供奉这座自性如来行不行呢?会不会影响将來桶底脱落或者现在在知道之下,算不算认识了本来呢(元音老人批语:照来信所说,你只懂了一些道理实未真悟,还须好好打坐嫃是理事圆融,事上毫未阻碍透得过,即或杀头也不皱眉)还是继续着意“三无”,不问以后悟与不悟那所言保任该自何时开始,不會失去机缘呢(元音老人批语:你这问真自相矛盾,要悟当下悟为什么将来?你真悟来当下即桶底脱落,要有什么影响)

以前一段时間,重点是二六时中观心附带念一句佛号,是对自心本来佛念的也未发愿求什么,更未回向人问:是否求生净土,我无以对自从讀刘洙源老居士著《佛法要领》以后,他老认为观心即发菩提心,谓有不可思议功德与念佛同。而观心中又有时不记得念佛连自己舉止,家人说我常似老年痴呆(元音老人批语:这句语我都看不懂)以后专业观心,遂停止佛号不知要得否得,今年68岁了确实用了功,吔确实总无坐脱身心大地平沉的现象,仅仅落得心安而已怎么办呢?(元音老人批语:你观心未成就还须念佛求生西方为妙。观心成僦也就是身心世界一齐化空虚空粉碎 。念佛念到最后也能如是。真成功时尚须习气消尽,才可不去西方极乐世界而与众生同居,鉯度众生不到究竟地不可妄自称大,以免莽莽荡荡遭殃祸)

以上各情恳求 尊师为弟子解惑,不知能垂怜赐教否春节只数日,用虔诚的姠您拜年

灌顶传授心中心法来净心修持获得一定效果,特别是体会到大法对于:“净化身心除内外魔;座上正定,座下更胜诸境心奣,待之以正;顺境不慢逆境不怒。空我不著随心所行。”之修行见效非常之快,充分体现出大法威神殊胜启人奋进。(元音老囚批语:业信仁者:你能不懈用功甚是难得。你奋力精修证得如此好境界,真是福德无量望继续努力!)

  在此吾五体投地礼师,祈求恩师能在百忙中能为我等众信受奉行弟子为未来之弟子,讲心中心经和有关心中心修持大法之经典为当来信众留下录象带,录喑带以利更如法如理修持,不负佛恩不负师恩,早成正果不当之处望师指教。(元音老人批语:你于自得之下又复念及后来者,確是大乘佛、菩萨根器努力修持,将来一定能证圣果)

  另外,我是中医大夫对与癌症、心脏病、脑血栓等疑难病治疗效果较好,但药中必须用有关动物药又想为患者治好病,又不忍心那麽多动物作药被杀何为正行,望师开示!(元音老人批语:动物药是药材批发站进货非自杀。药中用动物以救人命,不是为了口味吃它的肉这无关碍,况且你是买批发站的现成药不是你自杀,就更无问題了元音98年1月12日)

顶礼         

                 98年1月8日

弟子生生世世积累功德,紟生有大福报有幸承恩师您灌顶加持受心中心大法近两年,受益非浅由然生心,报告如师祁师点化指正,并认为《佛法修证心要》昰开悟之明灯修证之捷径,三根普被顿超三界,即生成佛上根者虔诚习读三遍之内当下即可开悟;中根者再三亦能开悟;下根者十遍之内也定能开悟;十而不悟者实无诚心也。

一、 身是黑暗楼一幢妄执之心在其中。

生生世世如迷梦受尽苦头不知醒。

修证心要是明燈顿除黑暗见自性。

保任功夫理事外无边草原放野牛。

二、 悟道难悟道难,道在身中自不见

悟道易,悟道易悟了亦怕不肯担。

朝亦寻暮也盼,谁知佛在赤肉团

诸境诸相皆虚妄,肉团和佛无二样

三、 心想弥陀,口念弥陀阿弥陀佛。

身中之我往生极乐,寂淨即果

                愚徒 范业信

      98年9月1日

承教。好好用功把多生历劫的住执习气除光,財能了道不是仅懂一

点理论就称完事的。望你多在事境上锻炼炼得心不为境转,把爱、憎、取、舍的妄情消光方才到家。

祝你天天姠上光明自在。

                   元音

                  9月7日

修法贵有恒心毅志斷断续续地修持,势必一事无成非但天天要上座修法,下座后还要绵密保任时时处处观好自己的本性,不让他内随念走外跟境牵,財能少分相应像你这样修一天停上七、八天的人,要想成道那成道的人太多了! 望你好好改过,向精勤用功的人学习方不辜负自己好吧,努力奋斗吧!

                          钟丁(鼎) 9/24

顶礼根本上师元音老人:

密宗都讲“上师相应法”請问上师,心密里的“上师相应法”如何修如何保持这种相续状态?

上师:我们修的无相密一切不住,无相可得最相应。二六时中行住坐卧。时时处处莫不如是即为保持相续。更进一步这如是的状态也不可得,相续之见也不可得才是真相续。

打七回来对一切法如梦如幻,自己本来是佛以及当下即是净土略有体会,理上不疑但不能坚固。这大约是定力不够的原因

上师:对!理可顿悟,泹多生历劫的积习难以卒除须在事境上不断地锻炼,方能渐渐除尽而归家稳坐。所以要悟后真修不是一悟即完也。

听一位师兄说心Φ心第二印可以修成拙火定具体的道理请上师讲讲,如何修呢

上师:你修心密,深入禅定真火焉有不升起之理?

一生证不生不灭的應注意什么问题应如何修?

上师:八个大字:念起不随不为境转。

满千座后再继续坐六印可以吗

上师:在定力不稳固的情形下可以續修。

上师为什么我白天打坐和晚上打坐觉受不同?

上师:这是习惯问题不是时间有什么好坏的分别,而是心理的感受不同只经常轉换着坐,即平衡无别了另外对于顺逆境的考验,确须用一种平常心来应对不可顺之则喜,逆之则恼这是用功人应该注意的地方。

峩看《弥勒日巴传记》与《冈波巴大师传》觉得与禅宗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藏密对悟后除习、起用,似乎要求比汉地严格得多冈波巴大师说:坐破蒲团的瑜伽士与踏破草鞋的瑜伽士相比,前者为胜而汉地禅宗则更重见地。对不对

上师:不对。这是两地的根性不哃要求不

死坐很难破第三关。境上用功破二关较难,但破第三关却容易得多但境上用功须有相当的定力,否则随境传,那就完了

上师慈尊慈鉴:叩诵法安吉祥!

1、座下“看着心念起处,念头起来就看见不随着跑”“也不压它、去它”中的“心念起处”指哪里呀?

指心念未起处故念头一起即看见,否则念起即看不见,跟着跑了一段才看见那就晚了。但看着不是死压着而是轻松地(似有似無地)照顾他,方无弊端这还是一时之用,不是一贯地这样看等看熟了妄念隐退了,就不再看看即多事了。

2、若妄念起处即指这空涳然而明了的无处之处亦是妄念依生之处。就是说看着这个无处之处,念头来了不睬他!仍只是看着师父,是这样吗

起初是要这樣看,但久了即不消这样看而须放松,将看亦化去

3、“念起不随”如何做到呢?下面两种观法哪一个较好呢?

a.一直看着生起心念的无处の处念头一来,亦不理睬!

b.直接回光返照当下心念也就是直下看着妄念,一字一字从心中过去如镜照东西似的,而又不很着意于“看着”是否这就是“念头起来要知道”之意呢?

简单的说就是念头来了不睬,就象马路上的来往行人互不理睬,自然流行无阻不昰阻止他们不许通行。看者即不理睬也,不是死死地盯着他也

4、弟子每直下返照生起心念的无处之处时,念头看不到了直下似空明,亦即:虽然无念但有知觉,因外界音声眼前之色,依然知道但不很着意这与“前念已断、后念未生”、中间的那段空灵,是同一無处之处吗

体似一样,但质有不同你不很着意,还有念在当妄念全消时是身、心、世界与虚空皆消殒的。

5、若已识得这“前念已断、后念未生”之中见空灵乃我人亘古长存不变之本性是否前面的观照方法“看着心念起处,念起不随之”就不须用了至于境上不着相,不随念地保护吗还是依然如前之观照法?

还是要用因为习气在,未能断微细流注的妄念还要绵密观照,除尽微细流注才能安坐镓园。

6、“了了分明”是否是指虽无念但仍知觉不灭虽知觉不灭然而无念?

7、弟子无始妄执深厚虽知“不要着相”之理,然仍不自在常于妄念流动时回光再返照这“前念已断、后年未起”之中间空明,这样做对吗是否又住执于此呢?该如何做才对呢

不对!妄念断處即自性空明,不须再起念观照

恭叩法安!弟子现已修法二轮完满,正在二、四印进修中未曾中断过。(师批:应该如此)

拜启师澊大人赐示弟子座下用功之法要,即下座后之行持要领:

(师批:下座后最重要的就是不忘观照,一切事物皆如梦幻无可执取。纵然費尽精力也是两手空空而去,倒不如及早放下亲证大道,受用永世了 )

另则,拜问上师:除心中心法外其他如“大光明咒”、“夶悲神咒”、“阿弥驼佛心咒”、“往生广咒”、“六字大明咒”等(包括手印结法),能否于此地有缘居士结缘代传

(师批:可以代傳。 )

保定有一名习练元极功者曾皈依净慧法师,这位元极功者说他心脏不太好并曾患有肾病。要我代传他“大悲神咒印加持净水法”但弟子徳薄慧浅,拜祈师尊大人慈示准予后我再行之;二则,愚弟子觉得此元极功修炼者虽与我过去有深交但总感到他诚意不够,故亦未轻易代传所以,今拜请师尊大人赐示鉴正尔后再考虑是否传他此法。

(师批:可以代传待他毛病好后,诚意就深厚了 )

朂后,大悲神咒之发音拜乞上师慈鉴:

呼噜稀哩,嗡枳哩枳哩,哇子拉吽怕吐

相似发音:乎鲁西里,ong,子里子里,瓦子啦轰怕土!

上师慈澊,保定同修数人亦精进修法师尊有何指示,代为并告:

(师批:应连续不断的打坐不可修修停停。

上座时须一切放下死心塌地的惢念耳闻修法,下座后须绵密观照,不可放逸

拜祈师尊:法安吉祥!常住世间!救度众生!

洪川师兄记元音老人若干事迹之┅ 

末学认识的心密师兄弟死掉的好象还没有,跟老人一个辈份的心密弟子好象流传下来的事迹极少。所以就我所知无法回答您的问题 

不过老人曾超度过不少没怎么修法的人去内院,想必我们这些修法的人去难度也就不是太大了随便讲几个事: 

后学本地的一位算不上居士的先生,因他夫人是心密弟子所以曾和老人有一面之缘分。当时这位先生患癌晚期卧床不起,老人是去他家和他见面的老人为怹加持后嘱咐他不要再杀活的生命吃了,病就会好结果他就听老人话不再杀活物进补,癌就渐渐好了过了将近半年左右病灶也去掉了。可是这位先生又想吃活的了认为鲜美,而且觉得病已经好了不要紧了。就开始杀活物吃他夫人怎么劝也不听。在一个月内他癌症复发就死掉了。后来他夫人托我去上海给老人送了封信去请老人超度。我还记得老人当时讲:这要看他肯不肯听我的话了又过了几忝我去问老人结果,老人告诉我他已经生到内院去了(其夫人后来也做过几次梦,梦见他在内院是个童子相喜欢做供养菩萨的事情,呵呵就是不知这位师兄做的梦准不准。她也问过老人这个梦的情况老人劝她说人已死了,就不要牵挂了却没说这个梦准不,西西補充:这位先生是不修慈氏咒的,也不念佛修法) 

另外老人圆寂前大概三四个月的时间吧(我也把握不准)上海一位师兄问老人:师父,我们死时谁来接我们去内院老人当时回答:我来接!由此可知,心密弟子生内院时老人一定是亲自加持接引的!由此只要我们好好用功安住于老人的加持中,还有什么可畏惧的(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事情:我问了不少心密师兄,他们都普遍感到老人的加持力在他圆寂後感觉上反而越来越大了!) 

西西,还有一个好玩的故事我还认识一位相熟的师兄,因闻老人曾带某某梦游内院(传闻 西西)便和咾人软磨影缠了很久,求老人梦中带他去内院欣赏一下老人最后终究是答应了,但神情颇有些勉强这位师兄顿时就说:那我不去了,峩以后要靠自己本事去内院看看!老人听罢很高兴鼓励他说:有这样的志气才好! 

所以师兄啊,生内院净土是要靠自己信心和努力的!問来问去有什么用呢相信祖师,老实做功夫一定能生内院的!若能安心修行,做到念起不随虽有中阴,不能相系天上人间,随意洎由那就更有把握了!这恐怕也是老人所期望我们的!您说是不是?呵呵……:) 

洪川师兄记元音老人若干事迹之二 

老人对我等弟子的加持不仅仅在法上,更在我等与老人的心心相印上!再随便讲几个事吧: 

老人曾对末学这里的一位老师讲过:“所有皈依我的弟子我嘟负责到底,直到成就!”这位老师每每在回想老人说此语时都唏嘘感叹,不能自已弄得末学也常陪她一起红眼。 

老人圆寂前两年里是比较艰难的日子,一方面他老人家身体不好更因为 的影响十分恶劣,波及到老人的处境那两年师父曾对我们讲过:他的身体已经鈈行了,他是在死马当活马骑尽管如此,老人还是操劳依旧每日亲笔处理数百计的来信,每信必回还要整理著作。这是何等的辛苦!这不就是为了我们这些众生么否则老人还辛苦骑着他的 ‘ 死马 做什么!? 

老人在这段时间里处境艰难有许多师兄都做过相应的梦境。如一位师兄做了个梦梦见一切为冰雪封盖,阴寒无比但是在冰雪中出现了一根火棰,通红无比融化着冰雪,他在梦中了知这火棰僦是老人于是抱着火棰在梦中放声大哭。还有一位师兄梦见老人开着一艘巨轮艰难的快速前进 —— 因为这巨轮是在沙漠中行驶的!后來把梦境告诉老人,老人也没说什么只是叹道:你们要好好用功啊!由此可知,老人在这个世间的出现就是为了我们这些众生的难道峩们就能够在老人圆寂后就懈怠么? 

还有一件事情是一位师兄告诉我的,可以窥测一下老人的证量此事也是离老人圆寂不久了。当时怹在老人身边看着老人心里一时有些感慨,不禁想:“师父知道我们在外地是多么想你么”没想老人当时回头看着他,说道:“他方卋界一滴雨我也知晓!”唉 ... 老人这是何等的证量啊,非再来人何以为之! 

所以只要我等老人弟子,只要坚信我们印心宗的修法回向:“愿我此生速开智慧成佛救度众生,不求余果!”并深行之而不论是修心中心或莲花印,或是修净土或是修禅宗(老人亦摄受不少弟孓单修禅宗或单修净土)这就是和老人心心相印,就能令老人欣喜于法界安住中!也一定能与老人负责到底的誓愿相应!这个时候我們感觉老人加持力增大与否就甚至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了!因为真正相信老人的人也一定知道自己的修行还要自己承担,您说是么 

洪川師兄记元音老人若干事迹之三 

老人骂我求神通是发心不正,警告我追求神通要入魔的我说我不追求神通,只是好奇老人便讲了 …… 

这些话老人的书里都有啊,别无奇特哦?哈哈!您也跟我当年一样好奇吧 

问:我是说讲老人的神通:) 

请看《五灯会元》里这一段: 

嵩嶽元圭禅师,伊阙人也姓李氏,幼岁出家唐永淳二年,受具戒隶闲居寺,习毗尼无懈后谒安国师,顿悟玄旨遂卜庐于岳之庞坞。 

一日有异人峨冠裤褶﹝徒颊反﹞而至,从者极多轻步舒徐,称谒大师师睹其形貌,奇伟非常乃谕之曰: “ 善来仁者,胡为而至 ” 

彼曰: “ 我此岳神也,能生死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 ” 

师曰: “ 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苟能坏空及汝吾则不生不灭也。汝尚不能如是又焉能生死吾邪? ” 

神稽首曰: “ 我亦聪明正直于余神讵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願授以正戒令我度世。”

师曰: “ 汝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 ” 

神曰: “ 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我身为门弟子 ” 

又言: “ 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而不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信此则虽娶非妻也虽飨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惛也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鍢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荒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峩,孰为戒哉 ” 

师曰: “ 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 ” 

师曰: “ 是谓五不能也。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鈈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昰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亘无一人能主其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 ” 神曰: “ 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师所授戒我当奉行。今愿报慈德效我所能。 ” 

神曰: “ 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小神功。使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 ” 

神曰: “ 佛亦使神护法师宁隳叛佛邪?愿随意垂诲 ” 

师不得已而言曰: “ 东岩寺之障,莽然无树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 ” 

即作礼辭去师门送而且观之。见仪卫逶迤如王者之状。岚霭烟霞纷纶间错,幢幡环佩凌空隐没焉。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掣电栋芓摇荡,宿鸟声喧师谓众曰: “ 无怖,无怖!神与我契矣 ” 

诘旦和霁,则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植。师谓其徒曰: “ 吾没后无令外知若为口实,人将妖我 ” 

、师本无求无欲无为,无须岳神的神功怎奈岳神三请,不得不令其移树第一请 “ 今愿报慈德,效我所能 ” 师答以 “ 吾观身无物,观法无常块然更有何欲邪? ” 第二请 “ 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小神功。使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 ” 师答以 “ 无为是无为是。 ” 第三请 “ 佛亦使神护法師宁隳叛佛邪?愿随意垂诲 ” 师这才令移树。 

、师谓其徒曰: “ 吾没后无令外知若为口实,人将妖我 ” 若以神通骇世,后人将把他看成妖孽 

我们应学禅师的无求无欲无为,而不去注重神通师尊    元音老人虽也曾略露神异,我等应视为不得已而为之不可注重神通,哽不可宣传这些事以免 “ 若为口实,人将妖 ” 之啊! 

================================== 

南京囿一位刘勇师兄在日报社工作,早年上师曾住他家我记得他家有一条狗,总是依偎着上师温顺得象一只猫,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温順的狗后来上师来到河南,有两条很凶的狗见了上师也是这么温顺,我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由于多年不联系,刘勇师兄的联系信息峩丢失了您若能找到他,他应该知道

================================== 

上师在世时,只来過河南一次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曾去过淇河边上、群山环抱的青岩寺那里有一个农场,上面帖子里所说的那两条狗就是农场的看门狗,恐它伤人平时是用铁链锁着的。 

青岩寺偏僻贫穷、香火寥落除了一个破旧的大殿和几间简陋的住房外,尚有几处断垣残壁大殿裏供奉着泥塑的佛像。看到上师以九十岁的高龄向佛像恭敬顶礼,我不禁想起当代年轻禅人的慢相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 唉!不去评說了。 

回来的路上汽车里飞进两个苍蝇,大家就赶它想把它从开着的车窗赶出去,它总是不出去上师旁边的车窗没有全开,只开了幾厘米宽一条缝当苍蝇飞到上师身边时,上师指着那条缝说: “ 从这里出去 ” 

================================== 

冬天到了,我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出发(那时候是单休日火车也没提速),次日天亮赶到上海当时无家庭电话嘚便利,也无法提前通知上师但我知道上师已从打虎山路搬到渭南路 26 号。 

上师的房间门未锁我推门进去,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就开始自报家门: “ XXXXX ” (前两个X是省名,后三个X是人名) 

上师的房间很小,一张大床占据了主要面积床头塞了一张桌子,還有一把椅子椅子后面就是门。上师正坐在椅子上写听见我嚷嚷,回过头往下扒了扒眼镜,缓缓地说: “ 我知道你来正给你改法夲呢,这里面有印错的地方你稍等等。 ” (至今上师当时的音容笑貌仍能清晰地泛起。)我感到一阵清凉一路奔波的毛躁顿时消陨無余。 

我安然坐下心里一片空寂。但不久就又开始打妄想了: “ 我事先没告诉他这老人怎么会知道我来? ” 然后一念接一念 …… 

突然上师打断了我的妄想: “ 我告诉你,就这个千里迢迢赶来上海的、就这个发大愿度众生的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你可知道? ” 我当时仗著读过几本禅书狂着呢: “ 我知道! ” 上师眯眼看我(一副不相信的神色): “ 真的知道? ” 我说: “ 真的知道 ” (已经不象刚才那麼禀气壮了) 

我彻底气馁了,怯怯懦懦地说: “ 有时候 …… 遇到不顺心的事 …… 还是起烦恼 ……” 上师哈哈大笑: “ 哦!原来你事上透不過啊那顶什么用!来,我给你灌顶以后可要好好修啊。 ” 

…………………… 

就说到这儿吧 

那两条狗的事情,当时我也在场记得到叻寺里经过的时候,那狗开始大叫师父轻轻一挥手,它乖乖坐在那里温和的看着我们一一从眼前经过,再没吭过气

那天,师父传完法就在寺门口开示,太阳光很足我给师父放的椅子正好有阳光照着师父,有一师兄嚷着: “ 哎!这是谁放的椅子!没有智慧哎! ”  我當时一阵内疚想挪那椅子,只见师父慈祥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对那说话的师兄责备说: “ 这挺好!不要挪动了。你们着相啊! ” 其实最著相的是我呀搬一下椅 

加载中,请稍候......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佛用世间法不厌其烦地┅遍遍宣讲来说明佛法,叫做微妙开示因为你对这个世间的执着实在是太深了,如果不用世间法来说明这个佛法你就听不懂。承蒙佛的一番慈悲开示阿难和与会大众都开悟了,于是大家“身心荡然得无挂碍”。听了世尊的开示这个色身与妄心,都消融了都没囿了。因为有心所以有挂碍如果身心都不可得,也就是你的心真空了哪里还会有挂碍呢?     对这个挂碍我们再解释一下因为有些人修荇时是在做死功夫,他总是说:一切东西都是空的我不能挂碍。有个作母亲的在用功的时候别人来告诉她:哎呀!不好了,你儿子掉箌水里去了她在那里讲:我无挂碍,我什么地方有儿子坐在那里照样不动。你们说她这样对不对她看上去蛮有定力、蛮洒脱的,看起来是真的心无挂碍啊!天下的儿子娘最疼母子之心,血肉相连别人要是听到自己的儿子掉进水里,会心痛得不得了马上会一下子蹦起来,她却能坐在那里不动多好的功夫呀,其实不对!我们要做的不是这种死功夫你儿子掉到水里去了,为什么不设法救他难度讓他死掉就说明你心空了、没有挂碍了吗?这是在执著死法不是真空。我们说真空不空虽然是真空,还要照样设法去救他只是不能從心里过分粘着,救得起来固然好即使救不起来,我也心安理得因为我已经尽了我的力量。你假如不去救他不管他的死活,那跟死囚有什么分别既然你连自己儿子的死活都可以不管,那么佛菩萨也可以不要来救度众生了佛菩萨会说:你们在六道里尽管轮回好了,伱们受苦又不关我的事情反正我这里空了,什么都没有所以说他是会错意了,我们修行要修真实法要开般若智慧,不能去执那个死法你们看《心经》上第一句就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行深般若波罗密多,就是要开你的智慧要有般若才能渡到生迉彼岸啊!这个般若波罗密多是大智慧,你那个死执法是什么智慧呀?不要说自己的儿子就是别人你也应该去救他,我们空的是你那個妄相执著不是叫你把慈悲心也不要了。    

从前有个修行人也是同样的问题。别人告诉他:你家里着火了快回去救火!他说:让它着恏了,我不能去我要在这里打坐用功。这都是死执法火还是要救的,只是你心中不要慌乱要镇定。先看清火源在什么地方怎么起嘚火,用什么办法来救如果慌乱那就是被相转了。世上的人就不是这个样子一看到火起,马上就心慌意乱“哎呀!我小孩在屋里呐!”这个做母亲的赶紧跑进房间去,抓住个布包又急忙跑出来结果一看是个枕头,她这一急心神早就乱了把个枕头当小孩抱了出来。等回过头一看房子已经完全烧毁,孩子再也救不出来了她为什么慌乱呢?就是因为著相所以我们反复讲不要着相。不着相不是去守那个死空死空没有东西,不能起妙用我们讲的空是真空,真空不住相尽管去做各种事情,这样才叫“得无挂碍”所以修行要懂得決窍,不能由着死理瞎来真正的“得无挂碍” 就是心不住相,并不是一点事情都不管叫得无挂碍我们成佛是要成活佛,不是要成个死佛死在那里不动,就象一潭死水一样没有用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与会大众都已经开悟知道自己的真心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非但与会大众我们每个人的真心都是如此,所以识得真心之后用功才好上路。《楞严经》好就好在这里释迦佛在这里为我们层层剖析,微妙开示不象其他的经那样,笼统地说上一句大家不容易懂。你看这个经说得有多么详细: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到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一桩桩、一件件从内到外、由表及里、深入浅出,把我们无始以来的苼死根由讲得一清二楚。由于《楞严经》开示得这样清楚所以大众都在感念释迦佛的恩德,赞叹世尊“开我迷云令我得入”,打开峩的迷云让我得入妙明真心的本体。     

“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是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开悟以后再看这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的虚空,就象看手中拿着的一片树叶或者一件小小的东西一樣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前面讲过,一切相都是循业发现的以前由于无明遮障,不知道所有色相皆为妙明真心中物见什么东西嘟执为实有,在那里分好分坏分东分西。而今一旦觉悟当下无明打破,业识冰消心中所见与以往自然不同。见性的人看十方虚空都昰妙明真心中物一切色相和空相都是如来藏性的灵明妙用,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妨真空,心量自然就广大了因为他看这些东西都不鈳得,尽虚空大地无一物可取亦无一物可舍,所以不象我们凡夫心量狭劣迷情逐物,遇事粘滞一个人当他体证到自心本具的真如佛性后,明了一切欲望和贪念都不可得心量广大可以包容太虚,连十方虚空都在我的心里看太虚就象看手中的一片树叶。所以《华严经》上说小中可以现大,大中可以现小无边刹土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不离于当念我们的如来藏性本来就具有这样无边的妙用。你一著相之后就有大小、长短、远近、方圆等种种隔碍了。本来小就是大大就是小,小可摄大大可入小,因为你着相的缘故这个小就鈈能再摄大,大也不能再入小比如这个杯子是小,那个录音机是大当你在执著这个相的时候,那么小和大是有分别的如果你的心空,一切相都不可得什么地方还有这个大和小?大小、长短、方圆都不可得统统销归于色大,因为同是性空之故因此彼此互摄无碍。所以说“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世间万法都是我们如来藏性所显现,所以一切事物都是佛就象我们再三说的,这個屋子里的桌子是佛、凳子是佛杯子等都是佛,屋子外面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也无一不是佛,因为都是我们这个妙明真心的影孓菩提是正觉,妙明真心就是相用由正觉而起现相用,由相用而体悟正觉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我们的真觉妙体是圆满无碍的,它极大、互摄、互用没有妨碍,能够遍满十方遍满十界。无所不有无所不容,所以叫遍圆“含裹十方”,十方虚空都在我的真惢里面不在真心以外,众生因为有妄心之故所以会分别出种种不同的东西。比如说这个水它受到太阳的照射而有热度,温度升高了僦会变成水蒸汽水蒸汽到了天上又变成云,所以云其实就是水云遇到冷空气,就会凝结成水滴落下来如果天气暖,落下来的是雨假如天气冷的时候,就变成雪、霜或者是冰霜、雪、云、雨、冰等都是水的变化。凡俗之人就执着这种变化相:这是雨、这是霜、这是膤、这是冰、这是云不知道这些都是由水变化来的。我们认识这个真心之后就知道一切事物都是真心的变化,所见到的相都是自性的影子、自性的妙用那么看到相其实也就是见到性。就好比知道了水与霜、雪、云、雨、冰的关系以后再看见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会知噵它们都是由水变化来的那么你就会认识水,而不会只认雨、雪、冰、霜你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不要再去分什么男女相不要再詓理会吃的东西怎么样,穿得好不好要时时刻刻见性,而不要时时刻刻著相修行人就是要透过相见性,如此则可心量广大观十方虚涳如掌中之叶,看得清清楚楚现在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面前几丈远,就是因为心量不大心有执着之故。心量大了以后可以证得天眼通,看再远的地方也只如近在目前    

修行第一要识得这个真心。识得真心之后还要绵密保任,要把你的习气都消除净尽才能最后成就。不是识得真心就到家了你此时还差得远,还是凡夫地位才刚刚开头,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讲到习气,不光贪、嗔、痴、慢、疑昰习气你现在说有这个空、有这个色,就是习气因为根本就没有空、没有色,你说空说色就是落入了两边,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著相我们前面讲过,财、色、名、食、睡这五盖是最重的习气。把这五盖打掉你不要求发神通,而神通自发因为“循业发现”嘛,你嘚心量大了各种功用会自然而然生出来。你看这与会的大众“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他们蒙佛慈悲开示,悟到了这个自心夲具的真如佛性心量大了,眼界自然也就大了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前面说看到十方虚空,就象看我们手中的树叶一样那么回过头来再看我们父母所生的身体,就好比虚空中吹起的一个灰尘┅样“若存若亡”。怎么若存若亡呢因为这个身体不无,肉体还在这里故“若存”;身体本来并没有,它只是个假相根本不可得,所以“若亡”其实你说它存,或者你说它亡都是你的分别心,它是存而无存不存而存,不是真存也不是真亡。譬如灰尘被风一吹就随风飘荡起来,就等于父母生出了我们的色身有一个身体在那里,这就是存那么风停了以后,这个灰尘又飘落下来就等于我們这个色身死了,这就是亡实际上这不过是一个灰尘的起灭而已,真心是不动的并没有起灭存亡。这个真心不因我们色身的出生而生也不因我们色身死了而灭,它没有生灭所以是“若存若亡”。相虽然有生灭但真心没有存亡。这个色身的幻生幻灭“如湛巨海,鋶一浮沤”“浮沤”就是水泡,就象一个不动的大海流淌起来的一个水泡泡。“起灭无从”这个泡泡不是自己起的,它是海水生起嘚这个泡泡也不是自己灭的,是海水使它灭的起灭都是海水,这个泡泡只是假相这就是起灭无从。所以这个水泡既没有起也没有滅,因为水泡起时海水不少一点,水泡灭时海水也不多一点,始终不增不减海水比喻我们的真如佛性,泡泡比喻我们虚幻的色身咜尽管幻生幻灭,而真如佛性则一直是不增不减由自性的不增不减,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色身和妄心就象虚空中的一粒浮尘,大海裏的一个水泡生的时候虽然有这么个相,实际上没有生;死的时候好象灭掉了这个相实际上也没有灭。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悟道悟道囚看一切生灭起无的现象,都不可得     

他们一切都当下了然,与会大众都知道这个本妙心就是我们这个真如佛性、如来藏性,是本来不苼不灭的本来常住不动的,不象前面的客尘烦恼在那里有来有去。凡有生灭来去的都是妄想,都是凡心不是真心。这个妄心和虚幻身我们如果说给一般人听,告诉他这个身心本来没有没有人肯相信。要真正开悟了才相信:噢!原来这个妄心和幻身是真的不可得啊!在这个楞严会上阿难和其他与会者,因为佛的慈悲开示大家都开悟了,真见到了如来藏性明白妄心、幻身皆不可得,惟有如来藏性不生不灭懂得这个道理就是见道位,就是开悟但是这样见一下子是否就真实证道了呢?也不是为什么不是呢?因为这是借佛的慈悲开示在世尊的指点之下悟出了这个道理,在场的众人实际上没有真正证到这个地位这一关对我们修行人是非常重要的。譬如参禅、念佛或者修密法的人他的功夫到了与佛相应的时候,“啪”地一下打开立时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见到自己的本性,这就是见道位但是此番光景也就那么昙花一现,一转眼就失掉了再想找这个境界而不可得,还是原来那个凡夫身不是真功夫。宗下谓之“盲眼乌龜钻木孔”一只瞎眼乌龟钻到木孔里,偶然碰到一下你再叫他去碰,他就碰不着了所以这个不是真功夫。要活泼泼地证体起用才昰真功夫。要怎样才能起用呢就是要在事上、在境界上反复磨炼。有的人刚刚见到一下就狂妄得不得了:啊!我见到自性了,我开悟叻他是不是见到呢?是见到了可这只是偶然碰着的,不能时时如此还不能算是真的见到。你不仅要见到那么一下子还要时时如此,在应缘接物的时候尽管去做各种事物,而无物可接无缘可应,这个真心本性一点都不动摇才算是略有相应。    

阿难以前自恃是佛堂弚又是佛的侍者,虽然博学强记见多识广,但是不重实修没有真实的证悟和定力。因为他总有个依赖心想着佛什么时候给他个三昧,直到遇着摩登伽女几乎被外道邪咒毁坏戒体,才痛悟前非释迦佛具大慈悲心,他看阿难过去总是只重多闻不务实修,未能体解夶道于是想尽办法逼拶他悟道,就象禅宗的大祖师逼着自己的徒弟:“速道!速道!”    

船子和尚接引夹山善会禅师就是这样。船子德誠和尚与云岩、道悟都是药山禅师的弟子船子和尚悟道以后来到一处河边撑船摆渡,嘱咐二位师兄如遇到根器伶俐的后生为他推荐一個半个,以报师恩他要在这里等有缘人。道悟后来看到夹山善会禅师堪为法器于是指点他去参访船子和尚。船子和尚就对夹山讲:“垂丝千尺意在金鳞。离钩三寸子何不道?”我在这里垂着千尺丝线为的是要钓大金鳞、钓巨鳌,意思是我要接引大根器的人现在離开钩子三寸,你给我说说看夹山才要开口讲,就被船子和尚啪地一篙杆打到水里去了夹山刚从水里冒出头来,船子马上用篙杆指着怹说:“道!道!”也就是“快说!快说!”不给他喘息的机会也就是不要他从情识意解上找答案,哪知夹山未曾领会正待再要开口時,又被啪地一篙打了下去如是者三,连着打下去三次夹山终于醒悟了,把头一点船子和尚看他这回真的明白了,这才把夹山拉了仩来祖师们就是用这种逼拶的手段,逼着你见性因为知道你开口即错,所以才有言说就劈面打去。我们的绝待真心离言绝虑非可思量,非可言说要“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才能略识门径就是不要你去搞那个多闻,学什么虚头语装一肚子的概念和知见,要见真性    

阿难也是在世尊反复开示、拶逼锤捋之下,方体悟到自心本具的真如佛性他见虽然是见到了,但心里面还有余惑未解还有习气未除。我们做功夫也是这样子经过念佛、参禅或者修密,有这个境界现前啪的一下脱开,妄想执著刹那之间消于无形假如只是偶尔一佽,以后又不行了那就不是真功夫。所以我们见到以后还要好好做功夫,要真正打成一片做到行住坐卧、顺逆动静都是一如。不管環境顺也好逆也好不管是在动中或者是静中,都是如此要做到如此境地,才是真了现在有些人很狂妄,不过是偶尔碰到一次就认為自己已经到家了,在那里骄傲得不得了旧的习气还没了,又加上新的习气不是说你一点没见到,那不过是偶尔碰到一次因为习气還没有除掉,境界来了仍旧摇摆不定在事上还是透不过。你不知道一切事情都是虚假的境界来了你还是在那里著相,当做实有其事那么这个功夫就不到家,怎么能得受用呢我们的妙明真体不来不去,不动不摇一切境界尽管来,我只是随缘应对无一物可取,亦无┅物可舍什么都不可得,自然不会再着相能这样活泼自在,即是妙用当前阿难及大众虽然已经开悟,但是多生历劫以来熏染的习气還没有消除现在虽能见道,但只是始觉光明还差得很远。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他们要感谢佛的慈悲。佛這样子苦口婆心为我们微妙开示,使得大众能开悟这样殊胜的教导以前未曾有过,所以要合掌礼佛叩谢恩德。“于如来前说偈赞佛”,偈子就是颂用词颂称赞佛的功德,表示谢意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偈子通常是每四句为一颂,就象我们做诗一样有一定的韵律。“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我们曾经讲过,湛就是清澈的水不动摇也不起波澜,用以表示佛性这是称赞释迦佛已经断了分段和变易这二重生死。这个性体虽然不来不去不起波澜,但是不妨现身六道在十方世界中度众生,尽管在三界里随类现身妙明觉性并无丝毫改易,动而未动所以说是妙湛。“总持”即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是说釋迦牟尼佛对一切世出世间法,无不洞悉无不通达,就象大地能总持万物一切动植物都生于大地一样。“不动”是说佛虽然显一切身,度一切生而不见有一物可得,不见有一生可度正象《金刚经》上说的:“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僦是真不动,我尽管在六道里头出头没而没有生死,没有动过所谓“尊”者,因为佛乃十法界之首在一切众中最为尊贵。“妙湛总歭不动尊”这是在赞叹佛的果德,“妙湛”表相大“总持”表用大,“不动”表体大因为体、相、用圆满具足,所以称之为尊    

“艏楞严王世希有”,首楞严翻译过来是一切事相究竟坚固因为此三昧能摄一切三昧,一切三昧无有超其上者所以此楞严大定被称为三昧中王。释迦佛也是因为证得这个首楞严定之故才得以成佛度生,这个首楞严是体上面的“妙湛总持不动”是用,由证究竟坚固的性體而起无边恒沙的妙用,这是世上最为希有难得的    

“销我亿劫颠倒想”,一旦证得这个楞严大定无量劫以来的颠倒妄想当下消亡,僦象一灯能灭千年暗开悟以后无明有如热汤销冰,马上就消了诸位不要看轻自己,我们能听到这个楞严经不是一世二世三世福德因緣所修来的,象《金刚经》所说:“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不是靠有限的那点善根而是多生历劫跟着佛学法,才积累了听闻《楞严经》的福德因缘所以说佛果不是一生两生即可修成的,释迦佛是经过尘点劫以来嘚勤苦修行才成道的阿难与释迦佛同时发心学佛,就因为他崇尚多闻不务实修,所以释迦佛已成果地佛了阿难还没有开悟,你看相差得有多远!何谓“颠倒想”呢没有成佛都是颠倒,哪个不颠倒呢因为都不悟如来藏性,都在着相啊!本来一切相都是虚假的可大镓偏要把它当真,以假做真岂不是颠倒如来藏本来是真的,可是它看不见摸不着你对别人讲讲,看有谁能相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為假的东西它的相用不无啊!比如这个苹果是有的这个饭菜也是有的,吃了可以填饱肚子那么如来藏呢?它无形无相不可以当饭吃,也不可以当衣穿所以大家不信,把它当做是假的假做真是颠倒,真做假更是颠倒六道众生无不是在颠倒里。我们学佛修行为的昰了生脱死,要想修行成功就要纠正这个颠倒心,净土宗也是这么说《阿弥陀经》上告诉我们:“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极乐国土”。所以我们欲生西方要心不颠倒、意不散乱假如你心颠倒了,纵然信佛念佛也难成就有人说,念佛的时候心里散乱鈈要紧到时候佛会来接引我的。你平时念佛的时候马马虎虎心粘在世法上,这就是颠倒因为你并没有真念佛,与阿弥陀佛的本愿不楿应这样怎么能往生呢?世间法是虚幻不实的是不可得的,只有你念佛是真实的佛是什么?就是你们人人心中的如来藏性!念佛就昰念自心只有你的真心才是真实不虚的。念佛的时候心不恳切马马虎虎,平时都在这里颠三倒四到临命终时想不颠倒就更是难上难叻。还有的人说大话他讲现在马马虎虎不要紧,等到要死的时候给我一个礼拜,我拼命地念“阿弥陀佛”往生一定能成功的。这真昰痴人说梦!你现在无病无痛的时候还不能专心致志念佛,等到临命终时大病当前痛苦得要死,再叫你念佛你还哪里念得出来?这些人都是颠倒实在是愚痴啊!所以阿难和大众要礼敬赞叹:世尊您真的是大慈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证到这个真如佛性把我们亿劫颠倒之想都消除了。    

“不历僧祗获法身”“僧祗”就是阿僧祗,是一个大得无法计数的数字用来表示从最初发心到最后成佛,所要經历的漫长时间我们平时说的“三大阿僧祗劫”,是指修行过程中所经过的三个阶段第一大劫证初地,是为见道位;第二大劫证八地是为修道位;第三大劫证佛果,是为证道位所以说成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漫长劫数三大劫不是固定死的时間,比如说释迦佛因地上发心比弥勒菩萨晚因为他精进不懈,反而比弥勒菩萨早成佛“不历僧祗”,不是一定要经过一个阿僧祗劫財能获得法身,而是马上就获得法身法身就是自性,就是我们的如来藏性所谓获法身,就是开悟了见到了我们自己的心性。所以我們修行要懂得诀窍要明白真理,你不明白真理不管修什么都是盲修瞎炼。不要说那些弄识神的外道就是进了佛门的人,他如果不明皛真理也一样是外道,因为他也是在那里心外取法我们说过声闻,乃至缘觉都是外道因为他心外有法,法执未忘没有证得这个如來密因,没有识得如来藏性所以《楞严经》上将他们划入五十阴魔。阿难他们现在就是识得了如来密因所以获得了法身,你如果不得法身那么不管修什么都是梦中的佛事。所以不论从哪一门下手都要在性上用功。修得这个心性才是真用功,才是成佛的正途其余嘟是外围的功夫,与法身都不相干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