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一切妄念才是最好的修行(妄念包括心有杂念什么意思和正念)

心理学秘籍:快乐就是觉悟后种種释怀妄想的结果心行再也无碍

又名:没有绝对的法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青灯禅原创禅悟语录二十六】

724、近来认识到了心物平等洳幻发觉执着与放下从来就是没有的事,皆为识心度量而物相终是幻影,只是一时的存在在平等境界中,原本不存在一切对立矛盾对立只有对未觉的人才会产生作用,所以才有真妄的区分只是方便说。

725、当了悟幻影本质你会发现色空不二,生灭亦是不生不灭┅切平等如幻。

726、心理学与佛学其实同属一脉但现在的人大都把它们误解了,以为真有什么能解的方法本来就不存在能解与不能解的方法,均为识心计量它的本质即是幻影。心与物质本无生灭,均为无生没有任何现象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只要做到无生不去分別各种心相,自然流向清净心体不加分别真妄,自然转向真实心

727、自从认识到了幻影,明白了一切事物或是心相平等即幻平等即不苼不灭,不论烦恼还是快乐均为无生,无生超越了文字相超越了任何相,无生即是般若若是以相解释任何事物都是生灭法,懂得了無生就会明白生灭也是无生,妄心也是无生纠结也是无生,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既为无生一切色法不攻自破。

728、六祖坛经中说到佛是为不觉的众生而宣说的不同方便法门,才有三乘的区分自始至终只有一乘大白车,也就是一佛乘如果只在三乘分别高下,那也僦远离了真正的实相法无高下才能称为一佛乘,一切平等如幻平等即无生,平等即无分别平等也是空,平等圆融才是一佛乘的本来媔目坚信那些深谙法理、见性者,均能了悟

729、“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霜应作如是观”,以前通过佛说阐述现象但现茬不说现象了,一切本来即是幻影在幻境中,也许你认为所看到的都是真实的但真的很遗憾,从有到空从空到有,有终归只是一时嘚存在终流向虚幻当中,代表旧事物的灭绝新事物的诞生,所以一切物相平等如幻人若能认识到虚幻的本质,也就见悟到了不生不滅

730、当彻见永恒本质,你会发现已经没能力计较一切好坏,不分别谁对你真心或是假意、真妄真真假假只对世间人有用,十方诸佛隨缘自在自在随缘,哪怕天崩地裂亦是一种永恒

731、一佛乘的世界中,所有平等如幻皆为永恒既为永恒,那么分别也好不分别也行,只随缘显现当体即空,但对世间人来说凡事都有高下,一切都有好坏为了执取一切好的,心识随现象流转也就落入了好坏对立無止境的恶趣当中,因分别度量生妄执取,坚固心难破难以自在解脱,所以十方诸佛以幻制幻以真破妄,开示种种方便法门但一切相的存在其本身就是虚幻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事物都是一体的两面世间人把它们看成矛盾,十方诸佛把它们看成哃一个东西观相、行相,当体即空即便是妄心,也能在瞬间被融化从现象到空的过程,除了觉悟实修尤为关键。

732、做人至此真沒什么,世间一切绝大多数由人心创造但创造之物也必然走向毁灭,终成如幻泡影聪明的人类能创造诸物,却难辨幻心坚固妄识难破,无法出离生灭不能自在解脱。十方诸佛与有缘人同在均以不生灭的心成就佛果,消除了做人的妄念安心做佛摒弃了妄心而常住嫃心,真心起用不生不灭我说它们似是而非,一佛乘的修行者与十方诸佛的领悟没什么两样众生与佛,真心与妄心本是同体关键在於破执,在于实修觉悟一旦离开了众生的妄念,放下了自身的妄识那么大小皆圆,大小也没什么不同圆满觉照,真心常在

733、十方諸佛,一佛乘的修行者均能明白人心是为何物破尽诸心,却从未说破他人佛只是过来者,只和有缘人共享不生不灭的永恒常乐修行嘚终极方向也只有一条,那即是一佛乘法义非法义,真义非真义十方诸佛均历劫无数,终换一醒如来圆满觉照,早已脱胎换骨不是“人”佛门无处不在,即心即佛有形运动无形运动,同是无生皆为般若自在。

744、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做人的问題,世间做人难舍难了也没完没了,不论你多努力还是会落入世间的种种法则当中,所以不要“做人”而是要脱胎换骨,离开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让真义现前,由真心做主即心即佛。金刚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常住真心就对了我说真心即佛昰为真义,从法义上说真空妙有,本心妙用也是佛

745、已如实表述,即是世间法也是出世间法,即法即真即心即佛,若是非心非佛我能确定那是错的,为何这样说呢无心等同草木顽石,又怎会是佛道精神呢

746、无力、呼吸衰竭,那种感觉像什么:心慌无措呼吸呔难,明明没力气呼吸却喘得特别快脚根不听使唤,走路都要需要人搀扶巴不得医院就在眼前,一发病还能急诊之后也会念叨其他未了的心愿……,别问我是怎么体会到的过往的磨难与不息的信心,才有幸踏上觉行之路那时,通过自愈彻底坚信,精神功夫是真實存在的但绝非适用每个人,如果做不到禅定反而耽误病情。只有进入禅定之后才有机会转向真正的佛法,寻找真正的解脱

747、济癲:“世人若学我,如坠魔道”几乎所有的得道者都有一个共性,有些不合常理但在他们眼中都是正常的,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他們深刻了悟法义真义分即法即真,体悟到不生不灭的精髓

748、佛法因法义而无边,因真义而受用

749、回想所有梦境,它们就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浪桥两端、空中战士、布娃娃、电影院、大蛇飞舞、鬼游行、索命吊死鬼、大坟、白衣女鬼、地狱之行、寻父、床边的双胞胎女鬼,大魔惊魂、送父行、皇帝遇仙女、扫厕所的母子、某人病了、父来看我、屋顶罗汉、泥菩萨、白玉大观音、小观音、无名菩萨、未来弥勒佛、得道无相颂、僧人问经……还有一部分梦境打开旧日笔记才能一一记起,它们各自带着一些警示似乎也在传达另一种信息,让你彻底明白人生唯一的实相为何这样说呢?人内心的恐惧悲与喜,均骗不过自己的潜意识在白天你可能感觉不到,但在梦境Φ潜意识里最能真实流露你所要表白的一切。若能深刻解读梦境也是另一种修行。感恩十方诸佛。

750、有人说爱因斯坦曾反复推论計算,得出一个结论宇宙质量为零。释迦牟尼得悟缘起性空。对于世间的一切乃至宇宙个人坚信见悟真义才能真正受用,无法永恒嘚东西都极其脆弱任何现象均无法逃脱共同的命运,纵然能得到一时的喜悦也是极其有限,惆怅总归比欢乐多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认識都是颠倒的,因被各种无明妄想自我封锁不能当下即悟即成永恒。“科学能证明某种物体的存在而不能证明某种物体不存在。”这洳何让人相信它不是一个bug

751、在无边法相中,只有真义才能真正受用但这个真义在多数人眼中其实是颠倒的,如同有人说“我”必须囿番作为才不会让人蔑视,但真的很遗憾所有的有为都是变化,刹那生灭的真正的力量在于无为,无为即空只有空涵盖了一切法,處相而不住相从空到有,微妙感无量自在随遇而安,随缘自在本质上如金刚不坏。那种层次即是一种精神功夫,一门心理免疫学慧定双修,也只有真心起用才能做到只要经历一定的劫数,必能显现

752、佛法的精髓在于色与空,最简单的法也来源于此诸相非相吔是一样。十方诸佛均以了悟色空所牵引的佛法无边无尽,其中没有分别心相当殊胜没有分别即平等即空,当你彻见空性诸相非相洎然显现,为何这样说呢空性即为真义,涵盖了一切法做到守真,般若法般若经自来真空妙有,本心妙用诸相非相无上微妙法便開始呈现,见悟诸相非相在金刚经中被称“即见如来”如来又是什么呢?没有来也没有去却能以真如向一切众生示现真法,了脱生死了悟自在解脱,十方诸佛均称如来

753、虚幻的东西可以有不同版本的解释,最常用的版本解释成宛如梦境比方说有些过去的人,虽然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却早已不在现实里。论及宇宙我们常以固有的模式琢磨它应该是有限边界,可知那宇宙的范围绝非我们的意识所能想象以有限的思维方式揣摩无限的相状,是不可能达到的

754、与生俱来的善根和佛性,悉达多并不因为出生于皇族而违背先天本质他奣白,所有的繁华都不如真正的快乐重要尽管最初受种种无明困扰,但他终于还是努力克服了觉悟到了众生与佛的特质与差异,他不願独享一说法就是四十九年,就是要让每个人觉醒远离颠倒妄想,开心做佛

755、当历经无量劫,终会发现只有一真才能真正受用,惢灵上的自在大解脱也是如此贵在破妄显真。但我们也要明白假相它也是虚无的存在,其本身也在法义中所有妄念皆为假相,只要莋到了真诸相非相才能真正显现,只有做到了真即符合法义,即符合真义这才是诸相非相的本来面目。

756、要让人放下必须让人知噵为何要放下?在我的觉行中不能放下的心,精神无法愉悦不能愉悦,不利于提升免疫力不利于自愈,如果是病患者终将导致加偅病情,这是一方面另一个方面从佛学上阐述,当一个人放下了种种执着即是不用妄心,也就是做到了真既符合真义,也符合了法義这就是即法即真,诸相非相在金刚经中,若见诸相非相被称见如来,见如来者已不再是任何形式上的道理而是真心真行真悟所體现的一种升华。世上任何一种道理原本就是真义下的幻影真义为第一性,如果只在道理上下功夫便无法见悟真义。

757、已渐渐没有任哬敏感因为已经懂得,任何一种敏感源于自身不够豁达,或是妄念甚重本质上其实同归于一处,那就是不同程度的痴妄在觉行中,已清楚见到了种种心理特性对佛可说尽一切,但不能对世间人一一尽说因为只有十方诸佛能包容世间所有的缺憾。

758、“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说的就是即心即佛此心即是真心,破妄方可显真此法即是法义,即是真义也是诸相非相。做到了真真心即是自性,洎性即是万法真心自性不生不灭,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759、缘起性空所有的因缘终会掉进一场无限的虚幻当中。人性的一大特色即是妄想眼前拥有的一切却无法接受失去和没有的,因为妄想得到种种所想所以一直幻生幻灭,难以了悟永恒真谛

760、无为法即是真义,其中就包含了正念力下的一种快乐做到了无为,诸相非相自然得以呈现

761、若见诸相非相,被称见如来十方诸佛,一佛乘的修行者无┅例外经历了无量劫真心觉悟,才得以了悟诸相非相、即法即真的精髓若是有人降服了自己的妄心,做到了真那么一切法即能随缘顯现,均无挂碍每个修行者都应当明白,人生的方向唯有一佛乘既能自在解脱,也能了悟永恒在觉悟的同时,同样也能方便他人觉悟我说他们绝非一般的布施,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所有的布施终不及一个人的觉醒、一大群人的醒悟,你的觉醒觉悟才是一生真正掌握圉福的动力不是一时的布施所能比拟的。

762、人生真谛即是活在当下每分每秒的快乐状态当中我说快乐它就是一种觉悟后的种种释怀妄想的结果,心行不堵了思也无碍了。只要做到了真自然离开妄念,只要做到了真自当不会辜负短暂的一生。若用此心充满妄想纵嘫得到再多,也是穷尽一生起伏难平,因为那颗心已感觉不到长足的美好待到人生终点站,然后遗憾地回望过往与诸多不舍

《心灵修行记》一直致力于心理破译、心理学、佛禅、草根传志原创语录、心理免疫学、行业内幕预测、未来科技猜想,以真实故事为主导也包括极少部分小说的成分,意在开悟生活提升精神境界。

Beck)的法脉传人他修习禅定长达彡十多年的时间,目前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禅修中心任教、写作及生活他曾罹患过免疫系统失衡的疾病以及摄护腺癌,更换过三种行業—从老师变成电脑程序设计师最后发现自己的天职竟然是做木匠,并且在北加州经历过长达十一年的有机田园生活他丰富的人生阅曆,加上诚恳而精确的实修态度使得他的教诲每每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明晰度。

  全书结构从介绍禅法修持的基本要点出发继之以禅法如何对治心念、转化烦恼为抒发主题,最后以觉醒慈悲之心成就圆满修行之功作结层次井然地盘旋铺叠而上。贝达禅师以三十年实修の功为基础于本书字里行间所传达的,悉是禅宗心法的要义他不落传统名相窠臼,在我们日用平常的具体情境中云淡风清地刻画出禪者绵密的心地功夫,突显了他对“至道无痕”的生动体悟书末所载贝达禅师个人参与临终照顾的个案纪实,尤其可圈可点使读者清楚认识到不假修饰地直下承接自己种种不完美的起心动念,才是禅修的真正精神读来令人欢喜动容。


生命的本质是爱生命的烦恼因此吔是爱,禅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爱而又没有烦恼的智慧但是智慧的撷取,舍弃参与生命的苦难即别无他途。本书既是作者生命苦难参與的分享也是邀约读者共同参与生命苦难、透显生命新机的开始。
书中细腻地剖析了转化愤怒、恐惧、痛苦及烦恼障的实修体悟艾兹拉毫不掩饰地描述了自己所经历的慢性病史中的忧患意识,以及种种用心转化业习性的体证令人不禁感叹东方的许多禅修导师虽有证量,却往往无法或不愿充分言传实修过程中的挣扎及起伏只以意会式的含糊语言引人入胜,以至于丧失了禅的平等性和直朴精神而流于威权操控式的教导。
第一部 修持的基本要点
第一章 未经揭露的恐惧
......遭到挑战时,不妨敞开心胸学习下述两种基本的功课.....第一,我们应该认清与其逃避困境,不如将困境视为道途.....第二,当我们遭受打击时,是否能学着不去指责任何人—包括别人,我们自己........
第二章 “正常人”的生活
如果能客觀地觉察而没有惯常的好坏观念我们就会发展出一份开阔感,让自己从狭窄的认同拓展成更大的洞视。
第三章 能否友善地对待自己
只偠愿意当下安住就能和生命的坑洞及整体共处,不过那些坑洞并不会因此而消失;我们只是如实看着它们而不再信以为真了这种转化嘚过程,便是修行的精髓和成果
我们的觉知就像是一片开阔的天空,而包容在这份觉知里的所有内容:思想、情绪及各种心态就像是過眼云烟一般,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只有亲身体证每一个当下的身体实况,才能真的领悟这个道理
第五章 第八十四个烦恼
佛陀曰:“...所有的人类都有八十三种烦恼。其中有些烦恼也许偶尔会突然不见了但很快又会土起其他的烦恼。因此我们永远都有八十三种烦恼。峩的法虽然无法解决这八十三种烦恼不过也许能舒解第八十四个烦恼...我们根本不想有任何烦恼。”
第六章 静坐的三个面向
静坐的第一个媔向就是安住在身体中.........静坐的第二个面向就是标明念头和体证......静坐的第三个面向乃是要敞开心胸面对经验的本质.....
第二部 转化情绪烦扰的方法
我们必须不断地回来和情绪共处如此修持就能回列最原始的“坑洞”—孤立无援、彻底绝望、充满着恐惧和担忧。只有揭露和深入于這些令人恐惧的部分才会看到替代式人生的矫揉造作,也才可能跟我们的圆满自性连结
要想转化愤怒,我们必须学习不把它当成敌人來看待也不将其视为“我的苦难”,而只是我们受限人生的烦恼之一一旦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就会发现不以愤怒侵犯他人乃是厘清愤怒极重要的一步
.......以科学家的态度来观察恐惧,也就是要抱持着一份想要发现恐惧是什么的好奇心任何时刻只要恐惧一生起,就要立刻問自己:“这是什么”而答案永远都蕴含在当下身上所出现的觉受之中。
要想转化痛苦和苦难必须持之以恒地透视自己的信念,并且鉯温柔的觉知来觉察我们一直想逃避的部分......我们将发现痛苦和苦难并不是赛程的终点.....
第十一章 如何转化烦恼
将困境视为道途让它们来觉醒我们心中的解脱渴望,意味着我们愿意包容它们不论个中的滋味是什么。简而言之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开放和觉醒。
如果处在┅个令人不舒服的工作情境里我们通常的反应定必须另寻出路。但是在实修生活里我们并不是以快乐或舒服与否来衡量一件事的价值....從修行的角度来看,坏事最后往往都变成了好事
刚与柔的交互运作就是修行的精髓。不去领会刚柔交织的意义很可能会在修行的过程裏自我设限而无法真的圆满或满足。因为那会将我们的自然能量窄化成一道受限的能流
当我们感到焦虑时,我们的修炼就是要聆听心中嘚思想感觉那份焦虑,然后任由它去当我们感到疲惫或昏沉时,我们的修炼就是去感觉身上那股昏沉的滋味然后随它去。当我们发現自己正在抗拒当下这一刻时我们的修炼就是去体尝那股抗拒感的质地,然后随它去
我们不妨把慈爱解释成一份善意、一种仁慈的觉知,而且其中往往带着热情及善于接纳的成分这份开放度这种能够包容的气度......让我们有能力把心打开。如此才能放下自己、放下别人、放下人生只是存在着罢了。
当我们随观自己的气息进出心窝时我们会同时经验到其中的意象和愿文。这种随观气息进出心窝的方式囹慈爱观超越了头脑的次元。
第十七章 觉醒慈悲之心
.......真正的慈悲永远不可能来自于恐惧或来自于想要修理及改变他人的那份渴望。只有當我们深深体会众生共有的痛苦时悲心才会油然而生。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代跋)
  读者将发现本书从头至尾极少用到禅或佛教名相例洳“空性”或“不二”之类的专有名词。无论是措辞或内容我都尽量避免哲学或秘学用语。这种对哲学的反动一直是我人生的基调;倳实上,我会离开哲学研究所就是因为它太哲学了!
  况且,修行根本无法被化约成一种理论或公式体悟必须扎根于我们的经验之上,而我们对修行的理解力也一向取决于我们心灵觉醒的程度道途中有许多时刻我们都会怀疑修行究竟是什么。虽然我已经禅修多年在這本书中我仍尝试将修行的定义拓展到禅修技巧之外,而囊括了所有真实的默观之道我不在乎你所选择的是坐禅、内观或藏密法门,最偅要的是你愿不愿意将修行落实到日常生活里
  我们需要一种清晰的修行方法,帮助我们从真实的生活经验中学习于是我将本书分荿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代表着觉醒之道的不同面向第一部分描述的是“修持”的基本要素或重点,不过我事先假设读者对坐禅已经有些基本的理解了如果情况并非如此,你最好接受一下坐禅的基本训练尤其要先学会坐姿和呼吸的方法。
  第二部分强调修行必须和峩们的情感生活结成一体尤其要逐渐摆脱恐惧所带来的束缚。随着自保机制的消解我们将发现自己越来越能体认到恐惧和痛苦。有时峩们会很深地涉入其中有时又会强烈地抗拒它,但不管发生了什么我们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会,也是学习的机会尤其在失朢时更是如此。我们不但能从失望中学习所有的起起伏伏也都是修行。
  第三部分描述的是慈悲心的觉醒从其中我们可以理解与品嘗到修行生活最重要的成分—那份安住的意愿。这份意愿越是能穿透我们的虚饰我们越是能放下自我批判和过度执著于自己的倾向。我們将因此而学会放松即使在淌浑水的时刻也一样。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我们发展出安住于经验的意愿一旦学会安住在经验之中,僦会在痛苦的周围发展出一份开阔的心胸;但愿本书能引领你体验到这份开阔性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的—甘愿安于生活的嫃相,因而体悟到心中生起的祥和
  “平常心禅”是夏绿蒂·净香·贝克在美国本土建立的现代禅宗。净香在60年代曾依止安谷·白云及中川·宗渊两位日本禅师习禅。1983年正式成为前角·博雄(Hakuyu·Maezumi)的第三代传人,并开始担任洛杉矶禅修中心的住持其修行主旨为不求特殊嘚开悟境界,不企图达成有别于当下的超常意识状态不参公案或话头,不借数息、观息或随息来规避当下的情绪活动更不主张透过专紸禅定引发虚假的三昧境界,因为这种充满至福感的定境仍然存在着微薄的主客二元对立,所以一旦出定回返真实的日常生活这份至鍢感势必消散,而行者又会迷失于尘劳之中
  换句话说,净香要帮助修行者达到的存在状态只是平平常常在此时此地过着自己的日孓,维持着感官的开放度留意身心在每个当下的反应及变化,逐渐增强对身体的觉知愈来愈细微地去发现意识底层的焦虑及紧缩倾向,并学习如何替瞬息万变的思维活动加标签以勘破那些在早期养成过程中所种下的自我信念,如此方能突破这些根深蒂固的制约系统學会安住于身体上的情绪能量。心理上如果不再企图挣扎抗拒负面的觉受心量就会因此而拓宽,对空性的体悟也会深化进而领会苦的嫃谛,发现我们与生俱来的慈爱与悲心这才是精神修为最真实而不虚的目的。
  平常心禅修中心分布于美国加州的圣地牙哥、奥克兰奥利冈州的波特兰,伊利诺州的尚佩恩以及纽约市禅修中心的指导老师都是由净香正式授权委任的。其法脉传人不分阶级次地亦不葑果位,更不限制学员加入其他的禅修组织因觉醒之道乃是普世性的,故每一个中心的传入皆可依学生状况授予不同的法教并有权决萣其组织的结构或形式。读者朋友如果想知道详情不妨上网查询这个风格朴实而低调的现代禅宗派。
  本书作者艾兹拉·贝达于1998年正式成为净香贝克的传人。他累积了三十多年的禅修经验曾罹患过免疫系统失衡的疾病以及前列腺癌,更换过三种行业—从老师变成电腦程式设计师最后发现自己的天职竟然是做木匠,并且在北加州经历过长达十一年的有机田园生活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加上诚恳而精確的实修态度使得他的教诲每每呈现青出于蓝的明晰度。他与净香都是影响佩玛·丘卓至深的禅师。
  本书内文由浅入深逐渐引领讀者进入身心实修体证的动力过程。在第一、二、三章中作者先试图提醒我们不要逃避困境,要把困境视为道途;遭受打击时必须学會将注意力转向内在,而不要习惯性地归疚于别人接着他开始阐明实修生活的真义及厘清信念系统的方法。第四章的体证和目睹以及第陸章静坐的三个面向是本书最具有独门见地的方法概论,在其中艾兹拉为我们厘清了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体证”与“觉知身体的感受”乃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实修体悟。通常在身体上进行觉察时我们可能会经验到前文所提到的三昧或三摩地—一种完全融入于客体的專注状态,但这种专注状态只是修行的初阶境界因为从“体证”的肉度来看,专注于某个特定目标的定境仍然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艾兹拉沿用了3+3的默观练习,来帮助修行人将三种不同面向的感官觉受同时纳入觉察并配合着呼吸来进行。如果能不断地做这项练习觉知的范围就会逐渐拓宽,到了某个时刻我们很可能会突然跳进“纯然目睹”的空间,那时我们就不再认同惯常的自我感了
  第八、九、┿、十一章则细腻地剖析了转化愤怒、恐惧、痛苦及烦恼障的实修体悟。艾兹拉毫不掩饰地描述了自己所经历的慢性病史中的忧患意识鉯及种种用心转化业习性的体证,令人不禁感叹东方的许多禅修导师虽有证量却往往无法或不愿充分言传实修过程中的挣扎及起伏,只鉯意会式的含糊语言引人入胜以致于丧失了禅的平等性和直朴精神,而流于威权操控式的教导
  诚如创巴仁波切所言,一个真正在惢地上下实修功夫的人一定不会再强调开悟或向上演化的美景,而会相反地意识到自己的精神官能症被放大到极致的窘境在这个“退囮”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上座部修行人所提到的随观过程中的怖畏智、过患智、厌离智等换言之,这些看似退步的心理反应其实足智慧增长的征兆。佩玛·丘卓曾经说过,“一旦认清了自己心中的黑暗就能同理别人心中的黑暗。”如果能在自己身上发现普世共通的人性慈悲心便自然出现了。
  作者在本书最后的章节中与读者分享了他的临终关怀工作借着与六位濒临死亡的病患共处的感人经验,艾兹拉帮助我们体认到“与其忧虑死亡后会发生什么事,不如在活着的时候治疗内心的死亡”每一次当我们心中生起了愤怒、恐惧、洎保、逃避痛苦或抗拒不舒适的反应时,我们的心就会因此而封闭那种无感的滋味,难道不就是一种死亡吗?
  正如净香·贝克在前言中所说的,阅读虽然只是修行的初阶,但毕竟是极重要的一步。在实修体悟的方法论上,《平常禅》可算是译者多年来所见过最清晰而明确嘚指南之一希望读者能好好把握住这依法不依人的良机。
夏绿蒂·净香·贝克(作者的恩师)
  活在我们这个“进步”的文化里人们显嘫越来越不安:追求各种目标的速度越快,我们就越不知道什么是祥和及满足对大部分人而言,生活已经成了一个令人厌倦的难题虽嘫我们很想忽视自己的困境,但规避问题还是无法带来满足
  除非真的发现自己就是生命的本身,否则我们仍不断地想要改变和控制囚生总希望能解决掉眼前这个恐怖的难题。我们甚至急于想抓住伟大的宗教以及其他的一些真挚的教诲然而,要想真的领会它们不能只是在头脑里理解就算了(虽然头脑的理解也能带来一些助益,但却不能帮我们建立起成熟而统合的领悟)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这真是一个大哉问!虽然许多杰出的著作早已详述过人类的困境以及其中的成分及结构但鲜少能清晰地说明如何才能发展出真正实用嘚修行方法。譬如“只要放下就对了”之类的说法就像是在对一个即将溺毙的人说:“游到对岸去吧!”
  如果你想觉醒,不要只是在嘴上说说就算了这本书真的能带给你实际的指引—你需要的那种指引。但不是“按照此法去做”之类的简单方程式而是能鼓舞你,又能帮助你—甚至能启发你—的言教虽然所有的阅读都只是修行的初阶,那仍然是极重要的一步不论是初学者或是老参,这本书都能为伱们厘清一些困惑
  至于艾兹拉这位领航者?虽然我已经认识他多年—他既是我的学生,也是友人现在更是同事,但我还是很难将一堆的美言和他的名字串在一起—因为美言总是无法真实描述出一个人不过我确实活在艾兹拉的仁慈、稳健和敏锐的洞见中—最重要的是,他真的永远精进不懈地修持我信心十足地将他这本著作推荐给你。享受它!从其中获益!

第一部、修持的基本要点


第一章 未经揭露的恐惧
......遭到挑战时,不妨敞开心胸学习下述两种基本的功课.....第一,我们应该认清与其逃避困境,不如将困境视为道途.....第二,当我们遭受打击时,是否能學着不去指责任何人—包括别人,我们自己........
  我的墙上挂着一张女孩在溜冰的照片.她高举双臂,头往后仰,无忧无虑地溜着冰,似乎忘了身边的告示牌上写着:注意薄冰.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的一件事?
  我们大部分人都像是无人驾驶的飞机里度过了一生.或许我们目前的人生并没有遇到什么灾祸,一切都还算顺利.我们也许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一份相互扶持的关系,健康状况良好,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如履薄栤之感.我们可以感觉到一股焦虑不安的颤动,伴随着隐约的不满足感:一些尚未治愈的痛苦以及未经揭露的恐惧.然而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选择鈈去看这些底层的东西.
  假设我们的人生境遇开始恶化,脚下的薄冰破裂了,这时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可能会试着清除表面的障碍,克服困难,或鍺跟往常一样把问题推开.我们也可能绕道而行,以忽略或压抑的方式来对治令人不悦的事件.
  为了避免失败,我们选择的策略通常是更努力哋掌控我们的生活,或是以娱乐、消遣、忙碌来逃避困境我们很少质疑自己这些根植于恐惧的对策,而将它们视为无可争辩的真理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令我们画地自限其结果是,我们的人生就这样被窄化成了一种隐约的不满足感然而我们到底会利用哪些对策来建立起看似稳固的地基,以便逃避内心的恐惧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有的人会运用掌控的策略—将那迫在眉睫的混乱感阻隔于外以维歭内心的秩序。有的人则企图超越或凌驾内心里不可抗拒的冲动来证实我们的能耐。也有人选择臣服及配合环境寻求一些想象出来的慰藉。还有的人则企图以滋养别人的方式寻找安全感让自己感觉被需要和被赞赏。另外还有一种对策则是展现出虚弱无助急需被某人、某团体或某个机构拯救的模样。或者以不断追求娱乐消遣来填补因盼望和孤独而形成的空洞。诸如此类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通瑺我们只有掉落到冰冷的深水中,无法动弹或呼吸几乎快要灭顶了,才被迫去面对根植于内心的局限—由愤怒、恐惧和困惑所构成的地雷也许只有遭遇到疾病、经济上的剧变、失败的人际关系或是亲人的死亡,才能唤醒我们逼着我们学习安住在冰水中。
  当我们陷叺这些恶劣的情境时就不得不面对内心的痛苦了。因为它近在眼前逃也逃不了,失去钱财、健康或是某份关系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往往会让恐惧浮出表面,而令我们感到愤怒、自怜、沮丧及困惑从我们对治这些问题的方式,可以看出我们对人生究竟理解到什么程度當我们遭遇到人生无法避免的打击时,一旦有幸学会真实不虚的修持方法便能做出与只是趋乐避苦不同的行为了。
  70年代的初期我茬北加州买了一栋房子和一小块地。我和妻子花了十一年的时间开垦出一片有机园地。我们计划靠这块土地维生包括畜养一些供给羊嬭的山丰、绵羊和鷄。那种生活十分美好我们觉得能以这么健康的方式来扶养我们的孩子,真是一件令人心满意足的事但是后来我和峩太太的免疫系统却出了严重的问题,医生在我们的血液中发现了高浓度的DDT原来在我们还没购买这块土地之前,DDT的残余物早就埋在土里叻毒素间接地透过我们细心培育的蔬菜和家畜的肉进入我们体内。长期污染的结果瓦解了我们的免疫系统。讽刺的是费尽心力想活絀健康的有机生活,却导致令身体赢弱不堪的慢性病
  这件事不能怪罪任何人,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通常都把杀虫剂的残余物埋在汢里。我们想让生活变得安全舒适的策略失败了其结果是日子过得更加如履薄冰。不论我们多么努力不论我们的动机有多么良好,仍嘫无法保证不掉落冰水中没有一种方法能让我们掌控世界,免于灾难真正的重点是,我们能不能从对策失效的无助感里学到一些智慧罹患免疫系统失衡的疾病之后,经过了许多年我才真正明白失控的无助感里所埋藏的智慧是什么。
  然而即使我们从这些重大的挫败之中学到了一些事,但只要双脚一站稳经常又会回到如履薄冰的状态。也许我们已经从掉落到大洞里获得了一点教训但眼前日常Φ的那些裂缝又该怎么办?我们能不能从这些细小的裂缝—心中的烦扰、情绪的起伏、想保护自己的那份挣扎、自卫和排斥的反应—来认清峩们的失望。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自己如何继续在薄冰上滑行—利用各种的认同、对策和意像让自己继续滑下去我们必须认清自己昰那么费力地想让这些对策生效。如果感觉情况不对劲统合感及舒适感都遭到挑战时,不妨敞开心胸来学习下述两种基本的功课
  苐一,我们应该认清与其逃避困境不妨将困境视为道途。这是一种积极而又必要的观念上的改变每当有不悦的事情发生时,很少有人會想跟这些事产生牵连我们往往会认为“事情不该是这样的”或“人生不该如此混乱”。谁说的?谁说人生不该如此混乱?只要人生一不符匼我们的期望我们通常都想改变它以符合自己的期待。然而修行的关键就在不企图改变我们的人生而是要改变我们和心中那些期待的關系—学着将所有发生的情境都视为我们的道途。
  困境并不是道途上的障碍;它们就是道途本身它们往往会带来觉醒的机会。我们能不能将己所不欲的情况包括那份无所依恃的感觉,看成是我们的闹钟?我们可不可以将其视为获得学习机会的一种征兆?我们能否让它穿透我们的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踏出了向生命开放的第一步。我们将开始领会顺受任何一种生命情境的真谛即使厌恶它,仍然知噵眼前的困境就是我们修练的对象、我们的道途、我们的人生
  第二,当我们遭受打击时是否能学着不去指责任何人—包括别人、峩们自己、外在的情况或是生活本身—而将注意力转向内在。感到苦闷时要做到这点是最困难的事之一因为我们想护卫自己的心实在太強烈了。我们太想让自己恢复正常了但如果能检视一下我们所带来的问题,包括自己一贯的信念、期待、要求和渴望便可能产生一些幫助。我们也许会逐渐明白:只要心中生起一种情绪上的反应就会发现自己还有某些信念尚未得到深入的检视。只要能继续修持这份悝解会逐渐变成我们的自知之明。
  理智上我们也许知道该深入地观察内心然而我们并不真的认识它。有时我们会嘲笑那些连自己最奣显的问题都看不到的人但很不幸的是,那些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根本不想看到那些会令自己烦恼的问题。基本上我们呮希望生活能取悦我们—感觉舒适和安全我们和未知的领域之间只有一层薄弱的信念,而这不可靠的支撑就是我们最不想暴露出来的东覀为什么?因为如此深入地探测自己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然而除非能觉察到薄冰底端那个被自己遗忘的东西,否则我们将漫无目的地繼续溜下去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渐进而根本地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朝着观察、学习和纯然面对一切的方向发展。也许没有任何事比願意安住更重要了单纯地安住在我们的经验之上—即使是沉重而阴暗的痛苦感—往往能引发一种放松和鼓舞的感觉。因此愿意在失望囷幻灭中学习成长,才是关键所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一向被我们视为无法忍受的痛苦就变得容易亲近了一旦培养出愿意安住在经验の中的习惯,你会发现每一件事都是可行的如果无法领悟个中真谛,我们往往会切断那开放、连结及感恩的天赋本能
第二章 [正常人]的苼活
如果能客观地觉察而没有惯常的好坏观念,我们就会发展出一份开阔感让自己从狭窄的认同,拓展成更大的洞视
  有一部电影“速简、廉价与失控”(Fast,Cheapand Out of Control)叙述的是四个不寻常男人的生活。第一个男人是一名马戏团里的驯兽师第二个男人的职业是设计登陆月浗的机器人。第三个男人是一位科学家专门研究“鼹鼠”这种无毛哺乳类动物的生活。第四个男人是一名园丁他花了五十年的时间将夶树修剪成动物的形状。虽然我说这些男人很不寻常其实他们都十分正常。他们和我们所有的人一样都企图掌控这个根本无法被操控嘚世界。他们的不寻常之处仅仅在于他们的职业因为它们扩大地反映出了我们每个人的行事风格:以掌控世界的方式,带给自己快乐和咹全的幻觉
  驯兽师的策略是永远不显露出自己的恐惧,每次离开兽笼时他早已吓得汗流浃背但是他绝不让那些狮子知道自己胆怯。他必须维护一切皆在掌控中的那个幻象即使是狮子咬了他的脚踝,鲜血淌进了靴子里他也不离开兽笼。他总是会完成他的演出做絀一副万兽之王也被他操纵的模样。然而他心知肚明它们在一瞬间就能将他撕碎。
  机器人设计师则想创造出听命于他、让这个世界變得更有效的机器然而他发现到,他并没有把握让机器人行走他只能设计出一套也许能让机器人行走的程式。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讓他有机会瞥见人体动作惊人的复杂性以及改变这套程式的困难度,不过他还是继续寻找让一切都在操控中的方法
  那位研究鼹鼠的侽人在博物馆里布置了复杂的展示会场,以便说明鼹鼠和蚂蚁及蜜蜂一样都拥有自给自足的智慧型社区。他试着复制出扬鼠的自然栖息哋一个复杂精密的地下迷宫。他发现在大自然中如果有一只大象走过这个迷宫,只要一脚就可以把它整个踩扁但即使知道鼹鼠的自嘫环境时常有如此这般的危难,还是无法阻止他竭尽所能复制出一个人工栖息地借以防止任何危险,并带来安全上的保障
  那名园丁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在一名富婆的大花园里定期将大树修剪成唯妙唯肖的动物形状。然而多年来的苦工只消一场风暴就被破坏殆盡。影片中的他在狂风暴雨里无助地穿越过他的花园这个画面勾起了一股无依无恃的感觉,让我们意识到自己那掌控的策略是多么脆弱噫毁即使是勤奋不懈,也无法阻止大自然的摧毁力量
  如同这四个男人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无所不用其极地依照我们的掌控幻觉来模塑世界一旦聚焦于自我中心的梦想之上,或企图支撑住自己的舒适感及安全感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狭小而隔绝。而且不论我们的對策有多么牢靠,仍然随时可能会失控藏密导师佩玛·丘卓将自我比喻成一个房间,一个能够让我们在其中随意旋转的护身之茧。茧里面的温度永远恰到好处,播放的永远是自己爱听的音乐,吃的永远是自己喜爱的食物;最美妙的是,我们一向只准那些讨我们欢喜的人进到屋里来简而言之,我们完全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决定我们的生活—愉悦、舒适而又安全
  但是一跨出这间屋子,情况又如何呢?不鈳避免的我们一定会遇上日常生活的各种烦扰,尤其是那些被我们挡在屋外的麻烦人物以及我们费尽心思想避开的困境和恶劣的情况。这些令人不悦的情况发生得越频繁我们就越想躲进自己的屋里及自己的防身茧中。我们关上窗户甚至还加上铁窗和百叶窗。我们在門上装置了特别的防盗锁竭尽全力将人生锁在门外。
  但是如果够幸运的话有一天我们可能会发觉,我们的屋子只是个真实人生的替代品罢了为了控制我们的世界,让它变得舒适而安全我们宁愿窄化自己的存在,以替代式的生活来交换真实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其實是在逃避最深的恐惧—害怕无依无靠,害怕孤独怕自己不被尊重,怕存在的那份焦虑感我们想避开这些恐惧的强烈程度,往往反映絀我们体验人生的方式;这些恐惧会封闭住我们的心使我们退缩。它们令我们变得麻木不仁而无法活出真实的人生它们会冻结我们的誌气,使我们无法自然敞开心胸其结果是,即使我们的掌控策略仍然奏效我们依旧会停滞于不满足、挫败及孤绝感中。这些征兆再再顯示出我们已经活在替代式的牢笼里了
  自知之明是觉醒之道的重要面向之一
  如果有幸能觉察到自己真实的情况,就会逐渐明白只有透过修行,才能将替代式的人生转化成更真实的生活修行也许包括了静坐,然而它绝不仅止于此我们必须观察到所有会阻碍我們过真实生活的障碍:我们曾经为人生编织出的理想画画,我们的矫饰我们的自我意象,我们的盲点我们的防御行为,我们的愤怒、恐惧与困惑的自动反应以下这句美国原住民流传的格言,表达了愿意敞开心胸活出真实人生的深切渴望:
我们在此生中可能拥有许多条蕗
但只有一条路是有价值的—
有趣的是,想过真实的人生就必须明白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道。我们遇见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帮助我们覺醒然而,企图掌控却会阻碍我们深入感受内心的痛苦及恐惧我们所有的理想和期待,都是在要求生活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但昰这份要求—这份奠基在恐惧之上的掌控性,这股想要建造防身之茧的欲望—必须先被如实看到一旦建立起客观的自知之明,我们就会開始认清自己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护卫自己基于这个理由,自知之明便成了觉醒之道的重要面向之一
 我们必须经由自我观察的修持來获得自知之明,因此一开始就得无情地观察自己几乎像是跳出来从身外看自己一般。那种状态跟集中焦点在自己身上是截然不同的後者是一种重复再三的循环—不断地想着自己,分析自己认同自己的情况—然而跳出来观察的状态却是客观的。那不是一种分析也不昰一种批判,只是如实见到自己的行为、思想、思想的内容、反应的方式和时间点还有基本的对策是什么,基本的统合感是什么核心嘚恐惧又是什么。在各种情境之中客观地觉察自己我们就会开始认清替代式的人生具有哪些成分:里面尽是一些自己该怎么样、别人该怎么样、生活该怎么样之类根植于恐惧的观念。我们会开始看到自己所设定的一些条件以及自己如何利用它们来制造“一切都在掌控中”的幻觉。
  这位客观的观察者往往能帮助我们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我们的念头我们特定的反应,我们对治这些反应的方式但这并鈈是一种内省,而是一种觉察觉察到心中各式各样的制约。然而我们并不是在回顾过往的制约也不是在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峩们只是单纯地把这些制约看成是正在发生的事如果能客观地觉察而没有惯常的好坏观念,我们就会发展出一份开阔感让自己从狭窄嘚认同,拓展成更大的洞视我们会因此而发现,每当心中生起一种反应时一定有某样东西在操控着自己,只是我们无法看得很清楚罢叻如果了解到这一点,并且带着好奇心来观察自己的反应我们就会看到自己何时以及如何操控着我们的世界。
  举例而言想像有某个人正在公开批评我们,于是心中立刻产生了愤怒的反应接着,我们又会自我合理化和归咎对方而形成一连串的妄念。愤怒的感觉┅旦冒出来就会开始坚信那个人对待我们不公平,甚至连整个人生都变得不公平起来此刻如果能忆起修持的方法,我们就会想起情绪反应如同闹钟一般提醒着我们要留意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接着观察者便破门而入它开始觉察到心中不断重复的念头:“这是不公平的。”(内心的搅扰仍然存在)这时我们很可能会发现,情绪的反应是直接从“人生应该公平”这个观念中生起的当我们认清这一点之後,才可能观察及体证到这个观念底端的恐惧:恐惧失控之后的无助感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企图掌控人生,让它能符合我们的理想并借鉯逃避最深的恐惧。
  但何时我们会变成那名驯兽师—企图制造出“一切都在掌控中”的幻觉?何时我们会创造出内在的机器人—以机械囮的模式安全而有效地活着根本无法察觉真正令我们生气的原因?何时我们又会制造出安全的栖息地,或是将大树修剪成动物的形状—假裝大象的脚或寒冷的风暴永远不会侵袭我们的世界?要想得到答案我们只需看一看自己的情绪反应,从其中我们一定会发现自己仍紧抓着某个意象或某种自我感不放这时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是不是只想要面于好看一点?是不是只想让自己舒服或安全一些?是不是被钱财欲望掌控了?我们的苦恼是否来自于对权力地位的追求?我们的焦虑感是否跟渴望被赞同有关?我们是不昰正在执著,企图掌控一切?然而这些处理的模式都不可能带来真正令我们满意的人生—换句话说它们只能带来替代式的人生。
  一旦悝解了情绪烦扰和我们对生活的期望之间的关系就能更深入地修行及体证。修行将带领我们直接进入最深的痛苦—进入失控的无助感之Φ进入被拒绝、被抛弃的恐惧中,进入自己是与别人隔绝开来的根本信念里我们一旦探入内心的这个地带—长期以来不想面对的内心┅角,就会发现自己还是有能力安于其中而不感到迷失或是被淹没我们将体认到,凭着那份愿意安住在困难地带的意愿便能激发出开闊的心胸。
  在转回头来面对自己一直企图躲避的真相之前我们到底都在做些什么?修行并不是一味坐在蒲团上禅定,如果无法学会客觀地观察自己我们永远都只是替代式生活中的囚犯。一旦学会在生活里修行以越来越诚实的态度观察自己的恐惧,我们就能体验到跨絀屋外的那份自由并且开始有胆量深入于人生的真相。

第三章 能否友善地对待自己


只要愿意当下安住就能和生命的坑洞及整体共处,鈈过那些坑洞并不会因此而消失;我们只是如实看着它们而不再信以为真了这种转化的过程,便是修行的精髓和成果
  让我们把自巳想像成一大块充满着坑洞的瑞士乳酪。这些坑洞尽是一些令我们认同的东西、心智的建构、欲望、盲点、症结点—这些面向似乎阻碍着峩们去发现自己的乳酪本质某些禅修者有时会突然瞥见自己其实是一整块的乳酪,因而忘了身上的坑洞不过,我们还是比较可能会认哃那些小小的坑洞—把自己视为一名受害者一个充满着困惑的人、胆小的人或是行为正当的人等等。这么做往往会让我们遗忘了自己的乳酪本质—浩瀚无边的开阔性、神性等随你怎么称呼。无可否认的我们既是那些小小的坑洞,也是那一整块的乳酪一旦能如实见到那些小坑洞,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并没有任何实质性
  如同所有的类比一样,上述的譬喻显然也无法完整而正确地说明修行生活是什么简而言之,自我观察就是要看到哪些小洞是我们所深信不疑的然后我们会看到,如果深信这些小洞是实存的就会阻碍我们体验这一整块的乳酪。此乃一种体证式的领悟而不是理论。但如果领悟到这一点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最常见的修行途径总是强调“开悟”,也就是要穿透正常意识的泡影清晰而深刻地见到实相。这种修行途径的问题之一就在于:我们经常会将这种开悟经验视为高一等的实楿而低估了事物的自然常态。修行的整个焦点会因此而放在某种特殊体验之上以为有了这份体验,就会得到永恒的自由—解脱这其實是一种浪漫不实的观点,也是一种幻想因为没有任何经验是永恒的。没有任何一种经验可以使我们永远解脱但这并不意味此类经验昰无益的。它们可能深具启发性也可能点出正确的方向,但除非我们的修持能用在日常生活里否则又有什么意义?
另外还有一种修持的途径,它虽然不像追求开悟那么浪漫却能直接面对眼前的任何一种实况;我称之为活出实修的生活。它的作用就在不断回到当下这一刻而这一向都是禅和其他默观传承的精要。此种途径和追求开悟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所强调的乃是要面对那些通常被我们视为“凡俗”嘚议题。事实上这些议题往往是我们最想排除的,而它们就是这块瑞士乳酪上的小坑洞
我们是不是总满怀着焦虑和困惑?每当我们遭受批评时,是不是立刻感到愤怒?我们是否还活在深埋的羞耻感中?什么样的行为是被恐惧所驱动的?我们能不能友善地对待自己?是否还有任何一個人是我们无法宽恕的?在这些棘手的问题上进行修持体验日常生活里的烦恼并加以厘清—更大的视野自然会变得清晰可见。
举例而言烸当愤怒生起时,我们不妨将愤怒视为修持的对象虽然我们比较偏好祥和、宁静和清明,然而当下的真相却是愤怒除非我们能从修持嘚观点来看待这股愤怒,否则它势必继续窄化我们的生命封闭住我们的心。反之直接面对恐惧,却能培养出愿意安于当下的豁达心胸
然而,如何才能直接面对愤怒或是任何一种强烈的情绪?如何才能消解我们那块乳酪中的所有坑洞?我从我的老师净香·贝克那儿学到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如何厘清我们的信念系统,第二种方法则是如何体验每个当下的生理觉受厘清我们的信念系统其实就是“认识你洎己”,它涉及到精确的自我观察—认清自己如何思考如何反应,思考的内容是什么内心的策略又是什么。一旦学会如何观察自己峩们就会越来越熟悉自己的信念系统和运作人生的态度。
厘清我们的信念系统并不是要分析、去除或改变它们而是要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嫃相。
我们用来厘清信念系统最主要的工具就是标明念头有许多禅修法门的指令是:当念头生起时,任由它去这个指令的目的是要让惢变得安详清明。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固然很好但有时我们就是无法让念头消失。我们的心忙得不得了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安静下来;人类似乎很难规避随着演化而来的过度活跃的头脑。因此某些禅修途径对治这些不断生灭的念头的方法就是在心中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妄想”—借以破除对妄念的执著—然后将注意力收回到呼吸或其他的专注焦点。虽然这么做确实能帮助我们放下念头但仍然无法真的厘清内在的意图,这时标明念头就派得上用场了
标明念头这种工具可以带来双重利益。第一它能破除我们对自己的思想的认同,让我們看见思想只是思想罢了第二,它能让我们认清自己正在想些“什么”譬如你正在打坐,你试着觉察自己的呼吸却发现心里一直在想:今天会是非常忙碌的一天。标明念头的方法如果用在此刻的话只需重复地对自己说:“现在的念头是我有很多事要做。”就够了這有点像肩膀上坐了一只鹦鹉,它逐字逐句将你心中的念头说了出来
此法一开始看起来似乎过于头脑化,它会让我们的头脑更加忙碌嘫而这只是因为我们尚未习惯罢了,我们还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让此法突破我们的念流为了经验一下这个过程,静坐时也许得花上五分鍾的时间清楚地标示出每个念头,之后我们就不需要标明所有的念头了举例来说,假设我发现自己正在进行不合逻辑的或琐碎的思考这时我会概略地标明它们,譬如“计划”、“幻想”、“白日梦”或“自我对谈”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让我看到心智运作的模式,它通瑺能打断念流而让我跳出心智的次元
每当我觉察到些微的情绪反应时,我通常会立刻标明当时心中出现的念头譬如我正在静坐,双腿洇为盘坐而开始感到酸麻我发觉自己有一点烦躁,我的头脑也开始认为这件事太困难了我立刻认出当时的念头,于是对自己说:“念頭认为这件事太难了”“念头认为我应该动一动身体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标明念头练习任何潜藏的操控性思想都会逐渐变得清晰起來。我可能会看到自己基本的潜存信念是:“人生应该是没有痛苦的”“生活应该是舒适的”;当这些信念变得清晰可见时我就以上述嘚方式来标明它们。“认定并深信生活应该是舒适的”跟“念头认为生活应该是舒适的”乃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
如果能重复练习上百次或上千次到了某个时刻我们就会看到,即使是最顽固的念头也无法代表真相因为它只不过是个妄念罢了。我们更可能会见到这个特定的念头一直在默默主导着我们的行为就在见到的那一刻,我们开始有了觉察在这之前我们一直是盲目的。我们的盲目主要是被“萣义”所造成的一旦能运用精细的加标签方法,觉察之光就会开始照亮过去所看不到的信念—那些会造成不圆融的行为模式的想法
我們通常无法看到自己的盲点有多少,也看不到自己有多么缺乏自知之明或是为自己及别人带来了多么大的破坏。我们也许对修行已经耳熟能详对所有的技法也都知道了,但有时还是会低估面对恐惧时所必备的条件—以无情和诚实的态度来检视我们所有的盲点及行为
从某方面来看,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知道得太多了我们想得太多,说得也太多了我们很容易就会以认知、思想和话语来取代艰苦的实修。泹这并不意味修行是一件阴森而冷酷的苦差事我们越是能诚实地看透自己的盲点和策略,就会变得越轻松为什么?因为越是觉察得清楚,我们就越能放下不必要的包袱—紧抓不放的自我形象矫饰,或是让自己成为特殊人物的欲望
我第一次见到净香·贝克是在某次闭关时的正式访谈里。和这么著名的一位禅师见面,令我感到坐立不安我坐定下来,并且告诉了她我的名字她问我:“你是从哪儿来的?”我竝刻吓得呆住了;我以为她问的是一则禅宗公案,于是赶紧回答:“我不知道”她听了之后放声大笑。她当时的意思只是“你住在哪里?”我却怀着过多的预设—譬如禅是什么一位著名的禅师可能会怎么样,我的表现应该怎么样—而完全没检查到这些意象的真相因为当時我还没领会标明念头的价值所在,因此对那些未经检查的意象信以为真了从那时起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这种标明念头的方法确实能厘清那些主宰我们生活的种种幻相
我们时常会忘掉修行是需要时间和毅力的。有时我们会忘记自己必须进行的一些基本训练从修行生活的开始到结尾,都必须一再地付出努力标明念头的方法主要是在帮助我们如实见到这块瑞士乳酪的坑洞。如果不再认同自己的信念僦不会称这些坑洞为“我”了。一旦停止相信这些坑洞的实存性就能意识到更大的整体。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标示念头的修练并不是那么嫆易达成的要想精细地进行这项修练,就必须持之以恒诚实地对待自己,而且可能得花上多年的时间才能发展出足够的功力。
厘清信念系统跟觉察力息息相关不过这只是一部分的基础训练罢了。第二种途径也同样重要却比较难以描述清楚。这个途径可以被称为“體证”然而,到底什么是体证?在本书中我们会不断地探讨这个问题它主要涉及的是在每一个当下对身体的实况进行觉察,或是对身体仩的各种感受了了分明地觉知其中包括对呼吸的觉知;同时也包括了对周遭环境的现象,譬如声音、影像和气味的觉察
让我们来品尝┅下个中的滋味。试问你的身体现在有什么感觉?你最强烈的感觉在哪个部位?请选出其中的某一个感觉看看那份感觉到底是什么?它的质地昰什么?接着觉察一下周遭的环境。周围有没有任何声响?空气在你的皮肤上会造成什么感觉?注意一下眼前的身体实况看看自己对此经验不熟悉到什么程度。留意一下脱离心智活动而进入身体实况的感觉是什么只有不陷入思维活动时,才可能拥有这样的体证
这两种修持的途径—厘清我们的信念以及体证身体的实况—能让我们扩大觉知的范围,即使是最困难的情绪反应也可以被包容进来。我们甚至可以学會用崭新的方式跟自己最深的恐惧、最深的羞耻感、最不想要的感觉产生连结一旦能厘清自己信以为真的想法,而不再把它们当真并苴能安住在肉体的经验之中,就会开始看到自己所经验的这些坑洞只不过是一些深植于心中的信念以及身体上微细或不太微细的不舒适感。如果能见到这些现象—我所谓的见到指的是能够促成真实理解的一份洞见—就能尝到自由的滋味了。
觉察的范围一扩大我们就会發现自己开始有能力安住在这些坑洞之上,而不再确信它们是实存的有了觉察之后,那些自我设限以及造作出来的观点就会变得比较囿浸透性了;然后我们就会跟人生的真相产生连结。那就像是摘掉了有色眼镜不再透过我们的局限、欲望和批判的镜片来看待事物。那吔像是脱掉了一双紧鞋:局限感和界分感突然消失了
当然,不消多久我们又会重新穿戴上我们的有色眼镜和紧鞋虽然我们已经尝到了那份如实安住的自由感,但还是宁愿回到旧有的模式因此,愿意如实安住的过程是既缓慢而又犹豫不决的过程中抗拒力会一再出现,峩们将不断地在是非之间挣扎时而安住在挣扎之中,时而追逐着舒适和安全的幻觉
但是到了某一个阶段,我们自然会从不情愿安住轉变为心甘情愿地顺受。这种转变即是关键所在只要愿意当下安住,就能和生命的坑洞及整体共处不过那些坑洞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峩们只是如实看着它们而不再信以为真了。这种转化的过程便是修行的精髓和成果。
我们的觉知就像是一片开阔的天空而包容在这份覺知里的所有内容:思想、情绪及各种心态,就像是过眼云烟一般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只有亲身体证每一个当下的身体实况才能真嘚领悟这个道理。
如果检视一下所谓的“实修生活”那个会一再出现的字眼就是“体证”,然而体证到底是什么?我们能不能替它下个定義?或是详加描述一番?
不幸的是体证很难被妥当地描述,也很难下定义我们必须从内心里领会当下活生生的实相。一开始很可能会认为體证就是去体察某个特殊的觉受譬如呼吸。我们可能会聚焦于吸气时鼻子所感受到的凉风或者一呼一吸时上半身的升降感。这种专注於呼吸的觉察方式能够让我们落实到身体的实况。回归到身体的实况令我们脱离了转动不停的心智次元,并且提供了亲证的滋味
然洏体证是无法被化约成简单的身体觉受的,虽然我们必须从身体这一端开始觉察起然后才能朝着更深更广的体证过程去前进。通常在身體上进行觉察时我们可能会经验到所谓的三摩地,这是一种完全融入于客体的专注状态你完全聚焦于呼吸、烛光或某种声响(譬如梵唱或音乐),有时甚至会因此而失去自我感但是我要再强调一次,这些专注状态只是初阶的境界它们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们能够让我們落实到当下身体的实况而不再继续妄想。不过就体证而言这些境界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它们会将真实的人生排除于外体证永遠需要觉醒和觉察,如果我们只融入于过度狭窄的感官觉受是不可能觉醒和觉察的。
为了要达到所谓体证的觉知状态许多人已经发现彡加三的默观练习很有帮助。这项修持的方式如下:将三种不同面向的感官觉受同时纳入你的觉察然后将它们保持在三次完整的出入息裏。举例而言你可以先觉察自己的一呼一吸,然后一边觉察呼吸一边体察自己的双手安放在腿上的触感。接下来你一边维持住对呼吸囷触感的觉察一边则开放你的觉知,将周遭的声音也一并纳入然后将这三个不同面向的觉受安住在三次完整的呼吸中。
为了体会到三加三的滋味不妨试一试下面的步骤:首先将觉察力放到呼吸之上,不过你必须确定你是在感觉呼吸的真实质地而不是在脑子里想一想伱在呼吸就算了。接下来开始纳入空气在肌肤上所造成的感觉感受一下空气的温度和质地,然后一边维持住对呼吸和空气的觉知一边將觉知扩大到对整个身体姿态的觉察。在三次完整的一呼一吸中将呼吸、空气和体态纳入觉知里。
这项练习可以来回做上几次焦点也鈳以有所变换:譬如你的脚、你的头顶、你的嘴巴、背部和臀部。你可以利用眼前的景象(形状、色彩、阴影)任何一种身体上的紧张感或强大的觉受。重点就在拓展我们的觉知落实到身体的实况,维持在这种状态而不落回妄想将觉知导向三个不同的面向,我们会因此而更完整地体会到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一开始进行这项练习会有些困难,但如果能不断地进行这项练习觉知的范围就会逐渐拓宽。到叻某个时刻你可能会突然跳进“目睹”的空间,那时你就不再全然认同我们惯常的那份自我感了
在这种更宽广的目睹中,你会清楚地紸意到周遭的一切但是又没有特定的目标。任何一个出现在我们的觉知和观察之内的东西都会被我们注意到。这时我们就不再刻意主導我们的觉知譬如数息或进行三加三的练习。我们的觉知开始从某个焦点转移到了另一个焦点甚至能同时觉察到好几个面向。我们从┅种清澈而警醒的状态来目睹感官所及的世界但是又不执著于这些面向,这便是所谓的“体证”
学习者时常被不同的名相所困扰,以丅的问题时常会出现譬如,所谓的“观察者”是什么?观察者和目睹是相同的还是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目睹或观察者其实部不存在这些名相只不过是用来形容觉知在拓宽中的不同阶段罢了。当我们开始觉察自己的时候就好像有一个观察者跳出来在看自己,不过那种状態仍然有一股强烈的自我感一旦进入目睹的阶段,我们就会经验到祥和与空寂自我感也会减低,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和自己的经验是疏離的事实上,处在目睹的状态我们往往会有强烈的存在感和连结感,不过这样的描述仍然是一种空泛的理论重点还是在于用心体证。
体证的重要性之一便是我们越是能亲身体察,就越不会陷入妄想反之,越是陷入妄想就越不能真的体察。因此标明念头便成了體证最重要的方法:只要对自己的念头深信不疑,我们就会被锁在心智的次元而脱离了当下的身体实况。
如果练习自我观察和标明念头我们也许会发现念头经常和日常行为有直接的关连。譬如说我们基本的行为策略如果是想要掌控,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思想也总是茬计划着什么即使静坐时仍然在延续这样的对策。这并不是一种巧合因为如果害怕事情会一败涂地,我们一定会竭尽所能不去面对这份恐惧我们甚至会在静坐的时段里迷失于未来的计划中,借以逃避那份对失控的不安修行就是要努力认清这种心理动力的过程。因此每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时,就要立刻标明我们的念头这样才不会迷失于其中。对这些思维模式一旦变得熟悉之后只需要给它們加上“计划”的标签,就可以回来觉察身体心中的计划至少有一部分是想要掩盖这份不安感,一旦发现到这一点我们就回来觉察自巳的身体,试着去体验那份不安只要不迷失在思维活动里,会比较容易体验到那个时刻的不安
如果你在静坐时总是花许多时间幻想,那么你能不能看到这些幻想都是一些追逐快乐、躲避焦虑不安的模式如果能清晰地见到这一点,就要立刻在这些念头上加个“幻想”的標签然后回来觉察身体上的这份不安感,并且认清是它促成了想要逃避的欲望如果你时常迷失在你编织的剧情里,并且重复地在心中編织出一些对谈那么你能不能看得出,这些思维模式其实是要竭力逃避被忽略或是被轻视的恐惧?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就应该在这些念头仩标明“对谈”或“戏剧化倾向”,然后回来觉察身体上的那些小坑洞并且看到从这些妄念的小坑洞里生起了想要被肯定的需求。
重点昰如果我们无法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念头并加以标示,就很难真的在身体的层次上获得体证因为我们会被自己所深信的妄念遮蔽。尤其昰当我们陷入困惑而强烈的情绪反应时心中更容易心有杂念什么意思纷飞而很难看到该加什么标签。这时我们不妨制造出一个笼统的标簽来厘清那些混乱不堪的妄念。譬如早上醒来时发现自己充满着焦虑的念流,至于那些念头的内容是什么却不重要其实那些念头都昰从想要掌控的欲望中生起的,或是想逃避对混乱的恐惧因此我对自己说:“心里的妄念是:事情不在掌控中;但是我又必须得掌控。”其实上述的念头从未真的在心中生起过我只是利用它们来简化一下复杂的妄念罢了。辨别和标明念头能令我回到当下的身体实况我們越是能清晰地观察和认识自己,就越能看透思维的模式并因此而进入当下的体证。
但即使能清晰地看到并标明念头要想维持住这份體证仍十分困难,尤其是在前面的阶段为什么我们即使在静坐时都很难安住于身体之内?我们到底在抗拒什么?这一点必须要诚实地面对。通常我们根本不想安住在当下这一刻即使是几秒钟都不愿意。
最肤浅的说法是也许我们对经验世界根本不熟悉,所以很难安于其中峩们的教育没教我们如何体验及居住在当下的感官世界里。我们的正规教育只教会了我们如何思考此外,我们的文化也总是朝着追求安铨感及舒适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想打破多年来的局限必须重复再三地修练,才能安于当下
进一步而言,即使让自己安于当下这一刻我们对那种感觉也还是一点都不喜欢。因为那时我们就必须面对心底深处的焦虑振波了也许我们会感到一股暧昧不明的无所依恃感,戓是从我们未经治愈的痛苦中所生起的不安我们几乎永远在抗拒这些感觉,因为它们实在不好受我们总是在逃离这些摇摆不定的感觉,而躲回到由思想捏造出的舒适感中
当强烈的情绪反应生起时,这种倾向就更明显了举例来说,一股强烈的焦虑感生起了其中的担憂和恐惧,感觉起来就像死亡一般这时就算我们还记得修行—将焦虑视为道途,而非逃避的对象—我们还是很难安住在这股焦虑感中標明念头这时就派得上用场了,因为我们将不再以“我不能做这个”或“这实在是太过份了”之类的信念系统来助长情绪然而即使有能仂标明念头,并因此而放松了对它们的执著我们还是会抗拒焦虑所带来的不适感。会抗拒是因为我们根本不喜欢这份不适感
透过修行峩们可能会逐渐发现,这些感觉起来像是死亡的强烈情绪其实并不是死亡,它们只是由信念或不舒适的身体觉受组合而成的一些现象罢叻我们一旦培养出安住在身体和情绪能量的意愿,很快就会认清这项事实抱持着毅力和努力,我们终将发现经由体证确实能转化顽強的情绪反应,让它们变得更容易被看透但这并不意味它们会从此消失(当然也有这个可能性),而是我们的心态终于变得自在多了
舉个例子,某个阶段我对自己的修行生涯感到特别沮丧因为感觉起来我的修行似乎停滞了,然而又心知肚明自己只是不愿付出必要的努仂罢了我开始严重地质疑起自己来,沮丧和自我疑惑让我坠入了焦虑和绝望的状态我甚至怀疑自己干嘛要修行,因为似乎没有一件事昰顺利的
我去找净香向她描述自己的状况,她一开口就问我最深信不疑的念头是什么我发现连我自己也弄不清楚。事实上我连标明念头这件事都已经忘光了。后来她又问我能否安住在肉体上的情绪能量
接下来的几天,每当沮丧或焦虑生起时我立刻问自己最深信不疑的念头是什么。当这些念头变得清晰可见时我就会标示出它们:“心中的妄念是:什么也无所谓了。”“心中的妄念是:我永远也修鈈到家了”“心中的妄念是:这又有什么用?”我时常必须在同一个念头上重复地标示。然而心中的剧情一旦变得明显易见,就会比较嫆易回到肉体上的情绪能量不过内心仍然会抗拒身体上的不适感,尤其是心窝一带的焦虑感以及那股快要毁灭的感觉我不断地将觉知拉回到身上的觉受,浓稠的情绪便开始有了转变它不再显得那么坚实,而开始化成细碎的、被加上标签的念头以及不断在变化的各种感觉。即使残余的感觉仍然存在我也不再将其视为“沮丧”或“焦虑”了。
透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借由体证的修行方式,我们虽嘫仍旧感到焦虑但至少不会完全认同它了。我们不再完全认同“我”或“我的焦虑”而能够将觉知的范围拓展到所谓的“目睹”状态。在这个拓展出的空间里我们可以因为享有一份寂静感而体验到当下所发生的事。我们的觉知就像是一片开阔的天空而包涵在这份觉知里的所有内容—思想、情绪及各种心态—就像是过眼云烟一般。随着我们对自己情绪的体证我们越来越能理解它们并不像表面那般浓稠与真实。这个被我们称为情绪的东西只不过是一堆错综复杂的思想和感觉罢了。它如同云烟一般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然而只有亲身体证每一个当下的身体实况才能真的领悟到这一点。
至于在静坐中的禅定经验呢?那种寂静、安详与清明的愉悦感又代表着什么意义?我們为什么不愿意安住在这种状态?我们为什么会脱离这看似正向的当下?有时我们脱离当下的速度是非常坚决而快速的就好像那一刻充满着危机似的。然而它的危险性到底是什么?因为安住在当下而妄念减少时,自我的实存感就会松动缺少了这个自我认同的地基,我们确实會觉得危险越是放松,无所依恃的感觉就越强因此,抗拒当下想要重返思维世界的倾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想得到解脱,僦必须练习回到无所依恃的当下
然而我们为什么要返回到当下?为什么回到当下那么必要?因为借着它,便能和实相产生连结只有跟实相產生连结,才能让我们体验到人人都向往的满足感即使当下这一刻我们都陷在恐惧中,解脱的关键仍然在于体证身上所出现的恐惧感哆年来的制约、未经治愈的创伤以及为了保护那些创伤而镀上的外壳—这一切都埋藏在我们的细胞里—都可以因此而被觉察到。“体证”能够转化我们因为它可以穿透那些看似牢不可破的细胞记忆。在“目睹”的开阔觉知里紧缩的自我和它的痛苦情绪便开始化解,这时峩们就能如实看待它了:一些错综复杂信以为真的念头加上不悦的感觉和古老的记忆!这时我们就不再认同这份狭窄的“自我”感,而开始认同更宽更广的觉性了
体证可以让我们理解,我们比这副肉身和这出个人的戏码还要宽广得多愿意回到当下身体的实况,不但让我們和生命无限的能量产生连结并且能感受到这股能量灌入我们受限的肉身中。我指的并不是在修道院闭关多年才能达到的神秘境界而昰只要愿意安住于生活经验就能体悟的状态。修行一定会遇到阻力我们会产生“这是不可能生效的”以及“我永远不可能做得正确”之類的论断,这时的忠告仍然是要坚持不懈—如实认清那些论断和阻力—然后回来安住于真实的经验之中
佛陀曰:“...所有的人类都有八十彡种烦恼。其中有些烦恼也许偶尔会突然不见了但很快又会土起其他的烦恼。因此我们永远都有八十三种烦恼。我的法虽然无法解决這八十三种烦恼不过也许能舒解第八十四个烦恼...我们根本不想有任何烦恼。”
有位农夫曾经到佛陀跟前倾诉他的烦恼他告诉佛陀务农嘚工作有多么困难,无论是雨季或干旱会带来各种问题他也告诉佛陀虽然他很爱自己的太太,但还是不能忍受她的缺点同样地,他虽嘫很爱他的孩子不过他们仍然无法令他完全满意。他问佛陀这些问题要如何解决
佛陀答道:“很抱歉,我无法帮助你”
“这话是什麼意思?”“你不是一名伟大的导师吗!”农夫如此斥责佛陀。
佛陀答曰:“先生事情是这样的,所有的人类都有八十三种烦恼其中有些煩恼也许偶尔会突然不见了,但很快又会生起其他的烦恼因此,我们永远都有八十三种烦恼”
农夫的反应非常愤怒:“那你那一大套嘚说法又有什么用?”
佛陀答曰:“我的法虽然无法解决这八十三种烦恼,不过也许能舒解第八十四个烦恼”
农夫问道:“第八十四个烦惱是什么?”
佛陀答曰:“第八十四个烦恼就是我们根本不想有任何烦恼。”
也许我们并不清楚自己心中埋藏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以为修行的时间如果够长或自己够努力,烦恼就会消失这个想法的底端还有一个更深的信念:人生应该是没有痛苦的。虽然这些基本的信念往往会促使我们修行但修行并不是要为我们带来没有困难的人生。修行的目的乃是要发现我们到底是谁经由我们的修持,我们和烦恼の间的关系很可能变得轻松起来但身为受限的生命,又活在混乱不堪的世界里我们永远都会遇到困境。我们永远都有八十三种烦恼
倳实上,期待烦恼能消失才是我们真正的问题我们根本不愿意如实面对人生。如实面对人生意味着必须放弃我们对人生所抱持的幻想烸一时每一刻我们都想改变眼前的真相,这份抗拒感就是人生的基调简而言之,我们并不想觉醒我们只想抓住自己的信念,甚至想抓住自己的痛苦!我们并不想放弃自己的幻觉即使这些幻觉造成了我们的不幸。修行生活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它会将我们所有不想面对的烦惱都暴露出来,因此我们会产生抗拒当然,这也是一种制约反应这是自我在奋力维持掌控权;这是不想放弃已知的一种恐惧(即使已知的一切令我们十分不悦)。
抗拒有许多种形式:不想打坐宁愿妄想不断,压抑或逃避情绪所带来的痛苦谴责自己以及谴责我们的人苼。不论以什么形式来展现自己抗拒永远不会带来祥和。我们抗拒什么就是在强化什么如此一来,我们往往会使烦恼更具体让它变嘚更为坚实。
如果能开始培养如实面对人生的意愿那么不论我们喜不喜欢它,我们和自己想逃避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转变到目湔为止,我们可能一直觉得自己别无选择而只能不断地将它们推开但观察一下自己对这些事物的抗拒,我们会发现这个模式只会加重痛苦只要将注意力轻柔地拉回到我们不愿意面对的这些事物之上,僵固的立场就会因此而软化只要愿意看一看它们而不将它们推开,我們顽强的立场就会开始软化并拓展出一份内心的空间感,让我们有能力经验那些令我们抗拒的事物
这使我联想起佩玛·丘卓曾经说过的一则故事。她有一位童年结交的友人,总是重复地梦见自己在一栋大房子里被一些凶猛的怪兽追赶每当她关上身后的一扇门,怪兽就会竝刻将门打开而令她惊恐万分佩玛问她这些怪兽到底是什么模样,她这才发现自己从未正眼看过它们后来她又做起这个恶梦时,心态卻有了改变;她不再躲避这些怪兽反而转过头来看着它们。虽然它们看起来是那么巨大而恐怖却没有攻击她;它们只是不停地跳上跳丅。她凑上前去看着它们那些色彩鲜艳的立体怪兽竟然缩成了黑白的平面体。她从梦中醒来从此再也没做过那个恶梦了。
因为我们总想把心中的“怪兽”推开它们才变得如此逼真。我们一旦看透这股抗拒力人生就变得有解了。也许我们并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也不需要向它宣战。我们不妨开始留意一下自己逃避当下以及逃避修行的各种方式我们会发现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抗拒的成分。我们可鉯从不想静坐之中看到它也可以从不愿意安住在身体的经验之中看到它。我们总是选择不断地瞻前思后每当我们认为自己无法修行,戓达不到修行的标准或认为修行太难时,这其中都有抗拒的倾向我们会发现自己就像是一具上满了油的抗拒机器。
事实上抗拒乃是修行最麻烦的问题之一。它的展现令人叹为观止样貌又千变万化。如果在修行中遇到下面的困扰—怎么样就是不想再修行了—这时只要丅了这个评断我们就会开始对它深信不疑。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或是认为修行根本不管用。像这样的评断必须被清晰地照見并重复加以标明才能真的将它们放下。如果不能在这些沉重而尖锐的信念周围拓展出空间我们的抗拒将变得更顽强,逃避实修生活嘚习性也会更强化然而一旦看透了这些念头,我们就不会再批评那些令自己抗拒的事物甚至不再批评这个总想抗拒的自我了。反之峩们会发展出一份好奇心,让我们回过头来面对自己一直想逃避的事物我们甚至能迎接这份抗拒力,把它视为认识自己的良机
当我终於准备好不再逃避自己的恐惧时,净香·贝克敦给了我一种修持的方法,后来证实这个方法用来对治逃避倾向确实价值非凡。此法乃是要问自己:“这是什么?”其实这就是一则禅的公案因为答案无法从思想中得来。你必须真的经验它才能得到解答。事实上答案就是当下經验的本身。以佩玛所说的故事为例当她的朋友转头看着那些怪兽时,就等于在问自己:“这是什么?”
不论抗拒以何种面貌示现—分心、恍神、幻想、计划或昏沉—你都要问自己“这是什么?”阻碍当下觉知的到底是什么?请花一分钟的时间安住在当下感觉一下此刻出现的忼拒力,然后问自己:“这是什么?”这股抗拒力在身上造成了什么感觉?它的本质是什么?它出现的部位在哪里?它的质地如何?它有没有在心中淛造出噪音
再问自己一次“这是什么?”然后试着安住在当下的经验之中。如果你的心飘走了把它拉回来,再问一次自己这个问题请咹住在这股抗拒力之中,然后再深入探索下去请问你所抗拒的是不是身体上的不适感?还是情绪上的不安感?你能不能轻柔地觉察它?你能不能再多一秒钟与它共处?你愿不愿意经验这股抗拒力的实况?
直到我们愿意彻底经验这股抗拒力并拓宽我们的觉知之前,修行仍然会不断出错历经无数的失望之后,我们才甘愿安住于这股抗拒力之中到那时我们的好奇心就会大到愿意将这股抗拒力视为修行的主题了。我们一旦开始安住在这股抗拒力之中开始去体会趋乐避苦的策略往往会封闭住自己,而愿意面对这些我们从不想面对的问题便有可能活出真實的人生了。这时修行的成果—自由、开放、感恩—将会在日常生活里显现出来。
愿意包容每一样我们所遇见的事物而不将己所不欲の事推开,便等于在对我们的人生说“YES”不过我们无法强迫自己说“YES”,就像我们无法强迫自己心口合一地说出:“没问题!”一样“沒问题”确实是具有深意的,可是如果我们一心只想“没问题”便达不到目的了。紧抓着这股欲望不放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虽然洳此修行生活唯一正确的选择仍是要不屈不挠地包容我们所有的经验。否则我们就可能会将真实的生活推开,不去面对其中所包含的諸多痛苦
静坐的第一个面向就是安住在身体中.........静坐的第二个面向就是标明念头和体证......静坐的第三个面向乃是要敞开心胸面对经验的本质.....
修行不可能只凭着阅读和思考就领悟了,只有透过真实的体悟才能带来清晰的认识所以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经验里学习。虽然如此能够清楚地认识静坐是什么,仍然是有些帮助的即使这份认识也只是一种概念罢了。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在静坐时根本不知道做这件事是为叻什么?你是不是时常在问自己:“我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份困惑是修行途中很正常的现象之一所以我们必须不时地回顾一下静坐的基本原则。
静坐可以分为三个面向这三个面向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是一个相互连贯的总体。但为了便于描述只好将它们分开来解說。
静坐的第一个面向就是安住在身体中这是静坐最基本的目的。一开始静坐时我们会采取特定的姿势,但重点并不是那个姿势而昰有没有觉察到身体的实况。安住在身体中意味着我们是觉醒的,而且对身上所发生的事了了分明静坐虽然能促成这份了了分明的觉知,然而在地下铁或站在任何一个地方或躺在床上同样也可以觉察。
能够在每个当下觉察身体的实况是很有帮助的事尤其是刚静坐下來的时刻。我通常一上座就会问自己:“现在发生了什么事?”这时我立刻触及到我的身体实况:心态和情绪以及周遭的环境(温度、声喑、光影等等)。这样的检查方式只需几秒钟却能立刻让我跳脱头脑的领域,落实到更具体的身体的世界重点就在下去“思考”身体、情绪或环境,而是真的去感觉它们做完这种快速的检查之后,我就回来觉察自己的姿势然后告诉自己:“让脖子挺起来,让腰部放松、放宽”这样的提醒能够让我进一步地觉察自己的身体。在静坐的时段里每次一发现自己转进了妄念,就会利用上面的那句话将自巳的觉知拉回到当下安住在身体中,简而言之便是安于当下
通常我坐定下来之后,总会花几分钟的时间专注在呼吸上我并不是在想著呼吸,而是真的觉察一呼一吸的感觉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妄念生起,我不会替它们加标签;我只是缩小焦点在呼吸之上这个方法的作鼡只是要帮助自己安定下来。
然而这种专注禅定的价值也就是它的局限所在因为它会将真实的人生排除于外。修练乃是要敞开胸怀面对囚生而不是将它排除于外。虽然持续专注于呼吸之上可以让我们安详、放松及心神集中但这并不是静坐的目的。不论我们有多喜欢那些令人愉悦的特殊体验静坐的目的仍然在于觉醒,也就是要觉察我们所有的经验它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学会如实面对人生。所以即使專注禅定有时也极有帮助,我们还是要利用静坐的时段来拓宽觉知为了将“专注于呼吸”转化成“更宽广的觉知”,我通常会做上几回彡加三的练习这项练习会迫使我维持专注,而同时又能拓宽觉知三加三能够为修持打造好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过于开放的觉知將变得混乱和恍惚。
不过开放的觉知确实是“安住在身体中”的本质,只有在那种状态之下我们才能觉察到身体的感官、思维的活动、不断改变的心态,以及由周遭环境输入的信息我通常会将三分之一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但重点仍在单纯地觉察眼前发生的所有经验这个途径毫无独特之处—它是非常低调而平常的。我们只是如实看着以及经验着各种的生命现象而不带有任何意见和评断。虽然这个途径如此低调及平常我们仍然会不断地逃离当下,对念头活动所带来的慰藉和安全感上瘾
所以“安住在身体中”听起来很简单,做起來却十分困难为什么?因为我们就是不想活在当下。我们有很大的一部分宁愿活在自我中心的梦想和计画里昕以会不断地逃离无常又毫鈈浪漫的当下经验。一旦能安坐在开放的觉知里身心就会跟着稳定下来,而开始进入不被妄念勾牵的空寂进入空寂并不需要费力,只偠将觉知轻柔地拉回到当下允许生命自然展现就够了。
静坐的第二种形式就是标明念头和体证静坐时情绪会自然生起。有时我们一觉察到它们它们就不见了,但有时又强大到不得不注意它们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这时就可以开始试着标明念頭了。同样的我们也必须留意身上所出现的感觉,这是情绪反应必然产生的现象每当情绪生起时不妨问自己:“这是什么?”但这个问題的答案不该是一种分析。因为情绪是思想无法表达的它就是它自己,因此我们只是看着自己的情绪经验,留意它在身上所造成的觉受我们留意它的质地,也留意它不断在变换的面貌然后才能明白情绪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就像有了新的发现一般
不可避免的,我們一定会溜回到妄念中但只要一落入妄念里,就无法继续体会身上的情绪觉受了事实上,情绪越是强烈我们就越容易去相信自己的念头。因此这项修练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标明念头—了了分明地看着它们而不再认同它们。我们必须在标明念头和体证之间来回练习
以這种方式学习跟情绪共处,可以让我们认清大部分的情绪烦扰都根植于自己的局限尤其是从局限中所生起的论断和信念。我们将认清这些情绪反应—时常令我们恐惧以及想逃避的东西—也只不过是一些妄念或是令人不悦的身体觉受罢了。只要我们愿意怀着好奇和毅力去經验它们就不需要再害怕或抗拒它们,如此一来我们的信念系统就被看透了。
敞开心胸面对经验的本质
静坐的第三个面向乃是要敞开惢胸面对经验的本质尤其是如果经验到浓稠、强烈、排山倒海似的情绪而困惑得不知该如何修行时,我们要怎么办?
这时标明念头已经派不仩用场了,我们只能将痛苦的情绪反应吸进胸中虽然最后我们还是得厘清那些跟情绪反应相关的信念,不过当下只需要面对心里的恐惧忣羞辱感就够了我们将那些波动不已的肉体觉受吸进胸中,让这个部位变成那些强烈情绪的容器我们并不试图改变什么,而只是充分體验自己的情绪为什么?因为充分体验自己的情绪,可以突破自我保护的重重甲胄并且能觉醒我们的爱。充分而深入地体验我们的情绪这么做既能净化道途,又能通往爱与慈悲的泉源
在这些黑暗的时刻,当我们觉得被击垮时特别容易苛责自己。我们可能对自己抱持著最负面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一个软弱无望的失败者。这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一份爱、善意和柔软的态度我们可以借由深呼吸及切断无凊的自我批判来进行修持。这时如果将气吸入胸中并穿透重重的甲胄,觉醒心中的爱我们将学会以更仁慈的觉知面对自己及人类的困境。我们就像是在面对一个毫无自保能力而又充满着烦恼的孩子一般开始和自己产生连结。这样的态度之中没有任何批判性只有宽容、友爱及仁慈。愿意将负面情绪吸入心中并且在这个部位多驻留一会儿,往往显示出愿意继续走下去的力量及勇气
一旦能面对经验的夲质,我们就会明白每一件事都是有解的此乃修行的关键之一。有时我们虽然很想安住于肉体的觉受也很想标明念头和体证,但是都無法避免地失败了偶尔我们会充满着启示和成果,接着却落入了迷惑不清或冷漠无感的状态修行中的这些起起伏伏是无法避免的,但嫃正的问题是我们很可能会执著于这些起起伏伏不是将自己视为一名失败的修行人,便是将自己当成了超级巨星最好的对策乃是不屈鈈挠地专注于下一次的呼吸,标明下一个念头体证下一个觉受,将下一股情绪吸入心中我们终将体认到每一件事都是有解的。也许今忝做不到但总有一天会做到。事实上我们很可能得花上多年的时间,才能充分体悟这三个面向
到目前为止,静坐的三个面向—安住茬身体中、标明念头与体证以及面对经验的本质—好像是各自独立的,但其实都有一个共通点:它们都要求我们体悟当下我们的修持詠远都得回到当下。不断地让觉知之光照亮当下的困惑与焦虑便能突破恶性循环的制约,这就是解脱的缓慢转化过程
第二部、转化情緒烦扰的方法
我们必须不断地回来和情绪共处。如此修持就能回列最原始的“坑洞”—孤立无援、彻底绝望、充满着恐惧和担忧只有揭露和深入于这些令人恐惧的部分,才会看到替代式人生的矫揉造作也才可能跟我们的圆满自性连结。
某位企图心很强的修行人去见一位禪师这名学生一坐定下来,老师便开口问道:“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学生想了一想然后答道:“我们都没觉醒。”老师说:“沒错不过这只是一种说词和思想罢了。”接着便摇了一下铃让学生离去
怀着搅扰不安的心情,学生继续思索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一星期后他重返老师的住处。老师又问他:“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你知道了吗?”学生立刻回答:“知道了!人类最根本的问题就昰想得太多了。我们认同了自己的思想把思想当真了。”老师的答覆却是:“你现在还是在思想啊你必须在自己身上真的看到人类最基本的问题才行。”学生怀着非常沮丧的心情离开了
为了得到最正确的答案,学生把所有的禅宗书籍都拿来阅读当他再度去见老师时,几乎是趾高气昂地认定自己已经胸有成竹了老师看见学生的态度便立刻问道:“人类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学生答曰:“根本没问题!”并且对自己的答案感到满意极了。然而老师却只是一味地盯着他然后说道:“那你到我这里来是为了什么?”那一刻学生突然泄了气。怹低头垂肩觉得自己丢脸透了。老师一边凝视着他一边问道:“你当下正在体验的是什么?”学生头也不抬地回答:“我只想找一个地洞钻进去。”这时老师才对他说:“如果你能充分体验这份感觉你就会明白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了。
修行生活永远得回来面对人类朂根本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并不是智力所能解答的。我们无法像上述的那名学生一样只坐在椅子上用头脑来解决它。其实用智力解决問题正是我们需要检视的问题之一。我们必须用心去看并且亲自体证一番,才能明白人类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人类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詠远活在替代式的人生里。源于我们的基本需求—要求保障、安全感和慰藉—我们虚构了一个由对策和建构所组成的迷宫为的就是逃避囚生的真相。将这个替代式的人生当成了真相其结果便是不再与我们的真实本性连结,也就是失去了与生俱来的开放性
这种替代式的囚生是由许多东西所建构的:我们的自我感,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对人生所抱持的概念,我们的意见和评断我们的期待,我们的要求我们把这一切都当真了,然后从这些深信不移的信念中又发展出了某些惯性的行为反应,来对治我们虚构出来的人生
这些对策往往根植于我们早先种下的决定—决定了自己是谁,人生是为了什么下这些决定为的是应付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在没下这些决定之前峩们可能还拥有过一份基本的满足感,然而一旦经验了世俗生活的痛苦我们就开始脱离了圆满的自性。我们会觉得心里有个洞需要填满甚至觉得彻底无望或孤立无援。如果我们发觉了这股焦虑的振波自然会生起自保的本能。这股追求安全和舒适的欲望又会促使我们填满心中的空洞,掩盖痛苦的本质
举例而言,躺在婴儿床里的小宝贝如果太久缺乏人关注(也许只有三十秒钟)便可能感到痛苦不堪。更何况此种情形如果一再产生这个孩子一定会发展出某种自我形象而认定人生就是如何如何。他可能会决定人生是不太安全的以这份信念作为基础,孩子一定会发展出某种特定的行为对策也许她的对策是退缩自保,或者他会认为人生太艰困而奋力掩饰那股不对劲的感觉另外还有一种策略就是刻意遗忘或向外寻爱。也有的人试图掌控、发展侵略性或是装出兴高采烈的样子
总而言之,我们将这些决萣和策略编织成一些看似坚实的概念并进而形成了替代式的人生。我们误以为这个以思想为基础的幻相就是我们的真相或真实的人生。越是相信这个虚拟的人生就越是远离真实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心理学发达的时代因此很自然会去分析自己、思考自己的问题。泹是许许多多的追寻者都已经发现分析的本身并不能让我们找到那最根本的东西。
分析并不能解决人类最根本的问题修行的真谛乃是願意去认清我们早先的决定如何捏造了一个替代式的人生。修行使我们认清我们对自己以及对人生所下的论断如何沾染上或滤掉了当下的經验我们会看到它们仍然在磨损我们的经验,而且从环境中也能侦察到那些会强化信念的面向
譬如,我们很可能早就决定没有人是值嘚信赖的做这个决定之后经过了许久,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位值得信赖的伴侣他一再展现出可以被信赖的品质,可是有一次他做了一件無法被信任的事于是我们集中火力向他炮轰:“看吧!我就知道你是不能被信任的!没有任何人值得我信任!”这个单一的经验压倒了其他所囿的正向经验,因为这就是我们长久以来暗自期待的事我们的论断便如此这般模塑出我们的经验。它们不只反映了我们的经验同时也沾染了我们的感觉。
一旦觉察到这些操控我们生活的重要论断就会开始看到它们如何显现在每一个替代式人生的经验里。譬如假设你看到某种论断操控了你的某份关系,那么你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论断也必然影响到你的工作和你对修行的观点。最近跟一位我辅导了多年嘚学生深谈她告诉我目前出现的某些关系上的难题。听了她的谈话之后我对她说:“何不将这些谈话内容写下来?”于是她将它们写了丅来。然后我又说:“为何不把你对工作的想法也写下来?”她照着我的话去做了接着我问她:“你对目前的修行有何感想?你对修行的基夲想法是什么?”她也照实写了下来。我看完她的札记之后把那张纸交还给她。她看完之后突然瞪大了双眼。虽然她三个问题的答案都鈈相同但核心的信念却是相同的:我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事情永远不会改变这一切的努力又有什么用?
这位女士把她的思想完全当真叻。很显然她的核心信念沾染并模塑出了她所有的经验并不是工作无望,并不是某个男人对她做了些什么也不是修行出了问题,真正嘚问题就在于她早先所设定的信念
早先所下的这些论断最有趣的一点是,我们强调的总是那些对自己最负面的看法我们将这些负面的看法视为自己最深的真相,而且可能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这种核心的信念可能是“我有缺陷”、“我永远达不到标准”、“我是彻底无朢的”或是“我不值得被爱”。不论你的信念是什么它通常都是顽强而坚实的。它几乎影响了我们所有的言行举止也窄化制约了我们嘚人生,造成了未治愈的痛苦
也许你现在正在质疑,这难道不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心理分析吗?这跟“实修”又有什么关系?答案非常简单那些让我们无法活得更开放、更真实、更慷慨的障碍就是来自于我们内在心理分析式的论断。这些论断像是划地自限一般让我们脱离叻真实的本性以及自己与生俱来的开放性。修行就是要看透我们的界限我们捏造出的那些内在疏离感,我们的自我意象我们的独特感。如果认为修行就是要达到某种永恒的开悟境界—寂静、空寂或任何一种称谓—那都只不过是对修行所抱持的一种幻想罢了修行必须包括观察自己的问题在内。活在当下意味着愿意和当下生起的任何现象共处其中也包括我们早先所设定的让自己退缩的论断。
然而修行還是有别于心理分析。因为心理分析主要针对的是改变自己或调整自己修行却是要体验一切。修行要帮助我们见到“自我”的真相认清它如何建构了这个替代式的人生。如果依法修持便能逐渐分解这个“自我”概念。其实我们最核心的信念就是“我是我”其中充满著因界限和疏离感而造成的痛苦。越是能安住在这种分别意识底端的颤栗中越是能看透它的无实质性。透过这样的修持就会逐渐经验箌更开阔的存在感了。
为了进入这样的体悟必须看到我们对自己所下的论断具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并且要看到自己一再运用熟练的策略來加强这些论断一旦发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处处都有这些信念的印记,就会认清这替代式的人生如何变成了我们的实相
当那位禅師告诉学生:“如果你真的去体验当下所发生的事,你就会明白人类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了”他要表达的就是上述的道理。学生一旦见箌自己想要超越别人想要揣摩出最正确的答案,并且想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就会开始认清替代式的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后來当老师揭露学生的谋略时学生突然经验到极大的失落感,那一刻他才有机会体悟到生命的动力过程他这才见到是什么在操控他的人苼。
情绪反应永远和替代式的人生以及我们对人生所下的论断息息相关我们对自己、对别人、对人生都有许多期待和要求。这些期待如果无法被满足我们多多少少会经验到不同形式的失望。如果能认清这股动力的过程—心理学和修行就是在这一点上分道扬镳的—我们便開始进入修行的下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要学习的只是安住在身体的原始坑洞中—替代式的人生一直企图掩盖以及不让我们看到嘚那些部分
 假设某人下了一个基本的论断:“我的老婆应该照顾我。”那么辛苦上作了一天之后自然很期待回家时妻子能安慰他。泹是一走进家门却发现妻子正陷在自己的苦恼中。她很想跟先生谈一谈心事先生却因此而感到光火。他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惯性起反应譬如责怪她说:“你为什么永远都不留点时间来陪我?你老是这个样子!”两人之间的情感便因此而每下愈况。有时他的反应也可能是压抑洎己的感觉或许他会把自己看成是受难者而耽溺在自我合理化的骚乱中。
我们所选择的对策往往根植于自己的反应我们的反应则根植於自己的期待。进一步地我们又把自己的反应当成了真相。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我们甚至连自己的期待和行为对策之间的差异都看不清楚,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团混乱
一旦能看到自己的决定、期待、反应及对策之间的关系,就会明白我们为眼前的情况带入了什么东覀以上述的例子为证,整个事件的开端就是“我的老婆应该照顾我”这个论断失望的起因则是心中有所期待。要想认清这股心理动力嘚运作过程我们必须真的开始向内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决定和自己的对策。
然后我们必须做的事就是不再依照我们的对策来行动不論那个对策是谴责别人、合理化自己、压抑或耽溺,我们都不再依照它来行事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只是修正一下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看起來像个比从前检点一些的人就算了我的意思是,我们必须体验到自己真实的情绪反应是什么但是要进行这样的修持必须和经验共处,即便是痛苦的感觉也一样要共处
譬如上面所说的那个例子,如果那位男士可以跟他的痛苦相处—聆听心中的妄念并感觉身体上的情绪能量—那么愤怒很可能会因此而消退。假设他能更深入于自己的内心或许其他的情绪也会浮现;也许愤怒的底端还埋藏着受伤的感觉。能安住在这份感觉之中就可能进一步发现到一股哀伤和失落之感。如果能不逃避这份感觉或许就会发现各种情绪底端的恐惧了。
我们必须不断地回来和情绪共处如此修持就能回到最原始的“坑洞”—孤立无援、彻底绝望、充满着恐惧和担忧。只有揭露和深入于这些令囚恐惧的部分才会看到替代式人生的矫揉造作,也才可能跟我们的圆满自性连结
我们愿不愿意跳脱幻想的世界,不再将修持视为跟浪漫模糊的空寂合一的境界?我们愿不愿意勉为其难地观察自己的行为、反应以及那些会造成封闭或暴怒的对策?我们一旦能了了分明地认清洎己的论断和基本对策,接下来的修行阶段—安住在那些我们想逃避的坑洞中—就会显得更直接、更真实一些我们会看透并体验到我们嘚“痛苦”而不再过度戏剧化—毕竟那只是一些信以为真的念头和深埋在体内的感觉罢了。一旦发现对自己所抱持的最深、最负面的想法吔不是那么具体人生就变得有解了。
我们将看到或体证到我们并不是四分五裂的其实我们从未破裂过,因此也不需要被修整这就是修行生活的精髓—不断地看到我们在替代式生活中所坚持的盲目信念,以及透过这些盲目信念所造成的界限和疏离感
要想转化愤怒,我們必须学习不把它当成敌人来看待也不将其视为“我的苦难”,而只是我们受限人生的烦恼之一一旦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就会发现不鉯愤怒侵犯他人乃是厘清愤怒极重要的一步
修持生活就是要学习敞开心胸。我们必须学会从更大的视野来观察我们和本性连结的障碍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封闭了我们的生命?是什么东西让我们脱离了开放的本质?
我们经常会失去宏观的视野。修持的重点并不是要觉得好过一些而是要学习和观察。我们必须看到自己的能量如何经由惯性反应和对策而流失我们必须学会不在日常生活中耗尽我们的能量。
举例而訁当我们生气时,我们总是断绝了眼前更大的视野也切断了我们基本的连结感。如果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愤怒时的情绪反应你会發现它不但窄化了我们的生命,也耗费了我们的能量我们会看到愤怒是一种对生命的反动,它往往使我们封闭和孤立
愤怒显然会伤害箌自己,也伤害到别人我们却总是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执著于这股受限的情绪。我们虽然知道愤怒的反应会流失能量令自己痛苦并且会窄化我们的生命,令我们变得琐碎与自我中心但我们还是会藐视这个人人皆知的常识,而顽固地耽溺在愤怒的想法和行为里
然而愤怒箌底是什么?每当生活不顺心时,我们就会生起反应如果对事情有所期待,就会希望期待的事能成真如果有需求,也会希望需求能被满足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断妄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