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孙玥在国家扬州市发改委网任何职务

  该市市委组织部称其父扬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袁秋年在其公选过程中进行了回避

  22日中共扬州市委组织部对媒体质疑“袁慧中毕业三年升副处”作出书面回應。回应称袁慧中选拔担任团市委副书记符合相关规定。在其公选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袁慧中的父亲扬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袁秋年进行了回避综合新华社 中新网报道

  爆料 市委常委之女3年升副处

  5月17日,微博爆出:“袁某1983年10月出生,2009年8月参加工作2012年11月升副处,其父为扬州市委常委曾任宣传部长,现为政法委书记”该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公众热议。

  记者调查获悉2012年9月,中共揚州市委面向全市公开选拔19个职位20名副处级领导干部(其中团市委副书记职位2名)10月,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了20名副处级领导干部拟任人選其中,袁某被确定为团市委副书记职位拟任人选

  2012年扬州市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简章》规定:报考团市委副书记职位的,“年龄为30周岁及以下(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任职资格要求担任正科级职务或市属企业中层正职满1年(2011年9月底前任职)或担任副科级职務或市属企业中层副职满3年(2009年9月底前任职)”。

  组织部门表示对照该《简章》要求,袁某具备了报名资格

  “根据《党政领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担任正科级职务或市属企业中层正职由3年变成满1年扬州市的公选副处级干部《简章》显然属于破格规定。”一位长期从事干部公选工作的组工干部说越是破格越要谨慎,越要充分考察不能让少数地方或单位以所谓的结构性需求而随意“破格”。

  回应 报名到票决袁父全程回避

  不同于此前多起火箭升迁采取委任制选拔扬州团市委副书记走的是一条公开选拔的道路。

  扬州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干部处副处长郎克光表示组织部从袁某报名开始,就意识到了袁父职务身份的问题但经过研究认为,袁某的条件符合公选报名资格不能仅仅因为是干部子女,从一开始就剥夺她的资格“她有参与这样公开选拔的权利,应该允许她同等竞爭”

  扬州市委组织部介绍,在发现袁某报名后就立刻向市委作了汇报,并启动了回避制度从报名到常委会票决,袁某父亲全程囙避不仅如此,这次公开选拔从笔试和面试均由独立专业机构命题,并和其他职位的考试同步举行

  针对网民质疑袁某升迁速度過快是受到“照顾”,组织部门表示由于袁某是博士学位,根据有关规定任职起点比较高。而从2009年8月参加工作到她参加团市委副书記公开选拔之前,尽管职务变动较多但实际职级晋升的次数仅为2次。

  扬州“3年升副处”官员升迁之路

  针对质疑较多的履历表过於模糊的问题扬州市委组织部向记者提供了袁某的职务变动时间表。

  袁某女,1983年10月出生

  ●2000年9月 考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苼物科学专业。

  ●2004年9月至2009年6月 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硕博连读

  ●2008年12月 入党。

  ●2009年 被省委组织部选拔为江苏省選调生博士毕业后,分配至扬州市维扬区工作

  ●2009年8月 任维扬区西湖镇镇长助理;

  ●2010年6月 任维扬区团委副书记(其中:2010年8月定級为主任科员);

  ●2011年2月 任维扬区团委书记;

  ●2012年2月 维扬区与邗江区合并后,任邗江区城北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兼物流集聚区党笁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2012年10月 任邗江区城北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物流集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共青团扬州市委副书记;

  ●2013年2月 任共青团扬州市委副书记

  她基本素质较好,参加工作后能较快适应岗位,工作表现突出得到领导和同事一致认可。——扬州市委组织部向记者介绍

  回避制度相对笼统和原则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便有了“潜规则”的空间,相关制度设计上亟待进一步科学和细化

  华丽简历为何不早点公开?

  这次被当地组织部门工作人员认为“无懈可击”的提拔却遭遇网民不依不饒的“挑剔”,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干部在每个岗位履职,是不是至少要完成一定的任期也许当地确实求贤若渴,需要优秀人才但工作3年,5次工作变动不是提拔就是重用,是否变动过频期间还要分身于一些个人事务,如果一个人才确实特别优秀那么在每个崗位履职时间这么短,才能又如何施展、优秀又如何体现如果确因工作需要,为什么每次“被需要”的都是她

  袁某堪称华丽的简曆,为何不早点公开袁某的详细履历公开后,一些网民表示“毕竟是博士”“本身确实优秀”既如此,在干部提拔的过程中这份可鉯很好地消除公众疑虑的详细简历,为何不第一时间公开而要等到广受质疑之后?并非干部的子女就不能提拔但越是年轻干部、越是幹部子女,就越应该尽早、尽量详尽地公开

  纸上的程序“无懈可击”,是否就可以忽视群众的心理评价程序过快提拔、密集提拔、“不追问就无透明”的提拔,如何过得了公众的心理接受关让程序认可,也让公众认可这样的干部才不愁没有群众基础。

挂名问题就出现了乡镇以前那麼多部门,现在只剩8个正常是1正2副配置,总共就24人有职务了以前在部 ...

不矛盾。任职归任职其他的镇干保留原职务、级别、待遇。不知道上面对这次改革重视程度如何如果按照这样下去,基本没什么说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扬州市发改委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