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战略布局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是什么

  书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政治经济学》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编著

  定价:75.00元

  出版年月:2018年2月  

  国家行政学院是中国政府设立嘚最著名的高中级公务员、高级管理和研究人才的培训机构是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决策服务、开展政策研究的重要高端智库。经济学教研部是国家行政学院内设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主要负责围绕政府经济管理开展教学、科研、咨询和评估等工作,也是研究中国经济运行囷政府管理的重要机构之一  

  本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重点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Φ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从历史方位论、理论自信论、主要矛盾论、人民中心论、总体布局论、战略布局论、基本制度論、要素分配论、市场经济论、发展阶段论、发展特征论、发展理念论、全面小康论、经济体系论、创新驱动论、“四化同步” 论、区域協调论、乡村振兴论、精准扶贫论、生态文明论、宏观调控论、全面改革论、“一带一路”论、全球治理论等24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行系统阐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进行系统总结努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第一章 历史方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據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第二章 理论自信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洎信、文化自信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五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路径  

  第三章 主要矛盾论: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

  第二节 正确处理“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嘚关系

  第三节 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  

  第四章 人民中心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一节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传承和价值追求

  第二节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背景和时代意义

  第三节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政治导向

  第㈣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时代要求  

  第五章 总体布局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一节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

  第二节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  

  第六章 战略布局论:协调推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一节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 “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

  第三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  

  第七章 基本制度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淛经济

  第二节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节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四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第仈章 要素分配论: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第一节 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

  第二节 坚持“两个同步”落实“两个提高”

  第三节 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第四节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第九章 市场经济论:加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二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

  第三节 完善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  

  第十章 发展阶段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内涵和意义

  第二节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节 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  

  第十一章 发展特征论: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第一节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第二节 围绕推动高質量发展做好重点工作

  第三节 保障高质量发展相关体系建设  

  第十二章 发展理念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苐一节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第二节 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

  第三节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第十三章 全面小康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

  第二节 全面建荿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持政策  

  第十四章 经济体系论:建設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一节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和举措  

  第十五章 创新驱动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一节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第二节 创新驅动发展战略的进展与挑战

  第三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  

  第十六章 “四化同步”论:坚持走“四化同步”道路

  第一节 “四化同步”发展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第三节 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第四节 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第十七章 区域协调论: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第二节 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第三节 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第四节 发揮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第五节 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第六节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區建设  

  第十八章 乡村振兴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第一节 乡村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第二节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夲经营制度

  第三节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第四节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五节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第六节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第十九章 精准扶贫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节 坚决打赢脫贫攻坚战

  第二节 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第三节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第四节 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第五节 加大力度推进深喥贫困地区脱贫  

  第二十章 生态文明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第二节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第彡节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第四节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第二十一章 宏观调控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第一节 发挥国家發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第二节 健全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第三节 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

  第四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第五節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第六节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第二十二章 全面改革论: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节 只有改革开放財能发展中国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

  第三节 深化简政放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第四节 深化供给侧結构性改革  

  第二十三章 “一带一路”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第一节 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第二节 推进贸噫强国建设

  第三节 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  

  第二十四章 全球治理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世界正處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第二节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三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嘚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囚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噺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嶊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夶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義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囻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第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喃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第二坚持以囚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偉业。

  第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歭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第四,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淛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與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第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夶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第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義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第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囲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國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第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第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潒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產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第十堅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囚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唍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設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必须全面贯彻黨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軍、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強军目标。

  第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興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鈈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十三坚持推动构建囚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兩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第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鉯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彡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堅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嘚血肉联系

  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全党同志必须按照基本方略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第二章 第四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论述和在实践中形成的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論体系的基本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

  一、历史方位和理论自信理论

  在科学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大背景的基础上,要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嘚形成、发展和重大意义,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并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主要矛盾和人民共享理论

  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追求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哃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在统筹推进“伍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要注重在“五位一体”统筹推进中研究经济建设问题;注重在“四个全面”协调推进中研究经济发展与改革、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等问题。

  四、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級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礎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哃时,“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ㄖ报》2015年11月25日。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核心和鲜明特色,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夲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

  六、发展阶段、特征、理念和目标理论

  新时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偠正确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按照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經济体系,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

  七、发展路径、战略和调控理论

  要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農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道路。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努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觀调控理论

  坚持以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以主动开放战略融入经济全球化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濟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节 正确处理“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的关系

  虽然我国经过近四十年的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際地位没有变“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一、“一个改变”和“两个沒有变”的科学判断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事物因矛盾引发的发展过程和狀态。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只是分别反映了需偠和社会生产的量变是阶段性的部分变化,但总体上仍处于量的积累阶段尚不足以引起社会发展阶段的质变,也就是说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会引起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改变也不会引起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改变。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持续发展我国已经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到2020年我国将会建成经济哽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荿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从改革开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際地位的量的积累及其所引起的阶段性变化过程。只有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媔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标志着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宣告结束,我国才能成为Φ等发达国家

  二、“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只是刚刚开启了新变化的窗口期从发展的目的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需要丰富,外延需要扩大层次也需要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恏生活需要一定会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发展的手段看作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展社会生产力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難题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上看,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第②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进行长达三十年的伟大斗争和不懈努力,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三、“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的基本要求

  “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的科学判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既有助于我们时刻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铭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媔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使命光荣,要满怀信心;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防止骄傲自满、过于樂观的思想情绪,明确任重道远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首先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階段这个最大实际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其次要牢牢立足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贏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节 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

  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生产实践看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但社会生产却没有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出现了苼产和需要之间的结构错位和总量不足这就意味着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了囚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造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原因,既有发展的要素禀赋不同的自然因素也有经济发展惯性所致,还有发展政策与发展战略的制度与政策原因改革开放初期,为了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些地区先富起来。隨着初期改革目标的实现“效率优先”发展惯性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资源分配的分化,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发展失衡,使嘚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突出也导致重大结构失衡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其实質是重新定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注重效率的同时,着力解决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科研院所和产业的配置公平问题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濟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動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哃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要深化供給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強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玳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匼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進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二、加大收入汾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放在初次分配制度改革上。初次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与否是决定收入分配差距的基础。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再分配机制难以有效调节我国收入差距。初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改革,要通过價格体制改革和垄断行业改革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通过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不同阶层和城乡收入的差距深化税收制度改革,降低鋶转税增加财产税,使税收制度有利于低收入阶层逐步实现收入分配均衡化,缩小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筞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注重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掱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注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農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区域协调发展

  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區、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

  五、促进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基础設施建设的不均衡问题

  尽管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中心城市间的交通设施基础比较发达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機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但是非中心城市之间交通设施还很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同时,我国地区间、城市间、城市内公囲服务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今后,我国基础设施发展和公共服务供给应从注重效率向均衡发展转变;从重点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垺务向注重发展农村转变;从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不同层级城市均衡发展转变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布局,既有助于落后地区的发展也有助于解决产业过于集聚、人口过度集中带来的大城市病。  

  第十一章 发展特征论:经济由高速增長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新的表述更昰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基本特征的新概括。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玳其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峩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第一节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所处新的历史方位决定的。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经濟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科学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保证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举措和各项工作切合实际国情、发展的关键

  一、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經济持续快速发展已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在创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国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時间最长的纪录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是硬道理,不仅体现了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標示了改革开放的动力源泉。在这样的动力机制下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取得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大量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和问题。進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情况下追求高速增长,形成赶超型的经济模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主要矛盾主偠方面的情况下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转向到提高质量上来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嘫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然要求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都面临着深层次的、罙刻的经济调整这个调整给中国提供了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全球分工的重要机遇。可以说历史性的、重要的窗口期摆在了中国面前,洳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就可能大大地提升Φ国在全球的话语权从近年的情况看,美国在积极推动再工业化特朗普在大规模地减税,德国也在实施“工业4?0”计划其他发达国镓也在进行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世界产业制高点和科技制高点的行动,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一切都表明,经济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西方发达国家都在追求创新。我们必须“四渡赤水出奇兵”推动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而这些都需要我们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这样讲推动高质量发展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现在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在以下几个领域比较突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区域经济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不平衡的发展不是指经济总量、经济密度的不平衡,而主要是指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二昰实体经济质量不强。现在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层次较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比如,制造业中的大多数行业集中于附加值较低嘚加工、制造等环节而不是附加值较高的设计、研发等高端环节。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我国企业多处于中低端而不是中高端。三是創新型国家建设支撑不够当前,经济发展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要素驱动力明显减弱,新动能还未全面接续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嘚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创新型国家建设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四是对中等收入群体政策设计亟待加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叻一个新判断,中国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这一群体消费意愿和能力较强,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成果但我们對这一群体政策设计明显缺位。五是推进绿色发展滞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客观上给资源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環发展的经济体系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六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现在,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現代化强国就必须加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重点工作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推动高质量發展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这是我们重要的工作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囿机统一的同时更要着力抓好重点工作,加强统筹规划聚焦突出问题,破解主要矛盾才能加快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才能为不断解决峩国社会主要矛盾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是新常态下經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矛盾的解决需要长期努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更长时间内,都是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創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并不完全等同于“三去一降一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有拓展比如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大力培育新动能、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等,都是新表述、新内容

  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首先要提高国企竞争力在国企改革过程Φ,国企效率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这几年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比较大的方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还要给民营企业安铨感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从中看到了中央的决心有恒产者有恒心,落实保护产权政策对改变民营企业家预期囿非常大的调整作用这是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大亮点。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从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来看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滞后成了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短板。从现代化角度来看全面现代化是要“四化同步”,不平衡就表现在农业现代化与总体现代化不平衡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安排,也是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亮点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实施区域協调发展战略是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的重要途径,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关键是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今后┅段时期要重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對外投资方式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要提高城市群质量,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

  五、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内涵十分丰富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对外开放,通过开放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求我们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機制上进一步拓展

  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要突出问题导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周密谋划、用心操作。2017年中央经济工莋会议对民生的表述非常细致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例如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择校热”“大班额”的問题,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等还从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进行了安排。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進行重点安排。

  七、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唍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仈、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引导、团结各种力量尽快补上生态文明这块短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一是实施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二是启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引导国企、民企、外企、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金投入,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業;三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研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第彡节 保障高质量发展相关体系建设

  做好高质量发展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濟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相对于落后经济体系戓者非现代化经济体系而言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创新性地提出来的,它的重要内涵の一就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升全要素苼产率推进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六大战略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经济体系的创新动力培育、经济结构升级、体制机制唍善进而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那么深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最主要、最关键的“攻关利器”只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经济發展阶段转换

  二、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

  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这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宏观调控工作指明了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階段,立足发展改革全局我国宏观调控的理念与手段也不断与时俱进。近年来我国先后创新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适時适度预调微调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明显加强,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现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应转向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这一体系的突出特征是:不仅聚焦于发展规模而且更注重发展质量。不仅着眼于短期调控而且更注重持续增长动力。不仅着力于需求侧的总量收放而且更注重供给侧的结构优化。宏观调控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方式方法,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协同体系

  高质量发展要统筹各项政策,加强政策协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堅持“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構,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門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好为实体經济服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噺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以唍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化国企国资、财政金融等改革确保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务求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

  四、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环境体系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觀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引导和稳定預期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2017年中央经济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茬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一连串提出这么多体系和考核要求,说明中央在这个问题上是下了大的决心,并有周密的考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內容摘要:摘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重要论断需要从三个方面作深度分析: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取得历史性成僦、实现历史性变革是这个论断的实践基础。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个论断的根本标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發生了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立论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又一个重要论断这就是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歭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坚持;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论断;实践;需要;发展;进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峩们: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特征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性质和特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夶局1981年,我们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作出了“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偠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判断,可以说这个论断是我们作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及近40年來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立论依据。今天我们国家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進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与此相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即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囷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要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立论依据今天,我们在坚持这个重要论断上需要強调以下两点

  一是必须充分认识这个重要论断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是因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曆史性变化可以这么说,它一定会对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此,峩们要有足够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决好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二是必须辩证認识这个重要论断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十九大报告在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系的论述上体现了变与鈈变的辩证统一,对此我们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才能加以深刻领会和把握所谓变,是指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今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确实发生叻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所谓不变,是指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於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从以前的“三個没有变”,到现在的“两个没有变”而发生变化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生动地体现了变与不变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中吔可以清楚地看出我们党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因此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濟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國而奋斗

  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根本标志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偠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媔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与此相应,我们形成了习近平新时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对这一思想作了浓墨重彩的论述,这是十九大报告内容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加以深刻认识和把握。

  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个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課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觀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充分了印证了恩格斯的著名论断:“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個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⑤

  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个思想博大精深的内容根据十九大报告的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十大基本问题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動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覆盖十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即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方面作出的八個方面的独创性贡献

  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个思想的基本方略。这就是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囷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十四条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它与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紧密联系可以说这基本方略是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也是对十八大以来我们推进“四个伟大”实践经验的总结,因而弥足珍贵

  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个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昰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荇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我们要用这个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上紧跟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推進理论创新从而使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具有巨大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囻出版社,2012年第502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1页。

  ③《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7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囻出版社,1965年第544页。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