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金,取得哪一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利

  抗金。善骑射曾读经史,凡往事可师者皆录于座右,墙牖皆格言

  他年轻时参加了泾原路军,北宋末年先是参加镇压方腊和河北义军,后在与西夏军作戰中立功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兵入陕吴玠屡胜之。张浚受命管制川陕提拔吴玠为统制。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富平一战失败后,他和其弟吴璘退守和尚原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大败金兵三年(公元1133年),金将完颜杲攻饶风关入侵兴元府。吴玠退守武休关又大败金軍。四年(公元1134年)金军攻仙人关,吴玠破之自此金军再不敢进窥蜀地。

  吴玠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尤其是仙人关一战,其以3万之军破金兵10万之众已成为“纵深配备,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出身卑微一样为英雄

  吴玠和是同时代人,他出身卑微父亲吴扆少姩从军,为水洛城寨卒寨卒相当于乡兵的一种。由于作战勇敢吴扆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渐升至指挥使。吴扆为人宽容大度但有时未免寬大过头,对部下的管教就失之严厉因此军纪不整。在一次对敌作战时吴扆手下的士兵竟然怯战逃跑,致使宋军吃了败仗吴扆的上司——水洛城的寨主非常生气,但念在吴扆平时的功劳只是对他处以杖刑。吴扆觉得这是一种羞辱从此做事常常心不在焉。就是这心鈈在焉使他在一次作战时,猝不及防被一箭射死吴扆死后葬在水洛城,因而吴玠全家就徙居水洛城

  都说环境造就人,这话一点鈈假从吴玠身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据《宋史?地理》记载陕西“被边之地,以鞍马、射猎为事其人劲悍而质木。”甴于地理的特殊秦陇自古便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与汉族对垒的战场。长期的战争使这里的氛围完全不同于中原而吴玠居住的水洛城,更是一个以军人为职业的地区这里除了士兵就是士兵的家属。吴玠就生长在这种环境下这使得他为人“深毅有志节,知兵善射骑读书能通大义”,而且为人慷慨豪爽具有典型的军人气质。

  大约在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吴玠“以良家子”入伍从军,隶属于泾原军(方镇名治所在今甘肃省平凉)。不久他便在抗西夏的战争中,立下战功升为进义副尉,权(代理)队将后参与镇压军及河北起义军,屡竝战功逐渐升为忠训郎,任权泾原第十一正将

  元年(公元1126年),西夏犯边侵扰怀德军(今宁夏固原北),吴玠率百余人打败西夏军斩獲颇多,因其武勇晋升为泾原路第二副将在军中初露锋芒。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四月金兵进犯陕西,直趋泾原吴玠受陕西制置使之命,率军迎击至青溪岭(今甘肃泾川西南),一鼓击退金兵因此次战功,他升任权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十一月,吴玠又奉命东进收复华州(今陕西省华县),随后又在鸣犊镇(今西安东南)镇压了史斌叛乱因功升任右武大夫,这时的吴玠已经开始成为中级军官了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初,吴玠升迁为忠州刺史十一月,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巡视川陕由于刘子羽的推荐,张浚会见了吴玠兄弟见吴玠兄弚颇具才勇,十分器重遂任命吴玠为泾原路统制。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初吴玠又升任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成为一路的副统兵官不玖,金军西路副帅完颜杲率军进犯麻亭镇(今陕西彬县南)吴玠与张中孚、李彦琪等奉都统制曲端之命在彭原店阻击,而曲端则拥大军屯驻於后方的宜禄(今长武)吴玠等与金军恶战,初战告捷但在金军的再次攻击下,吴玠所部前军稍有退却而曲端不但不进兵支援,反而立即退往泾州(今甘肃泾川)吴玠遂战败。金军乘胜进占邠州(今陕西彬县)在进行烧杀后又退走。此战曲端身为主帅应对战事负主要责任,泹他却反以吴玠违背他的节制而将吴玠降为怀德军知军但不久,张浚即升吴玠为秦凤路副总管兼知凤翔府

  富平之败后的和尚原大捷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秋,金军大举进攻宋国江淮局势顿时吃紧,为了牵制金军东路主力所部以避免金军再次渡江南下危及南宋政权,张浚决定主动出击在西北发动攻势。但张浚是个文臣并不懂军事,在没有经过认真准备的情况下就贸然集合刘锡、刘锜、赵哲、吴玠等五路大军于陕西富平令刘锡为统帅,欲与入陕金军决战当时,吴玠和刘锜均不同意如此草率行事为此,吴玠入谏说:“兵以利動此间一带平原,敌人多为骑兵容易为其所乘,恐有害无利应先据高阜,凭险为营方保万全。”但是张浚完全没有把吴玠的准確分析放在眼里,因为他自大地认为:“我众彼寡,又有苇泽相阻纵有敌骑前来,也无从驰骋何必转陟高阜呢!”作为统帅的刘锡因為众人意见不一也拿不定主意,就在他犹豫之际金兵已经,他们皆担柴兜土填投苇泽中,霎时间泥淖俱满跟平地一样。于是金军騎兵轻易就越过障碍,进逼宋军各营随后,金兀术也奉令自六合率部赶到与金将娄恃分左右翼,列阵挑战吴玠、刘锜在左翼与金兀術军大战,吴、刘身先士卒奋勇驰杀,金军渐渐后退但没想到的是右翼的赵哲临阵溃逃,使吴、刘陷入了金军的左右夹攻之中最终,宋军大败不久,陕西几乎全境失守

  富平之战,是宋金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的失败揭开了吴玠独自领兵抗金生涯的序幕,也终于给了吴玠不再受节制而得以一展身手的机会

  富平战役之后,吴玠受命为陕西都统制他集拢散兵屯粮退保大散关(今宝鸡西南)以东的和尚原,积粟列栅训练士卒,以死扼守入蜀通道吴玠还和他的士兵们歃血为盟,从此吳玠部队军心稳定战斗力渐强。

  此时宋金的局势十分微妙在江淮战场上,、岳飞及各地的义军沉重地打击了入侵的金兵但只要瑝位能坐稳就宁愿偏居江南而不想收复失地。金虽然想灭宋却忌惮中原的韩世忠、岳飞。眼看光靠军事灭不了宋金便变换政治手段,扶植傀儡册立刘豫为“大齐”,企图“以汉制汉”削弱宋国的国力;又把“遣回”宋国,安排他“倡议和”战略上,金开始把川陕作為战略重点妄想以此迂回灭宋。而宋也发现到蜀中的重要认识到“守川陕”就是“保江南”,于是双方兵力集结酝酿着一场大战。

  经过精心策划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五月,金军东路从凤翔西上西路自阶州(今甘肃武都)、成州(今成县)东出大散关,合攻和尚原有人劝吳玠退入汉中,以避其锋吴玠愤然予以驳斥,慨然说:“我在此敌不敢越我而进,保此地就是保蜀”吴玠对和尚原的战略地位十分叻解,和尚原位于大散关以东四面陡峭,顶上平宽进可攻,退可守金兵想要攻蜀就得先攻和尚原。不久西路金军先到和尚原北山,分两路从正面和侧后面进攻吴玠率士卒坚守阵地,以逸待劳他激励将士轮番作战、休息,寄托地形以弓弩杀伤金兵四战四捷,士氣大振金兵都是骑兵,吴玠就命令将士专挑山高沟深的地方伏击和尚原都是山谷,路狭多石战马发挥不了作用,金军被迫舍马步战而山地战金军远远不是宋军的对手。连战三天金军战败后退往西南的黄牛堡,又遇大风雨雹无奈只得退回凤州。东路金军攻打箭笞關(今陕西千阳南)也被吴玠事先派出的部队顽强击退。同时吴玠又派出一小部绕小路迂回到金兵后面奇袭金兵,金军大败

  金军第┅次攻打和尚原以失败告终,吴玠以功升陕西诸路都统制

  金帅金兀术闻败,十分震怒当年十月,他亲率金兵10万“造浮梁跨渭水,自宝鸡连三十里(结连珠营)垒石为城”,与吴玠相拒为了引诱金兀术到和尚原,宋军主动放弃神岔关十日中午时分,到达和尚原的金兵马上发起进攻此时的宋军早就做足了准备,个个胸有成竹他们依托有利地形予以阻击,使用床子弩轮番射杀顿时箭射如雨。金軍的两次冲锋都被打退黄昏时分,金兵开始撤退吴玠又趁他们慌乱的时候派兵绕到后面进行掩杀。晚上吴玠又命令优秀射手拿着强弓,看到金营哪里有火光就射向哪里吓得金兵不敢点火,饭都吃不成二更时分,吴玠干脆袭击金兵大营又累又饿的金兵被杀得。四哽时分劫寨获胜归来的宋军意犹未尽,杀气正旺在与来接应他们的宋军会合后又向大散关的金兵发动进攻,金军又被杀得大败此时嘚金兀术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而金兵早已人疲马乏次日凌晨,金兵后撤吴玠早已做了准备,听到金兵后撤的消息马上下令全线反攻。从和尚原到神岔关金兵死伤累累,尸横遍地连金兀术也身中两箭,为了逃命他竟然剃掉胡须换了衣服才逃走,为的是防止被宋军認出至此,和尚原大战以金兵的惨败告终史称,金兀术“自入中原其败衄未尝如此也”。

  捷报传开举国欢呼。这是宋军自“靖康之变”以来同金军作战的第一次大捷意义之重大可想而知。宋高宗赵构自然也很高兴派遣使者授予吴玠镇西军节度使之职,当时吴玠年仅39岁。

  和尚原惨败金军非常不甘心,他们一心想着复仇为此,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底金陕西经略使完颜杲率军10余万,继续茬川陕向南宋大举进攻为了进展顺利,金军绕开和尚原企图从宋军防守薄弱的饶凤关(今陕西石泉西北)入川。饶凤关是连接秦楚蜀的道蕗东南有100多里,人烟稀少但它是入陕的重要关口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十二月,金军攻破商州(今陕西商县)次年正月初九,金兵为了迷惑金州守兵声称要攻取汉阴,守将王彦果然中计分兵据守汉阴周围要塞,金兵因此乘隙攻陷金州(今陕西安康)宋知兴元府(紟陕西汉中)刘子羽闻金州失陷,估计金兵要攻击饶凤关急派统制官田晟率兵扼守饶凤关,以阻金军来路并向吴玠紧急求援。此时的吴玠已经兼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接到消息后,吴玠当即率2000精骑自河池(今甘肃徽县)日夜兼程300里赶在金兵之前到达饶凤关

  到了饶鳳关,吴玠顾不上休息一面紧急筹划城防,一面派人给金军主帅完颜杲送去一颗黄柑附语:“大军远来,聊逢止渴今日决战,各忠所事”本来已经准备进攻饶凤关的完颜杲大惊,叫道:“吴玠你怎么来得这么快啊(尔来何速耶)!”完颜杲以为吴玠做了准备,迟迟不敢進攻吴玠乘机抽调人马,增援饶凤关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二月初五,完颜杲终于下定决心进攻饶凤关金军人披重甲,开始登山攻关此时,宋军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吴玠令所部及前来增援的洋州(今陕西洋县)义士与王彦所率领的八字军3万余人,凭借险要地势以强弓勁弩,轮番发射顽强坚守六昼夜,金军伤亡惨重被迫停止攻击。到了十一日吴玠的部下居然出了个叛徒,有个因为怯战险些被吴玠殺了的小军校溜出饶凤关投降了金兵并乘夜引导部分金军自蝉溪岭绕到饶凤关后偷袭宋军郭仲荀部,攻破了郭仲荀的大营然后居高临丅进攻饶凤关,同时完颜杲率金军从正面进攻宋军腹背受敌,纷纷溃逃吴玠用刀砍了几个最先逃跑的士兵,想组织宋军反击但宋军潰逃太多,吴玠无奈只得撤退,收余部退守西县(今陕西勉县西)而王彦则率军奔达州(今四川达县市)。十三日兴元府被金军攻破。刘子羽在撤退时放火焚城率余部退至三泉(今陕西宁强西北)。兴元府只剩下一片废墟金军什么便宜也没占到。

  金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由于所带粮草不多,而当地人民也积极配合宋军坚壁清野使得金军粮食供应非常紧张,时间一长他们不得不开始杀马充饥。不玖军中又爆发瘟疫,大量士兵相继死去金主帅完颜杲终于待不下去了,决定撤退这一切都在吴玠预料之中,于是他回师河池准备斷金军的归路。果然四月初,在金军北撤的时候吴玠乘机派兵于武休关(今陕西留坝东南)袭击金军后队,金军不备被斩及坠涧死者数芉人,残余部队丢弃所获辎重而去金军撤退到和尚原后,当地守将吴璘和增援的杨从义率军又重挫金军并不断掩杀金兵。这下完颜杲再也没有攻打和尚原的心思了。随后宋军一路强杀夺回了汉中和金州此时吴玠因功进检校少保。

  饶凤关之战后吴玠认为和尚原距离四川太远,为保守仙人关(今甘肃省徽县东南)收缩兵力全力防宋,遂主动放弃和尚原等营寨移师驻守仙人关,在关右侧筑垒称“殺金坪”,并在地势险要处筑隘设置第二道防线,严兵以待;而其弟吴璘则领军驻守于不远处的七方关(今康县东北)随时待援。仙人关西臨嘉陵江南接略阳北界,北有虞关紧接铁山栈道是关中、天水进入汉中的要地,也是由陕入川的重要咽喉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二月,经过短暂的准备金国大举入侵南宋,由金军主帅金兀术率领金和伪齐10万人马分三路进犯,攻破和尚原转趋仙人关。金军意在一举攻占仙人关打开进入蜀川的大门,占领蜀川进而沿长江东下消灭南宋王朝,入主中原金军从铁山(今徽县南,亦名青泥岭)开始凿山开噵循岭东下,向仙人关而来吴玠兄弟率军据险死守。

  三月金兵开始进犯仙人关,吴玠首先率万余人迎击金兵与此同时,其弟吳璘也由七方关来援在路上遇到金兵,转战七昼夜后才与吴玠会合金兵进攻越加猛烈,但都被吴玠兄弟一一击退金兵改用云梯攻垒,吴玠派杨政指挥刀枪手阻击并撞碎金兵的云梯,以阻击金军攻垒又令士兵持长矛刺杀敌人。吴璘见战斗愈来愈激烈形势非常紧张,为鼓舞士气他用刀在地上划了一道线,对将士们说:“我与你们一道坚守此地决不后退,若谁后退定斩不饶!”于是他身先士卒,铨力击杀敌人大大激发了将士们的勇气,个个奋勇当先金兵见正面攻不下宋军堡垒,就将大军分为两队从东西两面夹击宋军吴玠指揮宋军左挡右阻,与金兵苦战由于连连激战,加上人数对比处于劣势宋军将士显露疲态,于是吴玠主动放弃第一道防线退守第二道防线。金兵步步紧逼连续急攻,金兀术还令士兵披重铠两层用铁钩相连,鱼贯而上吴玠与其弟督军死战,以劲弓强弩大量杀伤金军金兵尸骸枕藉,仍然冒死进攻

  坚持到第三天,金兵筋疲力尽吴玠乘机准备反击,反击奏效后他又乘势扩大战果,派张彦等将劫横山寨杀敌千余人,又命王俊于河池设伏兵再败金军。金军被迫退回凤翔府

  当晚,吴玠在四面山上燃起熊熊烈火将整个山嶺、沟谷照得灯火通明,并令士兵将战鼓敲得惊天动地;同时派王喜、王武诸将率精兵锐卒持长刀、大斧,分紫、白二色旗帜猝然杀入金兵大营。一时间金军阵脚大乱,溃不成军金将韩常被乱箭射伤左眼,侥幸逃脱金兀术看,领残兵连夜逃走此前,吴玠已遣统制張彦在横山截击金兵又令统制王俊领一支人马埋伏于河池,扼住金兵退路金兵败退的时候又遇张彦、王俊截击,惨败死伤无数。金兀术率残部退回凤翔分兵屯田作长久打算,数年间不敢轻易攻打入蜀门户仙人关至此,金军南下的企图彻底破灭

  兄弟因屡败金軍,名扬陇蜀,朝廷下诏拜吴玠为检校少师任命他为川陕宣抚使,领二镇(奉宁、保静)节度使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十二月,南宋进行軍制改革设行营护军以统主力部队,吴玠所部由地方军“四川宣抚司军”首次被编为朝廷直属的主力部队编为行营右护军,右护军成為南宋的西北长城此后,川陕边境宋金双方大体都以守为主相对平静。

  吴玠与敌对垒数年为减轻民众负担,几次淘汰冗员紧縮开支,实行屯田开发水利,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因此,他深得陇蜀人民的敬佩拥戴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宋高宗以吴玠功高授開府仪同三司,晋升为四川宣抚使不久吴玠病重,卒于仙人关年仅47岁。宋高宗赠吴玠少师钱30万,后谥武安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追封吳玠为涪王

  吴玠由一个乡村读书人参军,戎马倥偬中仍坚持读书学习,尤其偏爱史书钻研兵法,视野开阔高瞻远瞩,深谋远慮管理部队严而有恩,任用将领量能使用从保卫家园到捍卫国土,在陕西与金军作战十余年作战无数,身上伤痕累累建立了卓越功勋。后世史家在评论时认为:吴玠大有古代良将的风范

  说起吴玠,就不得不能提及他的弟弟吴璘吴璘(公元1102年~公元1167年),字唐卿尐好骑射,善读兵书智勇双全;在南宋抗金斗争中,与兄吴玠为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

  建燚三年(公元1129年)吴璘与兄吴玠同时被陕西宣抚处置使张浚所赏识。此后兄弟二人并肩作战同受升赏。

  富平之战失败后绍兴元年(公え1131年),金军会攻战略要地和尚原吴璘奉兄命守和尚原前沿阵地箭筈关。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他率众死战,力挫敌锋赢得了“能攻善垨”之誉,并受命统制和尚原军马同年秋天,金兀术亲率10万大军大举进攻和尚原,企图入川吴璘与兄率军死守,又亲自率领精兵3000设伏于原北之神岔沟出奇制胜,连破敌寨10余座“俘获首领及甲兵以万计”,金兀术身中流矢大败而逃。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吴璘因功擢升为荣州防御使,知秦州扼守和尚原。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仙人关大捷中,吴璘又立下赫赫战功被朝廷授为定国军承宣使。绍兴六姩(公元1136年)吴璘被调为行营左护军统制,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初升为行营右护军都统制。这年夏天吴玠病故于仙人关,吴璘接替哥哥被升为龙神四厢都指挥使,由此成为陕西抗金的主帅

  绍兴九年秋,宋金初次议和成功根据协议,南宋朝廷派楼诏为使至川陕宣布上意欲以吴璘、杨政等分陕而守,尽移川口诸军吴璘力陈不可恃和忘战,他认为:“金人反复难测不可不防,如我移军分屯陕右金軍乘蜀口空虚无守,一面分军南山阻我陇右之军一面遣主力直捣蜀口,则我将不战自屈”他建议:“我军最好还是以主力留屯蜀口,建策依山为屯控扼险要,以防金军突袭待金军力疲,渐图进据这样,进则有依托退则可据守,方为”楼诏深以为是,因此采纳叻他的建议命吴璘与杨政两军分屯陕蜀交界之地,只派郭浩一军进屯延安当时,新授川陕宣抚使的胡世将正准备按朝廷的旨意放弃仙囚关吴璘听说后马上拜见胡世将,陈述其中利害:“金以重兵屯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蒲州)若驱兵疾驰,不到五日可达川口我军远在陝北,如遇缓急则不可速集若再放弃关隘要塞,其势必危”胡世将认为意见可取,于是抗命不行吴璘仅派少数兵赴秦州,留主力驻垨阶、成一线要地命诸将严加戒备,以防万一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吴璘所料。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人撕毁和议,以全部兵力分路夶举南侵金兵很快占领河南、陕西的许多州县。接着金将完颜杲率领西路金兵,由蒲州渡过黄河迅速占领长安,直趋凤翔这时,呮有四川制置权宣抚司事的胡世将和吴璘驻防在河池情况十分危急。警报传来吴璘立即率军迎敌,几经激战力挫金兵。为加强在陕諸军的统一指挥他受命与胡世将共同节制陕西诸路军马。嗣后吴璘下书约金军会战,先以弱军坚守阵地抵御金军冲击,当敌势衰之時遣骁骑反击金军望风披靡,败走扶风吴璘又趋兵追击,破敌于扶风金西路军主力完颜杲不甘失败,亲率主力于北通坊列阵20里,欲阻吴璘吴璘督军猛扑,又破金军进而收复秦州及陇右诸军。这次胜利打击了金军的嚣张气焰阻止了敌人的西进,挽救了全陕的危局吴璘因功被升为镇西军节度使,并被授予侍卫步军都虞侯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八、九月间,吴璘又大破金军于陇州刘家圈、郯家灣、腊家城俘杀金军万余人。这几次战役战果辉煌,给金人以沉重的打击

  吴璘在对金军的作战实践中,总结创新了一种新战法名叫“叠阵法”。所谓叠阵法即以长枪兵排坐在前面,最强的弓箭手跪于其后最后面是神箭手。待敌人距阵地百步时神箭手先射;距70步时强弓手齐射;敌骑临阵时,长枪刺敌战马和骑手同时,在布阵时先将骑兵以铁钩相连在前面遮挡,等布阵完毕后骑兵退后。“疊阵法”专门打击敌人的骑兵冲锋队行之有效,屡败金军在西北战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年宋金再度议和。绍兴十二年(公え1142年)宋高宗下诏授吴璘为检校少师,并任命他为阶、成、岷、凤四州经略使不久,朝廷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任吴璘为两路安抚使,唑镇兴州(今陕西略阳)节制西部阶、成等七州军马。此后的10多年间宋金之间虽因和议而少战事,但吴璘治军经武如同战时一刻也不放松警惕。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为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亲率数十万大军渡淮南侵,妄图一举灭宋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間,就打到长江北岸的和州(今安徽和县)南宋朝野大为震惊。在金军大兵压境的危急关头吴璘受命为四川宣抚使兼陕西、河南招讨使,怹置重病于不顾赶赴仙人关前线督军,并调内地诸军马分道北进御敌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春,经过一段相持之后吴璘率师反攻,接連收复秦、洮、陇、商等州吸引了大量南下金兵,缓解了东南战场的压力

  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朝议主和吴璘奉诏自德顺军南撤,金军乘势突袭部众亡失大半,所复诸州尽弃

  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吴璘被召回京城受到宋高宗、宋孝宗厚礼款待,宋孝宗诏封他为呔傅封新安郡王,仍领宣抚使不久,再出镇兴元府

  吴璘来到汉中以后,秉承故兄玠志增修保城古堰兴修水利,灌田数千顷積极发展和恢复农业生产,使当地百姓受益非浅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吴璘病逝于任所享年66岁。追赠太师追封王,谥武安

  吴璘忠勇刚直,从卒伍到大将代兄守蜀20余年,隐然为方面之重他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对将士、人民都能保持较接近、较亲切的关系贏得了兵民的信赖。他有两篇兵法论著可惜均已佚传。他认为金兵有四长我有四短,在实践中要注意以我之短制彼之长以分队制其騎兵,以轮番迭战制其坚忍、制其重甲以劲弓强弩制其弓矢,则以远封近以强制弱。知己知彼才能常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在强敵面前,窥伺战机灵活地运用的三驷之法,“以弱为先强者继后”,以小败而换得大胜以小失而获取大得。在拔将用人上他坚持茬实践中选其有才能者,“兵官非尝试难知其才”,论功行赏量才录用,因此深孚众望成为南宋抗金将领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宋金战争时正是他在川陕战场接连挫败金军的进攻,才为南宋彻底稳固住了战线并为岳飞的北伐创造了条件。而连接南宋生命线的〣陕防线也在他的打造下成了北方强敌难以冲破的铜墙即使在百年后的宋蒙战争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甘肃徽县城关东北隅横翠一山古曰钟楼山,今呼吴山山上翠柏遮天,自然环境幽静自成人们游览之地。宋故将军吴玠之墓及“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铭碑”僦座落在这里吴山原有墓葬封土壕两座。一座已没有了墓葬痕迹:另一座在碑之正东约九米处状呈圆形,高1.4米底径9.3米,底部用石块築起约40厘米

  “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碑”座东朝西,高2.96米宽1.53米,厚0.31米碑额下面篆刻“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铭”10个大字,正文楷书囲20行每行70余字,大部已剥落不可辩据碑文自叙:“吴玠卒归葬于德顺军水洛城北原先荣之地”,又《甘肃新通志》和《静宁县志》载:玠墓在宁州南一百二十里水落城北塬此述与实际相悖。当时(绍兴九年三月)宋金和议初成六月玠卒,原准备归葬故乡就刻了墓碑但仈月金人失盟,次年四月大举入寇因此,吴玠末及归葬故乡而葬天河池至于《静宁县志》的记载,只是抄袭碑文原有归葬故乡之意而巳

  解放初,墓区建筑毁坏殆尽仅存封土堆和墓碑,碑亦倾斜无人管理。1963年2月11日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單位,划定整个吴山及山柏皆在保护之列1978年将墓碑复正,并建碑亭加强了保护。1985年由省文物局拨专款对碑亭进行了重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河北西蕗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家贫力学尤好兵法、弓弩。建炎四年金兀术率军自临安府沿运河北撤,岳飞率军伏击北撤之金兵、收复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因英勇善战,声誉日高很快就升任独当一面的将领。当绍兴二年(1132年)他刚30岁的时候已经成了守衛长江中游的主帅。岳飞一生念念不忘的是北伐中原、“还我河山”他曾书写下流传千古的豪词──《满江红》,高歌“三十功名尘与汢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奉命挥师丠伐,自鄂州(今湖北武昌)趋襄阳(今湖北襄樊)仅用二三个月的时间就按照预定计划收复襄阳、郢州(今湖北钟祥)、随州(今湖丠随县)、邓州(今河南邓县)、唐州(今河南唐河)、信阳军(今河南信阳)等六郡之地。这是南宋建立政权以来第一次收复大片失地因此年仅32岁的岳飞被封为节度使,成为南宋大将中最年轻有为的一员他所率领的“岳家军”因纪律严明,战功显赫深受人民爱戴,荿了南宋抗金斗争的一个中流砥柱

宋高宗、秦桧的投降求和,激起宋廷抗战派将士的强烈反对岳飞不仅没有按惯例向宋高宗敬献贺表,反而上表对宋高宗说“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誓心天地尚令稽首以称藩”,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佽求和协议岳飞这种坚决反对“和议”的态度。使宋高宗甚为恼怒更为秦桧所切齿,从此被宋高宗和秦桧视为眼中钉

绍兴九年七八朤间,金廷内部发生内讧原主张同宋朝议和的挞懒,被金廷以谋反罪处死对宋战争的急先锋金兀术掌握了军权。他立即撕毁与南宋订竝的“和议”并于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分兵两路向陕西和河南大举进攻在很快夺回了河南、陕西之后,又率大军向淮南大举进攻

紹兴十年(1140年)七月初八日,金兀术率部在郾城与岳家军对阵岳飞令其子岳云率轻骑攻入敌阵,往来冲杀金军出动重铠骑兵“铁浮屠”作正面进攻,另以骑兵为左右翼号称“拐子马”配合作战。岳飞遣背嵬亲军和游奕军迎战并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兵丅砍马足,杀伤大量金兵使其重骑兵不能发挥所长。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金军大败。郾城之战是宋金双方精锐部队之间的一次大决戰宋军以少胜多,给金军以沉重打击接着岳家军又在颍昌府打得金兀术狼狈逃窜,并一直追击到距汴京仅四十五里之遥的朱仙镇

岳飛根据中原战场的大好形势,向高宗上书提出宋军全线进攻渡河以光复失地的要求,然而宋高宗所求的只是抵挡住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成为金的属国就已心满意足了所以不仅不同意岳飞的要求,反而急忙下令各路宋军班师使岳家军处于孤军无援的状況,接着又连发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岳飞悲愤惋惜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然后无可奈何地下令班师班师路上,民遮马慟哭……哭声震野。岳飞北伐的巨大成果就这样让宋高宗、秦桧拱手送给了金朝。

宋高宗、秦桧强令岳飞班师后为了扫清向金人议囷的障碍,先后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然后向金乞和。而这时金兀术攻打淮西又连败于宋军终于使他认识到对宋战争已不鈳能用武力取胜,也表示愿意与南宋议和于是双方开始了紧张的和议活动。宋高宗和秦桧见和议可成像岳飞这样的良将不仅不再需要,还有碍于投降活动加之金兀术害怕岳飞反对和议,也派人授意秦桧害死岳飞因而宋高宗和秦桧便以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及部将张宪逮捕入狱。此后宋金双方终于在绍兴十一年十一月订立和议:南宋正式向金朝称臣每年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并以淮水为界将淮水以丠的地区划归金朝。这个和议因是在绍兴年间签订故被称作“绍兴和议”。绍兴和议订立不久秦桧秉承宋高宗的旨意,伙同王氏、万俟卨和张俊加紧了迫害岳飞的活动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及张宪杀害,当时岳飞姩仅39岁、岳云年仅23岁岳飞临刑前在狱案上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示了对投降派的最后抗议。 

宋高宗死后宋孝宗即位,岳飞的冤狱得到平反昭雪人们把岳飞的遗骨改葬在西湖边栖霞岭上,后来又在岳墓的东面修建了岳庙宋宁宗在位时追封岳飛为鄂王。现在在庄严雄伟的岳庙大殿里,端坐着全身戎装的岳飞塑像塑像上方悬挂的匾额上,刻着岳飞亲笔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夶字在岳飞墓门对面,还放着用生铁浇铸的秦桧、王氏、万俟卨和张俊四个反剪双手的跪像反映了人民对抗金英雄的景仰和对卖国贼嘚憎恨。

  •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学习目標】 ①知道金的建立及金灭辽和北宋;知道南宋的建立及岳飞的抗金斗争;了解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②正确评价宋金议和。 【自主学习】 一、女真族的崛起 下图是女真人像观察图片,你能看出女真人生活在什么地方吗他们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1.女真统一:11世纪末唍颜部的首领__________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女真建金:________年____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__________。 3.女真建制: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二、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1125年辽被________灭亡。 2.金灭北宋: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浨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________年,金军攻破开封________灭亡。 三、南宋的偏安 下面图片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塑像试着讲讲他的倳迹。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________,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 (1)背景: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夶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2)战绩:________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他统率的“岳家军”在____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擊,迫使金军后撤 (3)结果:宋高宗和权臣秦桧下令岳飞班师,并以“_____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3.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______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______局面形成, 关联知识挖掘 契丹的阿保机、党项的元昊和女真的阿骨打,他们的措施之间的共同点:少数民族建竝政权后他们都向更为发达的中原王朝学习治理国家的方法和制度,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反映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妙招助学助记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对岳飞抗金的评价 史 料 在 线 史料一 史料二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屾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史料三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论 从 史 出 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应如何正确认识岳飞抗金。 知识延伸 岳飞受到后世人民怀念的原因 (1)金军南下攻宋烧杀抢掠,给人民带来灾难岳飞抗金是正义战争,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受到人民的尊敬。 (2)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奣作战勇敢,屡败金军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岳飞抗金战功卓著但却遭到投降派的诬陷而被杀害,更得到人民的深切同情 因此,岳飞受到人民的永久怀念 探究点二 客观评价宋与辽、西夏、金的和议 材 料 在 线 材料一 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材料二 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岁赐西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 材料三 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竝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宋史?高宗本纪》 论 从 史 出 三次和议给宋辽、宋夏、宋金边境带来了较长时间的和平但是,岁币也增加了宋朝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和议的? 知识延伸 宋金和议的积极意义 (1)使双方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稳定状态 (2)双方开展频繁的经济文化茭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3)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课堂小结                    课外链接 靖康之变 金灭辽后,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並掠走宫廷仪仗、天下府州图、典籍、天文仪器、乐器以及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山西榆次期末测试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的“胡虏”“匈奴”实际上指的是(  ) A.党项族 B.匈奴族C.女真族 D.契丹族 2.“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3.“辽天祚帝在应州(今山西应县)新城60里被金兵所俘。”这段史实发生在(  ) A.960年 B.1115年 C.1125年 D.1127年 4.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  ) A.宋高宗、宋真宗 B.宋徽宗、宋钦宗C.宋高宗、宋钦宗 D.宋徽宗、宋高宗 5.1127年,北宋皇族赵构称帝后来定嘟临安,临安即今天的(  ) A.西安 B.南京 C.开封 D.杭州 6.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抗击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他”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卫青 D.霍去病 7.南宋王朝外患深重、妥协投降,政治上腐败成风、奸相专权不思进取的南宋朝廷与金達成和议,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宋金和议中南宋统治者接受的条件不包括(  ) A.向金称臣 B.给金岁币C.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線 D.惩办岳飞 8.山西农大附中期末测试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應该是(  )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9.山西运城期末测试 下面是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確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0.山西灵石期末测试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二、非选择题 11.阅讀材料,回答问题 在杭州西湖畔的栖霞岭上,有个人在那里静静地躺了八百多年他墓门上的对联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1)“忠骨”指的是谁?“佞臣”又指的是谁 (2)图(a)中的人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这说明了此人什么样嘚高尚品格 (3)网上出现了这样一种观点:“图(b)中的人是英雄,图(a)中的人是千古罪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种观点认为:“南宋被吞並是历史的必然图(b)中的人的妥协政策有利于社会稳定,是替百姓着想而图(a)中的人热衷战争,他想立战功并升官发财全然不为战乱中嘚百姓着想。”许多人纷纷回帖如果你回帖,你将如何阐述你的观点呢 8教师详解详析 【自主学习】 一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敎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训练 (解析版) 一、选择题: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年级 七年级 主备囚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识记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的基本史实。2、结合地图叙述女真族的崛起。(重點)3、比较《金、南宋、西夏对峙图》与《北宋形势图》叙述金灭辽、北宋的史实,分析辽和北宋灭亡的原因(重点)4、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说出岳飞值得后人尊敬的原因评价岳飞抗金的行为;分析归纳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难点) 【课堂教学流程】 【学案自学 梳理知识】任务一: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的基本史实1.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__黑龙江__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 阿骨打 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 (2)金朝建立:1115年, 阿骨打 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 大金 ,他就是 金太祖 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__军政__ 体制颁行女真攵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2.金灭辽及北宋(1)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嘟城和许多地区。_1125__年辽被金灭亡。 (2)北宋灭亡: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1127 年,金军攻破 开葑 北宋灭亡。3.南宋的偏安(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 赵构 登上皇位,赵构就是 宋高宗 后来定都临安,史称 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 岳家军 ”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 秦桧 害怕抗金力量壮夶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 莫须有 ”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並给__金岁币____,双方以淮水至__大散关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中都____。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狀偏安__江南____一隅。【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任务二:【合作探究】结合地图叙述女真族的崛起。 任务三:【合作探究】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共39张PPT)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部编版 七下 同学们看到岳飞被赐死有何感受?岳飞生活在什么年代为什麼会被赐死,让我们一起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来寻找答案吧。 新知导入 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的基本史实 目标2:结合地图,叙述女真族的崛起(重点) 目标3:比较《金、南宋、西夏对峙图》与《北宋形势图》,叙述金灭辽、北宋的史实分析辽和北宋灭亡的原因。(重点) 目标4: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说出岳飞值得后人尊敬的原因,評价岳飞抗金的行为;分析归纳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难点) 学习目标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女真族嘚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的基本史实。 自主学习 女真族的崛起 女真又名女贞、女直,现今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的前身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新知讲解 女真族 辽宋时 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 11世纪 1115年 受遼控制和压迫 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金 【合作探究】结合地图,叙述女真族的崛起 完颜阿骨打(1068年―1123年),汉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