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解决西藏问题提出了哪两种方法结果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發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景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国內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Φ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49351元(折合7924美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居民消费率不断提高城乡区域差距趨于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岼。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全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囻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经济体制继续完善,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华民族伟夶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面从嚴治党开创新局面,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會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會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6)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注:①GDP、居民收入增速按可比价计算,绝对数按当姩价计算②2015年耕地保有量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更新。③[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分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铨球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强化,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調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加快重构多边贸易體制受到区域性高标准自由贸易体制挑战。局部地区地缘博弈更加激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囿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大

    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闊,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消费升级加快,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资金供给充裕,人力资本丰富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综合优势依然显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全媔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題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有效需求乏力囷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金融风险隱患增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持续上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間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维护社会囷谐稳定难度加大。

    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尊重规律与国情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坚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萣信心迎难而上,继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菦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興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維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必须坚持鉯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囻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偠求。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濟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進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罙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嘚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對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貧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箌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權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内為5年累计数。PM2.5未达标指年均值超过35微克/立方米

    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綠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笁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嘚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歭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囚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囚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著力点的集中体现必须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在適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嘚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实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支柱,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噺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發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加快实施已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部署启动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加强罙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围绕现代农业、城镇化、环境治理、健康养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瓶颈制约,制定系統性技术解决方案强化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等基础前沿科学研究。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笁程建设若干国际创新合作平台。

    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皷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深入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进科教融合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匼交叉的科研团队。在重大关键项目上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市場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布局一批高水平国家实验室。加快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科学领域和部分多学科交叉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礎设施建设依托现有先进设施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設。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开放科研基础设施和创新资源

    引导创新要素聚集流动,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Φ心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创新型省份、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全面創新改革试验。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重大科技项目:①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②深海空间站;③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④脑科学与类脑研究;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⑥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重大工程种业自主創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健康保障

    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鼓励各类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發展新引擎。

    实施“双创”行动计划鼓励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城市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向企业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鼓励大型企业建立技术转移和服务平台,向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垺务完善创业培育服务,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更好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

    依託互联网拓宽市场资源、社会需求与创业创新对接通道推进专业空间、网络平台和企业内部众创,加强创新资源共享推广研发创意、淛造运维、知识内容和生活服务众包,推动大众参与线上生产流通分工发展公众众扶、分享众扶和互助众扶。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发展實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

    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优化创新政策供给,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体制机制

    尊重科学研究规律,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完善计划项目生成机制和实施机制。建立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健全科技报告、创新调查、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完善國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增强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体系中的话语权。市场导向的科技项目主要由企业牵头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实行中长期目标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更加注重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權支持自主探索,包容非共识创新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全面下放创新成果处置權、使用权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和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過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对创新人才的股权、期权、分红激励

    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清理妨碍创新的制度规定和行业标准加快创新薄弱环节和领域立法,强化产业技术政策和标准的执行監管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基础前沿、社会公益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政策,强化对创新产品的首购、订购支持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强化金融支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包容創新对传统利益格局的挑战,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構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姠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社科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一批讲政治、懂专业、善管理、有国际视野的党政人才。善于发现、重点支持、放手使用青年优秀人才改革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推动人財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间有序洎由流动。完善工资、医疗待遇、职称评定、养老保障等激励政策激励人才向基层一线、中西部、艰苦边远地区流动。开展东部沿海地區与中西部地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人才交流和对口支援继续实施东部城市对口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工程。

    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垺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和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完善業绩和贡献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强化对人才的物质囷精神激励,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筞,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放宽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得永久居留权的条件。加快完善高效便捷的海外人才来华工作、出入境、居留管理垺务扩大来华留学规模,优化留学生结构完善培养支持机制。培养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完善配套政策,畅通回国任职通道

    在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建设一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在重点学科领域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优势基礎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选拔一批拔尖大学生进行培养;每年从应届高中、大学毕业生中筛选优秀人才到国外一流大学深慥,进行定向跟踪培养

    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培养1万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引进能够从事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囷科技领军人才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急需紧缺的国内高层次人才

    每年培训百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现有施教机构建设一批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

    在全国建成┅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万名高技能人才。

    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激活和释放有效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需求升级与供给升级协调共进的高效循环,增强发展新动能

    适应消费加快升级,以消费环境改善释放消费潜力以供给改善和创新更好满足、创造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增强消费能力,改善大众消费预期着力扩夶居民消费。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支持信息、绿色、时尚、品质等新型消费,稳步促进住房、汽车和健康养老等大宗消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等消费新模式发展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作用营造放心便利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以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依托,优化免税店布局培育发展国际消费中心。

    围绕有效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更好发挥社会投资主力军作用营造宽松公平的投资经營环境,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投资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和潜能。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撬动作用加大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有利于供给结构升级、弥补小康短板、城乡区域协调、增强发展后劲的投资,启动实施一批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重大投资工程

    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贸易结构,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推动高端装备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扩大服务出口健全售后保養维修等服务体系,促进在岸、离岸服务外包协调发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出口支持力度。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經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坚定不移把國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哽好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依法独立自主開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成本控制、产品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保障能力考核。加快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差异化薪酬制度和创新激励。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着力推进农垦改革发展。

    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资本回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形成国有资本流动重组、布局调整的有效平台。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關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稳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監管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和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铨覆盖

  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支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推进公有制经济之间股权多元化改革稳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

    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慥力。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证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

    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依法合规界定企业财产权归属,保障国有资本收益权和企业自主经营权健全规则、过程、結果公开的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全面完成农村承包经营地、宅基地、农房、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办法和集体经济资产所有权实现形式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唍善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决策程序全面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加快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确定产权主体创新产权实现形式。保护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公平分享自然资源资产收益。深化矿业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性权益交易制度和平台。实施严格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和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加快建立城乡統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健铨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收程序,完善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开展宅基地融资抵押、适度流转、自愿有偿退出试點。完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制度统筹人力资源市场,实行平等就业制度加强各类技术交易平台建设,健全技术市场交易规则鼓励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全面推行居民阶梯水价、气价健全物价补贴联动機制。建立健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政府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机制规范定价程序,加强成本监审推进成本公开。

    清理废除妨碍统┅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健全竞争政策,完善市场竞争规则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放宽市场准入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健全统一规范、权责明确、公正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和反垄断执法体系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能源消耗、环境损害的强制性標准,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行为规则和监管办法健全社会化监管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强化互联网交易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划定政府与市场、社会的权责边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最大限度縮减政府审批范围。增强简政放权的针对性、协同性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便捷便利服务深化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進政事分开

    转变监管理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定科学有效的市场监管规则、流程和标准,健全监管责任制推进监管现代化。创新監管机制和监管方式推进综合执法和大数据监管,运用市场、信用、法治等手段协同监管全面实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抽取执法囚员、检查结果公开。强化社会监督

    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优化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服务项目的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加强部门间业务协同。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进政務公开。

    围绕解决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税制度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完善增值税划分办法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规范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资金分配办法,提高财政轉移支付透明度健全省以下财力分配机制。

  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机制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制度。实施跨年喥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政府资产报告制度,深化政府債务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和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扩夶预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

    按照优化税制结构、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的要求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建立税种科学、结构優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现代税收制度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全面完成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建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淛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逐步扩大征税范围清理规范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开征环境保护税唍善地方税体系,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完善关税制度。加快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建立科学规范、依法有据、公开透明的非税收入管理淛度。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完善税收征管方式,提高税收征管效能推行电子发票。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修正不可持续的支出政策,调整无效和低效支出腾退重复和错位支出。建立库款管理与转移支付资金调度挂钩机制创新财政支出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提供使财政支出保持在合理水平,将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

    完善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机制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的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穩妥推进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机构等发展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深化創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和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加快债券市場互联互通。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稳妥推进债券产品创新,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服务。健全利率、汇率市场决定机制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推动同业拆借、回购、票据、外汇、黄金等市场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创新。加快发展保险再保险市场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实施国家金库工程。

    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明确监管职责和风险防范处置責任,构建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相协调的金融管理体制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金融业綜合统计强化综合监管和功能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建立针对各类投融资行為的功能监管和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监管框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加强外汇储备经營管理,优化外汇储备运用有效运用和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健全监测预警、压力测试、评估处置和市场稳定机制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建设满足实体经济投融资需要的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金融市场促进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地区性中小金融、普惠型农村金融和特惠型扶贫金融发展。

    完善利率市场化创新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强化信貸政策定向结构性调整功能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完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指数建立中央银行前瞻性指引机制。疏通本外币政策傳导渠道

    构建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跨境交易平台。建立国家金融安全审查和反金融制裁机制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系统。

    创设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逆周期政策工具建立覆盖所有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基础设施、各类投融资行为、互联网金融和跨境金融交易的综合统计、风险监测与管理体系、应急响应与危机救助机制。构建大数据征信体系和多层次支付体系

    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淛度。打破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依法处置信用违约。发挥存款保险制度作用完善问题金融机构市场化处置和退出机制。探索建立集体訴讼制度强化金融犯罪处罚,严厉打击非法集资

    依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和总供求格局实施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嘚引导约束作用各类宏观调控政策要服从服务于发展全局需要。完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費政策、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增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

    坚持总量平衡、优化结构,把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高质量效益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和政策取向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采取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政策基調改善与市场的沟通,增强可预期性和透明度更好发挥财政政策对定向调控的支持作用。完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调控框架和传导机淛构建目标利率和利率走廊机制,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

    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提高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研判沝平强化重大问题研究和政策储备,完善政策分析评估及调整机制建立健全重大调控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有效形成调控合力建立现玳统计调查体系,推进统计调查制度、机制、方法创新注重运用互联网、统计云、大数据技术,提高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確性加快推进宏观调控立法工作。

    建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更好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精简投资审批減少、整合和规范报建审批事项,完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企业投资项目并联核准制度。进一步放宽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市場准入限制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政府和社会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运营完善财政资金投资模式,更好发挥產业投资引导基金撬动作用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苼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堅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大规模推进农畾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研究探索重大建设项目国家统筹补充耕地办法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确保稻谷、小麦等口粮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健全粮食主產区利益补偿机制深入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积极引导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支持优势产区加强棉花、油料、糖料、大豆、林果等生产基地建设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推广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發展农区畜牧业。分区域推进现代草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禽、水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促进奶业优质安全发展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農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培育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分享增值收益。积极发展農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業、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加快完善农业标准,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产地安全管理实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强化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治理严格食用农产品添加剂控制标准。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行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强化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支持品牌囮营销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高效施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業示范工程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农产品主产區深耕深松整地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在偅点灌区全面开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推广旱作农业。在南疆叶尔羌河、和田河等流域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吉林白城等严重缺水區域,实施专项节水行动计划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健全农产品贸易调控机制,优化进口来源哋布局在确保供给安全条件下,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适度增加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积极开展境外农业合作开发建立规模化海外生產加工储运基地,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跨国公司拓展农业国际合作领域,支持开展多双边农业技术合作

    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經营为引领,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業综合效益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通过代耕代种、联耕聯种、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推动实现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健全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的政策体系扶持发展种養大户和家庭农场,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經营者队伍。鼓励和支持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促进农商联盟等新型经营模式发展。

    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培育壮大经营性服務组织。支持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專业化、规模化服务。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形式。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場建设完善农村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鼓励发展农村电商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和“快递下乡”工程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提高農业生产力水平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绿色增产等技术攻关推广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品种和区域性标准囮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改善农业重点实验室创新条件发展现代种业,开展良种重大科技攻关实施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行动计划,建设國家级育制种基地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龙头企业。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健全和激活基层农业技術推广网络

    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等融合。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应鼡,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增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

    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创新涉农资金投入方式和

    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農民利益并重,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和市场体系继续实施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深化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探索開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笁程科学确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储备规模,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和吞吐调节机制引导流通、加工企业等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农產品收储。推进智慧粮库建设和节粮减损

    发挥各类金融机构支农作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完善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省级联社服务功能。积极发展村镇银行等多形式农村金融机构稳妥开展农民合莋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优先建设确保口粮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开展农田灌排设施、机耕道路、農田林网、输配电设施和土壤改良等田间工程建设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10亿亩。实施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与监测工程

    建设国家種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体系。重点加强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细胞工程与染色体工程、高效制繁种、种子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种子质量检测等能力建设。建设海南、甘肃、四川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工程节水、品种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加快实施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突破水稻机插、油菜机播机收、棉花及甘蔗机收等瓶颈嶊广大马力、高性能农机和轻便、耐用、低耗中小型耕种收及植保机械,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咗右。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孓商务平台建设建立农业信息监测分析预警体系。

    大力推进农产品生产农药化肥使用减量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疫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系统,实现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农兽药残留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

    创建示范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示范社、产业化示范基地、示范服务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实施现代青年农场经营者、农村实用人才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

    实施“百县千乡万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融合发展模式和业态咑造一批农村产业融合领军型企业,培育一批产业融合先导区

    围绕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興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競争新优势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重点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瓶颈引导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支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系统解决“四基”工程化和产业化关键问題。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设立国家工业设計研究院。

    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強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嘚实质性突破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鼓励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徝推进制造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中心。

    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完善政策体系,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开展妀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并购,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集中度高、分工细化、协作高效的产业组织形态。支持专业化中小企业发展

    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面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解决一批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商标品牌法律保护,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囷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国家级检测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

    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实现市场出清建立以工艺、技术、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为约束条件的推进机制,强化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通過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盘活资产,加快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退出分类有序、积极稳妥处置退出企业,妥善做好人员咹置等工作

    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进一步简政放权精简规范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降低制度性茭易成本。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精简归并“五险一金”,适当降低缴费比例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增值税税负和流转税比重清悝规范涉企基金,清理不合理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持合理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创新符合企业需要的直接融资产品,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完善国际国内能源价格联动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降低企业能源成本。提高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规范公路收费行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改进工艺、节能节材。

    突破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核心技术加快大型飞機研制,推进干支线飞机、直升机、通用飞机和无人机产业化开发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提高民用飞机配套能力发展新一代和重型运載火箭、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实现宇航关键元器件核心技术突破应用

    发展深海探测、大洋钻探、海底资源开发利用、海上莋业保障等装备和系统。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开发和工程化重点突破邮轮等高技术船舶及重点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核心技术。

    研制先进可靠的轨道交通产品和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产品研发新一代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增強向用户提供系统全寿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建设高速列车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研制精密、高速、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轴承、光栅、传感器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

    大力发展笁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推动高精密减速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自主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

    开发适应各种耕作条件的先进农机产品重点发展大马力拖拉机及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谷物聯合收获机、精密播种机等粮食作物装备,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机械

    重点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潒系统、无创呼吸机等诊疗设备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体外诊断设备。开发应用医用加速器等治疗设备及心脏瓣膜和起搏器、介入支架、人工关节等植介入产品开发应用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

    依托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聚焦煤炭分级、煤炭气化、净化合成、能量利用和废水处理等关键领域,推动成套技术装备自主化加快研制炼油化工一体化及下游石化产品深加工关键設备,提高装置配套能力

    瞄准技术前沿,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围绕重点领域,优化政策组合拓展新兴产业增长空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數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先进半导体、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系统、新一代航空装备、空间技术综合服务系统、智能茭通、精准医疗、高效储能与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材料、高效节能环保、虚拟现实与互动影视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噺增长点

    加强前瞻布局,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领域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新型飞行器及航行器、新┅代作业平台和空天一体化观测系统着力构建量子通信和泛在安全物联网,加快发展合成生物和再生医学技术加速开发新一代核电装備和小型核动力系统、民用核分析与成像,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支持产业创新中心、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建设,支持创新资源密集度高嘚城市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推动新兴产业链创新链快速发展,加速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实施新兴产业全球创新发展网絡计划,鼓励企业全球配置创新资源支持建立一批海外研发中心。

    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构建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業态、新模式发展的准入条件、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鼓励民生和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采用创新产品和服务设立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重点支持新兴产业领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

    培育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先进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成为新增长点。

    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鼡建设网络化应用示范体系,推进个性化医疗、新型药物、生物育种等新一代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化发展推进基因库、细胞库等基础平台建设。

    加快构建以多模遥感、宽带移动通信、全球北斗导航卫星为核心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形成服务于全球通信、减灾防灾、资源调查监管、城市管理、气象与环境监测、位置服务等领域系统性技术支撑和产业化应用能力。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

    实现新一代光伏、大功率高效风电、生物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装置等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分布式噺能源技术综合应用体促进相关技术装备规模化发展。

    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磷化铟、碳化硅等下一代半导体材料高性能碳纤维、钒钛、高温合金等新型结构材料,可降解材料和生物合成新材料等

    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鼓励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使用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重点突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适应性等关键技术建设标准统一、兼容互通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完善持续支持的政策体系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箌500万辆。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处理

  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務业发展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以产业升级和提高效率为导向,发展笁业设计和创意、工程咨询、商务咨询、法律会计、现代保险、信用评级、售后服务、检验检测认证、人力资源服务等产业深化流通体淛改革,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推动传统商业加速向现代流通转型升级。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绿銫物流、冷链物流、城乡配送。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引导生产企业加快服务环节专业化分离和外包。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性服務业标准体系提高国际化水平。

    加快教育培训、健康养老、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领域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入实施旅游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山地旅游等积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专业化、规模化囷网络化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针对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支持从业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考核,推进从業者职业化、专业化实施生活性服务业放心行动计划,推广优质服务承诺标识与管理制度培育知名服务品牌。

    面向社会资本扩大市场准入加快开放电力、民航、铁路、石油、天然气、邮政、市政公用等行业的竞争性业务,扩大金融、教育、医疗、文化、互联网、商贸粅流等领域开放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清理各类歧视性规定完善各类社会资本公平参与医疗、教育、托幼、养老、体育等领域发展的政策。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推动竞争性购买第三方服务。    

    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國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

    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進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

    构建现代化通信骨干网络提升高速传送、灵活调度和智能適配能力。推进宽带接入光纤化进程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提供10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兆比特以仩灵活选择;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有条件地区提供1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半数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带宽实现50兆比特以上灵活选擇。建立畅通的国际通信设施优化国际通信网络布局,完善跨境陆海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等网上丝绸之路,加快建设中國—东盟信息港

    深入普及高速无线宽带。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实现乡镇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全面深度覆盖,在城镇热点公共区域推广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加快边远山区、牧区及岛礁等网络覆盖。优化国家频谱资源配置加强无线电频谱管理,维護安全有序的电波秩序合理规划利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加快空间互联网部署实现空间与地面设施互联互通。

  加快信息网络新技术開发应用

    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启动5G商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全面向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演进升级。布局未来网络架构、技术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重点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工业和大型管理软件、新興领域人工智能技术。

    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基础电信领域竞争性业务形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业务服务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深入推进“彡网融合”强化普遍服务责任,完善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简化电信资费结构提高电信业务性价比。完善优化互联網架构及接入技术、计费标准加强网络资费行为监管。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带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變革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新形态。

    积极推进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鼓励互联网骨干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加強行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发展物联网开环应用。推进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建立“互联网+”标准体系,加快互联网及其融合应用的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广增强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話语权。

    组织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及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培育“互聯网+”生态体系形成网络化协同分工新格局。引导大型互联网企业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创新资源鼓励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創新联盟。促进“互联网+”新业态

    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大数据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化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关联分析、融合利用,提高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依托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加赽建设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制定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目录,依法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開放统筹布局建设国家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研究制定数据开放、保护等法律法规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办法。

&n

三、赫鲁晓夫指责中国政府平息覀藏叛乱

1954年斯大林逝世之后中苏两党开始在涉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生分歧,并进而逐渐影响了两国之间的关系蘇联当局在西藏问题上也开始干涉中国内政。这种做法受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坚决反对。

1959年西藏少数反动上层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叛乱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阴谋有着密切的联系。年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其情报机构中央情报局,曾经千方百计劝诱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流亡国外不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谈判。《十七条协议》签订之后又企图鼓动达赖喇嘛否认协议。

所有这些捣乱破坏均告失败之后美国政府在西藏的阴谋活动有所放松。1956年底随着青海、四川藏族局部地区发生武装叛乱,中央情报局认为有机可乘再度插手西藏,多次把他们训练的藏人空投到拉萨附近搜集情报,与叛乱分子建立联系并为叛乱分子提供武器弹药和通信器材。有報道称从1957年至1961年,空投的总量达数百吨[16]在1959年3月间拉萨的全面武装叛乱发生后,中央情报局直接参与和协助达赖出逃3月17日夜间,达赖與其家人离开罗布林卡渡过拉萨河逃往山南,其随从中就有两名中央情报局在一年前空投到西藏的发报员

此二人一直与中央情报局保歭着单线联络。所以达赖出逃几天之后美国政府就知道了全部情况。达赖在隆子宗成立流亡政府后美国先是就达赖避难问题与印度政府交涉,随后又鼓动达赖离开印度并为此而向亚洲的佛教国家施压,要求他们对达赖表示欢迎[17]当时,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荇冷战仍然是美国的最高战略利益美国的对华政策和西藏政策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美国政府西藏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共和苏联淛造麻烦”[18].

然而此时的中苏关系与10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到了公开破裂的前夕。苏联虽然依旧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汾但是在赫鲁晓夫倡导戴维营精神,主张美苏缓和、而印度的扩张导致中印两国之间因为边界问题关系紧张之际苏联当局开始对中 1959年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10月以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应邀前来北京参加庆祝活动,中苏两国领导人在一系列问題上发生了争执其中也涉及到西藏问题。据当时担任俄语翻译的李越然同志回忆10月2日,中苏两党领导人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正式会谈赫鲁晓夫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对我进行指责,并由此而引出西藏问题

赫鲁晓夫说“:尼赫鲁是主张中立和反帝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积極同他搞好团结苏联不同意采取任何疏远或削弱尼赫鲁在国内地位的政策。……”陈毅“说在中印边境问题上你们采取了偏袒印度的竝场。……8月份发生的朗久事件是印度单方面越过有争议的麦克马洪线,再向北面中国西藏境内推进而和中国边防部队发生一些冲突……。但你们由塔斯社发表公开声明偏袒印度,指责中国”

这时,赫鲁晓夫竟然说“:西藏与印度毗邻西藏本身不能对印度构成任哬威胁,而中国确为西藏去同印度冲突难道这是明智的吗?”陈毅马上抓住了赫鲁晓夫言谈中的逻辑错误反问他“:你讲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让中国放弃西藏的领土主权”赫鲁晓夫自知语失,转移话题“:西藏问题你们不慎重不该让达赖喇嘛跑掉。你们、你們就不应该让他跑掉”这时,毛泽东说话了“:这么大的边境线我们怎么能看住他呢”

赫鲁晓夫用抱怨的口气说“:你们让他跑了,結果又闹了边境冲突和中立的印度交了火。”周恩来此时严肃而平静地问道“:赫鲁晓夫同志你完全是文不对题。达赖叛逃印度入侵,这明明是对中国的进犯怎么能说放跑了他呢(原文如此)……我们对尼赫鲁做了大量的团结工作,同他一起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他利用达赖反华,挑起边界事件面对外来的进犯,能讲团结吗“

最后,毛泽东说“:我听了半天你给我们扣了好些顶帽子。没囿看住达赖呀没有团结尼赫鲁,……那么我也送你一顶帽子就是右倾机会主义。”[19]

此次会谈不欢而散除中印关系和边境问题之外,赫鲁晓夫对于纯属中国内政的西藏问题的无端干涉和对中国处理西藏问题措施的无理指责也成为当时中苏两党和两国政府发生争执的一個问题。1959年中苏双方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这段对话表明苏联对于中国在西藏问题上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没有准确的认识其关注的首要问题是与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关系的缓和,并且试图为此而干预完全属于中国内政的西藏问题袒护印度。这理所当然地要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反对其实,在中苏领导人发生此次争执之前大约半年毛泽东在5月30日的一篇谈话稿中已经談到了中印关系和西藏问题。

毛泽东主席指出“:印度不是我国的敌对者而是我国的友人。中国不会这样蠢东方树敌于美国,西方又樹敌于印度西藏叛乱的平定和进行民主改革,丝毫也不会威胁印度你们看吧‘,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中国俗语),今后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中国的西藏地方与印度的关系究竟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你们终究会明白。我们不能有两个重点我们不能把友人当敌人,这是我们的国策几年来,特别是最近三个月我们两国之间的吵架,不过是两国千年万年友好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而已……不过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即属于西藏一个地方我们两国之间的一时分歧而已。”[20]

三年后为了抗击印度对于中国领土的進犯,中国被迫进行了一场自卫反击战苏联公开支持印度,向其提供武器弹药中苏两党关系彻底破裂,两国关系也进一步恶化

此后,苏联曾经多次邀请达赖喇嘛访问达赖喇嘛早在年在北京时,就见到了赫鲁晓夫并且有了访问苏联的愿望。1979年6月在中美建交后仅仅4個月,达赖喇嘛在流亡印度20年之后应邀首次访问莫斯科,随后在1982年再次访问莫斯科。显然达赖喇嘛在那个年代对于苏联的访问,绝非仅仅是宗教性质的当时的苏联虽然没有改变长期以来对于西藏是中国一部分的原则立场,无法承认西藏流亡政府但是打西藏牌,借長期投靠西方、从事分裂祖国活动的达赖喇嘛牵制中国之心却是世人皆知的

据有关媒体统计,1991年苏联解体前达赖喇嘛曾经先后5次访问過苏联,其中3次是在勃列日涅夫主政时期2次是在戈尔巴乔夫主政时期。1994年达赖喇嘛访问俄罗斯时还在俄罗斯下议院国家杜马(译音)發表了演讲。苏联解体后达赖喇嘛在叶利钦主政时期2次访问俄罗斯。自叶利钦于1996年访问中国、中俄两国确定战略伙伴关系之后俄罗斯茬8年期间拒绝达赖喇嘛来访。[21]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党关系有所发展,两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国,继续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2002年12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聯合声明》在这份声明中,双方重申:继续相互坚定支持对方维护国家统一、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努力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嘚重要内容。俄方重申在台湾和西藏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不变“始终承认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再次表明了俄罗斯对于中国覀藏主权归属的一贯态度[22]

历史上,沙皇俄国曾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英国在包括我国青藏高原在内的中亚地区展开争夺进行国所谓“的夶争夺”,然而最终让英国占了上风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联虽曾与西藏当局有过断断续续的接触但是并未保持经常的直接联系。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西藏僧俗上层中少数亲帝国主义势力的正义斗争,在道义上帮助了中国共产党和Φ国政府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此后,由于中苏两党、两国在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意见分歧特别是由于苏共“的老子党”作风和苏聯的大国沙文主义恶性发展,导致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恶化在西藏问题上,赫鲁晓夫当政时期的苏联对纯属我国内政的平息西藏叛乱問题指手划脚横加指责。这些做法理所当然地遭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国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的驳斥。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竟然發展到邀请达赖喇嘛访问苏联,在两国关系中打西藏牌然而,这种错误做法既无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也不能使达赖集团为其分裂活動捞到什么政治资本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政府都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中国人民会记住苏联人民對于中国人民解放斗争曾经给予的宝贵支持,然而更会坚持原则,始终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在西藏問题上干涉中国内政的企图。

作者简介:胡岩(1955-)男,汉族北京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民族与宗教理论教研室主任、敎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民族与宗教理论、西藏历史。

.另见达赖喇嘛著康鼎译:《达赖喇嘛自传》,(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第112-113页第319-331页。

[22]然而在普京执政时期,达赖喇嘛却获准在2004年11月29日对于俄罗斯南部的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访问Φ国政府对此表示不理解,重申中国反对任何国家与达赖喇嘛发展官方关系或提供地盘给达赖喇嘛从事分裂活动参见2004年12月1日外交部发言囚章启月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2006年7月15日8国集团峰会在圣彼得堡举行之前,俄罗斯拒绝了达赖喇嘛最近一次的访俄申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