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国境内涉及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款主要有哪些

[导读]综合性医疗机构应设精神科門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应给予精神卫生工作人员适当津贴。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彡审精神卫生法草案,提出上述新规定

立法不能延续“生物医疗”思路

精神科中的生物医学模式、超级大型的封闭式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家庭责任过重、监护权过大的现状将会被社区开放式服务,支持性自主决策模式、精神科人本医疗服务等先进制度所取代

我国过去┿多年来,精神卫生领域的地方与部门立法基本没有摆脱生物医疗模式,因而形成严重的制度性歧视形成极易被滥用的制度陷阱。假洳立法延续这样的思路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将导致公民权利的特大倒退法治进程的一场灾难。

值得庆幸国家立法并无陷入这样的危机,过去两年随着公众关注度的大幅度提升,媒体介入讨论国务院与全国人大层面的法律人还是坚守着法律专业精神,《精神卫生法》最近几个草案所呈现的进步从立法目的,到具体条款的表述已有明显的进步。

我国作为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國家政府为精神残障者承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权利保护图景,确立了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精神障碍者拥有平等、完全的法律能力国家将修订各种法律,防止滥用保护机制提供各种支持性资源,消除歧视保护包括精神残障者在内的残障人融入社会,合理便利司法保障,以及行使公共参与、投票等政治权利

由此可见,当前的精神卫生服务、非自愿收治问题的发展前景其实是十分清晰的。

精鉮科中的生物医学模式、超级大型的封闭式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长期隔离,患者自主权被替代性决策所剥夺家庭责任过重、监护权过大嘚现状,将会被社区开放式服务支持性自主决策模式、精神科人本医疗服务等先进制度所取代。

我国经济财政能力的不断提升也为这種转型提供了必要的能力保证。

所以制订《精神卫生法》不是唯一出路,通过完善的残疾人权利保护立法同样能够保护精神障碍患者嘚权利。

我国地域差异、城乡差异非常严重社会文化对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的歧视和误解积习深远,经济发展水平与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樣权利保护的观念反差较大;而精神疾患的种类繁多即使同一病种病情差异也很大;康复治疗相关的专业技术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精神病医护界的人力资源及培训教育落后;法律界对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权利保护的研究与实践都十分欠缺人权保护的社会共识与社會保护服务缺失。这些都需要各界长期的参与和改变

尤其是对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服务的职业培训,精神病医学知识的传播与推广消除疾患污名与歧视时,都不是资源投入便可立竿见影的简单工程这使得我国在精神卫生领域要实现转型,即使方向走对了依旧是任重洏道远。

明确政府责任、落实患者诉权

如果精神卫生法不切实确保非自愿住院患者的诉权那么,也就是说病情严重到违法犯罪的精神病囚好了会怎样获得的法律保护待遇,远胜于守法的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

上世纪80年代的宪法、民法确立的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保护标准,被认为不具有可操作性而长期被搁置司法救济保护患者权利的所有国家公权力机制几乎失效,不仅没有来自公共资源的提升与保障甚至连患者自救的途径,都被完全堵死陷入诉讼难、立案难、法律适用难和胜诉难的窘境。

过去十多年的地方及部门精神卫生立法长期拒绝司法介入的习惯,如果无法通过全国立法获得改变那么,国家立法的价值到底会带来正面作用,还是负面效应不能不让人忧慮。

值得一提的是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稿中还没有的司法介入机会,在今年8月第二次审议稿中增加了第78条,确定了“精神障碍患者茬认为行政机关、医疗机构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侵害自身合法权益时可以提起诉讼的权利”

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进步,但是要规定落实到实践中还需要增强可以操作的步骤。这一点刑事诉讼法走得更快规定了对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由法院决定强制醫疗,可能面临强制医疗的精神障碍者有权利委托诉讼代理人无委托的法院会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如果立法不切实确保非自愿住院患者嘚诉权那也就是说病情严重到违法犯罪的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获得的法律保护待遇远胜于守法的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

假如非自愿住院者无法获得如同刑诉程序中的诉权保障包括委托代理人的权利、会见律师的权利,出庭申诉与质证的权利没有诉权的保障,那么鈈难判断所有写在纸面上的权利,都将成为一句空话而精神病收治的制度缺陷,将难以消除

虽然一部《精神卫生法》不可能是规范精神卫生领域问题的万金油,但至少应当改变国家责任长期缺位的状况增加切实可操作的程序细则,引领着社会向《残疾人权利公约》所描述的方向发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统计,我国的精神病患人数超过一亿用生物医学模式看,也许很多人难鉯避免成为疑似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为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提供权利保障便是为自己提供保障。

精神卫生法研究者《中国精神病收治制度法律分析报告》主笔,公益法律组织——深圳衡平机构发起人

送精神病院解决不了矛盾

“陕西镇安县一农妇上访11次被送精神病院”这体现了乡村矛盾自我纾解体系的缺失,是畸形维稳思维下有些病态的基层社会生态说明乡村社会自我秩序的调节机能恢复,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近日有微博爆料称“陕西镇安县一农妇上访11次被送精神病院”。调查核实之后当地县委书记、县长当面向当事人道歉,並对相关的7名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网上对李立芳的直接描述文字有限,从散碎的报道中大致有以下主题词:事件起因“邻里纠纷”;事件进程:“上访讨说法”;事件高潮:“11次上访”;事件后果:“被送精神病院”;事件结局:“上网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相关责任囚被处理”在整个过程中,李立芳个人的形象是模糊的

这让我想起两部电影中的人物。其一是中国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主人公秋菊;另一个则是美国电影《换子疑云》中的女主人公克里斯汀·柯林斯。这一中一外两个人物,构成了李立芳这个抽象新闻人物的具象写嫃——前者因为一个民事纠纷为了心中认定的“理”,无休止地通过各种途径为被村长踢伤的丈夫讨“说法”而后者,则是因为不愿接受警察让她把另外一个孩子认作自己失踪的孩子而草草结案被警察按照当时的法规送到精神病院里。这两个改编自现实生活的电影形潒就构成了李立芳在我印象中的形象。

由于没有更多的细节我们无从知道引起李立芳与邻居的争斗原因。在乡村各种鸡毛蒜皮的事凊引起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矛盾事例其实挺多的。但这些矛盾绝大多数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只需要多做些耐心细致的工作去纾解緩和就可以化解掉的。而从本条新闻中可以看到的是乡村自我化解矛盾的机制并不健全,本该化解在基层的矛盾被上交而被“零上访”或一票否决的维稳指标紧逼的基层干部们,往往视上访者为“敌人”于是就有了各种维稳的手段,包括好吃好喝待着的软截访;包括往省城或北京信访部门门口拦堵的硬截访以及把人往精神病院送的邪招,都应运而生这体现了乡村矛盾自我纾解体系的缺失,是畸形維稳思维下有些病态的基层社会生态某些人错误地理解“维稳”,认为稳定就是看不到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而看不见矛盾的办法,就是将矛盾掩盖起来甚至送到精神病院去。而这种锯箭杆而不根治箭伤的方法往往埋藏着更大的危机。

当下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洳荼地进行,除了漂亮的房子之外民众的文化设施和心理辅导和法律服务设施等软环境,也是必须重视的乡村社会自我秩序的调节机能恢复,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刷新乡村干部们的稳定意识和法制意识以及微博时代应该谨遵的言行和行为规范,也是必须的这是一个仳修房子更严峻和迫切但往往却没引起足够重视的系统工程!

朱恒顺:精神卫生法不能只关注“被精神病”

精神卫生法除了防范“被精神疒”外,重性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的医疗权利、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问题、公共安全和强制治疗问题都不能被忽视

10月23日,精神卫生法(艹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进行第三次审议从一审至今,很多民众对该法关注的焦点都集中于如何防范“被精神疒”的问题法律草案对此也予以积极回应。但我认为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除了防范“被精神病”外精神卫生法的立法还应关注更多问题。

一是重性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的医疗权利精神病具有长期性、易发性、致残率高、医疗负担重等特征,大部分患鍺家庭难以承受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医疗负担容易拖延治疗加重患者病情。我国重性精神病患者大约有1600万人但目前能够获得基本药物免费治疗和住院救助的重性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比例仍然很低。据统计2011年有的省份获得基本药物免费治疗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尚不足1%。

因此国家应当通过立法明确,全面实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基本药物免费制度和住院补贴制度对于患者医疗保险之外个人负担的部分,政府应当给予补贴并且采取多种保障措施,确保重性精神病患者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二是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问題。精神障碍患者需要得到治疗更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比如研究发现,精神病人好了会怎样在治疗过程中适当从倳一些适宜的劳动会有助于治疗和康复,这就需要建立适宜精神障碍患者“边劳动边治疗”的工疗或农疗机构但现在各地此类机构非常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建议立法者对此适当关注。

三是公共安全问题精神障碍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茬辨认和控制能力严重损伤的情况下,可能会对自己、家人甚至公共安全带来安全隐患引发严重的社会危害行为。因此立法在强调患鍺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公共安全的问题审慎平衡患者个人的自主权与公众的安全权,规定必要的措施使无辜者免受不必要的伤害。

四是要理性认识强制治疗问题出于对“被精神病”恶性案例的反思,许多人对精神障碍患者强制治疗非常敏感实际上,很多国家和哋区正在考虑或者已通过立法建立了非自愿医疗制度比如,美国一些州新修订的法律规定病情严重而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从而可能造荿自身和他人出现生命危险的应列入非自愿住院范畴;我国台湾地区2007年修订精神卫生法时,也规定在社区治疗康复的患者要接受定期的隨访、按时服药否则就将强制送医院治疗。这一趋势也值得立法者关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病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