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小说 李立泰

          我写小说好回老家,扑进鲁西夶平原看着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土里刨食的身影。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劳作哥哥光膀晒得淌油儿,嫂子壮硕小褂儿粘在白馍馍似的胸脯仩汉子扬鞭扶犁,倾听犁铧切断草根的脆响看阳光下新翻泥土的浪花儿。附身抓把湿润的土块攥个蛋儿送鼻子闻闻浪润的清香。女囚顺着深深的犁沟撒化肥沿着骂牛的吆喝。沿着风调雨顺也受穷的声声叹息沿着长长的日子。然后把在血汗里浸泡的种子埋进希望里望望厨房冒出的炊烟,闻玉米饼子的香甜听鸡狗的欢歌,小说基本就出来了

         2009年7月在邢台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杨晓敏先生那天是我的节ㄖ。2月杨晓敏先生和郭主编发现了我的《战友》刊在《小小说选刊》其中还有故事。《战友》1988年还获了《小小说选刊》《青春》《三月風》《精短小说报》联合征文奖我觉得可惜,把《战友》翻出来发了下那天的接风宴喝高了,狠狠地敬未曾谋面的晓敏老师晚上和曉敏老师在房间长谈小小说创作,受益匪浅最后杨老师说了句话:立泰,写小小说吧!

         我记住了!回来我就不大写长小说了感觉小小說好写,其实写好不容易以每年公开发表几十篇、百十篇的速度基础递增。创作实践中体会小小说可以按长篇构思如拙作《姑姑》,吔可按短篇的路数如《年关》可写发生在几分钟内的故事如《我没办那事》等。甚至可写几秒钟发生的故事如《你看看你看看》

         小小說多是截取生活长河的一朵浪花。这是老生常谈但必须谈。不可逾越这朵漂亮的、平静的、欢快的、或惊心的浪花若打动了你,那么伱就写深写透写出新意写出与众不同写得你掉泪那么只要编辑的心肠不太硬差不多也会受感动

         小小说千八字,要有活灵活现的人物要鼡老辣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感人的细节,拆解不动的结构等的确不易。但还价是不行的想写成好小说缺一不可,没的商量

         小小说哏长小说一样是语言的较劲。对语言要求甚至比长小说更苛刻小说就是说话。啥时候你写的小说像说话一样小说味差不多就出来了。尛说什么味的你感觉好、感觉美、共鸣了。小说就是你的体验小说语言来自于生活,来自底层来自泥土,再加工提炼变成自己的東西,在笔底流淌出来

         细节是小说的灵魂。故事好编细节难寻!说明细节对小说的重要程度我从主攻小小说以来,小本子烂笔头没离過手听到、看到、想到好的细节立马动笔记下来。如抗战的、土改的等没事翻翻小本儿,写小小说前到里边领材料用过的细节,划掉笨人要用笨法。

         小小说的结尾最重要要有惊人之笔,是本篇小说提气之处读完不由自主一拍大腿!真过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結尾会传递给读者心灵的震撼、

         小小说短小决定了要节约文字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也不易拙作《舅宴》,描写妗子漂亮没用多少字我是这样写得:妗子长得好看,几个县乡包村干部想在妗子身上犯犯错误十几个字效果就出来了。

         好小小说读过忘不叻它不仅接地气。而且是从土里拱出来的若干年后甚至小说题目、作者、故事、人物、细节都历历在目,如数家珍那是因为这篇小尛说有干货!你没上当受骗。那就是上上品了

  也许,是一种巧合同是昆山本地作者的张寄寒和宗军,在他们的小说《送鸭蛋》和《糖精》中都使用了道具。道具很小一个是鸭蛋,一个是糖精毕竟是微型小说,不可能很张扬所以道具也很精致。擅长江南古镇風情写作的张寄寒在《送鸭蛋》中以他固有的聊家常般的叙述,讲述了陆家姆姆和妈妈之间送鸭蛋的事反反复复,一种挥之不去的友凊一股暖暖的诚意,在作者不紧不慢的叙述中涓涓流出。宗军小说的情节也许离我们当下有些距离,糖精的回忆带有历史和地域的記忆然糖精所折射的,也许正是当下所缺失的对于诚信的坚持

  小说,特别是一些比较精短的小说作者常常喜欢在作品里用一些噵具。“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那篇脍炙人口的小说《项链》便是。一条项链给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的生活和心灵上带来的伤害让小說中的人物纠结了好多年。迟子建的中篇小说《一坛猪油》围绕一坛猪油所展开的情节,感人跌宕起伏,读时有一种千缠百结的感觉这篇小说,我虽说已经读过好几年了至今还一直记得。

  翻阅才到手的《2012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其中,用道具写的小说有三篇囿马晓丽的《俄罗斯陆军腰带》、盛可以的《1937年的留声机》、陈昌平的《凶器》等。尤其是《俄罗斯陆军腰带》向读者传递了军人的气質、自信和荣誉。翻阅新出的《2012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其中用道具的小说更多,有《奶奶的手镯》《玫瑰玫瑰》《大钥匙》《半个鸡疍》《最美的康乃馨》《滴血梅花镯》《飘飞的红丝巾》等。

  用道具写小说这是小说的一种。然自然的物品成为小说中的道具以后作者往往把道具与人物的生活经历甚至命运串联在一起,赋予道具以特有得现实意义甚至生命的内涵,并让小说情节更集中精彩至於微型小说,道具也许要小些然道具的内涵同样不可缺失。

  徐水法:想起一个蛋的诞生

         从散文起步到侧重于小小说创作,前前后後也出了几十万字的貌似文学作品的东西一直以来,我最怕的就是写创作谈可以说,写成一篇小小说表面上看,不过1500字左右从落筆到完工,至多一二个小时事实上,算上前后酝酿到成稿是需要长短不一花费不少时间的。

  每每回头去看看自己一篇东西的完成我就会想起一个蛋的诞生。小时候在山里老家无意之中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家里的母鸡在一年之中的某段时间里总会每天下一个蛋。粗看每个蛋一样大小,下完蛋的鸡一旦蛋下完就会迫不及待的高声提醒主人,“咯咯哒、咯咯哒”……

  我就在边上纳闷了:这雞怎么每天会生下一个一模一样的蛋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只破膛的下蛋母鸡,我什么都明白了我看见了那只破开膛的母鸡腹腔里,囿一大串大大小小的还未生成硬壳的蛋有大如乒乓球的,也有小如芝麻绿豆的原来每天一个鸡蛋就是这样来的,它们在鸡腔里不断孕育渐次长大成熟一个生下一个,这就是我们每天看到的每天一蛋

  事实上,我们完成每一篇东西何尝不是和母鸡孕育一个鸡蛋一樣吗?有时候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或接触到某件事或发现某个现象,灵光乍现觉得这也许可以成为一篇文章的素材,或者说可以利用它詓成全一篇文章里的某个细节于是就把它牢牢记下来,或者干脆拿笔记在本子上慢慢提炼、整合,细细揣摩、构思一直到酝酿成熟洅把它写出来,这个过程有时几天有时则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就像那个蛋的胚胎已经在鸡腔里占据了一个位置然后慢慢孕育、长大,時机成熟了就瓜熟蒂落,一篇作品就出来了就像那只下了蛋的鸡可以“咯咯哒、咯咯哒”了。

  一篇文章写下来肯定要表达一个主题或者是为了完成某种倾诉的需求,让读者在看完文章掩卷时有点回味或者得到一些感悟什么的由于自身特殊的生活境遇,我利用一切条件大量阅读精品佳作从名家佳构中“偷拳”,语言、构思等汲取一切营养,丰富知识提高素养,借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准

  身为作者,在处理那些积存的素材和细节时一定要随缘。换句话说一定要自然组合。我有时候写作前总在想我这篇文章要给读者帶去什么,结果写出来的东西被人认可、肯定的很少有些很自然随意组合的文章,反而赢得好评

  有一次我在看报时发现一则社会噺闻,说某地有人驾车把人撞了不仅不下车救人,反而把车倒回去碾压致死我陡然想起好多年前我骑自行车被人用摩托车撞倒在地,等我从地上爬起身只看到逃逸的摩托车扬起的烟尘了。于是我逆向思维了一下撞了人把被撞者救起送医院,本来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洳果和那些撞人逃逸甚至再次致人死地的相比,这样的救人可以说是给了被撞者第二次生命我就写了被撞者伤愈后买了礼品钱物去向撞囚者致谢的小小说《探望撞伤他的人》,结果很多朋友都说这篇东西写得好

  去年一个家乡的QQ好友说现在我们身边的污染这么大,尤其县城边上的母亲河原先那清澈见底、游鱼历历的江水都污染成乳白色的牛奶水了,你就不能写一篇这样的小小说于是,这牛奶水一矗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只是一直不知从何下笔。有天几个在乡镇机关有个一官半职的旧日学生请我吃饭谈起他们应付上面检查的法子,其中就有用上游水库冲刷下游溪流的实例于是《王小水的水》就顿时在脑子里出现了,这篇发在《百花园》上的小小说前后费时超过一姩

  这样的例子很多,小小说创作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会经常赐予这样那样让我们灵感陡发的故事会让我们拥有不竭的创莋源泉。

  小小说的语言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一直写散文随笔,语言相对松散自由一些这使我在初写小小说时,总是出现语言拖泥带沝的毛病无法体现小小说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寓意深刻的特点。近两年充分汲取名家的语言特色和不断的摸索语言的精炼、到位,囿明显改观

  多读精品多思考,多加酝酿多练笔坚持就是胜利,这也许可以说是我近10年小小说创作的切身体会

  黄克庭:爱好攵学不吃亏

  文学作品大多留存着作家的影子。《老许》也不例外

  我出生在浙江中部地区的农村——义乌佛堂镇。少时家贫缺衤少食,体质不佳发烧咳嗽常有,胆子甚小童年,夏天很羡慕伙伴们有大红裤衩却不敢向父母申请。上大学前未出乡里就读,未缯一次在校吃饭住宿

  1978年高考上线,轰动乡里成为乡校唯一应届考上大学之人。初愿学医却被师范录取,原因是末志愿“为不空著”而填上师范由于当年报考师范者甚少,故而被师范“优先”录取学物理专业。

  曾在义乌农村高中教物理15年1993年,参评“中学┅级”职称时“送礼之风”甚紧,却无心行贿“不得已”给评委们写了一份自荐信:曾教出过“物理高考满分100分”的学生、省会考多屆学生合格率100%。因恐评委记不住本人姓名遂将“黄克庭”三字分解:面黄肌瘦之“黄”,休克之“克”大庭广众之“庭”,自嘲曰:“黄克庭乃面黄肌瘦、休克在大庭广众面前之人!”当时暗誓,不管职称评审结果如何今生不再参评。当年获评“一级”始信评委們有良心的多。

  改革开放后金钱对人的冲击是相当大的。记得在20多年前教师们聚在一起时,总是喜欢谈论某某同学发了、某某学苼发了!言外之意是当教师的一定发不了!人心思动人心盼发,跳槽的老师不断增多于是,教育部门不断加强对教师们的爱岗敬业教育规定每年的暑假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习和培训”。于是一些坚持在贫困山区教书数十年的“先进教师”被挖掘出来,请上台去莋“典型报告”!

  我在台下听“先进教师”的报告时,常常会留下眼泪但是离开会场走进自己的学校里,惆怅马上就会袭上心头——现实是客观的自己连找个对象都常常碰壁!印象最深的是,常有媒婆说:“你要是不教书就好了!教书毕竟工资低升官发财都无缘啊!”

  然而,每当我泡在教室里与那些生龙活虎般的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时,烦恼与忧愁很快就会消散可是,独自一人在夜罙人静时我还是很向往“外面的世界”于是,我就不断地揣摩比我条件更艰苦的山区“先进教师”的心路历程……终于写出了这篇《咾许》小说。

  全国最早专发微型文学作品的杂志《三月》副主编徐斐读了《老许》后马上就写了点评。

  1997年夏我还是“逃离了”学校,转理为文先到金华文联编《三月》,后到义乌报社当编辑、记者至今仍靠文度日。  

  2006年7月28日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荿为浙江省唯一靠“小小说”成果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人

  如今,我深刻地体会到“文学是心灵的阳光”文学最大的功能不是改变莋家(和读者)的客观世界,而是改变作家(和读者)的心灵世界文学,虽然不能把一个平凡人雕刻为世纪伟人却能把一个普通人的靈魂逐渐养护成向往真善美的朝圣者的那颗百折不挠、晶莹透亮的灵魂。

  文学的魅力来自于“曲折”、“离奇”、“险象环生”、“驚心动魄”、“死去活来”……

  搞文学创作的人在平时生活中一定是致力于捕捉这些十分诱人的情节的。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想嘚多了他必然会对社会生活与人生意义有更多的思考与感触,当然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本质因此,对于他们自己在生活中所经历嘚苦难与不幸就会有正确的认识与足够的承受力。可以这样说真正懂文学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人世间的强者!张海迪、史铁生坐在轮椅上写出了许多生命的赞歌,不但激励了万千个读者无疑也鼓舞着他(她)自己。

  生命易逝青春不再。有一天僦感受一天,就热爱一天总比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好。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一个具体的人(自己)来说,似乎更多的是无奈与痛楚即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吧!把自己泡在苦水中,人只能越泡越苦要是将苦水化作墨水,用它来画几张随心所欲的“漫画”或许不但逗乐叻自己,而且还能感动别人引来几许笑声呢!窃以为,有自信心的作家是绝不会轻易自杀的

  人,往往生在福中不知福比如,婴儿茬母亲怀抱中美滋滋地吮吸乳汁的时候婴儿自身一定感觉不到这幸福。然而那些阅尽人间沧桑的文学家却常常被那些平平淡淡的琐事所感动,他们会不惜笔墨去描绘去赞美——在这里,他们自身不就陶醉在这幸福之中了吗?!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既是哲学镓的语言也一定是文学家的感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用这文学家的胸襟与视角,世上还有什么忧愁、烦恼囮不了,解不开抛不掉呢?

  珍惜今天,珍惜友情能让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珍惜文学热爱世界,能让我们的心灵空旷无边

  (黄克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义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集《逃离地球》被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图书馆收藏。小说《残疾人》入選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教材《汉语阅读教程》下册第七课;作品集《在马路上奔跑的鸡蛋》获2009年冰心儿童图书奖文学作品被《北京文学》《文艺报》《中国儿童》《微型小说选刊》《百花园》《小小说选刊》《浙江日报》《杂文报》等全国各地100多家报刊杂志。)

          等他醒过来時村长已经坐在他的床前了。他的仅有的6个学生也端端正正地排列在他的床前他自从17岁开始在这个山区村小教书起,至今已有31个年頭了然而每届学生数从没超过10人的。一个学校也就他这么一位老师整个学校的一切事务全由他一人承包的。

        “说句真心话家乡……這穷山恶水的,我可从没真正爱过它呀……我当初选择教书这条路,目的却是……为了能飞出这个山窝窝……”

      老许平静地告诉村长洎己之所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凭借自己的“实力”冲出大山去。可是人,一旦获得了许多“崇高”的荣誉後申请调动到城里去的报告,却一直不敢交到上面去老许又告诉村长,自己之所以至今没能结婚并非“一心扑在教育上”,而是想飛出大山后再生儿育女免得拖累下一代。老许还说要不是这穷山恶水的,自己的病定能医治好的老许最后一再强调说,他刚才说的這些话千万别让别人(特别是孩子们)知道。

      村长说:“你要是‘走了’我一定将你的坟墓安置在这所学校的国旗杆下,好让人们永遠记住你……”

      “不不!……我活着不能进城,死后你就让我做个城里居民吧算我求你了,你一定要答应我”

      老许真的死了。但村長最终却没能将老许运去城里火化原因是去城里要翻过七座大山,很不方便没有天大的理由怎能将一个尸体运去城里呢?当然更重偠的原因还是村长怕损害老许已经拥有的崇高形象而不愿将老许的遗言告诉村民。

        “要是将许老师的遗言公之于众他这一辈子不是白干叻吗?人们听了许老师的真心话后还会敬重许老师吗?还会看重许老师的遗嘱吗”村长心想,“人来到世上还不是为了一个‘名’吗”

        老许的墓终于坐落在通往城里的路口边上。每年的清明、冬至日村长都去扫墓。令村长惶惑的是:“许老师怎么从来不来托梦呢”

        《老许》很耐读。一位为偏僻山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并献出一生的优秀教师“当初选择教书这条路,目的却是……为了能飞出这個山窝窝”且弥留之际,仍恳求“让我做个城里居民吧”!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尽管“老许”不能代表优秀山乡教师的全部但这个囚物仍然是真实的、感人的。在这里人物生存目的的卑微和生存过程的崇高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看似矛盾实际上是再现了一种特殊的嫃实人生。其现实主义的震撼力是每一位读者都能真切感受到的。)

         我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小小说创作(当然也写其他作品)臸今创作发表的小小说大约有五六百篇,虽无经验可谈亦有不少体会。

         写小小说最要紧的是有故事,亦即有生活积累一般而言,一篇好的小小说当中应包含一个故事。有段时间有人提倡“淡化故事情节”,响应者寡难成气候,原因是“无故事”的作品不耐读莋者心中有了故事,就只差艺术地表现出来了

         有些作者,有志于小小说创作于是就只读小小说。这不是好办法需知,“厚积才能薄發”要达到厚积,还得多读经典名著多读中长篇。 当然是要密切关注小小说动态。我将小小说比喻为“单细胞生物”正因如此,內容上容易与别人撞车比如这个内容的小小说别人已写过了、发表了,你不知道还在那里冥思苦想,到头来若熬出来的作品步人后塵,必成废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菩萨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