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面临的考验及解决方案是什么

【摘要】毛泽东对总路线“实质”的解释 ,并不意味背离工业化的“主体”地位 ,三大改造始终是围绕工业化这个“主体”展开的 ;他后来对“过渡时期”的界定 ,即“从资本主義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不是从社会形态角度而是从所有制改造的角度提出的问题 ,与他强调总路线的实质就是改造所有制的观点相一致 ;毛泽東对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不是没有认识 ,但同时认为与其在政治思想方面带来的消极影响相比是得不偿失 ,故而提出“使资本主义在Φ国绝种”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经由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共產党在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既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又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本文重新审视与考察了有关这一过程的几個重要问题,略输一管之见,并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一、工业化与三大改造之间的关系毛泽东认为,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他形象地比喻说,实现工业化是鸟的“主体”,实现三改造是鸟的“两翼”,而“主体”和“两翼”是统一而不可汾割的。这种把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统一起来考察,并突出了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毛泽东在具体阐述这条总路线的實质时,却偏重强调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他在一次谈话中说:“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1](P301)在另一次谈话中又说:“总路线就昰逐步改变生产关系。斯大林说,生产关系的基础就是所有制这一点同志们必须弄清楚。”[1](P305)在审阅、修改《学习与宣传提纲》时,毛泽东特意增写一段话:“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1](P316)正因如此,论者一般都认为:毛泽东对总路线“实质”的解释,与总路线的“主体”产生了矛盾,实现工业化成了名不副实的“主体”,而实际上强调的是作为“两翼”的三大改造,从而导致了“两翼”与“主体”脱节的三改造的提早完成,而工业化则刚刚开始起步。毛泽东对总路线“实质”的解释,是否意味着忽视或背离了工业化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三改造始终是围绕工业化这个“主体”展开的首先,在作为“两翼”的三大改造开始起飞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同样在“工业化”这个“主体”上加大了手笔,这就是从1953年开始执行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計划。毛泽东明确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实现党的总路线的一个重大的步骤”,[1](P390)并认为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地位[2](P111)通过“一五”计划的实施,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的旧貌,增强了基础工业的实力,对于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另外,“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一百年;同先进国家工业起飞时期的增长速度相比,也是名列前茅的[2](P113)其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當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而在当时的认识水平之下,实行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是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唯一选择在这种体制下,“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義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企业内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都是不可克服的。由于上述矛盾,这些企业的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影响到国家计划受到破坏”[3](P214)既然选择了在这种体制下搞工业化,那么过多地强调对资本主义工商業的社会主义改造,也不是不可理解的。再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样服务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由于工业化建设的全面展开,需要农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甚至需要通过农业积累提供资金支持。1953年,针对经济建设开始后出现的供求紧张情况,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指絀:“从解决这种供求矛盾出发,就要解决所有制与生产力的矛盾问题……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大量供应是完全冲突的。个体所有制必須过渡到集体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1](P301)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