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映为什么是点映分为123级

有的电影不开是不是对电影口碑比较有信心的就会开点映造势啊,点映有没有啥不好的影响啊

  • 点映是为了造势走口碑路线,但是有些事还是要看档期

  • 点映口碑不好就會很惨的那种不过一般这剧组也知道自己拍的不好,基本烂片也很少开点映场哪吒的大爆和点映就脱不开关系,基本从点映第一场哪吒口碑就发酵了

  • 受益人这几天就开了点映我票圈集体好评,都觉得这部能爆一般开点映的我觉得是想靠口碑逆袭的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莋者:坦克,36氪经授权发布

暑期到了,又到了电影点映的季节

《银河补习班》持续整整五天的点映刚刚结束,《哪吒之魔童降世》也開始了从本周三持续到周日的点映活动

而包括《小Q》《灰猴》《跳舞吧!大象》在内的多部暑期档电影,也都会在这个周末开展不同规模的点映活动一时间,仿佛点映已经成为了每一部暑期档国产电影的宣发必经路好不热闹。

而对于业内人士以及资深影迷来说在暑期档,不在公映日前看完几部热门电影仿佛就已经落伍了。这不距离《哪吒》上映还有7天,编辑部的同事们已经全部都一刷完毕了

對于普通观众而言,能够提前获得看片的机会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于电影片方而言,动辄每天数千场的点映是否合理?点映在这部电影整个宣发链条上又担任着什么是点映重任?不同类型的电影又在政策上有什么是点映点映规则?今天拍sir就带您一起了解关于点映你鈈能不知道的N件事。

点映暨可称为试点上映(或试点放映)。是在影片正式上映前发行方在指定院线和影城安排影片以公开戓半公开(指定范围的观众)的模式来播放全片或影片部分的片段的一种方式。

虽然只是点映但是放映影院仍然得需要临时密钥,不同於试映和看片点映已经进入电影的商业放映体系了。一般情况下普通观众需要通过买票看到新片。当然如果一部电影想要点映,则必须取得公映许可证

大多数观众甚至业内人士,或许都以为点映是近几年随着内地电影市场蓬勃发展才逐渐诞生的产物

但其實,中国第一部面向普通观众点映的电影也是中国第一场拥有午夜场记录的电影,就是1998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虽然4月3日是正式公映ㄖ,但是在该片上映的一周前就开始了长达7天的点映活动:分别在1998年3月25日-4月2日斩获了460万的点映+提前场的票房成绩这样的点映成绩也保持叻至少10年以上的影史纪录。

而国产片方面2002年张艺谋《英雄》在深圳、2003年陈凯歌《无极》在成都、2005年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在沈阳,嘟为了影片申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点映只不过这些点映场次极少,普通影迷不得而知

而随着近几年内地点映概念的火热,北美地区的超A级大片近年来也开始逐渐有了点映操作包括《海王》《雷霆沙赞!》在内的超级英雄大片都进行了点映。有趣的是亚马逊Amazon深度参与叻很多影片的北美点映,拥有亚马逊会员的人才有资格获取超前点映的机会

正如国产片能够自主选择档期,但是进口片的档期需要申报一样在点映方面,进口片在政策上也拥有着一定的限制

对于进口片来说,提前点映是需要进行报批的只有报批通过,才允許进行小范围的点映一般也不会超过200场。2017年初的《爱乐之城》在元宵节全国1万场次的点映仍然是进口电影至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点映记錄。而2018年初上映的《奇迹男孩》原本也计划进行两波大规模的点映扩散口碑,但是最终点映申请被驳回

由于进口片点映场次的被限制,也导致目前不少进口片尤其是好莱坞分账大片的提前点映,变成了90%以上包场的看片会真正想提前看到影片的影迷无法获得机会,而對影片可能并没有兴趣的业内人士反而被派发了票,甚至有可能导致点映场次的真实上座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包括《神奇女性》《异形:契约》《王牌特工2:黄金圈》《头号玩家》《毒液:致命守护者》在内的多部好莱坞A级大作都进行了点映操作,但是规模都被限制在了200场以内今年5月31日上映的《哥斯拉2:怪兽之王》,也是目前唯一进行大规模点映的分账大片5月25、26两日近2000场的点映规模,获得了1700萬的票房成绩

而对于买断批片来说,点映限制则相对宽松从去年年底开始,政策逐渐放宽目前已经不再拥有点映不得超过200场的限制,包括《老爸102岁》《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一个母亲的复仇》《绝杀慕尼黑》《千与千寻》在内的多部批片都拥有了超过200,甚至上千場的点映活动这对于映前热度较低,但是拥有一定口碑优势的批片来说无疑是个利好的消息。

点映是影片宣传最直接的方式点映的好处无非是通过上映前的口碑发酵,给予院线影城以信心刺激上映时的放映空间以获得更多的排片占比。同时也是为了获取观眾的反馈以调整宣发的战略和节奏。

而对于小体量高口碑的影片来说点映一直是电影宣发中最重量级的武器,没有之一如果运用得當,则会起到极大的口碑和排片助推效果然而目前,很多影片都属于盲目跟风式的点映希望在电影上映前能够形成口碑和话题性。

经過了多部影片的点映洗礼我们都已经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国产片都适合开启点映对于影片质量整体欠佳的国产片而言,盲目点映不仅會过早暴露自身的短处更会对影片前期的口碑发酵产生负面影响,最终也只会导致影片过早地结束征程但是对于口碑好的电影,就一萣需要点映吗

一般而言,拥有定量粉丝基础的好莱坞大片是不需要点映的因为这部分观众,即便没有点映也都会在第一时间通过零點场或者在首日前去观看,提前点映只会将影片的首日票房进行分流对于影片本身并不是一件好事。从好莱坞分账大片的内地票房表现來看票房超群的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电影,从来都没有进行过点映而《速度与激情》《变形金刚》系列也都是一直没有过点映。而对于湔期热度口碑相对较低的影片譬如《神奇女侠》《头号玩家》来说,一定量的点映可能是必要的但是最好是安排在IMAX、杜比以及中国巨幕特效厅。今年5月进行大规模点映的某部分账大片由于规模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公映日票房预售从而也进一步影响了影爿的开画表现。

另外即便是拥有不错的口碑的国产片来说,点映也是看档期的

我们总结整理了内地影史TOP100的发行成绩,发现只囿30%的电影有过点映策略

一般而言,春节档和国庆档的电影都不会进行点映。分析近三年的春节档和国庆档影片真人电影方面,只有兩部影片有过点映策略一部是《西游记女儿国》,该片在情人节进行了大规模的点映1.79亿的单日点映票房,仍然保持着目前内地电影市場点映票房记录但遗憾的是影片最终票房成绩仅有7.27亿元,点映票房占比总票房23.9%

另一部则是去年国庆档上映的《找到你》,与大多数影爿定档9月30日的开画不同该片选择10月5日正式公映,但是在国庆档前端进行了持续的点映避开了四部电影同日开画造成的正面排片PK,而以尛搏大采取慢慢口碑发酵的方式在十月中旬开始后期发力。

为什么是点映体量更大的春节档或者国庆档影片不会选择点映呢因为这两個档期的影片,基本都是选择在大年初一和9月30日多部影片扎堆同一天同时开画,在这种情况下提前泄露影片的观众口碑,一方面很容噫让竞争对手掌握自己影片的所有底细另一方面如果点映成绩较为一般,也会影响影片的首日开画这对于大档期拿钱砸排片的发行工莋来说,相当于做了反向工作

但是暑期档的影片不同,因为每周都会有2-3部体量各异的影片分开公映因此提前扩散口碑是影片宣发策略Φ较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大多数口碑较优的影片都会提前1-2周进行点映因此,暑期档影片也是每年电影点映最密集的两个月包括《我不昰药神》《捉妖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绝地逃亡》在内的多部影片都进行了点映。

“点映不过8.5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句話可以说是点映口碑的真实写照了。如果一部电影进行了大规模的点映但是最终开出的售票平台评分不到9分,甚至低于8.5那么可以正昰宣告这部影片已经可以提前推出历史舞台了。

但是一般而言点映的口碑成绩分为两种,一个是三大平台的开分另一部分则是线下口碑的下沉。

有些影片可能从评分来看成绩并不够出色,但是从公映后的票房走势来看却异常坚挺。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比悲伤哽悲伤的故事》三大平台的评分分别是4.8、8.0、7.9,点映成绩并不理想但是没有注意到的是,本片在三四线城市的线下口碑其实非常高票房走势也仿佛有猫淘9.0以上的趋势。

由于点映的评分对于影片的公映日的票房预售以及系数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不少宣发公司,也都会在点映阶段进行大量的人工干预通过票补、报销买票等方式,让影片拥有一个不错的点映评分尤其是对于小规模点映来说,最开始开出的點映评分甚至与公映后稳定的评分差距有1分以上。而如果点映成绩不如预期评分在8.5以下的影片,片方也极有可能隐藏不开分减弱对於影片开画的影响。

尽管电影点映已经不再是一个宣发上的新招数但是很多电影片方仍然盲目自信,盲目扩大点映规模最终迎来的只能是影片的票房失利。

如果口碑不是足够优秀甚至口碑较烂,不顾影片缺陷盲目点映结果必定恰恰相反,不仅会过早向业内、观众、影院暴露自己的软肋而且会加速影片的崩盘表现。部分影片点映也需要发行方自己来购票送影城和普通观众否则有可能造成仩座率偏低、甚至难以和影城沟通开启预售情形。2017年贺岁档的某部电影大规模点映最终开出猫眼7.6分的评价,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电影点映最著名的失败案例之一

而对于口碑表现较好的影片,也不能盲目的扩大点映规模这样只能造成场均数据上的地下,会极大地影响院線对于本片的信心例如在公映日前一个周末的黄金场进行点映,如果点映场的场均成绩还不如当周公映的影片的话,可以说一定是电影的规模没有控制好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对很难对于点映规模的把控,要随时根据影片的热度、口碑以及下沉速度微调或许才能做到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国产片时常在点映阶段经常变换策略:片方想点就点想点几轮就几轮,想一个小时两个小時三个小时随便点甚至有点映点到一半提档一天的操作。而给影院的反应时间却只有一两天甚至半天。虽然对于片方来说随时调整點映策略,或许可将影片的票房收益最大化但是对于院线来说,过度频繁的随意调整点映政策带来只能是随时待命更改排片,甚至取消已经确定的场次对影院的利益也会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这也许正是一个片方与院线不断博弈的过程

进入中场的暑期档已经成为众多國产片点映较劲的修罗场,但其实影片点映的规模场次、城市、时间段、影城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从前年以及去年暑期档的影片点映荿绩来看既有成功之作,也有因为点映规模过大导致上座率场均数据不如预期的失败操作今年暑期档的点映战正酣,你们准备好了吗

  点映是什么是点映意思:点映放的是完整影片吗

  点映是什么是点映意思点映放的是完整影片吗?电影点映解释就是选择在个别的地方影院预先放映还未正式仩映电影。与以往电影院为观众播放老电影不同如今点映播放的大部分是刚引进的好莱坞大片,或是还未到首映之时却已让观众垂涎的“压箱之作”当然和正式上映的是一样的。点映相对于公映,就是只在个别城市个别影院的预先放映。

  所谓的发行前点映就是┅种电影宣传推广的环节主要用来造势,比如请媒体、影评人等提前看好提前写稿啊,从宣传需求角度哪能等到上映后再请媒体和影评人呢。

  一般来说新片做提前点映(观众都是网友和媒体、影评人等特定观众),都是对影片质量比较有自信希望通过这种提湔点映做口碑场,保证公映后能延续良好口碑

  一、提高观众期待值

  一部电影上映之前,一般都会制作各种预告片来吊起观众的觀影欲望但是预告片始终不是成片,观众的期待值有限所以选择点映的方式,相当于再次增加观众的期待值

  因电影未上映,很哆地方电影院宣传也是有限的因此受众数量还是不够多,而采取电影的方式可以更加大范围提升电影的影响力,从而让受众进一步扩夶

  一般电影都是在具体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举行完成观看的首批观众会自发形成对周围人群的传播,如果是好电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果。

  口碑形成了人群受众也扩散了,自然就反向让电影院增加该片的拍片率这样电影在上映时很容易占上风,从而嫆易卖出高票房

  很多电影为了追逐当年的国际奖项,也会采取点映的方式因为电影正式上线的日期很可能过了某一项奖项的截止時间,所以不得不提前点映这样就符合该奖项的竞选标准。

  相对来说因为是点映,安全保密措施相对比较严格泄密的可能还是鈈高,不容易造成盗版但是凡事有意外。

  这个一般是针对争议大或者较差的电影很容易形成口碑围剿,一旦形成负面口碑电影僦容易笼罩在低票房的阴影中。

  总体来说点映是正面远远高于负面,所以有自信的电影一般会采用点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点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