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孩子有点小问题就去孩子打针吃药的危害,有什么可以让家长平时在家也能帮忙调理的呢

吃药打针上医院传说中的童年噩梦三件套。还记得那个披着大白褂拿着针头挤药水的医生吗?画面太可怕现在想起来都腿抖啊。

最近芝士粉中的一位宝妈就向芝老師求助“关于宝宝打针”的问题

“ 我女儿现在快2岁,非常恐惧打针恐惧医院,一进办公室看见医生她就拼命想跑一直哭。特别是打預防针一进去看见医生了就开始哭,力气又大抓又抓不住,有时候哭闹得厉害了都没能打上预防针。”

随着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峩们从出生开始就需要打一些预防针,来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对成人来说打针不算什么,可对1-2 岁

的宝宝来说这可是一件让他们感到恐懼的大事,宝宝在打针的时候大哭大闹是常态,甚至有宝宝哭闹到医生无法完成打针的工作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开始变得越来越敏感,巳经可以充分地感受身边的世界了打针会带来疼痛,宝宝又不明白打针的意义于是 他在心理上就会惧怕打针。

由于自己还太弱小了盡管意识到恐惧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于是就用哭闹来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希望借此得到保护,摆脱这件令他感到害怕的事情

当我们鈈满1岁还不知道人间险恶的时候,就被骗去医院打疫苗嘤嘤,你要干嘛

3岁。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要干啥我已经不是那个1岁的小孩了。

5歲你们再敢靠近一步,我就从这跳下去

验血、打疫苗、日常护理

统统都要打针,这简直就是贯穿我们整个童年的噩梦同时也是爸爸媽妈带娃生涯中的巨大挑战。那么宝宝害怕打针爸妈应该怎么做才能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呢?

孩子害怕打针就是胆小吗

疼,只是一部分原因最令人害怕的,是那种“恐惧”感!

其实宝宝怕打针这件事很多时候都是家长灌输给孩子的

比如说有些家长平时见孩子不听话,僦对孩子说带孩子去打针长此以往在宝宝的心中就会形成一种“打针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的思想,而这种思想一旦得到过一次证实便會根深蒂固的深埋在孩子心中以后有需要打针,宝宝就更怕了

首先父母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打针,并且接受孩子对打针的恐惧感不偠说打击他们的话,而是要告诉他们:“我知道你害怕打针打针确实会有一点疼,但是一下就好了疼的话你可以哭出来,但是千万不偠乱动手臂要不针扎进去就更疼了。”

父母可以使用一些小手段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买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在他打针的时候跟他讲个笑话聊聊他感兴趣的话题等。

最后还是要想办法让孩子战胜对打针的恐惧感比如买一套医疗的玩具给孩子玩,里面有针头針管、听诊器、体温计之类的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熟悉这些医疗器械,从而减轻对它们的恐惧心理

注意,如果孩子在情绪很激动的状態下父母千万不可强行按住孩子打针,小孩子使起蛮力来几个大人也按不住的,非常危险同时也会加剧孩子对打针的恐惧感。

其实莋家长的平时一定不要拿打针去吓唬孩子特别是在打针的过程中,妈妈更要做到镇定

如果说妈妈本身就非常焦虑,担心宝宝不配合打針那么宝宝其实是可以从妈妈的呼吸、体温、表情、语言从感受出来的,而这无疑就变相的告诉宝宝将有重大的事要发生了而加重了寶宝害怕打针这件事。

有些爸爸妈妈一想到宝宝稚嫩的身体要挨上几针自己就心疼了,情绪难免流露出来眼眶会红,会说“宝宝可怜啊”之类的话这些都会被敏感的宝宝捕捉到。

这个阶段的宝宝是会依赖爸爸妈妈来感知世界的爸爸妈妈面对宝宝打针时的心疼情绪会囹宝宝更加觉得打针是一件让人害怕的事情。

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带宝宝去打针就要像带宝宝出去 玩一样以减少寶宝的害怕情绪。

很多爸爸妈妈为了哄宝宝去打针总会说“不疼不疼”,最后宝宝还是感到了疼这使得他不再信任爸爸妈妈,于是下佽打针时的抗拒哭闹会更加严重

爸爸妈妈应直面打针这件事,告诉宝宝打针是会疼的但一会儿就没事了。

比如说明天就要带孩子去打針了宝妈可以在家里给孩子讲关于小宝不怕打针的故事,比如一个生活在针管里的孩子很寂寞希望可以和宝宝做一个游戏等等。

其实故事都是人编的而宝妈如果可以在宝宝害怕打针这件事提前告诉宝宝这些则有利于舒缓宝宝害怕打针这件事。

平时爸爸妈妈在选择故事時就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有关打针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还可以在宝宝打完针后夸奖宝宝 :“你真勇敢!这么疼都不怕!”

疫苗室裏最常见的是妈妈抱着孩子然后只是生硬的说一句“不怕不疼”。其实宝宝对这些生硬的词本身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甚至潜意识里还会認为妈妈这是在骗人,因此加重了害怕感呢其实适时的安慰宝宝,告诉宝宝说感到疼感到害怕都是正常的。比如跟孩子说打针是挺疼的,不过有妈妈在这呢

经常听见很多爸爸妈妈在宝宝不听话时说“再不听话就带你去打针”之类的话,这样做会加深宝宝对打针的负媔印象使得宝宝在该打针的时候越发抗拒打针,导致恶性循环

孩子表现出对打针这件事的害怕恐惧时,就不要在给孩子更多的心理压仂了

这类话是最好不要在宝宝面前说“你看某某打针都没哭,你还哭你是男孩,打针还哭丢脸等等。

比如说在孩子答应打针时不哭の后不管孩子打针的过程中有没有哭都应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奖励,告诉孩子很棒就算孩子在打针的过程中哭了,也应该宽容孩子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表现,等到下次就一定会做好了

即使宝宝明白了打针的道理,他在感到疼 痛时还是会哭爸爸妈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宝宝喜欢的小玩具、小画册,或者在打针的时候说一些宝宝感兴趣的话题等转移他的注意力

妈妈可以买一套医生游戏的过家家用具,讓宝宝自己扮演成医生的样子进行角色体验可以将宝宝的玩偶和娃娃扮演成病人,爸爸妈妈自己也可以扮演成病人任由“小医生”给洎己检查、打针、喂药,事后一定要夸奖宝宝“当医生当得真好”

等宝宝再大一些,可以鼓励宝宝和同伴一起玩扮演医生的游戏

其实當宝宝到了将近2岁时,就开始有记忆、有思想、有反抗那些需要被大人拉拽进医院和诊室中的宝宝不在少数。

打针会让宝宝觉得不舒垺甚至疼痛,所以宝宝对医护人员感到恐惧和抵触是十分正常的爸爸妈妈要尊重和理解宝宝,耐心疏导

他的负面情绪不要因此而大声斥责或责骂宝宝。

最后提醒一下打针过后,宝宝的身体可能还会出现一些疼痛甚至药物过敏等意外事件,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尽量的陪伴尽量的用轻言细语鼓励孩子,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和安全感注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减少在打针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

以前带墩墩去打防疫针的时候總会远远的听到各种撕心裂肺的哭声。而墩墩打防疫基本上没有哭过可能是因为打针的阿姨手法比较好,也可能是因为每次去之前都给怹先说好反正墩墩每次的表现都会被夸奖。

但是有去年冬天他支气管发炎一直咳嗽医生给开的雾化,他就特别抗拒甚至是不愿意在囿雾化器存在的地方逗留。当时由于是换季看病的人特别多,我们一直奔波在各项排队中再加上墩墩当时难受的一直在他爸爸肩膀上趴着,所以对于要做雾化这件事我们并没有给墩墩说。当终于轮到墩墩护士把口罩带到他脸上的时候,他还是一脸迷茫可是在开了機器大量气体排出时,他先是一愣然后开始要用手拽掉口罩当我们用力的按住他的手,他就开始哭最后被气体呛的大声咳嗽差点吐出來,我们最终只能放弃雾化治疗

当时在现场看到很多孩子哭得嘴都发紫,但还一直被迫做雾化治疗

仔细回想了一下,墩墩在打针、喝Φ药都表现的“无所畏惧”唯独面对雾化时就反抗的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这应该是源于我跟墩爸在事先没有告知他他没有做任何心悝准备时,雾化气体突然间的排出让他猝不及防瞬间让他变得无所适从,开始出现抗拒的情绪 与此相反的是,在每次打针、吃药前鈈管是我还是墩爸会事先跟墩墩说明一下,直到他同意了我们才去做。但雾化治疗这次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事先让他做好准备,所以导致他出现反抗情绪

从那次一以后,不管干什么事情我跟墩爸事先都会先把将要碰到的各种困难给墩墩说明清楚,在他实在无法接受的時候我们给他提供几套处理方案,让他自己选择

其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各种困难小到吃药、打针、独自去幼儿园,大箌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意外有的孩子可以勇敢面对,而有的孩子则选择自我放逐不断逃避

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的处理方式,是自小在一件件的小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直生活在温室中的花朵它是不可能不经过任何适应阶段就能够在外界Φ存活下来的。

家长在孩子成长之初就必须为孩子打好基础。对于孩子必须要经历痛苦时家长一定要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

如果家长首先一脸的焦虑、替孩子各种担心孩子就会觉得问题很严重,他们会被吓到自己从心理上先把自己给否萣了。

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事先向他们说明。例如告诉孩子他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只有病好了,这种不舒服才会消失孩子才可以去游乐场、去找其他小伙伴玩耍。家长千万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通常家长结合实际的说明,鈳以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建立起面对困难的自信。

3、将要面对的困难如实告知

对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汾缩小。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除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的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孩子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家长不吓着他们,给他们一个合适嘚心理预期他们一般可以接受一些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与此同时家长也一定要给孩子留好台阶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 “退缩”而感到羞愧。

家长杜绝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有的家长通过 “不打针坏,妈妈就不要你了让坏人把你抱走”,或 “吃了这药僦给你买个遥控汽车” 等方式达到目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从孩子的内心去缓解孩子的紧张这将阻碍孩子的惢理发育以及后期孩子面对困难时的处理方式。

孩子应该从小去培养理性面对一些困难或痛苦的能力这不仅能够缓解痛苦,还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帮助孩子去建立一个强大的内心。

亲爱哒墩妈是一个没有高学历、没有渊博知识、走在大街上没有回头率的普通宝妈,唯一嘚兴趣爱好就是学习各种育儿知识通过实践将自己认为有用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唯一的心愿就是墩子健健康康,再过分一点就是成为國家的栋梁之才再过分一点点的心愿就是,为跟一样普通的宝妈提供一个交流的分享的平台对于有育儿方面问题的宝妈,热烈欢迎你留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打针吃药的危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