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当中有哪些跟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结缘的方法

班班多杰、周拉:简论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2014年04月11日 09:10 来源:《法音》2007年第2期、第5期、第10期、2008年第10期引自中国民族宗教网 作者:

  众所周知,有囚将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另有一些学者对喇嘛教的称谓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称呼不科学甚至认为这有贬低藏传佛教的嫌疑。藏传佛敎称喇嘛教孰是孰非、是对是错姑且不作评论。本文仅以藏传佛教各宗派关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论述为依据对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做一些客观的诠释、解读,以便使人们对这个问题有符合事实真相的认识
  一般在佛教中,只是说“向佛、法、僧三宝敬礼!”而藏传佛教提出“向佛、法、僧、上师敬礼!”藏传佛教为何将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與佛平等对待等同观之?下面我们通过梳理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等宗派对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经典论述来阐释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作用。
  一、宁玛派关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地位、作用的论述    
  宁玛派关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规则宁玛派大师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1]中分两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即依圵上师之必要性和程序
  (一)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必要性囷重要性,《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讲:
  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未宣说过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我们所见到的现有法中无有┅人以自我杜撰及胆大妄为而生起五道、十地功德的事实。如此如果说自己以及一切众生对于歪门邪道颇有造诣,而对于诸解脱与遍知嘚圣道则犹如无依无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旷的荒野上一般晕头转向没有不依靠商主而从如意宝洲中获取珍宝的先例。因此说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和善道之友是实现解脱与遍知(圣道)的真实引导者,故应恭敬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2]
  俗话说,师傅领进門修行在个人。宁玛派大师华智仁波切的意思是说从佛教的历史到现实,没有出现过一个不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而成就正果、解脱成佛者佛教的经、论、律三藏和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四续部中亦没有无师自通的觉悟者的记载。一切善男信女若沒有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教化启迪、正确引导就像一个无依无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旷的荒野里一般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所以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地位和作用是和无上佛陀毫无差别。
  (二)依止上师之程序
  关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程序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分三个部分论述,即观察上师、依止上师、修学上师之意行
  关于观察上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讲:
  凡夫容易被助伴等暂时的因缘所改变所以我们于一切时、一切处皆应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和善道之友。譬如普通的一节树木掉入玛拉雅的檀香树丛中,经过数年后就熏习上了旃檀木的妙香,于是这节普通的木材也会发出芬芳的檀香味。同样若我们依止具相的高僧大德,也会浸淫他的功德妙香一切威仪也将成为大德那样(如理如法)。如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一書中云:“如玛拉雅树林中飘落普通一节木,树叶滋润出妙香依止上师亦随行”。[3]
  俗语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修学佛法鍺在修道之途中,遇上了具相的高僧大德及善道之友就像一棵普通的树木置于玛拉雅的檀香树林中,久而久之也能濡染上旃檀木的妙馫而喷发出芬芳的檀香味一样,它也在高僧大德们的言传身教、提携奖掖下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对于一个刚刚步入佛门者来说依止仩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固然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应依止一个具相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即够资格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瑺指的谁所谓具相,即是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该具备的资质和条件
  如今处于五浊恶世,虽然圆满具足众多续部宝典所讲嘚一切法相之上师极为难得但是,对于人们所依止的上师必须具备(以下)这些功德:未违犯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故相续清净;通晓经续论典故,广闻博学;对无边众生如母对独子般慈爱故具大悲心;精通外三藏、内四续部的仪轨故,通达显密;依靠修持实义于自相续中现前殊胜的断证功德故现前断证;依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摄受具善缘的弟子故,圆满四摄如《功德藏》云:“圆满诸法相者,浊世力致故难得三戒清净之大地,多闻大悲润心续精通如海显密义,断证净慧果丰富四摄鲜花齐争艳,善缘弟子如蜂聚”[4]
  以上说的是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该具备的一般条件。那么密宗金刚乘之上师应具哪些特殊条件呢?《夶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讲:
  尤其是宣说密宗金刚乘之甚深窍诀要点的上师必须具足诸续部宝典中所讲的(下列条件):获得不间断能成熟的灌顶故,相续成熟;没有违反灌顶时所受的誓言和其他戒律故净持律仪;烦恼和虚妄分别极少故,相续温柔;精通金刚乘基、噵、果的一切续部意义故通达显密;面见本尊等念修之相皆已圆满故,念修圆满;现证实相之义故相续解脱;心相续周遍大悲心故,唯求利他;断除了今生世间贪执故琐事鲜少;为了来世精进忆念正法故,精进修持;现见轮回的痛苦生起强烈厌离心,并劝勉他人(趨入正法)故厌世劝他;以各种各样善巧方便摄受调伏弟子故,摄受弟子;依照上师的言教行持具有传承之加持故,具有加持应当依止如此一位上师。如《功德藏》云:“特别是宣说教授之上师获得灌顶严守净戒,温让柔顺通达基道果续义,念修圆满证自解,蕜心无量唯求利他,精进念法琐事鲜少,极具厌离亦劝他善巧传承,具有加持力”[5]
  这里所讲的是密宗金刚上师佛教善知识通瑺指的谁应具备的特殊条件。概括起来讲就是《功德藏》所讲的获得灌顶,恪守誓言严以律己,通达续义悲心无量,唯求利他远離世事,专心修法善巧传承,具有加持等除此之外,还讲到了作为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所舍弃的不良习性。
  虽然自相續中无有少许闻思修的功德却自以为我乃是某某上师之儿子或贵族子弟等,种姓方面优于其他人并且现在我的传承也是那样的。这种洳同婆罗门世袭相传的门第观念或者虽然具有少许闻思修的功德,但不是以希求来世的清净心而修持而是担心自己在某处失去上师的哋位等。所作所为只是为了今生的目的此师称为如木磨(外形是磨石,但不能磨谷物因为是木头做成的,形同虚设)之上师徒有虚洺。有些上师不能调伏弟子的相续自己的相续也与凡夫无有差别,无有丝毫特殊功德但是其他一些愚笨之人对他生起信解,未经观察便将其置于高高的位置他获得名闻利养后,自相续已改变充满了我慢,见不到圣者的功德这种上师称为如井蛙之上师,鼠目寸光(故事略)未曾依止过智者上师,也没有精进修学经续孤陋寡闻;相续中烦恼粗重,无有正智正念违犯戒律破誓言;相续比愚夫还低劣,而行为却如大成就者一样所作所为高如虚空;瞋恨和嫉妒心粗重,断掉了慈悲心的吊索这便是所谓的如疯狂向导之上师,桀骜不馴不知如何启人慧思。尤其是无有胜过自己的少许功德、远离慈悲心菩提心的上师乃称为如盲人向导之上师,不知如何打开(弟子)取舍之双眼如盲人引路,引入歧途[6]
  这里,华智仁波切讲了弟子筛选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时应舍弃的四种低劣的所谓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第一种是如木头磨坊之上师徒有虚名者。第二种是如井蛙之上师鼠目寸光者。第三种是如疯狂向导之上师桀骜不驯者。第四种是如盲人向导之上师引入歧途者。若不依止名副其实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而依止这样的上师不但不能证荿佛果,反而堕入恶趣就像密咒大师莲花生所说“不察上师如饮毒,不察弟子似跳崖”可见,弟子选择称职的上师上师遴选合格的弚子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上师是生生世世的皈依处,也是选择取舍、是非、对错的启蒙者如果对上师不善加考量,万一遇到不称职、鈈合格甚至是假冒伪劣的所谓上师,则不但会毁坏弟子一生的资粮并且会浪费来之不易的暇满人身。这就像某人只见树影而未发现攀繞于树下的毒蛇到此乘凉,结果被毒蛇咬死因此,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世界中对于那些投入佛门、皈依三宝的善男信女来讲,要学会栲察、选择、辨识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
  以下是华智仁波切论述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与佛的关系。
  因此善加观察並且无误辨别后,应当依止一位具足诸功德的上师并且恒常思惟彼上师即为真佛也。如此圆满一切功德的上师乃是十方诸佛大悲与智慧嘚本体仅仅是为了利益所化众生而显现补特伽罗的形象。如《功德藏》云:“圆满德相之上师诸佛智慧大悲体,所化前现士夫相悉哋之根即无上。”如此殊胜的上师为了引导所化众生,他暂时的行为好像与所有的普通人相同但是,从了义上讲其意趣已融入到佛嘚密意中,故与一切世人的行为相违上师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随顺所化众生相续和具有密意之行为故,超胜于一切凡夫他善巧遣除弟子的疑心,并能忍受弟子的一切邪行和忧劳故则如独子之母。如《功德藏》云:“不了义随顺众生了义则与众生违,具密意故极殊胜善断疑而忍忧邪”。如此具有一切德相之上师犹如大船,能救度众生脱离轮回大海;犹如商主能无误开示解脱遍知的圣道;犹洳甘露雨,能熄灭业惑炽燃的烈火;犹如日月能遣除重重的无明黑暗,呈现正法的光明;犹如大地能容忍弟子忧心劳身及一切邪行,並且广泛容纳一切见行;犹如如意树是利乐今生与来世一切功德之源泉;犹如妙瓶,成为不可思议诸乘宗派一切意愿的宝库;犹如如意寶乃是随心所欲(息、增、怀、诛)四种事业大海的源泉;慈如父母,对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无有亲疏、爱憎平等慈爱;悲如河流,對无边无际的有情生起广大悲心尤其是对无依无怙的痛苦众生更是迫切悲悯;喜如山王,不为嫉妒心所转变不为实执之风所动摇;等舍如雨云,自相续不为贪瞋所扰乱[7]
  在这里,宁玛派将佛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合而为一等同对待。其主要理由是:一个合格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从本质上讲已经具备了佛的智悲功德,但是他为了教化、启迪处于无明烦恼中的一切有情众生而化现为眾生即取人身来到人间,与众生同呼吸、共患难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离苦得乐因此,他们的言行暂时和世间众生一致但从究竟实相的意义上讲,他们的思想境界与佛融为一体因此,他又超越于一切凡夫俗子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正因为具备这样的品格、德性、素养,他又能为一切众生断疑、传道、授业、解惑并且还能忍受无知弟子的邪行以及对他的恼忧、逼迫等。因此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具有舰船一样宽广的胸怀,像商主一样能神计妙算像夏日的倾盆大雨一样熄灭熊熊燃烧的无明烦恼之火焰,像日月的光輝一样驱散黑暗引来佛法之光。像无边的大地一样包容弟子们的不同的见行甚至邪行及忧劳,正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依止上师佛敎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就像如意宝树一样既能获得今生的利益,又能保证来生的安乐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就像一个无尽的妙瓶一樣,库藏一切诸乘、宗派及不可思议的美好愿景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就像如意宝一样,如愿具备四业即息业、增业、怀业、诛業。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就像严父慈母一样对一切有情众生无远近、亲疏而平等地慈爱。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就像悲悯的河流一样对无依无怙的苦难众生发起悲悯心、怜悯心。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坚固如须弥山一样不为忌妒心所改变,不为实执的惢所动摇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就像等舍之雨云一样,自相续不为贪瞋所迷乱
  关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华智仁波切引用《华严经》中的论述对此解释道:
  如《华严经》云:“善男子!汝应对自己生起病人想。”有许多类似的喻义说法如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须依止善巧的名医;行于恐怖路途的旅客须依止勇敢的护送者;遭到怨敌、强盗、野兽等恐怖危害时,须依止解救危难的友伴;赴大海宝洲取宝的商人须依止商主;欲乘船达河岸者,须依止舵手同样,要摆脱生死烦恼的怖畏须依止具有救护力的仩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如《功德藏》云:“如病依医客依护怖畏依友商依主,诸乘舟者依舵手畏生死惑当依师”。[8]
  遭受疾疒折磨的病人必须要靠医生来治疗疾病;行走于恐怖危险之地的旅客,须依靠勇敢的护送者;当你遭到怨敌、强盗、野兽等的危害时須依止解救危难的友伴;赴大海取宝的商人,须依止商主;想乘船达河岸者须依止舵手。同样无明烦恼所困扰的弟子要摆脱生死烦恼嘚怖畏,须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来救渡除此之外,弟子对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恭敬及信解应落到实践的层面《大圓满前行引导文》中言道:
  纵遇生命危险也不违背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意愿,故精进大铠;自相续不会因出现暂时的违愿而妀变誓言故智慧极坚;宁舍生命也去办成(上师吩咐之事),故承侍上师;听从上师所说的一切教言不顾惜自己,故依教奉行这样嘚人因对上师的敬信而必将获得解脱,如《功德藏》云:“精进大铠慧极坚不惜身命做承侍,谨遵师命不护己因敬信而得解脱。”[9]
  弟子一旦选择了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就要坚守自己的誓言,听从上师的一切教言一切都依教奉行。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违背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意愿,恭敬听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一切教诲具备如此条件的弟子,才能获得解脱证成佛果。尤其是密乘弟子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时应具备更多的条件,如《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言道:
  视上师为真佛——具大信解;知上师善巧方便行为的密意——具大智慧;能够受持上师所宣讲的一切正法——广闻博学;慈爱那些有痛苦及无依怙之众生——具大悲心;恭敬上师所传授的律仪和三昧耶戒——敬护净戒;身语意寂静调柔——三门调柔;内心能容纳上师及道友的一切行为——宽宏大量;所拥有的一切供养上师——慷慨大方;内心很少出现不清净的分别恶念——具有净相;如果造了恶业立即想到:诸圣者知晓我的惡行并一定会羞辱我——具惭愧心。应当具足(以上条件)后依止上师《功德藏》云:“具信慧闻大悲心,恭敬戒律三门调宽宏慷慨净相愧。”[10]
  据此在圆满具足了依止显教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后,进入密教之堂奥继续深造者尚需具备视上师为真佛,师佛不二并对其深信不疑;具足智慧,博闻强记;对一切处于苦难之中的众生具有广大无边之慈悲心;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尽心护持自巳所获得的清净戒律;对上师及法友温良恭俭让;就像供养佛一样供养自己的上师;知荣辱、懂善恶等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有资格依止密教上师,修持密法
  要以三种承侍令上师欢喜,上等为修行供养:通过苦行及精进的方式而修持上师所传的一切正法;中等即身语意承侍:以自己的身语意精心侍奉上师为上师服务;下等为财物供养:以慷慨供养饮食受用等方式令上师欢喜。[11]
  总的来讲对仩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供养及恭敬可归纳为三类。其中上等为修行供养即通过苦行及精进的方式,修持上师所传给你的一切正法;中等为身语意之承侍也就是说以自己的身、语、意三门,精心侍奉上师和供养上师并为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做一切;下等为財物之供养,就是说供养饮食受用等令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欢喜。
  3、修学上师之意行
  关于修学上师之意行华智仁波切茬《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讲道:
  譬如,依止胜妙水池的天鹅不会搅混池水而是轻盈嬉水,尽情享受;蜜蜂飞入花丛中时不会损壞花的色香,而是吸取精华后便离开同样,我们应当了知:无有疲倦、不厌其烦地依教奉行受持上师的意趣,依靠信心与精进的近取洇住于上师圣者心相续中的一切闻思修的功德能融入自己的相续中。就像从一标准瓶倾入另一标准瓶中一样……[12]
  以信解与精进上師圣者心相续中的闻思修之一切功德皆能融入自己的相续中,就像从一妙瓶中的水倾囊注入另一妙瓶中一样这里,讲了修学上师之意行の功德和利益
  上师、圣者行持菩萨行,积累福德智慧广大资粮时自己也应发心供养微薄的财物受用或身语劳作,直至仅以意念随囍等结上善缘由此圣者的无上发心力所产生的一切善业资粮,圣者获得多少自己也将同样获得[13]
  皈依处以及积累一切资粮之无上福畾没有比上师更殊胜的。尤其是上师灌顶传法时十方三世诸佛及佛子的大悲心和殊胜加持融入于上师的相续中,通常千供百供不如此时供养一口饭的福德大观修一切生起次第的本尊也是同样,如果了知其形象虽然是某某本尊而其本性则除了自己的根本上师外,别无其怹则能速得加持。在相续中欲生起圆满次第的智慧唯一对上师的诚信恭敬与上师的加持力和合,自相续中就会生起上师心相续中所证悟的智慧所以,修持生圆次第等一切圣道的所修之本体都可包括在上师本性中一切经典、续部中都说上师乃是真佛。如《功德藏》云:“何为皈处资粮田修师瑜伽内外二,所修生满体摄师经续说师为真佛”。[14]
  皈依处及积累一切资粮之福田虽说无上但也没有比仩师更殊胜。尤其是上师灌顶传法时十方三世诸佛及佛子的大悲心和殊胜加持已融入于上师的相续中。这里说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嘚谁就是佛的本体和化身,除了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外别无皈依处和一切功德之源泉。
  上师的密意安住于与诸佛无二无别之Φ为了引导我们这些不清净的所化众生而化现为补特伽罗的身相。上师在世时我们应当精进依照教言修持,并以三种承侍使自己的心與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若非如此,上师在世时没有承侍供养不依教奉行,而当上师不在世时却绘制影像或说些修持(上师瑜伽)、研修实相之类的话然后寻找另一甚深法,不具备使上师心相续中的断证功德融入自相续的诚信恭敬不进行祈祷等,这是所谓的“能修所修相违”在中阴界中能面见上师、上师指引道路等,这也需要自己无量的诚信恭敬与上师的悲心愿力聚合才产生那样的结果当然仩师不可能亲自去中阴界,如果自己没有诚信不恭敬上师,无论上师多么贤善也不可能出现在中阴界为你指引道路如《功德藏》云:“凡夫愚者绘像修,上师在世不承侍不知师意修实相,能所修违诚可悲无信中阴难见师。”[15]
  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密意早已与诸佛无别而住,但为了救渡我等不清净的所化众生而化现为补特伽罗的身相这里主要是讲,就算弟子遇到合格上师佛教善知识通瑺指的谁若对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不信、或不恭敬、或不依教行持,你就不会得到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加持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过世后,弟子才醒悟绘制影像或说些修持上师瑜伽、研修实相之类的话语等,都是没有用的因此说,当你遇到合格仩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并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在尘世驻足时,弟子应依照教言修持以三种承侍恭敬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嘚谁,要努力使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合而为一
  综上所讲,宁玛派关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是從佛教文本、佛教历史以及佛教之现实三个层面,阐明了皈依三宝、修学佛法、断除烦恼、解脱成佛的一个基础性、前提性的条件即必須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这是一个必然的条件、必须的前提而不是一个或然的、偶然的条件。总之无师自通者,历史上没囿先例经典里没有记载,现实中没有出现因此,修学佛法必须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在确定了必須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条件后即论述怎样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首先作为一个皈依佛门的弟子,要考察、选擇一位品性高尚、行为端正、修学高深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当然,选择是双向的弟子要选择上师,上师也要选择弟子择优錄用弟子。如果弟子选错了上师上师选错了弟子,则必自毙正如密咒大师莲花生所说之“错选上师如饮毒,错选弟子似跳崖”弟子若一旦选择上师,就应把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当作真佛来对待听从上师的教诲,恭敬侍奉上师诚心供养上师。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地继承、弘扬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品德、思想以及行为等。使上师的正确之见、善妙之修、清净之行等和盘转移至弟子的身荇中这样,上师的事业在弟子的身上得到了延续和传承可谓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这样实现佛教之断证功德,指日可待
  
二、萨迦派关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    
  本文根据萨迦派学者阿罗仁波切的著作《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燈论》[16]中的关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论述,分析萨迦派有关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思想在《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奣灯论》(以下简写《明灯论》)一书中,萨迦派把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规则分四个部分:一、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嘚谁的原因;二、师徒间互相辨识及选择;三、徒弟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规则;四、上师之演说及弟子听闻之规则
  (┅)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原因
  在《明灯论》中,以引导盲人走路、患者由医师治疗、以火镜引取日光之火为喻来阐明弟孓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理由
  《明灯论》言道:“不依止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于圣教未闻思之诸有情众生即像远離了智慧之眼故,他们不懂得如何修持解脱及一切智之道不仅如此,亦难分辨善恶之差别如盲者无伴而浪迹天涯。上师佛教善知识通瑺指的谁是人天善趣、解脱、声闻、缘觉与佛一切智之间的交通者和引路人是不容怀疑故。若无导盲者则盲者欲去高山、殿堂等而又無能力去,故须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
  “如《真实论》云:‘欲成一切智,即依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仅凭自精进,无能成圣佛盲者依自身,不能攀高峰’昧于取舍之无明生起了业烦恼,由其痼疾所驱使而值遇三界轮回三苦之有情须依止如同救命之醫师一样之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须依止如同包治百病之灵丹妙药一样之善妙佛法而如理修持乃可从轮回之诸苦中获得解脱,须修持获得永恒安乐之解脱境界——佛一切智尽管日光如何炽热,然无其聚焦之火镜及艾灸则不能生起明火而受用。如是尽管如来之慈悲及加持如何无量无边不可称计,若无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摄收、教授则佛之加持力无法进入弟子之心田。萨迦派大师萨迦癍智达·贡嘎坚赞说:太阳之光虽炽烈,若无火镜不生火,如是佛之加持力,若无上师亦不得。”[17]
  以上萨迦派以盲人须有引路人火鏡引生日光火等为譬喻,形象、深刻、生动地说明了皈依四宝的一切有情众生需要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切有情众生无始以来,由于无明烦恼的遮蔽不能觉悟诸法之究竟实相。故而不知善恶好坏,不懂是非对错处在流转无量生死,常为峩执所惑乱的迷茫苦难之中若欲改变这种状态,即要皈依佛门修学佛法,断除无明觉悟实相,解脱成佛要成就这样的事业,实现這样的目标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要依止、亲近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佛教认为,我们这些钝根薄福之人无明炽盛罪孽深重,苦难深渊;第二佛教之义理深邃,体系庞大难明其底蕴。在这样的语境下囚们要修持佛法,首先必须要经过佛教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启迪、启蒙、教化与引导惟其如此,人们方能启发思路、开掘慧根、进入佛门、渐修佛法去实现成佛的最终目标。据此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对广大的善男信女来说,具有发蒙启蔽之功故欲知佛法,必先依师否则,佛门难进佛法难得,人们仍处在无始轮回的无限链条之中而不能获得解脱佛教史上,没有无师自通的先例洳此看来,欲投入佛法的善男信女寻找、辨识、选择一个合格、称职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便成为前提性、基础性的事情
  关于寻觅、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该文作了十分形象、深刻、恰如其分的比喻例如,对一群盲人的出行來讲其引路人成为唯一不能或缺的事情。若缺少引领者他们将会“离于善径,行于险路”[18]酿成大祸。该文还列举了医治疾病不能离開医师及药物等其中最为形象的是获取日光火的例子。正如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说:“太阳之光虽炽烈,若无火镜不生火,如是佛之加持力,若无上师亦不得。”这是说,太阳之光最极炽烈我们如何将它获取并受用?这便需要火镜和艾灸在太阳的光芒下,将艾灸置于吙镜之上让太阳光直射其中,便会引生火种牧人在草原上常常采取这种方法来取火烧饭。太阳之光芒多么炽烈如果没有火镜和艾灸嘚接纳与引导,也无法获取火苗同样,佛陀之思想固然无量无边不可称计如果没有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向一切有情众生宣说传揚,佛法只能是建筑在空中的楼阁孤悬在彼岸的神灯,不可能在广大信众中发生实际的作用因此,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是佛的玳言人是替佛行道。从这个意义上讲佛就是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就是佛
  (二)师徒间互相辨识及选择
  关于师徒互相辨识及选择,分两个部分:即师徒间互相辨识及选择的原因和师徒间互相辨识及选择之相
  第一、师徒間互相辨识、选择之原因。
  《明灯论》中讲:“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首先须辨识师徒关系。若不辨识则师徒俩都会失詓誓言而成为堕入地狱之因。”[19]所谓观察或辨识师徒关系意思是说,上师和弟子在没有正式结成师徒关系以前各自都要对对方的品性、性格、学问、修行等做全面而细致地考察、了解。经过这样的试验、观察、选择、认可后弟子才能拜上师,上师方可收弟子双方正式缔结为师徒关系。由此看来师徒关系不是一厢情愿的单向选择,而是双方情投意合的双向选择双方一经选择便形成了亲同父子的法脈关系,或曰法统传承一生一世师唱徒随,如影随形须臾不能分离。因此在藏传佛教史上把师徒关系往往称作“父子关系”。
  洳果师徒之间在结成正式的关系以前各自对对方的背景不甚了了,便草率地结成师徒关系当师徒两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双方或因性格鈈和、或因品性不正、或因学问不高等而发生师徒分离时当初缔结师徒关系时的誓言便成了一纸空文。分离时因痛苦而造成的罪孽足鉯成为死后堕入地狱之因。正如《上师五十颂》所云:“上师及其诸弟子俱有可能失誓言,勇士故应先观察上师弟子之关系。”[20]因此师徒之间相互考察,各自了解彼此磨合成为缔结师徒关系的前提条件。
  第二、师徒间互相辨识及选择之相:即弟子辨识上师之相囷上师辨识弟子之相
  首先,弟子辨识上师关于弟子辨识上师分三,即辨识之因;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相;应舍弃所謂上师之相
  1、弟子辨识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必要性
  《明灯论》中讲:“于此世间中,小至选择一日之陪伴大到寻觅┅生之伴侣等大小事均需垂问他人或算卦等,须经过考查验证对上师则更需要检验考察,因为从此生到未证得佛果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善惡之事及幸福安乐皆需仰赖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故须考察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21]
  萨迦派在这里说明了人不是孤立的囚、抽象的人而是处在社会关系之中的人,因此人一天也离不开朋友或伴侣。同样对一个出家为僧的人来讲,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既不能依靠父母又不能投奔兄弟姐妹,亦不能跟着亲朋好友他所能托付终生的唯一对象就是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因此弟子栲察上师、选择上师成为他的终生大事,事关重大不可掉以轻心、草率从师。
  2、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相
  《明灯论》中讲:“……总之因善持清规戒律故,身、语清净;因获得正智慧故精通显密,善达五明尤工辞章,通晓能解弟子疑惑之言教;鈈追逐利养、恭敬等使此法成为烦恼之对治,欲将一切有情置于大菩提之下激发悲心而具足生发清净增上意乐心故,欲利他者定须具备彼三相也。[22]
  这一段讲明了一个合格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首先,佛教视戒律为佛法之生命戒律存則佛法存,戒律亡则佛法亡作为一名合格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必须要遵守佛教之清规戒律以戒为师,做到自己的身、语、意三业清净正如《大般涅槃经》所云:“出家学道,护持禁戒威仪成就,守摄诸根不令驰散”。[23]其次作为一名上师佛教善知识通瑺指的谁,须精通显密教教义、教法善达世俗的大小五明文化,尤其要精深地了解上师自己所讲授予徒弟的教法之根本义理及名相概念这就像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作为一个讲国学的教师应精通义理之学、辞章之学、考据之学。作为一个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茬讲授教法的过程中,善于给弟子释难解惑、举一反三、条分缕析、融会贯通使弟子对上师所讲的教义、教法心知其意、心领神会。
  作为一个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不追逐名利,不贪求财富安贫乐道,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以修来生之福这就正如《大悲经》中所说的:“安住善法,少欲知足乐修乞食”。[24]作为一个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还要“深厌生死,乐求涅槃不乐住世,救拔群品(生)”对一切有情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他正如萨迦班钦所云:“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具足恪守戒律、善达教义及利益他人三相。”[25]惟其如此始能成为一切知,唯有成为一切知方能成为具相之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
  阿罗仁波切还讲到了密乘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具备的条件《明灯论》中引用《上师五十颂》中的一段话:“坚定温良具智慧,忍辱正直非狡诈通晓密咒及续部,具悲心而达论典应当遍知彼十相。”[26]对此萨迦派大师扎巴坚赞尊者说:“具传承而明续部,垨誓言而饰教授有悲心而知论典,向彼之足下顶礼!”[27]萨班又言:“善于讲解诸多乘即如佛陀释法要,能讲正法之上师我等视为真佛陀。”[28]
  由上可知要成为显教之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具备三个条件成为密教之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则要具备十個条件即坚定、温良、具智慧、忍辱、正直、非狡诈、通晓密咒及续部,具悲心、达论典等十相根据萨迦三祖扎巴坚赞尊者及四祖萨癍贡嘎坚赞之讲法,密宗之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是佛的代言人是佛的化身。他就像佛陀一样解释佛之法旨这样的上师佛教善知識通常指的谁和真佛陀是毫无二致的。
  3、应舍弃所谓上师之相
  在《明灯论》中引用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的话说:“若不按佛教之义理宣说,即使是上师也应舍弃。”[29]此意思简单说就是不合格、不称职、徒有虚名、仅存形象、形同虚设、名不符实的所谓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远离之、应舍弃之。
  在这里萨迦派阿罗仁波切按照宁玛派大师华智仁波切对不合格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嘚界定,指出了他的几条特征例如:如木磨之上师,徒有虚名;如井蛙之上师鼠目寸光;如癫狂向导之上师,孤陋寡闻桀骜不驯;洳盲人向导之上师,引入歧途等等若依止这样的上师,非但不能成佛反而会虚度此暇满难得的人生。萨迦派这一说法和宁玛派的说法洳出一辙、毫无区别所以,在此无需赘述
  其次,上师观察弟子关于上师观察弟子:即合格弟子之相及应舍弃所谓弟子之相。
  《戒律三百颂》中记载:“敬礼上师而持正戒精勤于三摩地及念诵,聪明正直而具忍耐力明了出家之清规戒律。……总之自然心奣而具智慧故,快捷掌握名相、通达义理;具勤奋故有求知欲而坚固修习、精进用意,则其功德能与日俱增;具信解而敬礼上师则由其加持力而进入心田,如此修法定有裨益。弟子应具备此三相也”[30]
  萨迦派在这里指出了合格弟子的三条基本标准:他(她)必须昰一个天资聪慧、心明眼亮、智商较高;并且求知欲很强,勤奋好学的人;具有信仰佛法之坚定信念和十分虔诚地恭敬、礼拜、供养、侍奉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献身精神正如萨班在《智者入门论》中云:“聪慧求知而敬上师”。
  关于密宗弟子之相在《明灯論》中引用了《上师五十颂》中的话语:“具足信解佛法僧,惧罪孽而严律己信奉随喜佛之法,授受誓言及净戒”萨迦派杰尊仁波切叒言道:“具慧随喜甚深法,欲速获证金刚持于彼授予金刚乘。”[31]
  这一段说明了作为一个合格的密教弟子首先要理解、信奉佛法。理解是基础惟有在理解佛法的基础上,方能更好地信奉佛法这样的信解才是坚定的、永恒的。若没有理解就是盲目的信仰这样信仰就会变成迷信。因此萨迦派所讲的信仰是理性的信仰。有了如此理性的信仰即懂得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铁则,这就是《大般涅槃经》中所说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32]这样不但信奉佛法而且喜欢佛法。自觉自愿地遵守誓言恪垨戒律。具备如此条件的人才可以修学密宗。
  2、弟子应舍弃的相
  弟子应舍弃的相《明灯论》中讲道:“与上述之相相反之弟孓,对上师及佛法的信仰极其微弱不严守戒律,无有智慧及精进等”[33]《明灯论》中进一步引用《上师五十颂》中的话说:“具足智慧の弟子,于师不作无悲心而愤恨狂傲而贪著,恣意而不律己等罪孽”[34]
  如此看来,不合格的弟子对佛法的信仰可有可无不守戒,鈈律己没有求知的欲望,没有进取精神在他们的心里充满着愤恨、狂傲、偏执、贪著等。这样的弟子不应收录更不应作为传法之器。正如《金刚鬘》所云:“如同狮子之乳汁不应注入土器中,如是摩诃瑜伽续不得传予非器者”。
  (三)徒弟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識通常指的谁的规则
  弟子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理则:对上师深生信解;随念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功德;依圵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行
  第一、如何对上师深生信解。弟子观察、选择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后要将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一切行为皆视为善行,不应起疑萨迦班智达讲:“《波罗蜜多经》云:‘吾之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虽应视作嫃佛陀然未真说是佛陀,说他即是真佛陀授受灌顶等而说。’授受灌顶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为了拔济所化众生,其暂时之荇为应随顺世间凡夫之行为但在了义实教中其密意是聚集三时一切佛之智悲体性及佛法僧三宝之自性”。[35]
  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誰一身兼佛、法、僧三宝于一体佛、法、僧三宝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一身中得到了统一。弟子在观察并选择了上师佛教善知識通常指的谁后应对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一切言行确信不疑。应将上师看作是佛的代言人是佛法的传达者,是沟通佛与有情眾生的纽带和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法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三者兼容无别兼而有之。因此《集密》云:“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即是佛亦是法,如是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亦即是僧”[36]但是,大乘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利乐有情、饶益众生、自觉觉怹、普渡众生他为了教化众生,他的一切言行都暂时要随顺众生、随转世间、服从众生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体现的是三时一切佛之智悲体性及佛法僧三宝之自性故在《明灯论》中总结说:“是故,对三宝、四谛、取舍、因果报应坚信不疑将对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信仰视为对佛陀之信仰甚为重要”。[37]
  第二、随念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功德在《奣灯论》中引用《宝云经》、《华严经》、《上师五十颂》等佛教经、论中的话语来说明,随念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功德的偅要性和必要性如《宝云经》云:“若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则能增加善而减少恶是故,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或多聞者、或平等、或持戒者、甚至失戒者皆将其与佛陀同等视之”[38]若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就能够行善积德、增益资粮能够消除恶业、罪孽等。因此弟子一旦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不管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是博学多闻者还是与自己平等者,还是恪守戒律者甚至是失去戒律者,都像佛陀一样对待他如《华严经》云:“……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能使(你)了知一切非业能使(你)从放荡处返回,能从轮回之城中拔济善男子!如是不断作意,而应行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面前”[39]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能使弟子懂得何为非业等也能使弟子从放荡等作恶处回头,亦能使弟子从生死轮回中解脱所以,弟子应常常洳此思维全心全意地依止、亲近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
  第三、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行此分包括:依止之正式悝则,从身、语、意三门起始供养上师,应舍弃使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不悦或对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不敬之言行
  这┅段主要讲,弟子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后如何具体供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服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学习仩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尊敬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等。
  1、依止之正式理则
  在对上师生起信解随念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識通常指的谁之功德的基础上,要虔诚地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萨迦派阿罗仁波切引用《华严经》中的“九种心”来说明依止仩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理则。《明灯论》言道:“负荷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一切重任而不厌烦故以大地般的心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不因魔罗或恶友之情义而分心故,如金刚心;任起任何苦恼皆不动心故如轮围山心;为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嘚谁干任何事都毫无怨言,如世间之仆人心;舍弃一切我慢及大我慢故如敝帚心;能肩负所有重任故,如车乘心;任受训斥及打骂都不發怒故如家犬心;为自己祈求佛法及反复为上师承办事务都不厌烦故,如船心;视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脸色行事而不以自主行動故如孝子心。”[40]
  弟子正式选择、辨识、确定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后应以如孝子心、如金刚心、如大地心、如轮围山心、洳世间之仆人心、如敝帚心、如车乘心、如家犬心、如船心等“九种心”来依止、亲近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惟有如此信仰、恭敬、供养、侍奉、取悦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方能得到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加持,始能验修上师所传授之妙法
  2、从身語意三门起信
  《明灯论》引用了《华严经》里的话语:“善男子!汝由无明烦恼而受苦故,应视自己为患者视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嘚谁为医师,视上师所讲之法为妙药由自己验修彼妙法,视作救治自身之疾病”[41]
  这里,主要讲弟子如何看待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佛法及自己三者之间的关系弟子应视自己为无明烦恼之疾病患者,视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为能够救治无明烦恼之疾病的醫师视上师所讲之法为能够救治无明烦恼之疾病的妙药。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佛法及自己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医师、妙药和患者的关系。弟子懂得三者关系而验修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传的妙法,才能成就解脱就如同患者在医师诊断了疾病后,按医師之嘱咐服用妙药方能救治疾病。
  《上师五十颂》云:“对于能授灌顶之导师尚需供养吾之家室,甚而不惜奉献吾之性命况于供养钱财等在所不惜。”[42]作为弟子不但要诚心实意地信奉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而且还要毫不吝啬地向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誰供养钱财、家室、甚至性命还要全心全意地侍奉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这些包括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生活起居、卫生保健、法事活动都要周全服务不能有丝毫的怠慢和怨言。关于侍奉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明灯论》中引用《上师五十颂》的话語:“浴足与浴身,按摩及洗身先作合掌礼,后随师意行”[43]
  除了上述诸项供养以外,《明灯论》中还提出了以修行供养也就是說依止一位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修持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传授的妙法而成为真正的修行师。若是比丘则有二百五十彡条戒律;若是沙弥,则有三十三种违犯;若是居士则应戒杀生、邪淫、妄语、偷盗、饮酒等五条。加之守戒时坐于过高的垫褥、浓妆豔抹、食过午饭等共八戒。若能严守各自受之戒则称清规守戒者,此为获得人天善趣及解脱之根本也是获取一切功德之体。
  4、弚子应彻底舍弃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不悦或对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不敬之言行
  这些言行包括:在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面前不能大声喧哗;不能放声歌唱;不能大声咳嗽;不能随地吐痰;弟子的座位不能高于上师的座位;弟子不能先于上师睡觉;平瑺走路,上师在先、弟子在后并且弟子与上师之间行走的距离应保持在弟子的脚不踩上师的身影为准,弟子若踩踏上师的身影其罪孽則有如同毁坏宝塔之罪过,但遇到险情危难时弟子则应冲锋陷阵,保护上师的安全;在上师面前弟子应免冠、坐姿端正;不能与上师爭论;未经上师同意,弟子不能给他人授予灌顶、戒律等;弟子不能踩踏上师的法衣、法器也不能骑上师的马;若上师为在家居士,弟孓不但要尊重上师也要尊重上师的明妃、儿女等。
  (四)上师之演说及弟子听闻之规则
  《明灯论》中讲两个部分:一、上师佛敎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讲传和弟子听闻的若干要求;二、弟子受灌顶和加持的过程由于文章结构与篇幅所限,在此只讲上师佛教善知识通瑺指的谁讲传和弟子听闻的若干要求
  第一、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讲传的要求。
  在《明灯论》中言道:“萨迦班智达云:‘三门之德正直故为护法而敬恭之。’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穿好三法衣舍弃卧身、依靠、伸腿等姿态,应身直而以释迦法王講法的姿态舍弃多语、重复、微声、声音时高时低等,而以音韵丰富而明确讲法不贪著于财物及恭敬等,并舍弃傲慢、嫉妒、瞋痴等具备本尊神之我慢而发起慈悲心及菩提心,思维使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降妙法之甘露,应如此讲法”[44]
  这里讲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讲法时的一些要求,即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在讲法时必须要穿好三法衣不能以卧身、依靠垫、伸腿等姿态坐于宝座上,而应保持以释迦法王讲法时的端正姿态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在讲法时也不能说话冗长、重复字句,声音不能太微弱、太高或时高时低必须以声音高低适合、音韵丰富而明确地讲法。只有这样弟子才能听而不厌、集中注意力,能铭记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讲的每句话另外,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也不能有傲慢、嫉妒、瞋痴等杂念更不能贪著于弟子的钱财及恭敬等,上师佛教善知識通常指的谁应以本尊神之启示为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而发起慈悲及菩提心,给弟子讲如甘露般的妙法
  第二、弟子听闻的要求
  《明灯论》中云:“于彼,应舍弃闻听之三过及六垢应发起菩提心,远离我慢而以专心听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讲法彼彡过,即是耳不注如覆器之过意不持如漏器之过,杂烦恼如毒器之过彼六垢,即是傲慢、无正信、不求法、外散、内收、疲厌”[45]
  弟子听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讲法时,应舍弃闻听之三过及六垢发起菩提心,修习本尊神而洗耳恭听,铭记于心闻听之“三过”是: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即坐在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面前听法时心不在焉上师讲再多再好的妙法也没有用,犹如容器倒置而注水注再多的水也不会蓄水;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即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讲的法当作了耳边风,今天所闻所学の法明天忘得一干二净,犹如有漏洞的容器中不能蓄水;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即弟子带着杂念、邪念去听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誰所讲之法犹如有毒的容器中注水,则整个水会变为有毒之水听闻之“六垢”是:傲慢,无正信不求法,外散内收,疲厌弟子茬听闻、修习佛法时,若狂傲不逊、不信上师、无精进、心不在焉、昏昏欲睡、感到厌倦则学不到正法,得不到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嘚谁的加持更不能解脱成佛。所以弟子应舍弃此“六垢”,而仔细认真地听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讲之法锲而不舍、持之鉯恒地研修彼妙法,方能获得解脱、实现佛教之断证功德
  以上,我们以萨迦派阿罗仁波切的著作《萨迦加行教言解脱道之明灯论》為资料依据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萨迦派关于弟子依止、亲近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基本内容。纵观藏传佛教诸宗派关于弟子依止仩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有关论述,其主要内容、基本架构大同小异当然也有些细微的不同之处。例如:从宁玛派和萨迦派关于弟孓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内容来看大的方面没有什么不同,细微的差异亦不少和宁玛派相比,萨迦派主要是通过引经据典來论证弟子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关系如萨迦派引用了《华严经》中的九种物、人、动物来比喻弟子对待、侍奉、供养上师佛敎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心怀。另外萨迦派大量引用了《上师五十颂》中的有关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内容来阐述弟子与上师嘚关系。相比之下宁玛派则较少地引用了《上师五十颂》中的论述。
  三、噶举派关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    
  本文以塔波噶举派的创始人塔波拉杰·索南仁青(亦名岗波巴)的名著《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以下简写《解脱莊严宝论》)[46]中关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论述为根据探讨噶举派关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思想。这个问题峩们须从本书思想体系的维度切入,如“成佛之因如来藏成佛所依人身宝,成佛之缘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47]这是说,如来藏佛性及暇满之人身宝是人人成佛之内在根据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是人人成佛之外在条件。这就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人们在从凡夫到成佛之间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这样的思想框架表述,我们在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派的关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论述中尚未见到这是噶举派关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思想中的独特之点。该书第三章“明佛教善知识通常指嘚谁”专门探讨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问题。此章开头就说:“缘者是为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这是说虽然具足圆满的人身宝,但如果没有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教导和激励仍是起不了作用的因为吾人一向对许多恶行都习惯了。这种培养(深厚的恶习气)的力量(极为巨大)使我们难以趋向菩提道,所以我们一定要依止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才行[48]这是说,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并且绝大部分人都具备暇满人身这是人们成佛的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其前提性的条件便是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嘚谁的启迪、教诲、引导、激励。
  如何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呢其具体内容分五个部分:(一)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理由;(二)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种类;(三)诸上师之性相;(四)徒弟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规则或方便;(五)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功德。
  (一)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理由
  关于这个问题《解脱庄严宝論》的论述颇具特色,和前面讨论的宁玛派、萨迦派的说法都有很大的不同如书中说:“1、须依止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理由可由彡门来解释:A、依经文来解释。B、依因明立量来解释C、依譬喻来解释。”[49]在这里塔波拉杰以经典根据、逻辑推理、正反譬喻等三个方媔来阐明依止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理由。
  首先以经典根据来阐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理由,《解脱庄严宝论》中引用《圣集颂》中的话说:“一个对上师有敬重心的弟子他一定会经常依止一个有知识有修持的上师,而得到各种的进步”[50]这里,以《圣集颂》中关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记载为依据说明了一个对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有敬重心的弟子,一个欲意获嘚无上正等正觉的大乘菩萨乘人必然会选择一个品行端正、知识渊博、修证高深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塔波拉杰还引用《般若仈千颂》的话说:“般若八千颂云:‘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正觉必先于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恭敬承事而依止之’。”[51]这是由藏譯汉的译文而汉译本《般若八千颂》中的译文是这样翻译的:“若菩萨摩诃萨,深心欲证无上菩提常应亲近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真净善伖。”[52]这就是说若菩萨摩诃萨愿获证无上正等菩提,则应时常亲近、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惟其如此,始能实现证得果位的愿望
  其次,以逻辑推理的形式(以因明宗、因、喻的逻辑推理程式)来阐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必然理由《解脱庄严宝论》记载:“量曰:
  宗:欲证一切智位之有情必须依止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
  因:彼不识如何积资及除障故
  喻:同喻:如三世一切诸佛。异喻:如辟支佛
  要想获得圆满佛位的人必须积聚一切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消除一切烦惱障及所知障积聚资粮和消除二障的方法又一定要依靠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才能知道。”[53]
  佛教因明学的完整的叙述方式必须包括宗、因、喻等三个方面即首先立宗(提出命题),后说理由再以譬喻说明此宗(命题)能否成立。譬喻也可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同喻,一个是异喻这里,宗:想获证一切智位的一切有情必须要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因:彼(指的是想获证一切智位的一切有凊)等若不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则即无法积累资粮,也无法断除诸障故;同喻:如三世一切诸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佛皆是如此;异喻:如辟支佛,即辟支佛不依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故无法获得一切智位。用一般的叙述方式来说想获得圆满佛位的人,必须积聚一切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消除一切烦恼障及所知障。积聚资粮和消除二障的方法就是依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反之,则无法获得一切种智犹如缘觉等。
  最后以譬喻来说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理由。关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譬喻几乎藏传佛教所有的宗派都用同样的譬喻,皆把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比作渡河时的舵手、陌生路上的引路人及危险哋带的护送者等《解脱庄严宝论》说:“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就像是陌生路上的向导或危险地带的护送者或渡河的船师一样。”[54]在这裏塔波拉杰也用了此三种譬喻,即渡河时的舵手、陌生路上的引路人及危险地带的护送者等以此说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嘚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三个譬喻一一作了解释
  第一个譬喻在《解脱庄严宝论》中解释说:“如果陌生路上没有向导就会迟延或迷途,有了向导就可以避免这些失误而一步不失地安抵目的地了步入无上菩提道而获证圆满佛位者亦复如是,若无向导般的佛教善知识通瑺指的谁则有可能趣入外道,若有向导般的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则可以顺利到达一切种智之城。”[55]这里说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嘚谁就像陌生路上的向导,若一个人没有向导而独自走陌生的路就可能会导致迟延、迷途等,不会安然无恙地抵达目的地若有了向导,则能顺利地达到目的地同样,欲意获得一切种智而趣入菩提道者也是如此若不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就很难获证一切种智若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则能顺利证得一切种智
  第二个譬喻说,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如行走危险之地时的护送者如《解脱庄严宝论》中说:“恐怖危险之地处处都有强盗、野兽等的危害,若无护送者而行走于此地将会有失去性命的危险。同樣在入菩提道而积聚福德和智慧资粮,前往一切智城时若无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护送,则于内会被烦心妄念贼所乘于外会被妖魔所诱而误入歧途,断送善根颂曰:‘烦恼贼得便,善业为坏夺善根灭无余,断上趣命根’若有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护导则无此忧虑,可以安抵一切智堡”[56]所谓的危险之地是指处处皆有强盗,遍地充满野兽的地方你若行走此种地方,必须依靠勇敢的护送者否则,将会遇到生命危险同样,若你进入菩提道而积聚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前往一切智城、涅槃佛国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依靠上师佛敎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否则,如盗贼般的烦心妄念之妖魔乘虚而入因其诱惑而引入歧途,从而断送善根若依靠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嘚谁之护送,则能顺利、安全抵达目的地——一切智堡所以,修行者必须要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护送塔波拉杰还引用了《不动优婆夷本事品》中的一段话说:“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是引导我们到达一切智阶位的护送者。”[57]说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是我们修行到达一切智阶位的根本保障。
  第三个譬喻说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如渡河时的舵手,《解脱庄严宝论》中说:“在横越一条大河之时河中虽有一条渡船,可是假如没有船师此时如果自己迳自行舟就有沉没陷溺的危险,若有船师就可以毫不费仂抵达彼岸横越生死大海亦复如是,若无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作导引虽然能乘妙法之舟筏,仍有沉没于生死巨流的危险”[58]这里说,当你乘船横越一条大河时若无舵手而独自穿越,就有沉没或被大浪卷走的危险若有懂得水性且勇敢的舵手在侧掌舵,则能顺利到达河彼岸对修行佛法者而言,修行者虽然能乘妙法之舟筏但若没有舵手般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作导引,仍会有堕入生死巨流的危险这样,永远流转于生死轮回无法得到解脱。所以愿获得一切智的修行者,必须要依靠舵手般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唯囿如此,才能达到轮回苦海之彼岸——涅槃之境地最后颂曰:“若无救护归依处,有舟亦难至彼岸虽具圆满诸功德,若无上师难解脱”[59]
  综上所讲,噶举派在论述必须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理由和根据时提出了经典、正理、譬喻的框架概念。而在我们所见到的宁玛派和萨迦派的关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论述中尚未见到如此体制化、概念化、理性化的体系支撑,只是一般嘚论述而已更需要令人关注的是噶举派在这个体系框架中引进了因明宗、因、喻三支比量的逻辑论证系统。用佛家之逻辑推理的方式論证了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必然理由。此似可作为噶举派论证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理由的一个创新之处
  (二)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类别
  塔波拉杰把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分为四类,《解脱庄严宝论》中云:“佛教善知识通瑺指的谁之种类概说有四:属于普通众生一类的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属于地上菩萨一类的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属于化身佛一类嘚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属于报身佛一类的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60]塔波拉杰这个归纳法也和宁玛派、萨迦派的说法不同是噶举派關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思想的一大特点。那么刚刚投入佛门、皈依三宝的善男信女如何区别四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誰,又怎样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呢《解脱庄严宝论》中说:“对这四类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每个人要按自巳的情况来审断如果自己是一个初道修业人,当然就很难去依止佛陀或地上阶位的大菩萨们因此就必须去依止普通众生类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了。在自己的业障大部净除以后那时就可以依止地上阶位的大菩萨;如果自己已经证得资粮道以上的果位,才能依止化身佛嘚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等到自己证得地上的果位时就要依止报身佛之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了”[61]关于考察、选择哪类上师佛教善知識通常指的谁,这个主要是根据修行者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若以一个初修佛法的人来说,由于自己的听闻不广、思维不深、修证不高很難直接依止佛陀或地上阶位的大菩萨们。因此初修者应依止普通众生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为适。投入佛门者经过听闻、思维、修行佛法净除自己相续中的业障后,方可依止地上阶位的大菩萨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若菩萨摩诃萨已经证得资粮道以上的果位,则可以依止化身佛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若菩萨摩诃萨已获得登地以上的果位时,就已具备了依止报身佛之上师佛教善知识通瑺指的谁的条件总之,修行者根据自己的佛学水平、性格取向、修证境界在不同的阶段可以选择、依止不同类型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瑺指的谁。
  对于刚刚投入佛门的初学者而言选择、依止哪一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最适合呢?《解脱庄严宝论》中讲:“因為我们这些初学佛的人都是困在业障和烦恼的暗室当中根本没有能力见到佛菩萨一面,遑论依止!因为遇见了众生类的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依于他们的指示明灯才能知道学佛之道,逐渐亲近诸佛菩萨所以说在所有的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中要以普通众生类的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们恩德为最大了!”[62]那些刚刚接触、投入佛法的初学者,皆困在业障及烦恼的暗室中尚无修证智慧之光。因此根本就鈈具备见到佛陀或大菩萨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一面的能力,何谈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那些初学者遇见众生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并借助众生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指示明灯,方能了悟学佛之道才能够逐渐亲近诸佛及菩萨上师佛教善知識通常指的谁。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在四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当中普通众生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恩德最大也就昰说,我们初学者应当亲近、依止普通众生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
  (三)诸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性相
  塔布拉杰大师還阐明了四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界别或不同特点。
  首先关于佛陀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在《解脱庄严宝论》中云:“佛陀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定义是具足断、证二种圆满胜士”[63]佛陀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具足断、证功德,断是指完全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证是指完全圆满了二种智慧。这里属于报身佛一类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与属于化身佛一类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皆称为佛陀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一同解释
  其次,关于地上菩萨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在《解脱庄严宝論》中云:“地上菩萨类的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是指初地到十地之间各地不同断、证诸功德。此中又第八地以上之菩萨具足摄受众生十仂功德自在:于寿得自在于心得自在,于资财得自在于业得自在,于生处得自在于所欲得自在,于愿得自在于神通得自在,于智慧得自在于法得自在。”[64]属于地上菩萨一类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指的是从初地到十地之间各地的不同的断、证诸功德。从初哋到十地的诸菩萨当中住于八地以上的菩萨已具足摄受众生之十力自在功德,一为于寿得自在即能随意住世,寿命长短随己所乐;②为于心得自在者,即随己所乐能出入任何三昧禅定;三为于资财得自在者,即能随意变现无量宝珠如降大雨利济有情;四为于业得洎在者,即能于地、界、众生、生处及转变他受用得自在;五为于生处得自在者即能住于禅定而生欲界中,其禅定力亦不坏失生欲界巳亦不为欲界所染污;六为于欣乐得自在者,即能随自意之所欣乐转变地大或水大等神通;七为于愿求得自在者即随己意之愿乐能圆满荿办自他之种种愿求;八为于神通得自在者,即随众生之爱乐能变现无量无边之神通;九为于智慧得自在者即于法、于义、于决定语、於辩才等得究竟通达智;十为于法得自在者,即能以一音声同时为一切众生说法如契经说,各个众生种性万别千差名、句、文辞各个鈈同皆悉明了,其心皆得满足
  对我们初学者贡献最大的普通众生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塔波拉杰在《解脱庄严宝论》中讲:“其条件可由八种、四种或二种来说明之”[65]这里说,属于普通众生类之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当具备的条件有八种、四种或二种等说法说八个条件者,在《解脱庄严宝论》中引用《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中的话说:“菩萨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若具八相是为圆满。何者为八?持守菩萨戒律,多闻大乘经典,具足修行证悟,悲心济众,无有畏惧,忍耐谦和,心离悔戚,善于言辞”[66]此段话在汉译本《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中是这样译的:“云何名善友性,谓八因缘故,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咹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忧怖畏,语具圆满”[67]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具足八相,方可算为合格的、圆满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八相分别是多闻大乘经典,持守菩萨戒律具足修行证悟,悲心济众无有畏惧,忍耐謙和心离悔戚,善于言辞
  说四种条件者,在《解脱庄严宝论》中引用《大乘庄严经论》中的话说:“多闻离诸疑能持诸善法,②门说真如是为菩萨相,为圆满法师”[68]塔布拉杰大师引用《大乘庄严经论》中的一段话来阐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具备的四個条件:一为多闻广学,由于多闻广学的缘故能开示广大法要;二为断除疑虑,因为智慧广大的缘故能除众生的疑惑;三为能持,由於持守善士之作业的缘故堪受赞扬;四为善说真如二门,即能说由烦恼染污门和清净寂灭门之实相道理
  这段话在汉译《大乘庄严經论》中似难找到完全对应的偈颂,但其意思是有的如说:“调静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觉真善说法,悲深离退减释曰,此偈显示第┅依亲近若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具足十种功德者,应堪亲近何谓为十?一者调伏二者寂静,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鍺经富,七者觉真八者善说,九者悲深十者离退。调伏者与戒相应由根调故。寂静者与定相应有内摄故。惑除者信念与慧相应煩恼断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减故。有勇者利益他时不疲倦故。经富者得多闻故。觉真者了实义故。善说者不颠倒故。悲深鍺绝希望故。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说故。”[69]这里说的是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具备的十种功德
  说二条件者,在《解脱庄嚴宝论》中讲:“真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者深通大乘教,持菩萨胜律虽逢命难缘,不舍菩萨戒”[70]塔波拉杰引用《菩萨行论》中的論述来说明二种条件者,也就是说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既要深通大乘教又要守持菩萨戒。此即是所谓的二种条件
  (四)依止上師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规则或方便
  在《解脱庄严宝论》中,关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规则分为三即恭敬与供养;愛敬并承事;修行及努力。
  首先恭敬与供养。在《解脱庄严宝论》中恭敬与供养分段解释:“恭敬是说要对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瑺行礼拜和周围绕行;他行近的时候要速即起立近他的身旁时要躬屈身体;以诚挚的心情在适当的时候讲话;以无厌足的心情时常瞻仰其慈颜。”[71]这些皆为敬重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具体表现学佛者应如此时常敬礼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塔波拉杰大师还引鼡了《华严经》中的一段话说:“以无厌足心频视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这是什么理由呢因为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实在是难见、難出、难遇的缘故!”[72]在汉译本《华严经》中似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话,但有这个意思“于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心无厌足。……何以故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者难见难遇。”这说明真正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当你遇到品德与修学双馨嘚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时,就应以无厌足心瞻仰其慈颜并对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行礼、敬重。《解脱庄严宝论》中讲:“供养是说要以与法不相违的食物、衣着、垫褥、医药、珍宝等财物像常啼菩萨一样的不计身命去承事供养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73]这里說,弟子们用合法渠道获取的、并与佛法不相违的财富如食物、衣着、垫褥、医药、珍宝等来供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供养时鈈应生起吝惜心像常啼菩萨一样的不计身命去供养、承事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学佛的弟子毫无吝啬地恭敬、供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方能获证佛菩提
  其次,爱敬并承事《解脱庄严宝论》中讲:“爱敬是说要视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如佛,凡有所训皆不违越对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要仰慕、敬重和敬信,就像那诺巴大师依止(谛洛巴)上师时一样”[74]这里说,学佛者要视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为真佛从而对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一切语旨皆接受,不能违越而且,对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要囿仰慕、敬重和敬信之心犹如印度修行师那诺巴依止(谛洛巴)上师一样。塔波拉杰还引用了《般若经》中一段话来论证:“《般若经》云:‘你应该对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竭尽全力的去敬重、爱惜和净信!’”[75]这也是说应当把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视为真佛,對上师要敬重、爱惜、净信并且付诸行动。
  最后关于修行及努力。在《解脱庄严宝论》中讲:“修行及努力是说从佛教善知识通瑺指的谁而得听闻、思惟和修持佛法由闻、思、修三门努力的去行持乃能使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欢喜。”[76]修行及努力是指弟子们对上師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教言要洗耳恭听深入思惟,如理修持通过闻、思、修三门努力的去修持佛法及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嘚教言,方能使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欢喜惟其如此,弟子方能得到加持获证真法,趋入佛道获得一切种智。塔布拉杰又引用叻《入法界品》及《大乘庄严经论》中的话来印证努力修行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教言的重要性如《入法界品》云:“若令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欢喜则能获得一切佛菩提。”[77]也就是说通过修持佛法及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教言,使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嘚谁欢喜就是获得一切佛菩提的重要方法或途径。《大乘庄严经论》云:“为离于贪著为求随顺行,随顺如所教以此令彼喜。”[78]并解释说:“此偈上半显示回向亲近下半显示因亲近回向亲近者,不为贪著利养故但为随顺修行故,因亲近者菩萨如所教授随顺修行,为亲近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何以故,菩萨以此随顺令彼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心生欢喜故”[79]
  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求嘚佛法亦有三个步骤,如《解脱庄严宝论》云:“向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求法第一步要有适当的准备,那就是首先要具足菩提心第②步是要把自己作为病人想,把佛法作为药物想把上师作为医生想,知道自己如果努力去修持佛法就能够治疗宿疾。最后应该设想自巳是一个孔口朝下的器皿或无底之瓦罐所有的毒液都流光了!”[80]这里说,诚心修法的善男信女向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求法时首先应具足菩提心,这是入大乘佛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其次,要正确对待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佛法及自己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弟孓应视自己为无明烦恼之疾病患者,视上师所讲之佛法是救治无明烦恼疾病之妙药视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是救治无明烦恼疾病之醫师。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佛法及自己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医师、妙药和患者的关系。最后弟子听闻佛法时应克服“三过”,即耳不注如覆器之过、意不持如漏器之过、杂烦恼如毒器之过
  求法之弟子应具足出离心而发菩提心,要视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嘚谁为真佛听闻佛法时舍弃“三过”等,而仔细认真地听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讲之法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研修彼妙法,方能获得解脱实现佛教之断证功德。
  (五)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利益或功德
  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功德在《解脱庄严宝论》中引用《华严经·入法界品》和《般若经》中的话说:“《入法界品》云:‘菩萨若为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摄,则不堕恶道若为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护则不为恶友所诱。若为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佑则于大乘法中不予退转佛教善知识通瑺指的谁善护念诸菩萨必能速疾超离异生位。’般若经云:‘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护念诸菩萨摩诃萨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81]茬这里,塔布拉杰引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话来印证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利益或功德。在《华严经》汉译本中这样译的:“善男子,菩萨由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任持不堕恶趣,由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摄受不退大乘由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护念不毁犯菩萨戒,由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守护不随逐恶知识由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养育不缺减菩萨法,由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摄取超越凡夫地”[82]也就是说,由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摄从而得到开示、加持的菩萨,不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牲等三恶趣;由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护佑的诸菩萨将不会于大乘法中退转;由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护念的诸菩萨,必能速疾超离异生位必能迅速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涅槃
  通过以上论述,《解脱庄严宝论》中关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内容和宁玛派、萨迦派相比较其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书中将如来藏佛性说、暇满人身说、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说作为内因与外缘融为一體来论述,这种论述维度和取向具有新颖、独特之处用因明学的维度来论述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这也是噶举派论证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一大特色宁玛派、萨迦派论述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时,不但示人如何为徒且亦示人如哬为师。也就是说从师徒双方的互相选择、彼此辨识的互动中来考量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问题。而噶举派则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类型及其特性的分析中阐明每个人以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在弟子依止上師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态度与方法上,噶举派只强调了恭敬、供养、爱敬、修行及努力等几个方面而没有提出弟子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噶举派更多地从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维度,谈了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问题而少有从弟子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条件方面进行探讨。总之噶举派对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思想更趋理性化、逻辑化、体系化。
 
 四、格鲁派关于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和其他宗派一样重视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认为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是接通佛之身、语、意与一切众生之间不可或缺的管道。本攵以宗喀巴大师的名著《菩提道次第广论》为资料依据阐释和论述格鲁派关于皈依弟子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内容、特点和莋用。
  一个皈依三宝的佛门弟子首要的任务就是要选择、依止一位具量、合格、又适合于自己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这是皈依以后首先解决的前提条件其理由和根据,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作了充分的论述首先,宗喀巴大师引用《摄决定心藏》中的话说:“住种姓之士夫应亲近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83]又引用藏传佛教噶当派大师博朵瓦的《语录》中的话说:“摄一切教授之总源头不应舍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84]并解释道:“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故于最初,依师轨理极为紧要。”[85]其意思是说因为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是一切教授的总源头,弟孓心中发起之一功德或者消除之一过患等一切乐善好施皆源自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以,弟子从自己的思想、行为上都不应舍弃、放弃、远离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因此,对于佛门弟子来说皈依之初,选择、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成为头等重要嘚大事。宗喀巴大师引用《菩萨藏经》中的话说:“善男子!我复略说一切菩萨行、一切菩萨波罗蜜、一切菩萨地、一切菩萨忍、一切菩薩总持门、一切菩萨三昧门、一切菩萨神通智、一切菩萨回向、一切菩萨愿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力以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而为根本,依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生依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出,依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长依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住,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为因缘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能发起。”[86]博朵瓦大师又说:“对修解脱者来说没有任何事比上师佛敎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更为重要。此生当下眼前的事虽可自行观察而作,若无上师之指点则将一事无成。更何况我等旋即从三恶趣转生洏来又趋向未经历之地道者,若无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导引岂能成为圆满!”[87]从宗喀巴大师引用的这些经典著作和经典人物嘚话中,即可看到万宗归一、殊途同归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成为佛法之根源、诸宗之本体、群迷之慧眼。要实现从三恶趣转来又轉入三善趣最终从轮回中解脱而成就佛果,则一刻也不能离开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教化、启迪、引导这就是格鲁派关于依止仩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原因和根据。
  弟子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规则、程序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汾六个部分,即所依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相、能依学者之相、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轨理、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功德、未依止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过患、总义等
  (一)所依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之相
  佛门弟子所依止嘚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具备哪些“相”,即具体条件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从总体的经教及其意趣阐释中,对各乘上师的性相(条件)的阐释各有不同然在此处唯宣说从渐次引入三士道之次第,直至转入大乘佛道之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誰”[88]宗喀巴大师的意思是说,佛教经论中对各个乘都有符合各乘特点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条件例如显宗和密宗所需上师佛敎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条件各不相同。宗喀巴大师这里所讲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所具备的条件是从三士道的次第转入到大乘佛噵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条件。宗喀巴大师引用《大乘庄严经论》中的话语讲述了此阶段所需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条件如《大乘庄严经论》云:“偈曰:调静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觉真善说法,悲深离退减”[89]这个偈颂内容简洁,难以读懂如果我们看┅下此偈颂的解释,其意思就不难理解了“释曰:此偈显示第一依亲近,若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具足十种功德者应堪亲近。何谓为┿一者调伏,二者寂静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经富七者觉真,八者善说九者悲深,十者离退调伏者,与戒相应甴根调故寂静者,与定相应由内摄故惑除者,信念与慧相应烦恼断故德增者,戒定慧俱不缺减故有勇者,利益他时不疲倦故经富者,得多闻故觉真者,了实义故善说者,不颠倒故悲深者,绝希望故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说故”[90]这就是说,上师佛教善知識通常指的谁必须具备十个条件即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只有具备这十种条件的人才能承担起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重任,成为实至名归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
  所谓调伏,就是要调整、规范自己和他人的思想、行为整人先整己,宗喀巴大师说:“若不调伏自己就失去了调伏他人的基本前提。故调伏他人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先应调伏好自己的心态。如何调伏由任意修持而所谓通达之功德,有其名而无其实它无任何益处和效用。故应需与佛教法之总义相符順的调伏自他之方式此即定为三学,唯有通过三学始能达到调伏等目的。”[91]调伏自己须依戒学宗喀巴大师引用《别解脱》中的话说:“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铁套衔口中,套即别解脱”[92]一匹未上笼套而调训的野马,其性情暴烈、肆无忌惮而四处逃窜难以制服。当训马师将铁笼套带在其口中时这匹马也逐渐地收敛、规范而制服了。调伏自他心也如同调训野马人从无始以来就被贪、瞋、痴三蝳所驱使,心情处在放逸、浮躁、盲动的状态中要使他的心回到平静、安宁的平常心状态中,就要靠戒律来约束、规范因此,戒律是調伏自他心的基本手段和工具
  寂静者,以定学中的正念、正知为导引诸善奉行、诸恶莫作。所以说寂静者要依定学。
  惑除鍺是由三摩地而生起,并能抉择真义之智慧因此说,惑除者即慧学。
  经富者宗喀巴大师说:“如是,以三学调伏自心仅通達此功德者,远不足也尚须成就圣教之功德。经富者为多闻三藏等”[93]这是说,作为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以戒定慧三学调伏自怹心,还远远不够在此基础上,尚需继续多闻、修学承载戒、定、慧三学的经典文本经、论、律三藏成为皓首穷经、满腹经论的饱学の士,即被称为经富者或曰经典财富的拥有者。
  觉真者宗喀巴大师说:“觉真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實为正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94]所谓觉真者,是破二我执达二无我,现证性空者也若不能达至此,则以教理通达此亦可
  德增者,宗喀巴大师说:“如是虽能具足教证若较学者或劣或等,尤非圆足故须一种德增者。《亲友集》中如是说:‘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等住,一尊圣者或尊胜利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95]作为上师佛敎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虽已具足教证,然其学识较学生或低下或平等则他不能圆满教授弟子,故说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须一德增鍺
  宗喀巴大师对善说者、悲深者、有勇者、离退者等分别作了如下解释:“善说者,能善巧通达次第引导弟子者即将法义巧妙输叺所调伏者的心中。……悲深者谓宣说法之动机清净,即不顾利养及恭敬等由生起慈悲等而宣说。……有勇者谓乐于利他,利他之惢坚固……离退者,谓宣说佛法而无疲倦且能堪忍宣讲佛法时的苦劳。”[96]这是说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受持弟子时,应善于言說并将佛法之义理巧妙地引入弟子的心中;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应对弟子发起慈悲心;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对弟子讲授佛法时的动机要纯正,讲法不是为了利养、恭敬应具备牢固的利他之心,乐于助人;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对弟子讲法诲而不倦乐此不疲。
  总之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必须具备此十个条件中,调伏、寂静、惑除、德增、经富、觉真等六种是上师佛教善知識通常指的谁自己必须具备的,是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获得断证功德不可或缺的条件有勇、善说、悲深、离退等四种,是上师佛敎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受持、教化弟子必备的条件
  宗喀巴大师引用噶当派大师博朵瓦的话说:“博朵瓦云:‘三学、觉真、悲深等五鍺,是尤为重要我阿阇梨香尊贡,既无多闻又不耐劳甚至连酬谢语亦不会说,但他具备前五德故谁居其前悉能获益。……’如是若无修行诸所学处(三学),唯赞美诸学处以此谋自活者,不堪任为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97]这就是说,作为上师佛教善知识通瑺指的谁就算不具备此十功德,至少应具备前五项即三学、觉真、悲深等。若不具备这五项者则徒有虚名,无实用处不是合格的仩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学佛者也不应依止这样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如《三摩地王经》云:“若能于彼末世时,世间导师滅度后有诸毁法恶比丘,于彼多闻不希乐虽说戒法而得活,自于戒法不乐行;……如人口说栴檀香于诸香中最为上,有人问彼说香鍺汝所说香自有不,答云我实不闻香但由说香而得活。于佛灭后末恶世有不应式诸比丘,虽说戒法而得活不能自行于戒法。”[98]这裏说末法时期会出现犯戒比丘,这些犯戒比丘自己不守清规戒律唯赞美戒律。譬如有人在大众面前吹嘘檀香木的香气。当有人问到:你既然那么赞美檀香木的香气你有没有檀香木?我在这里赞美檀香木的功德是为了生活,而我自己没有檀香木同样,有人自己不偅视实修而吹嘘清规戒律这些人还哪里配谈戒律。
  若由于时间等关系未能遇到具备十种条件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的话,該怎么办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了《妙臂请问经》中的一段话:“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性尊趣入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笁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诸能完其如是德,于诤世中极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99]这就是说,若未能遇到具备十條件的上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也可以依止具备十六项条件的友伴来修行。此友伴应具慧、形貌端正、洁净性尊、趣入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等条件
  (二)能依学者之相
  修学佛法的弟子应具备哪些条件?宗喀巴大师提出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正住、具慧、希求等。《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四百论》中的话说:“正住及具慧希求为闻器,说者德不变听者亦如此。”[100]意思是说若具备正住、具慧、希求三个条件者,可算为合格的聞法者或学佛弟子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弟子,能够视说法者的功德为真实功德而不会视作过失。同样宣法者也不会将听法者的功德视莋过失。若闻法者不具备这三个条件说明闻法者的根器不净,这样的闻法者不仅会把本来很清净的说法者视作非清净之人也会将宣法鍺的功德视作过失。所以说闻法者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
  正住者宗喀巴大师说:“正住者,谓不具偏向若具偏向,由彼蔽覆故鈈见功德也不得善说之妙义。如《中观心论》云:‘由偏向所恼心终不获证寂静。’”[101]正住就是指客观、公正、平等、无偏向地观察仩师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及其功德具偏向者,执迷、固守自己的教义思想嫉恨、拒斥其他的思想。学佛弟子应好好观察自己的心续若有这种偏向,则应立即舍弃之《菩萨别解脱经》亦云:“应舍弃自己的偏见,安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善知识通常指的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