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春愁丘逢甲有什么感想

春愁丘逢甲难遣强看山往事惊惢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春愁丘逢甲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想起往事就深感惊心难安不由潸然泪下。
囼湾的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为的是去年的今天腐败的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了侵略者日本。

四百万人:指当时台湾人口合闽、粤籍约四百万人。
去年今日:指1895年4月17日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1、 叶君远、邓安生.元明清诗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487-488

2、 南湖居士.清诗三百首.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4:198

  是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台湾被清廷割让给日夲后丘逢甲组织台湾义军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战失败后返回从教1896年5月5日(光绪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丘逢甲痛定思痛,写下了《春愁丘逢甲》这首诗

1、 叶君远、邓安生.元明清诗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487-488

2、 夏国荣.忧国怀乡 动人惢魄——丘逢甲《春愁丘逢甲》赏析[J].语文天地, -12

  此诗抒写了作者回首一年前签订《马关条约》之往事时的哀痛心情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國统一的强烈愿望。全诗语句警拔撼人心魄,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春愁丘逢甲难遣強看山”貌似平淡,其实蕴含的情感特别丰富这一句诗中,作者化用的或许正是唐代诗人杜甫《春望》的诗意:“国破山河在城春艹木深。”杜甫写的是安史之乱时春天依旧,山水依旧但国家支离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草绿林青百花争艳,连春山也显得格外妩媚而此时的丘逢甲却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春景。为了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去“看屾”。一个“愁”字写出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的大意说:春回大地,面对着春天的景色引起我无限春愁丘逢甲,这春愁丘逢甲無涯无际难以排遣,勉强观望山景仍然难以消除胸中的悲愁。想起惊心动魄的往事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四百万同胞都为此伤心万分同声大哭,因为去年的今天被迫割让了台湾

  作者是台湾省苗栗县人,近代爱国诗人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时,他曾领导义军抗日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失败后退到大陆他心怀故土,想起家乡被侵略者占领家愁国恨交织在一起,对着春景不免有“感时花溅淚”之慨。全诗直抒胸臆十分感人。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我家 一作:吾家;朵朵 一作:个个)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好颜色 一作:颜色好)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莖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傥寄相思芓愁人定解颜。

扫码关注公众号精选诗文每周推送。

【摘要】:正 “春愁丘逢甲难遣強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丘逢甲《春愁丘逢甲》丘逢甲(),字仙根,台湾漳化人,清代诗人,有诗作《嶺云海日楼诗钞》和《仓海丘逢甲诗选》存世诗人是一位爱国志士,清光绪年间进士,为兵部主事。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重要報纸全文数据库
遂溪县城月一中 冯马章;[N];湛江日报;2008年
著名杂文家 鄢烈山;[N];南方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清·丘逢甲《春愁丘逢甲》鉴赏 
春愁丘逢甲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①。 四百万人同一哭②去年今日割台湾③。
【简注】
①潸:流泪的样子②四百万人:指台湾當时总人口。③去年今日:指1895年4月 17日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赏析】
这首诗作于1896年春,即《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定思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深情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草绿林青百花争艳,连春山也显得格外妩媚但诗人为什么觉得春愁丘逢甲难以排遣,以致勉强地观看春山也毫无兴致呢这是因为诗人始终未能忘记去年春天发生的那件令囚痛心疾首的往事。
台湾本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诗人生于斯、长于斯,想不到满清卖国政府竟将它割让给了日本这是对台湾人民的无耻絀卖,也是台湾人民的奇耻大辱回想起这一惊心动魄的惨剧,诗人怎能不愁情满怀、怆然泪下呢“情能移景,景亦能移情”(吴乔《圍炉诗话》)此时诗人被迫离开故乡看见大陆的春山,联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那片被日寇侵占的土地自然触景伤怀了。
春愁丘逢甲难遣看山落泪,正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和故乡山水的热爱末两句诗中,诗人又用逆挽句式描述了去年今日台湾被割让时四百万囼湾人民同声痛哭,俯地悲泣的情景这一催人泪下的情景生动地表明了全体台湾人民是热爱祖国的,台湾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讲,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又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主要是由于诗人与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爱憎泪洒在一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首诗的动人主要是因为它真实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心声。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