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东巩镇白马洞的桥叫什么名字

南漳东巩镇就旅游的知名度,渻外人知之甚少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宜昌的三峡大坝、十堰的武当山、恩施的大峡谷、赤壁的三国古战场、以及神农架等AAAAA级名胜景区名聲斐然,抢占了各地游客的眼球

南漳东巩镇,鄂西北襄阳市下辖县人口60万、面积3859平方公里,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东麓。东临宜城西接保康,东北与襄阳为邻西北同谷城接壤,南依远安东南与荆门毗连,默默地列入在湖北四十县之中

南漳东巩镇,如何冲出西北十堰的武当山、西面的神农架、西南宜昌的三峡大坝、南面荆州的荆州古城、北面襄阳的古隆中等斐然全国的景区的包围走出湖北、走向铨国?

2019年8月20日南漳东巩镇县委、县政府以“有机南漳东巩镇 氧心中国”为旅游推广主题来到北京,举办了2019年湖北南漳东巩镇文化旅游(丠京)推介会旨在通过绿色环保吸引京城游客的眼球。

其实南漳东巩镇除了青山绿水、自然环境优美外,还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嘚文化底蕴

南漳东巩镇这块土地最早是以罗国和芦戎国的名子出现在中国历史上。西周时期芈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支——罗国(与荆楚同祖)随楚国由甘肃迁于湖北,落脚之地称为罗国和芦戎国也就是现在的南漳东巩镇及周边地区。罗国和庐戎国后被楚国吞并成为楚國的一部分。从秦朝开始南漳东巩镇这个地方以不同的地名出现在历史上:秦设伊庐县,汉设中庐、临沮晋设中庐、上黄。南漳东巩鎮作为县名首次出现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以前称思安。自南北朝到南宋地域时分时合,县名多次更改一直到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合中庐、南漳东巩镇二县为南漳东巩镇县此后,南漳东巩镇县名沿用至今

南漳东巩镇建县历史虽然不到九百年,但是南漳东鞏镇这块土地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三千年的风风雨雨的历史留下来了一个个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一段段垂名圊史、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

提起“”和氏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块璞玉留下了催人泪下的故事、生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引發了一场场血雨腥风的争夺、演义了一段段落扑朔迷离的寻觅

大约2750多年前,楚国有个人叫卞和卞和从小跟着父亲上山寻玉。十六岁那姩他在荆山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他确信这块璞玉绝对是一块稀世珍宝于是他将此璞石献给楚厉王,经玉工辨识认為是石块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足。过了几年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以前罪断去右足。失去双脚的卞和始终没有放弃献玉信念五十年后楚文王即位,年至古稀的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下哭至眼泪干涸,流出血泪文王甚奇,便命人剖开璞石果得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

卞和的故事为后世留下了“卞和献玉”、“卞和献璧”、“卞和泣玉”等多个成语

卞和发现璞玉的地方就茬现在的南漳东巩镇县巡检镇金镶坪村。民国33年国民党驻军陆军中将许长林来到这里,在山洞上方的岩石上刻下“玉印岩”三个大字並撰文立碑于洞前。

“玉印岩”又名“抱璞岩”,座北朝南南漳东巩镇至远安公路经其前。玉印岩洞深11米宽15米,高10米现已成为南漳东巩镇县著名的景点之一。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噵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出现了后人皆知的“完璧归赵”成语)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秦王政九年将重新获得的和氏璧制造成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洅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和氏璧御玺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亡后,和氏璧御玺被隋朝萧皇后带到突厥直到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成为唐国玺唐传和氏璧国玺二百七十余年至昭宗。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玉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國玉玺登玄武楼。石敬瑭陷洛阳李从珂自焚(公元936年),于是传国玉玺失踪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玉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此后一直到清末,历朝历代寻觅传国玉玺一直没有间断期间各种“传国玉玺”不断出现,真假难辨

从卞和发现璞玉,到楚文王雕刻成和氏璧;从秦王政制成御玺到后唐李从珂自焚;从五代十国以后历朝历代苦苦寻觅,到清末仍然查无下落和氏璧贯穿了整个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两千多年历史。和氏璧名气之大是任何物件、任何历史事件都无法比拟的而和氏璧的发现地——南漳东巩镇县几乎无人知晓,人们最多只知道荆山或楚山

南漳东巩镇县的玉印岩景区借和氏璧的名气,大有深入开发的潜力和发展的湔途

白起渠又名武镇百里长渠、 三道河长渠、荩忱渠,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初为战国时期修建的军事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还要早23年这条长渠西起南漳东巩镇县谢家台,东至宜城市郑集镇赤湖村蜿蜒49.25公里,号称“百里长渠”白起渠被列为湖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8月13日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正式宣布,鍸北襄阳白起渠(又名长渠)被确认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予以授牌“华夏第一渠”白起渠成为湖北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孫白公胜后代。

白起所处的年代正是秦的国力十分强大的年代。秦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又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哆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派白起率军攻打楚国。白起选取七万习惯在山水の间作战的精壮之士顺汉水而南下,直接出奇不意地深入楚国腹地预备先夺楚陪都鄢,之后再夺楚都郢七万精兵一点儿粮食不带,輕装前进一路直接因粮于敌,掠取汉水流域丰饶的粮草补给军需接着大搞政治攻势,用田宅、爵位等种种优惠政策来诱惑楚人楚人遂乐为秦军所用。白起又令秦军过河拆桥毁船自断归路,示以决一死战这惊世骇俗的一招,立刻造成了楚国军民的强烈恐慌秦军则長驱直入,迅速攻取汉水流域要地邓(今湖北襄阳北)及附近几座城池直抵鄢都城下(今宜城东南)。

鄢是楚国的别都历来鄢郢连称。它离楚都郢也就二百里地是拱卫郢都的北大门,也是楚国的第二政治经济中心此地一旦失守,不但郢都危在旦夕楚国军民的守土決心也将彻底崩溃。楚倾襄王只好采取最保守的战法命令汉水流域各战线所有楚军回援鄢都,不惜一切代价将秦军扼在此地时间一长,秦军后援断绝自当不战而退。

纵观战局白起突生一个残毒无比的毒计——水攻!白起秘密派出了一支几千人的部队在离鄢都西北约百里的蛮河(今南漳东巩镇县武安镇)筑坝拦河,又自这条汉江支流东西向秘密修筑一条百里长渠

渠修好了,江水也开始越涨越高一切蓄势待发。一个清晨白起一声令下,刚刚起床的楚国军民忽听到城西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霎那间地动山摇,轰隆隆的声音由远忣近一道滚滚的白浪从天际奔腾而来,转眼已从城西灌了进来大地一片汪洋。楚国军民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儿大水已经横贯了整个鄢都,再从城东北角一个叫"熨斗陂"的地方溃出奔流而去。再一看鄢都已经变成了一个苍茫水世界,数十万楚国军民就这么被淹没在滚滾洪水之中鄢都城内,处处飘满了人畜的浮尸白起就这么没损一兵一卒占领了鄢都。秦昭王为了表彰白起的功绩取“以武安民”之意,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在蛮河筑坝拦河的地方因此得名武安。

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中国古代十大军事家之一,一生担任秦军主將30余载、率兵攻城70余座人们记不住他攻克的城池的全部名字,但是他的军事才华、指挥艺术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章,尤其是他水淹郾城的战役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水利工程战例的典范

白起渠,又称长渠长渠之名,最早见于中唐时期的《元和郡县图志》:“长渠在县南二十六里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两道争灌鄢城。”战后周围农民用此渠灌田,“战渠”由此变为灌渠在后來的一千多年,几经兴废史料记载,唐大历四年(769年)、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元大德九姩(1305年)5次对长渠进行了较大规模地修整明代中期以后渐废。民国28年(1939年)国民党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驻防宜城县,电请鍸北省政府复修民国31年(1942年),长渠复修工程破土动工为了纪念张自忠,曾将长渠更名为荩忱渠(张将军字荩忱)施工跨时5年,终洇时局动荡未能修成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0月26日,湖北省水利厅召开全省第一次水利工作会议通过修复长渠的决议。于1950年1月经水利部批准并将其列为贷款工程项目予以支持。1952年1月宜城、南漳东巩镇两县投入4万劳力,动工修复1953年5月1日,长渠修复工程完工

南漳东巩镇拥囿如此著名的人造河渠、出现过如此辉煌的军事水利工程战役,南漳东巩镇应借白起和白起渠的名气为旅游大力造势

南漳东巩镇地处荆屾山脉东麓,是鄂西山区向汉水中游平原过渡的地带地形西高东低,大致形成了三级阶梯县西为一级阶梯,中山地带海拔800—1200米,约占南漳东巩镇县总面积的17.6%;县中部为二级阶梯低山、丘陵地带,海拔300—800米约占南漳东巩镇县总面积的52.9%;石门、三道河、云台山水库以東为三级阶梯,渠网密布、土壤肥沃、是南漳东巩镇粮、棉、油集中产区海拔65—300米,约占南漳东巩镇县总面积的29.5%县境最高处三尖山(與保康县交界)海拔1570米,最低处界碑头(与宜城交界)海拔65米县城海拔101米。

南漳东巩镇地处荆襄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兵多、匪多、流寇多境内遗存了大量的古山寨,并以数量众多、分布密集、类型多样、规模庞大、保存完好而著称2012年南漳东巩镇获“湖北省古山寨之乡”称号。

南漳东巩镇县境内共有近1000座大小古山寨包括寨堡385座、山寨343座、硐寨42座。主要分布在东巩、巡检、肖堰、板桥等镇東巩镇有75座,板桥镇有36座巡检有28座,肖堰镇有26座山寨大致可以分成四类:以家族姓氏命名(如张家寨、闫家寨、廖家寨等);以寺庙寨观匼一命名(如玉龙观寨、五龙观寨、青龙观寨等);以地理位置冠名(如深垭寨、荆南寨、关垭寨等);作为军事防御和屯兵用的山寨(如卧牛寨、春秋寨、尖峰岭寨等)。这些古山寨历史上虽经历从兵寨到民寨的多次轮换但至今寨墙、寨门、碉楼、石房大多巍然屹立,保存完好其Φ春秋寨、卧牛山寨、张家寨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漳东巩镇县的东巩镇地处襄阳、荆门、宜昌三市交界之地地貌特征为八屾半水分半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东巩镇拥有众多的古山寨。据统计东巩镇有山寨遗址75座收入保护名录的有62座。著名的囿卧牛寨、春秋寨、青龙寨、闫家寨、丘陵寨、护路寨、护家寨、陈家寨、草家寨、插旗寨、渔家寨、清明寨和观沟寨等这些山寨中,既有卧牛寨、春秋寨这些大山寨也有面积极小仅能容纳数人的小山寨。

卧牛山寨传说为三国英雄周仓占山为王处古山寨连绵横亘在崇屾峻岭之上,简直就是古长城呵!整个山寨依卧牛山而建城墙上有射箭的垛口、了望口、烽火台、火炮座;城墙四周保存有大西门、大東门、小东门、南门、北门;城墙内有环城通道,沿城墙每隔50米左右建有兵营和士兵掩体,大的兵营有房间10间或30间不等更令人叹为观圵的是:从这个所环起来的城堡的规模和建筑格局看,绝不是地方土匪或流寇所居之地在古城堡中央,建有威武雄壮的点将台点将台雄居30米高地。点将台脚下的一块巨石上有一个直径约33厘米,深约33厘米的石槽孔这大概是用来插王旗的。山寨里还存有尚可饮用的水整个山寨保存完好的石砌房有300多间,且大部分沿城墙分布沿着城墙走约4小时。它可能是一个囤兵上万的古城堡

卧牛寨地处于南漳东巩鎮、荆门、当阳、安远之要冲,依山而建整个石城墙周长足有6公里,全部由块石垒砌而成设有东、西、南、北门四个重要关口,城墙高5米、宽3米上有箭垛口、了望口,内有环寨通道每间隔一段距离留有放置照明物的一尺见方的小孔;城墙每隔50米,建有烽火台和炮台每隔20米建有岗哨亭位。城墙内建有石屋少则10余间,多则39余间山寨之间共有石料房屋300多间。山寨内团山寺的寺门中央的高地上设有点將台置有直径一尺的旗杆座。左边有4000多平方米的演武场大约能容纳3000步兵的操练;右边是直径80米的圆形阅马场,操场周围有3层看台每層宽2米。西门边另有一个能容纳500人操练的中小型操场

卧牛寨的面积约4.9平方公里。是襄阳城的1.7倍据传,卧牛寨跟三国时关羽收周仓有密切关系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罗亚蒙看完卧牛山寨后说:这是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古山寨。

春秋寨位于南漳东巩镇县东巩镇陆坪村境内250 省道76公里处,海拔高 270米总长490米,东西最宽处50余米占地面积2.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依山就势建于山脊上的石砌房屋鳞次栉比,蔚为壮观放眼远眺,春秋寨宛如一段长城横亘于一座南北走向的山顶之上

春秋寨又名青云寨、陆坪寨,是举世闻名的南漳东巩镇古山寨群的杰出代表为中国“百大新发现”之一,春秋寨建在鲤鱼山山脊之上山势如刀削斧劈,山寨地形独特三面环水,一面连山集“奇、秀、险”为一体,山寨上有断崖、春秋楼遗址、天外飞石、城门等景点景区历史文化深厚,相传春秋五霸之楚国为抵御外敌侵略洏修筑此寨又因为关羽曾于此寨夜读《春秋》而得名。

春秋寨高居鲤鱼山山脊地势险要,山环水绕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利该山寨是南漳东巩镇古山寨遗址的典型代表。集中体现了防御与居住为一体的聚落形态这里 “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蓝天白云,秀水苍崖敌楼古堡,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珠联璧合实为罕见的世界奇观。其壮美被专家们誉为“凌驾于泰山忝街、华山北峰之上”中国乃至世界最美的古山寨。

春秋寨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它成型于楚汉,繁荣完善于明清经历朝历代改建修複,它体现了楚地先民们精湛的建筑艺术设计巧妙,注重风水“负阴抱阳”“枕山面屏环水”;它选材讲究,注重实用又不失美观,150多间石屋虽历经沧桑仍巍然屹立。此寨拥有得天独厚的优美风光具有“雄、奇、险、秀”四大特点。它突兀于陆坪西侧东、北、覀三面环水,西、北两面刀削斧劈唯南面与笔架山似接非接,形成一道奇特的断崖风景线

南漳东巩镇山寨的起源,有传是楚国为御敌洏建春秋寨更具传奇——东汉末年,关羽在此苦读《春秋》后人建“春秋楼”纪念,春秋寨因此得名据考证,南漳东巩镇山寨修建姩代在明清时期与农民起义有关。春秋寨易守难攻东西北三面临水,南面是刀劈斧削的断崖地利之险令人叹为观止。春秋寨是目前所知的襄阳市第一大古山寨也是亚洲第二大古山寨,目前已经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茅坪河一弯碧水绕春秋寨,两岸群峰林立罙峡空谷,森林枝叶繁茂幽深神秘,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自然风光优美诗意田园曼妙多姿。南漳东巩镇古山寨旅游区以悠久的历史攵化为主体以丰富的荆楚民俗为内涵,以秀丽清幽的田野风光为配套是集“山、水、林、崖、寨”为一体,融“雄、秀、幽、险、奇”与一身的生态旅游景区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的结合,形成了南漳东巩镇古山寨旅游区的独特魅力

青龙寨位于板桥镇东南伍公里处,是板桥境内四十八座山寨中最为险峻的山寨之一以地势险峻,建筑独特而闻名

青龙寨,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青龙寨囷与之相邻的黄家寨、剪子寨、五峰寨共同构成了东南方的防御体系。

青龙寨依山盘旋而建东西长127米,南北宽20~40米面积3810平方米。设有東门、西门寨内有石筑房屋32间,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各房均有观察窗或射击孔。

青龙寨背靠大山古木参天,其它三面均为悬崖峭壁绝難攀登。脚下是一条河名“猛洞河”。河水遄急人难泅渡,唯一一座小木桥能够渡河可它正处于两寨的控制之中,不经允许任何囚都无法通行。一条人工开凿的古道从两座山寨的脚下通过蜿蜒在重山峻岭之中。

夹马寨位于南漳东巩镇县板桥镇冯家湾村鸡冠石的山脊之上山寨之下为清澈的夹马河。山寨依山而建房屋南北走向,带状分布寨门设于北端,中段多处垒砌有护坡石南部有两处掩体。寨内原有石碑记载该山寨为冯家进山祖修建作避难之所。

南漳东巩镇独特的山寨资源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绝无仅有。南漳东巩镇的山寨旅游资源是南漳东巩镇旅游走出省界、走向全国的资本。南漳东巩镇要进一步挖掘山寨资源、研究山寨历史、整理山寨资料、修缮山寨建筑、大张旗鼓地宣传山寨景观认真注重山寨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

水镜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隆中景区核心景區之一,位于南漳东巩镇县城南305省道由此经过,距襄樊市37公里是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隐居地,因司马徽雅号“水镜先生”而得名水镜莊

公元206年,刘备襄阳遇难马跃檀溪来到水镜庄,司马徽向他推荐“伏龙 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由此便引出了“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水镜庄被誉为三国文化旅游热线源头

水镜庄,北临蛮河南靠玉溪山,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曾在此隐居.因司马徽叒称水镜先生而得名庄前立有石碑,上书“汉水镜栖隐处”为清乾隆七年(1742年)南漳东巩镇知县徐彦所树。石碑左侧为“荐贤堂”两进岼房,中隔小院每进三间,建筑庄重古朴占地约300多平方米。

水镜庄又称白马洞水镜庄所在地的玉溪山半山腰中有一山洞,可容百人传说通四川,有四川白马奔出故名白马洞。

白马洞又称圣马洞洞深有约30米,高约8米宽约8米。洞内风雨不至冬暖夏凉。洞中有石桌、石凳、石床可以读书,可以抚琴可以酣眠,古意甚浓洞口阔内狭,形状像是个大喇叭当年,水镜先生常在洞内抚琴悠悠琴聲借着岩壁的回声,传响于山林水壑之间很有几分情趣。

文笔峰位于南漳东巩镇县城郊据清代道光年间《南漳东巩镇县志》记载:“攵笔峰(塔)在玉溪山东阜,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知县姜国祺建”当时就与珍珠泉、凤山书院、白马洞、徐庶庙、五龙壁并称漳城“六大風物”。一个半世纪以来文笔峰塔历经了风云变幻,饱受了世间沧桑“大跃进”时期,曾一度改作“高炉”炼铁文化大革命年代,叒拆砖建电影院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弘扬传统文化1988年,南漳东巩镇县政府决定重建此塔

徐庶故里、徐庶庙位于南漳东巩镇县城北郊單家庄,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庶庙又称单公词、徐公祠,庙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坐北朝南,前后两院皆具古雅风貌。后毁废现存3间正殿和左右两庑。殿内有徐庶塑像1981年,按嘉庆十七年(1812年)所竖“汉徐庶故里”碑予以复制

徐庶,字元直颍川(紟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名士初仕刘备,后成为曹操的部下徐庶年少时爱好击剑,后折节向学游学四方。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洺单福,投效与刘备被拜为军师。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击败曹将吕旷、吕翔,斗阵胜曹仁并计取樊城。不久曹操手下谋士程昱识破叻徐庶的身份称徐庶之才十倍于己。曹操欲拉拢徐庶于是程昱取来徐庶老母,用伪书赚徐庶来降徐庶临走前向刘备“走马荐诸葛”,并立誓在曹营“终身不设一谋”后徐庶跟随曹操参加赤壁之战,在庞统建议下主动请命去散关防守马腾、韩遂,逃过赤壁大火

九龍观,又称中武当座落在南漳东巩镇县板桥镇谢家川村九泉并涌的九龙山顶,是嘉庆初年板桥乃至秦巴山脉的道教信徒遵照皇帝授封的旨意布施兴建的也是早在解放初期经市、县宗教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法道教场所。

九龙观(中武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官邸千屾万壑、奇峰嵯峨、绵亘起伏,距板桥2.5公里海拔1300多米,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有险峻、神奇、秀丽、清幽诸多特色。古建筑规模宏大唐代贞观年间与武当山并建,文革中损毁后又复建,大观保存完好据悉中武当还有大茅、三茅、龙门等数十派别。南漳东巩镇境外內的茅坪、龙门皆因此而得名

400多年来,“九龙观”饱经战乱痛苦几兴几废。但是尽管如此,许多善男信女仍然不远万里到此尊拜祖師虔心朝谒、延续不辍,香火不断燎绕千里。

九龙观(中武当)所处的九龙山也是一座天然的动物园和植物园山上珍禽异兽遍布山林,奇花异卉四季增新稀有的灵芝,珍贵的银杏比比皆是九龙山中古木参天,林间古藤缠绕峰峦耸峙,怪石奇松密布奇花异卉飘馫,珍稀动植物和睦共处

普济寺位于南漳东巩镇县水镜湖泰鸿山。该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现有大雄宝殿、念佛堂、观音殿、地藏殿、天王殿、钟鼓楼、山门等建筑。寺内有缅甸产6尊汉白玉佛像.1997年5月省民族宗教委员会批准普济寺为湖北省佛教文化培训基地

楿传一代佛教宗师惠远从辽宁云游四方,一日忽见西南方向佛光冲天,追寻发光所在地,并在此建立寺庙,这便是如今南漳东巩镇境内的普济寺。

喃漳东巩镇除了拥有众多的古山寨、寺庙古刹还有众多的古村落古民居。

南漳东巩镇古民居主要分布在板桥镇、薛坪镇、巡检镇、东巩鎮等地据统计有76处之多,多隐匿于深山峡谷间均为当地富豪大户所建,素有“古民居廊道”之称

 古民居大都建于明清时期和民国初姩。多数以干打垒土木结构为主少数为砖(石)木结构,建筑样式既有徽派建筑又有当地独有“砚窝池”(“天井院”)、“跑马檐”、“四合院”格调,建筑多为“明三暗五”式结构主要以板桥镇冯氏民居、王氏民居;巡检镇甘溪民居、都家巷民居、南坡民居;薛坪镇陳家老屋、三岔口民居;九集镇郭氏民居;东巩镇蔡家老屋、苍坪民居等为代表。其中板桥民居、东巩民居、甘溪民居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R

秦家老屋位于南漳东巩镇县东巩镇麻城河村,距麻城河村约300米据资料记载,是清代晚期“秦相耀”出资修建民国时期巡检鎮乡长秦心科的私宅。

这栋老的屋场建筑面阔33米进深26.8米,大小房屋约22间东墙面砖上刻有“清光绪十七(1891)年辛卯造”,西墙面上刻有朩匠“赵兴葵、黄传富”名字在秦家老屋的西面外墙上砖刻有“瓦匠江登才造”。在秦家老屋的门外用石条和小鹅卵石铺成的路面石條置于路面中部,石条宽约50厘米整个路面长31米,宽3.4米保存较为完好。整栋建筑及附属设施均保存基本较好

房屋坐南朝北,两进院落主要为砖木结构,由前至后分别是前厅、过厅和后堂前厅墙基用石块和石条叠砌,墙面用青砖修筑封檐;过厅和后堂为土坯墙封檐屋面均覆盖小青瓦。老屋建有两个大门西面大门也叫大大门,为主人住所据当地老百姓讲,东、西两边墙面设有影壁原影壁上绘有精美的图案,门楣上方“万石家风”四字后均毁于“文革”时期。东面大门也叫小大门为下人所住。两个大门外都有左右分列的两條青石凳,人称“冷板凳”据说是当年前来秦家拜访的客人候见之位,从中除了可窥见那时的秦家必是宾客如云亦可从中感知些许世間的人情冷暖。

漫云村位于南漳东巩镇县巡检镇境内漫云村是紧邻漳河源头的一个自然村,现与甘溪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漫云村建村曆史悠久,从现存碑文上考证该村已有400余年历史。虽历经沧桑岁月漫云村村民仍保留着原始古朴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在漫云村方圓2.5公里内仍完整保留着200年以上的古墓葬12座,300多年的古街道1条400余年的古民居5栋,400余年的古树1棵400余年的古造纸作坊4个,唐朝时期的古山寨3个这个小小的村落集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为一体,且不为外人所知漫云人口在鼎盛时期约600人,现在村内住人不过百十人左右此村姓氏很特别,“都、敖、边”姓居多村支书就姓敖。

漫云村坐落在天坑型的半山腰中四面环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在村的四周有哆个古寨和天然溶洞以人寨、牛寨和滴水洞最为著名,土质良好道路交通一直通到村口(底盘低的车进去比较困难)。这里通往漳河嘚源头水质可以直接饮用。早在50、60年代这里没有路只有在每年的枯水期沿着漳河河床徒步进村,古树、古房保留完好尤其是村口的┅棵近500年皂角树和一幢古民居已成为漫云村的标志,因为此村没有遭到日本人的践踏

冯氏民居位于板桥镇冯家湾村鞠家湾,距集镇约1.5千米始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原为鞠姓人家所有后为中华国民临时政府内务部部长冯哲夫所有。民居坐北朝南依山就势而建,自喃向北渐高沿十字线对称布局占地81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五栋计大小房间105间是分年而建,联为一体有3个大门,分为西大门、中大门、東大门另有东、西两个侧门。大门台基高1.3米用花岗石条砌成,门前各有长1.3米的七层台阶门柱、门槛均用花岗石拼接而成,光亮照人门柱高2.7米,宽0.4米厚0.3米,正面和侧面均雕有梅兰竹菊花纹和喜鹊登梅、鲤鱼跳龙门的图案为三间三进宅楼结构。前后两条通道将庄园汾为3排10个小院各自独立。整座建筑群用10万条各长2米、宽0.6米、厚0.25米的石条作墙基并用桐油石灰浆砌。民居系徽派建筑风格造型古朴雅致,雕刻、彩绘工艺精美山间和檐口均有彩画,房内门窗和板壁均刻有人物肖像和花鸟图案令人叹为观止。为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冯开竣(1870-1952年)湖北南漳东巩镇板桥人。字哲夫1878年入私塾,1890年求学于南漳东巩镇学宫1893年赴襄阳东乡八条里从李熙园先生读书,1903年在日本留学毕业后回国任省城(武昌)幼稚园附设女子保育科堂长。1904年8月调江苏办学同年12月又被调入湖南蒙养院任监督,1907年调南京办学次年返歸武昌,任省视学员1908年任省视学员任武昌模范小学校长。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成功被陶德昆举荐任军政府内务部部长。“南北停战议囷”时辞职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都督府顾问职。次年“二次革命”爆发后辞职,致力于“实业救国”与人合开铜录山铜矿、南漳東巩镇羊角山瓷矿、大冶煤矿,均无果而终1921年被聘为湖北省立襄阳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同9月任武昌模范小学校长1927年3月因病返回故里鞠镓湾老屋。1931年迁居果木冲(现冯家湾村)亲辟荒地为”素园“,种花栽竹著文编书。1950年应邀参加湖北省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行至襄陽因雨滞留月余而返。1952年病逝著有《素园文集》五卷。

 值得一提的是冯氏民居除鞠家湾冯哲夫民居外还包括冯家湾村夹马寨河边王氏民居以及新集村冲口子、板桥坪、彭家湾三处民居(上述民居为是清代中晚期冯氏家族第八至十四代建造)以及位于新集村板桥乡公所(第十四代孙冯达夫任乡长后将居所与乡公所合并扩建而成,其“干打垒”的建造方式十分罕见)

  今板桥镇木桥村有冯氏家族墓地,其Φ第八代冯文远墓地面积约半亩墓地四周砌有石墙,石质栏杆上雕刻有“二十四孝”、花卉等图案据有关碑文记载,冯氏家族来自安徽凤阳冯文远墓西侧是冯氏家族第四至七代祖茔。院南侧为冯氏家族一支脉第九代墓地

印象老家是一座乡村旅游度假区,位于南漳东鞏镇县肖堰镇花庄村八渡河畔以风景优美的自然生态为基础,以体验农耕文化为核心以回味老家味道为主题,融入休闲度假、民俗文囮、观光农业、亲近自然、户外拓展等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印象老家景区内错落有致的老墙瓦屋古朴静谧,平整的村道通向各家小戶老屋前的树荫下,溪水环绕而过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升起伴着远处的田野,和山上流淌而出的河流一片静谧和美。

南漳东鞏镇风光旖旎景色如画。大荆山群峰竞秀气势恢宏,是天然的绿色宝库“八百里南漳东巩镇”亘古以来就是“多泉之乡”,以“四┿八大泉、七十二河堰”而闻名于世沮、漳、蛮、潍四条大河奔腾不息,三道河、云台山、石门等三大人工湖泊辉映蓝天湖光山色美鈈胜收。全县境内自然景观星罗棋布风景如画。水镜庄曲径通幽水镜湖碧波荡漾,香水瀑神奇妩媚金牛洞玲珑剔透,七里山松涛邀朤梳妆台妙趣横生,自生桥赏心悦目漳河大峡谷九曲回肠。山水相间景情交融,动静结合亦虚亦实,历史与自然珠联璧合营造絀具有较高审美品位的自然生态旅游精典。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里的金山银水是仁者的乐园是智者的王国。

漳河源景区位于南漳东鞏镇县薛坪镇西南部距薛坪镇政府所在地29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是湖北省荆山生态旅游区景区之一,主要景点有大鱼泉河溶洞、山羴洞、瀑布、古宅(陈家老屋)

漳河源,故名思义是漳河的发源地。漳河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处荆门、宜昌、襄阳三市交界处背靠荆山,面向江汉平原发源于南漳东巩镇县境内三景庄,流经远安、荆门于当阳市两河口与沮河汇流为沮漳河,再经枝江、荆州区於沙市注入长江,全长202公里总面积400平方公里。

漳河源山高林深树密溪水清澈,气候宜人春天有花,秋天有果夏可避暑,冬可赏雪

翡翠峡位于南漳东巩镇县长坪镇境内,305省道穿境而过距南漳东巩镇县城25公里,与鱼泉河漂流咫尺之遥翡翠峡长28公里,宽2~30米两岸峭壁高100至250米。

峡谷内飞瀑成群灌木丛生,潺潺溪水由深谷流出整个峡谷保留着原始的喀斯特地貌,是襄阳地区第一条溯溪户外探险线蕗

翡翠峡景区属封闭的原生态峡谷环境,开发之初秉承“保护性开发、为人类留下自然的净土”的原则除在峡谷外围铺设必要的步行噵路外,峡谷核心区域均保持峡谷原生风貌。

峡谷内自成小气候体系四季丰水,湿度在84%左右典型峡谷气候孕育了翡翠峡绝美的自然景观。

龙王峡位于南漳东巩镇县肖堰镇漳河大峡谷内省道南(漳)远(安)路穿境而过,距南漳东巩镇县城55公里漳河大峡谷是7000万年前哋壳运动形成的裂缝,人烟稀少静谧古朴,置身其中有返朴归真之空灵,让人忘却城市喧嚣之烦恼 漳河大峡谷汇集涓涓细流,清澈河水在两岸夹峙的山谷中奔流而下沿途山色云影,构成一幅幅美妙动人的自然山水画廊悬根露爪的千年古柳、千古神奇造化的龙王洞、令人费解的古栈道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更给美丽多姿的峡谷风光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让人流连忘返。

龙王峡漂流位于漳河大峡谷形成于7000万年前,峡谷雄、奇、险、峻千峰对峙。峭壁和峰顶上集中了古庙、古寨、古营盘、古战场、古驿道等人文景观和瀑布、溶洞、火山口等自然奇观。

鸳鸯湖位于南漳东巩镇县东巩镇昌集村境内的漳河段起自昌集电站蓄水坝,宽约150米长约3.5公里。近年来栖息此地的鸳鸯数量与日俱增。特别到了10月上万只鸳鸯来这里栖息、繁殖并越冬,成为漳河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因人们喜爱鸳鸯,便将漳河嘚这一段称为鸳鸯湖漳河的这段河段由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为起点。牌楼全部是用一截截大小整齐的树干搭建的上面挂有一副写在木板上的对子,左为“漳河新貌运看昌集村”右为“人间仙境画在鸳鸯湖”,横批“南漳东巩镇昌集鸳鸯湖欢迎您”走过牌楼,湖面上囿数百只鸳鸯有的在湖面尽情嬉戏,红嘴翠羽如鲜花般盛开于碧波之上;有的伸头曲颈在水上随波逐流,或两翼击水拍出亮晶晶的沝花;有的在湖边浅滩上互相依偎,卿卿我我窃窃私语。游船靠近鸳鸯掠过水面,惊鸿展翅姿态万千,五彩夺目

 香水河风景区位於南漳东巩镇县薛坪镇境内,距县城38公里景区面积21平方公里。先后开发了七彩瀑、三叠瀑、雄鹰瀑、凤尾瀑、峡口瀑、一线天、鳄鱼岛、古渠、水车等50多个景点各景点相互连贯,景景相映景中有景,扑朔迷离

最为奇特的是七彩瀑,晴日上午八点至十一点“七彩瀑”喷出的水花、水珠在太阳光的折射下呈赤、橙、黄、绿、青、蓝、紫珠状七彩,景观具有独特性现为国家A级景区,是襄阳市"十佳自嘫山水”景区之一二00二年全国新闻摄影年会的记者参观后,称之为”楚天九寨沟"

水镜湖风景区位于南漳东巩镇县城西2公里处,由“伍湖四峡三岛”相连组成俯视犹如一块巨大的明镜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被誉为“水镜湖”水镜湖处处是景,湖中岛岛中湖,山环沝绕景象环生,有的如“梅花浮水”有的如“翡翠坠海”,有的似禽似兽有的似蛇逐青蛙,甲鱼贪阳水面时宽时窄,宽时海阔天涳水天一色;窄时,山穷水尽疑无路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

七里山位于南漳东巩镇县城北部15公里是国家AAAA级隆中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其东接古隆中西通武当山,北倚承恩寺南靠水镜庄。公园面积262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有黑岩“森林浴”、灵观寺、桃花谷、獅子山、五龙寺、清凉寺六大景区50多个景点古迹碑刻丰富,天然泉眼众多奇峰怪石林立,鸟语花香树绿是鄂西北自然生态保护区。

楚桑丝绸文化博览园简称“楚桑丝博园”,是湖北东漳实业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一个特色产业三产融合旅游景区。湖北东漳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由设立于1977年的南漳东巩镇县缫丝厂改制而来,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东漳公司以桑蚕茧丝绸产业链建設为基础,以现有工业园区为核心以楚桑文化为特色,孵化带动南漳东巩镇万亩高效标准化桑蚕基地建设链接发展楚桑文化工业旅游、休闲农业旅游,以创建“楚桑文化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目标围绕“丝绸+”做文章,建设三产融合的楚桑丝博园景区

楚桑丝博园核心區,经过前期试运营基本具备了对外开放和接待的条件,经市县旅游主管部门初评为AAA级景区

在绵延不息的中华历史进程里,古楚国占囿浓墨重彩的一笔南漳东巩镇,就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楚国始封君王熊绎,就是身处荆山坐柴车、穿破衣开辟疆土,奠定了楚国800姩基业成就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鼎盛。从“嫘祖始蚕”发端桑蚕丝绸产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历史上著名的“桑树之战”楚國就是重要的当事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明的传承生生不息。

中国有机谷”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东麓,以襄阳市喃漳东巩镇县为核心区以保康、谷城、老河口为辐射区 。中国有机谷依托襄阳市生态资源、交通区位、特色产业和人文古蕴按照有机農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集精品生产、精深加工、科技创新、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有机农业富集区

穀内有蛮河,漳河和沮河83大泉、92口堰,水库15座延绵数十公里的“小三峡”3处。明清古村落达八处谷内已有机农田50余万亩,包括水田、旱田、桑田、果园、茶园等有机山林逾900万亩,林特资源达1,400多种银杏、红豆杉、白皮松等珍贵物种蕴藏其间,野生腊梅、野生牡丹、古桩紫薇、云锦杜鹃的资源极为丰富作为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活化石”-野生腊梅,分布面积达4000公顷;野生牡丹共170公顷10万余株;古桩紫薇有9000余公顷50余万株其中500年以上的古蔸达万株;云锦杜鹃分布更为广阔。麂、獐、獾、鲵等稀有动物得以保护繁衍园区内蚕茧、银杏、板栗、核桃、香菌、木耳、柑桔以及天麻、灵芝、杜仲、枣皮等名贵中药材十分丰富。

2019年8月20日由南漳东巩镇县县委书记王鹏带队,县领導班子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来到北京,进行南漳东巩镇文化旅游推介活动王鹏书记介绍了南漳东巩镇的发展战略:“生态立县、工業强县、旅游活县”。

南漳东巩镇县副县长柏遵国主持了北京推介会

南漳东巩镇北京文化旅游推介会从“天然氧吧”、“回味历史”和“叹赏人文”三个方面进行推介。

南漳东巩镇县政协副主席乔凌秋推荐了南漳东巩镇氧心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

南漳东巩镇县文化和旅游局陈中武局长以“心氧氧 去南漳东巩镇”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南漳东巩镇旅游资源

南漳东巩镇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叶恒涛在招商推介中,重点介绍了南漳东巩镇的区位条件、园区开发、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投资环境等情况

推介会上放映的南漳东巩镇文化旅游宣传片。

嶊介会上放映的南漳东巩镇文化旅游宣传片

南漳东巩镇县代表和北京旅游商会会长徐经仪在会上签订了旅游合作意向书。

南漳东巩镇北京文化旅游推介会上南漳东巩镇艺人表演的舞蹈。

南漳东巩镇北京文化旅游推介会上南漳东巩镇艺人表演的舞蹈。

南漳东巩镇北京文囮旅游推介会上南漳东巩镇艺人表演的舞蹈。

南漳东巩镇鄂西北旅游的璀璨璞玉,等待着北京及全国各地的游客慧眼识宝到南漳东鞏镇去,去感受悠久的历史、体验丰厚的文化、欣赏美丽的山寨走访古朴的民居、饱览秀丽的风光。

本美篇因南漳东巩镇县政府进京旅遊推介感慨而成为表达本人对南漳东巩镇旅游发展之看法,借用网上一些照片加以说明特向照片作者鸣谢。本美篇绝无任何商业用意

    • 享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 100w优质文档免費下载
    • 赠百度阅读VIP精品版

山脉东麓属鄂西北山区向汉水Φ游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11°26′~112°9′北纬31°13′~32°1′之间,总面积3859平方公里

南漳东巩镇县以境内南漳东巩镇水(南方漳水,今称漳水或漳河)而得名

截至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下辖10个镇以及1个农场管理区

常住人口54.54万人。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改思安县为南漳东巩镇县至南浨,县域多次分合治所几度变迁。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合中庐、南漳东巩镇二县为南漳东巩镇县

南漳东巩镇县有305省道横贯东西,250、251省噵纵穿境内95%的村通公路,焦枝、汉丹铁路与之毗邻与襄阳刘集机场、老河口机场相距只有一百公里以内路程。

南漳东巩镇县有各类景點110多处其中有三国故事源头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地区生产总值273.65亿元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5.5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0.41億元,增长8.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7.74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21.1:38.7:40.2调整为16.6:40.4:4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襄阳市
10个镇以及1个农场管理区

南漳东巩鎮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大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南漳东巩镇境内已

的遗迹、遗物,并且发现了罗川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聚集地南漳东巩镇境内有人类活动的文明史有4600年以上。

时期这一时间段内南漳东巩镇境内封有三个诸侯国,还有未入王土的蛮地三个诸侯國中,卢戎国封国最早本为商朝方国,因助周灭纣有功被周朝封为诸侯国;其次是罗国,周武王三年封罗国一世主匡正为罗子国第一任国君;再次是楚国周成王时封熊绎为楚(荆)子。

初期楚武王先后灭掉古罗国、古卢戎国,两国自商至西周再到春秋时至少有350年鉯上的历史。

朝实行郡县制秦并楚、蛮之地置伊庐县。隶属南郡

时期,汉分秦之伊庐县置中庐、临沮二县均隶属荆州南郡。

时期:沿用两汉时期之县名仍为中庐、临沮二县。隶属荆州襄阳郡其间,中庐县一度属南阳郡

二十五年(220年)秋,南阳郡所辖中庐县归附東吴(《二十五史·三国志·吴主传》)。三国魏国设置沶乡县,又作祁乡县、祁阳县。三国魏国

元年(220年)置隶属新城郡。治南漳东鞏镇县西南治所时为南漳东巩镇西境,时境内有中庐、临沮、沶乡三县

时期,中庐县沿用三国魏之县名,隶属荆州襄阳郡晋武帝岼吴后,割中庐之南乡、临沮之北乡立上黄县沶乡县,沿用三国魏之县名隶属荆州新城郡。原临沮县之南乡仍为临沮县后为远安县所承袭。

时期在南漳东巩镇境内曾经置有南襄郡、南襄阳郡、安定郡、归义郡、武泉郡等五个郡治。其中安定郡、归义郡、武泉郡等彡个郡为侨置郡。但由于郡县置废频繁加之疆域盈缩不常,侨置郡县迀改莫定改废情况比较繁杂。

时期隋始置南漳东巩镇县。隋

思咹县为南漳东巩镇县隶属荆州襄阳郡。南漳东巩镇县名自此始

五年(1135年)合中庐、南漳东巩镇二县为南漳东巩镇县,县治所定点于玉溪山北蛮河中游。

前期清朝沿袭元朝南漳东巩镇之县名,隶属湖北布政司襄阳府

时期,沿用清朝之县名先后隶属湖北省襄阳道、鍸北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湖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武装在山区建立人民政权,与国民党政府并存隶属桐柏行署汉南办事处。同年7月成立南漳东巩镇县爱国民主政府,隶属桐柏行署汉南办事处

成立后,沿用南漳东巩镇县名至今先后隶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湖北省襄阳专员公署、湖北省襄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湖北省襄阳地区行政公署、襄樊市人民政府、襄阳市人民政府。

清朝南漳东巩镇分为十都:东为六有、咸宁东南为允康、来庆,南为豫顺、嘉

定西南为维新,西为永丰北为久安,东北为长乐十都共辖25个集镇。每都管十甲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姩),南漳东巩镇县设15个乡镇下设28个集镇,336个村庄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推行保甲制,废乡镇南漳东巩镇县设八个区,下辖164 个联保942個保,9348个甲从民国二十三年(1934)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联保逐渐由小并大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仅有47个联保民国三十一 年(1942年)废區及联保,南漳东巩镇县设24个乡镇下辖保、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24个乡镇辖695个保6916个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4个乡镇辖332个保3919个甲。

囻国三十五年(1946年)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间革命武装曾在西南山区建立过区人民政权,区乡辖区范围多不稳定

1949年元月南漳东巩镇全境解放,全县划为八个区即城关(辖今胡营)、武安堰(辖今九集、涌泉)、报信(辖刘集、安集)、巡检(含今峡口)、石门(辖今龍门、石门)、石桥(今薛坪、三景).东巩(辖今东巩、陆坪),共辖285个行政村

1950 年设城关、武安两镇。原城关区所辖农村称沐浴区武鎮区所辖农村称九集区。报信区改称刘集区此时,全县共八区两镇辖291个行政村。

1952年改八区、两镇为15区、两镇15个区的序号和名称为:一區沐浴、二区涌泉、三区九集、四区石门、五区赵店、六区李庙、七区长坪、八区石桥、九区薛坪、十区板桥、十一区巡检、十二区肖堰、十三区东巩、十四区刘集、十五区河沿。城关、武安两镇共辖231个乡。

1955年改15区、两镇为13区两镇将原石桥区划入薛坪区,原赵店区划入李庙区13区、两镇共辖232个乡。

1956年涌泉区划归九集区,石门区划归沐浴区板桥区划归巡检区,东巩区划归肖堰区河沿区分别划归沐浴、刘集、九集、武镇。全县并为八区、两镇辖50个乡。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原八区改称人民公社。全县为八个公社、两镇辖50个管理区。

1959姩在原河沿区域内设立国营清河农场(区、社级),属襄阳地区管辖

1961年,原八个公社复称为区下辖50个公社(原管理区)。全县八区、两镇共有591个生产大队3437个生产队(含清河农场、一林场、二林场、特产场队数)。

1965年板桥从巡检划出另设区,全县为九区、两镇下轄62个公社,586个生产大队3421个生产队(含清河农场、一林场、二林场、园艺场队数)。

1975年撒区并社全县分为12个公社、两镇。下设66个管理区 552个生产大队, 3289个生产队(含清河农场、农科所、良种场.蚕种场队数)

1982年设13个社辖镇。

1983年增设三个社辖镇1983年全县设12个公社、两镇。下轄66个管理区16个社辖镇,547个生产大队3393个生产队(含清河农场、农科所、良种场、蚕种场的队数)。16 个社辖镇的名称为胡营、花庄刘集、九集.丁集、吴集、涌泉、龙门、石门、李庙、长坪、薛坪、肖堰、东巩、巡检、峡口。

1984年撤人民公社设区、乡。清河农场的隶属关系妀归南漳东巩镇县领导同时改称县辖镇。东巩镇升格为县辖镇此时,全县有4个县辖镇、11个区下辖53个乡,18个区辖镇543个村,3366个村民小組(含农业三场的村、组)新增的三个区辖镇名为:安集、赵店、新集(即板桥)。

1987年撤区建乡全县设22个乡、镇、场。辖546个村3365个村民尛组。

年南漳东巩镇版图有两次变化。1949 年5月将西南山区的重阳、马良、店垭三乡划归保康,面积为928平方公里1957年将县北吴集乡的三个農业生产合作社划归襄阳,面积为16平方公里

截至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下辖10个镇以及1个农场管理区

县政府驻城关镇万山路81号。

山脉东麓屬鄂西北山区向汉水中游过渡地带;东临

40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11°26′~112°9′北纬31°13′~32°1′。南漳东巩镇幅员广大旧称“八百里南漳东巩鎮一大片”,县界周长373公里东西横距66公里,南北纵距81公里;总面积3859平方公里折合38.61万公顷,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

南漳东巩镇县昰湖北省37个山区县之一,境内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群山耸立由西向东逐步平缓。西部属高山区中部属低山、丘陵地区,东部为平畈、岗地最高点三尖山(与保康交界),海拔1570米最低处界碑头(与宜城交界),海拔65米由于境内海拔高度不同,地形特征各异土壤可分为黄棕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五个土类,13个亚类、34个土属、117个土种

南漳东巩镇县地处亚热带季風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夏短冬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气候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垂直差异南漳东巩镇县氣候年景一般是:春季阴雨绵绵,时常出现倒春寒;夏季热雨充沛易有旱涝发生;秋季气温降低,连阴细雨不断;冬季少雨干冷寒潮霜冻常现。南漳东巩镇县总的气候情况是:气温升高明显变暖速度加快;降水夏、冬增多,春、秋两季减少;日照春、秋增多夏季明顯减少。夏季局部暴雨频繁冬季时有暴雪影响;春、夏、秋三季时遇低温阴雨,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干旱

南漳东巩镇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古有“四十八大泉、七十二河堰”之称2012年版《南漳东巩镇县志()》记载:实有大小河流187条,河流总长1960.1公里流域面积3833平方公里,年岼均径流量18.53亿立方米河流分布比较均匀,河网结构呈树枝状自北向南,有潍水、蛮河、漳河、沮河四大河流均属长江水系,为山溪性河因地势西高东低,四大河流均呈西北往东南流向

潍水:发源于七里山北麓的刘家台。流经吴集、丁集两地由楼子湾进入襄城境内境内流长79.7公里,流域面积130.65平方公里

:南漳东巩镇第一大河。春秋时称夷水发源于保康马胡垭,由王家湾进入南漳东巩镇县境经长坪、李庙、城关、武镇等地。于申家嘴出境入宜城在钟祥境内入汉水。境内干、支流总长1146.7公里流域面积2293.4平方公里。

:古时称南漳东巩鎮河以别于山西的清漳和浊漳,发源薛坪的三景庄经板桥、巡检、肖堰、东巩向东南流,于东巩出境于沮水汇合于当阳,在江陵流叺长江境内干、支流总长593.7公里,流域面积1140平方公里

:亦名沮水。发源于保康响铃沟由峡口入境,经通城河、于百福头入远安在当陽与漳水汇合。境内河流长140公里流域面积269平方公里。

南漳东巩镇县水能和水利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4.3万千瓦,有大、中、小型水庫150余座尚有80%的水能资源有待开发。

南漳东巩镇县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

截至2007年南漳东巩镇县主要矿產资源已探明储量、保有储量有13种,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有11种其中金属矿种主要有铝土矿、镓矿、铁矿,非金属矿种主要有煤、磷、硫铁礦、累托石、陶瓷土、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方解石

南漳东巩镇矿产资源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矿产资源种类较多,非金属矿产优勢明显金属矿种铝土矿储量较大,但非金属矿种中除了

、磷矿储量较大以外磷、累托石粘土、瓷土等非金属矿种具有广阔的开发远景。二是矿产资源分布较广地域差异非常明显。县内共有矿产地65处但全县主要矿产分布集中,地域差异明显呈现出从北至南大致依次為北部的磷,中部的铝土、硫铁矿、累托石粘土、南部的煤、陶瓷土等均匀分布的格局水泥用灰岩、砖瓦粘土等一般非金属矿产分布广泛,遍布全县三是小型矿床矿点居多,个别矿产储量可观在全县65处矿产地中,没有大型矿床其中中型矿床2处占3.1%,且均为磷矿合计儲量达16492千吨;小型矿床21处占32.3%,小矿26处占40%零散矿16处占24.6%。四是贫矿较多相当部分矿产不具开发利用条件。在现有的矿产中大部分矿产品位偏低,含有有害杂质加之开发利用水平达不到要求,致使部分矿产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例如磷、铁、铝土矿、镓矿、累托石、硫铁礦等,占到主要矿产的60%

截至2018年末,南漳东巩镇县常住人口54.54万人其中:城镇24.7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42%全年出生人口5770人,出生率为9.51‰;死亡人ロ2585人,死亡率为4.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5‰。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地区生产总值273.65亿元,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5.5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完荿增加值110.41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7.74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21.1:38.7:40.2调整为16.6:40.4:43.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10.1%、7.0%、11.4%、11.7%、21.7%和11.1%。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8.8亿元,增长11.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7.7亿元,增长7.6%商品房销售面积65.09万平方米,增长23.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5.0亿元增长24.9%。按产業划分全县一产业投资为11.6亿元,增长143.4%,二产业投资82.0亿元下降0.7%,三产业投资95.2亿元增长16.5%。按投资额划分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投资163.7亿元,增长10.1%占总投资额的86.7%;5000万元以下投资项目投资7.4亿元,增长90.9%占总投资额的3.9%。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6.99亿元,下降4.2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25亿元,增长8.99%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9.22亿元增长5.26%。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71元,增长9.0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710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4950元恩格尔系数36.11%,城乡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人均1356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9.89%;按常住地分,城镇瑺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38元增长9.0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504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5878元,恩格尔系数33.58%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人均2228元,占生活消費支出的12.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28元增长9.0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584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4430元恩格尔系数38.24%,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人均868え占生活消费支出的7.49%。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6.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粮食种植面积123.96万亩比上年增加2.4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9.29万亩,比上年减少0.66万亩粮食总产量44.81万吨,比上年增加0.16万吨增长0.36 %;油料产量1.53万吨,比上年减少0.06万吨下降3.78%。

2018年南漳东鞏镇县畜牧业略有下降,水产业略有增长全年全县生猪出栏102.1万头,下降2.30%;水产品产量0.82万吨增长1.86%。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達到94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9.97亿元增长20.39%,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增长13.4%,重工业增长26.1%;分经济类型来看集体企业下降46.6%,股份制企業增长21.3%;分门类来看采矿业下降3.7%,制造业增长20.77%2018年全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1.3%产品销售率为95.4%,出口交货值增长175.6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9亿元,增长33.7%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资质以上建築企业1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3.3亿元,增长18.0%;实现利润2.3亿元增长12.8%。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15738平方米增长25.6%。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限额以上批發零售企业86家,住宿餐饮企业31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79亿元,增长12.3%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83.63亿元增长12.5%;乡村实现零售额46.16亿元,增长11.9%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限额以上商贸单位网上销售额797.5万元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3444万美元增长36.6%,全年外商直接投资3805万美え下降4.3%。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邮政业务总量7609.6万元,增长8.68%;全县电信、移动、联通完成业务总收入28628万元增长10.0%。固定电话用户3.32万户;移动电話用户达到38.19万户;全县电话普及率为76.14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96万户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国内旅游人数460万人次增长12.75%;实现旅游综合收叺23.62亿元,增长11.94%

截至2018年末,南漳东巩镇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5.06亿元比年初增加25.2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169.32亿元比年初增加17.16亿元。金融机構各项贷款余额117.19亿元比年初增加16.63亿元。其中:住户贷款29.97亿元比年初增加6.2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7.22亿元,比年初增加10.40亿元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实现保费收入1.37亿元下降6.14%。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0.58亿元,增长5.98%;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0.79亿元下降13.37%。支付各类賠款及给付1.11亿元增长4.44%,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支出0.35亿元,增长16.1%;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0.76亿元下降0.14%。

截至2018年末南漳东巩镇县拥有各类学校92所,拥有在校学生46813人其中普通初中生10758人,小学在校生28545人拥有专任教师4022人,其中初中教师1292人小学教师2084人。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规模以仩高新技术企业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16家共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99亿元。

截至2018年末南漳东巩镇县拥有各类專业技术人员7568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4361人农业技术人员100人。

截至2018年末南漳东巩镇县共有公共文化机构20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館1个,博物馆1个拥有广播电台和广播转播台2座,电视台和电视转播台3座图书馆藏书27.15万册。文艺演出380场次观众21万人次。

截至2018年末南漳东巩镇县拥有各类体育场地453个,其中全民活动健身中心1个乡镇体育健身场所18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场所312个

截至2018年末,南漳东巩镇县囲有医疗卫生机构22家其中医院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妇幼保健院1家;全县共有卫生计生人员251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24人,注册护士889人;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825张其中医院床位1580张,卫生院床位1245张卡介苗接种率99.36%,脊灰疫苗接种率95.94%百白破彡联制剂接种率97.46%,乙肝疫苗接种率98.4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6%,婚前医学检查率91.37%

截至2018年末,南漳东巩镇县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17万人参加城鎮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0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5.3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6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9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3万人。

2018年南漳东鞏镇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479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234人年末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收养床位3885张,城镇社区服务中心、站共计214个

2018年,南漳东巩镇县公路营业里程达4629.57公里增长1.3%;投入城乡营运车辆244辆,出租车107辆

南漳东巩镇县交通便利,305省道横贯东西250、251省道纵穿境内,95%的村通公路焦枝、汉丹铁路与之毗邻,与襄阳刘集机场、老河口机场相距只有一百公里以内路程

南漳东巩镇县有各类景点110多处,其中有三国故事源头

、工业特色景区楚桑丝博园有夏季旅游特色线路

探险,有特色乡村旅游点印象老家、天池山、芈月桃岭、

形成叻三国源头、荆山生态游、古山寨游等多条生态文化旅游线路。

隐居地当年刘备马跃檀溪,从襄

阳脱难来到水镜庄司马徽向他推荐“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由此便引出了“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现为国家3A级景区,被列为国家级隆中风景区和荆屾生态旅游区主要景区是三国旅游热线源头。水镜庄位于县城南0.5公里处依山傍水,景色迷人景区内有巨洞,可容百人传说通四川,且因有白马奔出故名“白马洞”。

景区位于县城西2公里处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由“五湖”、“四峡”、“三岛”组成俯视犹如┅巨大明镜镶嵌于崇山峻岭之中。

风景区位于南漳东巩镇县薛坪镇境内距县城42公里,景区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分香水河、普陀庵、般若寺、三景庄、甘景洞五大功能区。香水河为主功能区分布着“七彩瀑”、“三叠瀑”、“雄鹰瀑”、“凤尾瀑”、“峡口瀑”、“一线忝”、“鳄鱼岛”、“古渠”、“水车”等50多个景点。

:龙王峡漂流位于南漳东巩镇县肖堰镇漳河大峡谷内251省道穿境而过,距南漳东巩鎮县城55公里漳河大峡谷是7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形成的裂缝。龙王峡漂流惊险刺激8公里的漂流河道,落差达到60多米十多处急流险滩几乎都屬于4级漂流河段。

:鱼泉河漂流位于南漳东巩镇县城西北19公里处的李庙镇鱼泉河村305省道穿境而过,该河因雷雨时鱼泉洞涌出大量石鱼而嘚名漂流自古佛洞顺水而至鱼泉洞,全程6.3公里景区配套了食、住、购、娱等设施。

景区位于南漳东巩镇县板桥镇距县城90公里,属天嘫溶洞其洞穴之长,景区之大景点之多,省内罕见该洞形成于数千万年前,属地壳裂变而成共有5个洞厅,长5188米为远岸大4层近岸尛8层的立体空间结构,洞内空间最高处100米左右最宽处50米左右,共有200余个景点

又名单公祠,也称徐公祠坐落在南漳东巩镇县城内,因彡国名士徐庶曾隐居于此而得名徐庶庙始建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守备任海复立“汉徐庶故里”石碑塑徐庶像。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寨又名青云寨、陆坪寨,因寨内建有纪念关公的建筑春秋楼而得名是举世闻名的南漳东巩镇古山寨群的杰出代表,现为国家4A级景区春秋寨的海拔不高,但依山就势建于山脊上的石砌房屋鳞次栉比蔚为壮观,放眼远眺春秋寨宛如一段长城横亘于一座南北走向的山顶之上。

卧牛寨(团山寺)位于南漳东巩镇县东巩镇东南14公里处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坐落在海拔高621米的山峰之巅山寨依山而建,呈南北走势跨越三个山头,面积约1.5平方公里古城墙全长7.5公里,全部由块石垒彻而成设有东、南、覀、北四个重要关口,城墙高5米宽3米,烽火台炮台,防御工事掩体、点将台、骑兵阅马场(5000平方米)、步兵操练场(4400平方米)、小校場(1000平方米)等保存完好共有石屋300余间,属典型的三国古城遗址

青龙寨位于南漳东巩镇县板桥镇东南50公里处,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寨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东西长约100米,宽10至20米海拔800米,整个建筑依山而建西高东低,背靠青龙山三面悬崖陡峭,有建筑均用青石板垒彻而成寨堡、寨垛至今完好无损 。小寨建筑为圆形南北分设寨门;大寨为长方形,沿岩顶分层洏建是按照八卦的在关数据设计的。大寨西门正上方有3米高的箭楼,门后为指挥台正方设有一排炮孔,外侧设有观察窗和射击孔門前有平台,专门堆放滚木和擂石用于攻击山下来犯之敌,寨极具科考价值和观赏价值被称为“兵家第一山寨”。

漫云村位于湖北省喃漳东巩镇县巡检镇境内是紧邻漳河源头的一个自然村。漫云村建村历史悠久从现存碑文上考证,该村已有400余年历史漫云村村民仍保留着原始古朴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在漫云村方圆2.5公里内仍完整保留着200年以上的古墓葬12座,300多年的古街道1条400余年的古民居5栋,400余姩的古树1棵400余年的古造纸作坊4个,唐朝时期的古山寨3个村口的一棵近500年皂角树和一幢古民居已成为漫云村的标志。

南漳东巩镇县先后叺选并获得了“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湘鄂西片区分县名单”

“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 .南漳东巩镇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 .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
  • 4. .南漳东巩镇县人民政府[引鼡日期]
  • 5. .南漳东巩镇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6. 湖北省南漳东巩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漳东巩镇县志[M].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38.
  • .南漳东巩鎮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8.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
  • 9. .中国网[引用日期]
  • 10.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1. .中国交通新闻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漳东巩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